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药物控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三** 文档编号:8296095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786.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105779.7

申请日:

20170224

公开号:

CN106860836A

公开日:

2017062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9066,A61K9/30,A61K9/36,A61K9/42,A61K47/32,A61K47/38,A61K47/44,A61P3/10

主分类号:

A61K36/9066,A61K9/30,A61K9/36,A61K9/42,A61K47/32,A61K47/38,A61K47/44,A61P3/10

申请人:

贵州神奇药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芝庭,张涛涛

地址:

550000 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白云大道270号金阳科技园内

优先权:

CN201710105779A

专利代理机构:

贵阳派腾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周黎亚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药物控释制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该控释制剂由下述组分制成:中药原料提取物3~5份,润滑剂0.05~0.15份,增塑剂0.05~0.15份,表面活性剂0~1份、包衣溶液50‑95份。本发明经科学设计,由中药原料提取物、控释材料和其它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成,制得的剂型稳定性好,避免了挥发性有效成分的流失,能减少服药次数、维持血药浓度平稳、延长有效成分的维持时间、降低副作用,还具有生物利用度高,疗效显著,减少服药次数及可提高病人的顺应性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药物控释制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由下述组分制成:中药原料提取物3~5份,润滑剂0.05~0.15份,增塑剂0.05~0.15份,表面活性剂0~1份、包衣溶液50-9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释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润滑剂为滑石粉、硬脂酸镁、硬脂酸钙、硬脂酸蔗糖酯或二氧化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释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塑剂为柠檬酸三乙酯、聚乙二醇、甘油、丙二醇或蓖麻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释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吐温、司盘或十二烷基硫酸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释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包衣溶液包括控释材料、溶剂、助渗剂、致孔剂、药物载体、膨胀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释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释材料为虫胶、甲基丙烯酸共聚物、醋酸纤维素苯三酯、羟丙甲纤维素酞酸酯、醋酸纤维素酞酸酯或聚乙烯醇酞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溶剂为水、30wt%的氨水、乙醇、丙酮或乙醚;所述的助渗剂包括氯化钠、乳糖、蔗糖、葡萄糖、氯化钾、甘露醇、果糖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致孔剂包括甘露醇、聚乙二醇类、甘油、尿素、水溶性无机盐、小分子糖类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药物载体和膨胀材料包括羧甲基淀粉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磷酸氢二钠、阿拉伯胶、卡波姆中的一种或几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释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中药原料提取物由下述重量份的中药材制成:黄连(苗语:王连茎)277份,红芪(苗语:豆淆)833份,地黄(苗语:肥嗒)833份,姜黄(苗语:窝哈)833份,黄芩(苗语:额嘎)555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释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原料提取物制备工艺为:1)按配方取黄连、姜黄以60%乙醇为溶媒,浸泡60分钟,加热回流提取三次,第一次溶媒用量为药材重量的8~I0倍,第一次提取60分钟,第二、三次溶媒用量为药材重量的5~6倍,第二、三次各提取50分钟,合并药液,滤过,回收乙醇,浓缩,滤过,稠膏加水加热溶解后,抽滤,滤液过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脱至糖的反应呈阴性,再用乙醇洗脱,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在60℃时为1.10~1.25,真空干燥,粉碎,备用;2)按配方取红芪、地黄与黄连、姜黄药渣以水为溶媒,浸泡60分钟,加热回流提取二次,第一次溶媒用量为药材重量的8~10倍,第一次提取80分钟,第二次溶媒用重量为药材量的5~6倍,第二次提取60分钟,合并药液,滤过,静置24小时,滤过,浓缩至原体积的1/2,用无机陶瓷膜进行过滤,过滤速度为8~12L/h,收集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在60℃时为1.10~1.25,真空干燥,粉碎,备用;3)按配方取黄芩以60%乙醇为溶媒,第一次溶媒用量为药材重量的6-8倍,浸泡60分钟,加热回流提取,第一次I20分钟,第二次溶媒用量为药材重量的5~6倍,加热回流提取,第二次100分钟,合并药液,滤过;回收乙醇,浓缩,稠膏加水加热溶解后,抽滤,滤液过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脱至糖的反应呈阴性,再用乙醇洗脱,回收乙醇,浓缩得提取物,浓缩至相对密度在60℃时为1.10~1.25,真空干燥,粉碎,与上述提取物合并混匀即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释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控释片的制备方法为:(1)片心的制备方法:将中药原料提取物和增塑剂、表明活性剂充分混合;加入水制成软材,边制备边搅拌至轻压成团一触即开为度;过18目筛制粒;颗粒在60℃的烘箱内烘干;干颗粒以20目筛整粒;称重,计算收率;按处方比例加入润滑剂,混合均匀;12mm浅凹冲压片。(2)包衣液的制备方法:将控释材料粉碎,过100目筛;其余包衣液材料混合均匀,加入控释材料细粉,混匀后,加入溶剂混合,得到所需的包衣液。(3)包衣:将片芯放入糖衣锅中旋转,吹热风,预热片芯;开动空气泵,调节喷雾气流压力;用喷枪在滚动得片面喷包衣液;边喷边控制包衣增重3%~5%;喷完后,50℃干燥6小时,机械或者激光打上孔径为0.1~0.5mm的释药孔即得。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药物控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糖尿病是一组由于胰岛素活性重度缺乏及升糖激素不适当升高,导致血糖过高,而引起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以致机体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等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终身性代谢性疾病。长期血糖增高,大血管、微血管受损并危及心、脑、肾、周围神经、眼睛、足等,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糖尿病并发症高达100多种,是目前已知并发症最多的一种疾病。糖尿病死亡者有一半以上是心脑血管所致,10%是肾病变所致。因糖尿病截肢的患者是非糖尿病的10~20倍。临床数据显示,糖尿病发病后10年左右,将有30%~40%的患者至少会发生一种并发症,且并发症一旦产生,药物治疗很难逆转,因此强调尽早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应用技术获得长作用的药物剂型的研究和实践已有40余年历史。特别是口服缓释和控释固体剂型的研究和开发已成为当今医药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控释制剂通过控制药物的释药速率,改善药物进入机体的吸收速率,从而起到更佳的治疗效果的制剂,与其相应的普通制剂比较,给药频率比普通制剂减少一半或者更多,且能显著增加患者的顺应性。

目前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中药五黄养阴颗粒主要成分为黄连、红芪、姜黄、地黄、黄芩,均是利用西南地区地道药材制成,这些药材也是贵州、重庆当地少数民族尤其是苗族常用的苗药。黄连苗语为Wabge leenc naemx(音译为王连茎)、红芪苗语为Dout hxaok(音译为豆淆)、姜黄苗语为Voh had(音译为窝哈)、地黄苗语为Hfeex dab(音译为肥嗒)、黄芩苗语为Hgeil ghab(音译为额嘎),通过将黄连、姜黄乙醇提取,药渣同红芪、地黄水提,黄芩单独醇提的方法制备得到五黄养阴颗粒,该颗粒剂属于普通剂型,而糖尿病属于需要长期用药的慢性病,为提高疗效,增加患者用药顺应性,发明人对改产品进行了改进。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中药缓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由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药物控释制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由下述组分制成:中药原料提取物3~5份,润滑剂0.05~0.15份,增塑剂0.05~0.15份,表面活性剂0~1份、包衣溶液50-95份。

所述的润滑剂为滑石粉、硬脂酸镁、硬脂酸钙、硬脂酸蔗糖酯或二氧化硅。

所述的增塑剂为柠檬酸三乙酯、聚乙二醇、甘油、丙二醇或蓖麻油。

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吐温、司盘或十二烷基硫酸钠。

所述的包衣溶液包括控释材料、溶剂、助渗剂、致孔剂、药物载体、膨胀材料。

其中,所述的控释材料为虫胶、甲基丙烯酸共聚物、醋酸纤维素苯三酯、羟丙甲纤维素酞酸酯、醋酸纤维素酞酸酯或聚乙烯醇酞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溶剂为水、30wt%的氨水、乙醇、丙酮或乙醚;所述的助渗剂包括氯化钠、乳糖、蔗糖、葡萄糖、氯化钾、甘露醇、果糖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致孔剂包括甘露醇、聚乙二醇类、甘油、尿素、水溶性无机盐、小分子糖类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药物载体和膨胀材料包括羧甲基淀粉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磷酸氢二钠、阿拉伯胶、卡波姆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中药原料提取物由下述重量份的中药材制成:黄连(苗语:王连茎)277份,红芪(苗语:豆淆)833份,地黄(苗语:肥嗒)833份,姜黄(苗语:窝哈)833份,黄芩(苗语:额嘎)555份。

所述中药原料提取物制备工艺为:

