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美白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上传人:GAME****980 文档编号:8361863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67.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10779791.0

申请日:

20180716

公开号:

CN108618993A

公开日:

20181009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8/44,A61Q19/02

主分类号:

A61K8/44,A61Q19/02

申请人:

广东格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沈罟,方紫,陈晓颖

地址: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建沙路东三区3号联东优谷园11座102单元

优先权:

CN201810779791A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市合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代春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美白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N‑乙酰‑L‑半胱氨酸、丙氨酸、N‑乙酰‑L‑酪氨酸,且N‑乙酰‑L‑半胱氨酸、丙氨酸、N‑乙酰‑L‑酪氨酸按质量百分数比计分别为15‑25%、15‑25%、55‑65%。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美白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的美白组合物主要成分为丙氨酸、N‑乙酰‑L‑酪氨酸、N‑乙酰‑L‑半胱氨酸复配后,起到了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美白功效,而且,稳定性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美白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N-乙酰-L-半胱氨酸、丙氨酸、N-乙酰-L-酪氨酸,且N-乙酰-L-半胱氨酸、丙氨酸、N-乙酰-L-酪氨酸按质量百分数分别为15-25%、15-25%、55-6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白组合物,其特征在于,N-乙酰-L-半胱氨酸、丙氨酸、N-乙酰-L-酪氨酸按质量百分数比计分别为18-22%、18-22%、57-6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白组合物,其特征在于,N-乙酰-L-半胱氨酸、丙氨酸、N-乙酰-L-酪氨酸按质量百分数比计分别为20%、20%、60%。 4.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美白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选用共振混合机,将N-乙酰-L-半胱氨酸、丙氨酸、N-乙酰-L-酪氨酸三种原料依次从进料口投入;S2:对原料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40~50℃,时间为10~20min;S3:振动混合,振动频率为100~200Hz,振幅10~20mm。 5.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美白组合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美白组合物用于美白护肤品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美白组合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美白护肤品包括美白面膜、美白乳液、美白膏霜。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美白组合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美白组合物的添加量为1-4%。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护肤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美白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护肤品是由基质加上护肤功效物质,如抗氧化剂、保湿剂、表面活性剂、防腐剂、美白剂等组成的。美白护肤品的研制一直是国内外护肤品研究人员关注的重点。市场上美白护肤品的主体种类有以下几种:

1、对苯二酚:能以任何比例与醇相溶,具有抗氧化剂和络合剂的作用,可直接作用于酪氨酸酶,阻断酪氨酸转化为多巴、多巴醌的过程,从而干扰黑色素的合成,并能阻断色斑内黑色素细胞产生新的黑色素。但对苯二酚有高度诱发突变和细胞毒的作用,过度应用会引起黄褐病等,长期积累下来会留下可怕的疤痕,还可能对肝肾有影响。另外,对苯二酚对眼结膜和角膜具有明显的刺激作用,长期接触氢醌蒸汽或粉尘可导致视力减退。

2、胎盘素:在市场上不少标有美白、祛斑作用的产品中,我们时常会看到胎盘素这一成分。实际上胎盘素是一种混合物,包含成分复杂,有氨基酸、酵素及激素等等.以往对胎盘素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改善机体及抗皮肤老化方面,胎盘素在促进皮肤新陈代谢的同时对黑色素的代谢也会有一些促进作用。当然,这只是推测.但临床试验证明其确有美白功效,为增加其效果,市场上许多含胎盘素的美白产品大都辅以其他活性成分,如维生素E、维生素C及其衍生物等。但是,胎盘素因其价格高、取材难,并不实用。

3、抗坏血酸:抗坏血酸也称为维生素C,抗坏血酸通过与铜离子的相互作用来降低多吧醌,进而达到干扰黑色素合成的作用。多吧醌是色素合成过程中重要的中间体,抗坏血酸也是一种有效的抗氧化剂,有时将抗坏血酸与氢醌组合来防止氢醌氧化。如果光是抗坏血酸本身,低浓度时它其实是一种比较差的皮肤美白剂,而在高浓度时,由于低pH值,维生素C具有强烈的皮肤刺激作用。然而,它对那些皮肤较白的人群通过皮肤剥落的方式来达到皮肤美白的作用。相反,使用高浓度的维生素C可使皮肤变黑.因此,在有色人群中应避免使用高浓度的维生素C。

