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多功能医用平车,属于医疗器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大多数使用的医用平车为下面四个轮子和上面供患者平躺的简易床两部分组成。但是这种平车的不足部分在于其功能过于单一,在病人的转移过程中,无法满足各种不同的需求,需要医护人员或者病人家属额外的携带相关的设备跟随,而且在医院这种相对嘈杂的环境中容易出现种种的意外,影响病人的病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医用平车,能够在病人转移过程中,提供更多实用的功能,可以将输液袋、氧气瓶、医疗仪器等放置在平车上,方便病人的转移。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功能医用平车,包括车体、车架以及用于支撑和固定所述车体和车架的四根立柱,所述车体的一端设置有输液架,所述车体的两侧均设置有护栏,所述车架上设置有置物架和氧气筒架。
前述的一种多功能医用平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为矩形状,中间为实心结构,两端设置有便于握持的三角形空心区域,且所述护栏可相对所述车体实现翻起、放平和垂下三种工位。
前述的一种多功能医用平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架为凹型结构,中间部分下陷的距离为5cm。
前述的一种多功能医用平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筒架由两个用于放置氧气筒的斜形罐以一定的角度拼接而成。
前述的一种多功能医用平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上还设置有垃圾桶放置架。
前述的一种多功能医用平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根立柱的底部均设置有直径为20cm的万向刹车轮。
前述的一种多功能医用平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的宽度为65cm、长为190cm、高度为55cm。
前述的一种多功能医用平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的长度为80cm,宽度为30cm,所述输液架的高度为130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车体的两侧设置可相对其翻起、放平和垂下的护栏,提高了病人转移过程中的安全性,并且通过将护栏放平,能够方便的将无法站立的病人从平车上平移至病床、手术台等;
2、通过在车架上设置由两个用于放置氧气筒的斜形罐以一定的角度拼接而成氧气筒架,便于需要输氧的病人在转移过程中将氧气瓶放置在车架上即可,无需病人家属或医护人员手持;
3、通过在车架上设置置物架,便于放置一些在病人转移过程中所需要的重量较轻的医疗仪器,并且将置物架设置成中间下凹型,防止平车推动过程中医疗仪器掉落;
4、通过在平车的其中两根立柱上设置垃圾桶放置架,便于固定一个小型的垃圾桶在平车上,在病人转移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如医用棉花等医疗垃圾放置其中,保持环境的整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医用平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多功能医用平车,包括车体1、车架2以及用于支撑和固定所述车体1和车架2的四根立柱3,所述车体1的一端设置有输液架8,所述车体1的两侧均设置有护栏4,所述车架2上设置有置物架5和氧气筒架6。
本实施例中,护栏4为矩形状,中间为实心结构,两端设置有便于握持的三角形空心区域10,方便医护人员翻折的同时,也便于平车推动过程中握持护栏4,且所述护栏4可相对所述车体1实现翻起、放平和垂下三种工位,提高了病人转移过程中的安全性,并且通过将护栏4放平,能够方便的将无法站立的病人从平车上平移至病床、手术台等。
置物架5为凹型结构,中间部分下陷的距离为5cm,便于放置一些在病人转移过程中所需要的重量较轻的医疗仪器,并且将置物架5设置成中间下凹型,防止平车推动过程中医疗仪器掉落。
本实施例中氧气筒架6由两个用于放置氧气筒的斜形罐以一定的角度拼接而成,便于需要输氧的病人在转移过程中将氧气瓶放置在车架上即可,无需病人家属或医护人员手持,并且可同时放置两个氧气袋在平车上,在其中一个使用的过程中,另一个可作为备用。
所述立柱3上还设置有垃圾桶放置架7,便于固定一个小型的垃圾桶在平车上,在病人转移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如医用棉花等医疗垃圾放置其中,保持环境的整洁。
所述每根立柱3的底部均设置有直径为20cm的万向刹车轮9,便于随时固定平车,方便病人的移动,所述车体1的宽度为65cm、长为190cm、高度为55cm,
所述护栏4的长度为80cm,宽度为30cm,所述输液架8的高度为130cm。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医用平车,能够在病人转移过程中,提供更多实用的功能,可以将输液袋、氧气瓶、医疗仪器等放置在平车上,方便病人的转移。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