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通过本体元件支撑患者身体的一部分的夹板,所述本 体元件包括扁平的柔性材料并且具有面向身体部分的支承表面和背离支承表面 的外表面。
背景技术
例如,这种夹板从EP2065019A1的专利文献中已知,其中,根据在该文 献中描述的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该夹板包括扁平本体,所述扁平本体是弯曲 的,以使得夹板包括具有U形横截面的第一本体元件和第二本体元件,其中, 所述本体元件的纵向轴线彼此垂直,也就是说,所述本体元件的纵向轴线形成 90°的夹板角。因此,诸如臂部可以容置在夹板中,其中,肘部可以从设置在本 体元件之间的开口中伸出。
此外,在EP2065019A1中公开了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其中,本体元件 包括布置成相对于彼此成一定角度的第一支承部分和第二支承部分,其中,本 体元件的材料进而为扁平的、易延展的、柔性材料,并且支承部分之间的角度 由同样由柔性材料形成的另一支撑体确立。
在EP2065019A1中描述的夹板与下述的优点相关联:即,相应的夹板不 是必须在其最终形状的状态下运送,而是作为仅在使用前才直接展开的扁平坯 体来运送。在折叠状态下,所述夹板占据相对小的空间,这允许在救护车或类 似交通工具中对其进行输送或搬运。
然而,必须使用绷带材料将这种夹板紧固至患者的相应身体部分上。这所 导致的必须加以可靠地防止的问题是:绷带在佩带时从本体部分脱离,或绷带 材料相对于夹板移动。
由于绷带材料附接夹板引起的另一问题是,夹板与患者的身体部分之间的 区域没有进行充分地通风,并且从伤口渗漏的伤口渗出液不容易排尽。这可以 使浸渍形成在患者的身体上。
此外,还存在这样的风险:当本体元件的柔性材料由硬纸板或类似物制成 时,会受到汗水和伤口渗出液的软化。
已知夹板的另一问题是可能引起被支撑的身体部分的抵靠夹板的区域的炎 症,尤其是在夹板的材料已经吸收水分的情况下。
具有两个本体元件的已知夹板的另一问题由这样的事实引起:在夹板由单 件形成的坯体制成时,形成了交叠连接以连接坯体的自由端。然而,在此位置 处的风险是可能在交叠连接的区域中的被支撑的身体部分上产生压力点。
已知夹板的另一缺陷是,在患者行走在地面上时,所述夹板不够稳固,不 足以在不发生破损的情况下支撑患者的胫骨和脚部的区域。这表明夹板就这一 点而言是不足的。此外,行走所带来的冲击未经缓冲地传递至脚部和胫骨,这 同样是不理想的。
当夹板的本体元件具有相对于彼此布置成一定的角度的两个支承部分时, 有必要提供在支承部分之间确立角度的支撑体。如果此支撑体同样由柔性、扁 平材料制成,则其可能不具有必要的刚度,或支撑体的体积可能必须不适宜地 大。
最后,用于夹板的扁平材料沿优选方向必须是柔性的,而较高的弯曲刚度 沿与优选方向垂直的方向是理想的。在本文中,这表明传统的硬纸板材料常常 不能满足这些要求。因此,存在提供一种用于夹板的改进的材料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总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具有前述缺点的在本文开头所引述的类型 的夹板。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此目的通过下述的夹板来实现:所述夹板放置在 患者的身体部分上并且包括本体元件以及用于限定夹板角的支撑体,所述本体 元件具有面向身体部分的支承表面以及背离支承表面的外表面,并且所述本体 元件由扁平的柔性材料形成,其中,本体元件具有被布置为相对于彼此成夹板 角的第一支承部分和第二支承部分,其中,支撑体抵靠外表面,其特征在于, 支撑体被成形为杆状并且具有至少两个杆部,所述至少两个杆部布置为所成的 角度与本体元件的支承部分之间的夹板角相对应。
可替代地,该解决方案还可以通过下述的夹板来实施:所述夹板支撑患者 的身体部分并且包括第一本体元件、第二本体元件以及用于限定夹板角的支撑 体,其中,本体元件由扁平的、柔性的、易延展性的材料形成,其中,第一本 体元件和第二本体元件在与本体元件的纵向轴线垂直的平面中具有大致呈U形 的横截面,其中,纵向轴线在U形横截面的中间延伸穿过本体元件,其中,本 体元件具有面向U形横截面内侧的支承表面和与支承表面反向的外表面,其中, 本体元件彼此连接以使得第一本体元件的纵向轴线和第二本体元件的纵向轴线 共同形成夹板角,其中,支撑体抵靠本体元件的外表面,其特征在于,支撑体 被成形为杆状并且具有至少两个杆部,所述至少两个杆部布置为之间成一定的 角度以使得这两个杆部形成夹板角。