4、植物萃取物:现有市场上也很多美白产品标榜其美白功效来自天然植物的提取物,这些植物提取物通过分散聚焦的黑色素来使黑素分布均匀,以达到皮肤美白的作用。但现有这些植物提取物的美白功效较微,而且稳定性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美白组合物,采用N-乙酰-L-半胱氨酸、丙氨酸、N-乙酰-L-酪氨酸混合而成,美白功效好,而且稳定性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美白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美白组合物,其包括N-乙酰-L-半胱氨酸、丙氨酸、N-乙酰-L-酪氨酸,且N-乙酰-L-半胱氨酸、丙氨酸、N-乙酰-L-酪氨酸按质量百分数比计分别为15-25%、15-25%、55-65%。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N-乙酰-L-半胱氨酸、丙氨酸、N-乙酰-L-酪氨酸按质量百分数比计分别为18-22%、18-22%、57-62%。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N-乙酰-L-半胱氨酸、丙氨酸、N-乙酰-L-酪氨酸按质量百分数比计分别为20%、20%、60%。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美白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选用共振混合机,将N-乙酰-L-半胱氨酸、丙氨酸、N-乙酰-L-酪氨酸三种原料依次从进料口投入;

S2:对原料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40~50℃,时间为10~20min;

S3:振动混合,振动频率为100~200Hz,振幅10~20mm。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美白组合物的应用,所述美白组合物用于美白护肤品中。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美白护肤品包括美白面膜、美白乳液、美白膏霜。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美白组合物的添加量为1-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美白组合物采用N-乙酰-L-半胱氨酸、丙氨酸、N-乙酰-L-酪氨酸复配后,起到了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美白功效,而且,稳定性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在本发明中,若非特指,所有的份、百分比均为重量单位,所采用的设备和原料等均可从市场购得或是本领域常用的。下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

一种美白组合物,其包括N-乙酰-L-半胱氨酸、丙氨酸、N-乙酰-L-酪氨酸,且N-乙酰-L-半胱氨酸、丙氨酸、N-乙酰-L-酪氨酸按质量百分数比计分别为15-25%、15-25%:、55-65%。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N-乙酰-L-半胱氨酸、丙氨酸、N-乙酰-L-酪氨酸按质量百分数比计分别为18-22%、18-22%、57-62%。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N-乙酰-L-半胱氨酸、丙氨酸、N-乙酰-L-酪氨酸按质量百分数比计分别为20%、20%、60%。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美白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选用共振混合机,将N-乙酰-L-半胱氨酸、丙氨酸、N-乙酰-L-酪氨酸三种原料依次从进料口投入;

S2:对原料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40~50℃,时间为10~20min;

S3:振动混合,振动频率为100~200Hz,振幅10~20mm。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美白组合物的应用,所述美白组合物用于美白护肤品中。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美白护肤品包括美白面膜、美白乳液、美白膏霜。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美白组合物的添加量为1-4%。

实施例1

一种美白组合物,其包括N-乙酰-L-半胱氨酸、丙氨酸、N-乙酰-L-酪氨酸。所述N-乙酰-L-半胱氨酸、丙氨酸、N-乙酰-L-酪氨酸按质量百分数比分别计为15%、15%、65%。

所述美白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选用共振混合机,将N-乙酰-L-半胱氨酸、丙氨酸、N-乙酰-L-酪氨酸三种原料依次从进料口投入;

S2:对原料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40~50℃,时间为10~20min;

S3:振动混合,振动频率为100~200Hz,振幅10~20mm。

实施例2

一种美白组合物,其包括N-乙酰-L-半胱氨酸、丙氨酸、N-乙酰-L-酪氨酸。所述N-乙酰-L-半胱氨酸、丙氨酸、N-乙酰-L-酪氨酸按质量百分数比计分别为25%、20%、55%。

