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复方多糖组合物及其提取方法和新用途.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中药复方多糖组合物及其提取方法和新用途.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566612.7 (22)申请日 2014.10.22 A61K 31/715(2006.01) A61P 35/00(2006.01) A61P 37/04(2006.01) (71)申请人 苏州市中医院 地址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杨素路 18 号苏州市中医院 (72)发明人 李湧健 陈嘉璐 高静东 张晓迪 吴士良 徐岚 刘春亮 (74)专利代理机构 苏州铭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 ( 普通合伙 ) 32246 代理人 潘志渊 (54) 发明名称 一种中药复方多糖组合物及其提取方法和新 用途 (57) 摘要 本发明。
2、公开了一种中药复方多糖组合物, 包 括熟附子多糖, 干姜多糖和炙甘草多糖 ; 所述熟 附子多糖, 干姜多糖和炙甘草多糖之间的重量比 为 2 10:2:1 ; 所述中药复方多糖组合物具备良 好的抗肿瘤活性, 具有扶正祛邪、 减毒的作用, 用 于制备抗肿瘤药物 ; 该中药复方多糖组合物的免 疫增强及抗肿瘤作用会明显提高, 制备出的药物 的疗效也会更高。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38292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3.04 CN 104382926 A 1/。
3、1 页 2 1. 一种中药复方多糖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包括熟附子多糖, 干姜多糖和炙甘草多糖 ; 所述熟附子多糖, 干姜多糖和炙甘草多糖之间的重量比为 2 10:2:1。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中药复方多糖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熟附子多糖, 干姜多 糖和炙甘草多糖之间的重量比为 2:2:1。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中药复方多糖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熟附子多糖, 干姜多 糖和炙甘草多糖之间的重量比为 6:2:1。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中药复方多糖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熟附子多糖, 干姜多 糖和炙甘草多糖之间的重量比为 10:2:1。 5. 。
4、一种如权利要求 1 4 所述的中药复方多糖组合物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的新用途,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中药复方多糖组合物具备良好的抗肿瘤活性, 具有扶正祛邪、 减毒的作 用, 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中药复方多糖组合物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的新用途, 其特征 在于 : 通过动物实验得出 : 中药复方多糖组合物给药组的 KM 小鼠在同一时间点体重与正常 对照组无差异 (P0.05) 。 7. 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中药复方多糖组合物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的新用途, 其特征在 于 : 通过动物实验得出 : 中药复方多糖组合物给药组的 KM 小鼠在解剖后的动物肝脏系数和 脾脏系数与正。
5、常对照组无差异 (P0.05) 。 8. 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中药复方多糖组合物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的新用途, 其特征 在于 : 通过动物实验得出 : 中药复方多糖组合物给药组的平均瘤重较模型组有显著降低 (P0.05)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382926 A 2 1/5 页 3 一种中药复方多糖组合物及其提取方法和新用途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糖组合物及其新用途, 尤其涉及一种中药复方多糖组合物及其 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的新用途, 属于天然药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 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 其生长的正常调控,。
