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性多肽面膜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GAME****980 文档编号:8355926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955.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11053262.9

申请日:

20180910

公开号:

CN108969397A

公开日:

2018121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8/64,A61K8/02,A61Q19/08,C12P21/06,C07K1/34

主分类号:

A61K8/64,A61K8/02,A61Q19/08,C12P21/06,C07K1/34

申请人:

济南知尔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宣婕

地址: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二环东路1599号七里堡市场B座305号

优先权:

CN201811053262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性多肽面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化妆品技术领域。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活性多肽面膜,其具有较好的抗氧化、保湿的作用功效,主要是采用了鲟鱼鱼皮作为动物源,经过了二次酶解、膜分离纯化得到了活性多肽,其应用于面膜化妆品中表现出了较好的皮肤抗衰老功效。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活性多肽面膜,包括基质以及涂于基质上的面膜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膜液中包括有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的如下组分:鲟鱼鱼皮多肽2-5%、美白成分0.1-0.3%、增稠剂2-4%、乳化剂3-3.5%、水溶性小分子4-6%、防腐剂0.02-0.04%、香精0.005-0.01%、去离子水85-8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多肽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鲟鱼鱼皮多肽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前处理:将鲟鱼皮破碎后,浸泡于NaCl溶液中去除非胶原蛋白,再将残渣浸泡于由异丙醇、乙醚、蒸馏水混合而的溶液中,去除脂肪,过滤出固体物;步骤2,第一次酶解:将步骤1中得到的固体物分散于水中,加入HCl调节pH至5.5-6.5,然后使用菠萝蛋白酶进行酶解,再经过灭酶、调节pH至中性后,得到第一次酶解产物;步骤3,大孔径超滤处理:将第一次酶解产物用超滤膜进行过滤去除杂质;步骤4,纳滤膜浓缩:将步骤3中得到超滤渗透液中加入ZnCl,再使用截留分子量800Da的纳滤膜进行过滤浓缩;步骤5,第二次酶解:将步骤4中得到的纳滤膜浓缩液加入HCl调节pH至5.5-6.5,然后使用菠萝蛋白酶进行酶解,再经过灭酶、调节pH至中性后,得到第二次酶解产物;再依次经过减压浓缩、喷雾干燥,得到鲟鱼鱼皮多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多肽面膜,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NaCl溶液的浓度是5-15%;异丙醇、乙醚、蒸馏水的重量比是2-4:1-3:6-10;步骤2中固体物在水中的浓度是0.1-0.5wt%,加酶量是2000U/g底物,酶解温度是50-60℃,酶解时间是60-120min;步骤3中超滤膜的截留分子量是20万-40万Da;步骤4中在超滤渗透液中的Zn浓度在0.1-0.5mol/L,纳滤膜的截留分子量是500-1000Da;步骤5中加酶量是4000U/g底物,酶解温度是45-55℃,酶解时间是50-7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多肽面膜,其特征在于,美白成分选自石榴果皮提取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多肽面膜,其特征在于,增稠剂选自果胶、透明质酸钠、瓜尔胶、汉生胶、丙烯酸酯、羧甲基纤维素、纤维素胶或者乙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多肽面膜,其特征在于,乳化剂选自十六烷基磷酸酯钾盐,硬酯酰基谷氨酸钠,硬酯酰基-椰油酰基谷氨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水溶性小分子选自甘油,1,3-丁二醇,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防腐剂为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苯甲酸和苯氧乙醇中的一种以上;所述的基质是无纺布。 7.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多肽面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将鲟鱼鱼皮多肽用一部分去离子水分散,加入乳化剂和水溶性小分子,升温至40-50℃,搅拌均匀;步骤b,继续加入增稠剂和另一部分去离子水,再加入美白成分,升温至55-60℃,搅拌均匀;步骤c,在步骤b中得到的溶液中加入防腐剂和香精,搅拌均匀,得到面膜液;步骤d,将面膜液涂覆于基质上,即得。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性多肽面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化妆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抗衰老化妆品已占面部护理中近40%的市场份额,随着现代社会资讯的发达以及消费者知识水平的提高,现如今,年轻女性也把抗衰老乳液、膏霜和精华等加入到日常护理步骤中,抗衰老产品已扩展到更广的年龄层和产品领域中。抗衰老产品概念不断刷新,主体潮流是天然和高科技。肌肤的弹力和弹性的源泉是占真皮层 70%的胶原蛋白,真皮的其他构成是弹性蛋白、透明质酸等。纤维芽细胞担负着这些成分的合成与分解,使肌肤一直保持年轻。在皮肤纤维芽细胞培养液中添加化妆品肽,培养两天后测定细胞的增值率,发现添加化妆品肽后,纤维芽细胞出现增殖,且与肽浓度存在依存性。抗氧化肽还能使皮肤的透明质酸生成能力活性化。

近年来,研究者从乳制品、动物肌肉、骨骼和皮肤中提取了多种抗氧化肽,LeeD[1]等报道,从鸭皮副产物中分离出的八肽(941.43Da)清除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烷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32.6μg/mL,22.7μg/mL,55.1μg/mL和49.8μg/mL,且有缓解由酒精引起的肝细胞损伤作用;李娇娇[2]等从鹅骨蛋白中制备得到抗氧化肽,其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达到64.14%。近年来,各大化妆品公司相继推出多肽系列产品[3, 4]。兰蔻塑颜紧肤系列含有精米肽,可巩固肌肤连接层的波浪结构,精确提拉脸部肌肤,使皮肤恢复弹性及凝聚力。SK-II紧肤抗皱精华乳蕴含了棕榈四肽-3和端胶原等胶原蛋白修护因子,可快速淡化细纹和皱纹。Venin Royale 推出了一款含有27种天然肽、神经肽和神经毒素的抗衰老护肤产品Karin Herzog Vitamin H Face Cream。Tau Collagen Mask 是一款含高浓度水解胶原蛋白、透明质酸和角鲨烯的面霜,该产品在7~10 min内就可以改善皮肤肌理。

但是,现有的动物源抗氧化肽仍然存在着提取纯度不高、活性需要进一步提高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Lee S J, Kim Y S, Hwang J W, et al. Pur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novel antioxidative peptide from duck skin by-products that protects liver against oxidative damage[J]. 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12, 49(1):285-295.

[2] 李娇娇, 李诚, 付刚,等. 酶解鹅骨蛋白制备抗氧化肽的工艺优化[J]. 食品工业科技, 2013, 34(20):194-198.

[3] 来吉祥, 何聪芬, 董银卯. 皮肤衰老机理及延缓衰老化妆品的研究进展[J].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2009, 18(8):1208-1212.

