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8329751 上传时间:2020-04-3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66.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484762.7

申请日:

20170623

公开号:

CN107184770A

公开日:

2017092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8945,A61P19/06

主分类号:

A61K36/8945,A61P19/06

申请人:

禹州市合同泰药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江红格,朱永喜,解克伟

地址:

452570 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颍川办滨河大道东侧19-21号(药城南侧)

优先权:

CN201710484762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所述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原料按重量配比组成:黄茋50份、附子9份、制半夏9份、羌活9份、白芍9份、仙灵脾9份、萆薢9份、当归9份、枣仁9份、茯苓9份、防风6份、细辛6份、独活6份、肉桂6份、炙甘草6份,川芎4.5份,本发明具有配方简单,治疗效果好,成本低,配方更具针对性,配制方法容易掌握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原料按重量配比组成:黄茋50份、附子9份、制半夏9份、羌活9份、白芍9份、仙灵脾9份、萆薢9份、当归9份、枣仁9份、茯苓9份、防风6份、细辛6份、独活6份、肉桂6份、炙甘草6份,川芎4.5份。 2.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选材;选取合格的各种药材原料;步骤2:制取原料;将步骤1中选取的各种药材黄茋50g、附子9g、制半夏9g、羌活9g、白芍9g、仙灵脾9g、萆薢9g、当归9g、枣仁9g、茯苓9g、防风6g、细辛6g、独活6g、肉桂6g、炙甘草6g,川芎4.5g分别进行除杂处理;步骤3:清洗;将步骤2中选取的各药用部位进行清洗处理,并分别对药材进行灭菌和切段处理;步骤4:煎煮;将步骤3中经清洗处理后按照质量配比的中药放入砂锅中,并向锅中加入6-8水,然后大火烧开,持续十分钟,然后改为文火煎煮,直至水减少至原水量一半停止;步骤5:过滤;将步骤4中混合物通过筛网过滤,取过滤液放入容器中;步骤6:二次煎煮;将步骤5中制得的滤渣放入到砂锅中,加入6倍水,大火烧开,并持续20分钟,然后改为文火煎煮,直至水量减少至四分之一;步骤7:二次过滤;将步骤6中混合物通过筛网过滤,取过滤液放入到步骤5中的容器中;步骤8:制备药液;将步骤7得到的药液冷却存放。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8得到药液一日三次服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痛风一般间歇性发作,发病时主要表现为拇趾关节、踝关节及指关节等部位红肿,且伴随有针刺、刀割般的锐性疼痛,多数患者还会伴发高烧,一般病程超过5 年的患者就会出现痛风结石,痛风结石可导致关节严重变形,使患者无法正常行走,甚至无法握取笔、书、筷子等日常物品,痛风石治疗不及时的话会自行破溃,伤口经年不愈,并最终会因感染而迫使患者截肢致残。部分患者还会因痛风并发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尤其是病程超过十年以上的痛风性肾病患者,如果对病情不加以控制,很容易引发肾绞痛、血尿肾直至引发肾功能衰竭及尿毒症,最终,有的患者不得不依靠肾移植来维持生命;目前临床上并没有专的治疗痛风的中药药物,因此,找到一种配方简单,价格便宜,毒副作用小的中药组合物十分的有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了一种配方简单,成本低,使用效果好,毒副作用小的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所述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原料按重量配比组成:黄茋50份、附子9份、制半夏9份、羌活9份、白芍9份、仙灵脾9份、萆薢9份、当归9份、枣仁9份、茯苓9份、防风6份、细辛6份、独活6份、肉桂6份、炙甘草6份,川芎4.5份。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选材;选取合格的各种药材原料;

步骤2:制取原料;将步骤1中选取的各种药材黄茋50g、附子9 g、制半夏9 g、羌活9 g、白芍9 g、仙灵脾9 g、萆薢9 g、当归9 g、枣仁9 g、茯苓9 g、防风6 g、细辛6 g、独活6 g、肉桂6 g、炙甘草6 g,川芎4.5 g分别进行除杂处理;