所述美白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选用共振混合机,将N-乙酰-L-半胱氨酸、丙氨酸、N-乙酰-L-酪氨酸三种原料依次从进料口投入;

S2:对原料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40~50℃,时间为10~20min;

S3:振动混合,振动频率为100~200Hz,振幅10~20mm。

实施例3

一种美白组合物,其包括N-乙酰-L-半胱氨酸、丙氨酸、N-乙酰-L-酪氨酸。所述N-乙酰-L-半胱氨酸、丙氨酸、N-乙酰-L-酪氨酸按质量百分数比计分别为20%、20%、60%。

所述美白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选用共振混合机,将N-乙酰-L-半胱氨酸、丙氨酸、N-乙酰-L-酪氨酸三种原料依次从进料口投入;

S2:对原料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40~50℃,时间为10~20min;

S3:振动混合,振动频率为100~200Hz,振幅10~20mm。

实施例4

一种美白组合物,其包括N-乙酰-L-半胱氨酸、丙氨酸、N-乙酰-L-酪氨酸。所述N-乙酰-L-半胱氨酸、丙氨酸、N-乙酰-L-酪氨酸按质量百分数比计分别为18%、22%、60%。

所述美白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选用共振混合机,将N-乙酰-L-半胱氨酸、丙氨酸、N-乙酰-L-酪氨酸三种原料依次从进料口投入;

S2:对原料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40~50℃,时间为10~20min;

S3:振动混合,振动频率为100~200Hz,振幅10~20mm。

性能及效果评价

1.实施例1-4所述美白组合物的理化性质检测,检测结果参见表1。

表1:理化性质

项目 指标 外观 白色结晶性粉末 溶解性 溶于水 1%水溶液pH值 6.0-8.0 菌落总数 ≤100cfu/g 重金属含量 ≤10PPM 干燥失重 ≤2%

2.实施例1-4所述美白组合物的美白性能测试

试验样品:将实施例1-4的美白组合物样品、N-乙酰-L-半胱氨酸、丙氨酸、N-乙酰-L-酪氨酸分别配制成质量百分数为1.0%的溶液备用。

受试者要求:有效志愿者为40人,10人一组,五组为测试组(对应实施例1-实施例4的美白组合物),年龄在18岁~45岁之间,受试者脸部有不同程度的皮肤问题;无严重系统疾病、无免疫缺陷或自身免疫性疾病者;近1个月内未曾使用激素类药物及免疫抑制剂者;未参加其他临床试验者;按规定使用受试物且资料齐全;测试前所有志愿者应填写知情同意书。受试者在试用本发明所述的美白组合物28天之对其效果进行打分,记录平均分数,其中4.0-5.0分为治愈,2.0-3.9分为有效,0-1.9分为无效。结果参见表2。

表2:美白效果评价结果

项目 美白效果 淡斑效果 实施例1 4.1 2.8 实施例2 4.5 2.5 实施例3 4.7 3.1 实施例4 4.4 3.3 N-乙酰-L-半胱氨酸 2.0 1.1 丙氨酸 1.6 1.3 N-乙酰-L-酪氨酸 2.1 1.4

由表2可知:实施例1-4的美白组合物中各组分复配产生的协同作用,使得到的组合物相对于单一组分有更好的美白效果和淡斑效果。

3.实施例1-4所述美白组合物的稳定性能测试

试验样品:取实施例1-4的美白组合物样品,在100℃的温度下配制好质量百分数为1.0%的溶液备用,水浴加热1小时后,备用。

受试者要求:有效志愿者为40人,10人一组,四组为测试组(对应实施例1-实施例4的美白组合物),年龄在18岁~45岁之间,受试者脸部有不同程度的皮肤问题;无严重系统疾病、无免疫缺陷或自身免疫性疾病者;近1个月内未曾使用激素类药物及免疫抑制剂者;未参加其他临床试验者;按规定使用受试物且资料齐全;测试前所有志愿者应填写知情同意书。受试者在试用本发明所述的美白组合物28天之对其效果进行打分,记录平均分数,其中4.0-5.0分为治愈,2.0-3.9分为有效,0-1.9分为无效。结果参见表3。