[4] Manso M A, Miguel M, Even J, et al. Effect of the long-term intake of an egg white hydrolysate on the oxidative status and blood lipid profile of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J]. Food Chemistry, 2008, 109(2):361-7.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活性多肽面膜,其具有较好的抗氧化、保湿的作用功效,主要是采用了鲟鱼鱼皮作为动物源,经过了二次酶解、膜分离纯化得到了活性多肽,其应用于面膜化妆品中表现出了较好的皮肤抗衰老功效。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

一种活性多肽面膜,包括基质以及涂于基质上的面膜液,所述的面膜液中包括有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的如下组分:鲟鱼鱼皮多肽2-5%、美白成分0.1-0.3%、增稠剂2-4%、乳化剂3-3.5%、水溶性小分子4-6%、防腐剂0.02-0.04%、香精0.005-0.01%、去离子水85-88%。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鲟鱼鱼皮多肽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前处理:将鲟鱼皮破碎后,浸泡于NaCl溶液中去除非胶原蛋白,再将残渣浸泡于由异丙醇、乙醚、蒸馏水混合而的溶液中,去除脂肪,过滤出固体物;

步骤2,第一次酶解:将步骤1中得到的固体物分散于水中,加入HCl调节pH至5.5-6.5,然后使用菠萝蛋白酶进行酶解,再经过灭酶、调节pH至中性后,得到第一次酶解产物;

步骤3,大孔径超滤处理:将第一次酶解产物用超滤膜进行过滤去除杂质;

步骤4,纳滤膜浓缩:将步骤3中得到超滤渗透液中加入ZnCl2,再使用截留分子量800Da的纳滤膜进行过滤浓缩;

步骤5,第二次酶解:将步骤4中得到的纳滤膜浓缩液加入HCl调节pH至5.5-6.5,然后使用菠萝蛋白酶进行酶解,再经过灭酶、调节pH至中性后,得到第二次酶解产物;再依次经过减压浓缩、喷雾干燥,得到鲟鱼鱼皮多肽。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1中NaCl溶液的浓度是5-15%;异丙醇、乙醚、蒸馏水的重量比是2-4:1-3:6-10。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2中固体物在水中的浓度是0.1-0.5wt%,加酶量是2000U/g底物,酶解温度是50-60℃,酶解时间是60-120min。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3中超滤膜的截留分子量是20万-40万Da。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4中在超滤渗透液中的Zn2+浓度在0.1-0.5mol/L,纳滤膜的截留分子量是500-1000Da。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5中加酶量是4000U/g底物,酶解温度是45-55℃,酶解时间是50-70min。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美白成分选自石榴果皮提取物。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增稠剂选自果胶、透明质酸钠、瓜尔胶、汉生胶、丙烯酸酯、羧甲基纤维素、纤维素胶或者乙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乳化剂选自十六烷基磷酸酯钾盐,硬酯酰基谷氨酸钠,硬酯酰基-椰油酰基谷氨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水溶性小分子选自甘油,1,3-丁二醇,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防腐剂为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苯甲酸和苯氧乙醇中的一种以上。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基质是无纺布。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

活性多肽面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将鲟鱼鱼皮多肽用一部分去离子水分散,加入乳化剂和水溶性小分子,升温至40-50℃,搅拌均匀;

步骤b,继续加入增稠剂和另一部分去离子水,再加入美白成分,升温至55-60℃,搅拌均匀;

步骤c,在步骤b中得到的溶液中加入防腐剂和香精,搅拌均匀,得到面膜液;

步骤d,将面膜液涂覆于基质上,即得。

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

一种鲟鱼鱼皮多肽,是采用鲟鱼鱼经过菠萝蛋白酶进行酶解得到。

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

上述的鲟鱼鱼皮多肽在化妆品中的用途。

本发明的第五个方面:

上述的鲟鱼鱼皮多肽在用于制备清除DPPH 自由基的药剂中的用途。

本发明的第六个方面:

上述的鲟鱼鱼皮多肽在用于制备清除羟基自由基的药剂中的用途。

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对鲟鱼鱼皮进行两次酶解等步骤,得到了一种抗氧化能力强、活性高的鲟鱼多肽,其应用在面膜中能够表现出较好的护肤效果。

本发明的多肽制备方法中,第一次酶解的目的是对鲟鱼鱼皮进行初步酶解,其中一部分活性较低的蛋白不易分解,能够在后续的超滤过程中将大分子的蛋白以及杂质去除,可以提高多肽的活性;后续的纳滤过程是对第一次酶解产物进行浓缩,由于在酶解的过程中会通过加入HCl和NaOH调节酶解液的pH,导致了多肽产物纯度不高,会留存NaCl在多肽中,因此,通过在超滤透过液中加入Zn2+,一方面由于纳滤膜是荷电膜,在膜的两侧存在着电荷平衡Donnal效应,而又因为纳滤膜对于二价离子具有较高的截留率,因此Zn2+会与多肽一起留存于纳滤膜的截留侧,而纳滤膜为了保持电荷平衡,会迫使更多的Na+透过纳滤膜至渗透侧,使得在多肽中的NaCl含量得到了减小;另一方面,由于菠萝蛋白酶对Zn2+较为敏感、Zn2+留存于纳滤截留液中,会在后续的二次酶解过程中又进一步促进鱼皮多肽的酶解,得到的多肽产物的活性更高;再进一步地,由于Zn2+对于皮肤表面的抑菌活性有明显帮助,Zn2+留存于提取产物多肽中,会使面膜产品能够促进皮肤表面的抑菌性。因此,上述的步骤中,就实现了一次酶解和超滤初步筛选高活性多肽、Zn2+促进NaCl透过纳滤膜、Zn2+留存于纳滤浓缩液中促进二次酶解、Zn2+促进面膜对皮肤抑菌性的整体协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鲟鱼鱼皮多肽的紫外光谱图;

图2是实施例1中得到的多肽的液相排阻色谱图;

图3是对照例1中得到的多肽的液相排阻色谱图;

图4是对照例2中得到的多肽的液相排阻色谱图;

图5是多肽对DPPH 自由基清除率的比较;

图6是多肽对羟基自由基清除率的比较;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活性多肽的制备

前处理:将鲟鱼皮切下后,将鱼皮下的脂肪、结缔组织等刮除干净,再将其切成碎末,浸泡于10wt%NaCl溶液中除去可溶性的非胶原蛋白,滤出残渣再浸泡于异丙醇、乙醚、蒸馏水按照重量比3:2:8混合液中,除去脂肪,过滤后烘干,得到底物。

第一次酶解:将底物在去离子水中配制成0.2wt%的混悬液,再用稀HCl调节pH至6.0左右,加入菠萝蛋白酶,加酶量是2000U/g底物,在55℃条件下酶解90min,然后100℃灭酶10min,再加入NaOH调节pH至中性,得到第一次酶解产物;

大孔径超滤处理:将第一次酶解产物采用截留分子量为30万Da的超滤膜进行过滤,酶解产物透过超滤膜,活性较低的蛋白以及大分子杂质被超滤膜截留,收集渗透液;

纳滤膜浓缩处理:将超滤膜渗透液中加入ZnCl2,使Zn2+浓度在0.1mol/L,再采用截留分子量800Da的纳滤膜进行过滤浓缩,酶解液中的多糖、NaCl透过纳滤膜,而多肽被纳滤膜截留;

第二次酶解,将纳滤浓缩液用稀HCl调节pH至6.5左右,加入菠萝蛋白酶,加酶量是4000U/g底物,在50℃条件下酶解60min,,再加入NaOH调节pH至中性,将产物减压浓缩、喷雾干燥后,得到活性多肽。

实施例2活性多肽的制备

前处理:将鲟鱼皮切下后,将鱼皮下的脂肪、结缔组织等刮除干净,再将其切成碎末,浸泡于12wt%NaCl溶液中除去可溶性的非胶原蛋白,滤出残渣再浸泡于异丙醇、乙醚、蒸馏水按照重量比2:3:7混合液中,除去脂肪,过滤后烘干,得到底物。

