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颈部牵引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颈部牵引装置.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10916295.6 (22)申请日 2016.10.21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0626482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7.01.04 (73)专利权人 王维军 地址 558000 贵州省都匀市文峰路9号 专利权人 邓有竣 (72)发明人 王维军 邓有竣 聂凤玲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12 代理人 谈杰 (51)Int.Cl. A61F 5/042(2006.01) (56)对比文件 CN 202。
2、313841 U,2012.07.11, CN 205569140 U,2016.09.14, CN 104532061 A,2015.04.22, CN 104018106 A,2014.09.03, CN 204971754 U,2016.01.20, CN 202437415 U,2012.09.19, CN 201822944 U,2011.05.11, JP 2000354600 A,2000.12.26, JP 2013099424 A,2013.05.23, 审查员 李新 (54)发明名称 一种颈部牵引装置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颈部牵引装置, 包括顶部支 架、 两侧支架管。
3、、 提升部件、 下巴牵引部件以及后 脑支撑部件。 通过对该颈部牵引装置各个部件进 行改进, 使得颈部牵引更加智能化和个体差异 化。 通过对部件的材质进行改进, 使得部件的耐 久性和整体轻质化得到保证。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1页 CN 106264826 B 2018.08.31 CN 106264826 B 1.一种颈部牵引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顶部支架、 两侧支架管、 提升部件、 下巴牵引部 件以及后脑支撑部件; 所述顶部支架与所述两侧支架管上端连接; 所述两侧支架管分为左侧支架管和右侧支架管, 下端均分别设置有肩托, 所述肩托与 肩膀形状相适应, 所述左侧支架管和右侧支架管。
4、中部设置有外螺纹, 与所述提升部件相配 合; 所述提升部件分为左提升部件和右提升部件, 均分别设置于左侧支架管和右侧支架管 的中部, 所述左提升部件和右提升部件内部均设置有内螺纹管, 与所述左侧支架管和右侧 支架管中部设置的外螺纹相配合, 所述内螺纹管通过轴承与所述左提升部件和右提升部件 的外壳相连接; 所述右提升部件设置有外壳、 控制装置、 数据存储模块以及信息通信模块, 所述控制装 置用于控制左提升部件和右提升部件同步或不同步的提升操作以及控制其提升的力度, 所 述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使用者使用所述颈部牵引装置的次数、 时间和牵引强度的数据以 及通过信息通信模块传送来的牵引计划的数据, 所。
5、述信息通信模块用于与外部智能终端进 行数据信息通信; 所述左提升部件和右提升部件均设置有动力部件, 所述动力部件用于根据所述控制装 置而对左提升部件和右提升部件的内螺纹管进行转动操作, 实现同步或不同步的提升操 作; 所述下巴牵引部件包括下托和连接部件, 所述下托用于包紧使用者的下巴, 所述连接 部件分别与左提升部件和右提升部件的上端和下端连接; 所述后脑支撑部件用于固定使用者的后脑, 包括后托部件和连接绳索, 所述连接绳索 分别与顶部支架以及两侧支架管相连接; 所述两侧支架管、 提升部件的外壳以及提升部件的内螺纹管均采用高强度钛合金制 成, 所述高强度钛合金按质量百分比含量计为: Al: 3。