1)按配方取黄连、姜黄以60%乙醇为溶媒,浸泡60分钟,加热回流提取三次,第一次溶媒用量为药材重量的8~I0倍,第一次提取60分钟,第二、三次溶媒用量为药材重量的5~6倍,第二、三次各提取50分钟,合并药液,滤过,回收乙醇,浓缩,滤过,稠膏加水加热溶解后,抽滤,滤液过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脱至糖的反应呈阴性,再用乙醇洗脱,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在60℃时为1.10~1.25,真空干燥,粉碎,备用;

2)按配方取红芪、地黄与黄连、姜黄药渣以水为溶媒,浸泡60分钟,加热回流提取二次,第一次溶媒用量为药材重量的8~10倍,第一次提取80分钟,第二次溶媒用重量为药材量的5~6倍,第二次提取60分钟,合并药液,滤过,静置24小时,滤过,浓缩至原体积的1/2,用无机陶瓷膜进行过滤,过滤速度为8~12L/h,收集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在60℃时为1.10~1.25,真空干燥,粉碎,备用;

3)按配方取黄芩以60%乙醇为溶媒,第一次溶媒用量为药材重量的6-8倍,浸泡60分钟,加热回流提取,第一次I20分钟,第二次溶媒用量为药材重量的5~6倍,加热回流提取,第二次100分钟,合并药液,滤过;回收乙醇,浓缩,稠膏加水加热溶解后,抽滤,滤液过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脱至糖的反应呈阴性,再用乙醇洗脱,回收乙醇,浓缩得提取物,浓缩至相对密度在60℃时为1.10~1.25,真空干燥,粉碎,与上述提取物合并混匀即得。

控释片的制备方法为:

(1)片心的制备方法:将中药原料提取物和增塑剂、表明活性剂充分混合;加入水制成软材,边制备边搅拌至轻压成团一触即开为度;过18目筛制粒;颗粒在60℃的烘箱内烘干;干颗粒以20目筛整粒;称重,计算收率;按处方比例加入润滑剂,混合均匀;12mm浅凹冲压片。

(2)包衣液的制备方法:将控释材料粉碎,过100目筛;其余包衣液材料混合均匀,加入控释材料细粉,混匀后,加入溶剂混合,得到所需的包衣液。

(3)包衣:将片芯放入糖衣锅中旋转,吹热风,预热片芯;开动空气泵,调节喷雾气流压力;用喷枪在滚动得片面喷包衣液;边喷边控制包衣增重3%~5%;喷完后,50℃干燥6小时,机械或者激光打上孔径为0.1~0.5mm的释药孔即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加入一定量的控释材料以及其它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组成,经科学设计而得。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原材料及制备方法,制得的控释剂稳定性好,避免了挥发性有效成分的流失,能减少服药次数、维持血药浓度平稳、控制有效成分的维持时间、降低副作用,还具有生物利用度高,疗效显著,减少服药次数及可提高病人的顺应性等优点。

以下通过实验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验例1、制备工艺的选择试验:

考察本发明采用不同的控释材料对制成的片剂释放度的影响。

采用中国药典2010版二部附录CX第一法,以乙醇溶液500m1作为溶出介质,转速为50转/min,按照本法操作,分别在0.25h,0.75h,2h,3h,4h,5h,6h,8h,lOh取出溶液3m1(自动补液),立即经过0.22um微孔滤膜,取滤液4u1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测定,以片剂中盐酸小檗碱释放度作为考察指标,计算并绘制曲线,结果如表1:

表1控释材料选择试验结果

由表1显示:本发明选用虫胶、甲基丙烯酸共聚物、醋酸纤维素苯三酯、羟丙甲纤维素酞酸酯、醋酸纤维素酞酸酯或聚乙烯醇酞酸酯作为控释材料,均符合要求。

实验例2:片剂质量稳定性检验:

对照组:对照组1、对照组2分别为专利CN200510057171.9公开的实施例1、配方3制备方法制备颗粒压片而得的;

试验组:分别为本发明实施列1、实施例4、实施例7制成的片剂。

考察方式为:采用加速稳定性试验来测定片剂中盐酸小檗碱成分含量随储存时间的变化情况;其中第0个月为刚制备出来的片进行的测定,第1个月为储存一个月后进行的测定,以此类推,进行试验的各实验组片剂均采用相同的储存方法。实验结果如下表2:

表2盐酸小檗碱稳定性考察试验:

由表2显示:两种不同工艺制得的片剂储存到第6个月,传统工艺制备片剂盐酸小檗碱含量平均下降了38.2%,而本发明采用了控释技术制备工艺制得的片剂中盐酸小檗碱含量平均下降12.7%,且下降趋势趋于平稳。据此说明了:采用本发明制得的片剂质量稳定性好。

实验例3:体外耐酸力和溶出度实验

分别考察实施例1获得产品包衣增重为2.5%,3%,5%的包衣片的耐酸力和溶出度。按照中国药典第二法,转速50rpm,溶出介质为pH l.2的盐酸,测定在该介质中的溶出度,结果见表3、4:

表3在pH 1.2的盐酸中耐酸力的考察(%)

时间(min) 2.5% 3% 4% 5% 5 0.27 0.22 0.16 0.17 15 0.30 0.26 0.45 0.27 30 0.94 0.71 1.02 0.39 60 7.21 4.43 1.55 0.84 90 10.6 8.87 2.74 1.8 120 16.4 9.05 6.45 4.03

由表3可以看出:包衣增重3%~5%的包衣片120分钟后药物释放小于百分之十,随包衣层厚度增加,释放减慢。包衣增重2.5%在90分钟后药物释放度大于10%。

表4包衣3%、5%在pH6.8的盐酸介质中溶出度

结论:以上控释材料制备而得的肠溶片从随着包衣厚度的增加,3 Omin溶出度降低但仍然高于80%。

发明人对本发明制备而得的片剂进行了药理试验研究,具体如下:

1.实验材料

1.1仪器:拜安易Ascensia Brio血糖检测仪及血糖试纸,德国拜耳(台湾公司制造),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希思美康),DKZ-2型电热恒温振荡水槽(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LDZ5-2型全自动离心机(北京医用离心机厂)。

1.2试剂和药物:链脲佐菌素(STZ)为美国SIGMA产品,由上海美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分装,型号Sigma 0130,临用时用0.1mmol/l PH4.4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配成2%的STZ溶液;胆固醇(CHOL),批号060815,由上海蓝季科技发展公司分装;胆酸钠,批号:060915,意大利制造,上海蓝季科技发展公司分装;葡萄糖注射液,规格20ml∶10g,批号200604182,由江苏方强制药厂生产;胆固醇(TCHO)、甘油三脂(TG)试剂盒,由上海容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受试药物:实施例,对照药:五黄养阴颗粒,由重庆东田药业有限公司提供。

1.3实验动物及饲料Wistar大鼠,普通级,全雄,体重180±20g,普通鼠饲料,由贵阳中医学院提供。高脂鼠饲料:55%基础饲料,20%蔗糖,10%猪油,10%鸡蛋,4%麻油,1%胆固醇,0.2%胆酸钠构成。

2.实验方法

2.1动物模型制备:参照文献,以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加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建立类似临床2型糖尿病患者特征的,具有高体重、高血脂、糖耐量异常(糖尿病)特点的大鼠动物模型。

将大鼠适应性喂养一周后,改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4周,在大鼠体重为350g左右时,按30mg/kg的剂量一次性腹腔注射STZ(用0.1mmol/L柠檬酸钠-柠檬酸缓冲液配成2%的溶液,PH4.5),并同时喂以高糖-高脂饲料。2周后,大鼠禁食8小时后,按2g/kg体重灌服20%D-葡萄糖溶液,做口服糖耐量试验。0min和120min血糖分别大于7.0mmol/l和11.0mmol/l的大鼠,作为糖尿病造模成功大鼠。

2.2分组给药: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成5组:①模型组:给予蒸馏水10ml/kg;(2)阳性对照组:给予五黄养阴颗粒1.25g/kg;(3)实施例I组:实施例1:20g/kg;(4)实施例II组:实施例2:10g/kg;(5)实施例III组:实施例3:5g/kg。同期另设一组正常组:蒸馏水10ml/kg。各组以10ml/kg的容积按上述剂量每日灌胃给药1次,连续给药4周。

2.3观察指标

(1)空腹血糖及糖耐量:食10小时后,眼眶取血,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每隔7天测定一次,严格按照试剂盒上说明操作。

(2)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取大鼠24小时尿液,4℃储存,测定方法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3)饮水、尿量的测定:采用代谢笼法测定14小时尿量。

