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异氰酸酯残液制化学灌浆材料.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831803 上传时间:2018-03-1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2106672.4

申请日:

1992.08.17

公开号:

CN1082566A

公开日:

1994.02.23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C08L75/04

主分类号:

C08L75/04

申请人:

化学工业部海洋涂料研究所;

发明人:

朱万章; 张锡禔; 胡宗贤

地址:

266071山东省青岛市金湖路4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青岛市专利服务中心

代理人:

张爱玲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制备聚氨酯型灌浆材料的方法,利用通用异氰酸酯生产过程中经蒸馏提出成品后,留下的残液为一个组分,以羟基化合物为另一组分,两个组分均匀混合后即可灌浆,室温固化后使用。羟基化合物组分中可以添加增塑剂、催化剂、交联剂、表面活性剂、有机溶剂和无机填料。该方法利用废物,既减少环境污染,又简化制造工艺,降低了成本,得到一种性能优良的聚氨酯灌浆材料。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制备聚氨酯型灌浆材料的方法,其特征是用异氰酸酯残液和羟基化合物分别为两个组份,按比例直接均匀混合后即可进行灌浆,室温固化后使用;其两组份的配比为,异氰酸酯残液用量为10-70%(重量),其余为羟基化合物组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聚氨酯型灌浆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异氰酸酯残液是异氰酸酯生产过程中,经蒸馏提出成品后,留下的深色残液,这些异氰酸酯残液是各种通用异氰酸酯,如: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异氰酸酯、苯撑异氰酸酯、六次甲基二异氰酸酯、萘撑异氰酸酯及多苯基多次甲基多异氰酸酯等生产中的残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聚氨酯型灌浆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羟基化合物组份可以单独一个成份使用,也可以以它为主体再添加各种助剂或添加剂共用,这些羟基化合物可以是聚醚、聚酯、聚丁二烯、醇酸树脂、聚丙烯酸树脂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制备聚氨酯型灌浆材料的方法,其特征是在羟基化合物中可以加入增塑剂,它们可以是小分子量的羟基化合物,例如:甘油、三羟甲基丙烷、丁二醇、己二醇、丙三醇、己三醇等,可以是植物油类,也可以是丙烯酸酯类予聚物及端羟基聚氨酯,还可以是酯类化合物,例如:苯二甲酸酯、癸二酸酯、己二酸酯、磷酸酯等,这些增塑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几种混合起来使用,其用量为主体羟基化合物的5-90%(重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制备聚氨酯型灌浆材料的方法,其特征是羟基化合物中可以加入催化剂和交联剂,它们可以是小分子胺类化合物,例如:三乙醇胺、二乙醇胺、乙醇胺、二甲基乙醇胺、甲基二乙醇胺、三乙胺、二乙胺、乙二胺、己二胺等、其加入量为主体羟基化合物的0.01-10%(重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制备聚氨酯型灌浆材料的方法,其特征是羟基化合物中可加入有机金属类和金属螯合物类催化剂,它们可以是:二月桂酸二丁基锡、辛酸亚锡、异辛酸铅、醋酸苯汞,乙酰丙酮的铁、钴、钒盐,以及环烷酸钴、锌盐等,其加入量为主体羟基化合物的0.01-10%(重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制备聚氨酯型灌浆材料的方法,其特征是羟基化合物中可以加入表面活性剂,可以是聚氧乙烯烷基醚类,例如:吐温(Tween)60、65、80;曲拉通(Triton)100等,也可以是聚氧乙烯酯类,如span:20、40、60、80,等;也可以是有机硅类,如:水溶性硅油,水乳性硅油,其用量为主体羟基化合物的0.2-20%(重量)。
8、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制备聚氨酯型灌浆材料的方法,其特征是在主体羟基材料中可以加入有机溶剂,它们可以是有机酮、酯、烃、卤代烃类,例如:丙酮、甲乙酮、环己酮、醋酸乙醋、醋酸丁酯、二甲苯、200溶剂油、甲苯、苯、二氯乙烷、氯仿、四氯化碳、三氯乙烯等、其用量为主体羟基化合物的5-80%(重量)。
9、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制备聚氨酯型灌浆材料的方法,其特征是在主体羟基材料中可以添加无机填料,可以是:水泥、白水泥、石膏粉、碳酸钙、滑石粉、陶土、氧化铁红等,其用量为主体羟基材料的10-60%(重量)。