第一次酶解:将底物在去离子水中配制成0.3wt%的混悬液,再用稀HCl调节pH至6.0左右,加入菠萝蛋白酶,加酶量是2000U/g底物,在50℃条件下酶解85min,然后100℃灭酶10min,再加入NaOH调节pH至中性,得到第一次酶解产物;

大孔径超滤处理:将第一次酶解产物采用截留分子量为20万Da的超滤膜进行过滤,酶解产物透过超滤膜,活性较低的蛋白以及大分子杂质被超滤膜截留,收集渗透液;

纳滤膜浓缩处理:将超滤膜渗透液中加入ZnCl2,使Zn2+浓度在0.2mol/L,再采用截留分子量600Da的纳滤膜进行过滤浓缩,酶解液中的多糖、NaCl透过纳滤膜,而多肽被纳滤膜截留;

第二次酶解,将纳滤浓缩液用稀HCl调节pH至6.5左右,加入菠萝蛋白酶,加酶量是4000U/g底物,在55℃条件下酶解65min,,再加入NaOH调节pH至中性,将产物减压浓缩、喷雾干燥后,得到活性多肽。

实施例3活性多肽的制备

前处理:将鲟鱼皮切下后,将鱼皮下的脂肪、结缔组织等刮除干净,再将其切成碎末,浸泡于8wt%NaCl溶液中除去可溶性的非胶原蛋白,滤出残渣再浸泡于异丙醇、乙醚、蒸馏水按照重量比2:3:9混合液中,除去脂肪,过滤后烘干,得到底物。

第一次酶解:将底物在去离子水中配制成0.2wt%的混悬液,再用稀HCl调节pH至6.0左右,加入菠萝蛋白酶,加酶量是2000U/g底物,在50℃条件下酶解75min,然后100℃灭酶10min,再加入NaOH调节pH至中性,得到第一次酶解产物;

大孔径超滤处理:将第一次酶解产物采用截留分子量为40万Da的超滤膜进行过滤,酶解产物透过超滤膜,活性较低的蛋白以及大分子杂质被超滤膜截留,收集渗透液;

纳滤膜浓缩处理:将超滤膜渗透液中加入ZnCl2,使Zn2+浓度在0.1mol/L,再采用截留分子量1000Da的纳滤膜进行过滤浓缩,酶解液中的多糖、NaCl透过纳滤膜,而多肽被纳滤膜截留;

第二次酶解,将纳滤浓缩液用稀HCl调节pH至6.5左右,加入菠萝蛋白酶,加酶量是4000U/g底物,在55℃条件下酶解55min,,再加入NaOH调节pH至中性,将产物减压浓缩、喷雾干燥后,得到活性多肽。

对照例1活性多肽的制备

与实施例1的区别是:未进行二次酶解处理。

前处理:将鲟鱼皮切下后,将鱼皮下的脂肪、结缔组织等刮除干净,再将其切成碎末,浸泡于10wt%NaCl溶液中除去可溶性的非胶原蛋白,滤出残渣再浸泡于异丙醇、乙醚、蒸馏水按照重量比3:2:8混合液中,除去脂肪,过滤后烘干,得到底物。

第一次酶解:将底物在去离子水中配制成0.2wt%的混悬液,再用稀HCl调节pH至6.0左右,加入菠萝蛋白酶,加酶量是2000U/g底物,在55℃条件下酶解90min,然后100℃灭酶10min,再加入NaOH调节pH至中性,得到第一次酶解产物;

大孔径超滤处理:将第一次酶解产物采用截留分子量为30万Da的超滤膜进行过滤,酶解产物透过超滤膜,活性较低的蛋白以及大分子杂质被超滤膜截留,收集渗透液;

纳滤膜浓缩处理:将超滤膜渗透液中加入ZnCl2,使Zn2+浓度在0.1mol/L,再采用截留分子量800Da的纳滤膜进行过滤浓缩,酶解液中的多糖、NaCl透过纳滤膜,而多肽被纳滤膜截留,将纳滤浓缩液减压浓缩、喷雾干燥后,得到活性多肽。

对照例2活性多肽的制备

与实施例1的区别是:未在超滤渗透液中加入ZnCl2。

前处理:将鲟鱼皮切下后,将鱼皮下的脂肪、结缔组织等刮除干净,再将其切成碎末,浸泡于10wt%NaCl溶液中除去可溶性的非胶原蛋白,滤出残渣再浸泡于异丙醇、乙醚、蒸馏水按照重量比3:2:8混合液中,除去脂肪,过滤后烘干,得到底物。

第一次酶解:将底物在去离子水中配制成0.2wt%的混悬液,再用稀HCl调节pH至6.0左右,加入菠萝蛋白酶,加酶量是2000U/g底物,在55℃条件下酶解90min,然后100℃灭酶10min,再加入NaOH调节pH至中性,得到第一次酶解产物;

大孔径超滤处理:将第一次酶解产物采用截留分子量为30万Da的超滤膜进行过滤,酶解产物透过超滤膜,活性较低的蛋白以及大分子杂质被超滤膜截留,收集渗透液;

纳滤膜浓缩处理:将超滤膜渗透液采用截留分子量800Da的纳滤膜进行过滤浓缩,酶解液中的多糖、NaCl透过纳滤膜,而多肽被纳滤膜截留;

第二次酶解,将纳滤浓缩液用稀HCl调节pH至6.5左右,加入菠萝蛋白酶,加酶量是4000U/g底物,在50℃条件下酶解60min,,再加入NaOH调节pH至中性,将产物减压浓缩、喷雾干燥后,得到活性多肽。

实施例4 面膜的制备

按照重量比准备原料:实施例1中制备得到的鲟鱼鱼皮多肽3.875、石榴果皮提取物0.2、瓜尔胶2.2、十六烷基磷酸酯钾盐3.2、甘油4.5、对羟基苯甲酸甲酯0.02、香精0.005、去离子水86。

将鲟鱼鱼皮多肽用一部分去离子水分散,加入十六烷基磷酸酯钾盐和甘油,升温至40-50℃,搅拌均匀;继续加入瓜尔胶和另一部分去离子水,再加入美白成分,升温至55-60℃,搅拌均匀;在步骤b中得到的溶液中加入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和香精,搅拌均匀,得到面膜液;将面膜液涂覆于基质上,即得。

紫外吸收光谱测定

实施例1中得到的鲟鱼多肽配制成0.5 mg/mL水溶液,取4.0 mL,利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在200 -400 nm范围内对样品进行扫描。结果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SPHs 在 220 nm 处有强吸收峰,这是蛋白质和多肽中肽键的特征吸收峰,在 270 nm 附近也有一较弱的吸收峰,为芳香族氨基酸的特征吸收峰。

多肽含量的测定

采用双缩脲法测定鲟鱼皮多肽含量。高温下两分子脲(NH3CONH3)反应脱去一分子氨得到双缩脲。含有肽键的多肽能与双缩脲试剂中的Cu2+反应生成紫色络合物,该物质在550nm处有强吸收峰,可用分光光度计检测。此反应只与多肽含量有关,生成物颜色深浅与多肽含量成正比。

双缩脲试剂的配制:称取1.5gCuSO4•5H2O和6.0gC4O6H4KNa溶于500mL去离子水中,充分溶解后移入1L容量瓶中,加入300mL10%的NaOH,定容,移入棕色瓶中待用。将1.0mL10%TCA加入到1.0mL多肽溶液中,摇匀后静置10min,4000r/min下离心,取1.0mL上清液与4.0mL双缩脲试剂混合,50℃水浴10min,测定550nm处的吸光度值。以0~100mg/mL牛血清白蛋白绘制标准曲线,用纯水做参比。参照标准曲线,计算样品溶液的多肽含量。

