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罩式环保实验室柜及气罩排气方法.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829385 上传时间:2018-03-14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55.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52859.3

申请日:

2009.09.18

公开号:

CN101670304A

公开日:

2010.03.17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B01L 1/00申请日:20090918授权公告日:20110817终止日期:20130918|||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01L 1/00申请日:20090918|||公开

IPC分类号:

B01L1/00

主分类号:

B01L1/00

申请人:

付桂耀

发明人:

付桂耀

地址:

314407浙江省海宁市周王庙镇亨旺电气有限公司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中平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翟中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将做实验或检验时所产生的有害气体完全排出的气罩式环保实验室柜及气罩排气方法,所述实验室柜中的实验凹槽由环状正压气环和环状负压气仓叠加构成且正压气环位于负压气仓上,环状正压气环的内侧环向开有流体出口,环状负压气仓的内侧环向开有多条流体吸入口且位于环向流体出口的下方,环状正压气环进气口通过连管与正压风机的出口连通,环状负压气仓的出口通过连接管接抽气机的抽气口,实验凹槽的底板为活动底且可升降。优点:一是实现了动态气流对实验凹槽口面的全面覆盖,避免了有害气体的跑漏,确保了实验人员、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气罩式环保实验室柜,它包括实验室柜,其特征是:所述实验室柜中的实验凹槽由环状正压气环和环状负压气仓叠加构成且正压气环位于负压气仓上,环状正压气环的内侧环向开有流体出口或开有螺旋状流体出口,环状负压气仓的内侧环向开有多条流体吸入口且位于环向流体出口或螺旋状流体出口的下方,环状正压气环进气口通过连管与正压风机的出口连通,环状负压气仓的出口通过连接管接抽气机的抽气口,实验凹槽的底板为活动底且可上下升降。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罩式环保实验室柜,其特征是:所述底板四周置有密封圈且随底板升或降。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罩式环保实验室柜,其特征是:所述底板背面设有丝杆升降机构及导向柱,导向柱一端与底板背面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位于底板下方的定位板中导向孔,丝杆一端与底板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位于底板下方的定位板中丝杆孔,被动链轮与丝杆旋接,主动链轮固定在伞齿轮组的轴且通过链条带动被动链轮转动,伞齿轮组的动力输入轴为手轮。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罩式环保实验室柜,其特征是:所述底板背面设有丝杆升降机构及导向柱,导向柱一端与底板背面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位于底板下方的定位板中导向孔,丝杆一端与底板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位于底板下方的定位板中丝杆孔,伞齿轮组中的水平齿轮与丝杆旋接,伞齿轮组的竖立齿轮通过轴与手轮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罩式环保实验室柜,其特征是:所述环状正压气环的环状是指环形或矩形;所述环状负压气仓的环状是指环形或矩形。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罩式环保实验室柜,其特征是:实验凹槽的四周为透明壁。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罩式环保实验室柜,其特征是:实验凹槽上端口设有盖且可上翻打开或关闭。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罩式环保实验室柜,其特征是:环向流体出口的上下倾斜角度为0~25度且包括端值。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罩式环保实验室柜,其特征是:多个流体吸入口倾斜角为0~25度且包括端值;或多个流体吸入口左右倾斜角为0~25度且包括端值。

10、
  一种气罩式环保实验室柜气罩排气方法,其特征是:实验或检验时,将实验器具或被检验器皿放入实验凹槽底板上,手动转动手轮,使实验器具上端位于环状负压气仓的多条流体吸入口下方,环状正压气环内侧的环向流体出口或螺旋状流体出口喷出的环向气流幕或螺旋状气流幕在实验凹槽上面形成动态气罩,该动态气罩将实验器具或被检验器皿在做实验或被检验时所产生的有害气体罩住,迫使有害气体流向四周,由于环状负压气仓位于正压气环的下方,其位于环状负压气仓内侧的多个环向分布的流体吸入口在负压的作用下产生负压吸力,将流向四周的有害气体流吸入负压气仓内且通过排气管排出,从而实现无有害气体排出。

