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末系列精碳粉及其生产工艺.pdf

上传人:a3 文档编号:833254 上传时间:2018-03-1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65.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4118298.3

申请日:

1994.11.21

公开号:

CN1107439A

公开日:

1995.08.30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舒新前缴费通知书|||公开

IPC分类号:

C01B31/02

主分类号:

C01B31/02

申请人:

舒新前;

发明人:

舒新前; 魏平选; 刘绍允

地址:

100083北京市学院路丁1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以我国几个有代表性矿区的焦末为原料,采用重选一浮选联合工艺制得了碳含量在90~98%以上的精碳粉,工艺过程简单、精选效果明显,开辟了我国焦末合理利用的新途径。对比证明,该精碳粉碳含量高、灰分低、硫分低、规格齐全,从而可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可作为优质的高炉喷粉、填料及增碳剂,同时还可作为生产优质炭素和石墨制品及化工材料的原料。

权利要求书

1: 系列精碳粉及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该精碳粉的碳含量高、灰分低、硫分低,可按用户要求制成不同粒度及不同质量规格的系列产品。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列精碳粉,是以焦末为原料按如下生产工艺生产的: (1)选料 (2)预处理 (3)分级 (4)精选 (5)脱水 (6)干燥 (7)检验 (8)包装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产工艺,其分级是采用振动筛、概率筛等多用途煤炭筛分装置进行焦末的粒度分级,一般是将焦末分成6~0.5mm的焦末和-0.5mm的焦泥两部分。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精选过程是采用重选-浮选联合工艺进行焦末与焦泥的精选。 (1)对于粒度为6~0.5mm的焦末采用离心摇床或重介质旋流器与水介质旋流器进行分选,回收率一般为50~90%,当采用重介质旋流器分选时,分选条件为:分选密度为1200~2500kg/m 3 。 (2)对于粒度为-0.5mm的焦泥采用浮选方法,必要时可采用摇床-浮选相结合的方法精选。其中浮选条件是起泡剂为醇类起泡剂,用量为0.1~0.5kg/t;捕收剂为工业油类,用量为1~6kg/t;促进剂主要为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用量为0.15~0.5kg/t;空气量为0.50~2.0m 3 /m 2 ·min;搅拌速度300~1800r/min。 (3)当焦末的灰分及硫分含量较高时,-0.25mm的焦泥可以不再精选,而直接作为烘干机的燃料。而对于6~0.25mm的焦末可以采用摇床-浮选相结合,或重介(水介)质旋流器-浮选相结合的流程进行精选,必要时可考虑采用分步联合精选流程。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产工艺,其脱水工艺是6~0.5mm的精选焦末采用离心脱水机脱水,要求脱水后精焦末的水分降到6~10%以下,-0.5mm的焦泥采用离心过滤式脱水机脱水,脱水后的精焦泥的水分应在20~28%以下。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产工艺,其干燥工艺是采用滚筒式干燥机进行干燥,要求干燥后精碳粉的水分降到2%以下。

说明书


本发明属于矿产品精加工技术。

    钢铁冶金业的发展,相应地促进了焦化业的发展。据统计,我国目前冶金机焦、化工造气焦、铸造焦、土焦等各种焦炭的年产量已达一亿吨左右,其中约有20%左右的焦末。由于其粒度较细(粒度一般小于6mm,有时甚至低于3mm)。灰分较高,难以广泛用于冶金及化工行业,因而造成了大量的积压。经初步推算,仅山西省及陕北的神府矿区,就有数百万吨小机焦和土焦末堆存,不仅占用了大片耕地,污染了环境,而且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

    为了变废为宝,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为这些焦末找出经济合理、有效利用的好出路,经过研究,本发明选择我国部分有代表性矿区的焦末进行了精选试验,通过重选-浮选联合选别工艺,得到了碳含量在90~98%以上的不同规格的系列精碳粉。试验表明,该系列精碳粉作为优质的高炉喷粉,可以明显提高炼铁炉的转化率及生铁质量;作为优质增碳剂、可以明显降低沥青增碳剂的用量,降低炼钢成本。另外,该系列精碳粉由于含碳量高、灰分低,还可作为生产优质炭素及石墨材料的原料及作为碳填料。

    据检索,目前国内外仅只是用焦末生产型煤或型焦,尚没有开展焦末制备系列精碳粉的研究与开发。本发明的特点是结合现行我国焦末的特点,采取如下比较简单地生产工艺制取系列精碳粉。

    (1)选料  是制取优质精碳粉的关键,应选取堆放时间较短、风氧化程度较低、水分及外来杂物含量较低的新鲜焦末,其中水分一般不应超过40~60%,外来杂物一般不应超过20~40%。

