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的中药.pdf

上传人:三** 文档编号:8345810 上传时间:2020-05-1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29.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479460.7

申请日:

20140909

公开号:

CN104306670A

公开日:

2015012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8966,A61P25/00,A61P35/00,A61K35/618,A61K35/64

主分类号:

A61K36/8966,A61P25/00,A61P35/00,A61K35/618,A61K35/64

申请人:

宋永花

发明人:

宋永花

地址:

036800 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榆岭乡上梨园村

优先权:

CN201410479460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用于治疗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的中药,是由下列药物制备而成的:当归、生地、川芎、赤芍、红花、鸡血藤、丝瓜络、橘络、僵蚕、夏枯草、浙贝母、生牡蛎,将上述药物第一剂加水700毫升煎至200毫升,第二剂加水500毫升煎至200毫升,每日两次,早晚空服。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治疗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的中药,是由以下重量的药物制成的:当归12克、生地12克、川芎9克、赤芍9克、红花6克、鸡血藤15克、丝瓜络9克、橘络9克、僵蚕9克、夏枯草12克、浙贝母9克、生牡蛎15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治疗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的中药,其特征是将所述药物用水煎服成汤剂口服。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属于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的中药。

背景技术:

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是由神经纤维鞘发生的一种先天发育异常的良性肿物。属于中医的“瘤赘”范畴。 本病多因先天素质缺陷,或劳伤肺气,腠理不密,外邪所博,气血失和,阻滞经络,郁于肌肤而成。本病 多始于儿童或青春期以后,忽然发生多数结节,散发全身,皮色正常或褐色,性质柔软,压之即无,离手 复原,无自觉症。大多兼发雀斑,局部色素沉着或色素斑。

临床上治疗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较为棘手,一般的治疗外用皮肤类膏剂涂抹或口服中成药,治疗时间 长,达不到治疗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一种见效快、疗效好,无任何副作用的中药制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由以下重量的中药为原料制备而成的:

当归12克、生地12克、川芎9克、赤芍9克、红花6克、鸡血藤15克、丝瓜络9克、橘络9克、僵蚕9克、 夏枯草12克、浙贝母9克、生牡蛎15克。

可以将上述药物制成药剂学上的任何一种内服剂型,本发明优选的剂型是汤剂。

本发明的药物的具体制备方法是将上述药物第一剂加水700毫升煎至200毫升,第二剂加水500毫升煎 至200毫升。

使用方法是将煎好的汤剂口服,每日两次,早晚空服。

中医认为:治疗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应以调和气血、通经活络、软坚散结为治疗原则。方中当归、生 地、川芎、赤芍、红花调和气血;鸡血藤、丝瓜络、橘络、僵蚕通经活络;夏枯草、浙贝母、生牡蛎软坚 散结。上述药物配伍使用,协同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本发明的药物疗效好、见效快、服用方便、无副作用,对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为进一步证明本发明药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选择72例患者对本发明药物进行临床观察。

72例病人中,15天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痊愈者20例,二个疗程痊愈者21例,二个疗程以上痊愈者29 例,无效2例。全部使用本发明进行治疗,每日一剂,每日两次,早晚空服。

疗效标准:显效:散发全身多数结节症状消失;有效:散发全身多数结节、局部色素沉着症状缓减或 消失;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

表1 治疗后疗效统计结果

患者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一个疗程痊愈者 20 18(90) 2(10) 0(0) 20(100) 二个疗程痊愈者 21 15(71.4) 6(29.6) 0(0) 21(100) 二个疗程以上痊愈者 31 15(48.4) 14(45.2) 2(6.4) 26(93.6) 总计 72 48(66.7) 22(30.6) 2(2.7) 67(97.3)

具体实施方式:

当归12克、生地12克、川芎9克、赤芍9克、红花6克、鸡血藤15克、丝瓜络9克、橘络9克、僵蚕9克、 夏枯草12克、浙贝母9克、生牡蛎15克。

将上述药物混合后煎成汤剂,第一剂加水700毫升煎至200毫升,第二剂加水500毫升煎至200毫升,每 日两次,早晚空服。

一种用于治疗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的中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用于治疗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的中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用于治疗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的中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用于治疗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的中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治疗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的中药.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30667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1.28 CN 104306670 A (21)申请号 201410479460.7 (22)申请日 2014.09.09 A61K 36/8966(2006.01) A61P 25/00(2006.01) A61P 35/00(2006.01) A61K 35/618(2015.01) A61K 35/64(2015.01) (71)申请人 宋永花 地址 036800 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榆岭乡上 梨园村 (72)发明人 宋永花 (54) 发明名称 一种用于治疗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的中药 (57) 摘要 一种用于治。

