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痰止咳的中药汤.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化痰止咳的中药汤.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510720737.5 (22)申请日 2015.10.30 A61K 36/9064(2006.01) A61P 11/10(2006.01) A61P 11/14(2006.01) (71)申请人 黄兆英 地址 435000 湖北省黄石市铁山区铁山和平 里 11-32 号 (72)发明人 黄兆英 (74)专利代理机构 黄石市三益专利商标事务所 42109 代理人 吴运林 (54) 发明名称 一种化痰止咳的中药汤 (57) 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化痰止咳的中药汤, 其特征在 于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 贝母川贝 8 15g、 浙贝 。
2、2 8g、 杏仁半夏 2 8g、 姜半夏 2 6g、 前 胡 2 8g、 白前 2 5g、 枇杷叶 1 4g、 桔梗 5 10g、 瓜萎 3 7g、 天花粉 2 8g、 草菓 5 18g ; 制备时, 将上述原料煎水服用 ; 本发明化痰止咳, 疗效显著。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CN 106620479 A 2017.05.10 CN 106620479 A 1/1 页 2 1.一种化痰止咳的中药汤, 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 贝母川贝 8 15g 浙贝 2 8g 杏仁半夏 2 8g 姜半夏 2。
3、 6g 前胡 2 8g 白前 2 5g 枇杷叶 1 4g 桔梗 5 10g 瓜萎 3 7g 天花粉 2 8g 草菓 5 18g。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化痰止咳的中药汤, 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 成 : 贝母川贝 12g 浙贝 2g 杏仁半夏 3g 姜半夏 2g 前胡 4g 白前 3g 枇杷叶 1g 桔梗 5g 瓜萎 3g 天花粉 2g 草菓 5g。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6620479 A 2 1/2 页 3 一种化痰止咳的中药汤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养生保健品的制作技术领域, 尤其是一种化痰止咳的中药汤。 背景技术 0002 痰为津液所化, 津液是人体正。
4、常生理性体液, 痰是有形的一种病理产物。 多因外感 风寒湿热之盛, 内伤七情饮食之郁, 以致气逆液浊而成多量稀粘之汁。痰与饮常常互称, 在 临床上又有鉴别 : 粘而稠者为痰, 清而稀者为饮。痰色黄者属于热证, 色白者属于寒证。舌 苔腻者多属湿痰, 舌红口干者多为燥痰。因此, 本发明提出一种化痰止咳的中药汤。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出一种化痰止咳的中药汤。 0004 本发明的一种化痰止咳的中药汤, 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 贝母川贝 8 15g 浙贝 2 8g 杏仁半夏 2 8g 姜半夏 2 6g 前胡 2 8g 白前 2 5g 枇杷叶 1 4g 桔梗 5 10g 瓜。
5、萎 3 7g 天花粉 2 8g 草菓 5 18g。 0005 制备本发明时, 将上述原料用 200ml 的清水煎水服用, 每日 2 次, 5 副 10 天。 0006 本发明的一种化痰止咳的中药汤, 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 贝母川贝 12g 浙贝 2g 杏仁半夏 3g 姜半夏 2g 前胡 4g 白前 3g 枇杷叶 1g 桔梗 5g 瓜萎 3g 天花粉 2g 草菓 5g。 0007 本发明化痰止咳, 疗效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0008 实施例 1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化痰止咳的中药汤, 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 贝母川贝 8 15g 浙贝 2 8g 杏仁半夏 2 8g 姜半夏 2 6g 前胡 2 8g 白前 2 5g 枇杷叶 1 4g 桔梗 5 10g 瓜萎 3 7g 天花粉 2 8g 说 明 书 CN 106620479 A 3 2/2 页 4 草菓 5 18g。 0009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化痰止咳的中药汤, 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 贝母川贝 12g 浙贝 2g 杏仁半夏 3g 姜半夏 2g 前胡 4g 白前 3g 枇杷叶 1g 桔梗 5g 瓜萎 3g 天花粉 2g 草菓 5g。 说 明 书 CN 106620479 A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