在本文中,术语“扁平的”在本发明内的含义应当理解为下述的一种本体: 即所述本体在一平面中的最大尺寸超出沿与此平面垂直的方向的尺寸至少一个 数量级、优选超出多于一个数量级。
确立本体元件或支承部分的纵向轴线之间角度的杆状支撑体使得没有必要 使用具有复杂结构的由柔性材料制成的折叠支撑体,所述折叠支撑体可能不能 确保足够的稳定性或者可能占据较大的体积。
支撑体优选由热塑塑料形成,所述热塑塑料的软化温度介于50℃到 200℃之间、优选介于60℃到170℃之间、最优选介于70℃到140℃之间。 于是可以通过在简单加热支撑体之后的弯曲来限定角度,随后可以对支撑体进 行冷却使得角度固定下来。因此医生或护理人员可以容易地调节所需的角度而 无需生产商对此采取专门的措施。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支撑体由无纺布形成,所述无纺布由棉、丙纶和涤纶 以另一优选的方式形成。特别优选的是无纺布包括40%的棉、30%的丙纶和30% 的涤纶。这些详细的百分比指的是无纺布的重量百分比。当形成支撑体的无纺 布的克重大于500g/m2时,支撑体具有必要的强度。
此外,有利的是支撑体具有连接元件,所述连接元件在距离第一部分和第 二部分之间的连接位置一定距离处连接至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以形成夹板角。 附加连接元件防止了支撑元件位于支承部分上的部分随后在使用期间以及改变 夹板角期间能够相互靠近地或相互远离地弯曲。
还优选的是紧固装置设置在支撑体与本体元件的外表面之间,使得支撑体 可拆卸地连接至本体元件的外表面。这使得更容易附接夹板。
紧固元件的特别实施方式设计成:使得紧固元件设置在支撑体的面向外表 面的一侧上,所述紧固元件具有连接至支撑元件以及从支撑元件延伸的第一部 分,并且具有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第一尺寸,其中,在第一部分的远离支撑体 的端部处设置有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具有与其延伸方向垂直的第二尺寸, 其中,第二尺寸大于第一尺寸,并且其中,分配给紧固元件的开口设置在本体 元件中。以特别优选的方式,紧固元件由弹性塑料、尤其是硅树脂形成。
可以将设计成蘑菇形的紧固元件压入本体元件中的开口中,使得由此可以 容易地紧固支撑元件。
可替代地,还可以通过Velcro连接件的钩/环连接件将支撑元件紧固至本体 元件。
根据本发明的独立创新的另一方面,前述目的通过下述的夹板来实现:所 述夹板支撑患者的身体部分并且包括本体元件,所述本体元件包括扁平的柔性 材料并且具有面向身体部分的支承表面和背离支承表面的外表面,其中,支承 表面具有抗菌涂层。
抗菌涂层显著地降低了由夹板支撑的患者身体部分被感染的风险。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抗菌涂层可以设计成醋酸载体,并且该涂层以另 一优选方式层压至支承表面。该涂层抵抗病原体是极其高效的。
作为替代,抗菌涂层还可以具有作为活性物质的二烷基氨基甲酰氯 (DACC)和/或聚六亚甲基双胍(PHMB)和/或银。活性物质可以包含在层压 至支承表面的无纺布、机织物、针织物或编织物中。
这些活性物质还非常适于抵抗可以在被支撑的身体部分的区域中引起炎症 的病原体。将活性物质引入无纺布、机织物、针织物或编织物中使支承表面可 以连续地获得活性物质,使得抗菌效果将会长时间存在。特别地,这种效果在 这样的情况下存在:无纺布、机织物、针织物或编织物早在制造阶段就具有活 性物质。
根据本发明的同样是独立创新的另一方面,前述目的通过下述的夹板来实 现:所述夹板支撑患者的身体部分并且包括本体元件,所述本体元件包括扁平 的柔性材料并且具有面向身体部分的支承表面和背离支承表面的外表面,其中, 将吸收层施敷至支承表面以吸收液体和伤口渗出液。
