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灯的驱动装置、驱动方法、发光装置及液晶电视.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831129 上传时间:2018-03-14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80020896.2

申请日:

2008.06.18

公开号:

CN101682969A

公开日:

2010.03.2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H05B 41/24申请公布日:20100324|||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5B 41/24申请日:20080618|||公开

IPC分类号:

H05B41/24

主分类号:

H05B41/24

申请人:

罗姆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福本宪一; 山田康博

地址:

日本京都府

优先权:

2007.6.20 JP 163169/2007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郭定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驱动装置(100)包含逆变器,向作为驱动对象的CCFL(2)提供交流电压(Vac)。第1检测信号生成部(30a)生成用交流电压(Vac1)驱动第1CCFL(2a)而产生的第1检测信号(S1)。第2检测信号生成部(30b)生成用交流电压(Vac2)驱动第2CCFL(2b)而产生的第2检测信号(S2)。异常检测电路(34)生成与第1检测信号(S1)的振幅同第2检测信号(S2)的振幅的差相应的异常检测信号(S4)。驱动装置(100)将异常检测信号(S4)与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而执行电路保护。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驱动多个荧光灯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作为驱动对象的上述多个荧光灯提供交流电压的逆变器;
生成与用上述交流电压驱动第1荧光灯而产生的第1电信号相应的第1检测信号的第1检测信号生成部;
生成与用上述交流电压驱动第2荧光灯而产生的第2电信号相应的第2检测信号的第2检测信号生成部;以及
生成与上述第1检测信号的振幅同上述第2检测信号的振幅的差相应的异常检测信号的异常检测电路;
其中,上述逆变器将上述异常检测信号与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而执行电路保护。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第2检测信号生成部基于彼此反相的电信号,生成彼此反相的上述第1、第2检测信号;
上述异常检测电路基于上述第1、第2检测信号的中点电压来生成上述异常检测信号。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检测信号生成部根据流过上述第1荧光灯的电流生成上述第1检测信号,
上述第2检测信号生成部根据流过上述第2荧光灯的电流生成上述第2检测信号。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检测信号生成部包括设在与上述第1荧光灯的电流相应的第1检测电流的路径上的第1检测电阻,将该第1检测电阻上产生的电压降作为上述第1检测信号而输出,
上述第2检测信号生成部包括设在与上述第2荧光灯的电流相应的第2检测电流的路径上的第2检测电阻,将该第2检测电阻上产生的电压降作为上述第2检测信号而输出,
上述异常检测电路基于上述第1、第2检测信号的中点电压生成上述异常检测信号。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检测信号生成部根据上述第1荧光灯的一端所产生的电压来生成上述第1检测信号,
上述第2检测信号生成部根据上述第2荧光灯的一端所产生的电压来生成上述第2检测信号。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检测信号生成部包括对上述第1荧光灯的一端所产生的电压进行分压的第1电容器对,将分压后的电压作为上述第1检测信号而输出,
上述第2检测信号生成部包括对上述第2荧光灯的一端所产生的电压进行分压的第2电容器对,将分压后的电压作为上述第2检测信号而输出,
上述异常检测电路基于上述第1、第2检测信号的中点电压生成上述异常检测信号。

7.
  根据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异常检测电路包括
第1端子被施加上述第1检测信号的第1电阻,
第1端子被施加上述第2检测信号的第2电阻,以及
阳极连接于上述第1电阻和第2电阻的被共连在一起的第2端子的二极管;
该异常检测电路将与上述二极管的阴极电压相应的信号作为异常检测信号而输出。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异常检测电路还包括对上述阴极电压进行滤波的滤波器。

