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中立固定器.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8374322 上传时间:2020-06-0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40.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20460131.4

申请日:

20120911

公开号:

CN202801880U

公开日:

2013032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F5/05

主分类号:

A61F5/05

申请人:

孙煜杰

发明人:

孙煜杰,王新

地址:

264000 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毓璜顶东路20号

优先权:

CN201220460131U

专利代理机构: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曲显荣;矫智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下肢中立固定器,特点是,它具有座体,在座体上设有前后贯通的凹槽,凹槽中设有弧形凸起,本装置特别适用于髋关节周围手术后放置并固定下肢,将膝部直接置于凹槽中,凹槽中的弧形凸起可以使髋、膝关节处于休息位,而且可以使患肢牢固固定于中立位,有效防止患肢外旋,利于术后康复。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下肢中立固定器,其特征是,具有座体(1),座体(1)上设有前后贯通的凹槽(2),凹槽(2)中设有弧形凸起(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中立固定器,其特征是,凹槽(2)的侧壁为垂直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中立固定器,其特征是,凹槽(2)的侧壁为倾斜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肢中立固定器,其特征是,凹槽(2)的侧壁为倾斜形的,其外侧壁(4)的坡度缓,内侧壁(5)的坡度陡。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肢中立固定器,属医疗器械。

背景技术

在进行骨科治疗时,尤其是在手术后一般都需要将患侧肢体固定于特定位置,以利于患肢的康复。例如,大部分髋部手术后,需要将患侧下肢处于中立位,目前固定肢体的方法不理想。目前多使用患者自制的中立鞋,固定欠稳定,容易导致足跟部的压疮。而且使髋、膝关节长时间位于伸直状态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不利于患者的康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进已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使用方便,肢体固定稳定并舒适的下肢中立固定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下肢中立固定器,特点是,它具有座体,在座体上设有前后贯通的凹槽,凹槽中设有弧形凸起。

所述凹槽的侧壁可以为垂直形的,例如各种方形槽等;凹槽的侧壁也可以为倾斜形的,包括直线形锥形槽、或弧线形锥形槽等。

为了更好地实现发明目的,所述侧壁为倾斜形的凹槽,其外侧壁的坡度可以做得较缓一些,而内侧壁的坡度可以做得较陡一些。

本装置特别适用于髋关节周围手术后放置并固定下肢,将膝部直接置于凹槽中,凹槽中的弧形凸起可以使髋、膝关节处于休息位,而且可以使患肢牢固固定于中立位,有效防止患肢外旋,利于术后康复。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地解释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5-图4的A-A剖视图;

图6-图4的B向视图。

附图图面说明:

1座体,2凹槽,3弧形凸起,4外侧壁,5内侧壁。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5,本装置包括一个座体1,座体1上设有前后贯通的凹槽2,凹槽2的底部不是平面的,而是设有弧形凸起3。

凹槽2的形状可以是多种形状,基本可以分为垂直形和倾斜形。图1和图2所示的为垂直形结构,其凹槽2的外侧壁4及内侧壁5均为垂直的,只不过图1中凹槽2的底部外缘为直线形,图2中凹槽2的底部外缘为弧线形。图3和图4所示的为倾斜形结构,凹槽2的外侧壁4及内侧壁5均为倾斜的,其中,图3所示凹槽2为直线形锥形槽、图4所示凹槽2为弧线形锥形槽。

侧壁为倾斜形的凹槽,其外侧壁和内侧壁的斜度可以是相同、对称的,也可以是不相同、对称的。参看图4、图6,其外侧壁4的坡度可以做得较缓一些,而内侧壁5的坡度可以做得较陡一些,这种不对称结构的优点是,能够防止腿部外旋,保持下肢的“中立位”,此种姿势更有利于术后康复。

使用方法

让患者两腿分开至30°左右,将本固定器置于患侧肢体膝下,外侧壁4一侧朝外,将腿放入凹槽2中,使膝部正好位于弧形凸起3处,自然屈髋、屈膝、中立,(膝关节屈曲30°最好,可以根据这个要求定做弧形凸起3的高度及弧度),固定动作一步到位。

下肢中立固定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下肢中立固定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下肢中立固定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下肢中立固定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肢中立固定器.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801880 U (45)授权公告日 2013.03.20 CN 202801880 U *CN202801880U* (21)申请号 201220460131.4 (22)申请日 2012.09.11 A61F 5/05(2006.01) (73)专利权人 孙煜杰 地址 264000 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毓璜顶东 路 20 号 (72)发明人 孙煜杰 王新 (74)专利代理机构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 ( 普通 合伙 ) 37225 代理人 曲显荣 矫智兰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下肢中立固定器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下肢中立固定器, 特 点是, 它具。