(4)体重变化。

(5)随机血糖测定。

(6)血清CHO、TG、HDL-C、NEFA

(7)MDA、SOD。

(8)血液流变的变化。

(9)主动脉组织病理学的变化:在给药第60天终止用药,处死模型大鼠,取主动脉、心脏制作组织病理切片,常规HE染色,进行电镜观察、照相。主动脉剖开后铺平,拍照,并用称重法测量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从冠状动脉入口处及中、下部,分别横截取心脏组织制片,评估冠状动脉大、中、小分枝的动脉粥样硬化病理指数和计算病变血管占总血管数的百分比,采用SAS统计软件包在计算机上分析。

3.实验结果

3.1对糖尿病高脂血症大鼠空腹血糖及糖耐量的影响

造模后,模型组大鼠空腹血糖升高,糖耐量出现明显异常,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说明造模成功。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I组、II组与模型组相比能够明显降低大鼠空腹血糖及改善糖耐量,并呈现良好的量效关系,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具有很好的降血糖作用,可用于糖尿病的防治,具体实验结果如表5所示。

表5本发明对糖尿病高脂血症大鼠血糖的影响(n=10)

注:与空白组相比,▲▲P<0.01;与模型组比,**P<0.01*P<0.05

3.2本发明对糖尿病高脂血症大鼠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清游离脂肪酸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组能有效降低高糖尿病高脂血症大鼠血清CHO、NEFA、TG的含量以及提高HDL-C的含量;尤其是高剂量组具有显著的降低高糖尿病高脂血症大鼠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并能显著提高糖尿病高脂血症大鼠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说明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具有很好的降低血脂和胆固醇含量,具有很好的防治高脂血症的作用,具体实验结果如表6所示。

表6本发明对糖尿病高脂血症大鼠血清脂类和脂蛋白的影响(n=10)

注:与空白组相比,▲▲P<0.01;与模型组比,**P<0.01*P<0.05

3.3本发明对糖尿病高脂血症大鼠SOD、MDA的影响

由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高剂量给药组能显著降低糖尿病高脂血症大鼠血MDA含量,并能提高SOD活力,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具显著性差异,具体实验结果如表7所示。

表7本发明对糖尿病高脂血症大鼠SOD、MDA的影响(n=10)

组别((g/kg)) SOD(NU/ml) MDA(Nmol/ml) 空白对照组 171.7士22.2 7.3士12.4 模型对照组 125.9士30.6▲▲ 13.7士7.8▲ 阳性对照组(1.25) 134.9士24.0 11.2士4.2 实施例I组(20) 163.2士14.7** 7.5士11.4* 实施例II(10) 133.1士15.5 10.2士11.9 实施例II(5) 122.6士22.9 13.0士2.1

注:与空白组相比,▲▲P<0.01▲P<0.05;与模型组比,**P<0.01*P<0.05

3.4本发明对糖尿病高脂血症大鼠尿量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模型组大鼠24小时尿量和尿微量白蛋白含量高于空白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实施例高、中剂量组24小时尿量低于模型组,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实施例各剂量组的大鼠尿微量白蛋白含量低于模型组,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且高剂量的实施例具有比阳性对照药糖脉康更好的降低糖尿病高脂血症大鼠尿量及尿微量白蛋白的作用,提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具有改善肾脏功能作用。具体实验结果如表8所示。

表8本发明对糖尿病高脂血症大鼠尿量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n=10)

组别(g/kg) 尿量(ml) 尿微量白蛋白(ug/ml) 空白对照组 7.8士2.1 5.2士2.4 模型对照组 24.0士10.1▲▲ 17.5士5.0▲▲ 阳性对照组(1.25) 21.3士4.0 15.4士5.2 实施例I组(20) 14.6士6.5** 11.3士3.1** 实施例II(10) 15.3士5.4** 12.7士5.0 实施例II(5) 18.4士5.6 14.7士5.3

注:与空白组相比,▲▲P<0.01与模型组比;**P<0.01

3.5本发明对脂质代谢紊乱大鼠肝组织血脂的影响

模型组大鼠肝组织CHO、NEFA和TG含量均高于正常组,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实施例高、中剂量组肝组织CHO、NEFA和TG含量均低于模型组,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能够很好的调节脂质代谢紊乱大鼠肝组织中血脂的作用,具体实验结果如表9。

表9本发明对脂质代谢紊乱大鼠肝组织血脂的影响情况

注:与正常组相比,▲▲P<0.01▲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P<0.01*P<0.05

3.6本发明对脂质代谢紊乱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大鼠经长时间高脂饲料喂养后,全血比粘度升高,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给与受试药物后,实施例的高、中、低剂量组大鼠的全血比粘度均低于模型组,表明实施例具有很好的改善高脂血症大鼠血液流变学的作用,从而可用于防治糖尿病合并的心血管性疾病,具体实验结果如表10所示。

表10本发明对实验性脂质紊乱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1

通过以上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能有效纠正糖代谢紊乱,降低血糖和血脂,抗脂质过氧化,改善血流变的作用;且通过观察糖尿病高脂血症大鼠主动脉病理组织形态学改变的影响,进一步提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能改善脂代谢紊乱,阻止或延缓动脉粥样硬化,防治糖尿病心血管病变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处方:中药原料提取物300g,滑石粉5g,柠檬酸三乙酯5g,包衣溶液5000g

中药原料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1)按配方取黄连、姜黄以60%乙醇为溶媒,浸泡60分钟,加热回流提取三次,第一次溶媒用量为药材重量的8倍,第一次提取60分钟,第二、三次溶媒用量为药材重量的5倍,第二、三次各提取50分钟,合并药液,滤过,回收乙醇,浓缩,滤过,稠膏加水加热溶解后,抽滤,滤液过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脱至糖的反应呈阴性,再用乙醇洗脱,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在60℃时为1.10~1.25,真空干燥,粉碎,备用;

2)按配方取红芪、地黄与黄连、姜黄药渣以水为溶媒,浸泡60分钟,加热回流提取二次,第一次溶媒用量为药材重量的8倍,第一次提取80分钟,第二次溶媒用重量为药材量的5倍,第二次提取60分钟,合并药液,滤过,静置24小时,滤过,浓缩至原体积的1/2,用无机陶瓷膜进行过滤,过滤速度为8L/h,收集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在60℃时为1.10~1.25,真空干燥,粉碎,备用;

3)按配方取黄芩以60%乙醇为溶媒,第一次溶媒用量为药材重量的6倍,浸泡60分钟,加热回流提取,第一次120分钟,第二次溶媒用量为药材重量的5~6倍,加热回流提取,第二次100分钟,合并药液,滤过;回收乙醇,浓缩,稠膏加水加热溶解后,抽滤,滤液过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脱至糖的反应呈阴性,再用乙醇洗脱,回收乙醇,浓缩得提取物,浓缩至相对密度在60℃时为1.10~1.25,真空干燥,粉碎,与上述提取物合并混匀即得。

控释片的制备工艺:

(1)片心的制备方法:将中药原料提取物和增塑剂柠檬酸三乙酯充分混合;加入水制成软材,边制备边搅拌至轻压成团一触即开为度;过18目筛制粒;颗粒在60℃的烘箱内烘干;干颗粒以20目筛整粒;称重,计算收率;按处方比例加入滑石粉,混合均匀;12mm浅凹冲压片;

(2)包衣液的制备方法:取控释材料甲基丙烯酸树脂共聚物31%、果糖为1%、甘露醇9%、卡波姆5%和水54%,将控释材料甲基丙烯酸树脂共聚物粉碎,过100目筛;其余包衣液材料混合均匀,加入控释材料细粉,混匀后,加入溶剂混合,得到所需的包衣液;

(3)包衣:将片芯放入糖衣锅中旋转,吹热风,预热片芯;开动空气泵,调节喷雾气流压力;用喷枪在滚动得片面喷包衣液;边喷边控制包衣增重3%;喷完后,50℃干燥6小时,激光打上孔径为0.1mm的释药孔即得即得。

实施例2

处方:中药原料提取物500g,润滑剂硬脂酸镁15g,增塑剂聚乙二醇15g,表面活性剂吐温100g、包衣溶液9500g

中药原料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1)按配方取黄连、姜黄以60%乙醇为溶媒,浸泡60分钟,加热回流提取三次,第一次溶媒用量为药材重量的10倍,第一次提取60分钟,第二、三次溶媒用量为药材重量的6倍,第二、三次各提取50分钟,合并药液,滤过,回收乙醇,浓缩,滤过,稠膏加水加热溶解后,抽滤,滤液过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脱至糖的反应呈阴性,再用乙醇洗脱,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在60℃时为1.10~1.25,真空干燥,粉碎,备用;