吸收层防止了由被支撑的身体部分的区域中的伤口所释放的伤口渗出液对 夹板的柔性材料的渗透以及防止了所述伤口渗出液对所述柔性材料的可能软 化;吸收层代为存储渗出液。这防止了两个问题。一方面,伤口渗出液得以排 尽,这减少了患者的身体部分浸渍的危险;另一方面,这确保了临时夹板不会 因释放的伤口渗出液而丧失稳定性。
吸收层优选由具有用于吸收渗出液的腔的泡沫塑料制成。特别地,所述泡 沫塑料可以是优选密度介于30kg/m3与110kg/m3之间、和/或厚度介于2.5mm 与15mm之间的开孔聚氨酯泡沫塑料。对于正常的应用而言,这种泡沫塑料具 有足够高的存储能力,但其体积不会过于庞大。
作为泡沫塑料的替代实施方式,吸收层可以形成为无纺布复合层,其中, 所述无纺布复合层在背离本体元件的粘胶层的表面上具有一层粘胶和聚酯层。
具有这种结构的吸收层确保了吸收的渗出液不会容易地释放,这是由复合 层的面向身体部分的一侧上的聚酯层确保的。
根据本发明的同样是独立创新的另一方面,前述目的通过下述的夹板来实 现:所述夹板支撑患者的身体部分并且包括本体元件,所述本体元件包括扁平 的柔性材料并且具有面向身体部分的支承表面和背离支承表面的外表面,其中, 在外表面的至少具有布料(特别是绷带材料)的一部分上施敷材料层,所施敷 的层具有比本体元件的材料更大的静摩擦力。
施敷至外表面的与绷带材料有关的层的较高的静摩擦力系数确保了绷带材 料不会在夹板已经借助于绷带紧固至患者的身体部分之后滑动。这确保了附接 将持续较长的时间。
可替代地,所述层可以设计成涂层或层压层。
特别有利的是,所述层设计成膜或网格状图案的材料优选由聚合材料形成。 这种设计在所述层与绷带材料之间产生有利的接合,使得绷带材料不能在拉力 下相对于夹板移动。
在替代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将钩/环连接件或Velcro连接件的钩元件应用在 外表面上,所述钩元件还可以将绷带材料可靠地附接至本体元件。
根据本发明的同样是独立创新的另一方面,上述目的通过下述的夹板来实 现:所述夹板支撑患者的身体部分并且包括第一本体元件和第二本体元件,其 中,本体元件包括扁平的柔性材料,其中,第一本体元件和第二本体元件在与 本体元件的纵向轴线垂直的平面中具有大致呈U形的横截面,其中,纵向轴线 在U形横截面的中间延伸穿过本体元件,并且其中,本体元件彼此连接使得第 一本体元件的纵向轴线与第二本体元件的纵向轴线形成夹板角,其特征在于, 第一本体元件和第二本体元件之间的连接件具有两个连接元件,所述两个连接 元件紧固至本体元件的面向外侧的表面以使得两个本体元件的边缘在一个平面 中彼此相对。
连接两个本体元件的连接元件使所述两个本体元件的面向彼此的边缘形成 对接部,本体元件因此在不存在交叠连接的情况下在共同的平面中延伸,所述 交叠连接可能在由夹板支撑的患者的身体部分的区域中引起压力点。
此外,前述目的以同样是独立创新的方式通过下述的夹板来实现:所述夹 板支撑患者的身体部分并且包括第一本体元件和第二本体元件,其中,本体元 件由扁平的柔性材料形成,其中,第一本体元件和第二本体元件在与本体元件 的纵向轴线垂直的平面中具有大致呈U形的横截面,其中,纵向轴线在U形横 截面的中间延伸穿过本体元件,并且其中,本体元件彼此连接使得第一本体元 件的纵向轴线与第二本体元件的纵向轴线形成夹板角,其特征在于,设置在第 一本体元件和/或第二本体元件的远离纵向轴线的边缘处的凸缘从所述纵向轴 线两侧伸出。
从本体元件的外边缘延伸的凸缘可以在身体部分的背离纵向轴线的一侧上 彼此连接,使得身体部分由本体元件完全封闭,并且夹板可靠地附接至身体部 分。这在夹板用于支撑患者的上臂和下臂的情况下是特别有利的。于是可以将 凸缘设置在本体元件上,上臂插入到本体元件中,使得凸缘进而将上臂有效地 固定在相应的本体元件内。
此外,有利的是,凸缘以与本体元件的纵向轴线垂直的方式延伸;这是因 为在凸缘的自由端彼此紧固时产生的反作用力沿凸缘的延伸方向传播并且在凸 缘中没有产生剪力。
此外,有利的是,凸缘具有以与本体元件的纵向轴线平行的方式延伸的折 叠线;这是因为凸缘随后可以容易地绕待支撑的身体部分弯曲。
在由凸缘固定的情况下,本体元件没有必要完全围绕待支撑的身体部分。 因此,本体元件的外边缘能够以与纵向轴线成一定的角度的方式延伸。
当所述角度包围本体元件的两个纵向轴线时(即,夹板角介于80°与100° 之间,并且优选是90°),可以非常有效地使用夹板来支撑臂部或足部关节。
此外,有利的是,优选具有长形形状的切口设置在本体元件的远离纵向轴 线的边缘的区域中,其中,最大延伸方向与本体元件的纵向轴线平行。这使得 可以借助于束带将夹板附接至待支撑的身体部分,其中,所述束带随后延伸穿 过切口。
