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可降解血管支架.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8342327 上传时间:2020-05-1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144442.4

申请日:

20120510

公开号:

CN102657564B

公开日:

2014111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F2/90

主分类号:

A61F2/90

申请人:

大连理工大学

发明人:

赵丹阳,顿锁,王敏杰

地址:

116024 辽宁省大连市凌工路2号

优先权:

CN201210144442A

专利代理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代理人:

关慧贞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可降解血管支架,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特征是血管支架在轴向上至少由6个支撑体通过连接杆构成管形网状结构,每个支撑体在圆周方向由至少8个基本支撑单元连接构成,每个基本支撑单元由两个正U波形杆、两个倒U波形杆、一个C波形杆和两个半C波形杆拼接而成;所述血管支架的连接杆包括以直线、C形或S形为基础的连接杆,并在轴向上连接相邻两个基本支撑单元中C波形的顶端形成整个血管支架结构。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这种血管支架具有良好的柔顺性、均匀变形性、足够的径向支撑强度、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较好的满足了血管支架的力学性能要求和使用要求。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生物可降解血管支架,其特征是血管支架在轴向上至少由6个支撑体通过连接杆构成管形网状结构,每个支撑体在圆周方向由至少8个基本支撑单元连接构成,每个基本支撑单元由两个正U波形杆、两个倒U波形杆、一个C波形杆和两个半C波形杆拼接而成,与两个半C波形杆相连的两个U波形杆是相互平行且分离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可降解血管支架,其特征是:所述血管支架的连接杆包括以直线、C形或S形为基础的连接杆,并在轴向上连接相邻两个基本支撑单元中C波形的顶端形成整个血管支架结构,且每种血管支架结构只能存在一种结构的连接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生物可降解血管支架,其特征是:所述血管支架支撑体和连接杆的横截面完全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生物可降解血管支架,其特征是:血管支架的长度和外径根据临床应用需要确定,壁厚为0.02~0.5mm。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生物可降解血管支架。

背景技术

血管支架作为经皮穿刺冠状动脉成形术中保持病变血管通畅的核心器 件,自二十世纪中期就有了对其的研究。目前,血管支架的发展主要 经历了从金属裸支架到生物可降解金属支架的过程,由于金属支架在 植入人体后会发生排斥反应,并且还要进行二次手术,这不但增加了 治疗的难度,而且治疗效果并不十分明显。生物可降解的金属支架在 植入动脉血管以后虽然不用二次手术取出,但是发生血栓和再狭窄的 概率很高,病变处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当金属支架降解以后病变处 还会再次发生病变。而生物可降解的聚合物支架与金属裸支架和生物 可降解的金属支架相比,不仅在一定时间内具有足够的力学强度,而 且最终降解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经过人体的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排出 体外,可以避免金属支架所带来的一些副作用。

美国FDA已经批准可用于人体内植入的生物可降解性材料有聚乳酸(PL A)、聚左旋乳酸 (PLLA)以及聚丙交酯/聚乙交酯共聚物(PLGA)等,它 们不仅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和降解性能,还具有很好的热学性能 ,并且最终的降解产物对人体无毒无害,是当前医学上广泛应用的聚 合物材料。但生物可降解性材料的屈服强度较小,不能很好的满足血 管支架的支撑性能,合理的血管支架结构可以弥补这样的缺陷,不仅 能提供良好的柔顺性能和均匀膨胀性能,还能保证血管支架具有足够 的支撑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物可降解血管支架,通过血管 支架 的结构优化设计提供足够的支撑强度、柔顺性和均匀膨胀性,同时生 物可降解材料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生物可降解血管支架,其骨架在轴向上至少由6个支撑体通过连接 杆构成管形网状结构,每个支撑体在圆周方向由至少8个基本支撑单元 连接构成,基本支撑单元由两个正U波形杆、两个倒U波形杆、一个C波 形杆和两个半C波形杆拼接而成,并通过连接杆依次连接。连接杆包括 以直线、C形或S形为基础的连接杆,并在轴向上连接相邻两个基本支 撑单元中C波形的顶端形成整个血管支架结构,且每种血管支架结构只 能存在一种结构的连接杆。血管支架支撑体和连接杆的横截面完全相 同。