9.
  一种荧光灯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上述荧光灯的两端分别供给彼此反相的交流电压的逆变器;
生成与上述荧光灯的一端所产生的电信号相应的第1检测信号的第1检测信号生成部;
生成与上述荧光灯的另一端所产生的电信号相应的第2检测信号的第2检测信号生成部;以及
生成与上述第1检测信号的振幅同上述第2检测信号的振幅的差相应的异常检测信号的异常检测电路;
其中,上述逆变器将上述异常检测信号与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执行电路保护。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第2检测信号生成部生成彼此反相的上述第1、第2检测信号,
上述异常检测电路基于上述第1、第2检测信号的中点电压生成上述异常检测信号。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检测信号生成部监视上述荧光灯的一端,基于与上述荧光灯中向第1方向流的电流相应的第1检测电流来生成上述第1检测信号,
上述第2检测信号生成部监视上述荧光灯的另一端,基于与上述荧光灯中向第2方向流的电流相应的第2检测电流来生成上述第2检测信号。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检测信号生成部包括设在上述第1检测电流的路径上的、上述荧光灯的一端侧的第1检测电阻,将该第1检测电阻上产生的电压降作为上述第1检测信号输出,
上述第2检测信号生成部包括设在上述第2检测电流的路径上的、上述荧光灯的另一端侧的第2检测电阻,将该第2检测电阻上产生的电压降作为上述第2检测信号输出。

13.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检测信号生成部生成与上述荧光灯的一端的电压相应的第1检测信号,
上述第2检测信号生成部生成与上述荧光灯的另一端的电压相应的第2检测信号。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检测信号生成部包括对上述荧光灯的一端的电压进行分压的第1电容器对,将分压后的电压作为上述第1检测信号而输出,
上述第2检测信号生成部包括对上述荧光灯的另一端的电压进行分压的第2电容器对,将分压后的电压作为上述第2检测信号而输出。

15.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异常检测电路包括
第1端子被施加上述第1检测信号的第1电阻,
第1端子被施加上述第2检测信号的第2电阻,以及
阳极连接于上述第1电阻和第2电阻的被共连在一起的第2端子的二极管;
该异常检测电路将上述二极管的阴极电压作为上述异常检测信号而输出。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异常检测电路还包括对上述阴极电压进行滤波的滤波器。

17.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荧光灯是“U”字形的。

18.
  一种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荧光灯;和
驱动上述多个荧光灯的权利要求1至17的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

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荧光灯是冷阴极荧光灯。

20.
  一种液晶电视,其特征在于,包括:
液晶屏;和
配置在上述液晶屏的背面的多个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发光装置。

21.
  一种多个荧光灯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上述多个荧光灯提供交流的驱动电压的步骤;
监视在第1荧光灯正常点亮时呈现具有预定振幅的第1交流信号的第1端子的步骤;
监视在第2荧光灯正常点亮时呈现具有上述预定振幅的第2交流信号的第2端子的步骤;
在上述第1交流信号与上述第2交流信号的振幅差变得大于预定阈值时判定为异常的步骤;以及
在判定为异常时执行电路保护的步骤。

