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骨病的热疗床及其使用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治疗骨病的热疗床及其使用方法.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541830.9 (22)申请日 2017.07.04 (71)申请人 广东宜众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518105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 道楼岗大道1号天立科技大厦十楼 1004 (72)发明人 赵亚欣 黎国滨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代理人 史霞 (51)Int.Cl. A61F 7/00(2006.01) A61M 37/00(2006.01) A61K 36/9066(2006.01) A61P 1。
2、9/08(2006.01) A61K 35/32(2015.01) A61K 35/413(2015.01) A61K 35/583(2015.01) A61K 35/64(2015.01) (54)发明名称 用于治疗骨病的热疗床及其使用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骨病的热疗床 及其使用方法, 所述热疗床包括床体, 由多种中 药组分炒制后铺设在床体的床板上构成的药物 层以及覆盖在药物层上的透气性隔离层。 通过让 用户平躺在炒制后发热的药物层上进行热疗, 能 够疏通气血经络, 打开寒湿外出通道, 排寒湿、 行 气血、 调五脏、 促进血液循环, 从而快速缓解骨病 的各种症状, 从机。
3、体内部调动细胞活性, 达到治 疗骨病的效果。 本发明通过将传统中医的裹药治 疗和现代设备相结合, 在热疗过程中实现细胞活 化, 即激活人体皮下组织细胞, 增强了免疫力, 进 而对人体产生皮脑效应, 实现提高身体含氧量, 改善微循环, 促进新陈代谢, 平衡身体酸碱度, 同 时还能改善微关节疼痛, 真正做到了有病治病, 未病养身。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附图1页 CN 107397622 A 2017.11.28 CN 107397622 A 1.一种用于治疗骨病的热疗床, 其中, 包括: 床体, 其设置有床板; 药物层, 其布置在所述床板上; 透气性隔离层, 其覆盖在所述药物层上部; 其中。
4、, 所述药物层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炒制后铺设构成: 独活25-35、 威灵仙10- 20、 防己15-25、 秦艽15-25、 豨签草25-35、 臭梧桐10-20、 木瓜5-15、 络石藤15-25、 徐长卿15- 25、 桑枝25-35、 桑寄生10-20、 五加皮20-30、 牛骨5-15、 白蛇花5-15、 海桐皮10-20、 蚕沙5- 15、 寻骨风10-20、 海风藤15-25、 千年健10-20、 松节5-15、 人参40-50、 白术35-45、 熟地25- 35、 玉竹15-25、 枸杞子25-35、 仙灵脾10-20、 灵芝15-25、 桑叶10-20、 菖根5-15、 。
5、白蒺藜15- 25、 黄芩25-35、 黄连15-25、 地骨皮10-20、 大黄10-20、 泽泻15-25、 茵陈20-30、 桔梗15-25、 昆 布10-20、 三七10-20、 玉米须15-25、 魔芋25-35、 熊胆5-15、 怀牛膝10-20、 水飞蓟10-20、 决明 子15-25、 首乌15-25、 金樱子15-25、 郁金15-25、 生地10-20、 柴胡10-20、 升麻5-15、 槐花5- 15、 丹参15-25、 明党参15-25、 黄精10-20、 女贞子15-25以及麻仁10-2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骨病的热疗床, 其中, 所述床板的上表面设置有。