2、疗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的中药, 是由下列药物制备而成的 : 当归、 生地、 川芎、 赤 芍、 红花、 鸡血藤、 丝瓜络、 橘络、 僵蚕、 夏枯草、 浙 贝母、 生牡蛎, 将上述药物第一剂加水 700 毫升煎 至 200 毫升, 第二剂加水 500 毫升煎至 200 毫升, 每日两次, 早晚空服。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306670 A CN 104306670 A 1/1 页 2 1. 一种用于治疗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的中药, 是由以下重量的。

3、药物制成的 : 当归 12 克、 生地 12 克、 川芎 9 克、 赤芍 9 克、 红花 6 克、 鸡血藤 15 克、 丝瓜络 9 克、 橘络 9 克、 僵蚕 9 克、 夏枯草 12 克、 浙贝母 9 克、 生牡蛎 15 克。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一种用于治疗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的中药, 其特征是将所述药 物用水煎服成汤剂口服。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306670 A 2 1/2 页 3 一种用于治疗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的中药 技术领域 :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 ( 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多发性神 经纤维瘤病的中药。 背景技术 : 0002 多发性。

4、神经纤维瘤病是由神经纤维鞘发生的一种先天发育异常的良性肿物。 属于 中医的 “瘤赘” 范畴。本病多因先天素质缺陷, 或劳伤肺气, 腠理不密, 外邪所博, 气血失和, 阻滞经络, 郁于肌肤而成。 本病多始于儿童或青春期以后, 忽然发生多数结节, 散发全身, 皮 色正常或褐色, 性质柔软, 压之即无, 离手复原, 无自觉症。大多兼发雀斑, 局部色素沉着或 色素斑。 0003 临床上治疗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较为棘手, 一般的治疗外用皮肤类膏剂涂抹或口 服中成药, 治疗时间长, 达不到治疗的目的。 发明内容 : 0004 本发明是一种见效快、 疗效好, 无任何副作用的中药制剂。 0005 本发明的技术方。

5、案是由以下重量的中药为原料制备而成的 : 0006 当归 12 克、 生地 12 克、 川芎 9 克、 赤芍 9 克、 红花 6 克、 鸡血藤 15 克、 丝瓜络 9 克、 橘络 9 克、 僵蚕 9 克、 夏枯草 12 克、 浙贝母 9 克、 生牡蛎 15 克。 0007 可以将上述药物制成药剂学上的任何一种内服剂型, 本发明优选的剂型是汤剂。 0008 本发明的药物的具体制备方法是将上述药物第一剂加水 700 毫升煎至 200 毫升, 第二剂加水 500 毫升煎至 200 毫升。 0009 使用方法是将煎好的汤剂口服, 每日两次, 早晚空服。 0010 中医认为 : 治疗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应。

6、以调和气血、 通经活络、 软坚散结为治疗原 则。方中当归、 生地、 川芎、 赤芍、 红花调和气血 ; 鸡血藤、 丝瓜络、 橘络、 僵蚕通经活络 ; 夏枯 草、 浙贝母、 生牡蛎软坚散结。上述药物配伍使用, 协同作用, 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0011 本发明的药物疗效好、 见效快、 服用方便、 无副作用, 对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有很 好的治疗效果。 0012 为进一步证明本发明药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选择 72 例患者对本发明药物进 行临床观察。 0013 72 例病人中, 15 天为一个疗程, 一个疗程痊愈者 20 例, 二个疗程痊愈者 21 例, 二 个疗程以上痊愈者 29 例, 无效 2 例。

7、。全部使用本发明进行治疗, 每日一剂, 每日两次, 早晚 空服。 0014 疗效标准 : 显效 : 散发全身多数结节症状消失 ; 有效 : 散发全身多数结节、 局部色 素沉着症状缓减或消失 ; 无效 : 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 0015 表 1 治疗后疗效统计结果 0016 说 明 书 CN 104306670 A 3 2/2 页 4 患者例数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率 ( ) 一个疗程痊愈者2018(90)2(10)0(0)20(100) 二个疗程痊愈者2115(71.4)6(29.6)0(0)21(100) 二个疗程以上痊愈者3115(48.4)14(45.2)2(6.4)26(93.6) 总计7248(66.7)22(30.6)2(2.7)67(97.3) 具体实施方式 : 0017 当归 12 克、 生地 12 克、 川芎 9 克、 赤芍 9 克、 红花 6 克、 鸡血藤 15 克、 丝瓜络 9 克、 橘络 9 克、 僵蚕 9 克、 夏枯草 12 克、 浙贝母 9 克、 生牡蛎 15 克。 0018 将上述药物混合后煎成汤剂, 第一剂加水 700 毫升煎至 200 毫升, 第二剂加水 500 毫升煎至 200 毫升, 每日两次, 早晚空服。 说 明 书 CN 104306670 A 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