说明书

荧光灯的驱动装置、驱动方法、发光装置及液晶电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荧光灯的驱动装置,特别涉及其电路保护技术。
背景技术
近年来,能够实现薄型、大型化的液晶电视正取代阴极射线显像管电视而逐渐普及。液晶电视在显示影像的液晶屏的背面配置有多根冷阴极荧光灯(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以下称CCFL),使之作为背光灯发光。
为进行CCFL的驱动,使用将例如12V左右的直流电压升压,并作为交流电压进行输出的逆变器(DC/AC转换器)。逆变器将流过CCFL的电流转换成电压反馈到控制电路,基于该反馈电压控制开关元件的接通和关断。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这样的基于逆变器的CCFL的驱动技术。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32399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这样的驱动电路中,需要检测CCFL发生故障或者接触不良这样的异常状态,并根据需要进行电路保护。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状况而设计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检测异常的荧光灯的驱动电路。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涉及一种驱动多个荧光灯的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包括:向作为驱动对象的多个荧光灯提供交流电压的逆变器;生成与用交流电压驱动第1荧光灯而产生的第1电信号相应的第1检测信号的第1检测信号生成部;生成与用交流电压驱动第2荧光灯而产生的第2电信号相应的第2检测信号的第2检测信号生成部;以及生成与第1检测信号的振幅同第2检测信号的振幅的差相应的异常检测信号的异常检测电路。逆变器将异常检测信号与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而执行电路保护。
对于第1、第2电信号,选择在灯被正常驱动时具有实质相同的振幅水平的交流信号。第1、第2电信号具有与交流电压相同的频率ω,所以将其各自的振幅记作A1、A2时,将成为
S1(t)=A1×SIN(ωt)、
S2(t)=A2×SIN(ωt)。
由于电路正常动作时A1=A2,所以振幅差A1-A2=0。若某个荧光灯发生异常,则第1检测信号S1的振幅A1与第2检测信号S2的振幅A2间将出现差ΔA,所以基于振幅的差ΔA能够检测出异常。
第1、第2检测信号生成部可以基于彼此反相的电信号,生成彼此反相的第1、第2检测信号。此时,异常检测电路可以基于第1、第2检测信号的中点电压来生成异常检测信号。
中点电压A12(t)的时间波形为
A12(t)=(A1-A2)×SIN(ωt)。
第1、第2检测信号的振幅相同且反相时,中点电压将成为0V。当振幅A1、A2间出现差ΔA时,中点电压A12的振幅将变大。因此,通过监视中点电压的电平能够检测出振幅的差ΔA。
可以是第1检测信号生成部根据流过第1荧光灯的电流生成第1检测信号,第2检测信号生成部根据流过第2荧光灯的电流生成第2检测信号。
若某个荧光灯发生异常,则该荧光灯中流过的电流将发生变化,第1、第2检测信号的振幅间出现差,所以能够检测异常。
第1检测信号生成部可以包括设在与第1荧光灯的电流相应的第1检测电流的路径上的第1检测电阻,将该第1检测电阻上产生的电压降作为第1检测信号而输出。第2检测信号生成部可以包括设在与第2荧光灯的电流相应的第2检测电流的路径上的第2检测电阻,将该第2检测电阻上产生的电压降作为第2检测信号而输出。异常检测电路可以基于第1、第2检测信号的中点电压来生成异常检测信号。
可以是第1检测信号生成部根据第1荧光灯的一端所产生的电压来生成第1检测信号,第2检测信号生成部根据第2荧光灯的一端所产生的电压来生成第2检测信号。
若某个荧光灯发生异常,则该荧光灯的一端所产生的电压将发生变化,第1、第2检测信号的振幅间将产生差,所以能够检测异常。
第1检测信号生成部可以包括对第1荧光灯的一端所产生的电压进行分压的第1电容器对,将分压后的电压作为第1检测信号而输出。第2检测信号生成部可以包括对第2荧光灯的一端所产生的电压进行分压的第2电容器对,将分压后的电压作为第2检测信号而输出。异常检测电路可以基于第1、第2检测信号的中点电压生成异常检测信号。