6、加热 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骨病的热疗床, 其中, 还包括罩体, 所述罩体一端开口, 并扣合在所述床板上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治疗骨病的热疗床, 其中, 所述罩体包括第一罩体和第二罩 体, 所述第一罩体的两端开口, 并扣合在所述床板上方, 以在床板上形成船舱式的容置空 间; 所述第二罩体一端开口, 且以开口朝向所述床板头部的方向扣合在所述床板的尾部; 此外, 所述床板的两侧沿所述床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凹槽, 所述第一罩体的两边缘分 别嵌入所述凹槽内, 以使所述第一罩体能沿所述床体长度方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滑 动; 在第一位置所述第二罩体位于第一罩体的内部; 在第二位置。
7、第一罩体的一端与第二罩 体的开口处的边缘相卡接, 以将所述床板的长度的4/5覆盖, 形成理疗时的舱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治疗骨病的热疗床, 其中, 所述第二罩体位于床尾的一侧开 设有孔径可调的透气孔。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治疗骨病的热疗床, 其中, 所述床板的上表面以及第一罩体 和第二罩体面向所述床板的一面均设置有远红外灯, 床体或第一罩体或第二罩体上设置有 控制面板, 所述控制面板分别连接于远红外灯和加热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治疗三高症的热疗床, 其中, 所述床板上设置有多个与人体 背部穴位位置相配合的直径为10-15cm的圆形凹坑, 所述凹坑的底面上设置有伸缩杆,。
8、 所述 伸缩杆上连接有十字形导轨, 所述导轨上设置有可沿所述导轨滑动的转轴, 所述转轴上设 置有按摩头, 且所述按摩头内设置有热磁发生器; 所述伸缩杆、 转轴和按摩头分别与所述控 制面板相连接, 并受控于所述控制面板; 另外, 所述加热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凹坑位置对应的通孔, 以使所述按摩头能由所述加 热板伸出, 并凸出于所述床板表面。 8.一种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热疗床中用于治疗骨病的中药组合物, 其中, 主要包括以 下重量份的组分: 独活25-35、 威灵仙10-20、 防己15-25、 秦艽15-25、 豨签草25-35、 臭梧桐10-20、 木瓜5-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
9、N 107397622 A 2 15、 络石藤15-25、 徐长卿15-25、 桑枝25-35、 桑寄生10-20、 五加皮20-30、 牛骨5-15、 白蛇花 5-15、 海桐皮10-20、 蚕沙5-15、 寻骨风10-20、 海风藤15-25、 千年健10-20、 松节5-15、 人参 40-50、 白术35-45、 熟地25-35、 玉竹15-25、 枸杞子25-35、 仙灵脾10-20、 灵芝15-25、 桑叶10- 20、 菖根5-15、 白蒺藜15-25、 黄芩25-35、 黄连15-25、 地骨皮10-20、 大黄10-20、 泽泻15-25、 茵陈20-30、 桔梗15-25、。
10、 昆布10-20、 三七10-20、 玉米须15-25、 魔芋25-35、 熊胆5-15、 怀牛膝 10-20、 水飞蓟10-20、 决明子15-25、 首乌15-25、 金樱子15-25、 郁金15-25、 生地10-20、 柴胡 10-20、 升麻5-15、 槐花5-15、 丹参15-25、 明党参15-25、 黄精10-20、 女贞子15-25以及麻仁 10-20。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治疗骨病的中药组合物, 其中, 主要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 分: 独活30、 威灵仙15、 防己20、 秦艽20、 豨签草30、 臭梧桐15、 木瓜10、 络石藤20、 徐长卿20、 桑枝30、 桑寄生。
11、15、 五加皮25、 牛骨10、 白蛇花10、 海桐皮15、 蚕沙10、 寻骨风15、 海风藤20、 千 年健15、 松节10、 人参45、 白术40、 熟地30、 玉竹20、 枸杞子30、 仙灵脾15、 灵芝20、 桑叶15、 菖 根10、 白蒺藜20、 黄芩30、 黄连20、 地骨皮15、 大黄15、 泽泻20、 茵陈25、 桔梗20、 昆布15、 三七 15、 玉米须20、 魔芋30、 熊胆10、 怀牛膝15、 水飞蓟15、 决明子20、 首乌20、 金樱子20、 郁金20、 生地15、 柴胡15、 升麻10、 槐花10、 丹参20、 明党参20、 黄精15、 女贞子20以及麻仁15。 。