步骤3:清洗;将步骤2中选取的各药用部位进行清洗处理,并分别对药材进行灭菌和切段处理;

步骤4:煎煮;将步骤3中经清洗处理后按照质量配比的中药放入砂锅中,并向锅中加入6-8水,然后大火烧开,持续十分钟,然后改为文火煎煮,直至水减少至原水量一半停止;

步骤5:过滤;将步骤4中混合物通过筛网过滤,取过滤液放入容器中;

步骤6:二次煎煮;将步骤5中制得的滤渣放入到砂锅中,加入6倍水,大火烧开,并持续20分钟,然后改为文火煎煮,直至水量减少至四分之一;

步骤7:二次过滤;将步骤6中混合物通过筛网过滤,取过滤液放入到步骤5中的容器中;

步骤8:制备药液;将步骤7得到的药液冷却存放。

所述的步骤8得到药液一日三次服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基于传统中医理论参考现代药理研究成果,用于治疗急慢性咽炎,本发明的采用中药组合药剂,能够降低危害,减少成本,本发明具有配方简单,治疗效果好,成本低,配方更具针对性,配制方法容易掌握的优点。

本发明的各原料药的药理药性分析如下:

1)黄茋: 性味归经;味甘,性微温。功能主治: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肿。用于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痈疽不溃、内伤劳倦、脾虚泻泄、脱肛及一切气衰血虚之症。

2)附子:性味归经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功能主治:用于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泻厥逆,肢冷脉微,心腹冷痛,冷痢,脚气水肿,风寒湿痹,阳痿,宫冷,虚寒吐泻,阴寒水肿,阳虚外感,阴疽疮疡以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3)制半夏:性味归经;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功能主治: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用于湿痰寒痰,咳喘痰多,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生用外治痈肿痰核。姜半夏多用于降逆止呕。

4)羌活: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膀胱、肾经。功能主治:解表散寒,祛风除湿,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项强,风湿痹痛,肩背酸痛。

5)芍:性味归经;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功能主治: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用于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胁痛,腹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

6)仙灵脾:性味归经;辛、甘,温。归肝、肾经。功能主治: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用于肾阳虚衰,阳痿遗精,筋骨痿软,风湿痹痛,麻木拘挛。

7)当归:性味归经;甘,微温。归肺、脾经。功能主治: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痈疽难溃,久溃不敛。

8)萆薢:性味归经;苦,平。归肾、胃经。功能主治:利湿去浊,祛风除痹。用于膏淋,白浊,白带过多,风湿痹痛,关节不利,腰膝疼痛。

9)枣仁:性味归经;甘、酸,平。归肝、胆、心经。功能主治:养心补肝,宁心安神,敛汗,生津。用于虚烦不眠,惊悸多梦,体虚多汗,津伤口渴。

10)茯苓:性味归经;甘、淡,平。归肝、胃经。功能主治:解毒,除湿,通利关节。用于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

11)防风:性味归经;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功能主治: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用于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

12)细辛:性味归经;辛,温。归心、肺、肾经。功能主治: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鼻塞流涕,鼻鼽,鼻渊,风湿痹痛,痰饮喘咳。

13)甘草:性味归经;甘,平。归心、肺、脾、胃经 。功能主治: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脉结代。

14)独活:性味归经;辛、苦,微温。归肾、膀胱经。功能主治:祛风除湿,通痹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少阴伏风头痛,风寒挟湿头痛。

15)肉桂:性味归经;辛、甘、大热。归肾、脾、心、肝经。功能主治: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温通经脉。用于阳痿宫冷,腰膝冷痛,肾虚作喘,虚阳上浮,眩晕目赤,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疝腹痛,痛经经闭。