异常检测电路可以包括:第1端子被施加第1检测信号的第1电阻;第1端子被施加第2检测信号的第2电阻;以及阳极连接于第1电阻和第2电阻的被共连在一起的第2端子的二极管。异常检测电路可以将与二极管的阴极电压相应的信号作为异常检测信号而输出。
此时,第1电阻与第2电阻的连接点上产生第1检测信号与第2检测信号的中点电压(平均电压),中点电压被二极管整流。基于二极管的阴极所产生的被整流后的电压,能够检测出第1、第2检测信号的振幅差。
异常检测电路可以还包括对阴极电压进行滤波的滤波器。此时,通过二极管和滤波器对中点电压进行整流平滑,能够生成与中点电压的振幅相应的直流信号。
本发明的另一方案也是一种荧光灯的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包括:向荧光灯的两端分别供给彼此反相的交流电压的逆变器;生成与荧光灯的一端所产生的电信号相应的第1检测信号的第1检测信号生成部;生成与荧光灯的另一端所产生的电信号相应的第2检测信号的第2检测信号生成部;以及生成与第1检测信号的振幅同第2检测信号的振幅的差相应的异常检测信号的异常检测电路。逆变器将异常检测信号与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而执行电路保护。
通过该方案,在荧光灯发生开路、短路等不良情况时,第1检测信号和第2检测信号的振幅间会产生差,所以基于振幅的差能够检测异常。
第1、第2检测信号生成部可以生成彼此反相的第1、第2检测信号。异常检测电路可以基于第1、第2检测信号的中点电压生成异常检测信号。
可以是第1检测信号生成部监视荧光灯的一端,基于与荧光灯所流过的第1方向的电流相应的第1检测电流来生成第1检测信号,第2检测信号生成部监视荧光灯的另一端,基于与荧光灯所流过的第2方向的电流相应的第2检测电流来生成第2检测信号。
可以是第1检测信号生成部生成与荧光灯的一端的电压相应的第1检测信号,第2检测信号生成部生成与荧光灯的另一端的电压相应的第2检测信号。
荧光灯可以是“U”字形的。此时,能够将用于对荧光灯的两端施加电压的逆变器集中配置在荧光灯的单侧。
本发明的再一个方案是一种发光装置。该发光装置包括:多个荧光灯;和驱动多个荧光灯的上述任一种驱动装置。荧光灯可以是冷阴极荧光灯。
本发明的再一个方案是一种液晶电视。该液晶电视包括:液晶屏;和配置在液晶屏的背面的多个上述发光装置。
本发明的再一个方案涉及一种多个荧光灯的驱动方法。该驱动方法包括:向多个荧光灯提供交流的驱动电压的步骤;监视在第1荧光灯正常点亮时呈现具有预定振幅的第1交流信号的第1端子的步骤;监视在第2荧光灯正常点亮时呈现具有预定振幅的第2交流信号的第2端子的步骤;在第1交流信号与第2交流信号的振幅差变得大于预定阈值时判定为异常的步骤;以及在判定为异常时执行电路保护的步骤。第1荧光灯和第2荧光灯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灯。
另外,将以上结构要件的任意组合、本发明的结构要件以及表达方式在方法、装置、系统等之间相互置换的方案,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也是有效的。
〔发明效果〕
通过本发明的荧光灯的驱动装置,能够检测异常。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的结构的电路图。
图2是表示安装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的液晶电视的结构的框图。
图3的(a)~(c)是图1的发光装置的动作波形图。
图4是表示具有n根CCFL的发光装置的结构的电路图。
图5是表示图1的发光装置的变形例的结构的电路图。
图6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的结构的电路图。
〔标号说明〕