2)按配方取红芪、地黄与黄连、姜黄药渣以水为溶媒,浸泡60分钟,加热回流提取二次,第一次溶媒用量为药材重量的10倍,第一次提取80分钟,第二次溶媒用重量为药材量的6倍,第二次提取60分钟,合并药液,滤过,静置24小时,滤过,浓缩至原体积的1/2,用无机陶瓷膜进行过滤,过滤速度为12L/h,收集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在60℃时为1.10~1.25,真空干燥,粉碎,备用;

3)按配方取黄芩以60%乙醇为溶媒,第一次溶媒用量为药材重量的6-8倍,浸泡60分钟,加热回流提取,第一次120分钟,第二次溶媒用量为药材重量的6倍,加热回流提取,第二次100分钟,合并药液,滤过;回收乙醇,浓缩,稠膏加水加热溶解后,抽滤,滤液过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脱至糖的反应呈阴性,再用乙醇洗脱,回收乙醇,浓缩得提取物,浓缩至相对密度在60℃时为1.10~1.25,真空干燥,粉碎,与上述提取物合并混匀即得。

片剂制备工艺

(1)片心的制备方法:将中药原料提取物和增塑剂、表明活性剂充分混合;加入水制成软材,边制备边搅拌至轻压成团一触即开为度;过18目筛制粒;颗粒在60℃的烘箱内烘干;干颗粒以20目筛整粒;称重,计算收率;按处方比例加入润滑剂,混合均匀;12mm浅凹冲压片;

(2)包衣液的制备方法:按比例称取控释材料羟丙甲纤维素酞酸酯6%、丙酮64%、乙醇15%,阿拉伯胶10%,甘露醇5%,将控释材料粉碎,过100目筛;其余包衣液材料混合均匀,加入控释材料细粉,混匀后,加入溶剂混合,得到所需的包衣液;

(3)包衣:将片芯放入糖衣锅中旋转,吹热风,预热片芯;开动空气泵,调节喷雾气流压力;用喷枪在滚动得片面喷包衣液;边喷边控制包衣增重5%;喷完后,50℃干燥6小时,机械或者激光打上孔径为0.5mm的释药孔即得。

实施例3

处方:中药原料提取物400g,润滑剂硬脂酸钙1g,增塑剂甘油1g,表面活性剂司盘50g、包衣溶液7000g

中药原料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1)按配方取黄连、姜黄以60%乙醇为溶媒,浸泡60分钟,加热回流提取三次,第一次溶媒用量为药材重量的9倍,第一次提取60分钟,第二、三次溶媒用量为药材重量的5.5倍,第二、三次各提取50分钟,合并药液,滤过,回收乙醇,浓缩,滤过,稠膏加水加热溶解后,抽滤,滤液过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脱至糖的反应呈阴性,再用乙醇洗脱,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在60℃时为1.10~1.25,真空干燥,粉碎,备用;

2)按配方取红芪、地黄与黄连、姜黄药渣以水为溶媒,浸泡60分钟,加热回流提取二次,第一次溶媒用量为药材重量的9倍,第一次提取80分钟,第二次溶媒用重量为药材量的5.5倍,第二次提取60分钟,合并药液,滤过,静置24小时,滤过,浓缩至原体积的1/2,用无机陶瓷膜进行过滤,过滤速度为10L/h,收集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在60℃时为1.10~1.25,真空干燥,粉碎,备用;

3)按配方取黄芩以60%乙醇为溶媒,第一次溶媒用量为药材重量的6-8倍,浸泡60分钟,加热回流提取,第一次120分钟,第二次溶媒用量为药材重量的5.5倍,加热回流提取,第二次100分钟,合并药液,滤过;回收乙醇,浓缩,稠膏加水加热溶解后,抽滤,滤液过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脱至糖的反应呈阴性,再用乙醇洗脱,回收乙醇,浓缩得提取物,浓缩至相对密度在60℃时为1.10~1.25,真空干燥,粉碎,与上述提取物合并混匀即得。

片剂制备工艺

(1)片心的制备方法:将中药原料提取物和增塑剂、表明活性剂充分混合;加入水制成软材,边制备边搅拌至轻压成团一触即开为度;过18目筛制粒;颗粒在60℃的烘箱内烘干;干颗粒以20目筛整粒;称重,计算收率;按处方比例加入润滑剂,混合均匀;12mm浅凹冲压片;

(2)包衣液的制备方法:称取缓释材料虫胶18.7%、聚乙二醇为1%、乳糖1%、蓖麻油1%、余量的95%乙醇,将缓释材料粉碎,过100目筛;其余包衣液材料混合均匀,加入缓释材料细粉,混匀后,加入溶剂混合,得到所需的包衣液;

(3)包衣:将片芯放入糖衣锅中旋转,吹热风,预热片芯;开动空气泵,调节喷雾气流压力;用喷枪在滚动得片面喷包衣液;边喷边控制包衣增重4%;喷完后,50℃干燥6小时,机械或者激光打上孔径为0.3mm的释药孔即得。

实施例4

处方:中药原料提取物300g,润滑剂15g,增塑剂15g,表面活性剂100g、包衣溶液9500g

中药原料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按实施例1方法制备提取物。

片剂制备工艺

(1)片心的制备方法:将中药原料提取物和增塑剂、表明活性剂充分混合;加入水制成软材,边制备边搅拌至轻压成团一触即开为度;过18目筛制粒;颗粒在60℃的烘箱内烘干;干颗粒以20目筛整粒;称重,计算收率;按处方比例加入润滑剂,混合均匀;12mm浅凹冲压片;

(2)包衣液的制备方法:称取缓释材料醋酸纤维素酞酸酯30%、水61.3%、甘露醇2.3%、30wt%氨水4.4%,氯化钠2%,将缓释材料粉碎,过100目筛;其余包衣液材料混合均匀,加入缓释材料细粉,混匀后,加入溶剂混合,得到所需的包衣液;

(3)包衣:将片芯放入糖衣锅中旋转,吹热风,预热片芯;开动空气泵,调节喷雾气流压力;用喷枪在滚动得片面喷包衣液;边喷边控制包衣增重3%;喷完后,50℃干燥6小时,机械或者激光打上孔径为0.2mm的释药孔即得。

实施例5

处方:中药原料提取物500g,润滑剂二氧化硅5g,增塑剂丙二醇5g,包衣溶液5000g

中药原料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按实施例2方法制备提取物。

制剂制备工艺:按实施例2方法制备。

实施例6

处方:中药原料提取物300g,润滑剂二氧化硅5g,增塑剂丙二醇5g,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00g、包衣溶液9500g

中药原料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按实施例3方法制备提取物。

制剂制备工艺:按实施例3方法制备。

实施例7

处方:中药原料提取物500g,润滑剂滑石粉15g,增塑剂甘油15g,包衣溶液5000g

中药原料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按实施例4方法制备提取物。

制剂制备工艺:按实施例4方法制备。

实施例8

处方:中药原料提取物300g,润滑剂硬脂酸蔗糖酯15g,增塑剂蓖麻油15g,包衣溶液5000g

中药原料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按实施例4方法制备提取物。

制剂制备工艺:按实施例4方法制备。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及试验,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出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一种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药物控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一种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药物控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一种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药物控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药物控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药物控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105779.7 (22)申请日 2017.02.24 (71)申请人 贵州神奇药业有限公司 地址 550000 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白云大 道270号金阳科技园内 (72)发明人 张芝庭 张涛涛 (74)专利代理机构 贵阳派腾阳光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10 代理人 周黎亚 (51)Int.Cl. A61K 36/9066(2006.01) A61K 9/30(2006.01) A61K 9/36(2006.01) A61K 9/42(2006.01)。

2、 A61K 47/32(2006.01) A61K 47/38(2006.01) A61K 47/44(2017.01) A61P 3/1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药物控释制 剂及其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药物控释制剂, 其特征在于, 按重量份计, 该控释 制剂由下述组分制成: 中药原料提取物35份, 润滑剂0.050.15份, 增塑剂0.050.15份, 表 面活性剂01份、 包衣溶液50-95份。 本发明经科 学设计, 由中药原料提取物、 控释材料和其它药 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成, 制得的剂型稳定性好, 避免了挥发。

3、性有效成分的流失, 能减少服药次 数、 维持血药浓度平稳、 延长有效成分的维持时 间、 降低副作用, 还具有生物利用度高, 疗效显 著, 减少服药次数及可提高病人的顺应性等优 点。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12页 CN 106860836 A 2017.06.20 CN 106860836 A 1.一种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药物控释制剂, 其特征在于, 按重量份计, 由下述组分 制成: 中药原料提取物35份, 润滑剂0.050.15份, 增塑剂0.050.15份, 表面活性剂0 1份、 包衣溶液50-9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释制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润滑剂为滑石粉、 硬脂酸镁、 。