以上实施例和对照例制备得到的多肽含量如下:

从表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多肽具有较高的含量。

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采用高效液相排阻色谱法测定鲟鱼皮多肽相对分子量分布,测试条件如下:Waters600高效液相色谱仪,2487检测器,220nm波长,柱温30℃,流速0.5mL/min,色谱柱TSKgel 2000 SWXL,流动相为三氟乙醇:乙腈:水=1:450:550。

其中实施例1、对照例1和对照例2的多肽分子量分布分别如图2-图4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它们的分子量分布范围依次是:

可以看出,实施例1中经过二次酶解后得到的多肽分子量较小,而在对照例1中由于未在超滤渗透液中加入Zn2+导致了二次酶解中蛋白酶的活性不高,分子量分布范围大于 实施例1,而没有进行二次酶解的对照例2中得到多肽分子量较大。

鲟鱼鱼皮多肽的氨基酸组成

实施例1中得到的鲟鱼鱼皮多肽经盐酸水解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氨基酸组成并计算脯氨酸的羟基化率。测定条件为:Sopium Amino Acid Analysis色谱柱,线性梯度洗脱,A相为0.2mol/L柠檬酸钠水溶液(pH3.00),B相为0.2mol/L硼酸钠水溶液(pH9.80),洗脱液流速为0.4mL/min,柱温为65℃。氨基酸组成如下:

DPPH 自由基(DPPH•)清除率的测定

DPPH•是带有单电子的一种高化学活性的自由基,特征吸收峰为517nm,其醇溶液非常稳定呈深紫色。抗氧化剂能与DPPH•的单电子发生配对反应,使其在517nm处的吸收降低,颜色变浅。吸取2.0mL不同浓度的待测样品,加入2.0mLDPPH•溶液(溶剂为无水乙醇),混合后在25℃避光反应1h,在517nm处测其吸光度Ai;对照组为2.0mL乙醇溶液和2.0mL样品,测其吸光度为Aj;空白组为2.0mL乙醇溶液和2.0mLDPPH•溶液,测其吸光度为A0。

DPPH•清除率=(1-(Ai-Aj)/A0)×100%

以上实施例和对照例制备得到的鲟鱼多肽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如下所示: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制备得到的鲟鱼鱼皮具有较好的对DPPH 自由基清除率,对照例2中由于未在二次酶解过程中对菠萝蛋白酶采用Zn2+辅助,导致了酶解效果不好,使多肽活性降低,而对照例2中只采用了一次酶解,使得其活性不好。

羟基自由基(•OH)清除率的测定

采用Fe2+/H2O2法测定羟基自由基清除率。邻二氮菲-Fe2+在536nm处有强吸收,OH•可将邻二氮菲-Fe2+氧化成为邻二氮菲-Fe3+,使536nm处的吸收减弱。抗氧化剂有清除和中和•OH作用,可以抑制此氧化过程。依次加入0.5mL1.0mmol/L邻二氮菲乙醇溶液、0.5mL去离子水、1.0mL 0.15mol/L pH7.4的PBS及0.5mL0.75mmol/L的FeSO4,最后加入0.5mL0.01%(v/v)H2O2,放入37℃水浴锅中恒温60min,反应充分后在536nm测其吸光度Ai;以0.5mL的去离子水代替H2O2重复上述操作,吸光度记为A0;以0.5mL的样品代替去离子水重复操作,吸光度记为Aj。

•OH清除率=(Aj-Ai)/(Ao-Ai)×100%

以上实施例和对照例制备得到的鲟鱼多肽的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如下所示: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制备得到的鲟鱼鱼皮具有较好的对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对照例2中由于未在二次酶解过程中对菠萝蛋白酶采用Zn2+辅助,导致了酶解效果不好,使多肽活性降低,而对照例2中只采用了一次酶解,使得其活性不好。

纳滤膜对Na+和Zn2+离子截留率

采用原子发射光谱仪测定纳滤膜进料以及纳滤渗透液中的Na+和Zn2+离子浓度,采用如下公式计算纳滤膜对离子的截留率:

R=( Cf -Cp)/Cf×100%

式中,Cf是纳滤膜进料中离子浓度,ppm;

Cp是纳滤膜渗透液中离子浓度,ppm;

R是截留率,%。

以上各实施例和对照例中纳滤过程对离子的截留率如下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中采用了对超滤渗透液中加入Zn2+离子,有效地提高对纳滤膜对Na+的透过率。

面膜的皮肤刺激性试验

使用新西兰大白兔,在进行急性皮肤刺激试验之前,将家兔脊柱两侧毛剪掉,去毛范围左右各约6cm2,正式实验时,将实施例4中制备得到的面膜裁剪为2.5×2.5 cm2的正方形覆于左侧皮肤上,然后用二层纱布和一层玻璃纸覆盖,再用无刺激性胶布和绷带加以固定,外敷时间4h,右侧皮肤作为对照,试验结束后,用温水清洗皮肤去除残留物,分别于1、24、48h观察受试皮肤的反应,采用《化妆品卫生规范》进行皮肤刺激反应评分。结果显示如下: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本发明的面膜对皮肤无刺激。

一种活性多肽面膜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一种活性多肽面膜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一种活性多肽面膜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活性多肽面膜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活性多肽面膜及其制备方法.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1053262.9 (22)申请日 2018.09.10 (71)申请人 济南知尔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二环东路1599 号七里堡市场B座305号 (72)发明人 宣婕 (51)Int.Cl. A61K 8/64(2006.01) A61K 8/02(2006.01) A61Q 19/08(2006.01) C12P 21/06(2006.01) C07K 1/34(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活性多肽面膜及其制备方法 (57)摘。

2、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性多肽面膜及其制备方 法, 属于化妆品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活 性多肽面膜, 其具有较好的抗氧化、 保湿的作用 功效, 主要是采用了鲟鱼鱼皮作为动物源, 经过 了二次酶解、 膜分离纯化得到了活性多肽, 其应 用于面膜化妆品中表现出了较好的皮肤抗衰老 功效。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10页 附图3页 CN 108969397 A 2018.12.11 CN 108969397 A 1.一种活性多肽面膜, 包括基质以及涂于基质上的面膜液,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面膜液 中包括有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的如下组分: 鲟鱼鱼皮多肽2-5%、 美白成分0.1-0.3%、 增稠剂2- 4%、。

3、 乳化剂3-3.5%、 水溶性小分子4-6%、 防腐剂0.02-0.04%、 香精0.005-0.01%、 去离子水85- 8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多肽面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鲟鱼鱼皮多肽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 前处理: 将鲟鱼皮破碎后, 浸泡于NaCl溶液中去除非胶原蛋白, 再将残渣浸泡于 由异丙醇、 乙醚、 蒸馏水混合而的溶液中, 去除脂肪, 过滤出固体物; 步骤2, 第一次酶解: 将步骤1中得到的固体物分散于水中, 加入HCl调节pH至5.5-6.5, 然后使用菠萝蛋白酶进行酶解, 再经过灭酶、 调节pH至中性后, 得到第一次酶解产物; 步骤3, 大孔径超。