S1...第1检测信号,S2...第2检测信号,P1...第1端子,P2...第2端子,C1...电容器,2...CCFL,2a...第1CCFL,2b...第2CCFL,S4...异常检测信号,10...控制电路,12...驱动器,14...电桥电路,20...变压器,L1...初级线圈,L2a...次级线圈,L2b...次级线圈,30...电流检测部,30a...第1电流检测部,30b...第2电流检测部,32...电压检测部,32a...第1电压检测部,32b...第2电压检测部,34...异常检测电路,36...滤波器,100...驱动装置,200...发光装置,300...液晶电视,302...液晶屏,304...接收部,306...信号处理部,308...液晶驱动器,310...天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优选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相同或等同的结构要件、部件、处理标注相同的标号,并适当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实施方式只是例示,并非限定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所记述的所有特征及其组合,不一定就是本发明的本质特征。
在本说明书中,所谓“部件A与部件B相连接”的状态,包括部件A与部件B物理地直接连接的情形,以及部件A与部件B经由不对电连接状态产生影响的其他部件间接相连接的情形。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200的结构的电路图。图2是表示安装图1的发光装置的液晶电视300的结构的框图。液晶电视300与天线310相连接。天线310接收广播波,将接收信号输出给接收部304。接收部304对接收信号进行检波、放大后输出到信号处理部306。信号处理部306将对被调制了的数据进行解调而得到的图像数据输出到液晶驱动器308。液晶驱动器308将图像数据按各扫描线输出到液晶屏302,显示影像、图像。在液晶屏302的背面配置有多个发光装置200作为背光灯。本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200可以合适地作为这样的液晶屏302的背光灯来使用。下面回到图1说明发光装置200的结构。
本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200包括第1CCFL2a、第2CCFL2b(以下统称CCFL2)、驱动装置100。CCFL2是“I”字形荧光灯,配置在液晶屏302的背面。
驱动装置100包含逆变器,将直流电压Vdc转换成交流电压并升压后,向第1CCFL2a、第2CCFL2b的第1端子P1提供彼此反相的第1交流电压Vac1、第2交流电压Vac2,并反馈控制CCFL2的发光亮度。第1CCFL2a、第2CCFL2b的第2端子P2接地。
驱动装置100具有控制电路10、驱动器12、电桥电路14、电容器C1、变压器20、第1电流检测部30a、第1电压检测部32a、第2电流检测部30b、第2电压检测部32b、异常检测电路34。
变压器20具有初级线圈L1、次级线圈L2a、次级线圈L2b。初级线圈L1和次级线圈L2a以相同极性配置,次级线圈L2b相对于初级线圈L1反极性地配置。初级线圈L1经由电容器C1与电桥电路14相连接。电桥电路14是半桥电路或全桥电路,基于从驱动器12输出的驱动信号S3向初级线圈L1的两端施加开关电压Vsw1。
次级线圈L2a的两端产生与同初级线圈L1的匝数比相应的第1交流电压Vac1。同样地,次级线圈L2b的两端产生与同初级线圈L1的匝数比相应的第2交流电压Vac2。由于次级线圈L2a和次级线圈L2b是按反极性配置的,所以第1交流电压Vac1和第2交流电压Vac2成为反相。
第1电流检测部30a生成与用交流电压Vac1驱动第1CCFL2a而产生的灯电流Ilamp1相应的电流反馈信号IS1、电流检测信号IPRO1。第1电流检测部30a包括设在灯电流Ilamp1的路径上的电阻R1、R2。电流反馈信号IS1是因电阻R1上流过灯电流Ilamp1而产生的电压降。电流检测信号IPRO1是因电阻R1、R2上流过灯电流Ilamp1而产生的电压降。
同样地,对第2CCFL2b设有第2电流检测部30b。
第1电压检测部32a生成与用交流电压Vac1驱动第1CCFL2a而在第1CCFL2a的第1端子P1上产生的电压相应的第1电压检测信号VS1。第1电压检测部32a包括电容器对C2、C3。电容器对C2、C3将第1CCFL2a的一端P1上产生的电压Vac1分压,作为第1电压检测信号VS1输出。
同样地,对第2CCFL2b设有第2电压检测部32b。