最后,被证实是有利的是,布置成星形的切口或泡沫塑料元件设置在本体 元件的连接区域中。这防止了在夹板的抵接关节的区域中出现压力点。
根据本发明的独立创新的另一方面,前述目的通过下述的夹板来实现:所 述夹板支撑患者的身体部分并且包括第一本体元件和第二本体元件,其中,本 体元件由扁平的柔性材料形成,其中,第一本体元件和第二本体元件在与本体 元件的纵向轴线垂直的平面中具有大致呈U形的横截面,其中,纵向轴线在U 形横截面的中间延伸穿过本体元件,并且其中,本体元件彼此连接从而使得第 一本体元件的纵向轴线与第二本体元件的纵向轴线形成夹板角,并且其中,本 体元件具有面向U形横截面的内侧的支承表面和与支承表面反向的外表面,其 特征在于,第一本体元件具有扁平的附加元件,所述扁平的附加元件以与第一 本体元件平行的方式延伸。
通过可以设置在夹板的支承表面或外表面上的附加元件,提高了夹板在该 本体元件的区域中的稳定性。这在本体元件中的一个本体元件位于脚底并且使 用该本体元件支撑患者行走(尽管存在有夹板)的情况下是特别有利的。于是, 有必要增加该本体元件的区域中的稳定性,这可通过附加元件来确保。
当附加元件设置在外表面上时,在该情况下有利的是,附加元件由弹性材 料形成,使得可以在行走时缓冲冲击力。
最后,开头所引述的目的以独立创新的方式通过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本体元 件的夹板来实现,其中,本体元件由扁平的、柔性的、易延展性的材料形成, 其特征在于,该材料具有第一层和第二层,所述第一层和第二层彼此相距一定 的距离并且彼此平行,带状部设置在第一层与第二层之间,并且带状部沿一路 径曲折地延伸。
以此方式设计的、包含具有曲折延伸带状部的材料的夹板沿带状部的路径 的方向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但所述材料可以沿与所述路径的方向垂直的方向弯 曲。
特别地,当带状部的材料是扁平的并且以与第一层和第二层的路径的方向 垂直的方式延伸时,材料非常的刚性并且具有较低的重量,这增加了佩带舒适 度。第一层和第二层可以由硬纸板或丙纶形成。然而,还可以设想的是,第一 层或第二层是无纺布。为了进一步增加稳定性,优选在层之间的区域中布置处 于曲折延伸的带状部之间的平直的带状部。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仅示出优选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描述,其 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夹板的第一优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第一透视图;
图2示出了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第二透视图;
图3示出了用于如图1和图2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坯体;
图4示出了可以使用于根据图1至图3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不同材料的示 例性实施方式的横截面图(除其它部分之外);
图5和图6示出了如图1至图3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补充装置;
图7示出了如图1至图3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替代示例性实施方式的 代表视图;
图8示出了如图1至图3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另一替代示例性实施方 式的透视图;
图9示出了用于使用在根据图1、图7和图8的夹板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 的支撑元件的代表视图;
图10示出了图9中的支撑元件的细节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夹板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12示出了沿图11中的线XII–XII剖切的截面图;