6、035%, Nb: 11.9%, Mo: 0.51.2%, RE: 0.10.3%, Si: 1.22.1%, B: 0.390.5%, 余量为Ti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且所述高强度钛合金 的微观结构中 -Ti2AlMo相的平均粒径为1.56.2m; 所述高强度钛合金在成型为两侧支架管、 提升部件的外壳和提升部件的内螺纹管之后 进行如下热处理步骤: 1) 将成型后的半成品置入到电阻炉内随炉加热到920980, 保温3050min后出炉空 冷至室温; 2) 将步骤1) 处理后的半成品置入到电脉冲处理箱中, 在半成品的两端接通电极进行电 脉冲处理, 处理时间为3090s, 处理频率为1.56Hz, 。
7、处理电压为350800V; 3) 将步骤2) 电脉冲处理后的半成品置入到回火炉中加热至180220, 保温3050min 后随炉冷却至室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牵引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部智能终端为智能手机或 平板电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牵引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通信模块采用wifi或4G 网络进行无线通信。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6264826 B 2 一种颈部牵引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和合金以及合金热处理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颈部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脑力工作成为人类最为主要的工作, 各类亚健康成。
8、为工作人员高度关注的方 向, 颈椎病越来越成为大多数脑力工作者需要预防和治疗的疾病。 牵引是治疗和预防颈椎 病比较有效的方式, 但是目前的牵引装置常为充气式牵引, 这种牵引的强度由使用者自己 控制,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对医学有相当的理解, 使用者自己进行牵引的强度控制难免会 造成无效牵引, 甚至会造成一定的伤害。 但是如果去医院进行专业的牵引, 时间陈本又比较 高, 这样就会使得很多的初期颈椎病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疗, 因此亟需提出一种自助的, 具有 反馈功能和适时调整功能且具有针对不同人群具有不同计划的颈部牵引装置。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颈部牵引装置。 0004 具体通过。
9、如下技术手段实现: 0005 一种颈部牵引装置, 包括顶部支架、 两侧支架管、 提升部件、 下巴牵引部件以及后 脑支撑部件。 0006 所述顶部支架与所述两侧支架管上端连接。 0007 所述两侧支架管分为左侧支架管和右侧支架管, 下端均分别设置有肩托, 所述肩 托与肩膀形状相适应, 所述左侧支架管和右侧支架管中部设置有外螺纹, 与所述提升部件 相配合。 0008 所述提升部件分为左提升部件和右提升部件, 均分别设置于左侧支架管和右侧支 架管的中部, 所述左提升部件和右提升部件内部均设置有内螺纹管, 与所述左侧支架管和 右侧支架管中部设置的外螺纹相配合, 所述内螺纹管通过轴承与所述左提升部件和右。
10、提升 部件的外壳相连接。 0009 所述右提升部件设置有外壳、 控制装置、 数据存储模块以及信息通信模块, 所述控 制装置用于控制左提升部件和右提升部件同步或不同步的提升操作以及控制其提升的力 度, 所述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使用者使用所述颈部牵引装置的次数、 时间和牵引强度的 数据以及通过信息通信模块传送来的牵引计划的数据, 所述信息通信模块用于与外部智能 终端进行数据信息通信。 0010 所述左提升部件和右提升部件均设置有动力部件, 所述动力部件用于根据所述控 制装置而对左提升部件和右提升部件的内螺纹管进行转动操作, 实现同步或不同步的提升 操作。 0011 所述下巴牵引部件包括下托和连接部。