12、10.一种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用于治疗骨病的热疗床的使用方法, 其中, 主要包括以 下步骤: 步骤1、 将构成所述药物层的组分进行炒制发热; 步骤2、 将炒制后的组分铺设在床板上; 步骤3、 将透气性隔离层覆盖或包裹在所述药物层上, 患者平躺于床板上, 并使所述药 物层位于人体背部下方, 将所述第一罩体设置于第二位置, 开启所述第一罩体、 第二罩体和 床板上的远红外灯, 以及所述加热板, 以使药物层的药物成分经背部穴位渗透至人体内。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07397622 A 3 用于治疗骨病的热疗床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特别涉。
13、及一种用于治疗骨病的热疗床及其使用方 法。 背景技术 0002 骨, 即骨骼, 指人或动物肢体中坚硬的组织部分。 骨病多见于痛风、 颈椎病、 肩周 炎、 滑膜炎、 风湿类风湿关节炎、 腰痛、 足跟痛等, 中医认为, 骨病的主要原因在于风寒引起 的血液循环不通畅, 致使包括肌、 韧带、 滑囊、 筋膜的营养供给不良导致的疾病。 关节病变除 有疼痛外尚伴有肿胀和活动障碍, 呈发作与缓解交替的慢性病程, 部分患者且可出现关节 致残和内脏功能衰竭。 近几年来, 骨病患者呈逐年增多的趋势, 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 极大的痛苦和烦恼, 也给家庭带来了无尽的灾难。 0003 裹药疗愈, 一项古老而神奇的疗法。
14、, 历史悠久, 最早用于临床自先秦就有记载,扁 鹊心书 云:“人于无病时常灸背(灸; 温热的意思), 虽未得长生, 亦可保百余年寿矣” , 用灸 背预防疾病, 延年益寿, 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皇帝内经 记载:“大风汗出、 热意喜 穴” , 说的就是用药物温热穴位的保健方法。 直至清代, 方法逐渐趋于成熟。 清宫医案里记 载: 光绪34年, 光绪皇帝经常腰痛无力, 太医院的御医用蕲艾加以多种中草药物粉碎揉搓 后, 将药物再用绫绢包裹制成六寸宽的腰带, 给光绪皇帝系在腰间来治疗腰胯疼痛, 此类方 法效果奇妙, 用之疼痛即减, 腰部活动轻松自如, 以补汤药之不及。 光绪帝用后大赞 “裹药” 腰带。
15、奇效无比, 之后, 宫内御医将此法广泛用于多种病症, 并取得相应疗效。“裹药” 方法在 此时期已进成熟, 各医家广泛应用并成为外治法中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 展, 中医外治法也迎来了新的研究热潮, 裹药在民间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已成为了治 病、 防病的常用方法, 是中医外治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0004 目前, 针对骨病的治疗西医一般采用非甾类抗炎药、 肾上腺皮质激素或改善病情 的抗风湿药物等进行药物治疗, 或根据情况采取手术治疗, 副作用均较大, 中医采用中药治 疗, 周期较长, 制备时间长, 而且口感较差, 很多人难以坚持, 治疗效果较差, 且内服药对于 患者的肠胃会造成。
16、一定的伤害, 对身体的各项机能均具有一定的影响。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 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0006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骨病的热疗床, 将传统中医的裹药治疗 和现代设备相结合, 实现内病外治, 有效治疗骨病。 0007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骨病的中药组合物, 配合热疗床的使 用, 能够疏通气血经络, 打开寒湿外出通道, 排寒湿、 行气血、 调五脏、 促进血液循环, 从而快 速缓解骨病的各种症状, 从机体内部调动细胞活性, 达到治疗骨病的效果。 0008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 一种用于治疗骨病的热。