4、滤处理: 将第一次酶解产物用超滤膜进行过滤去除杂质; 步骤4, 纳滤膜浓缩: 将步骤3中得到超滤渗透液中加入ZnCl2, 再使用截留分子量800Da 的纳滤膜进行过滤浓缩; 步骤5, 第二次酶解: 将步骤4中得到的纳滤膜浓缩液加入HCl调节pH至5.5-6.5, 然后使 用菠萝蛋白酶进行酶解, 再经过灭酶、 调节pH至中性后, 得到第二次酶解产物; 再依次经过 减压浓缩、 喷雾干燥, 得到鲟鱼鱼皮多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多肽面膜, 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NaCl溶液的浓度是5- 15%; 异丙醇、 乙醚、 蒸馏水的重量比是2-4: 1-3: 6-10; 步骤2中固体物在水中的浓度是。

5、0.1- 0.5wt%, 加酶量是2000U/g底物, 酶解温度是50-60, 酶解时间是60-120min; 步骤3中超滤 膜的截留分子量是20万-40万Da; 步骤4中在超滤渗透液中的Zn2+浓度在0.1-0.5mol/L, 纳滤 膜的截留分子量是500-1000Da; 步骤5中加酶量是4000U/g底物, 酶解温度是45-55, 酶解 时间是50-7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多肽面膜, 其特征在于, 美白成分选自石榴果皮提取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多肽面膜, 其特征在于, 增稠剂选自果胶、 透明质酸钠、 瓜 尔胶、 汉生胶、 丙烯酸酯、 羧甲基纤维素、 纤维素胶或。

6、者乙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多肽面膜, 其特征在于, 乳化剂选自十六烷基磷酸酯钾 盐, 硬酯酰基谷氨酸钠, 硬酯酰基-椰油酰基谷氨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水溶性小分子选自 甘油, 1, 3-丁二醇, 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防腐剂为对羟基苯甲酸甲酯、 对羟基苯甲酸乙 酯、 对羟基苯甲酸丙酯、 苯甲酸和苯氧乙醇中的一种以上; 所述的基质是无纺布。 7.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多肽面膜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 将鲟鱼鱼皮多肽用一部分去离子水分散, 加入乳化剂和水溶性小分子, 升温至 40-50, 搅拌均匀; 步骤b, 继续加入增稠剂和另一部。

7、分去离子水, 再加入美白成分, 升温至55-60, 搅拌 均匀; 步骤c, 在步骤b中得到的溶液中加入防腐剂和香精, 搅拌均匀, 得到面膜液; 步骤d, 将面膜液涂覆于基质上, 即得。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8969397 A 2 一种活性多肽面膜及其制备方法 0001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性多肽面膜及其制备方法, 属于化妆品技术领域。 0003 背景技术 0004 目前, 抗衰老化妆品已占面部护理中近40%的市场份额, 随着现代社会资讯的发达 以及消费者知识水平的提高, 现如今, 年轻女性也把抗衰老乳液、 膏霜和精华等加入到日常 护理步骤中, 抗衰老产。

8、品已扩展到更广的年龄层和产品领域中。 抗衰老产品概念不断刷新, 主体潮流是天然和高科技。 肌肤的弹力和弹性的源泉是占真皮层 70%的胶原蛋白, 真皮的 其他构成是弹性蛋白、 透明质酸等。 纤维芽细胞担负着这些成分的合成与分解, 使肌肤一直 保持年轻。 在皮肤纤维芽细胞培养液中添加化妆品肽, 培养两天后测定细胞的增值率, 发现 添加化妆品肽后, 纤维芽细胞出现增殖, 且与肽浓度存在依存性。 抗氧化肽还能使皮肤的透 明质酸生成能力活性化。 0005 近年来, 研究者从乳制品、 动物肌肉、 骨骼和皮肤中提取了多种抗氧化肽, LeeD1 等报道, 从鸭皮副产物中分离出的八肽 (941.43Da) 清除。

9、羟基自由基、 DPPH自由基、 烷基自由 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32.6 g/mL,22.7 g/mL,55.1 g/mL和49.8 g/mL, 且 有缓解由酒精引起的肝细胞损伤作用; 李娇娇2等从鹅骨蛋白中制备得到抗氧化肽, 其超 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达到64.14%。 近年来, 各大化妆品公司相继推出多肽系列产品3, 4。 兰蔻塑颜紧肤系列含有精米肽, 可巩固肌肤连接层的波浪结构, 精确提拉脸部肌肤, 使 皮肤恢复弹性及凝聚力。 SK-II紧肤抗皱精华乳蕴含了棕榈四肽-3和端胶原等胶原蛋白修 护因子, 可快速淡化细纹和皱纹。 Venin Royale 推出了一款含有27种天。

10、然肽、 神经肽和神 经毒素的抗衰老护肤产品Karin Herzog Vitamin H Face Cream。 Tau Collagen Mask 是 一款含高浓度水解胶原蛋白、 透明质酸和角鲨烯的面霜, 该产品在710 min内就可以改善 皮肤肌理。 0006 但是, 现有的动物源抗氧化肽仍然存在着提取纯度不高、 活性需要进一步提高的 需求。 0007 参考文献: 1 Lee S J, Kim Y S, Hwang J W, et al. Pur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novel antioxidative peptide from duck 。

11、skin by-products that protects liver against oxidative damageJ. 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12, 49(1): 285-295. 2 李娇娇, 李诚, 付刚,等. 酶解鹅骨蛋白制备抗氧化肽的工艺优化J. 食品工 业科技, 2013, 34(20):194-198. 3 来吉祥, 何聪芬, 董银卯. 皮肤衰老机理及延缓衰老化妆品的研究进展J. 中 说 明 书 1/10 页 3 CN 108969397 A 3 国美容医学杂志, 2009, 18(8):1208-1212. 4 Manso M A,。

12、 Miguel M, Even J, et al. Effect of the long-term intake of an egg white hydrolysate on the oxidative status and blood lipid profile of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J. Food Chemistry, 2008, 109(2):361-7. 发明内容 0008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活性多肽面膜, 其具有较好的抗氧化、 保湿的作用功效, 主要是 采用了鲟鱼鱼皮作为动物源, 经过了二次酶解、 膜分离纯化得到了活性多肽, 其应用于面膜 。

13、化妆品中表现出了较好的皮肤抗衰老功效。 0009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 一种活性多肽面膜, 包括基质以及涂于基质上的面膜液, 所述的面膜液中包括有按照 重量百分比计的如下组分: 鲟鱼鱼皮多肽2-5%、 美白成分0.1-0.3%、 增稠剂2-4%、 乳化剂3- 3.5%、 水溶性小分子4-6%、 防腐剂0.02-0.04%、 香精0.005-0.01%、 去离子水85-88%。 0010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 所述的鲟鱼鱼皮多肽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 前处理: 将鲟鱼皮破碎后, 浸泡于NaCl溶液中去除非胶原蛋白, 再将残渣浸泡于 由异丙醇、 乙醚、 蒸馏水混合而的溶液中, 去除脂肪,。