11、件, 所述下托用于包紧使用者的下巴, 所述 连接部件分别与左提升部件和右提升部件的上端和下端连接。 0012 所述后脑支撑部件用于固定使用者的后脑, 包括后托部件和连接绳索, 所述连接 说 明 书 1/5 页 3 CN 106264826 B 3 绳索分别与顶部支架以及两侧支架管相连接。 0013 所述两侧支架管、 提升部件的外壳以及提升部件的内螺纹管均采用高强度钛合金 制成, 所述高强度钛合金按质量百分比含量计为: Al: 3038%, Nb: 12%, Mo: 0.51.2%, RE: 0.10.3%, Si: 1.23.1%, B: 0.20.5%, 余量为Ti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且所述。
12、高强度钛合金的 微观结构中 -Ti2AlMo相的平均粒径为1.56.2m。 0014 所述高强度钛合金在成型 (成型为两侧支架管、 提升部件的外壳和提升部件的内 螺纹管) 之后进行如下热处理步骤: 0015 1) 将成型后的半成品置入到电阻炉内随炉加热到920980, 保温3050min后出 炉空冷至室温。 0016 2) 将步骤1) 处理后的半成品置入到电脉冲处理箱中, 在半成品的两端接通电极进 行电脉冲处理, 处理时间为3090s, 处理频率为1.56Hz, 处理电压为350800V。 0017 3) 将步骤2) 电脉冲处理后的半成品置入到回火炉中加热至180220, 保温30 50min。
13、后随炉冷却至室温。 0018 所述外部智能终端为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 0019 所述信息通信模块采用wifi或4G网络进行无线通信。 0020 本发明的效果在于: 0021 1, 通过设置有左右两个提升部件, 通过控制装置分别对其进行控制, 可以根据使 用者的自身实际情况而进行同步的或不同步的提升, 从而达到不同的牵引目的。 通过将该 牵引装置与智能终端设备 (如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 相连接, 通过智能终端设备中的APP, 实 现根据不同使用者的不同牵引次数、 牵引情况从而做出不同的接下来的牵引计划, 从而实 现牵引的智能化、 定制化、 专业化, 避免了使用者自身随意的进行不同强度的牵引, 避。
14、免了 二次伤害的发生, 提高了牵引成功率。 0022 2, 通过对两侧支架管、 提升部件的外壳和提升部件的内螺纹管这些易损件和核心 部件的材质进行改进, 通过对该钛铝合金的组分含量的改进, 结合微观结构的改进, 使得这 些核心部件, 同时也是易损件达到了高强度 (尤其是高的抗疲劳强度) 、 韧性好的效果。 0023 通过对组分含量和微观结构的改进, 结合具体特定的热处理方式 (尤其是电脉冲 热处理的设置) , 使得其微观结构更加细化和均匀稳定, 从而使得该核心部件和易损件的寿 命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0024 通过测量该钛铝合金室温下的压缩屈服强度为13001380MPa, 弹性模量为38 46。
15、GPa。 0025 3, 通过独特的两侧支架管和顶部支架的配合, 设置有下巴支撑部件和后脑支撑部 件, 使得使用者不用自身控制牵引方式, 通过下巴和后脑两个不同方向的压力完成牵引 (之 前的牵引方式, 使用者需要使用自身的力量控制头部是竖直的) 。 附图说明 0026 图1为本发明颈部牵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2为本发明左侧支架管和左提升部件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8 其中: 1-顶部支架, 21-左侧支架管, 22-右侧支架管, 23-肩托, 24-外螺纹, 3-提升 部件, 31-外壳, 32-控制装置, 33-数据存储模块, 34-信息通信模块, 35-内螺纹管, 4-下巴牵 。
16、说 明 书 2/5 页 4 CN 106264826 B 4 引部件, 5-后脑支撑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实施例1 0030 一种颈部牵引装置, 包括顶部支架、 两侧支架管、 提升部件、 下巴牵引部件以及后 脑支撑部件。 0031 所述顶部支架与所述两侧支架管上端连接。 0032 所述两侧支架管分为左侧支架管和右侧支架管, 下端均分别设置有肩托, 所述肩 托与肩膀形状相适应, 所述左侧支架管和右侧支架管中部设置有外螺纹, 与所述提升部件 相配合。 0033 所述提升部件分为左提升部件和右提升部件, 均分别设置于左侧支架管和右侧支 架管的中部, 所述左提升部件和右提升部件内部均设置有内。