    (2)预处理  主国是对堆存时间较长、水分及外来杂物含量较高的焦末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包括干燥和杂物去除两道工序。

    ①去除杂物(去杂)当焦末中混入了泥、沙和其它杂物时,应进行处理去除,主要是通过水洗去除其中的泥、沙等,通过除铁器去除其中的金属杂质。

    ②干燥  水洗去除杂物或堆存时间较长的焦末水分含量较高时,首先应进行干燥处理。由于自然干燥耗时较长且需要较大场地,通常是进行烘干。

    (3)分级  利用振动筛、概率筛等多用途煤炭筛分装置进行焦末的粒度分级,一般是将焦末分成6~0.5mm的焦末和-0.5mm的焦泥两部分。

    (4)精选  本发明采用重选-浮选联合工艺进行焦末与焦泥的精选。

    ①对于粒度为6~0.5mm的焦末采用离心摇床或重介与不介质旋流器进行分选,回收率为50~90%。当采用重介质旋流器分选时,分选条件为:分选密度为1200~2500kg/m3。

    ②对于粒度为-0.5mm以下的焦泥采用浮选方法,必要时可采用摇床浮选相结合的方法。其中浮选条件为:起泡剂为醇类起泡剂,用量为0.1~0.5kg/t;捕收剂为工业油类,用量为1~6kg/t;促进剂为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用量为0.15~0.5kg/t;充气量为0.50~2.0m3/m2·min;搅拌速度300~1800r/min。

    ③当焦末的灰分及硫分含量较高时,-0.25mm的焦泥可以不再精选,而直接作为烘干机燃料。对于6~0.25mm的焦末可以采用摇床-浮选相结合,或重介(水介)旋流器-浮选相结合的流程进行精选。必要时可考虑采取分步联合精选流程。

    (5)脱水  6~0.5mm的精选焦末采用离心脱水机脱水,要求脱水后精焦末的水分在6~10%以下;-0.5mm的焦泥采用真空离心过滤式脱水机脱水,脱水后精焦泥的水分应在20~28%以下。

    (6)干燥  采用滚筒式干燥机进行干燥,要求干燥后精碳粉的水分在2%以下。

    (7)检验  采用煤炭化验国家标准进行精碳粉的工业分析与元素分析,主要分析其水分、灰分、挥发分、固定碳、硫、磷含量,并进行必要的灰成分分析。

    (8)包装  将检验合格的精碳粉按规格进行包装。

    利用本发明生产的精碳粉,可以根据要求,制成不同粒度及不同质量规格的系列产品,从而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经过分析,焦末制备精碳粉的效益十分明显,建设一个年产20万吨的焦末精选厂投资为1500万元,而精选一吨焦末可增殖100~1000元/t以上,这样一年即可收回全部投资,经济效益十分明显。而且大量地利用了废弃焦末,极大地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减轻了环境污染,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实施例

    实施例1  对选自山西某地的高灰机焦末进行了精选试验,该焦末粒度小于6mm,经过预处理及分级后,回收率为98%,分别对6~0.5mm焦末和-0.5mm焦泥进行了重介旋流器和浮选选别试验,结果见表1。

    实施例2  对选自神府矿区某矿的土焦末进行了精选试验,该焦末粒度小于6mm,经过预处理及分级,回收率为97.4%,分别对6~0.5mm焦末和-0.5mm的焦泥进行了摇床及浮选选自试验,结果见表2。

    实施例3  对选自西南某地的高硫小机焦末进行了精选试验,该焦末的粒度小于6mm,经过预处理及分级,回收率为98.4%,分别对6~0.5mm的焦末和-0.5mm以下的焦泥进行了水介质旋流器及水介质旋流器-浮选联合选别试验,结果见表3。

    实施例4  对选自西南某地-6mm的高灰高硫机焦末,直接脱去-0.25mm的焦泥,然后采用离心摇床-水介质旋流器-浮选联合流程进行了选别试验,结果见表4。

    

焦末系列精碳粉及其生产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焦末系列精碳粉及其生产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焦末系列精碳粉及其生产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焦末系列精碳粉及其生产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焦末系列精碳粉及其生产工艺.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以我国几个有代表性矿区的焦末为原料,采用重选一浮选联合工艺制得了碳含量在9098以上的精碳粉,工艺过程简单、精选效果明显,开辟了我国焦末合理利用的新途径。对比证明,该精碳粉碳含量高、灰分低、硫分低、规格齐全,从而可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可作为优质的高炉喷粉、填料及增碳剂,同时还可作为生产优质炭素和石墨制品及化工材料的原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无机化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