说明书

气罩式环保实验室柜及气罩排气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在做实验或进行检验时,能够将做实验或检验时所产生的有害气体完全排出的气罩式环保实验室柜及气罩排气方法,主要用于科研、教学实验室、工矿企业化验室、医院及需要进行化学实验的类似场所,属气实验室柜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授权公告号CN201012324Y、名称“化学处理柜”,其机箱上设有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上设有化学处理槽,所述化学处理槽设有气体吸入口和气体吹出口,所述气体吸入口和气体吹出口分别位于所述化学处理槽处理空间的上方,所述气体吸入口连接负压仓,所述气体吹出口连接正压仓,所述负压仓设有用于产生负压的负压源,并可设有露在机箱外表面的吸风器接口,所述正压仓设有用于产生正压的正压源,所述吸风器接口上通过可拆卸连接方式连接有悬臂式吸风器。其不足之处:一是由于正压吹风口与负压吸风口相对,因此在一个平面内无法形成全覆盖的正压气流罩,造成有害气体跑漏,排净效率低,使有毒有害气体分子在室内空间的扩散,不环保;二是由于化学处理槽的底部为固定式底板,不仅对实验器具高低有要求,局限性大,而且无法使负压吸风口的吸风效率达到所设计的要求,造成能耗增大。
发明内容
设计目的: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既能在实验凹槽上形成全覆盖气罩,又能有效地将做实验或检验时所产生的有害气体完全用气体罩盖、排净的气罩式环保实验室柜及气罩排气方法。
设计方案: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的。1、实验凹槽由环状正压气环和环状负压气仓叠加构成且环状正压气环位于环状负压气仓上的设计,是本发明的技术特征之一。这样做的目的在于:由于环状正压气环的内侧环向开有流体出口或环向开有螺旋状流体出口,环状负压气仓的内侧环向开有多条流体吸入口且位于环向流体出口或螺旋状流体出口的下方,因此在做实验或检验时,位于实验器具或检验器皿上的环状正压气环内侧的环向流体出口或螺旋状流体出口所喷出的气流在实验器具或检验器皿上面形成一个动态气罩,该动态气罩将做实验或检验时所产生有害气体完全罩住。由于气罩为带压气罩,而实验器具或检验器皿所产生的有害气体不带压,因此该带压气罩能够迫使实验器具或检验器皿所产生的有害气体流向四周,无法向上流动,而位于环状正压气环下方的环状负压气仓内侧环向分布的多条流体吸入口在负压的作用下所产生负压吸力,将流向四周的有害气体全部吸入负压气仓内且通过排气管排出,从而实现无有害气体泄露。2、实验凹槽的底板为活动底且可上下升降的设计,是本发明的技术特征之二。这样做的目的在于:由于不同的实验器具或不同的被检验的器皿的高度各不等,如果实验凹槽的底板为固定板时,对于高出流体出口的实验器具或检验器皿而言,根本起不到气罩有害气体的目的,更谈不上将有害气体无泄露排放;对于低于流体出口,而高于流体吸口的实验器具或检验器皿而言,虽然能罩住有害气体,但却无法完全将有害气体无泄露排放,负压抽力过大,将造成连同正压气流一并吸走的现象;对于过度低于实验器具或检验器皿而言,如果负压抽力按正常状态计算,则无法完全有效地将有害气体抽排走,如果负压抽力过大,不仅功率增大、能耗高,而且噪声大,同时有可能造成连同正压流体一并抽走的现象,达不到无泄露排放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升降机构控制底板的升降,可以使位于实验凹槽底板上的实验器具或检验器皿根据其高度进行升降调整,使实验器具或检验器皿顶部恰好与流体吸入口形成最佳配合,这样既能有效地将实验器具或检验器皿产生的有害气体完全吸走排掉,做到无泄露排放,又极大地降低了功率消耗及噪声,具有极高的环保节能的效应。
技术方案1:气罩式环保实验室柜,它包括实验室柜,所述实验室柜中的实验凹槽由环状正压气环和环状负压气仓叠加构成且正压气环位于负压气仓上,环状正压气环的内侧环向开有流体出口或开有螺旋状流体出口,环状负压气仓的内侧环向开有多条流体吸入口且位于环向流体出口或螺旋状流体出口的下方,环状正压气环进气口通过连管与正压风机的出口连通,环状负压气仓的出口通过连接管接抽气机的抽气口,实验凹槽的底板为活动底且可上下升降。
技术方案2:气罩式环保实验室柜气罩排气方法,实验或检验时,将实验器具或被检验器皿放入实验凹槽底板上,手动转动手轮,使实验器具上端位于环状负压气仓的多条流体吸入口下方,环状正压气环内侧的环向流体出口或螺旋状流体出口喷出的环向气流幕或螺旋状气流幕在实验凹槽上面形成动态气罩,该动态气罩将实验器具或被检验器皿在做实验或被检验时所产生的有害气体罩住,迫使有害气体流向四周,由于环状负压气仓位于正压气环的下方,其位于环状负压气仓内侧的多个环向分布的流体吸入口在负压的作用下产生负压吸力,将流向四周的有害气体流吸入负压气仓内且通过排气管排出,从而实现无有害气体排出。
本发明与背景技术相比,一是实现了动态气流对实验凹槽口面的全面覆盖,避免了有害气体的跑漏,确保了实验人员、检验人员的身体健康;二是由于实验凹槽的底板为活动底,因此通过对底板高度的调整,可以使不同高度的实验器具或检验器皿顶部恰好与实验凹槽内的流体吸入口形成最佳配合,既达到了对有害气体无泄露排放,又极大地降低了功率消耗及噪声,具有极高的环保节能效应;三是由于实验凹槽的四周为透明壁的设计,可以使教室内的所有学生在自己的座位上即可看到试验的全过程,提高了试验课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气罩式环保实验室柜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附图1和2。气罩式环保实验室柜,它包括实验室柜,所述实验室柜中的实验凹槽2由环状正压气环和环状负压气仓叠加构成且正压气环位于负压气仓上,环状正压气环的内侧环向开有流体出口8或开有螺旋状流体出口,环状负压气仓的内侧环向开有多条流体吸入口9且位于环向流体出口或螺旋状流体出口的下方,环状正压气环进气口3通过连管与正压风机的出口连通,环状负压气仓的出口11通过连接管接抽气机的抽气口,实验凹槽2的底板10为活动底且可上下升降。