17、螺纹管, 与所述左侧支架管和 右侧支架管中部设置的外螺纹相配合, 所述内螺纹管通过轴承与所述左提升部件和右提升 部件的外壳相连接。 0034 所述右提升部件设置有外壳、 控制装置、 数据存储模块以及信息通信模块, 所述控 制装置用于控制左提升部件和右提升部件同步或不同步的提升操作以及控制其提升的力 度, 所述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使用者使用所述颈部牵引装置的次数、 时间和牵引强度的 数据以及通过信息通信模块传送来的牵引计划的数据, 所述信息通信模块用于与外部智能 终端进行数据信息通信。 0035 所述左提升部件和右提升部件均设置有动力部件, 所述动力部件用于根据所述控 制装置而对左提升部件和右提。
18、升部件的内螺纹管进行转动操作, 实现同步或不同步的提升 操作。 0036 所述下巴牵引部件包括下托和连接部件, 所述下托用于包紧使用者的下巴, 所述 连接部件分别与左提升部件和右提升部件的上端和下端连接。 0037 所述后脑支撑部件用于固定使用者的后脑, 包括后托部件和连接绳索, 所述连接 绳索分别与顶部支架以及两侧支架管相连接。 0038 所述两侧支架管、 提升部件的外壳以及提升部件的内螺纹管均采用高强度钛合金 制成, 所述高强度钛合金按质量百分比含量计为: Al: 32%, Nb: 1.2%, Mo: 0.6%, RE: 0.15%, Si: 1.8%, B: 0.3%, 余量为Ti和不可。
19、避免的杂质, 且所述高强度钛合金的微观结构中 -Ti2AlMo 相的平均粒径为2.1m。 0039 所述高强度钛合金在成型 (成型为两侧支架管、 提升部件的外壳和提升部件的内 螺纹管) 之后进行如下热处理步骤: 0040 1) 将成型后的半成品置入到电阻炉内随炉加热到931, 保温35min后出炉空冷至 室温。 0041 2) 将步骤1) 处理后的半成品置入到电脉冲处理箱中, 在半成品的两端接通电极进 行电脉冲处理, 处理时间为39s, 处理频率为2.1Hz, 处理电压为390V。 0042 3) 将步骤2) 电脉冲处理后的半成品置入到回火炉中加热至192, 保温35min后随 炉冷却至室温。。
20、 0043 所述外部智能终端为智能手机。 说 明 书 3/5 页 5 CN 106264826 B 5 0044 所述信息通信模块采用wifi进行无线通信。 0045 实施例2 0046 一种颈部牵引装置, 包括顶部支架、 两侧支架管、 提升部件、 下巴牵引部件以及后 脑支撑部件。 0047 所述顶部支架与所述两侧支架管上端连接。 0048 所述两侧支架管分为左侧支架管和右侧支架管, 下端均分别设置有肩托, 所述肩 托与肩膀形状相适应, 所述左侧支架管和右侧支架管中部设置有外螺纹, 与所述提升部件 相配合。 0049 所述提升部件分为左提升部件和右提升部件, 均分别设置于左侧支架管和右侧支 架。
21、管的中部, 所述左提升部件和右提升部件内部均设置有内螺纹管, 与所述左侧支架管和 右侧支架管中部设置的外螺纹相配合, 所述内螺纹管通过轴承与所述左提升部件和右提升 部件的外壳相连接。 0050 所述右提升部件设置有外壳、 控制装置、 数据存储模块以及信息通信模块, 所述控 制装置用于控制左提升部件和右提升部件同步或不同步的提升操作以及控制其提升的力 度, 所述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使用者使用所述颈部牵引装置的次数、 时间和牵引强度的 数据以及通过信息通信模块传送来的牵引计划的数据, 所述信息通信模块用于与外部智能 终端进行数据信息通信。 0051 所述左提升部件和右提升部件均设置有动力部件, 所。
22、述动力部件用于根据所述控 制装置而对左提升部件和右提升部件的内螺纹管进行转动操作, 实现同步或不同步的提升 操作。 0052 所述下巴牵引部件包括下托和连接部件, 所述下托用于包紧使用者的下巴, 所述 连接部件分别与左提升部件和右提升部件的上端和下端连接。 0053 所述后脑支撑部件用于固定使用者的后脑, 包括后托部件和连接绳索, 所述连接 绳索分别与顶部支架以及两侧支架管相连接。 0054 所述两侧支架管、 提升部件的外壳以及提升部件的内螺纹管均采用高强度钛合金 制成, 所述高强度钛合金按质量百分比含量计为: Al: 36.9%, Nb: 1.9%, Mo: 1.1%, RE: 0.28%,。