17、疗床, 包括: 0009 床体, 其设置有床板; 说 明 书 1/7 页 4 CN 107397622 A 4 0010 药物层, 其布置在所述床板上; 0011 透气性隔离层, 其覆盖在所述药物层上部; 0012 其中, 所述药物层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炒制后铺设构成: 独活25-35、 威灵仙 10-20、 防己15-25、 秦艽15-25、 豨签草25-35、 臭梧桐10-20、 木瓜5-15、 络石藤15-25、 徐长卿 15-25、 桑枝25-35、 桑寄生10-20、 五加皮20-30、 牛骨5-15、 白蛇花5-15、 海桐皮10-20、 蚕沙 5-15、 寻骨风10-20、 海。
18、风藤15-25、 千年健10-20、 松节5-15、 人参40-50、 白术35-45、 熟地25- 35、 玉竹15-25、 枸杞子25-35、 仙灵脾10-20、 灵芝15-25、 桑叶10-20、 菖根5-15、 白蒺藜15- 25、 黄芩25-35、 黄连15-25、 地骨皮10-20、 大黄10-20、 泽泻15-25、 茵陈20-30、 桔梗15-25、 昆 布10-20、 三七10-20、 玉米须15-25、 魔芋25-35、 熊胆5-15、 怀牛膝10-20、 水飞蓟10-20、 决明 子15-25、 首乌15-25、 金樱子15-25、 郁金15-25、 生地10-20、 柴。
19、胡10-20、 升麻5-15、 槐花5- 15、 丹参15-25、 明党参15-25、 黄精10-20、 女贞子15-25以及麻仁10-20。 0013 优选的是, 所述的用于治疗骨病的热疗床中, 所述床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加热板。 0014 优选的是, 所述的用于治疗骨病的热疗床中, 还包括罩体, 所述罩体一端开口, 并 扣合在所述床板上方。 0015 优选的是, 所述的用于治疗骨病的热疗床中, 所述罩体包括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 所述第一罩体的两端开口, 并扣合在所述床板上方, 以在床板上形成船舱式的容置空间; 所 述第二罩体一端开口, 且以开口朝向所述床板头部的方向扣合在所述床板的尾部; 00。
20、16 此外, 所述床板的两侧沿所述床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凹槽, 所述第一罩体的两边 缘分别嵌入所述凹槽内, 以使所述第一罩体能沿所述床体长度方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间滑动; 在第一位置所述第二罩体位于第一罩体的内部; 在第二位置第一罩体的一端与第 二罩体的开口处的边缘相卡接, 以将所述床板的长度的4/5覆盖, 形成理疗时的舱体。 0017 优选的是, 所述的用于治疗骨病的热疗床中, 所述第二罩体位于床尾的一侧开设 有孔径可调的透气孔。 0018 优选的是, 所述的用于治疗骨病的热疗床中, 所述床板的上表面以及第一罩体和 第二罩体面向所述床板的一面均设置有远红外灯, 床体或第一罩体或第二罩体上设。
21、置有控 制面板, 所述控制面板分别连接于远红外灯和加热板。 0019 一种热疗床中用于治疗骨病的中药组合物, 主要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0020 独活25-35、 威灵仙10-20、 防己15-25、 秦艽15-25、 豨签草25-35、 臭梧桐10-20、 木 瓜5-15、 络石藤15-25、 徐长卿15-25、 桑枝25-35、 桑寄生10-20、 五加皮20-30、 牛骨5-15、 白 蛇花5-15、 海桐皮10-20、 蚕沙5-15、 寻骨风10-20、 海风藤15-25、 千年健10-20、 松节5-15、 人 参40-50、 白术35-45、 熟地25-35、 玉竹15-25、 。
22、枸杞子25-35、 仙灵脾10-20、 灵芝15-25、 桑叶 10-20、 菖根5-15、 白蒺藜15-25、 黄芩25-35、 黄连15-25、 地骨皮10-20、 大黄10-20、 泽泻15- 25、 茵陈20-30、 桔梗15-25、 昆布10-20、 三七10-20、 玉米须15-25、 魔芋25-35、 熊胆5-15、 怀 牛膝10-20、 水飞蓟10-20、 决明子15-25、 首乌15-25、 金樱子15-25、 郁金15-25、 生地10-20、 柴胡10-20、 升麻5-15、 槐花5-15、 丹参15-25、 明党参15-25、 黄精10-20、 女贞子15-25以及麻 。
23、仁10-20。 0021 优选的是, 所述的用于治疗骨病的中药组合物中, 主要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0022 独活30、 威灵仙15、 防己20、 秦艽20、 豨签草30、 臭梧桐15、 木瓜10、 络石藤20、 徐长 卿20、 桑枝30、 桑寄生15、 五加皮25、 牛骨10、 白蛇花10、 海桐皮15、 蚕沙10、 寻骨风15、 海风藤 说 明 书 2/7 页 5 CN 107397622 A 5 20、 千年健15、 松节10、 人参45、 白术40、 熟地30、 玉竹20、 枸杞子30、 仙灵脾15、 灵芝20、 桑叶 15、 菖根10、 白蒺藜20、 黄芩30、 黄连20、 地骨皮。
