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痹证疼痛的贴敷膏药及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8284527 上传时间:2020-03-19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330.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1200257.1

申请日:

20171124

公开号:

CN107982501A

公开日:

2018050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9068,A61K9/70,A61P29/00,A61K35/36,A61K35/64,A61K35/646,A61K35/648

主分类号:

A61K36/9068,A61K9/70,A61P29/00,A61K35/36,A61K35/64,A61K35/646,A61K35/648

申请人:

曾庆荣

发明人:

曾庆荣

地址:

558000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福泉市道坪镇道坪村场坝组

优先权:

CN201711200257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王金宝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痹证疼痛的贴敷膏药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治疗痹证疼痛的贴敷膏药包括A膏和B膏,A膏采用黄芪、当归、防风、白术、淫羊藿、威灵仙、防己、炮甲珠、红花、制川乌、制草乌、制乳香、制没药、萆薢、白芍、炙甘草为原料并进行适当配比,作为痹证疼痛的主要病因用药;B膏采用细辛、干姜为主方,A膏与B膏结合,制备得到的所述贴敷膏药通用于风寒湿邪所致之各种痹证疼痛,针对痹症之病因病症,面面俱到,寒湿疼痛、瘀血疼痛、挛急疼痛、风盛窜痛,药症合拍,且防偏制弊,标本兼顾,组方巧妙,选药精良,故各型痹症疼痛,皆可治之而取卓效。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痹证疼痛的贴敷膏药,其特征在于,包括A膏和B膏;所述A膏的原料组分包括:黄芪20-80重量份、当归20-80重量份、防风20-80重量份、白术20-80重量份、淫羊藿20-80重量份、威灵仙40-100重量份、防己20-80重量份、炮甲珠20-80重量份、红花20-80重量份、制川乌40-100重量份、制草乌40-100重量份、制乳香40-100重量份、制没药40-100重量份、萆薢40-100重量份、白芍40-100重量份、炙甘草40-100重量份;所述B膏的原料组分包括:细辛0.5-2重量份、干姜2-5重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痹证疼痛的贴敷膏药,其特征在于,所述A膏的原料组分包括:黄芪40-60重量份、当归40-60重量份、防风40-60重量份、白术40-60重量份、淫羊藿40-60重量份、威灵仙60-80重量份、防己60-80重量份、炮甲珠60-80重量份、红花60-80重量份、制川乌60-80重量份、制草乌60-80重量份、制乳香60-80重量份、制没药60-80重量份、萆薢60-80重量份、白芍60-80重量份、炙甘草60-80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痹证疼痛的贴敷膏药,其特征在于,所述A膏的原料组分包括:黄芪50重量份、当归50重量份、防风50重量份、白术50重量份、淫羊藿50重量份、威灵仙70重量份、防己70重量份、炮甲珠70重量份、红花70重量份、制川乌70重量份、制草乌70重量份、制乳香70重量份、制没药70重量份、萆薢70重量份、白芍70重量份、炙甘草70重量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痹证疼痛的贴敷膏药,其特征在于,所述B膏的原料组分还包括1-3重量份的葛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痹证疼痛的贴敷膏药,其特征在于,所述B膏的原料组分还包括0.5-2重量份川乌、0.5-2重量份草乌、0.5-2重量份羌活、0.5-2重量份白芷、0.5-2重量份麻黄、0.5-2重量份肉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痹证疼痛的贴敷膏药,其特征在于,所述B膏的原料组分还包括0.5-2重量份马钱子、0.5-2重量份全蝎、0.5-2重量份蜈蚣、0.5-2重量份僵蚕、0.5-2重量份的川乌、0.5-2重量份草乌、0.5-2重量份桃仁、0.5-2重量份红花、0.5-2重量份田七、0.5-2重量份大血藤、0.5-2重量份威灵仙、0.5-2重量份鹿晗草、0.5-2重量份骨碎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痹证疼痛的贴敷膏药,其特征在于,所述B膏的原料组分还包括0.5-2重量份马钱子、0.5-2重量份曼陀罗、0.5-2重量份当归、0.5-2重量份川芎、0.5-2重量份川乌、0.5-2重量份草乌、0.5-2重量份红花、0.5-2重量份千年健。 8.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治疗痹证疼痛的贴敷膏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分别称取A膏的各原料组分,经干燥、粉碎,得到各原料细粉;将所述各原料细粉进行充分混合均匀,得到第一混合物料;(2)向所述第一混合物料中加水进行煎煮,煎煮完成后,过滤得到煎煮液;(3)将所述煎煮液进行浓缩,得到膏状物即为A膏,将所述A膏制成贴膏,备用;(4)分别称取B膏的各原料组分,经干燥、粉碎,得到各原料细粉;将所述各原料细粉进行充分混合均匀,得到第二混合物料;(5)向所述第二混合物料中加入溶媒进行调膏,即得B膏;(6)将所述B膏贴于步骤(3)所述贴膏的中心,即得所述治疗痹证疼痛的贴敷膏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治疗痹证疼痛的贴敷膏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各原料细粉的粒径为80-380目;步骤(2)中,添加水的量与所述第一混合物料的质量之比为2:1-8:1;步骤(3)中,所述A膏的相对密度为1.1-1.3。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治疗痹证疼痛的贴敷膏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各原料细粉的粒径为80-380目;步骤(5)中,所述溶媒为白酒、醋、蜂蜜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痹证疼痛的贴敷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穴位贴敷疗法即传统中医外治疗法,是祖国医学中最宝贵的疗法之一。它萌芽于原始社会,奠基于先秦,发展于汉唐,丰富于宋金元,成熟于明清,普及于当今。