16)川芎:性味归经;辛,温。归肝、胆、心包经。功能主治: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胸痹心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癥瘕腹痛,头痛,风湿痹痛。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所述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原料按重量配比组成:黄茋50份、附子9份、制半夏9份、羌活9份、白芍9份、仙灵脾9份、萆薢9份、当归9份、枣仁9份、茯苓9份、防风6份、细辛6份、独活6份、肉桂6份、炙甘草6份,川芎4.5份。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选材;选取合格的各种药材原料;

步骤2:制取原料;将步骤1中选取的各种药材黄茋50g、附子9 g、制半夏9 g、羌活9 g、白芍9 g、仙灵脾9 g、萆薢9 g、当归9 g、枣仁9 g、茯苓9 g、防风6 g、细辛6 g、独活6 g、肉桂6 g、炙甘草6 g,川芎4.5 g分别进行除杂处理;

步骤3:清洗;将步骤2中选取的各药用部位进行清洗处理,并分别对药材进行灭菌和切段处理;

步骤4:煎煮;将步骤3中经清洗处理后按照质量配比的中药放入砂锅中,并向锅中加入6-8水,然后大火烧开,持续十分钟,然后改为文火煎煮,直至水减少至原水量一半停止;

步骤5:过滤;将步骤4中混合物通过筛网过滤,取过滤液放入容器中;

步骤6:二次煎煮;将步骤5中制得的滤渣放入到砂锅中,加入6倍水,大火烧开,并持续20分钟,然后改为文火煎煮,直至水量减少至四分之一;

步骤7:二次过滤;将步骤6中混合物通过筛网过滤,取过滤液放入到步骤5中的容器中;

步骤8:制备药液;将步骤7得到的药液冷却存放。

所述的步骤8得到药液一日三次服用。

本发明基于传统中医理论参考现代药理研究成果,用于治疗急慢性咽炎,本发明的采用中药组合药剂,能够降低危害,减少成本,本发明具有配方简单,治疗效果好,成本低,配方更具针对性,配制方法容易掌握的优点。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484762.7 (22)申请日 2017.06.23 (71)申请人 禹州市合同泰药业有限公司 地址 452570 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颍川办 滨河大道东侧19-21号 (药城南侧) (72)发明人 江红格 朱永喜 解克伟 (51)Int.Cl. A61K 36/8945(2006.01) A61P 19/06(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 所 述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原料按。

2、重量配比组成: 黄茋50份、 附子9份、 制半夏9份、 羌活9份、 白芍9 份、 仙灵脾9份、 萆薢9份、 当归9份、 枣仁9份、 茯苓 9份、 防风6份、 细辛6份、 独活6份、 肉桂6份、 炙甘 草6份, 川芎4.5份, 本发明具有配方简单, 治疗效 果好, 成本低, 配方更具针对性, 配制方法容易掌 握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CN 107184770 A 2017.09.22 CN 107184770 A 1.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原料按重量 配比组成: 黄茋50份、 附子9份、 制半夏9份、 羌活9份、 白芍9份、 仙灵脾9份、。

3、 萆薢9份、 当归9 份、 枣仁9份、 茯苓9份、 防风6份、 细辛6份、 独活6份、 肉桂6份、 炙甘草6份, 川芎4.5份。 2.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 选材; 选取合格的各种药材原料; 步骤2: 制取原料; 将步骤1中选取的各种药材黄茋50g、 附子9 g、 制半夏9 g、 羌活9 g、 白芍9 g、 仙灵脾9 g、 萆薢9 g、 当归9 g、 枣仁9 g、 茯苓9 g、 防风6 g、 细辛6 g、 独活6 g、 肉 桂6 g、 炙甘草6 g, 川芎4.5 g分别进行除杂处理; 步骤3: 清洗; 将步骤2中选取的各药用部位。

