一种治疗便秘型天行赤眼的中药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8380579 上传时间:2020-06-0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516.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050336.4

申请日:

20130209

公开号:

CN103110791A

公开日:

2013052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8962,A61P27/02,A61P31/00,A61P1/10,A61K35/64

主分类号:

A61K36/8962,A61P27/02,A61P31/00,A61P1/10,A61K35/64

申请人:

项玉荣

发明人:

项玉荣

地址:

276400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人民医院

优先权:

CN201310050336A

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鲁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孙正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治疗便秘型天行赤眼的中药制备方法,属于中药制备方法技术领域。目前治疗便秘型天行赤眼,一般采用磺胺类及抗菌素。采用磺胺甲恶唑患者引起胃肠道反应、结晶尿、血尿、皮疹、药热及白细胞减少。该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取大黄、番泻叶、栀子、槐角、地榆、侧柏叶、枳实、厚朴、薤白、大腹皮、桃仁、当归、玄参、黑芝麻、火麻仁、郁李仁、蜂蜜、杏仁、夏枯草、青葙子、密蒙花、谷精草、木贼草、菊花、薄荷、蝉蜕、栝楼和甘草,将以上28味中药放入水中浸泡,然后文火煎制,过滤去渣,煎出的药液即为治疗便秘型天行赤眼的中药。它的优点是:制成的中药液毒副作用小,疗程短,治愈率高。君臣佐使,恰到好处。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便秘型天行赤眼的中药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取大黄12克、番泻叶9克、栀子9克、槐角12克、地榆9克、侧柏叶6克、枳实9克、厚朴6克、薤白9克、大腹皮6克、桃仁12克、当归9克、玄参12克、黑芝麻12克、火麻仁6克、郁李仁3克、蜂蜜12克、杏仁12克、夏枯草9克、青葙子6克、密蒙花3克、谷精草3克、木贼草6克、菊花12克、薄荷12克、蝉蜕9克、栝楼9克和甘草9克,将以上28味中药放入1500毫升水中,浸泡30分钟,然后文火煎制30分钟,过滤去渣,共煎药液390毫升,煎出的药液即为治疗便秘型天行赤眼的中药。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讲是一种治疗便秘型天行赤眼的中药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治疗便秘型天行赤眼,一般采用磺胺类及抗菌素。①采用磺胺甲恶唑患者引起胃肠道反应、结晶尿、血尿、皮疹、药热及白细胞减少。②应用卡那霉素:对听神经和肾脏均有毒性,前者表现为耳鸣、听力减退,甚至永久性耳聋,后者表现为蛋白尿、管型尿等。③采用青霉素:用前必须做皮试,阳性者禁用。因为青霉素易发生变态反应,特别是过敏性休克(最危险的过敏性休克,可发生在做皮肤试验的当时,极少数可发生在连续用药的过程中,后者称迟发生过敏性休克),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④羧苄西林:可出现各种类型的变态反应。大剂量给药后可引起神经毒反应、肺水肿;用药期间可出现短暂性氨酶升高与粒细胞减少。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发明一种治疗便秘型天行赤眼的中药制备方法。便秘型天行赤眼是发病急、传染性强的一种白晴疾患,与现在所称的红眼病相类似。本病以白睛充血,涩痛刺痒,羞明等为特征。《审视瑶函》说:“此证目赤痛,一家之内,一里之中,往往老幼相传”,《医宗金鉴》说:“天行赤眼,四时流行风热之毒传染而成,沿门逐户,赤肿涩泪,羞明疼痛”。病因病机:本病由时气流行所感染,时气是指气候中热毒疠气而言。凡元气虚弱之人,易于感受秽浊不正之气的侵袭;或素有内热,兼受外邪感触即可诱发。临床表现:突然目赤,便秘重,涩痛搔痒,怕热羞明,流泪难睁。