14、 过滤出固体物; 步骤2, 第一次酶解: 将步骤1中得到的固体物分散于水中, 加入HCl调节pH至5.5-6.5, 然后使用菠萝蛋白酶进行酶解, 再经过灭酶、 调节pH至中性后, 得到第一次酶解产物; 步骤3, 大孔径超滤处理: 将第一次酶解产物用超滤膜进行过滤去除杂质; 步骤4, 纳滤膜浓缩: 将步骤3中得到超滤渗透液中加入ZnCl2, 再使用截留分子量800Da 的纳滤膜进行过滤浓缩; 步骤5, 第二次酶解: 将步骤4中得到的纳滤膜浓缩液加入HCl调节pH至5.5-6.5, 然后使 用菠萝蛋白酶进行酶解, 再经过灭酶、 调节pH至中性后, 得到第二次酶解产物; 再依次经过 减压浓缩、 喷雾。

15、干燥, 得到鲟鱼鱼皮多肽。 0011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 步骤1中NaCl溶液的浓度是5-15%; 异丙醇、 乙醚、 蒸馏水的重 量比是2-4: 1-3: 6-10。 0012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 步骤2中固体物在水中的浓度是0.1-0.5wt%, 加酶量是2000U/ g底物, 酶解温度是50-60, 酶解时间是60-120min。 0013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 步骤3中超滤膜的截留分子量是20万-40万Da。 0014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 步骤4中在超滤渗透液中的Zn2+浓度在0.1-0.5mol/L, 纳滤膜 的截留分子量是500-1000Da。 0015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 步骤5中加。

16、酶量是4000U/g底物, 酶解温度是45-55, 酶解时 间是50-70min。 0016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 美白成分选自石榴果皮提取物。 0017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 增稠剂选自果胶、 透明质酸钠、 瓜尔胶、 汉生胶、 丙烯酸酯、 羧 甲基纤维素、 纤维素胶或者乙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0018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 乳化剂选自十六烷基磷酸酯钾盐, 硬酯酰基谷氨酸钠, 硬酯酰 基-椰油酰基谷氨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9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 水溶性小分子选自甘油, 1, 3-丁二醇, 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 说 明 书 2/10 页 4 CN 108969397 A 4 种。 002。

17、0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 防腐剂为对羟基苯甲酸甲酯、 对羟基苯甲酸乙酯、 对羟基苯甲 酸丙酯、 苯甲酸和苯氧乙醇中的一种以上。 0021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 所述的基质是无纺布。 0022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 活性多肽面膜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 将鲟鱼鱼皮多肽用一部分去离子水分散, 加入乳化剂和水溶性小分子, 升温至 40-50, 搅拌均匀; 步骤b, 继续加入增稠剂和另一部分去离子水, 再加入美白成分, 升温至55-60, 搅拌 均匀; 步骤c, 在步骤b中得到的溶液中加入防腐剂和香精, 搅拌均匀, 得到面膜液; 步骤d, 将面膜液涂覆于基质上, 即得。 0023 本发明的第。

18、三个方面: 一种鲟鱼鱼皮多肽, 是采用鲟鱼鱼经过菠萝蛋白酶进行酶解得到。 0024 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 上述的鲟鱼鱼皮多肽在化妆品中的用途。 0025 本发明的第五个方面: 上述的鲟鱼鱼皮多肽在用于制备清除DPPH 自由基的药剂中的用途。 0026 本发明的第六个方面: 上述的鲟鱼鱼皮多肽在用于制备清除羟基自由基的药剂中的用途。 0027 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对鲟鱼鱼皮进行两次酶解等步骤, 得到了一种抗氧化能力强、 活性高的鲟 鱼多肽, 其应用在面膜中能够表现出较好的护肤效果。 0028 本发明的多肽制备方法中, 第一次酶解的目的是对鲟鱼鱼皮进行初步酶解, 其中 一部分活性较低的蛋白不易分解。

19、, 能够在后续的超滤过程中将大分子的蛋白以及杂质去 除, 可以提高多肽的活性; 后续的纳滤过程是对第一次酶解产物进行浓缩, 由于在酶解的过 程中会通过加入HCl和NaOH调节酶解液的pH, 导致了多肽产物纯度不高, 会留存NaCl在多肽 中, 因此, 通过在超滤透过液中加入Zn2+, 一方面由于纳滤膜是荷电膜, 在膜的两侧存在着电 荷平衡Donnal效应, 而又因为纳滤膜对于二价离子具有较高的截留率, 因此Zn2+会与多肽一 起留存于纳滤膜的截留侧, 而纳滤膜为了保持电荷平衡, 会迫使更多的Na+透过纳滤膜至渗 透侧, 使得在多肽中的NaCl含量得到了减小; 另一方面, 由于菠萝蛋白酶对Zn2。

20、+较为敏感、 Zn2+留存于纳滤截留液中, 会在后续的二次酶解过程中又进一步促进鱼皮多肽的酶解, 得到 的多肽产物的活性更高; 再进一步地, 由于Zn2+对于皮肤表面的抑菌活性有明显帮助, Zn2+ 留存于提取产物多肽中, 会使面膜产品能够促进皮肤表面的抑菌性。 因此, 上述的步骤中, 就实现了一次酶解和超滤初步筛选高活性多肽、 Zn2+促进NaCl透过纳滤膜、 Zn2+留存于纳滤 浓缩液中促进二次酶解、 Zn2+促进面膜对皮肤抑菌性的整体协同效果。 说 明 书 3/10 页 5 CN 108969397 A 5 0029 附图说明 0030 图1是鲟鱼鱼皮多肽的紫外光谱图; 图2是实施例1中。

21、得到的多肽的液相排阻色谱图; 图3是对照例1中得到的多肽的液相排阻色谱图; 图4是对照例2中得到的多肽的液相排阻色谱图; 图5是多肽对DPPH 自由基清除率的比较; 图6是多肽对羟基自由基清除率的比较;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实施例1 活性多肽的制备 前处理: 将鲟鱼皮切下后, 将鱼皮下的脂肪、 结缔组织等刮除干净, 再将其切成碎末, 浸 泡于10wt%NaCl溶液中除去可溶性的非胶原蛋白, 滤出残渣再浸泡于异丙醇、 乙醚、 蒸馏水 按照重量比3: 2: 8混合液中, 除去脂肪, 过滤后烘干, 得到底物。 0032 第一次酶解: 将底物在去离子水中配制成0.2wt%的混悬液, 再用稀HCl调。

22、节pH至 6.0左右, 加入菠萝蛋白酶, 加酶量是2000U/g底物, 在55条件下酶解90min, 然后100灭 酶10min, 再加入NaOH调节pH至中性, 得到第一次酶解产物; 大孔径超滤处理: 将第一次酶解产物采用截留分子量为30万Da的超滤膜进行过滤, 酶 解产物透过超滤膜, 活性较低的蛋白以及大分子杂质被超滤膜截留, 收集渗透液; 纳滤膜浓缩处理: 将超滤膜渗透液中加入ZnCl2, 使Zn2+浓度在0.1mol/L, 再采用截留分 子量800Da的纳滤膜进行过滤浓缩, 酶解液中的多糖、 NaCl透过纳滤膜, 而多肽被纳滤膜截 留; 第二次酶解, 将纳滤浓缩液用稀HCl调节pH至6。

23、.5左右, 加入菠萝蛋白酶, 加酶量是 4000U/g底物, 在50条件下酶解60min, , 再加入NaOH调节pH至中性, 将产物减压浓缩、 喷雾 干燥后, 得到活性多肽。 0033 实施例2活性多肽的制备 前处理: 将鲟鱼皮切下后, 将鱼皮下的脂肪、 结缔组织等刮除干净, 再将其切成碎末, 浸 泡于12wt%NaCl溶液中除去可溶性的非胶原蛋白, 滤出残渣再浸泡于异丙醇、 乙醚、 蒸馏水 按照重量比2: 3: 7混合液中, 除去脂肪, 过滤后烘干, 得到底物。 0034 第一次酶解: 将底物在去离子水中配制成0.3wt%的混悬液, 再用稀HCl调节pH至 6.0左右, 加入菠萝蛋白酶, 。