4、进行清洗处理, 并分别对药材进行灭菌和切 段处理; 步骤4: 煎煮; 将步骤3中经清洗处理后按照质量配比的中药放入砂锅中, 并向锅中加入 6-8水, 然后大火烧开, 持续十分钟, 然后改为文火煎煮, 直至水减少至原水量一半停止; 步骤5: 过滤; 将步骤4中混合物通过筛网过滤, 取过滤液放入容器中; 步骤6: 二次煎煮; 将步骤5中制得的滤渣放入到砂锅中, 加入6倍水, 大火烧开, 并持续 20分钟, 然后改为文火煎煮, 直至水量减少至四分之一; 步骤7: 二次过滤; 将步骤6中混合物通过筛网过滤, 取过滤液放入到步骤5中的容器中; 步骤8: 制备药液; 将步骤7得到的药液冷却存放。 3.如权。

5、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步 骤8得到药液一日三次服用。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7184770 A 2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 法。 背景技术 0002 痛风一般间歇性发作, 发病时主要表现为拇趾关节、 踝关节及指关节等部位红肿, 且伴随有针刺、 刀割般的锐性疼痛, 多数患者还会伴发高烧, 一般病程超过5 年的患者就会 出现痛风结石, 痛风结石可导致关节严重变形, 使患者无法正常行走, 甚至无法握取笔、 书、 筷子等日。

6、常物品, 痛风石治疗不及时的话会自行破溃, 伤口经年不愈, 并最终会因感染而迫 使患者截肢致残。 部分患者还会因痛风并发冠心病、 高血压、 糖尿病等疾病, 尤其是病程超 过十年以上的痛风性肾病患者, 如果对病情不加以控制, 很容易引发肾绞痛、 血尿肾直至引 发肾功能衰竭及尿毒症, 最终, 有的患者不得不依靠肾移植来维持生命; 目前临床上并没有 专的治疗痛风的中药药物, 因此, 找到一种配方简单, 价格便宜, 毒副作用小的中药组合物 十分的有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而提供了一种配方简单, 成本低, 使用 效果好, 毒副作用小的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

7、物及其制备方法。 0004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 所述的中药 组合物是由以下原料按重量配比组成: 黄茋50份、 附子9份、 制半夏9份、 羌活9份、 白芍9份、 仙灵脾9份、 萆薢9份、 当归9份、 枣仁9份、 茯苓9份、 防风6份、 细辛6份、 独活6份、 肉桂6份、 炙 甘草6份, 川芎4.5份。 0005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 选材; 选取合格的各种药材原料; 步骤2: 制取原料; 将步骤1中选取的各种药材黄茋50g、 附子9 g、 制半夏9 g、 羌活9 g、 白芍9 g、 仙灵脾9 g、。

8、 萆薢9 g、 当归9 g、 枣仁9 g、 茯苓9 g、 防风6 g、 细辛6 g、 独活6 g、 肉 桂6 g、 炙甘草6 g, 川芎4.5 g分别进行除杂处理; 步骤3: 清洗; 将步骤2中选取的各药用部位进行清洗处理, 并分别对药材进行灭菌和切 段处理; 步骤4: 煎煮; 将步骤3中经清洗处理后按照质量配比的中药放入砂锅中, 并向锅中加入 6-8水, 然后大火烧开, 持续十分钟, 然后改为文火煎煮, 直至水减少至原水量一半停止; 步骤5: 过滤; 将步骤4中混合物通过筛网过滤, 取过滤液放入容器中; 步骤6: 二次煎煮; 将步骤5中制得的滤渣放入到砂锅中, 加入6倍水, 大火烧开, 并持。

9、续 20分钟, 然后改为文火煎煮, 直至水量减少至四分之一; 步骤7: 二次过滤; 将步骤6中混合物通过筛网过滤, 取过滤液放入到步骤5中的容器中; 步骤8: 制备药液; 将步骤7得到的药液冷却存放。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7184770 A 3 0006 所述的步骤8得到药液一日三次服用。 000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基于传统中医理论参考现代药理研究成果, 用于治疗 急慢性咽炎, 本发明的采用中药组合药剂, 能够降低危害, 减少成本, 本发明具有配方简单, 治疗效果好, 成本低, 配方更具针对性, 配制方法容易掌握的优点。 0008 本发明的各原料药的药理药性分析如下。