24、15、 大黄15、 泽泻20、 茵陈25、 桔梗20、 昆布15、 三七15、 玉米须20、 魔芋30、 熊胆10、 怀牛膝15、 水飞蓟15、 决明子20、 首乌20、 金樱子20、 郁金 20、 生地15、 柴胡15、 升麻10、 槐花10、 丹参20、 明党参20、 黄精15、 女贞子20以及麻仁15。 0023 优选的是, 一种用于治疗骨病的热疗床的使用方法, 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0024 步骤1、 将构成所述药物层的组分进行炒制发热; 0025 步骤2、 将炒制后的组分铺设在床板上; 0026 步骤3、 将透气性隔离层覆盖或包裹在所述药物层上, 患者平躺于床板上, 并使所 述药物层位。
25、于人体背部下方, 将所述第一罩体设置于第二位置, 开启所述第一罩体、 第二罩 体和床板上的远红外灯, 以及所述加热板, 以使药物层的药物成分经背部穴位渗透至人体 内。 0027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28 本发明以中医内病外治原理, 以及独特的中药验方为基础, 选用具有温通经脉、 活 血通络、 祛风散结等作用的几十味名贵中药材, 采用遵古炮制工艺制成药物层, 通过与现代 工艺制成的热疗床相结合, 使君臣佐使展示最大化的功效。 患者平躺在药物层上, 在热疗床 的辅助作用下, 通过温热效应使细胞活化, 进而产生皮脑效应, 这时渗透力极强的药离子汇 集于人体背部腧穴, 能够经由毛孔摄入人。
26、体, 深入腠理、 筋骨, 直接吸收, 达到生清降浊, 调 达血气, 滋养脏腑, 养护、 修复受损神经, 使得血液循环加速, 进而快速缓解骨病症状、 治疗 骨病的神奇效果。 实现了体质调理、 骨病治疗作用一体化的治养结合的方法。 通过激发人体 的自然自愈抗病免疫能力并和各种绿色保健自然疗法结合, 以达到 “不吃药” 也能够治疗骨 病的神奇功效。 同时, 在热疗效应促使人体细胞活化的情况下, 能够有效的提高人体的含氧 量, 并增强免疫力, 改善体内微循环, 缓解关节疼痛, 平衡身体酸碱度, 促进新陈代谢, 使得 本发明所述的热疗床不仅能够治疗骨病, 还具有上述多种调理保健的功效, 真正实现了有 病。
27、治病, 未病养生的效果。 0029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 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 部分还将通过对本 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30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用于治疗骨病的热疗床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 字能够据以实施。 0032 应当理解, 本文所使用的诸如 “具有” 、“包含” 以及 “包括” 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 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0033 如图1所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骨病的热疗床, 包括: 床体1, 其设置有床板 2; 药物层3, 其布置在所。
28、述床板2上; 透气性隔离层4, 其覆盖在所述药物层3上部。 0034 其中, 所述药物层3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炒制后铺设构成: 独活25-35、 威灵仙 10-20、 防己15-25、 秦艽15-25、 豨签草25-35、 臭梧桐10-20、 木瓜5-15、 络石藤15-25、 徐长卿 说 明 书 3/7 页 6 CN 107397622 A 6 15-25、 桑枝25-35、 桑寄生10-20、 五加皮20-30、 牛骨5-15、 白蛇花5-15、 海桐皮10-20、 蚕沙 5-15、 寻骨风10-20、 海风藤15-25、 千年健10-20、 松节5-15、 人参40-50、 白术35-。