24、加酶量是2000U/g底物, 在50条件下酶解85min, 然后100灭 酶10min, 再加入NaOH调节pH至中性, 得到第一次酶解产物; 大孔径超滤处理: 将第一次酶解产物采用截留分子量为20万Da的超滤膜进行过滤, 酶 解产物透过超滤膜, 活性较低的蛋白以及大分子杂质被超滤膜截留, 收集渗透液; 纳滤膜浓缩处理: 将超滤膜渗透液中加入ZnCl2, 使Zn2+浓度在0.2mol/L, 再采用截留分 子量600Da的纳滤膜进行过滤浓缩, 酶解液中的多糖、 NaCl透过纳滤膜, 而多肽被纳滤膜截 说 明 书 4/10 页 6 CN 108969397 A 6 留; 第二次酶解, 将纳滤浓缩液。

25、用稀HCl调节pH至6.5左右, 加入菠萝蛋白酶, 加酶量是 4000U/g底物, 在55条件下酶解65min, , 再加入NaOH调节pH至中性, 将产物减压浓缩、 喷雾 干燥后, 得到活性多肽。 0035 实施例3活性多肽的制备 前处理: 将鲟鱼皮切下后, 将鱼皮下的脂肪、 结缔组织等刮除干净, 再将其切成碎末, 浸 泡于8wt%NaCl溶液中除去可溶性的非胶原蛋白, 滤出残渣再浸泡于异丙醇、 乙醚、 蒸馏水按 照重量比2: 3: 9混合液中, 除去脂肪, 过滤后烘干, 得到底物。 0036 第一次酶解: 将底物在去离子水中配制成0.2wt%的混悬液, 再用稀HCl调节pH至 6.0左右,。

26、 加入菠萝蛋白酶, 加酶量是2000U/g底物, 在50条件下酶解75min, 然后100灭 酶10min, 再加入NaOH调节pH至中性, 得到第一次酶解产物; 大孔径超滤处理: 将第一次酶解产物采用截留分子量为40万Da的超滤膜进行过滤, 酶 解产物透过超滤膜, 活性较低的蛋白以及大分子杂质被超滤膜截留, 收集渗透液; 纳滤膜浓缩处理: 将超滤膜渗透液中加入ZnCl2, 使Zn2+浓度在0.1mol/L, 再采用截留分 子量1000Da的纳滤膜进行过滤浓缩, 酶解液中的多糖、 NaCl透过纳滤膜, 而多肽被纳滤膜截 留; 第二次酶解, 将纳滤浓缩液用稀HCl调节pH至6.5左右, 加入菠萝。

27、蛋白酶, 加酶量是 4000U/g底物, 在55条件下酶解55min, , 再加入NaOH调节pH至中性, 将产物减压浓缩、 喷雾 干燥后, 得到活性多肽。 0037 对照例1活性多肽的制备 与实施例1的区别是: 未进行二次酶解处理。 0038 前处理: 将鲟鱼皮切下后, 将鱼皮下的脂肪、 结缔组织等刮除干净, 再将其切成碎 末, 浸泡于10wt%NaCl溶液中除去可溶性的非胶原蛋白, 滤出残渣再浸泡于异丙醇、 乙醚、 蒸 馏水按照重量比3: 2: 8混合液中, 除去脂肪, 过滤后烘干, 得到底物。 0039 第一次酶解: 将底物在去离子水中配制成0.2wt%的混悬液, 再用稀HCl调节pH至。

28、 6.0左右, 加入菠萝蛋白酶, 加酶量是2000U/g底物, 在55条件下酶解90min, 然后100灭 酶10min, 再加入NaOH调节pH至中性, 得到第一次酶解产物; 大孔径超滤处理: 将第一次酶解产物采用截留分子量为30万Da的超滤膜进行过滤, 酶 解产物透过超滤膜, 活性较低的蛋白以及大分子杂质被超滤膜截留, 收集渗透液; 纳滤膜浓缩处理: 将超滤膜渗透液中加入ZnCl2, 使Zn2+浓度在0.1mol/L, 再采用截留分 子量800Da的纳滤膜进行过滤浓缩, 酶解液中的多糖、 NaCl透过纳滤膜, 而多肽被纳滤膜截 留, 将纳滤浓缩液减压浓缩、 喷雾干燥后, 得到活性多肽。 0。

29、040 对照例2活性多肽的制备 与实施例1的区别是: 未在超滤渗透液中加入ZnCl2。 0041 前处理: 将鲟鱼皮切下后, 将鱼皮下的脂肪、 结缔组织等刮除干净, 再将其切成碎 末, 浸泡于10wt%NaCl溶液中除去可溶性的非胶原蛋白, 滤出残渣再浸泡于异丙醇、 乙醚、 蒸 说 明 书 5/10 页 7 CN 108969397 A 7 馏水按照重量比3: 2: 8混合液中, 除去脂肪, 过滤后烘干, 得到底物。 0042 第一次酶解: 将底物在去离子水中配制成0.2wt%的混悬液, 再用稀HCl调节pH至 6.0左右, 加入菠萝蛋白酶, 加酶量是2000U/g底物, 在55条件下酶解90。

30、min, 然后100灭 酶10min, 再加入NaOH调节pH至中性, 得到第一次酶解产物; 大孔径超滤处理: 将第一次酶解产物采用截留分子量为30万Da的超滤膜进行过滤, 酶 解产物透过超滤膜, 活性较低的蛋白以及大分子杂质被超滤膜截留, 收集渗透液; 纳滤膜浓缩处理: 将超滤膜渗透液采用截留分子量800Da的纳滤膜进行过滤浓缩, 酶解 液中的多糖、 NaCl透过纳滤膜, 而多肽被纳滤膜截留; 第二次酶解, 将纳滤浓缩液用稀HCl调节pH至6.5左右, 加入菠萝蛋白酶, 加酶量是 4000U/g底物, 在50条件下酶解60min, , 再加入NaOH调节pH至中性, 将产物减压浓缩、 喷雾 。

31、干燥后, 得到活性多肽。 0043 实施例4 面膜的制备 按照重量比准备原料: 实施例1中制备得到的鲟鱼鱼皮多肽3.875、 石榴果皮提取物 0.2、 瓜尔胶2.2、 十六烷基磷酸酯钾盐3.2、 甘油4.5、 对羟基苯甲酸甲酯0.02、 香精0.005、 去 离子水86。 0044 将鲟鱼鱼皮多肽用一部分去离子水分散, 加入十六烷基磷酸酯钾盐和甘油, 升温 至40-50, 搅拌均匀; 继续加入瓜尔胶和另一部分去离子水, 再加入美白成分, 升温至55- 60, 搅拌均匀; 在步骤b中得到的溶液中加入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和香精, 搅拌均匀, 得到面 膜液; 将面膜液涂覆于基质上, 即得。 0045 紫。