10、: 1) 黄茋: 性味归经; 味甘, 性微温。 功能主治: 补气升阳, 益卫固表, 托毒生肌, 利水退 肿。 用于自汗, 盗汗、 血痹、 浮肿、 痈疽不溃、 内伤劳倦、 脾虚泻泄、 脱肛及一切气衰血虚之症。 0009 2) 附子: 性味归经辛、 甘, 大热; 有毒。 归心、 肾、 脾经。 功能主治: 用于阴盛格阳, 大 汗亡阳, 吐泻厥逆, 肢冷脉微, 心腹冷痛, 冷痢, 脚气水肿, 风寒湿痹, 阳痿, 宫冷, 虚寒吐泻, 阴寒水肿, 阳虚外感, 阴疽疮疡以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0010 3) 制半夏: 性味归经; 辛, 温; 有毒。 归脾、 胃、 肺经。 功能主治: 燥湿化痰, 降逆止呕, 。

11、消痞散结。 用于湿痰寒痰, 咳喘痰多, 痰饮眩悸, 风痰眩晕, 痰厥头痛, 呕吐反胃, 胸脘痞闷, 梅核气; 生用外治痈肿痰核。 姜半夏多用于降逆止呕。 0011 4) 羌活: 性味归经; 辛、 苦, 温。 归膀胱、 肾经。 功能主治: 解表散寒, 祛风除湿, 止痛。 用于风寒感冒, 头痛项强, 风湿痹痛, 肩背酸痛。 0012 5) 芍: 性味归经; 苦、 酸, 微寒。 归肝、 脾经。 功能主治: 养血调经, 敛阴止汗, 柔肝止 痛, 平抑肝阳。 用于血虚萎黄, 月经不调, 自汗, 盗汗, 胁痛, 腹痛, 四肢挛痛, 头痛眩晕。 0013 6) 仙灵脾: 性味归经; 辛、 甘, 温。 归肝、。

12、 肾经。 功能主治: 补肾阳, 强筋骨, 祛风湿。 用 于肾阳虚衰, 阳痿遗精, 筋骨痿软, 风湿痹痛, 麻木拘挛。 0014 7) 当归: 性味归经; 甘, 微温。 归肺、 脾经。 功能主治: 补气升阳, 固表止汗, 利水消 肿, 生津养血, 行滞通痹, 托毒排脓, 敛疮生肌。 于气虚乏力, 食少便溏, 中气下陷, 久泻脱 肛, 便血崩漏, 表虚自汗, 气虚水肿, 内热消渴, 血虚萎黄, 半身不遂, 痹痛麻木, 痈疽难溃, 久 溃不敛。 0015 8) 萆薢: 性味归经; 苦, 平。 归肾、 胃经。 功能主治: 利湿去浊, 祛风除痹。 用于膏淋, 白浊, 白带过多, 风湿痹痛, 关节不利, 。

13、腰膝疼痛。 0016 9) 枣仁: 性味归经; 甘、 酸, 平。 归肝、 胆、 心经。 功能主治: 养心补肝, 宁心安神, 敛 汗, 生津。 用于虚烦不眠, 惊悸多梦, 体虚多汗, 津伤口渴。 0017 10) 茯苓: 性味归经; 甘、 淡, 平。 归肝、 胃经。 功能主治: 解毒, 除湿, 通利关节。 用于 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 筋骨疼痛; 湿热淋浊, 带下, 痈肿, 瘰疬, 疥癣。 0018 11) 防风: 性味归经; 辛、 甘, 微温。 归膀胱、 肝、 脾经。 功能主治: 祛风解表, 胜湿止 痛, 止痉。 用于感冒头痛, 风湿痹痛, 风疹瘙痒, 破伤风。 0019 12) 细辛:。