29、45、 熟地25- 35、 玉竹15-25、 枸杞子25-35、 仙灵脾10-20、 灵芝15-25、 桑叶10-20、 菖根5-15、 白蒺藜15- 25、 黄芩25-35、 黄连15-25、 地骨皮10-20、 大黄10-20、 泽泻15-25、 茵陈20-30、 桔梗15-25、 昆 布10-20、 三七10-20、 玉米须15-25、 魔芋25-35、 熊胆5-15、 怀牛膝10-20、 水飞蓟10-20、 决明 子15-25、 首乌15-25、 金樱子15-25、 郁金15-25、 生地10-20、 柴胡10-20、 升麻5-15、 槐花5- 15、 丹参15-25、 明党参15-2。
30、5、 黄精10-20、 女贞子15-25以及麻仁10-20。 0035 在上述方案中, 本发明采用在热疗床中加入特殊配置的药物层, 在使用前将组成 药物层的组分炒热后加入药物层中, 使用者平躺于热疗床上, 利用药物本身的热量使得中 药成本由人体背部的多个穴位渗透至人体内, 尤其是其中的腧穴能够运行气血、 联络脏腑 的通路, 因而使药力和热力相结合, 从而疏通气血经络, 祛风除湿, 消痛散结, 使得体内寒湿 迅速排出, 通经活络发汗而不伤脾胃, 迅速取得内服药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同时, 通过内病 外治实现了无毒副作用, 稳定可靠, 肝肾不受损, 皮肤吃药, 不伤肠胃, 避免了口服药对人体 的毒副。
31、作用。 另外, 仅需将组成药物层的各组分炒热后加入药物层内即可使用, 操作方便、 简单易学、 省时、 省力、 省人、 省心。 通过在药物层上设置透气性隔离层, 既不妨碍药物成本 渗入人体, 又能防止药渣沾到用户身上, 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0036 其中, 组成所述药物层的各组分的具体药理为: 独活: 祛风胜湿, 散寒止痛; 威灵 仙: 祛风除湿, 通络止痛, 消痰水, 散癖积; 防己: 祛风湿, 止痛, 利水; 秦艽: 袪风湿, 舒筋络, 清虚热; 豨签草: 祛除风湿, 强健筋骨, 清热解毒; 臭梧桐: 祛风湿; 木瓜: 舒筋活络, 和胃化 湿; 络石藤: 祛风除湿, 通络止痛, 清热凉血。
32、, 解毒消肿; 徐长卿: 祛风止痛, 驱寒散瘀, 温经通 络; 桑枝: 祛风湿, 通经络, 行水气; 桑寄生: 祛风湿, 益肝肾, 强筋骨, 安胎; 五加皮: 祛风湿, 补肝肾, 强筋骨; 牛骨: 止泄, 止血凉血; 白蛇花: 清热解毒、 消痛散结、 利尿除湿; 海桐皮: 祛 风除湿, 利尿消肿, 活血止痛; 蚕沙: 祛风燥湿, 清热活血; 寻骨风: 祛风除湿, 活血通络, 止 痛; 海风藤: 祛风湿, 通经络, 止痹痛; 千年健: 祛风湿, 舒筋活络, 止痛消肿; 松节: 祛风燥湿, 舒筋通络, 活血止痛; 人参: 大补元气, 补脾益肺, 生津, 安神; 白术: 健脾养胃, 助消化; 熟地:。
33、 补血养阴, 填精益髓; 玉竹: 滋阴润肺, 养胃生津; 枸杞子: 养肝, 滋肾, 润肺; 仙灵脾: 补肾壮 阳, 祛风除湿, 强筋键骨; 灵芝: 补气安神, 止咳平喘; 桑叶: 清肝养肝, 疏散风热, 清肺明目; 菖根: 镇痛, 降压, 降血糖; 白蒺藜: 平肝解郁, 祛风明目; 黄芩: 清热燥湿, 凉血安胎, 解毒功 效; 黄连: 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 地骨皮: 凉血除蒸, 清肺降火; 大黄: 泻热通肠, 凉血解毒, 逐 瘀通经; 泽泻: 利水渗湿, 泄热通淋; 茵陈: 清热利湿, 退黄; 桔梗: 宣肺利咽, 祛痰排脓; 昆布: 软坚散结, 消痰, 利水; 三七: 散瘀止血, 消肿定痛;。
34、 玉米须: 泄热通淋, 平肝利胆; 魔芋: 活血 化瘀, 解毒消肿, 宽肠通便, 化痰软坚; 熊胆: 清热解毒, 平肝明目, 杀虫止血; 怀牛膝: 活血散 瘀, 祛湿利尿, 清热解毒; 水飞蓟: 清热解毒, 保肝利胆; 决明子: 清肝明目, 通便; 首乌: 养血 滋阴, 润肠通便, 截疟, 祛风解毒; 金樱子: 固精缩尿, 降血脂, 止咳平喘; 郁金: 行气破瘀, 通 经络; 生地: 清热生津, 润燥滑肠, 破瘀生新; 柴胡: 疏肝利胆, 疏气解郁, 散火; 升麻: 发表透 疹, 清热解毒, 升举阳气; 槐花: 凉血止血, 清肝泻火; 丹参: 活血祛瘀, 通经止痛, 清心除烦, 凉血消痈; 明。
35、党参: 润肺化痰, 养阴和胃, 平肝解毒; 黄精: 补气养阴, 健脾润肺, 益肾; 女贞 子: 补肾滋阴, 养肝明目, 以及麻仁: 补中益气。 通过将上述中药合理配伍制成药物层, 使得 药物层在加热状态下药物成本渗入人体内, 能够活血化瘀, 祛风止痛, 同时舒筋活络, 止痛 说 明 书 4/7 页 7 CN 107397622 A 7 消肿, 有效的缓解风湿、 类风湿骨病症状, 并将骨病治愈。 0037 一个优选方案中, 所述床板2的上表面设置有加热板。 0038 在上述方案中, 通过在床板的上表面设置加热板, 使得加热板可对药物层内的药 物进行持续的加热, 通过药力和热力的结合, 达到疏通气。