说明书

本发明是一种化学灌浆材料的制备方法,是属于聚氨酯型的化学灌浆材料。

化学灌浆材料主要用作多微孔基材的防渗、堵漏和加固,对土壤,水泥、地面、屋顶、涵洞等均可应用。经化学灌浆处理的基材强度大增,结构紧密,透水性减小或完全不透水。聚氨酯化学灌浆材料是灌浆材料中性能最好的品种之一,通常这类材料是采用异氰酸酯,与多羟基化合物进行化学合成异氰酸酯的予聚体,以此作为含异氰酸酯的组份,再与固化剂等配合成为聚氨酯灌浆材料,所使用的异氰酸酯一般是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六次甲基二异氰酸酯,多苯基多次甲基多异氰酸酯等,这种灌浆材料成本高,而且制备予聚体需要合成设备及消耗能量。

本发明的目的是利用异氰酸酯残液为原料,以降低原聚氨酯灌浆材料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并简化制备方法,以获得一种性能好的聚氨酯类灌浆材料。

本发明的化学灌浆材料是由两组份组成,一个组份是异氰酸酯残液,为第1组份,另一组份是一种混合物,为主的成份是羟基化合物为第2组份,并可配之以增塑剂、催化剂、交联剂、表面活性剂、无机填料及溶剂以改善各种性能。

灌浆材料的制备,只需将第2组份的各种成份按比例混合均匀待用,在现场灌浆时,1组份与2组份按比例均匀混合,然后用压注或浇注法灌入需加固防渗的基材、缝隙或微孔中,室温下即可固化、由于1、2组份在混合时放热,其温度的升高可以缩短固化时间。

组份1是异氰酸酯残液,即异氰酸酯在生产过程中,经蒸馏提出
成品后,留下的一种深色残液,其中含有大量的异氰酸酯多聚体,少部分异氰酸酯及清釜过种中加入的溶剂。这些残液异氰酸酯基含量为15-25%,通常为17-21%,其色泽为棕色或棕黑色,粘度大,稳定性稍差,所以难以用于一般聚氨酯产品的生产,弃之污染土壤和水源,国外多作为废物以燃烧法处理。由于这些异氰酸酯残液分子量大,蒸气压低,挥发性小,无刺激味,本发明用它直接作为化学灌浆材料的一个组份,对环境和人体无害,另外它与另一组份的羟基化合物和各种助剂作用固化后的止漏效果很好,说明其性能也符合要求,这些异氰酸酯可以是通用的各种异氰酸酯,例如: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异氰酸酯、苯撑异氰酸酯、六次甲基二异氰酸酯、萘撑异氰酸酯及多苯基多次甲基多异氰酸酯等生产中的残液,平均每个分子中有一个以上的异氰酸酯基即可。

组份2中的主体成分为羟基化合物,是平均每个分子中有两个以上的羟基的聚合物或予聚物,其分子量为250以上,可为聚醚、聚酯、聚丁二烯、醇酸树脂、聚丙烯酸树脂等。组份2中单独使用主成份即可,也可加入下列添加成份:可加入小分子量的羟基化合物,例如:甘油、三羟甲基丙烷、丁二醇、己二醇、丙三醇、己三醇、植物油、丙烯酸酯予聚物类、端羟基聚氨酯等。它们可以单用也可以几种混合起来用,这些分子量较小的羟基化合物和分子量较大的带羟基的聚氨酯予聚物可同时起到交联剂和内增塑剂的作用,对固化后的浆料材料的化学性质起调节作用,增加柔韧性,改善力学性能。另外还可以在2组份中加入外增塑剂它们是各种酯类化合物,例如:苯二甲酸酯、癸二酸酯、己二酸酯、磷酸酯等,其用量为主体羟基化合物的5-90%。

组份2中还可以加入催化剂,以加速灌浆材料的固化速度,有些成份还起交联的作用,它们可以是一些小分子胺类化合物,例如:三乙醇胺、二乙醇胺、乙醇胺、二甲基乙醇胺、甲基二乙醇胺、三乙胺、二乙胺、乙二胺、己二胺等,作为催化剂还可以用有机金属类或金属
螯合物,例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辛酸亚锡、异辛酸铅、醋酸苯汞、乙酰丙酮的铁、钴、钒盐、以及环烷酸的钴、锌盐等。其催化剂的加入量为主体羟基化合物的0.01-10%。