舌质红,舌苔黄,脉弦数。它的技术方案为:取大黄12重量份、番泻叶9重量份、栀子9重量份、槐角12重量份、地榆9重量份、侧柏叶6重量份、枳实9重量份、厚朴6重量份、薤白9重量份、大腹皮6重量份、桃仁12重量份、当归9重量份、玄参12重量份、黑芝麻12重量份、火麻仁6重量份、郁李仁3重量份、蜂蜜12重量份、杏仁12重量份、夏枯草9重量份、青葙子6重量份、密蒙花3重量份、谷精草3重量份、木贼草6重量份、菊花12重量份、薄荷12重量份、蝉蜕9重量份、栝楼9重量份和甘草9重量份,将以上28味中药放入1500毫升水中,浸泡30分钟,然后文火煎制30分钟,过滤去渣,共煎药液390毫升,煎出的药液即为治疗便秘型天行赤眼的中药。该发明的优点是:本方28味中药,在药店均能买到,制作简单,制成的中药液毒副作用小,疗程短,治愈率高。君臣佐使,恰到好处。应用中药的同时,避免了西药磺胺药、抗菌素引起的不良反应、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大黄、番泻叶、栀子、槐角、地榆、侧柏叶、枳实、厚朴、薤白、大腹皮、桃仁、当归、玄参、黑芝麻、火麻仁、郁李仁、蜂蜜、杏仁以上18味药具有清肠通便、泻火解毒、逐瘀通经、行水消胀、泄热利湿、凉血止血、清肝明目、消肿止痛、破气消积、降逆平喘、通阳散结、利尿消肿、滋养肝肾、滋养补虚、之功效。在治疗便秘型天行赤眼的过程中,起主要治疗作用,故为君药。夏枯草、青葙子、密蒙花、谷精草、木贼草、菊花、薄荷、蝉蜕以上8味药具有清火明目、散结消肿、退翳,降血压、清热养肝、疏散风热、宣散风热,清头目、透疹、散风除热,利咽之功效。在治疗便秘型天行赤眼的过程中,能辅助主药发挥治疗作用,故为臣药。栝楼:甘、苦,寒。入肺、胃、大肠经。利气宽胸散结,清热化痰止嗽,润燥滑肠通便,清热解毒消痈。能率诸药直达病灶,故为佐药。甘草:甘,平。入十二经。补脾润肺,益气复脉,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药性。既能纠诸药之偏性,又能缓解诸药之毒性,故为使药。大黄、番泻叶、栀子、槐角、地榆、侧柏叶、枳实、厚朴、薤白、大腹皮、桃仁、当归、玄参、黑芝麻、火麻仁、郁李仁、蜂蜜、杏仁、夏枯草、青葙子、密蒙花、谷精草、木贼草、菊花、薄荷、蝉蜕、栝楼、甘草。这28味药配伍应用,共同起到清热燥湿、清泄少阳、泻火解毒、清退虚热、坚阴治痿、辛凉解表、凉血止血、消肿止痛、退虚热、虚劳、清疳热、清热利湿、健脾化痰、利尿通淋、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透疹、利咽、退翳、止痉、清火明目之功效。君臣佐使,配伍得当,是治疗便秘型天行赤眼的最佳配方。大黄:苦、寒。入胃、大肠、脾、肝、心包经。清肠通便、泻火解毒、逐瘀通经。番泻叶:甘、苦,寒。入大肠经。泻热通便,行水消胀。栀子:苦、寒。入心、肝、肺、胃、三焦经。泻火除烦、泄热利湿,凉血止血。槐角:苦,寒。入肝、大肠经。凉血止血,清肝明目。地榆:苦,酸,微寒。入肝、胃、大肠经。凉血止血,消肿止痛。侧柏叶:苦、涩,微寒。入肺、肝、大肠经。凉血止血,生发乌发。枳实:苦,微寒。入脾、胃、大肠经。破气消积,行气除痞。厚朴:苦、辛,温。入脾、胃、大肠经。行气化湿,温中止痛,降逆平喘。薤白:辛、苦,温。入肺、胃、大肠经。通阳散结,下气行滞。大腹皮:辛,微温。入脾、胃、大肠经、小肠经。下气宽中,利尿消肿。桃仁:苦、甘、平。入心、肝、大肠经。破瘀行血,润燥滑肠。当归:甘、辛、甘,温。入肝、心、脾经。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玄参:苦、咸,微寒。入肾、肺经。滋阴润燥,降火解毒。黑芝麻:甘、平。入脾、肺、肝、肾经。滋养肝肾,润燥滑肠。火麻仁:甘,平。入脾、胃、大肠经。润肠通便,滋养补虚。郁李仁:辛、苦,平。入大肠、小肠、脾经。润肠通便、行水消胀。蜂蜜:甘、平。入肺、脾、大肠经。润肠通便,润肺止咳,缓急止痛。杏仁:苦、辛、温,有小毒。入肺、大肠经。止咳平喘,润肠通便。夏枯草:苦;寒;辛;入肝、胆、脾经。清肝泄火、清热散结。青葙子:苦,凉。入肝经。清肝、镇肝,清肝明目、清热燥湿、祛风热。密蒙花:甘,寒。入肝经。清肝退翳,养肝明目,疏风凉血清热。谷精草:辛、甘,凉。入肝、胃经。祛风散热,明目退翳,治疗血热出血。木贼草:甘、苦,平。入肺、肝、胆经。疏风清热,明目退翳,凉血止血。菊花:微寒;甘、苦;归肺、肝经。疏散风热,平肝明目。薄荷:辛;凉;无毒,归肺、肝经。清热解表、清利头目、治疗肝气郁滞、透疹。蝉蜕:甘,寒,凉。入肺、肝经。疏散风热,明目退翳,祛风止痉。栝楼:甘、苦,寒。入肺、胃、大肠经。利气宽胸散结,清热化痰止嗽,润燥滑肠通便,清热解毒消痈。甘草:甘,平。入十二经。补脾润肺,益气复脉,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药性。 