控制电路10基于电压检测部32所生成的电压检测信号VS1、VS2(统称为VS)和电流检测部30所生成的电流反馈信号IS1、IS2(统称为IS)中的至少一者,利用反馈来调节交流电压Vac1、Vac2。例如在CCFL2点亮前,基于电压检测信号VS来控制交流电压Vac,使交流电压Vac上升到CCFL2能点亮的程度。在点亮后,基于电流反馈信号IS调节交流电压Vac,使流过CCFL2的灯电流Ilamp保持一定值,使亮度稳定。
控制电路10的反馈控制并不限于实施方式所述的情形,公知的各种技术都可使用。另外,用于驱动多个CCFL2的变压器20和电桥电路14的拓扑结构也不限于图1中所示的情形。
关于异常检测电路34的功能,将其一般化或抽象化后是执行如下处理。即,异常检测电路34接收与用第1交流电压Vac1驱动第1CCFL2a而产生的电信号相应的第1检测信号S1、和与用第2交流电压Vac2驱动第2CCFL2b而产生的电信号相应的第2检测信号S2。第1检测信号S1、第2检测信号S2是彼此相同的电气量(电流、电压或功率)所对应的信号,选择在第1CCFL2a、第2CCFL2b被正常驱动时具有实质相同的振幅的信号。所谓“相同的电气量”,是指在不同的荧光灯中对应的部位所产生的电气量。
假定S1(t)=A1×SIN(ωt)、
S2(t)=A2×SIN(ωt)。
A1、A2是第1检测信号S1、第2检测信号S2的振幅。异常检测电路34输出与第1检测信号S1的振幅A1同第2检测信号S2的振幅A2的差ΔA(=A1-A2)相应的异常检测信号S4。
控制电路10接收异常检测信号S4,将之与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执行与比较结果相应的预定的电路保护。电路保护例如是停止CCFL2的驱动、降低交流电压Vac等。
根据该实施方式,在第1CCFL2a、第2CCFL2b被正常驱动时,第1检测信号S1、第2检测信号S2的振幅几乎相等,所以振幅的差ΔA要小于阈值。但当某个CCFL2发生了开路、短路、电弧放电等电路异常时,第1检测信号S1、第2检测信号S2的振幅A1、A2将变得不相等,所以振幅差ΔA增大,变得比阈值Sth大。因此,通过振幅差ΔA与阈值Sth的比较,能够很好地检测出电路异常。关于阈值Sth,只要基于发生电路异常时的第1检测信号S1、第2检测信号S2的振幅A1、A2的差ΔA来设定即可。
具体来说,异常检测电路34执行以下处理1、2的某一者或者其组合。
1.基于电流检测的异常检测
在第1处理中,采用与流过第1CCFL2a的灯电流Ilamp1相应的信号作为第1检测信号,采用与流过第2CCFL2b的灯电流Ilamp2相应的信号作为第2检测信号S2。
此时,只要使用第1电流检测部30a所生成的第1电流检测信号IPRO1作为第1检测信号S1,使用第2电流检测部30b所生成的第2电流检测信号IPRO2作为第2检测信号S2即可。
异常检测电路34将第1电流检测信号IPRO1的振幅A1与第2电流检测信号IPRO2的振幅A2的差ΔA作为异常检测信号S4输出。由于第1CCFL2a、第2CCFL2b是被反相驱动的,所以其各自流过的灯电流Ilamp1、Ilamp2成为反相的交流波形。即,由于第1电流检测信号IPRO1、第2电流检测信号IPRO2是反相的交流信号,所以图1的异常检测电路34将两个交流信号相加或平均,来生成与振幅的差ΔA相应的信号S5。
S5=(A1-A2)×SIN(ωt)=ΔA×SIN(ωt)
异常检测电路34包括第1电阻Ra1、第2电阻Ra2、二极管D1、滤波器36。第1电阻Ra1的第1端子被施加第1检测信号S1。第2电阻Ra2的第1端子被施加第2检测信号S2。第1电阻Ra1、第2电阻Ra2的第2端子彼此相连。二极管D1的阳极与两个电阻的第2端子相连。当电阻Ra1、Ra2的电阻值相等时,阳极电压S6成为
S6=(A1-A2)/2×SIN(ωt)=ΔA/2×SIN(ωt),
成为第1检测信号S1、第2检测信号S2的中点电压。
如果第1检测信号S1与第2检测信号S2彼此反相且振幅相等,则中点电压S6将成为0V。如果因为电路异常使得振幅或相位发生变动,则中点电压S6将成为具有某振幅的交流信号。在二极管D1的阴极,中点电压S6被整流后的电压被输出。
滤波器36包括电阻R5、电容器C6,对二极管D1的阴极电压S5进行滤波后作为异常检测信号S4输出。电阻R6被设置用于下拉异常检测信号S4。通过电阻R6,异常检测信号S4成为常态低电平(Normally Low)。
下面说明如上那样构成的发光装置200的动作。图3的(a)~(c)是图1的发光装置200的动作波形图。图3的(a)表示正常动作时的动作,该图的(b)表示灯开路时的动作,该图的(c)表示电弧放电时的动作。各波形图的纵轴和横轴为理解方便而被适当放大和缩小了,并且所示的各波形也为便于理解而简略了。