32、外吸收光谱测定 实施例1中得到的鲟鱼多肽配制成0.5 mg/mL水溶液, 取4.0 mL, 利用紫外-可见光分光 光度计在200 -400 nm范围内对样品进行扫描。 结果如图1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 SPHs 在 220 nm 处有强吸收峰, 这是蛋白质和多肽中肽键的特征吸收峰, 在 270 nm 附近也有一较 弱的吸收峰, 为芳香族氨基酸的特征吸收峰。 0046 多肽含量的测定 采用双缩脲法测定鲟鱼皮多肽含量。 高温下两分子脲 (NH3CONH3) 反应脱去一分子氨得 到双缩脲。 含有肽键的多肽能与双缩脲试剂中的Cu2+反应生成紫色络合物, 该物质在550nm 处有强吸收峰, 可用分光光。

33、度计检测。 此反应只与多肽含量有关, 生成物颜色深浅与多肽含 量成正比。 0047 双缩脲试剂的配制: 称取1.5gCuSO45H2O和6.0gC4O6H4KNa溶于500mL去离子水中, 充分溶解后移入1L容量瓶中, 加入300mL10%的NaOH, 定容, 移入棕色瓶中待用。 将1.0mL10% TCA加入到1.0mL多肽溶液中, 摇匀后静置10min, 4000r/min下离心, 取1.0mL上清液与4.0mL 双缩脲试剂混合, 50水浴10min, 测定550nm处的吸光度值。 以0100mg/mL牛血清白蛋白绘 制标准曲线, 用纯水做参比。 参照标准曲线, 计算样品溶液的多肽含量。 。

34、0048 以上实施例和对照例制备得到的多肽含量如下: 说 明 书 6/10 页 8 CN 108969397 A 8 从表中可以看出, 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多肽具有较高的含量。 0049 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采用高效液相排阻色谱法测定鲟鱼皮多肽相对分子量分布, 测试条件如下: Waters600 高效液相色谱仪, 2487检测器, 220nm波长, 柱温30, 流速0.5mL/min, 色谱柱TSKgel 2000 SWXL, 流动相为三氟乙醇: 乙腈: 水=1: 450: 550。 0050 其中实施例1、 对照例1和对照例2的多肽分子量分布分别如图2-图4所示, 从图中 可以看出它们的分子量分布。

35、范围依次是: 可以看出, 实施例1中经过二次酶解后得到的多肽分子量较小, 而在对照例1中由于未 在超滤渗透液中加入Zn2+导致了二次酶解中蛋白酶的活性不高, 分子量分布范围大于 实施 例1, 而没有进行二次酶解的对照例2中得到多肽分子量较大。 0051 鲟鱼鱼皮多肽的氨基酸组成 实施例1中得到的鲟鱼鱼皮多肽经盐酸水解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氨基酸组成 并计算脯氨酸的羟基化率。 测定条件为: Sopium Amino Acid Analysis色谱柱, 线性梯度洗 脱, A相为0.2mol/L柠檬酸钠水溶液(pH3.00), B相为0.2mol/L硼酸钠水溶液(pH9.80), 洗脱 液流速为。

36、0.4mL/min, 柱温为65。 氨基酸组成如下: 说 明 书 7/10 页 9 CN 108969397 A 9 DPPH 自由基 (DPPH) 清除率的测定 DPPH是带有单电子的一种高化学活性的自由基, 特征吸收峰为517nm, 其醇溶液非常 稳定呈深紫色。 抗氧化剂能与DPPH的单电子发生配对反应, 使其在517nm处的吸收降低, 颜 色变浅。 吸取2.0mL不同浓度的待测样品, 加入2.0mLDPPH溶液 (溶剂为无水乙醇) , 混合后 在25避光反应1h, 在517nm处测其吸光度Ai; 对照组为2.0mL乙醇溶液和2.0mL样品, 测其 吸光度为Aj; 空白组为2.0mL乙醇溶。

37、液和2.0mLDPPH溶液, 测其吸光度为A0。 0052 DPPH清除率=(1-(Ai-Aj)/A0)100% 以上实施例和对照例制备得到的鲟鱼多肽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如下所示: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 本发明制备得到的鲟鱼鱼皮具有较好的对DPPH 自由基清除率, 对 照例2中由于未在二次酶解过程中对菠萝蛋白酶采用Zn2+辅助, 导致了酶解效果不好, 使多 肽活性降低, 而对照例2中只采用了一次酶解, 使得其活性不好。 0053 羟基自由基 (OH) 清除率的测定 采用Fe2+/H2O2法测定羟基自由基清除率。 邻二氮菲-Fe2+在536nm处有强吸收, OH可将 邻二氮菲-Fe2+氧化成为邻。

38、二氮菲-Fe3+, 使536nm处的吸收减弱。 抗氧化剂有清除和中和OH 说 明 书 8/10 页 10 CN 108969397 A 10 作用, 可以抑制此氧化过程。 依次加入0.5mL1.0mmol/L邻二氮菲乙醇溶液、 0.5mL去离子水、 1.0mL 0.15mol/L pH7.4的PBS及0.5mL0.75mmol/L的FeSO4,最后加入0.5mL0.01%(v/v) H2O2, 放入37水浴锅中恒温60min, 反应充分后在536nm测其吸光度Ai; 以0.5mL的去离子水 代替H2O2重复上述操作, 吸光度记为A0; 以0.5mL的样品代替去离子水重复操作, 吸光度记为 Aj。

39、。 0054 OH清除率=(Aj-Ai)/(Ao-Ai)100% 以上实施例和对照例制备得到的鲟鱼多肽的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如下所示: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 本发明制备得到的鲟鱼鱼皮具有较好的对羟基自由基清除率, 对 照例2中由于未在二次酶解过程中对菠萝蛋白酶采用Zn2+辅助, 导致了酶解效果不好, 使多 肽活性降低, 而对照例2中只采用了一次酶解, 使得其活性不好。 0055 纳滤膜对Na+和Zn2+离子截留率 采用原子发射光谱仪测定纳滤膜进料以及纳滤渗透液中的Na+和Zn2+离子浓度, 采用如 下公式计算纳滤膜对离子的截留率: R=( Cf -Cp)/Cf100% 式中, Cf是纳滤膜进料中离子。

40、浓度, ppm; Cp是纳滤膜渗透液中离子浓度, ppm; R是截留率, %。 0056 以上各实施例和对照例中纳滤过程对离子的截留率如下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 本发明中采用了对超滤渗透液中加入Zn2+离子, 有效地提高对纳滤 膜对Na+的透过率。 0057 面膜的皮肤刺激性试验 使用新西兰大白兔, 在进行急性皮肤刺激试验之前, 将家兔脊柱两侧毛剪掉, 去毛范围 左右各约6cm2, 正式实验时, 将实施例4中制备得到的面膜裁剪为2.52.5 cm2的正方形覆 于左侧皮肤上, 然后用二层纱布和一层玻璃纸覆盖, 再用无刺激性胶布和绷带加以固定, 外 敷时间4h, 右侧皮肤作为对照, 试验结束后, 用温水清洗皮肤去除残留物, 分别于1、 24、 48h 观察受试皮肤的反应, 采用 化妆品卫生规范 进行皮肤刺激反应评分。 结果显示如下: 说 明 书 9/10 页 11 CN 108969397 A 11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 本发明的面膜对皮肤无刺激。 说 明 书 10/10 页 12 CN 108969397 A 12 图1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13 CN 108969397 A 13 图4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14 CN 108969397 A 14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15 CN 108969397 A 1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