组份2  中还可以加入表面活性剂,以提高灌浆料的润湿性能和渗透能力,调节发泡性能和泡孔的均匀性,本发明采用一种或几种表面活性剂,它们可以是:聚氧乙烯烷基醚类,例如:吐温(Tween)60、65、80;曲拉通(Triton)100等,也可以是聚氧乙烯酯类,例如Span:20、40、60、80,等;也可以是有机硅类,例如:水溶性硅油、水乳性硅油等,其中以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最好,其用量为主体羟基材料的0.2-20%,最好为0.8-2.0%。

组份2中还加入有机溶剂,以降低灌浆料的粘度,提高渗透性。它们可以是有机酮、酯、烃、卤代烃类,例如:丙酮,甲乙酮、环己酮、醋酸乙酯、醋酸丁酯、二甲苯、200溶剂油、甲苯、苯、二氯乙烷、氯仿、四氯化碳、三氯乙烯等,其用量为主体羟基材料的5-80%。

对某些需要粘度较大场合,在组份2中可以添加无机填料,以增加浆料粘度,提高加固料的强度,减少渗漏和潮湿,它们可以是:水泥、白水泥、石膏粉、碳酸钙、滑石粉、陶土、氧化铁红,以及其它颜料和填料。其用量为主体羟基材料的10-60%。

组分1和组分2配比为:组份1用量为10-70%(重量),最好为20-35%,其余为组份2。

本发明的优点为:利用原来作为废物的异氰酸酯精馏提纯后残留物作为化学灌浆材料的主要原料,既防止了废物对环境的污染,又简化了原聚氨酯灌浆材料的制备工艺,不需要复杂的设备,不消耗能源,所以成本低廉,另外由于异氰酸酯残液分子量大,挥发性极小,制得的化学灌浆材料无异氰酸酯的刺激性气味,可免除对施工人员健康的危害。再则,本发明方法制得的灌浆材料粘度低,渗透性好,能充分渗
入被灌材料的微孔隙之中,并能自身或与材料中的微量水份反应后膨胀,并密切填充材料中的微孔和缝隙,起到防渗堵漏的作用,同时由于固化后聚氨酯灌浆材料与被处理基材的良好附着力,从而对基材起到加固增强作用。

实施例(重量份):

例1:

称醇酸树酯10份,N303(羟基聚醚,分量300左右)3份,丙酮5份,三乙醇胺0.2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02份,混合均匀为一个组份,与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残液(NCO%=17%)8份,充分混匀后灌浆,22分钟后凝胶,24小时后得强度好的固着体。

例2:

在例1的配方中,以端羟基聚氨酯予聚体(分子量5000左右)代替N303,32分钟凝胶,固化物韧性好于例1的产物,

例3:

称取醇酸树脂10份,N3033份,吐温(Tween)80  1份,丙酮7.5份,三乙醇胺0.2份,辛酸亚锡0.02份,均匀混合为一个组份,与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残液8.4份,充分均匀混个后灌浆,28分钟凝胶,发泡均匀,渗透性好。

例4:

称取醇酸树脂10.5份,端羟基聚醚型聚氨酯予聚物(分子量5000左右)3份,三乙醇胺0.2份,吐温(Tween)80  0.5份,混合均匀为一个组份,与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8份,充分均匀混合后灌浆,1.5小时凝胶,与水泥有极好的附着力,强度好。

用异氰酸酯残液制化学灌浆材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用异氰酸酯残液制化学灌浆材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用异氰酸酯残液制化学灌浆材料.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异氰酸酯残液制化学灌浆材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异氰酸酯残液制化学灌浆材料.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制备聚氨酯型灌浆材料的方法,利用通用异氰酸酯生产过程中经蒸馏提出成品后,留下的残液为一个组分,以羟基化合物为另一组分,两个组分均匀混合后即可灌浆,室温固化后使用。羟基化合物组分中可以添加增塑剂、催化剂、交联剂、表面活性剂、有机溶剂和无机填料。该方法利用废物,既减少环境污染,又简化制造工艺,降低了成本,得到一种性能优良的聚氨酯灌浆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其制备或化学加工;以其为基料的组合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