14、 性味归经; 辛, 温。 归心、 肺、 肾经。 功能主治: 解表散寒, 祛风止痛, 通窍, 温肺化饮。 用于风寒感冒, 头痛, 牙痛, 鼻塞流涕, 鼻鼽, 鼻渊, 风湿痹痛, 痰饮喘咳。 0020 13) 甘草: 性味归经; 甘, 平。 归心、 肺、 脾、 胃经 。 功能主治: 补脾和胃, 益气复脉。 用 于脾胃虚弱, 倦怠乏力, 心动悸, 脉结代。 0021 14) 独活: 性味归经; 辛、 苦, 微温。 归肾、 膀胱经。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 通痹止痛。 用 于风寒湿痹, 腰膝疼痛, 少阴伏风头痛, 风寒挟湿头痛。 0022 15) 肉桂: 性味归经; 辛、 甘、 大热。 归肾、 脾、 。

15、心、 肝经。 功能主治: 补火助阳, 引火归 元, 散寒止痛, 温通经脉。 用于阳痿宫冷, 腰膝冷痛, 肾虚作喘, 虚阳上浮, 眩晕目赤, 心腹冷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7184770 A 4 痛, 虚寒吐泻, 寒疝腹痛, 痛经经闭。 0023 16) 川芎: 性味归经; 辛, 温。 归肝、 胆、 心包经。 功能主治: 活血行气, 祛风止痛。 用于 胸痹心痛, 胸胁刺痛, 跌扑肿痛, 月经不调, 经闭痛经, 癥瘕腹痛, 头痛, 风湿痹痛。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0024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 所述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原料按重量配比组成: 黄茋50份、 附子9份、 制半夏9。

16、份、 羌活9份、 白芍9份、 仙灵脾9份、 萆薢9份、 当归9份、 枣仁9份、 茯苓9份、 防风6份、 细辛6份、 独活6份、 肉桂6份、 炙甘草6份, 川芎4.5份。 0025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 选材; 选取合格的各种药材原料; 步骤2: 制取原料; 将步骤1中选取的各种药材黄茋50g、 附子9 g、 制半夏9 g、 羌活9 g、 白芍9 g、 仙灵脾9 g、 萆薢9 g、 当归9 g、 枣仁9 g、 茯苓9 g、 防风6 g、 细辛6 g、 独活6 g、 肉 桂6 g、 炙甘草6 g, 川芎4.5 g分别进行除杂处理; 步骤3: 。

17、清洗; 将步骤2中选取的各药用部位进行清洗处理, 并分别对药材进行灭菌和切 段处理; 步骤4: 煎煮; 将步骤3中经清洗处理后按照质量配比的中药放入砂锅中, 并向锅中加入 6-8水, 然后大火烧开, 持续十分钟, 然后改为文火煎煮, 直至水减少至原水量一半停止; 步骤5: 过滤; 将步骤4中混合物通过筛网过滤, 取过滤液放入容器中; 步骤6: 二次煎煮; 将步骤5中制得的滤渣放入到砂锅中, 加入6倍水, 大火烧开, 并持续 20分钟, 然后改为文火煎煮, 直至水量减少至四分之一; 步骤7: 二次过滤; 将步骤6中混合物通过筛网过滤, 取过滤液放入到步骤5中的容器中; 步骤8: 制备药液; 将步骤7得到的药液冷却存放。 0026 所述的步骤8得到药液一日三次服用。 0027 本发明基于传统中医理论参考现代药理研究成果, 用于治疗急慢性咽炎, 本发明 的采用中药组合药剂, 能够降低危害, 减少成本, 本发明具有配方简单, 治疗效果好, 成本 低, 配方更具针对性, 配制方法容易掌握的优点。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7184770 A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