36、血经络, 打开寒湿外出通道的目 的, 从而实现排寒湿、 行气血、 补肾阳、 调五脏的热疗效果, 并在热疗后使人全身温暖, 心情 舒畅, 气血充足, 快速打通全身经络, 消痛散结, 并使骨病康复后不易复发。 0039 一个优选方案中, 还包括罩体, 所述罩体一端开口, 并扣合在所述床板2上方。 0040 在上述方案中, 通过在床板上设置扣合在床板上的罩体, 使得用户在躺于床板上 时, 上部具有罩体的遮盖, 一方面提高了所述热疗床的保温效果, 另一方面加强了热疗的效 果。 0041 一个优选方案中, 所述罩体包括第一罩体5和第二罩体6, 所述第一罩体5的两端开 口, 并扣合在所述床板2上方, 以在。
37、床板2上形成船舱式的容置空间; 所述第二罩体6一端开 口, 且以开口朝向所述床板2头部的方向扣合在所述床板2的尾部; 此外, 所述床板2的两侧 沿所述床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凹槽7, 所述第一罩体5的两边缘分别嵌入所述凹槽7内, 以 使所述第一罩体5能沿所述床体1长度方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滑动; 在第一位置所述 第二罩体6位于第一罩体5的内部; 在第二位置第一罩体5的一端与第二罩体6的开口处的边 缘相卡接, 以将所述床板2的长度的4/5覆盖, 形成理疗时的舱体。 0042 在上述方案中, 通过设置罩体分为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 且第一罩体可在床板上 滑动, 使得在药物层铺设, 以及用户躺于床板。
38、上前, 将第一罩体滑动至第二罩体的外部, 方 便药物层的铺设和用户的躺入, 进而在用户躺入后, 将第一罩体滑动至第二位置, 使得用户 除头部外均位于舱体内部, 便于药物层的温度保持, 以提高用户的热疗效果, 且避免在热疗 过程中用户受到凉风侵袭, 引起不适。 0043 一个优选方案中, 所述第二罩体6位于床尾的一侧开设有孔径可调的透气孔。 0044 在上述方案中, 通过在第二罩体的一侧开设透气孔, 可以提高所述热疗床的透气 性, 以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 且通过将透气孔设置为孔径可调, 可根据不同使用者的需要或 者外界环境温度, 对透气孔的大小进行调整, 以适应不同使用者的需要。 0045 一个。
39、优选方案中, 所述床板2的上表面以及第一罩体5和第二罩体6面向所述床板2 的一面均设置有远红外灯, 床体1或第一罩体5或第二罩体6上设置有控制面板8, 所述控制 面板8分别连接于远红外灯和加热板。 0046 在上述方案中, 通过在床板以及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上均设置远红外灯, 利用远 红外灯发出的远红外线, 能够使得分子同频共振, 吸收能量, 进而形成热效应, 使得用户肌 体深层温度上升, 微血管扩张, 加快了血液循环, 速效温通网络神经、 穴道、 皮肤、 毛孔、 经 络、 血管, 使药物有效成分直接进入人体内, 实现了排除瘀血、 瘀毒, 即修护了组织器官, 还 原机体功能, 促进新陈代谢, 进。
40、而增强了免疫力, 实现了活血散瘀, 祛湿止痛, 从根本上提高 身体活力, 治疗骨病。 通过在床体或第一罩体或第二罩体上设置控制面板, 使得用户可以通 过控制面板方便的控制所述远红外灯和加热板, 且所述控制面板可以通过线路与远红外灯 和加热板连接, 同时还可以采用无线通讯方式与所述远红外灯和加热板进行连接。 0047 一个优选方案中, 所述床板2上设置有多个与人体背部穴位位置相配合的直径为 10-15cm的圆形凹坑, 所述凹坑的底面上设置有伸缩杆, 所述伸缩杆上连接有十字形导轨, 说 明 书 5/7 页 8 CN 107397622 A 8 所述导轨上设置有可沿所述导轨滑动的转轴, 所述转轴上设。
41、置有按摩头, 且所述按摩头内 设置有热磁发生器; 所述伸缩杆、 转轴和按摩头分别与所述控制面板8相连接, 并受控于所 述控制面板8; 另外, 所述加热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凹坑位置对应的通孔, 以使所述按摩头能 由所述加热板伸出, 并凸出于所述床板2表面。 0048 在上述方案中, 通过在床板上设置凹坑, 并在凹坑内设置按摩头, 可借由控制面板 控制按摩头, 使得在需要对背部穴位进行按摩时将按摩头伸出加热板外, 对使用者背部进 行按摩, 同时, 因设置凹坑的直径在10-15cm, 且按摩头设置在十字形导轨上, 使得可以根据 用户的身高和体重对按摩头的位置进行调整, 以利于适应不同用户的使用, 使得按。