6、 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异常病变。学界一般将肿瘤分为良性 和恶性两大类。我们常说的恶性肿瘤也就是癌症。20 世纪以来, 现代医学技术在治疗癌症 方面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绩, 癌症死亡率逐步下降, 但由于发病率持续走高, 癌症至今仍是 威胁人类生命的最主要疾病之, 其中在 2008 年全球新增癌症患者玉约 1270 万人, 其中肺 癌、 乳腺癌、 消化道肿瘤占据大比例。因癌症共造成约 760 万人死亡, 其中肺癌、 胃癌、 肝癌、 结直肠癌死亡人数为最高。 癌症死亡人数约占所有死亡人数的13%, 这一数据使得癌症已经 超越心血管疾病成为全球死亡人数最多的疾病。 0003 在中国, 根据发布的。
7、 2012 年中国肿瘤等级年报 显示, 2009 年中国肿瘤发病为 285.91/10 万。发病率无论男女, 城市均高于农村。数据显示, 全国每年新发肿瘤病例估计 约 312 万例, 平均每天新发现癌症病例 8550 人, 也就是说每分钟就有 6 人被确诊为恶性肿 瘤。我国居民发病率最高的肿瘤为肺癌和消化道肿瘤。其中, 男性患者主要是肺癌、 胃癌 和肝癌, 女性患者主要是乳腺癌、 肺癌和结直肠癌。根据卫生部 卫生统计年鉴 中的信息, 2000 年肿瘤已经开始成为城市居民第一死亡原因, 而到 2006 年, 农村居民的前五位疾病死 亡率及死亡原因中, 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头号杀手。 0004 而肿瘤。
8、的发病率和死亡人数的持续走高, 使得疾病研究领域开始朝向肿瘤, 尤其 是药物开发领域。自从 2007 年, 抗肿瘤药物销售额超过降血脂药物, 成为全球医药市场的 领头羊, 2012 年的销售额超过了 700 亿美金。这使得各大药企及研究单位争先投入抗肿瘤 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在我国, 根据中国医院用药市场可以看出抗肿瘤药物的销售规模一直 稳步增长, 2011 年达到 587 亿元。目前国际上抗肿瘤的治疗药物主要为传统细胞毒类药物 和新型靶向药物, 二者虽然具备一定的优势 ; 然而细胞毒类药物在治疗时为患者带来的毒 副反应痛苦不容忽视, 这使得患者在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以至于有些患者产生。
9、 消极治疗心态 ; 而新型的靶向药物作用机制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目前阶段这类药物仍不能 作为一线治疗药物而被使用。 0005 在我国, 中药作为我国的宝贵资源, 在抗肿瘤中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中药治疗 一般采用扶正祛邪、 活血化瘀、 清热解毒三大治则, 讲究辩证论治, 虽然对局灶的缩小或消 除效果缓慢, 但能改善机体的整体条件, 另外对西医三大疗法有减毒、 增效、 抗敏作用, 对免 疫、 造血、 心、 肝、 肺等有保护或促进作用。 0006 近年来, 肿瘤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大疾病, 对于肿瘤的治疗仍然以传统 的细胞毒类药物为主, 中药具备毒副反应低的特点已被逐步重视。 近年来, 国家日。
10、益重视中 药现代化的投入, 在传统的重要煎熬等治疗手段的背景下, 结合现代分离提取工艺, 获得有 说 明 书 CN 104382926 A 3 2/5 页 4 效成分。药用多糖的研究始于 20 世纪 50 年代末对微生物多糖抗癌效果的发现。科学家 们从大量的药理和临床研究发现从天然产物中分离出来的多糖往往是一种免疫调节剂, 它 能激活免疫细胞而对正常细胞没有毒副作用。多糖作为免疫治疗药物正越来越受到重视, 这已成为新药研究的热点之一。 0007 以往的研究大都以某种多糖的单一成分研究较多, 而两种以上多糖组成的复合多 糖应用于动物体内, 观察其免疫功能和抑瘤作用的协同效应则研究甚少。大量研究认。
11、为多 种多糖单用虽有一定抑瘤效果, 但两种免疫增强剂包括两种多糖合用疗效会更高, 也就是 说具有协同作用, 其免疫增强及抗肿瘤作用会明显提高。 发明内容 0008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 : 提出了一种中药复方多糖组合物及 其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的新用途。 0009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 一种中药复方多糖组合物, 包括熟附子多 糖, 干姜多糖和炙甘草多糖 ; 所述熟附子多糖, 干姜多糖和炙甘草多糖之间的重量比为 2 10:2:1。 0010 优选的, 所述熟附子多糖, 干姜多糖和炙甘草多糖之间的重量比为 2:2:1。 0011 优选的, 所述熟附子多糖, 干姜多。
12、糖和炙甘草多糖之间的重量比为 6:2:1。 0012 优选的, 所述熟附子多糖, 干姜多糖和炙甘草多糖之间的重量比为 10:2:1。 0013 一种中药复方多糖组合物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的新用途, 所述中药复方多糖组合 物具备良好的抗肿瘤活性, 具有扶正祛邪、 减毒的作用, 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 0014 优选的, 通过动物实验得出 : 中药复方多糖组合物给药组的 KM 小鼠在同一时间点 体重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 (P0.05) 。 0015 优选的, 通过动物实验得出 : 中药复方多糖组合物给药组的 KM 小鼠在解剖后的动 物肝脏系数和脾脏系数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 (P0.05) 。 0016 优。