图13和图14示出了根据图13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支撑体的侧视图;
图15示出了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本体元件的材料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横截面 图;以及
图16和图17示出了用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本体元件的材料的示例性实施 方式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夹板1的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其中,图 3示出了如下所述的坯体:可以从该坯体折叠出在图1和图2中以透视图示出 的夹板1。
如可以在附图中看到的,根据本发明的夹板1的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具有 由扁平的柔性材料7形成的第一本体元件3和第二本体元件5。在本发明的上 下文中,术语“扁平的”材料或本体应当理解为如下所述的一种材料或本体:所 述材料或本体在该本体所延伸的平面中的最大尺寸超出沿与此平面垂直的方向 的尺寸至少一个数量级、优选超出多于一个的数量级。因此,该术语涵盖硬纸 板或由塑料形成的类似的扁平材料。
如还可以在图1至图3中所看到的,第一本体元件3和第二本体元件5在 以垂直于相应的本体元件3、5的纵向轴线9、11的方式延伸的平面中均弯曲成 U形。以此方式限定的纵向轴线9、11在U形横截面的中间延伸穿过本体元件 3、5。此外,本体元件3、5彼此连接以使得纵向轴线9、11在折叠状态下共同 形成夹板角13,其中,夹板角13介于80°到100°之间,并且在此处所示出的 优选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大约是90°。
在图1至图3中示出的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体元件3、5连接成使得在 对如图3所示的坯体进行折叠时,两个自由端15、17彼此连接以使得本体元件 3、5各自单独地形成U形横截面。然而,还可以设想的是,本体元件3、5由 单独元件形成,而不是由单件式的坯体形成,使得本体元件3、5随后必须在彼 此具有一定距离的两个位置处彼此连接。在本文中,本体元件3、5还可以相对 于彼此枢转,使得可以对夹板角13进行调节。
如还可以在图1至图3中所看到的,第一本体元件3和第二本体元件5在 纵向轴线9、11的两侧具有从纵向轴线9、11的两侧延伸的凸缘19、21。在此 处示出的优选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本体元件3上的凸缘19以及第二本体元 件5上的凸缘21沿相应的延伸方向20、22延伸,所述延伸方向20、22以与相 应的纵向轴线9、11垂直的方式伸出,并且第一本体元件3上的凸缘19以及第 二本体元件5上的凸缘21还具有平行的折叠线23,所述平行的折叠线23以与 纵向轴线9、11平行的方式延伸,使得凸缘可以被容易地弯曲成与纵向轴线9、 11平行。
此外,第二本体元件5的尺寸被确定成:使得其外边缘25以与第二本体元 件5的纵向轴线11成一定角度的方式延伸。
此外,在如图1至图3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切口27被设置在第一本 体元件3中距离纵向轴线9一定距离处并且具有细长状的形状,并且使得布置 在第一本体元件3中的切口27的最大延伸方向以与第一本体元件3的纵向轴线 9平行的方式延伸。当使用夹板1时,可以将束带引导穿过这些切口27,所述 绷带将夹板1紧固至例如患者的臂部或腿部。
此外,在脱离如图1至图3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可以在本体 元件3、5的连接区域中设置呈星形的切口29,使得可以容易地向外弯曲本体 元件3、5的材料并且可以避免压力点的风险(特别是在被支撑的患者的身体部 分的关节处产生压力点的风险)(见图5)。