如图3的(a)所示,在正常动作时第1检测信号S1、第2检测信号S2的振幅A1、A2相等,所以其中点电压S6成为0V,异常检测信号S4也成为0V。控制电路10接收异常检测信号S4,并与阈值Sth进行比较。由于比较的结果是异常检测信号S4的电平比阈值Sth小,所以继续通常的驱动。
当一方的第1CCFL2a成为开路时,如图3的(b)所示,第1检测信号S1的振幅A1变小。其结果,中点电压S6成为具有与振幅A1、振幅A2的差ΔA相应的振幅的交流信号。该中点电压S6被二极管D1整流,并经由滤波器36平滑化后,生成为直流的异常检测信号S4。此时的异常检测信号S4的电压电平比阈值Sth大,所以控制电路10执行预定的电路保护。
在第1CCFL2a发生电弧放电时,如图3的(c)所示也是异常检测信号S4的电压电平大于阈值Sth,所以控制电路10执行预定的电路保护。由于图1的异常检测电路34是将第1检测信号S1、第2检测信号S2进行平均(相加),所以当第1检测信号S1、第2检测信号S2的相位差偏离反相(180度)状态时,中点电压S6也成为有振幅的交流信号,所以也能检测出异常。
这样,通过图1的发光装置200,能够在开路、电弧放电等时保护电路。
2.基于电压检测的异常检测
也可以用电压检测取代上述电流检测来检测异常。即,异常检测电路34也可以接收与第1CCFL2a的第1端子P1上产生的第1交流电压Vac1相应的第1电压检测信号VS1作为第1检测信号S1,接收与第2CCFL2b的第1端子P2上产生的第2交流电压Vac2相应的第2电压检测信号VS2作为第2检测信号S2。
此时,若第1CCFL2a或第2CCFL2b发生异常,则第1检测信号S1与第2检测信号S2的中点电压S6成为有振幅的交流信号,所以同电流检测时一样能进行电路保护。
图1的发光装置200说明了驱动两个CCFL2的电路。下面说明将本实施方式的电路保护技术适用于多个CCFL2的技术。
图4是表示具有n根CCFL2的发光装置200a的结构的电路图。发光装置200a具有由共同的电桥电路14供给开关电压Vsw1的多个变压器20。各变压器20与CCFL2a、2b的连接形式同图1是一样的。在以后的电路图中适当省略电流检测部30、电压检测部32。
在图4的发光装置200a中,异常检测电路34a被输入各CCFL2的电流检测信号IPRO1~IPROn。也可以使用电压检测信号VS来取代电流检测信号IPRO。
异常检测电路34具有多个二极管D1~Dn-1。分别以连续的第i个和第i+1个电流检测信号IPROi、IPROi+1为一组地对其设置第i个二极管Di。相邻的电流检测信号彼此是反相的。多个二极管D1~Dn-1的阴极被共连在一起,阴极电压S5被经由滤波器36而输出。
第i个二极管Di的阳极被经由电阻Ra1输入第i个电流检测信号IPROi,并被经由电阻Ra2输入第i+1个电流检测信号IPROi+1。若共用二极管Di的电流检测信号IPROi的振幅与IPROi+1的振幅出现差,则二极管Di的阳极所呈现的中点电压S6上升。其结果,异常检测信号S4的电平也上升,控制电路10的电路保护将被执行。
根据图4的发光装置200a,若某个CCFL2发生异常,则异常检测信号S4将变得高于阈值Sth,所以能够执行电路保护。
图5是表示图1的发光装置的变形例的结构的电路图。在图1的发光装置200中,是向“I”字形的CCFL的一端供给交流电压Vac。而在图5的发光装置200b中,是向“I”字形的CCFL的两端供给反相的交流电压Vac。
发光装置200b具有两个驱动装置100m、100s。主通道的驱动装置100m向第1CCFL2a、第2CCFL2b的一端供给交流电压Vac1、Vac2。交流电压Vac1、Vac2是被反相地提供的。从通道的驱动装置100s向第1CCFL2a、第2CCFL2b的另一端供给输出电压*Vac1、*Vac2。电压Vac1与电压*Vac1反相,电压Vac2与*Vac2也反相。
主通道的异常检测电路34m基于主通道的第1电流检测信号IPRO1m、第2电流检测信号IPRO2m生成异常检测信号S4。主通道的控制电路10在异常检测信号S4变得高于阈值Sth时执行电路保护。在从通道侧也进行同样的处理。
在图5的发光装置200b中也是一样,当某个CCFL2发生异常、不良时,能够可靠地检测出该情况。另外,也可以将图5的发光装置200b如图4所示那样适用于更多的CCFL2的驱动。
(第2实施方式)
在第1实施方式中,利用不同的CCFL2的对应部位所呈现的信号来作为第1检测信号S1、第2检测信号S2。在第2实施方式中,说明利用同一CCFL2所产生的信号作为第1检测信号S1、第2检测信号S2的情况。