23、 Si: 2.9%, B: 0.39%, 余量为Ti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且所述高强度钛合金的微观结构中 - Ti2AlMo相的平均粒径为5.3m。 0055 所述高强度钛合金在成型 (成型为两侧支架管、 提升部件的外壳和提升部件的内 螺纹管) 之后进行如下热处理步骤: 0056 1) 将成型后的半成品置入到电阻炉内随炉加热到969, 保温39min后出炉空冷至 室温。 0057 2) 将步骤1) 处理后的半成品置入到电脉冲处理箱中, 在半成品的两端接通电极进 行电脉冲处理, 处理时间为82s, 处理频率为5.2Hz, 处理电压为692V。 0058 3) 将步骤2) 电脉冲处理后的半成品置入到。
24、回火炉中加热至210, 保温39min后随 炉冷却至室温。 0059 所述外部智能终端为平板电脑。 0060 所述信息通信模块采用4G网络进行无线通信。 0061 实施例3 说 明 书 4/5 页 6 CN 106264826 B 6 0062 一种颈部牵引装置, 包括顶部支架、 两侧支架管、 提升部件、 下巴牵引部件以及后 脑支撑部件。 0063 所述顶部支架与所述两侧支架管上端连接。 0064 所述两侧支架管分为左侧支架管和右侧支架管, 下端均分别设置有肩托, 所述肩 托与肩膀形状相适应, 所述左侧支架管和右侧支架管中部设置有外螺纹, 与所述提升部件 相配合。 0065 所述提升部件分为左。
25、提升部件和右提升部件, 均分别设置于左侧支架管和右侧支 架管的中部, 所述左提升部件和右提升部件内部均设置有内螺纹管, 与所述左侧支架管和 右侧支架管中部设置的外螺纹相配合, 所述内螺纹管通过轴承与所述左提升部件和右提升 部件的外壳相连接。 0066 所述右提升部件设置有外壳、 控制装置、 数据存储模块以及信息通信模块, 所述控 制装置用于控制左提升部件和右提升部件同步或不同步的提升操作以及控制其提升的力 度, 所述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使用者使用所述颈部牵引装置的次数、 时间和牵引强度的 数据以及通过信息通信模块传送来的牵引计划的数据, 所述信息通信模块用于与外部智能 终端进行数据信息通信。 。
26、0067 所述左提升部件和右提升部件均设置有动力部件, 所述动力部件用于根据所述控 制装置而对左提升部件和右提升部件的内螺纹管进行转动操作, 实现同步或不同步的提升 操作。 0068 所述下巴牵引部件包括下托和连接部件, 所述下托用于包紧使用者的下巴, 所述 连接部件分别与左提升部件和右提升部件的上端和下端连接。 0069 所述后脑支撑部件用于固定使用者的后脑, 包括后托部件和连接绳索, 所述连接 绳索分别与顶部支架以及两侧支架管相连接。 0070 所述两侧支架管、 提升部件的外壳以及提升部件的内螺纹管均采用高强度钛合金 制成, 所述高强度钛合金按质量百分比含量计为: Al: 35%, Nb:。
27、 1.5%, Mo: 0.8%, RE: 0.2%, Si: 2.1%, B: 0.3%, 余量为Ti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且所述高强度钛合金的微观结构中 -Ti2AlMo 相的平均粒径为3.5m。 0071 所述高强度钛合金在成型 (成型为两侧支架管、 提升部件的外壳和提升部件的内 螺纹管) 之后进行如下热处理步骤: 0072 1) 将成型后的半成品置入到电阻炉内随炉加热到950, 保温35min后出炉空冷至 室温。 0073 2) 将步骤1) 处理后的半成品置入到电脉冲处理箱中, 在半成品的两端接通电极进 行电脉冲处理, 处理时间为60s, 处理频率为4.5Hz, 处理电压为550V。 0074 3) 将步骤2) 电脉冲处理后的半成品置入到回火炉中加热至200, 保温35min后随 炉冷却至室温。 0075 所述外部智能终端为智能手机。 0076 所述信息通信模块采用wifi网络进行无线通信。 说 明 书 5/5 页 7 CN 106264826 B 7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8 CN 106264826 B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