具体实施方式

取大黄12g、番泻叶9g、栀子9g、槐角12g、地榆9g、侧柏叶6g、枳实9g、厚朴6g、薤白9g、大腹皮6g、桃仁12g、当归9g、玄参12g、黑芝麻12g、火麻仁6g、郁李仁3g、蜂蜜12g、杏仁12g、夏枯草9g、青葙子6g、密蒙花3g、谷精草3g、木贼草6g、菊花12g、薄荷12g、蝉蜕9g、栝楼9g和甘草9g,以上28味药一起放入1500毫升水中,浸泡30分钟,然后文火煎制30分钟,过滤去渣,煎出的药液即为治疗便秘型天行赤眼的中药。共煎药液390毫升,当便秘型天行赤眼的病人需要治疗时,使药液温度为35℃,每次130毫升,外洗患处,每日三次, 二日为一疗程,若症状仍存,再洗第二疗程,以至痊愈。 

371例便秘型天行赤眼患者中,女性218例,占59%;男性153例,占41%。女性多于男性。 

  

      表四、371例便秘型天行赤眼患者治疗前后情况表

一种治疗便秘型天行赤眼的中药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治疗便秘型天行赤眼的中药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治疗便秘型天行赤眼的中药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便秘型天行赤眼的中药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便秘型天行赤眼的中药制备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1079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5.22 CN 103110791 A *CN103110791A* (21)申请号 201310050336.4 (22)申请日 2013.02.09 A61K 36/8962(2006.01) A61P 27/02(2006.01) A61P 31/00(2006.01) A61P 1/10(2006.01) A61K 35/64(2006.01) (71)申请人 项玉荣 地址 276400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人民医院 (72)发明人 项玉荣 (74)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鲁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14 代理人。

2、 孙正焰 (54) 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便秘型天行赤眼的中药制备方法 (57) 摘要 一种治疗便秘型天行赤眼的中药制备方法, 属于中药制备方法技术领域。目前治疗便秘型天 行赤眼, 一般采用磺胺类及抗菌素。 采用磺胺甲恶 唑患者引起胃肠道反应、 结晶尿、 血尿、 皮疹、 药热 及白细胞减少。该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 取大黄、 番 泻叶、 栀子、 槐角、 地榆、 侧柏叶、 枳实、 厚朴、 薤白、 大腹皮、 桃仁、 当归、 玄参、 黑芝麻、 火麻仁、 郁李 仁、 蜂蜜、 杏仁、 夏枯草、 青葙子、 密蒙花、 谷精草、 木贼草、 菊花、 薄荷、 蝉蜕、 栝楼和甘草, 将以上 28 味中药放入水中浸泡, 然。