表3:美白效果评价结果

项目 美白效果 淡斑效果 实施例1 4.0 2.1 实施例2 3.7 2.8 实施例3 3.9 2.4 实施例4 4.1 2.9 N-乙酰-L-半胱氨酸 1.3 0.6 丙氨酸 1.1 0.8 N-乙酰-L-酪氨酸 1.3 0.9

对比表3和表2的结果可知,本发明的美白组合物经过高温加热后,依然保持其美白效果,美白功效稳定;而单一组分的美白功效以及祛斑功效都下降。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如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美白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美白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美白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美白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美白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779791.0 (22)申请日 2018.07.16 (71)申请人 广东格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 建沙路东三区3号联东优谷园11座102 单元 (72)发明人 沈罟 方紫 陈晓颖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市合本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普通合伙) 44421 代理人 代春兰 (51)Int.Cl. A61K 8/44(2006.01) A61Q 19/02(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美白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

2、应用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美白组合物, 其特征在 于, 包括N-乙酰-L-半胱氨酸、 丙氨酸、 N-乙酰-L- 酪氨酸, 且N-乙酰-L-半胱氨酸、 丙氨酸、 N-乙酰- L-酪氨酸按质量百分数比计分别为15-25、 15- 25、 55-65。 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美白组合物 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的美白组合物主要成 分为丙氨酸、 N-乙酰-L-酪氨酸、 N-乙酰-L-半胱 氨酸复配后, 起到了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 取得 了意想不到的美白功效, 而且, 稳定性好。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CN 108618993 A 2018.10.09 CN 108618993 A 1.一。

3、种美白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包括N-乙酰-L-半胱氨酸、 丙氨酸、 N-乙酰-L-酪氨酸, 且N-乙酰-L-半胱氨酸、 丙氨酸、 N-乙酰-L-酪氨酸按质量百分数分别为15-25、 15-25、 55-6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白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N-乙酰-L-半胱氨酸、 丙氨酸、 N-乙酰- L-酪氨酸按质量百分数比计分别为18-22、 18-22、 57-6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白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N-乙酰-L-半胱氨酸、 丙氨酸、 N-乙酰- L-酪氨酸按质量百分数比计分别为20、 20、 60。 4.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美白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

4、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 选用共振混合机, 将N-乙酰-L-半胱氨酸、 丙氨酸、 N-乙酰-L-酪氨酸三种原料依次 从进料口投入; S2: 对原料进行加热, 加热温度为4050, 时间为1020mi n; S3: 振动混合, 振动频率为100200Hz, 振幅1020mm。 5.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美白组合物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美白组合物用 于美白护肤品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美白组合物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美白护肤品包括美白面 膜、 美白乳液、 美白膏霜。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美白组合物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美白组合物的添加量为1- 4。 权 利 要 求 。

5、书 1/1 页 2 CN 108618993 A 2 一种美白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护肤品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说, 涉及一种美白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 用。 背景技术 0002 护肤品是由基质加上护肤功效物质, 如抗氧化剂、 保湿剂、 表面活性剂、 防腐剂、 美 白剂等组成的。 美白护肤品的研制一直是国内外护肤品研究人员关注的重点。 市场上美白 护肤品的主体种类有以下几种: 0003 1、 对苯二酚: 能以任何比例与醇相溶, 具有抗氧化剂和络合剂的作用, 可直接作用 于酪氨酸酶, 阻断酪氨酸转化为多巴、 多巴醌的过程, 从而干扰黑色素的合成, 并能阻断色 斑内黑。