作为切口29的替代实施方式,还可以在夹板1的面向内侧的一侧上在本体 元件3、5的连接区域中附接泡沫塑料元件31,所述泡沫塑料元件31同样可以 在连接区域与身体部分接触并且还可以避免压力点。该替代实施方式在图6中 示出。
图7示出了夹板1′的设计,其中,本体元件3、5彼此间隔开并且不是通过 如在图1至图3中示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所示的单件式设计的坯体形成。该示 例性实施方式也具有围绕纵向轴线9、11弯曲成U形的本体元件3、5,并且凸 缘19、21形成在本体元件3、5的背离纵向轴线9、11的边缘上并且以与纵向 轴线9、11垂直的方式延伸。此外,本体元件3、5彼此连接,使得两个连接元 件33被设置为紧固至本体元件3、5的面向外侧的表面,从而使得本体元件3、 5面向彼此的边缘彼此相对地位于一个平面中,即,形成了对接部34。因此, 本体元件3、5的面向内侧的表面也在共同的平面中延伸,并且不存在可能会在 患者身上引起压力点的台阶部。
图4示出了尤其可以使用于如图1至图3以及图7所示的夹板1、1′的示例 性实施方式的材料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横截面图。然而,这些材料还可以使用 用于由扁平材料制成的其他夹板,因此在下面描述的这些材料的使用不局限于 在此描述的夹板。
这些材料7均具有扁平的柔性基体35,所述基体35具有在夹板处于折叠 状态时面向身体部分的支承表面37以及背离支承表面37的外表面39。根据如 图4a所示的材料7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抗菌涂层41施敷于可以被设计成醋酸 载体的支承表面37,例如,将抗菌涂层41层压至支承表面37。
可替代地,抗菌涂层41可以具有作为活性物质的二烷基氨基甲酰氯 (DACC)和/或聚六亚甲基双胍(PHMB)和/或银。活性物质可以包含在无纺 布、织物、编织物或纺织物中,然后将活性物质作为涂层41层压至支承表面 37。当无纺布、织物、编织物或纺织物已经具有活性物质时,对于这点是十分 有利的。
在背离支承表面37的外表面39上,层43应用在使用于如图4所示的夹板 1的材料的所有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比基体35,所述层具有与布料、尤其是 与绷带材料的更大的静摩擦力。该层43可以用作涂层。然而,还可以设想的是 使静摩擦力增加的层43被层压在其上。
在特别优选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层43具有优选由聚合材料形成的呈网格 状的材料,所述网格状的材料具有相关优点:即,网格形成与缠绕在夹板1上 的绷带材料的良好接合,这种良好的接合防止了绷带材料的滑动。
最后,层43还可以设计成钩/环连接件的钩元件。仅部分地位于外表面上 的所述层43在夹板1与绷带材料之间也形成有利的接合。
图4b和图4c示出了用于吸收伤口渗出液的吸收层45被设置在基体35的 面向身体部分的支承表面37上。根据如图4b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吸收层 45被设计成泡沫塑料,其中,优选使用密度介于30kg/m3到110kg/m3之间和/ 或厚度47介于2.5mm到15mm之间的开孔聚氨酯泡沫塑料。这种选择形成具 有足以吸收正常流出量的伤口渗出液的能力的吸收层45。
在如图4c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吸收层45被设计成具有粘胶层49的 无纺布绷带,该粘胶层49直接施敷在支承表面37上,其中,该粘胶层49又被 聚酯层51覆盖。这种结构确保了由吸收层45吸收并保持在粘胶层49中的渗出 液不被释放,通过聚酯层51可有效地防止渗出液的释放。
可以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夹板1、1′的前述示例性实施方式以使得患者的臂部 或腿部通过夹板1、1′以下述的方式容置:例如,下臂位于第一本体元件3中, 而上臂通过第二本体元件5容置。肘部然后可以延伸穿过设置在本体元件3、5 之间的开口53,并且臂部通过凸缘19、21被牢固地紧固,折叠线使得凸缘19、 21能够弯曲。此外,可以引导束带穿过切口27,这使夹板1、1′得到进一步的 紧固。