4、硬 脂酸钙、 硬脂酸蔗糖酯或二氧化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释制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增塑剂为柠檬酸三乙酯、 聚乙 二醇、 甘油、 丙二醇或蓖麻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释制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吐温、 司盘或十 二烷基硫酸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释制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包衣溶液包括控释材料、 溶剂、 助渗剂、 致孔剂、 药物载体、 膨胀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释制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控释材料为虫胶、 甲基丙烯酸 共聚物、 醋酸纤维素苯三酯、 羟丙甲纤维素酞酸酯、 醋酸纤维素酞酸酯或聚乙烯醇酞酸酯中 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溶剂为水、。

5、 30wt的氨水、 乙醇、 丙酮或乙醚; 所述的助渗剂包括氯化 钠、 乳糖、 蔗糖、 葡萄糖、 氯化钾、 甘露醇、 果糖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致孔剂包括甘露醇、 聚乙二醇类、 甘油、 尿素、 水溶性无机盐、 小分子糖类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药物载体和膨 胀材料包括羧甲基淀粉钠、 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 磷酸氢二钠、 阿拉 伯胶、 卡波姆中的一种或几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释制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中药原 料提取物由下述重量份的中药材制成: 黄连(苗语: 王连茎)277份, 红芪(苗语: 豆淆)833份, 地黄(苗语: 肥嗒)833份, 姜。

6、黄(苗语: 窝哈)833份, 黄芩(苗语: 额嘎)555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释制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药原料提取物制备工艺为: 1)按配方取黄连、 姜黄以60乙醇为溶媒, 浸泡60分钟, 加热回流提取三次, 第一次溶 媒用量为药材重量的8I0倍, 第一次提取60分钟, 第二、 三次溶媒用量为药材重量的56 倍, 第二、 三次各提取50分钟, 合并药液, 滤过, 回收乙醇, 浓缩, 滤过, 稠膏加水加热溶解后, 抽滤, 滤液过大孔吸附树脂柱, 先用水洗脱至糖的反应呈阴性, 再用乙醇洗脱,回收乙醇, 浓 缩至相对密度在60时为1.101.25, 真空干燥, 粉碎, 备用; 2)按配。

7、方取红芪、 地黄与黄连、 姜黄药渣以水为溶媒, 浸泡60分钟, 加热回流提取二次, 第一次溶媒用量为药材重量的810倍, 第一次提取80分钟, 第二次溶媒用重量为药材量的 56倍, 第二次提取60分钟, 合并药液, 滤过, 静置24小时, 滤过, 浓缩至原体积的1/2, 用无 机陶瓷膜进行过滤, 过滤速度为812L/h,收集滤液, 浓缩至相对密度在60时为1.10 1.25, 真空干燥, 粉碎, 备用; 3)按配方取黄芩以60乙醇为溶媒, 第一次溶媒用量为药材重量的6-8倍, 浸泡60分 钟, 加热回流提取, 第一次I20分钟, 第二次溶媒用量为药材重量的56倍, 加热回流提取, 第二次100。

8、分钟, 合并药液, 滤过; 回收乙醇, 浓缩, 稠膏加水加热溶解后, 抽滤, 滤液过大孔 吸附树脂柱, 先用水洗脱至糖的反应呈阴性, 再用乙醇洗脱,回收乙醇, 浓缩得提取物, 浓缩 至相对密度在60时为1.101.25, 真空干燥, 粉碎, 与上述提取物合并混匀即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释制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释片的制备方法为: (1)片心的制备方法: 将中药原料提取物和增塑剂、 表明活性剂充分混合; 加入水制成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06860836 A 2 软材, 边制备边搅拌至轻压成团一触即开为度; 过18目筛制粒; 颗粒在60的烘箱内烘干; 干颗粒以。

9、20目筛整粒; 称重, 计算收率; 按处方比例加入润滑剂, 混合均匀; 12mm浅凹冲压 片。 (2)包衣液的制备方法: 将控释材料粉碎, 过100目筛; 其余包衣液材料混合均匀, 加入 控释材料细粉, 混匀后, 加入溶剂混合, 得到所需的包衣液。 (3)包衣: 将片芯放入糖衣锅中旋转, 吹热风, 预热片芯; 开动空气泵, 调节喷雾气流压 力; 用喷枪在滚动得片面喷包衣液; 边喷边控制包衣增重35; 喷完后, 50干燥6小 时, 机械或者激光打上孔径为0.10.5mm的释药孔即得。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06860836 A 3 一种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药物控释制剂及其。

10、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中药, 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药物控释制剂及其制备 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糖尿病是一组由于胰岛素活性重度缺乏及升糖激素不适当升高, 导致血糖过高, 而引起糖、 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 以致机体水、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等多病因引起的以 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终身性代谢性疾病。 长期血糖增高, 大血管、 微血管受损并危及心、 脑、 肾、 周围神经、 眼睛、 足等,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 糖尿病并发症高达100多种, 是目前已知并 发症最多的一种疾病。 糖尿病死亡者有一半以上是心脑血管所致, 10是肾病变所致。 因糖 尿病截肢的患者是非糖尿病的。

11、1020倍。 临床数据显示, 糖尿病发病后10年左右, 将有30 40的患者至少会发生一种并发症, 且并发症一旦产生, 药物治疗很难逆转, 因此强调尽 早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0003 应用技术获得长作用的药物剂型的研究和实践已有40余年历史。 特别是口服缓释 和控释固体剂型的研究和开发已成为当今医药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控释制剂通过控 制药物的释药速率, 改善药物进入机体的吸收速率, 从而起到更佳的治疗效果的制剂, 与其 相应的普通制剂比较, 给药频率比普通制剂减少一半或者更多, 且能显著增加患者的顺应 性。 0004 目前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中药五黄养阴颗粒主要成分为黄连、 红芪、 姜。

12、黄、 地 黄、 黄芩, 均是利用西南地区地道药材制成, 这些药材也是贵州、 重庆当地少数民族尤其是 苗族常用的苗药。 黄连苗语为Wabge leenc naemx(音译为王连茎)、 红芪苗语为Dout hxaok (音译为豆淆)、 姜黄苗语为Voh had(音译为窝哈)、 地黄苗语为Hfeex dab(音译为肥嗒)、 黄 芩苗语为Hgeil ghab(音译为额嘎), 通过将黄连、 姜黄乙醇提取, 药渣同红芪、 地黄水提, 黄 芩单独醇提的方法制备得到五黄养阴颗粒, 该颗粒剂属于普通剂型, 而糖尿病属于需要长 期用药的慢性病, 为提高疗效, 增加患者用药顺应性, 发明人对改产品进行了改进。 发明。

13、内容 0005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中药缓释制 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6 本发明是由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 一种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药物控释制剂, 其特征在于, 按重量份计, 由下述组 分制成: 中药原料提取物35份, 润滑剂0.050.15份, 增塑剂0.050.15份, 表面活性剂0 1份、 包衣溶液50-95份。 0008 所述的润滑剂为滑石粉、 硬脂酸镁、 硬脂酸钙、 硬脂酸蔗糖酯或二氧化硅。 0009 所述的增塑剂为柠檬酸三乙酯、 聚乙二醇、 甘油、 丙二醇或蓖麻油。 0010 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吐温、 司盘或十二烷基硫酸钠。 说。

14、 明 书 1/12 页 4 CN 106860836 A 4 0011 所述的包衣溶液包括控释材料、 溶剂、 助渗剂、 致孔剂、 药物载体、 膨胀材料。 0012 其中, 所述的控释材料为虫胶、 甲基丙烯酸共聚物、 醋酸纤维素苯三酯、 羟丙甲纤 维素酞酸酯、 醋酸纤维素酞酸酯或聚乙烯醇酞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溶剂为水、 30wt的氨水、 乙醇、 丙酮或乙醚; 所述的助渗剂包括氯化钠、 乳糖、 蔗糖、 葡萄糖、 氯化钾、 甘露醇、 果糖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致孔剂包括甘露醇、 聚乙二醇类、 甘油、 尿素、 水溶性 无机盐、 小分子糖类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药物载体和膨胀材料包括羧甲基淀。

15、粉钠、 低取 代羟丙基纤维素、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 磷酸氢二钠、 阿拉伯胶、 卡波姆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3 所述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中药原料提取物由下述重量份的中药材制成: 黄连 (苗语: 王连茎)277份, 红芪(苗语: 豆淆)833份, 地黄(苗语: 肥嗒)833份, 姜黄(苗语: 窝哈) 833份, 黄芩(苗语: 额嘎)555份。 0014 所述中药原料提取物制备工艺为: 0015 1)按配方取黄连、 姜黄以60乙醇为溶媒, 浸泡60分钟, 加热回流提取三次, 第一 次溶媒用量为药材重量的8I0倍, 第一次提取60分钟, 第二、 三次溶媒用量为药材重量的5 6倍, 第二、 三次各。