3、后文火煎制, 过滤去渣, 煎出的药液即为治疗便秘型天行赤眼的中药。它 的优点是 : 制成的中药液毒副作用小, 疗程短, 治 愈率高。君臣佐使, 恰到好处。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10791 A CN 103110791 A *CN103110791A* 1/1 页 2 1. 一种治疗便秘型天行赤眼的中药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 : 取大黄12克、 番泻叶9克、 栀 子 9 克、 槐角 12 克、 地榆 9 克、 侧柏叶 6 克、 枳实 9 。

4、克、 厚朴 6 克、 薤白 9 克、 大腹皮 6 克、 桃 仁 12 克、 当归 9 克、 玄参 12 克、 黑芝麻 12 克、 火麻仁 6 克、 郁李仁 3 克、 蜂蜜 12 克、 杏仁 12 克、 夏枯草 9 克、 青葙子 6 克、 密蒙花 3 克、 谷精草 3 克、 木贼草 6 克、 菊花 12 克、 薄荷 12 克、 蝉蜕 9 克、 栝楼 9 克和甘草 9 克, 将以上 28 味中药放入 1500 毫升水中, 浸泡 30 分钟, 然后 文火煎制30分钟, 过滤去渣, 共煎药液390毫升, 煎出的药液即为治疗便秘型天行赤眼的中 药。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110791 A 2 。

5、1/3 页 3 一种治疗便秘型天行赤眼的中药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备方法技术领域, 更具体的讲是一种治疗便秘型天行赤眼的中 药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治疗便秘型天行赤眼, 一般采用磺胺类及抗菌素。采用磺胺甲恶唑患者引 起胃肠道反应、 结晶尿、 血尿、 皮疹、 药热及白细胞减少。应用卡那霉素 : 对听神经和肾脏 均有毒性, 前者表现为耳鸣、 听力减退, 甚至永久性耳聋, 后者表现为蛋白尿、 管型尿等。 采用青霉素 : 用前必须做皮试, 阳性者禁用。因为青霉素易发生变态反应, 特别是过敏性 休克 (最危险的过敏性休克, 可发生在做皮肤试验的当时, 极少数可发生在。

6、连续用药的过程 中, 后者称迟发生过敏性休克) , 如不及时抢救, 可危及生命。羧苄西林 : 可出现各种类型 的变态反应。 大剂量给药后可引起神经毒反应、 肺水肿 ; 用药期间可出现短暂性氨酶升高与 粒细胞减少。 发明内容 0003 为克服上述缺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发明一种治疗便秘型天行赤眼的中药制备方 法。便秘型天行赤眼是发病急、 传染性强的一种白晴疾患, 与现在所称的红眼病相类似。本 病以白睛充血, 涩痛刺痒, 羞明等为特征。 审视瑶函 说 :“此证目赤痛, 一家之内, 一里之 中, 往往老幼相传” ,医宗金鉴 说 :“天行赤眼, 四时流行风热之毒传染而成, 沿门逐户, 赤 肿涩泪, 羞明。

7、疼痛” 。病因病机 : 本病由时气流行所感染, 时气是指气候中热毒疠气而言。凡 元气虚弱之人, 易于感受秽浊不正之气的侵袭 ; 或素有内热, 兼受外邪感触即可诱发。临床 表现 : 突然目赤, 便秘重, 涩痛搔痒, 怕热羞明, 流泪难睁。舌质红, 舌苔黄, 脉弦数。它的技 术方案为 : 取大黄 12 重量份、 番泻叶 9 重量份、 栀子 9 重量份、 槐角 12 重量份、 地榆 9 重量 份、 侧柏叶 6 重量份、 枳实 9 重量份、 厚朴 6 重量份、 薤白 9 重量份、 大腹皮 6 重量份、 桃仁 12 重量份、 当归 9 重量份、 玄参 12 重量份、 黑芝麻 12 重量份、 火麻仁 6 。