作为束带的替代实施方式,还可以围绕夹板1缠绕绷带材料,其中,设置 在本体元件3、5的外表面39上的层43可靠地防止了绷带材料的滑动。
如果抗菌涂层41设置在支承表面37上,那么在长时间佩带夹板1、1′时, 这就能够可靠地防止由夹板1、1′支撑的患者的身体部分感染炎症。
可替代地,吸收层45致使由伤口释放的伤口渗出液被吸收并由该层45保 持,以使得夹板1、1′的材料7的基体35不被软化。此外,这能够防止在患者 身体上形成浸渍。
图8示出了如图1至图3以及图7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替代实施方式, 其中,第一本体元件3和第二本体元件5设计成单独的元件,在该情况下第一 本体元件3和第二本体元件5并未包含在设计成单件的共同坯体中。同样在该 情况下,第二本体元件5具有凸缘21,所述凸缘21可以使用在本示例性实施 方式中以紧固患者的脚部。
如可以在图8中看到的,附加元件55设置在第二本体元件5的支承表面 37上,该附加元件55在大部分支承表面37上延伸并且用于增加第二本体元件 5的稳定性。特别是当夹板1用于支撑脚部或胫骨时,这样是有益的,当夹板1 用于支撑脚部或胫骨时,脚部容置在第二本体元件5中并且使用者行走在地板 上,这意味着第二本体元件5必须吸收这些载荷。可替代地,附加元件55可以 附接在外表面上并且由可以吸收冲击力的弹性材料制成。
图9示出了支撑体57的侧视图(图9a)和透视图(图9b),该支撑体57 使用在参照图1、图7和图8所描述的夹板1、1′中。支撑体57设计成杆状, 并且具有第一杆部59和第二杆部61,其中,杆部59、61布置成彼此成一定的 角度。
根据本发明的术语“杆状”包括下述的本体:即,沿由所述本体所限定的 延伸方向的尺寸比沿垂直于延伸方向的尺寸至少大一个数量级。
支撑体57可以抵接夹板1、1′的本体元件3、5的外表面39,由此确立由 本体元件3、5的纵向轴线9、11所呈现的夹板角13。当本体元件3、5彼此枢 转以使得夹板角13能够被自由调节时,所述支撑体57也很重要。
支撑体57的材料可以是热塑材料,尤其是软化温度介于50℃与200℃ 之间、优选介于60℃与170℃之间、最优选介于70℃与140℃之间的热塑 塑料。于是可以对支撑体57进行加热直到支撑体57因超出软化温度而变形为 止,使得可以对夹板角13进行调节。在支撑体57冷却之后,将支撑体57放置 在本体元件3、5上,所述本体元件3、5可以彼此枢转使得硬化的支撑体57 确立夹板角13。
这使护理人员或医生能够容易地确立夹板角,并且刚性支撑体57使夹板非 常牢固。
可替代地,支撑体57的材料还可以是无纺布,其中,优选是由40%的棉、 30%的丙纶和40%的涤纶组成的混合物(百分比指的是重量百分比)。尤其优选 的是使用克重大于500g/m2的无纺布,这形成具有极好稳定性的支撑体。
最后,如可以在图10中看到的,呈紧固元件63的形式的紧固装置可以在 面向夹板1、1′的外表面39的一侧上附接至支撑体57。紧固元件63可以与夹 板1的本体元件3、5中的孔65接合,并且设计成使得紧固元件63具有连接至 支撑元件57或杆部59、61的第一部分67以及布置在第一部分67的远离支撑 体57或杆部59、61的端部上的第二部分69。第一部分67和第二部分69具有 的尺寸使得第一部分67的垂直于紧固元件的延伸方向71的第一尺寸小于第二 部分69的垂直于延伸方向71的第二尺寸。因此形成了大致呈蘑菇形的紧固元 件63,其中,第一部分69可以在紧固元件63延伸穿过本体元件3、5中的孔 65时卡扣在本体元件3、5的背面以紧固支撑体57。
支撑元件57由此可以容易地紧固至本体元件上。优选地,紧固元件63由 例如硅树脂的弹性塑料制成。
作为上述紧固元件63的替代实施方式,然而支撑体57以及本体元件3、5 还可以在外表面39上具有钩/环连接件的元件,使得可以通过“Velcro连接件” 来将支撑体57紧固至本体元件3、5。
在图11至图14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夹板10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其 中,夹板10具有扁平的本体元件73,所述扁平的本体元件73具有抵靠患者的 身体部分的第一支承部分75、第二支承部分77和第三支承部分79。
本体元件73的材料可以对应于参照图4所描述的材料。在该情况下还可以 提供抗菌涂层41、具有增强的静摩擦力的层43、或吸收层45。