16、提取50分钟, 合并药液, 滤过, 回收乙醇, 浓缩, 滤过, 稠膏加水加热溶解 后, 抽滤, 滤液过大孔吸附树脂柱, 先用水洗脱至糖的反应呈阴性, 再用乙醇洗脱,回收乙 醇, 浓缩至相对密度在60时为1.101.25, 真空干燥, 粉碎, 备用; 0016 2)按配方取红芪、 地黄与黄连、 姜黄药渣以水为溶媒, 浸泡60分钟, 加热回流提取 二次, 第一次溶媒用量为药材重量的810倍, 第一次提取80分钟, 第二次溶媒用重量为药 材量的56倍, 第二次提取60分钟, 合并药液, 滤过, 静置24小时, 滤过, 浓缩至原体积的1/ 2, 用无机陶瓷膜进行过滤, 过滤速度为812L/h,收集滤液。

17、, 浓缩至相对密度在60时为 1.101.25, 真空干燥, 粉碎, 备用; 0017 3)按配方取黄芩以60乙醇为溶媒, 第一次溶媒用量为药材重量的6-8倍, 浸泡60 分钟, 加热回流提取, 第一次I20分钟, 第二次溶媒用量为药材重量的56倍, 加热回流提 取, 第二次100分钟, 合并药液, 滤过; 回收乙醇, 浓缩, 稠膏加水加热溶解后, 抽滤, 滤液过大 孔吸附树脂柱, 先用水洗脱至糖的反应呈阴性, 再用乙醇洗脱,回收乙醇, 浓缩得提取物, 浓 缩至相对密度在60时为1.101.25, 真空干燥, 粉碎, 与上述提取物合并混匀即得。 0018 控释片的制备方法为: 0019 (1)。

18、片心的制备方法: 将中药原料提取物和增塑剂、 表明活性剂充分混合; 加入水 制成软材, 边制备边搅拌至轻压成团一触即开为度; 过18目筛制粒; 颗粒在60的烘箱内烘 干; 干颗粒以20目筛整粒; 称重, 计算收率; 按处方比例加入润滑剂, 混合均匀; 12mm浅凹冲 压片。 0020 (2)包衣液的制备方法: 将控释材料粉碎, 过100目筛; 其余包衣液材料混合均匀, 加入控释材料细粉, 混匀后, 加入溶剂混合, 得到所需的包衣液。 0021 (3)包衣: 将片芯放入糖衣锅中旋转, 吹热风, 预热片芯; 开动空气泵, 调节喷雾气 流压力; 用喷枪在滚动得片面喷包衣液; 边喷边控制包衣增重35;。

19、 喷完后, 50干燥6 小时, 机械或者激光打上孔径为0.10.5mm的释药孔即得。 002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加入一定量的控释材料以及其它药学上可接受的辅 料组成, 经科学设计而得。 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原材料及制备方法, 制得的控释剂稳定性好, 避免了挥发性有效成分的流失, 能减少服药次数、 维持血药浓度平稳、 控制有效成分的维持 说 明 书 2/12 页 5 CN 106860836 A 5 时间、 降低副作用, 还具有生物利用度高, 疗效显著, 减少服药次数及可提高病人的顺应性 等优点。 0023 以下通过实验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24 实验例1、 制备工艺的选择试验:。

20、 0025 考察本发明采用不同的控释材料对制成的片剂释放度的影响。 0026 采用中国药典2010版二部附录CX第一法, 以乙醇溶液500m1作为溶出介质, 转速为 50转/min, 按照本法操作, 分别在0.25h,0.75h,2h,3h,4h,5h,6h,8h,lOh取出溶液3m1(自动 补液), 立即经过0.22um微孔滤膜, 取滤液4u1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测定, 以片剂中盐酸 小檗碱释放度作为考察指标, 计算并绘制曲线, 结果如表1: 0027 表1控释材料选择试验结果 0028 0029 0030 由表1显示:本发明选用虫胶、 甲基丙烯酸共聚物、 醋酸纤维素苯三酯、 羟丙甲纤维 。

21、素酞酸酯、 醋酸纤维素酞酸酯或聚乙烯醇酞酸酯作为控释材料, 均符合要求。 0031 实验例2:片剂质量稳定性检验: 0032 对照组:对照组1、 对照组2分别为专利CN200510057171.9公开的实施例1、 配方3制 备方法制备颗粒压片而得的; 0033 试验组:分别为本发明实施列1、 实施例4、 实施例7制成的片剂。 0034 考察方式为:采用加速稳定性试验来测定片剂中盐酸小檗碱成分含量随储存时间 的变化情况; 其中第0个月为刚制备出来的片进行的测定, 第1个月为储存一个月后进行的 测定, 以此类推, 进行试验的各实验组片剂均采用相同的储存方法。 实验结果如下表2: 0035 表2盐酸。

22、小檗碱稳定性考察试验: 0036 说 明 书 3/12 页 6 CN 106860836 A 6 0037 由表2显示:两种不同工艺制得的片剂储存到第6个月, 传统工艺制备片剂盐酸小 檗碱含量平均下降了38.2, 而本发明采用了控释技术制备工艺制得的片剂中盐酸小檗碱 含量平均下降12.7, 且下降趋势趋于平稳。 据此说明了:采用本发明制得的片剂质量稳定 性好。 0038 实验例3:体外耐酸力和溶出度实验 0039 分别考察实施例1获得产品包衣增重为2.5, 3,5的包衣片的耐酸力和溶出 度。 按照中国药典第二法, 转速50rpm, 溶出介质为pH l.2的盐酸, 测定在该介质中的溶出 度, 结。

23、果见表3、 4: 0040 表3在pH 1.2的盐酸中耐酸力的考察() 0041 时间(min)2.5345 50.270.220.160.17 150.300.260.450.27 300.940.711.020.39 607.214.431.550.84 9010.68.872.741.8 12016.49.056.454.03 0042 由表3可以看出:包衣增重35的包衣片120分钟后药物释放小于百分之十, 随包衣层厚度增加, 释放减慢。 包衣增重2.5在90分钟后药物释放度大于10。 0043 表4包衣3、 5在pH6.8的盐酸介质中溶出度 0044 0045 结论:以上控释材料制备而。

24、得的肠溶片从随着包衣厚度的增加, 3 Omin溶出度降 低但仍然高于80。 0046 发明人对本发明制备而得的片剂进行了药理试验研究, 具体如下: 0047 1.实验材料 0048 1.1仪器: 拜安易Ascensia Brio血糖检测仪及血糖试纸, 德国拜耳(台湾公司制 造), 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希思美康), DKZ-2型电热恒温振荡水槽(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 公), LDZ5-2型全自动离心机(北京医用离心机厂)。 0049 1.2试剂和药物: 链脲佐菌素(STZ)为美国SIGMA产品, 由上海美季生物科技有限公 司分装, 型号Sigma 0130, 临用时用0.1mmol/l PH4.。

25、4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配成2的 STZ溶液; 胆固醇(CHOL), 批号060815, 由上海蓝季科技发展公司分装; 胆酸钠, 批号: 060915, 意大利制造, 上海蓝季科技发展公司分装; 葡萄糖注射液, 规格20ml 10g, 批号 说 明 书 4/12 页 7 CN 106860836 A 7 200604182, 由江苏方强制药厂生产; 胆固醇(TCHO)、 甘油三脂(TG)试剂盒, 由上海容盛生物 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0050 受试药物: 实施例, 对照药: 五黄养阴颗粒, 由重庆东田药业有限公司提供。 0051 1.3实验动物及饲料Wistar大鼠, 普通级, 全雄, 体重18。

26、020g, 普通鼠饲料, 由贵 阳中医学院提供。 高脂鼠饲料: 55基础饲料, 20蔗糖, 10猪油, 10鸡蛋, 4麻油, 1 胆固醇, 0.2胆酸钠构成。 0052 2.实验方法 0053 2.1动物模型制备: 参照文献, 以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加高糖-高脂饲料喂养, 建立类似临床2型糖尿病患者特征的, 具有高体重、 高血脂、 糖耐量异常(糖尿病)特点的大 鼠动物模型。 0054 将大鼠适应性喂养一周后, 改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4周, 在大鼠体重为350g左右 时, 按30mg/kg的剂量一次性腹腔注射STZ(用0.1mmol/L柠檬酸钠-柠檬酸缓冲液配成2的 溶液, PH4.5),。