6、色素细胞产生新的黑色素。 但对苯二酚有高度诱发突变和细胞毒的作用, 过度应用 会引起黄褐病等, 长期积累下来会留下可怕的疤痕, 还可能对肝肾有影响。 另外, 对苯二酚 对眼结膜和角膜具有明显的刺激作用,长期接触氢醌蒸汽或粉尘可导致视力减退。 0004 2、 胎盘素: 在市场上不少标有美白、 祛斑作用的产品中,我们时常会看到胎盘素这 一成分。 实际上胎盘素是一种混合物,包含成分复杂,有氨基酸、 酵素及激素等等.以往对胎 盘素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改善机体及抗皮肤老化方面, 胎盘素在促进皮肤新陈代谢的同时对 黑色素的代谢也会有一些促进作用。 当然,这只是推测.但临床试验证明其确有美白功效, 为增加其效果。

7、,市场上许多含胎盘素的美白产品大都辅以其他活性成分,如维生素E、 维生 素C及其衍生物等。 但是, 胎盘素因其价格高、 取材难, 并不实用。 0005 3、 抗坏血酸: 抗坏血酸也称为维生素C, 抗坏血酸通过与铜离子的相互作用来降低 多吧醌, 进而达到干扰黑色素合成的作用。 多吧醌是色素合成过程中重要的中间体, 抗坏血 酸也是一种有效的抗氧化剂, 有时将抗坏血酸与氢醌组合来防止氢醌氧化。 如果光是抗坏 血酸本身, 低浓度时它其实是一种比较差的皮肤美白剂, 而在高浓度时, 由于低pH值, 维生 素C具有强烈的皮肤刺激作用。 然而, 它对那些皮肤较白的人群通过皮肤剥落的方式来达到 皮肤美白的作用。。

8、 相反, 使用高浓度的维生素C可使皮肤变黑.因此, 在有色人群中应避免使 用高浓度的维生素C。 0006 4、 植物萃取物: 现有市场上也很多美白产品标榜其美白功效来自天然植物的提取 物, 这些植物提取物通过分散聚焦的黑色素来使黑素分布均匀, 以达到皮肤美白的作用。 但 现有这些植物提取物的美白功效较微, 而且稳定性差。 发明内容 0007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美白组合物, 采用N-乙酰- L-半胱氨酸、 丙氨酸、 N-乙酰-L-酪氨酸混合而成, 美白功效好, 而且稳定性高。 0008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美白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0009 为实现上述目的,。

9、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0 一种美白组合物, 其包括N-乙酰-L-半胱氨酸、 丙氨酸、 N-乙酰-L-酪氨酸, 且N-乙 说 明 书 1/5 页 3 CN 108618993 A 3 酰-L-半胱氨酸、 丙氨酸、 N-乙酰-L-酪氨酸按质量百分数比计分别为15-25、 15-25、 55- 65。 0011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 N-乙酰-L-半胱氨酸、 丙氨酸、 N-乙酰-L-酪氨酸按质量百 分数比计分别为18-22、 18-22、 57-62。 0012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 N-乙酰-L-半胱氨酸、 丙氨酸、 N-乙酰-L-酪氨酸按质量百 分数比计分别为20、 20、 。

10、60。 0013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美白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包括以下步骤: 0014 S1: 选用共振混合机, 将N-乙酰-L-半胱氨酸、 丙氨酸、 N-乙酰-L-酪氨酸三种原料 依次从进料口投入; 0015 S2: 对原料进行加热, 加热温度为4050, 时间为1020min; 0016 S3: 振动混合, 振动频率为100200Hz, 振幅1020mm。 0017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美白组合物的应用, 所述美白组合物用于美白护肤品中。 0018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 所述美白护肤品包括美白面膜、 美白乳液、 美白膏霜。 0019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 所述美白组合物的添加量为1-4。。

11、 0020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21 本发明的美白组合物采用N-乙酰-L-半胱氨酸、 丙氨酸、 N-乙酰-L-酪氨酸复配后, 起到了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 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美白功效, 而且, 稳定性好。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 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0023 在本发明中, 若非特指, 所有的份、 百分比均为重量单位, 所采用的设备和原料等 均可从市场购得或是本领域常用的。 下述实施例中的方法, 如无特别说明, 均为本领域的常 规方法。 0024 一种美白组合物, 其包括N-乙酰-L-半胱氨酸、 丙氨酸、 N-乙酰-L-酪氨酸, 且N-乙 酰-。