血管支架的长度和外径可根据临床应用需要确定,壁厚可以选择为0. 02~0.5mm。

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本发明血管支架的支撑单元在血管支架扩张过 程中不仅可以提供足够的径向支撑力,支撑单元的紧密连接还能保证 血管支架膨胀过程的均匀性,从而减小由于不均匀扩张所带来的擦伤 血管内壁;生物可降解性聚合物材料不仅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和 降解性能,而且最终降解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也是人体的代谢产物, 无毒无害,可以避免金属支架所带来的一些副作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血管支架的平面展开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图1的基本支撑单元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图1的直线形连接杆。

附图4为图1的C形连接杆。

附图5为图1的S形连接杆。

图中:1血管支架平面结构;2基本支撑单元;3U波形杆;4C波形杆;

5直线形连接杆;6C形连接杆;7S形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技术方案和附图详细叙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结合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由基本支撑单元2和连接杆构成,其骨 架在轴向上由六圈支撑体2通过连接杆拼接成管形网状结构,分别沿着 轴向和周向对称。连接杆为直线形连接单元,分别连接两个相邻基本 支撑体C波形的顶端。支撑单元和连接杆的横截面完全相同,血管支架 的孔隙率为75%。

结合图2所示,本发明的基本支撑单元由两个正U波形杆、两个倒U波形 杆、一个C波形杆和两个半C波形杆拼接而成。

结合图3所示,本发明的连接杆为直线形连接杆,分别连接相邻两个基 本支撑单元中C波形的顶端。

结合图4所示,本发明的连接杆为C形连接杆,分别连接相邻两个基本 支撑单元中C波形的顶端。

结合图5所示,本发明的连接杆为S形连接杆,分别连接相邻两个基本 支撑单元中C波形的顶端。

一种生物可降解血管支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生物可降解血管支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生物可降解血管支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生物可降解血管支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生物可降解血管支架.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2657564 B (45)授权公告日 2014.11.12 CN 102657564 B (21)申请号 201210144442.4 (22)申请日 2012.05.10 A61F 2/90(2013.01) (73)专利权人 大连理工大学 地址 116024 辽宁省大连市凌工路 2 号 (72)发明人 赵丹阳 顿锁 王敏杰 (74)专利代理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代理人 关慧贞 (54) 发明名称 一种生物可降解血管支架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可降解血管支架, 属 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特征是血管支架在轴向 上至少由 6 个支撑。

2、体通过连接杆构成管形网状结 构, 每个支撑体在圆周方向由至少 8 个基本支撑 单元连接构成, 每个基本支撑单元由两个正 U 波 形杆、 两个倒 U 波形杆、 一个 C 波形杆和两个半 C 波形杆拼接而成 ; 所述血管支架的连接杆包括以 直线、 C 形或 S 形为基础的连接杆, 并在轴向上连 接相邻两个基本支撑单元中 C 波形的顶端形成整 个血管支架结构。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这种血 管支架具有良好的柔顺性、 均匀变形性、 足够的径 向支撑强度、 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 较好的满足 了血管支架的力学性能要求和使用要求。 (51)Int.Cl. 审查员 王萌萌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

3、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102657564 B CN 102657564 B 1/1 页 2 1. 一种生物可降解血管支架, 其特征是血管支架在轴向上至少由 6 个支撑体通过连接 杆构成管形网状结构, 每个支撑体在圆周方向由至少 8 个基本支撑单元连接构成, 每个基 本支撑单元由两个正U波形杆、 两个倒U波形杆、 一个C波形杆和两个半C波形杆拼接而成, 与两个半 C 波形杆相连的两个 U 波形杆是相互平行且分离的。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生物可降解血管支架, 其特征是 : 所。

4、述血管支架的连接 杆包括以直线、 C 形或 S 形为基础的连接杆, 并在轴向上连接相邻两个基本支撑单元中 C 波 形的顶端形成整个血管支架结构, 且每种血管支架结构只能存在一种结构的连接杆。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一种生物可降解血管支架, 其特征是 : 所述血管支架支 撑体和连接杆的横截面完全相同。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一种生物可降解血管支架, 其特征是 : 血管支架的长度 和外径根据临床应用需要确定, 壁厚为 0.020.5mm。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657564 B 2 1/2 页 3 一种生物可降解血管支架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医疗。

5、器械技术领域, 涉及到一种生物可降解血管支架。 背景技术 0002 血管支架作为经皮穿刺冠状动脉成形术中保持病变血管通畅的核心器件, 自二十 世纪中期就有了对其的研究。目前, 血管支架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从金属裸支架到生物可降 解金属支架的过程, 由于金属支架在植入人体后会发生排斥反应, 并且还要进行二次手术, 这不但增加了治疗的难度, 而且治疗效果并不十分明显。生物可降解的金属支架在植入动 脉血管以后虽然不用二次手术取出, 但是发生血栓和再狭窄的概率很高, 病变处治疗的效 果并不理想, 当金属支架降解以后病变处还会再次发生病变。而生物可降解的聚合物支架 与金属裸支架和生物可降解的金属支架相比, 。