27、 并同时喂以高糖-高脂饲料。 2周后, 大鼠禁食8小时后, 按2g/kg体重灌服20 D-葡萄糖溶液, 做口服糖耐量试验。 0min和120min血糖分别大于7.0mmol/l和11.0mmol/l的 大鼠, 作为糖尿病造模成功大鼠。 0055 2.2分组给药: 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成5组: 模型组: 给予蒸馏水10ml/kg; (2) 阳性对照组: 给予五黄养阴颗粒1.25g/kg; (3)实施例I组: 实施例1: 20g/kg; (4)实施例II 组: 实施例2: 10g/kg; (5)实施例III组: 实施例3: 5g/kg。 同期另设一组正常组: 蒸馏水10ml/ kg。 各组以10m。

28、l/kg的容积按上述剂量每日灌胃给药1次, 连续给药4周。 0056 2.3观察指标 0057 (1)空腹血糖及糖耐量: 食10小时后, 眼眶取血, 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 每隔7天 测定一次, 严格按照试剂盒上说明操作。 0058 (2)尿微量白蛋白测定: 取大鼠24小时尿液, 4储存, 测定方法按照试剂盒说明书 进行。 0059 (3)饮水、 尿量的测定: 采用代谢笼法测定14小时尿量。 0060 (4)体重变化。 0061 (5)随机血糖测定。 0062 (6)血清CHO、 TG、 HDL-C、 NEFA 0063 (7)MDA、 SOD。 0064 (8)血液流变的变化。 0065 (。

29、9)主动脉组织病理学的变化: 在给药第60天终止用药, 处死模型大鼠, 取主动脉、 心脏制作组织病理切片, 常规HE染色, 进行电镜观察、 照相。 主动脉剖开后铺平, 拍照, 并用 称重法测量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 从冠状动脉入口处及中、 下部, 分别横截取心脏组织 制片, 评估冠状动脉大、 中、 小分枝的动脉粥样硬化病理指数和计算病变血管占总血管数的 百分比, 采用SAS统计软件包在计算机上分析。 0066 3.实验结果 0067 3.1对糖尿病高脂血症大鼠空腹血糖及糖耐量的影响 0068 造模后, 模型组大鼠空腹血糖升高, 糖耐量出现明显异常,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 著性差异, 说明造模。

30、成功。 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I组、 II组与模型组相比能够 说 明 书 5/12 页 8 CN 106860836 A 8 明显降低大鼠空腹血糖及改善糖耐量, 并呈现良好的量效关系, 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 具有很好的降血糖作用, 可用于糖尿病的防治, 具体实验结果如表5所示。 0069表5本发明对糖尿病高脂血症大鼠血糖的影响(n10) 0070 0071 0072 注: 与空白组相比, P0.01; 与模型组比,*P0.01*P0.05 0073 3.2本发明对糖尿病高脂血症大鼠血清总胆固醇、 甘油三酯、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 醇、 血清游离脂肪酸的影响 0074 实验结果表明, 与模。

31、型组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组能有效降低高糖尿病高脂血 症大鼠血清CHO、 NEFA、 TG的含量以及提高HDL-C的含量; 尤其是高剂量组具有显著的降低高 糖尿病高脂血症大鼠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 并能显著提高糖尿病高脂血症大鼠 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 说明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具有很好的降低血脂和胆固 醇含量, 具有很好的防治高脂血症的作用, 具体实验结果如表6所示。 0075表6本发明对糖尿病高脂血症大鼠血清脂类和脂蛋白的影响(n10) 0076 0077 注: 与空白组相比, P0.01; 与模型组比,*P0.01*P0.05 0078 3.3本发明对糖尿病高脂血症大鼠SO。

32、D、 MDA的影响 0079 由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高剂量给药组能显著降低糖尿病高脂血症 说 明 书 6/12 页 9 CN 106860836 A 9 大鼠血MDA含量, 并能提高SOD活力, 与模型对照组相比, 具显著性差异, 具体实验结果如表7 所示。 0080表7本发明对糖尿病高脂血症大鼠SOD、 MDA的影响(n10) 0081 组别(g/kg)SOD(NU/ml)MDA(Nmol/ml) 空白对照组171.7士22.27.3士12.4 模型对照组125.9士30.6 13.7士7.8 阳性对照组(1.25)134.9士24.011.2士4.2 实施例I组(20)163.2。

33、士14.7*7.5士11.4* 实施例II(10)133.1士15.510.2士11.9 实施例II(5)122.6士22.913.0士2.1 0082 注: 与空白组相比, P0.01P0.05; 与模型组比,*P0.01*P0.05 0083 3.4本发明对糖尿病高脂血症大鼠尿量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 0084 实验结果表明, 模型组大鼠24小时尿量和尿微量白蛋白含量高于空白对照组, 与 空白对照组相比, 有显著性差异。 实施例高、 中剂量组24小时尿量低于模型组, 与模型组相 比, 有显著性差异。 实施例各剂量组的大鼠尿微量白蛋白含量低于模型组, 与模型组相比, 有显著性差异, 且高剂量的。

34、实施例具有比阳性对照药糖脉康更好的降低糖尿病高脂血症大 鼠尿量及尿微量白蛋白的作用, 提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具有改善肾脏功能作用。 具体实 验结果如表8所示。 0085表8本发明对糖尿病高脂血症大鼠尿量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n10) 0086 组别(g/kg)尿量(ml)尿微量白蛋白(ug/ml) 空白对照组7.8士2.15.2士2.4 模型对照组24.0士10.1 17.5士5.0 阳性对照组(1.25)21.3士4.015.4士5.2 实施例I组(20)14.6士6.5*11.3士3.1* 实施例II(10)15.3士5.4*12.7士5.0 实施例II(5)18.4士5.614.7士5.。

35、3 0087 注: 与空白组相比, P0.01与模型组比;*P0.01 0088 3.5本发明对脂质代谢紊乱大鼠肝组织血脂的影响 0089 模型组大鼠肝组织CHO、 NEFA和TG含量均高于正常组, 与模型组相比, 有显著性差 异。 实施例高、 中剂量组肝组织CHO、 NEFA和TG含量均低于模型组, 与模型组相比, 有显著性 差异。 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能够很好的调节脂质代谢紊乱大鼠肝组织中血脂的作用, 具体实验结果如表9。 0090 表9本发明对脂质代谢紊乱大鼠肝组织血脂的影响情况 说 明 书 7/12 页 10 CN 106860836 A 10 0091 0092 注: 与正常组相比。

36、, P0.01P0.05; 与模型对照组比,*P0.01*P0.05 0093 3.6本发明对脂质代谢紊乱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0094 大鼠经长时间高脂饲料喂养后, 全血比粘度升高, 与正常组相比, 有显著性差异。 给与受试药物后, 实施例的高、 中、 低剂量组大鼠的全血比粘度均低于模型组, 表明实施例 具有很好的改善高脂血症大鼠血液流变学的作用, 从而可用于防治糖尿病合并的心血管性 疾病, 具体实验结果如表10所示。 0095表10本发明对实验性脂质紊乱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0096 0097 注: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P0.01, 与模型组比较, *P0.01 0098 通过以上实验结果表。

37、明, 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能有效纠正糖代谢紊乱, 降低血糖 和血脂, 抗脂质过氧化, 改善血流变的作用; 且通过观察糖尿病高脂血症大鼠主动脉病理组 织形态学改变的影响, 进一步提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能改善脂代谢紊乱, 阻止或延缓动 脉粥样硬化, 防治糖尿病心血管病变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99 实施例1 0100 处方: 中药原料提取物300g, 滑石粉5g, 柠檬酸三乙酯5g, 包衣溶液5000g 0101 中药原料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0102 1)按配方取黄连、 姜黄以60乙醇为溶媒, 浸泡60分钟, 加热回流提取三次, 第一 次溶媒用量为药材重量的8倍, 第一次提取60分钟, 第二、 。

38、三次溶媒用量为药材重量的5倍, 第二、 三次各提取50分钟, 合并药液, 滤过, 回收乙醇, 浓缩, 滤过, 稠膏加水加热溶解后, 抽 滤, 滤液过大孔吸附树脂柱, 先用水洗脱至糖的反应呈阴性, 再用乙醇洗脱,回收乙醇, 浓缩 说 明 书 8/12 页 11 CN 106860836 A 11 至相对密度在60时为1.101.25, 真空干燥, 粉碎, 备用; 0103 2)按配方取红芪、 地黄与黄连、 姜黄药渣以水为溶媒, 浸泡60分钟, 加热回流提取 二次, 第一次溶媒用量为药材重量的8倍, 第一次提取80分钟, 第二次溶媒用重量为药材量 的5倍, 第二次提取60分钟, 合并药液, 滤过,。