本体元件73设计成使得侧部凸缘81在第三支承部分79上设置有折叠线 82,所述折叠线与本体元件73的延伸方向平行并且可以因本体元件73的材料 的柔性而向上进行弯曲。此外,夹板10设计成使得在支承部分75、77、79之 间形成夹板角13、13′,即,这些部分并非彼此平行或处于单个平面中。
图13示出了夹板10的由杆状材料制成的支撑体83的第一示例,所述杆状 材料是刚性的并且仅具有轻微的弹性。支撑体包括第一杆部85、第二杆部87 和第三杆部89,并且成形为使得杆部85、87、89各自相对于彼此布置为成一 定的角度,其中,第一杆部85与第二杆部87之间的角度对应于第一支承部分 75与第二支承部分77之间的夹板角13。以同样的方式,第二杆部87与第三杆 部89之间的角度对应于第二支承部分77与第三支承部分79之间的角度13′。
当处于安装状态下时,支撑体83抵靠在本体元件73的背离支承表面37 的外表面39上,这意味着支撑体83限定了夹板角13以及第二支承部分77与 第三支承部分79之间的角度13′。
同样在该情况下,支撑体83还可以由热塑塑料制成,使得角度13、13′可 以通过加热支撑体83而容易地调节,其中,该热塑塑料的软化温度介于50℃到 200℃之间、优选介于60℃到170℃之间、最优选介于70℃到140℃之间。 因此,医生或护理人员在调节夹板与在此所描述的夹板10时具有很大的灵活 性。同样在该情况下,支撑体83可以由包含棉、丙纶和涤纶的无纺布的混合物 制成,其中,优选混合40%的棉、30%的丙纶和30%的涤纶的无纺布(所示为 重量百分比)。
在图14中示出的支撑体83的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还设置有连接元件 91,在每个示例中,所述连接元件91在距离杆部85、87的彼此连接的位置点 一定的距离处连接至第一杆部85和第二杆部87上。以这种方式,杆部85、87 之间的角度以及夹板角由连接元件91可靠地确立。
最后,同样在此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支撑体83和本体元件73可以经由如 图10所示的紧固元件63和本体元件73中的相应孔连接至支撑体83。可替代 地,可以在这两者之间设置钩/环连接件。这可以在本体元件73与支撑体83之 间形成可拆卸的连接,使得可以对本体元件73以空间节省的方式以扁平的坯体 的形式来运送和存储。
特别地,可以将夹板10以下述的方式应用于患者的下臂:第一支承部分 75和第二支承部分77支撑手掌,而下臂本身处于第三支承部分89上,其中, 支撑体83限定了支承部分75、77、83之间的角度。在设置有抗菌涂层41或吸 收层45的情况下,在通过绷带材料紧固夹板10时,可以防止感染或本体元件 的材料的软化以及对患者的患处的浸渍。
在图15中示出了用于本体元件3、5、73的基体35(见图4)的材料的另 一实施方式,其中,该材料是扁平且柔性的,并且具有第一层93和第二层95。 层93、95在本体元件3、5、73的平面中延伸并且形成支承表面37或外表面 39。层93、95可以由硬纸板或丙纶制成。然而,还可以设想例如薄膜之类的其 它材料。第一层93和第二层95还可以由无纺布形成。
带状部布置在第一层93与第二层95之间并且在图16中以透视图示出。第 一带状部97沿路径99在层93、95之间曲折地延伸。第一带状部形成蜂窝状结 构。除了曲折延伸的第一带状部97之外,沿路径99还设置有使材料进一步稳 固的平直的第二带状部101。
材料的这种结构使本体元件3、5、73沿与路径99平行的路线非常有柔性, 而同时本体元件沿路径99的方向具有非常高的弯曲刚度。
图17示出了本体元件3、5、73的材料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其中,与 图16中所示出的实施方式的相比,没有设置平直的带状部101,而仅设置以垂 直于第一层93和第二层95的方式延伸的曲折延伸带状部97,这意味着在该情 况下蜂窝状结构也可以在层93、95之间形成间隙。该材料沿第一带状部97的 路径99的方向还具有较高的弯曲刚度,而材料可以沿垂直于路径99的方向容 易地弯曲。
如可以从以上的描述中所看到的,根据本发明的夹板1、1′、10消除了现 有技术的前述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