所述底板10四周置有密封圈且随底板10升或降,该密封圈与实验凹槽的四周形成上下升降的滑动密封配合。
所述底板10背面设有丝杆升降机构及导向柱4,导向柱4一端与底板10背面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位于底板10下方的定位板6中导向孔,丝杆16一端与底板10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位于底板10下方的定位板6中丝杆孔,被动链轮5与丝杆旋接,主动链轮14固定在伞齿轮组12的轴15且通过链条带动被动链轮5转动,伞齿轮组12的动力输入轴为手轮13。手轮13正转或反转,带动伞齿轮组12转动,伞齿轮组12带动主动链轮14转动,主动链轮14通过链条带动被动链轮5转动,被动链轮5通过轴承与定位板6连接,确保被动链轮5转动,但不会上下移动,同时与丝杆旋接被动链轮5带动丝杆上升或下降同时,带动底板10上升或下降,导向柱4起导向作用,确保底板10的升降平稳。
或被动链轮5用伞齿轮组12中的水平齿轮代替且与丝杆旋接,伞齿轮组12的竖立齿轮通过轴与手轮13连接。手轮13正转或反转,带动伞齿轮组12转动,伞齿轮组12带动丝杆上升或下降同时,带动底板10上升或下降,导向柱4起导向作用,确保底板10的升降平稳。
所述环状正压气环的环状是指环形或矩形。所述环状负压气仓的环状是指环形或矩形。
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实验凹槽2的四周为透明壁。
实施例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实验凹槽2上端口设有盖1且可上翻打开或关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罩式环保实验室柜,其特征是:环向流体出口的上下倾斜角度为0~25度且包括端值。
实施例4: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环向流体出口8的上下倾斜角度为0~25度且包括端值,也就是,0度、0.5度、1.0度、1.5度、2.0度、2.5度、3.0度、3.5度、4.0度、4.5度、5.0度、以此类推到25度且包括端值;多个流体吸入口4倾斜角为0~25度,也就是,0度、0.5度、1.0度、1.5度、2.0度、2.5度、3.0度、3.5度、4.0度、4.5度、5.0度、以此类推到25度。
实施例5:在实施例1~5的基础上,气罩式环保实验室柜气罩排气方法,实验或检验时,将实验器具或被检验器皿放入实验凹槽2底板10上,手动转动手轮13,使实验器具上端位于环状负压气仓的多条流体吸入口9下方,环状正压气环内侧的环向流体出口或螺旋状流体出口喷出的环向气流幕或螺旋状气流幕在实验凹槽2上面形成动态气罩,该动态气罩将实验器具或被检验器皿在做实验或被检验时所产生的有害气体罩住,迫使有害气体流向四周,由于环状负压气仓位于正压气环的下方,其位于环状负压气仓内侧的多个环向分布的流体吸入口在负压的作用下产生负压吸力,将流向四周的有害气体流吸入负压气仓内且通过排气管排出,从而实现无有害气体排出。
需要理解到的是:上述实施例虽然对本发明作了比较详细的文字描述,但是这些文字描述,只是对本发明设计思路的简单文字描述,而不是对本发明设计思路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发明设计思路的组合、增加或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气罩式环保实验室柜及气罩排气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气罩式环保实验室柜及气罩排气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气罩式环保实验室柜及气罩排气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气罩式环保实验室柜及气罩排气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罩式环保实验室柜及气罩排气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将做实验或检验时所产生的有害气体完全排出的气罩式环保实验室柜及气罩排气方法,所述实验室柜中的实验凹槽由环状正压气环和环状负压气仓叠加构成且正压气环位于负压气仓上,环状正压气环的内侧环向开有流体出口,环状负压气仓的内侧环向开有多条流体吸入口且位于环向流体出口的下方,环状正压气环进气口通过连管与正压风机的出口连通,环状负压气仓的出口通过连接管接抽气机的抽气口,实验凹槽的底板为活动底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的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或装置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