42、摩头能 够对背部穴位进行精准的按摩, 并在背部穴位的刺激下, 使得药物层的药物得到用户更好 的吸收, 以利于提高所述热疗床的疗效。 另外, 通过在按摩头内设置热磁发生器, 能够在按 摩的同时对用户进行热磁理疗, 进一步提高了所述热疗床的保健理疗功效。 0049 一种热疗床中用于治疗骨病的中药组合物, 主要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独活25- 35、 威灵仙10-20、 防己15-25、 秦艽15-25、 豨签草25-35、 臭梧桐10-20、 木瓜5-15、 络石藤15- 25、 徐长卿15-25、 桑枝25-35、 桑寄生10-20、 五加皮20-30、 牛骨5-15、 白蛇花5-15、 海桐。
43、皮 10-20、 蚕沙5-15、 寻骨风10-20、 海风藤15-25、 千年健10-20、 松节5-15、 人参40-50、 白术35- 45、 熟地25-35、 玉竹15-25、 枸杞子25-35、 仙灵脾10-20、 灵芝15-25、 桑叶10-20、 菖根5-15、 白蒺藜15-25、 黄芩25-35、 黄连15-25、 地骨皮10-20、 大黄10-20、 泽泻15-25、 茵陈20-30、 桔 梗15-25、 昆布10-20、 三七10-20、 玉米须15-25、 魔芋25-35、 熊胆5-15、 怀牛膝10-20、 水飞蓟 10-20、 决明子15-25、 首乌15-25、 金樱。
44、子15-25、 郁金15-25、 生地10-20、 柴胡10-20、 升麻5- 15、 槐花5-15、 丹参15-25、 明党参15-25、 黄精10-20、 女贞子15-25以及麻仁10-20。 0050 在上述方案中, 通过将上述中药进行合理配伍制成的中药组合物, 能够舒筋通络, 散寒止痛, 消肿散结, 增强了细胞组织活力, 有效缓解关节疼痛, 筋脉拘急, 关节屈伸不利等 骨病的症状, 达到了通筋活血, 治疗骨病的效果。 0051 一种用于治疗骨病的热疗床的使用方法, 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0052 步骤1、 将构成所述药物层的组分进行炒制发热。 0053 步骤2、 将炒制后的组分铺设在床板。
45、上。 0054 步骤3、 将透气性隔离层覆盖或包裹在所述药物层上, 患者平躺于床板上, 并使所 述药物层位于人体背部下方, 将所述第一罩体设置于第二位置, 开启所述第一罩体、 第二罩 体和床板上的远红外灯, 以及所述加热板, 以使药物层的药物成分经背部穴位渗透至人体 内。 0055 在上述方案中, 通过将药物层的组分炒制发热, 铺设在床板上, 患者平躺于热疗床 上后, 用毛巾将除面部以外的身体的各部位进行包裹, 使得患者在热疗过程中不会因为受 风而着凉, 同时加热的药物层与人体的背部贴合, 并配合远红外灯放射的远红外线, 实现分 子同频共振, 能量吸收转换, 形成的热效应能够使肌体深层温度上升。
46、, 进而微血管扩张, 能 够温通神经、 穴道、 皮肤、 毛孔、 经络、 血管, 使药物有效成分直接进入人体内, 全面调节阴阳 平衡, 促进新陈代谢能力, 加快气血循环流量, 使湿寒气由体内排出, 达到治疗骨病的目的。 同时, 药物不经五脏、 肝肾吸收, 不伤正常细胞, 安全可靠。 0056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 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 运用, 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 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 可容易地 说 明 书 6/7 页 9 CN 107397622 A 9 实现另外的修改, 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 本发明并不限 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说 明 书 7/7 页 10 CN 107397622 A 10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11 CN 107397622 A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