12、L-半胱氨酸、 丙氨酸、 N-乙酰-L-酪氨酸按质量百分数比计分别为15-25、 15-25: 、 55-65。 0025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 N-乙酰-L-半胱氨酸、 丙氨酸、 N-乙酰-L-酪氨酸按质量百 分数比计分别为18-22、 18-22、 57-62。 0026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 N-乙酰-L-半胱氨酸、 丙氨酸、 N-乙酰-L-酪氨酸按质量百 分数比计分别为20、 20、 60。 0027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美白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包括以下步骤: 0028 S1: 选用共振混合机, 将N-乙酰-L-半胱氨酸、 丙氨酸、 N-乙酰-L-酪氨酸三种原料 依次从进料口投入;。

13、 0029 S2: 对原料进行加热, 加热温度为4050, 时间为1020min; 0030 S3: 振动混合, 振动频率为100200Hz, 振幅1020mm。 0031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美白组合物的应用, 所述美白组合物用于美白护肤品中。 0032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 所述美白护肤品包括美白面膜、 美白乳液、 美白膏霜。 0033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 所述美白组合物的添加量为1-4。 0034 实施例1 说 明 书 2/5 页 4 CN 108618993 A 4 0035 一种美白组合物, 其包括N-乙酰-L-半胱氨酸、 丙氨酸、 N-乙酰-L-酪氨酸。 所述N- 乙酰-L-半。

14、胱氨酸、 丙氨酸、 N-乙酰-L-酪氨酸按质量百分数比分别计为15、 15、 65。 0036 所述美白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包括以下步骤: 0037 S1: 选用共振混合机, 将N-乙酰-L-半胱氨酸、 丙氨酸、 N-乙酰-L-酪氨酸三种原料 依次从进料口投入; 0038 S2: 对原料进行加热, 加热温度为4050, 时间为1020min; 0039 S3: 振动混合, 振动频率为100200Hz, 振幅1020mm。 0040 实施例2 0041 一种美白组合物, 其包括N-乙酰-L-半胱氨酸、 丙氨酸、 N-乙酰-L-酪氨酸。 所述N- 乙酰-L-半胱氨酸、 丙氨酸、 N-乙酰-L-酪。

15、氨酸按质量百分数比计分别为25、 20、 55。 0042 所述美白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包括以下步骤: 0043 S1: 选用共振混合机, 将N-乙酰-L-半胱氨酸、 丙氨酸、 N-乙酰-L-酪氨酸三种原料 依次从进料口投入; 0044 S2: 对原料进行加热, 加热温度为4050, 时间为1020min; 0045 S3: 振动混合, 振动频率为100200Hz, 振幅1020mm。 0046 实施例3 0047 一种美白组合物, 其包括N-乙酰-L-半胱氨酸、 丙氨酸、 N-乙酰-L-酪氨酸。 所述N- 乙酰-L-半胱氨酸、 丙氨酸、 N-乙酰-L-酪氨酸按质量百分数比计分别为20、 2。

16、0、 60。 0048 所述美白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包括以下步骤: 0049 S1: 选用共振混合机, 将N-乙酰-L-半胱氨酸、 丙氨酸、 N-乙酰-L-酪氨酸三种原料 依次从进料口投入; 0050 S2: 对原料进行加热, 加热温度为4050, 时间为1020min; 0051 S3: 振动混合, 振动频率为100200Hz, 振幅1020mm。 0052 实施例4 0053 一种美白组合物, 其包括N-乙酰-L-半胱氨酸、 丙氨酸、 N-乙酰-L-酪氨酸。 所述N- 乙酰-L-半胱氨酸、 丙氨酸、 N-乙酰-L-酪氨酸按质量百分数比计分别为18、 22、 60。 0054 所述美白组合。