6、不仅在一定时间内具有足够的力学强度, 而 且最终降解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经过人体的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排出体外, 可以避免金属 支架所带来的一些副作用。 0003 美国 FDA 已经批准可用于人体内植入的生物可降解性材料有聚乳酸 (PLA)、 聚左 旋乳酸 (PLLA) 以及聚丙交酯 / 聚乙交酯共聚物 (PLGA) 等, 它们不仅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 性能和降解性能, 还具有很好的热学性能, 并且最终的降解产物对人体无毒无害, 是当前医 学上广泛应用的聚合物材料。但生物可降解性材料的屈服强度较小, 不能很好的满足血管 支架的支撑性能, 合理的血管支架结构可以弥补这样的缺陷, 不仅能提供良好的柔顺性。

7、能 和均匀膨胀性能, 还能保证血管支架具有足够的支撑强度。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物可降解血管支架, 通过血管支架的结构 优化设计提供足够的支撑强度、 柔顺性和均匀膨胀性, 同时生物可降解材料具有很好的生 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 0005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 0006 一种生物可降解血管支架, 其骨架在轴向上至少由 6 个支撑体通过连接杆构成管 形网状结构, 每个支撑体在圆周方向由至少 8 个基本支撑单元连接构成, 基本支撑单元由 两个正 U 波形杆、 两个倒 U 波形杆、 一个 C 波形杆和两个半 C 波形杆拼接而成, 并通过连接 杆依次连接。连接杆包括以直。

8、线、 C 形或 S 形为基础的连接杆, 并在轴向上连接相邻两个基 本支撑单元中 C 波形的顶端形成整个血管支架结构, 且每种血管支架结构只能存在一种结 构的连接杆。血管支架支撑体和连接杆的横截面完全相同。 0007 血管支架的长度和外径可根据临床应用需要确定, 壁厚可以选择为 0.020.5mm。 0008 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本发明血管支架的支撑单元在血管支架扩张过程中不仅 可以提供足够的径向支撑力, 支撑单元的紧密连接还能保证血管支架膨胀过程的均匀性, 从而减小由于不均匀扩张所带来的擦伤血管内壁 ; 生物可降解性聚合物材料不仅具有很好 的生物相容性能和降解性能, 而且最终降解产生的二氧化碳。

9、和水也是人体的代谢产物, 无 说 明 书 CN 102657564 B 3 2/2 页 4 毒无害, 可以避免金属支架所带来的一些副作用。 附图说明 0009 附图 1 为本发明血管支架的平面展开结构示意图。 0010 附图 2 为图 1 的基本支撑单元结构示意图。 0011 附图 3 为图 1 的直线形连接杆。 0012 附图 4 为图 1 的 C 形连接杆。 0013 附图 5 为图 1 的 S 形连接杆。 0014 图中 : 1 血管支架平面结构 ; 2 基本支撑单元 ; 3U 波形杆 ; 4C 波形杆 ; 0015 5 直线形连接杆 ; 6C 形连接杆 ; 7S 形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

10、式 0016 以下结合技术方案和附图详细叙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0017 结合图1所示, 本发明的实施例由基本支撑单元2和连接杆构成, 其骨架在轴向上 由六圈支撑体 2 通过连接杆拼接成管形网状结构, 分别沿着轴向和周向对称。连接杆为直 线形连接单元, 分别连接两个相邻基本支撑体 C 波形的顶端。支撑单元和连接杆的横截面 完全相同, 血管支架的孔隙率为 75%。 0018 结合图 2 所示, 本发明的基本支撑单元由两个正 U 波形杆、 两个倒 U 波形杆、 一个 C 波形杆和两个半 C 波形杆拼接而成。 0019 结合图 3 所示, 本发明的连接杆为直线形连接杆, 分别连接相邻两个基本支撑单 元中 C 波形的顶端。 0020 结合图4所示, 本发明的连接杆为C形连接杆, 分别连接相邻两个基本支撑单元中 C 波形的顶端。 0021 结合图5所示, 本发明的连接杆为S形连接杆, 分别连接相邻两个基本支撑单元中 C 波形的顶端。 说 明 书 CN 102657564 B 4 1/2 页 5 图 1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657564 B 5 2/2 页 6 图 4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657564 B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