2、有座体, 在座体上设有前后贯通的凹 槽, 凹槽中设有弧形凸起, 本装置特别适用于髋关 节周围手术后放置并固定下肢, 将膝部直接置于 凹槽中, 凹槽中的弧形凸起可以使髋、 膝关节处于 休息位, 而且可以使患肢牢固固定于中立位, 有效 防止患肢外旋, 利于术后康复。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3 页 1/1 页 2 1. 一种下肢中立固定器, 其特征是, 具有座体 (1) , 座体 (1)上设有前后贯通的凹槽 (2) , 凹槽 (2) 中设有弧形凸起。

3、 (3) 。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下肢中立固定器, 其特征是, 凹槽 (2) 的侧壁为垂直形。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下肢中立固定器, 其特征是, 凹槽 (2) 的侧壁为倾斜形。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下肢中立固定器, 其特征是, 凹槽 (2) 的侧壁为倾斜形的, 其 外侧壁 (4) 的坡度缓, 内侧壁 (5) 的坡度陡。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801880 U 2 1/2 页 3 下肢中立固定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肢中立固定器, 属医疗器械。 背景技术 0002 在进行骨科治疗时, 尤其是在手术后一般都需要将患侧肢体固定于特定位置, 。

4、以 利于患肢的康复。例如, 大部分髋部手术后, 需要将患侧下肢处于中立位, 目前固定肢体的 方法不理想。目前多使用患者自制的中立鞋, 固定欠稳定, 容易导致足跟部的压疮。而且使 髋、 膝关节长时间位于伸直状态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不利于患者的康复。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进已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提供一种使用方便, 肢体固 定稳定并舒适的下肢中立固定器。 0004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下肢中立固定器, 特点是, 它具有座体, 在座体上 设有前后贯通的凹槽, 凹槽中设有弧形凸起。 0005 所述凹槽的侧壁可以为垂直形的, 例如各种方形槽等 ; 凹槽的侧壁也可以为倾斜 。

5、形的, 包括直线形锥形槽、 或弧线形锥形槽等。 0006 为了更好地实现发明目的, 所述侧壁为倾斜形的凹槽, 其外侧壁的坡度可以做得 较缓一些, 而内侧壁的坡度可以做得较陡一些。 0007 本装置特别适用于髋关节周围手术后放置并固定下肢, 将膝部直接置于凹槽中, 凹槽中的弧形凸起可以使髋、 膝关节处于休息位, 而且可以使患肢牢固固定于中立位, 有效 防止患肢外旋, 利于术后康复。 0008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地解释说明。 附图说明 0009 图 1-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 0010 图 2-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 0011 图 3-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

6、结构示意图 ; 0012 图 4-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 0013 图 5- 图 4 的 A-A 剖视图 ; 0014 图 6- 图 4 的 B 向视图。 0015 附图图面说明 : 0016 1 座体, 2 凹槽, 3 弧形凸起, 4 外侧壁, 5 内侧壁。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参见图 1、 图 5, 本装置包括一个座体 1, 座体 1 上设有前后贯通的凹槽 2, 凹槽 2 的 底部不是平面的, 而是设有弧形凸起 3。 说 明 书 CN 202801880 U 3 2/2 页 4 0018 凹槽 2 的形状可以是多种形状, 基本可以分为垂直形和倾斜形。图 1 和图 2 所示 。

7、的为垂直形结构, 其凹槽 2 的外侧壁 4 及内侧壁 5 均为垂直的, 只不过图 1 中凹槽 2 的底部 外缘为直线形, 图 2 中凹槽 2 的底部外缘为弧线形。图 3 和图 4 所示的为倾斜形结构, 凹槽 2 的外侧壁 4 及内侧壁 5 均为倾斜的, 其中, 图 3 所示凹槽 2 为直线形锥形槽、 图 4 所示凹槽 2 为弧线形锥形槽。 0019 侧壁为倾斜形的凹槽, 其外侧壁和内侧壁的斜度可以是相同、 对称的, 也可以是不 相同、 对称的。参看图 4、 图 6, 其外侧壁 4 的坡度可以做得较缓一些, 而内侧壁 5 的坡度可 以做得较陡一些, 这种不对称结构的优点是, 能够防止腿部外旋, 。

8、保持下肢的 “中立位” , 此 种姿势更有利于术后康复。 0020 使用方法 0021 让患者两腿分开至 30左右, 将本固定器置于患侧肢体膝下, 外侧壁 4 一侧朝外, 将腿放入凹槽2中, 使膝部正好位于弧形凸起3处, 自然屈髋、 屈膝、 中立,(膝关节屈曲30 最好, 可以根据这个要求定做弧形凸起 3 的高度及弧度) , 固定动作一步到位。 说 明 书 CN 202801880 U 4 1/3 页 5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801880 U 5 2/3 页 6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801880 U 6 3/3 页 7 图 5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801880 U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