8、重量份、 郁李仁 3 重量 份、 蜂蜜 12 重量份、 杏仁 12 重量份、 夏枯草 9 重量份、 青葙子 6 重量份、 密蒙花 3 重量份、 谷 精草 3 重量份、 木贼草 6 重量份、 菊花 12 重量份、 薄荷 12 重量份、 蝉蜕 9 重量份、 栝楼 9 重 量份和甘草9重量份, 将以上28味中药放入1500毫升水中, 浸泡30分钟, 然后文火煎制30 分钟, 过滤去渣, 共煎药液 390 毫升, 煎出的药液即为治疗便秘型天行赤眼的中药。该发明 的优点是 : 本方 28 味中药, 在药店均能买到, 制作简单, 制成的中药液毒副作用小, 疗程短, 治愈率高。君臣佐使, 恰到好处。应用中药。

9、的同时, 避免了西药磺胺药、 抗菌素引起的不良 反应、 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 大黄、 番泻叶、 栀子、 槐角、 地榆、 侧柏叶、 枳实、 厚朴、 薤白、 大腹 皮、 桃仁、 当归、 玄参、 黑芝麻、 火麻仁、 郁李仁、 蜂蜜、 杏仁以上 18 味药具有清肠通便、 泻火 解毒、 逐瘀通经、 行水消胀、 泄热利湿、 凉血止血、 清肝明目、 消肿止痛、 破气消积、 降逆平喘、 通阳散结、 利尿消肿、 滋养肝肾、 滋养补虚、 之功效。在治疗便秘型天行赤眼的过程中, 起主 要治疗作用, 故为君药。夏枯草、 青葙子、 密蒙花、 谷精草、 木贼草、 菊花、 薄荷、 蝉蜕以上 8 味 说 明 书 CN 103。

10、110791 A 3 2/3 页 4 药具有清火明目、 散结消肿、 退翳, 降血压、 清热养肝、 疏散风热、 宣散风热, 清头目、 透疹、 散 风除热, 利咽之功效。在治疗便秘型天行赤眼的过程中, 能辅助主药发挥治疗作用, 故为臣 药。栝楼 : 甘、 苦, 寒。入肺、 胃、 大肠经。利气宽胸散结, 清热化痰止嗽, 润燥滑肠通便, 清热 解毒消痈。能率诸药直达病灶, 故为佐药。甘草 : 甘, 平。入十二经。补脾润肺, 益气复脉, 缓急止痛, 清热解毒, 调和药性。 既能纠诸药之偏性, 又能缓解诸药之毒性, 故为使药。 大黄、 番泻叶、 栀子、 槐角、 地榆、 侧柏叶、 枳实、 厚朴、 薤白、 大。

11、腹皮、 桃仁、 当归、 玄参、 黑芝麻、 火麻 仁、 郁李仁、 蜂蜜、 杏仁、 夏枯草、 青葙子、 密蒙花、 谷精草、 木贼草、 菊花、 薄荷、 蝉蜕、 栝楼、 甘 草。这 28 味药配伍应用, 共同起到清热燥湿、 清泄少阳、 泻火解毒、 清退虚热、 坚阴治痿、 辛 凉解表、 凉血止血、 消肿止痛、 退虚热、 虚劳、 清疳热、 清热利湿、 健脾化痰、 利尿通淋、 疏散风 热、 清肺润燥、 平肝明目、 透疹、 利咽、 退翳、 止痉、 清火明目之功效。君臣佐使, 配伍得当, 是 治疗便秘型天行赤眼的最佳配方。大黄 : 苦、 寒。入胃、 大肠、 脾、 肝、 心包经。清肠通便、 泻 火解毒、 逐瘀通经。

12、。番泻叶 : 甘、 苦, 寒。入大肠经。泻热通便, 行水消胀。栀子 : 苦、 寒。入 心、 肝、 肺、 胃、 三焦经。泻火除烦、 泄热利湿, 凉血止血。槐角 : 苦, 寒。入肝、 大肠经。凉血 止血, 清肝明目。地榆 : 苦, 酸, 微寒。入肝、 胃、 大肠经。凉血止血, 消肿止痛。侧柏叶 : 苦、 涩, 微寒。入肺、 肝、 大肠经。凉血止血, 生发乌发。枳实 : 苦, 微寒。入脾、 胃、 大肠经。破气 消积, 行气除痞。 厚朴 : 苦、 辛, 温。 入脾、 胃、 大肠经。 行气化湿, 温中止痛, 降逆平喘。 薤白 : 辛、 苦, 温。入肺、 胃、 大肠经。通阳散结, 下气行滞。大腹皮 : 辛。