39、 静置24小时, 滤过, 浓缩至原体积的1/2, 用无机 陶瓷膜进行过滤, 过滤速度为8L/h,收集滤液, 浓缩至相对密度在60时为1.101.25, 真 空干燥, 粉碎, 备用; 0104 3)按配方取黄芩以60乙醇为溶媒, 第一次溶媒用量为药材重量的6倍, 浸泡60分 钟, 加热回流提取, 第一次120分钟, 第二次溶媒用量为药材重量的56倍, 加热回流提取, 第二次100分钟, 合并药液, 滤过; 回收乙醇, 浓缩, 稠膏加水加热溶解后, 抽滤, 滤液过大孔 吸附树脂柱, 先用水洗脱至糖的反应呈阴性, 再用乙醇洗脱,回收乙醇, 浓缩得提取物, 浓缩 至相对密度在60时为1.101.25,。

40、 真空干燥, 粉碎, 与上述提取物合并混匀即得。 0105 控释片的制备工艺: 0106 (1)片心的制备方法: 将中药原料提取物和增塑剂柠檬酸三乙酯充分混合; 加入水 制成软材, 边制备边搅拌至轻压成团一触即开为度; 过18目筛制粒; 颗粒在60的烘箱内烘 干; 干颗粒以20目筛整粒; 称重, 计算收率; 按处方比例加入滑石粉, 混合均匀; 12mm浅凹冲 压片; 0107 (2)包衣液的制备方法: 取控释材料甲基丙烯酸树脂共聚物31、 果糖为1、 甘露 醇9、 卡波姆5和水54, 将控释材料甲基丙烯酸树脂共聚物粉碎, 过100目筛; 其余包衣 液材料混合均匀, 加入控释材料细粉, 混匀后,。

41、 加入溶剂混合, 得到所需的包衣液; 0108 (3)包衣: 将片芯放入糖衣锅中旋转, 吹热风, 预热片芯; 开动空气泵, 调节喷雾气 流压力; 用喷枪在滚动得片面喷包衣液; 边喷边控制包衣增重3; 喷完后, 50干燥6小时, 激光打上孔径为0.1mm的释药孔即得即得。 0109 实施例2 0110 处方: 中药原料提取物500g, 润滑剂硬脂酸镁15g, 增塑剂聚乙二醇15g, 表面活性 剂吐温100g、 包衣溶液9500g 0111 中药原料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0112 1)按配方取黄连、 姜黄以60乙醇为溶媒, 浸泡60分钟, 加热回流提取三次, 第一 次溶媒用量为药材重量的10倍, 第。

42、一次提取60分钟, 第二、 三次溶媒用量为药材重量的6倍, 第二、 三次各提取50分钟, 合并药液, 滤过, 回收乙醇, 浓缩, 滤过, 稠膏加水加热溶解后, 抽 滤, 滤液过大孔吸附树脂柱, 先用水洗脱至糖的反应呈阴性, 再用乙醇洗脱,回收乙醇, 浓缩 至相对密度在60时为1.101.25, 真空干燥, 粉碎, 备用; 0113 2)按配方取红芪、 地黄与黄连、 姜黄药渣以水为溶媒, 浸泡60分钟, 加热回流提取 二次, 第一次溶媒用量为药材重量的10倍, 第一次提取80分钟, 第二次溶媒用重量为药材量 的6倍, 第二次提取60分钟, 合并药液, 滤过, 静置24小时, 滤过, 浓缩至原体积。

43、的1/2, 用无机 陶瓷膜进行过滤, 过滤速度为12L/h,收集滤液, 浓缩至相对密度在60时为1.101.25, 真 空干燥, 粉碎, 备用; 0114 3)按配方取黄芩以60乙醇为溶媒, 第一次溶媒用量为药材重量的6-8倍, 浸泡60 分钟, 加热回流提取, 第一次120分钟, 第二次溶媒用量为药材重量的6倍, 加热回流提取, 第 二次100分钟, 合并药液, 滤过; 回收乙醇, 浓缩, 稠膏加水加热溶解后, 抽滤, 滤液过大孔吸 说 明 书 9/12 页 12 CN 106860836 A 12 附树脂柱, 先用水洗脱至糖的反应呈阴性, 再用乙醇洗脱,回收乙醇, 浓缩得提取物, 浓缩至 。

44、相对密度在60时为1.101.25, 真空干燥, 粉碎, 与上述提取物合并混匀即得。 0115 片剂制备工艺 0116 (1)片心的制备方法: 将中药原料提取物和增塑剂、 表明活性剂充分混合; 加入水 制成软材, 边制备边搅拌至轻压成团一触即开为度; 过18目筛制粒; 颗粒在60的烘箱内烘 干; 干颗粒以20目筛整粒; 称重, 计算收率; 按处方比例加入润滑剂, 混合均匀; 12mm浅凹冲 压片; 0117 (2)包衣液的制备方法: 按比例称取控释材料羟丙甲纤维素酞酸酯6、 丙酮64、 乙醇15, 阿拉伯胶10, 甘露醇5, 将控释材料粉碎, 过100目筛; 其余包衣液材料混合均 匀, 加入控。

45、释材料细粉, 混匀后, 加入溶剂混合, 得到所需的包衣液; 0118 (3)包衣: 将片芯放入糖衣锅中旋转, 吹热风, 预热片芯; 开动空气泵, 调节喷雾气 流压力; 用喷枪在滚动得片面喷包衣液; 边喷边控制包衣增重5; 喷完后, 50干燥6小时, 机械或者激光打上孔径为0.5mm的释药孔即得。 0119 实施例3 0120 处方: 中药原料提取物400g, 润滑剂硬脂酸钙1g, 增塑剂甘油1g, 表面活性剂司盘 50g、 包衣溶液7000g 0121 中药原料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0122 1)按配方取黄连、 姜黄以60乙醇为溶媒, 浸泡60分钟, 加热回流提取三次, 第一 次溶媒用量为药材重。

46、量的9倍, 第一次提取60分钟, 第二、 三次溶媒用量为药材重量的5.5 倍, 第二、 三次各提取50分钟, 合并药液, 滤过, 回收乙醇, 浓缩, 滤过, 稠膏加水加热溶解后, 抽滤, 滤液过大孔吸附树脂柱, 先用水洗脱至糖的反应呈阴性, 再用乙醇洗脱,回收乙醇, 浓 缩至相对密度在60时为1.101.25, 真空干燥, 粉碎, 备用; 0123 2)按配方取红芪、 地黄与黄连、 姜黄药渣以水为溶媒, 浸泡60分钟, 加热回流提取 二次, 第一次溶媒用量为药材重量的9倍, 第一次提取80分钟, 第二次溶媒用重量为药材量 的5.5倍, 第二次提取60分钟, 合并药液, 滤过, 静置24小时, 。

47、滤过, 浓缩至原体积的1/2, 用无 机陶瓷膜进行过滤, 过滤速度为10L/h,收集滤液, 浓缩至相对密度在60时为1.101.25, 真空干燥, 粉碎, 备用; 0124 3)按配方取黄芩以60乙醇为溶媒, 第一次溶媒用量为药材重量的6-8倍, 浸泡60 分钟, 加热回流提取, 第一次120分钟, 第二次溶媒用量为药材重量的5.5倍, 加热回流提取, 第二次100分钟, 合并药液, 滤过; 回收乙醇, 浓缩, 稠膏加水加热溶解后, 抽滤, 滤液过大孔 吸附树脂柱, 先用水洗脱至糖的反应呈阴性, 再用乙醇洗脱,回收乙醇, 浓缩得提取物, 浓缩 至相对密度在60时为1.101.25, 真空干燥,。

48、 粉碎, 与上述提取物合并混匀即得。 0125 片剂制备工艺 0126 (1)片心的制备方法: 将中药原料提取物和增塑剂、 表明活性剂充分混合; 加入水 制成软材, 边制备边搅拌至轻压成团一触即开为度; 过18目筛制粒; 颗粒在60的烘箱内烘 干; 干颗粒以20目筛整粒; 称重, 计算收率; 按处方比例加入润滑剂, 混合均匀; 12mm浅凹冲 压片; 0127 (2)包衣液的制备方法: 称取缓释材料虫胶18.7、 聚乙二醇为1、 乳糖1、 蓖麻 油1、 余量的95乙醇, 将缓释材料粉碎, 过100目筛; 其余包衣液材料混合均匀, 加入缓释 说 明 书 10/12 页 13 CN 106860836 A 13 材料细粉, 混匀后, 加入溶剂混合, 得到所需的包衣液; 0128 (3)包衣: 将片芯放入糖衣锅中旋转, 吹热风, 预热片芯; 开动空气泵, 调节喷雾气 流压力; 用喷枪在滚动得片面喷包衣液; 边喷边控制包衣增重4; 喷完后, 50干燥6小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