图6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200c的结构的电路图。图6的发光装置200c具有将图1的发光装置200的第1CCFL2a、第2CCFL2b置换成“U”字形的CCFL2c的结构。即,“U”字形的CCFL3的第1端子P1被施加第1交流电压Vac1,第2端子P2被施加反相的第2交流电压Vac2。
异常检测电路34基于CCFL2c的两端所产生的反相的交流信号(电流或电压)的振幅进行异常检测。即,既可以利用电流检测信号IPRO1、IPRO2作为第1检测信号S1、第2检测信号S2,也可以利用电压检测信号VS1、VS2作为第1检测信号S1、第2检测信号S2。另外,也可以取代“U”字形的CCFL2c,而是将图1的第1CCFL2a、第2CCFL2b的第2端子彼此连接起来。
此时,由于是监视一个CCFL2c的两端,所以能够比图1的电路更多样、或者更可靠地检测出异常。
从其它观点来对第1、第2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电路保护方法进行抽象,则能得到如下的技术思想。即,该驱动方法执行以下处理(1)~(5)。
(1)向多个荧光灯供给交流的驱动电压。
(2)监视在第1荧光灯正常点亮时呈现具有预定振幅的第1交流信号的第1端子。
(3)监视在第2荧光灯正常点亮时呈现具有与第1交流信号实质相同的预定振幅的第2交流信号的第2端子。第1荧光灯与第2荧光灯可以是相同的。
(4)当第1交流信号与第2交流信号的振幅的差变得比预定的阈值大时,判定为电路异常。
(5)当判定为电路异常时,执行电路保护。
根据该技术思想,当发生电路异常时,两个交流信号的振幅会出现差,所以能根据振幅的差来执行电路保护。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实施方式只是个例示,可以对各结构要件和各处理过程的组合进行各种变形,并且这些变形例也处于本发明的范围内。下面进行例示。
在实施方式中,是反相地生成第1检测信号S1和第2检测信号S2,由此利用中点电压S6来生成第1检测信号S1与第2检测信号S2的振幅差ΔA。中点电压S6的生成是利用了电阻Ra1、Ra2的分压,但也可以使用包含运算放大器的加法器。
另外,第1检测信号S1和第2检测信号S2也可以是在正常动作时具有实质相同的振幅的同相信号。此时,可以为生成第1检测信号S1与第2检测信号S2的差信号而利用减法器。
在实施方式中,是生成第1检测信号S1与第2检测信号S2的差信号(S6)并检测其振幅的。作为变形例,也可以分别对第1检测信号S1、第2检测信号S2进行整流平滑,生成与振幅相应的第1、第2直流信号,基于两个直流信号的差来生成与振幅的差ΔA相应的异常检测信号S4。
〔工业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适用于照明技术。

荧光灯的驱动装置、驱动方法、发光装置及液晶电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荧光灯的驱动装置、驱动方法、发光装置及液晶电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荧光灯的驱动装置、驱动方法、发光装置及液晶电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荧光灯的驱动装置、驱动方法、发光装置及液晶电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荧光灯的驱动装置、驱动方法、发光装置及液晶电视.pdf(2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驱动装置(100)包含逆变器,向作为驱动对象的CCFL(2)提供交流电压(Vac)。第1检测信号生成部(30a)生成用交流电压(Vac1)驱动第1CCFL(2a)而产生的第1检测信号(S1)。第2检测信号生成部(30b)生成用交流电压(Vac2)驱动第2CCFL(2b)而产生的第2检测信号(S2)。异常检测电路(34)生成与第1检测信号(S1)的振幅同第2检测信号(S2)的振幅的差相应的异常检测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其他类目不包含的电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