13、选的, 通过动物实验得出 : 中药复方多糖组合物给药组的平均瘤重较模型组 有显著降低 (P0.05) 。 0017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 本发明的中药复方多糖组合物具有附子多糖, 干姜多糖和炙甘草多糖成分, 熟附子在 中医里常用于肿瘤患者的药方, 主要功效为回阳救逆, 补火助阳, 散寒除湿 ; 而熟附子多糖 也被证实具有良好的免疫增强活性 ; 生姜性味辛温, 有散寒发汗、 化痰止咳、 和胃、 止呕等多 种功效 ; 生姜多糖被证实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 ; 炙甘草可益气滋阴, 通阳复脉治疗功效, 可解附子毒 ; 三种成分相互组合, 相辅相成, 共同协作 ;。
14、 中药复方多糖组合物的免疫增强及 抗肿瘤作用会明显提高, 因此该组合物可以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 制备出的药物的疗效也 会更高。 附图说明 0018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 附图 1 为中药复方多糖组合物对正常小鼠体重的影响的实验统计图 ; 说 明 书 CN 104382926 A 4 3/5 页 5 附图 2 为中药复方多糖组合物对正常小鼠脏器系数的影响的实验统计图 ; 附图 3 为中药复方多糖组合物对荷瘤小鼠体重的影响的实验统计图 ; 附图 4 为中药复方多糖组合物抗肿瘤效果的实验统计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2。
15、0 1、 中药复方多糖组合物 实施例 1 : : 一种中药复方多糖组合物, 包括熟附子多糖, 干姜多糖和炙甘草多糖 ; 所述 熟附子多糖, 干姜多糖和炙甘草多糖之间的重量比为 2:2:1。 0021 实施例 2 : : 一种中药复方多糖组合物, 包括熟附子多糖, 干姜多糖和炙甘草多糖 ; 所述熟附子多糖, 干姜多糖和炙甘草多糖之间的重量比为 6:2:1。 0022 实施例 3 : : 一种中药复方多糖组合物, 包括熟附子多糖, 干姜多糖和炙甘草多糖 ; 所述熟附子多糖, 干姜多糖和炙甘草多糖之间的重量比为 10:2:1。 0023 2、 中药复方多糖组合物中的熟附子多糖, 干姜多糖和炙甘草多糖。
16、的提取方法 提取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 (1) 将原料 (熟附子或干姜或炙甘草) 100g, 使用药用机械粉碎机进行高速粉碎, 将粉碎 后的粉末加入超纯水 1800 2200mL 进行高温超声处理 25 分钟, 收集滤液。 0024 (2) 滤渣加入超纯水 1800 2200mL 继续煎煮 1.5 2.5 小时后, 与步骤 (1) 中收 集的滤液合并。 0025 (3) 将合并后溶液于 75 85蒸发至溶液剩余 10% 20%, 转移至烧杯, 冷却至 室温。 0026 (4) 加入 95% 的乙醇, 边加边搅拌, 直至溶液中最终乙醇含量约为 80% 90%。 0027 (5) 将步骤 (4) 的。
17、溶液静置沉淀 22 24 小时后, 抽滤, 弃去滤液, 收集滤渣。滤渣 再分别用乙醇和丙酮各洗涤一次, 将剩余滤渣在 60 70烘干, 得到对应的 (熟附子或 干姜或炙甘草) 多糖粉末。 0028 上述提取方法的实施例, 预处理方法在传统的水浸沸煮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 将 原料进行高速粉碎得到粉末后, 再结合高温超声处理, 有助于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分离, 大大 提高提取效率。 0029 3、 中药复方多糖组合物中的熟附子多糖, 干姜多糖和炙甘草多糖总含量的测定 首先进行 5% 苯酚的配制, 方法为称取 12.5 g 苯酚用超纯水定容至 250 mL。然后进行 标准溶液的配制, 方法为准确称取 1。
18、00 mg 葡萄糖, 定容至 100 mL, 得到葡萄糖浓度为 1000 mg/L 的储备液。分别精密吸取储备液 0.10、 0.20、 0.40、 0.60、 0.80、 1.00 mL 于 10 mL 容量 瓶中, 得到浓度为 10 mg/L、 20 mg/L、 40 mg/L、 60 mg/L、 80 mg/L、 100 mg/L 的系列标准溶 液。 准备样品, 方法为准确称取提取的熟附子多糖粉末10 mg, 用超纯水定容至100 mL, 80 水浴溶解。进行样品含量测定, 分别取系列标准溶液、 样品溶液及空白 (以超纯水作空白) 1 mL, 于具塞比色管中, 加入 1 mL 5% 的苯。
19、酚, 摇匀, 垂直迅速加入 3 mL 浓硫酸, 摇匀, 沸水浴 15 分钟。取出后迅速冷却。在 490 nm 波长下进行测定。以吸光度 A 对浓度 C 回归得方程 : A = 0.00794C + 0.01559, r = 0.99。测得提取粉末总糖含量为 : 熟附子多糖 89.6%, 干姜 多糖 57.8%, 炙甘草多糖 67.4%。计算多糖得率, 熟附子多糖得率为 13.4%, 干姜多糖得率为 说 明 书 CN 104382926 A 5 4/5 页 6 12.5%, 炙甘草多糖为得率为 7.3%。 0030 4、 中药复方多糖组合物的熟附子多糖, 干姜多糖和炙甘草多糖的鉴定 借助红外光谱。