17、物的制备方法, 其包括以下步骤: 0055 S1: 选用共振混合机, 将N-乙酰-L-半胱氨酸、 丙氨酸、 N-乙酰-L-酪氨酸三种原料 依次从进料口投入; 0056 S2: 对原料进行加热, 加热温度为4050, 时间为1020min; 0057 S3: 振动混合, 振动频率为100200Hz, 振幅1020mm。 0058 性能及效果评价 0059 1.实施例1-4所述美白组合物的理化性质检测, 检测结果参见表1。 0060 表1: 理化性质 0061 项目指标 外观白色结晶性粉末 溶解性溶于水 1水溶液pH值6.0-8.0 说 明 书 3/5 页 5 CN 108618993 A 5 菌。

18、落总数100cfu/g 重金属含量10PPM 干燥失重2 0062 2.实施例1-4所述美白组合物的美白性能测试 0063 试验样品: 将实施例1-4的美白组合物样品、 N-乙酰-L-半胱氨酸、 丙氨酸、 N-乙酰- L-酪氨酸分别配制成质量百分数为1.0的溶液备用。 0064 受试者要求: 有效志愿者为40人, 10人一组, 五组为测试组(对应实施例1-实施例4 的美白组合物), 年龄在18岁45岁之间, 受试者脸部有不同程度的皮肤问题; 无严重系统 疾病、 无免疫缺陷或自身免疫性疾病者; 近1个月内未曾使用激素类药物及免疫抑制剂者; 未参加其他临床试验者; 按规定使用受试物且资料齐全; 测。

19、试前所有志愿者应填写知情同 意书。 受试者在试用本发明所述的美白组合物28天之对其效果进行打分, 记录平均分数, 其 中4.0-5.0分为治愈, 2.0-3.9分为有效, 0-1.9分为无效。 结果参见表2。 0065 表2: 美白效果评价结果 0066 项目美白效果淡斑效果 实施例14.12.8 实施例24.52.5 实施例34.73.1 实施例44.43.3 N-乙酰-L-半胱氨酸2.01.1 丙氨酸1.61.3 N-乙酰-L-酪氨酸2.11.4 0067 由表2可知: 实施例1-4的美白组合物中各组分复配产生的协同作用, 使得到的组 合物相对于单一组分有更好的美白效果和淡斑效果。 006。

20、8 3.实施例1-4所述美白组合物的稳定性能测试 0069 试验样品: 取实施例1-4的美白组合物样品, 在100的温度下配制好质量百分数 为1.0的溶液备用, 水浴加热1小时后, 备用。 0070 受试者要求: 有效志愿者为40人, 10人一组, 四组为测试组(对应实施例1-实施例4 的美白组合物), 年龄在18岁45岁之间, 受试者脸部有不同程度的皮肤问题; 无严重系统 疾病、 无免疫缺陷或自身免疫性疾病者; 近1个月内未曾使用激素类药物及免疫抑制剂者; 未参加其他临床试验者; 按规定使用受试物且资料齐全; 测试前所有志愿者应填写知情同 意书。 受试者在试用本发明所述的美白组合物28天之对。

21、其效果进行打分, 记录平均分数, 其 中4.0-5.0分为治愈, 2.0-3.9分为有效, 0-1.9分为无效。 结果参见表3。 0071 表3: 美白效果评价结果 0072 项目美白效果淡斑效果 实施例14.02.1 实施例23.72.8 实施例33.92.4 说 明 书 4/5 页 6 CN 108618993 A 6 实施例44.12.9 N-乙酰-L-半胱氨酸1.30.6 丙氨酸1.10.8 N-乙酰-L-酪氨酸1.30.9 0073 对比表3和表2的结果可知, 本发明的美白组合物经过高温加热后, 依然保持其美 白效果, 美白功效稳定; 而单一组分的美白功效以及祛斑功效都下降。 0074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可如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 做出其它各种相 应的改变以及形变, 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 内。 说 明 书 5/5 页 7 CN 108618993 A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