13、, 微温。入脾、 胃、 大肠经、 小 肠经。下气宽中, 利尿消肿。桃仁 : 苦、 甘、 平。入心、 肝、 大肠经。破瘀行血, 润燥滑肠。当 归 : 甘、 辛、 甘, 温。入肝、 心、 脾经。补血调经, 活血止痛, 润肠通便。玄参 : 苦、 咸, 微寒。入 肾、 肺经。滋阴润燥, 降火解毒。黑芝麻 : 甘、 平。入脾、 肺、 肝、 肾经。滋养肝肾, 润燥滑肠。 火麻仁 : 甘, 平。入脾、 胃、 大肠经。润肠通便, 滋养补虚。郁李仁 : 辛、 苦, 平。入大肠、 小肠、 脾经。润肠通便、 行水消胀。蜂蜜 : 甘、 平。入肺、 脾、 大肠经。润肠通便, 润肺止咳, 缓急止 痛。杏仁 : 苦、 辛、。

14、 温, 有小毒。入肺、 大肠经。止咳平喘, 润肠通便。夏枯草 : 苦 ; 寒 ; 辛 ; 入 肝、 胆、 脾经。清肝泄火、 清热散结。青葙子 : 苦, 凉。入肝经。清肝、 镇肝, 清肝明目、 清热燥 湿、 祛风热。密蒙花 : 甘, 寒。入肝经。清肝退翳, 养肝明目, 疏风凉血清热。谷精草 : 辛、 甘, 凉。入肝、 胃经。祛风散热, 明目退翳, 治疗血热出血。木贼草 : 甘、 苦, 平。入肺、 肝、 胆经。 疏风清热, 明目退翳, 凉血止血。菊花 : 微寒 ; 甘、 苦 ; 归肺、 肝经。疏散风热, 平肝明目。薄 荷 : 辛 ; 凉 ; 无毒, 归肺、 肝经。清热解表、 清利头目、 治疗肝气郁。

15、滞、 透疹。蝉蜕 : 甘, 寒, 凉。 入肺、 肝经。疏散风热, 明目退翳, 祛风止痉。栝楼 : 甘、 苦, 寒。入肺、 胃、 大肠经。利气宽胸 散结, 清热化痰止嗽, 润燥滑肠通便, 清热解毒消痈。甘草 : 甘, 平。入十二经。补脾润肺, 益 气复脉, 缓急止痛, 清热解毒, 调和药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04 取大黄 12g、 番泻叶 9g、 栀子 9g、 槐角 12g、 地榆 9g、 侧柏叶 6g、 枳实 9g、 厚朴 6g、 薤 白 9g、 大腹皮 6g、 桃仁 12g、 当归 9g、 玄参 12g、 黑芝麻 12g、 火麻仁 6g、 郁李仁 3g、 蜂蜜 12g、 杏仁 12g、 夏。

16、枯草 9g、 青葙子 6g、 密蒙花 3g、 谷精草 3g、 木贼草 6g、 菊花 12g、 薄荷 12g、 蝉蜕 9g、 栝楼 9g 和甘草 9g, 以上 28 味药一起放入 1500 毫升水中, 浸泡 30 分钟, 然后文火煎制 30 分钟, 过滤去渣, 煎出的药液即为治疗便秘型天行赤眼的中药。共煎药液 390 毫升, 当便 秘型天行赤眼的病人需要治疗时, 使药液温度为 35, 每次 130 毫升, 外洗患处, 每日三次, 说 明 书 CN 103110791 A 4 3/3 页 5 二日为一疗程, 若症状仍存, 再洗第二疗程, 以至痊愈。 0005 371 例便秘型天行赤眼患者中, 女性 218 例, 占 59% ; 男性 153 例, 占 41%。女性多 于男性。 0006 0007 表四、 371 例便秘型天行赤眼患者治疗前后情况表 说 明 书 CN 103110791 A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