20、和紫外光谱测定技术, 对熟附子多糖、 干姜多糖和炙甘草多糖成分进行 鉴定。红外光谱鉴定借助 Thermo NICOLET is10 FTIR 进行。方法为取干燥后的粉末约 1 mg 与 100 mg KBr 固体粉末在玛瑙研钵中研磨均匀, 压片后在 400 4000cm-1 区波数范围 内进行红外光谱扫描。为了判断多糖中核酸和蛋白质杂质的成分, 利用紫外光谱进行多糖 的鉴定, 借助贝克曼 DU800 紫外分光光度计对多糖样本进行检测。 0031 5、 中药复方多糖组合物对小鼠毒性试验 选择 KM 小鼠 24 只, 基于体重随机化区层分组 (分组之日记做 day0) , 分为 2 组 : 阴性对。
21、 照组, 以熟附子多糖 (2g/kg) 、 干姜多糖 (2g/kg) 和炙甘草多糖组成复方多糖组 ; 每组12只, 雌、 雄各半。采用单次口服给药, 给药体积为 20mL/kg, 给药后观察 7 天。期间测体重及记录 临床症状等指标, 观察结束后解剖动物, 称量肝脏重量和脾脏重量, 计算肝脏系数和脾脏系 数。 0032 图 1 中可以看出, 复方多糖给药组动物在同一时间点体重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 (P 0.05) , 说明复方多糖各组分以 2g/kg 高剂量组合给药对动物体重没有影响, 结合图 2 进 一步判断, 各给药组在解剖后对动物肝脏系数和脾脏系数均无差异 (P 0.05) , 这充分说 。
22、明了熟附子多糖、 干姜多糖和炙甘草多糖以及复方多糖对小鼠无毒副作用。 0033 6、 中药复方多糖组合物的抗肿瘤作用 为了研究多糖组合的抗肿瘤作用, 将熟附子多糖、 生姜多糖、 炙甘草多糖按照一定比例 进行配伍, 选择了三个配伍组方 : 1. 熟附子多糖、 生姜多糖、 炙甘草多糖重量比为 2:2:1, 给药剂量选择熟附子多糖 200mg/kg、 生姜多糖 200mg/kg、 炙甘草多糖 100mg/kg ; 2. 熟附子 多糖、 生姜多糖、 炙甘草多糖重量比为 6:2:1, 给药剂量为熟附子多糖 600mg/kg、 生姜多糖 200mg/kg、 炙甘草多糖 100mg/kg ; 3. 熟附子多。
23、糖、 生姜多糖、 炙甘草多糖重量比为 10:2:1, 给药剂量为熟附子多糖1000mg/kg、 生姜多糖200mg/kg、 炙甘草多糖100mg/kg。 阳性对照药 物选择阿霉素。 0034 小鼠肿瘤模型利用肝癌 H22 接种获得, 首先从液氮中复苏 H22 腹水瘤细胞, 将 0.5 mL 细胞注射至生长状况良好的 KM 小鼠腹腔。1 周后取腹水生长良好的小鼠, 安乐死后抽取 腹水, 腹水无血方可用于接种实验。选择 80 只 KM 小鼠, 雌雄各半, 动物经体重随机化区层 分为 8 组后, 将 0.1mL 腹水瘤源细胞接种至小鼠腋窝处皮下, 并开始给药, 每日观察荷瘤鼠 生存状况和瘤子大小情况。
24、。连续给药 7-10 后动物进行安乐死, 剥离肿瘤并称重拍照, 计算 抑瘤率。计算公式 IR%=1-T/C%, T 为治疗组平均瘤重, C 为模型组平均瘤重。 0035 图 3 可以看出, 阿霉素给药组荷瘤动物体重在给药后期出现体重下降的现象, 说 明阿霉素毒性作用较强, 这是由于细胞毒类抗肿瘤药物的严重毒性反应所致 ; 而其他各组 动物体重增长趋势基本一致。图 4 可以看出, 与模型组比较, 各给药组平均瘤重均显著低于 模型组平均瘤重 (P0.001) , 与阿霉素组比较, 三个复方多糖组的平均瘤重与阿霉素组平均 瘤重无显著性差异 (P 0.05) , 说明多糖复方配伍抗肿瘤效果基本与阿霉素。
25、效果一致, 且 三个复方配伍组随着熟附子多糖比例的增加, 抗肿瘤作用更加明显。 0036 熟附子在中医里常用于肿瘤患者的药方, 主要功效为回阳救逆, 补火助阳, 散寒除 湿 ; 而熟附子多糖也被证实具有良好的免疫增强活性 ; 生姜性味辛温, 有散寒发汗、 化痰止 说 明 书 CN 104382926 A 6 5/5 页 7 咳、 和胃、 止呕等多种功效 ; 生姜多糖被证实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 ; 炙甘草可益气滋阴, 通阳复脉治疗功效, 可解附子毒 ; 三种成分相互组合, 共同协作 ; 中药复方多糖组合物的免 疫增强及抗肿瘤作用会明显提高, 因此该组合物可以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 制备出的药物 的疗效也会更高。 0037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 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 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 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凡根据本发明 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 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104382926 A 7 1/2 页 8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382926 A 8 2/2 页 9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382926 A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