古人虽已认识到“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内治之药,所异者法尔”、“膏药能治病,无殊汤药”,但由于其历史的、社会的、科学技术的等因素,未能普及推广,以致于中医治病仍然以内服汤剂为主。中药汤剂口服,煎煮不便,气味难闻,味道难服,携带不便,服用不便等,不利于中医中药的发展。

人的胃肠环境和皮肤表层虽不一样,在胃肠能被人体吸收而起治疗作用的药,在皮肤给药也同样能吸收而达到治疗效果。其治疗原理:经络穴位、皮肤吸收:(1)皮肤隔而毛窍通,皮肤吸收药物由表层而真皮而微血管进入循环起治疗作用。药物通过皮肤角质层转运(包括细胞内扩散、细胞间质扩散)和表皮深层、真皮转运而被皮肤乳头层中的毛细血管网吸收,从而进入血液循环起治疗作用。(2)穴位对药物吸收的作用。与别处皮肤相比,穴位处皮肤阻抗低、电容大、电位高,有利于药物渗透吸收。(3)水合作用:角质层的含水量为环境相对湿度的函数。中药外贴,可以在局部形成一种汗水难以蒸发扩散的密闭状态,使角质层水量大幅度增加。角质层经水合作用后,可膨胀成多孔状态,易于药物穿透,药物的渗入速率成倍增加。同时还能使局部皮温增高,加速血液循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痹证疼痛的贴敷膏药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贴敷膏药包括A膏和B膏,A膏作为痹证疼痛的主要病因用药,与B膏结合,制得所述贴敷膏药通用于风寒湿邪所致之各种痹证疼痛,针对痹症之病因病症,面面俱到,寒湿疼痛、瘀血疼痛、挛急疼痛、风盛窜痛,药症合拍,且防偏制弊,标本兼顾,组方巧妙,选药精良,故各型痹症疼痛,皆可治之而取卓效。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治疗痹证疼痛的贴敷膏药,包括A膏和B膏;

所述A膏的原料组分包括:黄芪20-80重量份、当归20-80重量份、防风 20-80重量份、白术20-80重量份、淫羊藿20-80重量份、威灵仙40-100重量份、防己20-80重量份、炮甲珠20-80重量份、红花20-80重量份、制川乌40-100 重量份、制草乌40-100重量份、制乳香40-100重量份、制没药40-100重量份、萆薢40-100重量份、白芍40-100重量份、炙甘草40-100重量份;

所述B膏的原料组分包括:细辛0.5-2重量份、干姜2-5重量份。

进一步优选所述A膏的原料组分包括:黄芪40-60重量份、当归40-60重量份、防风40-60重量份、白术40-60重量份、淫羊藿40-60重量份、威灵仙 60-80重量份、防己60-80重量份、炮甲珠60-80重量份、红花60-80重量份、制川乌60-80重量份、制草乌60-80重量份、制乳香60-80重量份、制没药60-80 重量份、萆薢60-80重量份、白芍60-80重量份、炙甘草60-80重量份。

进一步优选所述A膏的原料组分包括:

黄芪50重量份、当归50重量份、防风50重量份、白术50重量份、淫羊藿50重量份、威灵仙70重量份、防己70重量份、炮甲珠70重量份、红花70 重量份、制川乌70重量份、制草乌70重量份、制乳香70重量份、制没药70 重量份、萆薢70重量份、白芍70重量份、炙甘草70重量份。

进一步优选所述B膏的原料组分还包括1-3重量份的葛根。

进一步优选所述B膏的原料组分还包括0.5-2重量份川乌、0.5-2重量份草乌、0.5-2重量份羌活、0.5-2重量份白芷、0.5-2重量份麻黄、0.5-2重量份肉桂。

进一步优选所述B膏的原料组分还包括0.5-2重量份马钱子、0.5-2重量份全蝎、0.5-2重量份蜈蚣、0.5-2重量份僵蚕、0.5-2重量份的川乌、0.5-2重量份草乌、0.5-2重量份桃仁、0.5-2重量份红花、0.5-2重量份田七、0.5-2重量份大血藤、0.5-2重量份威灵仙、0.5-2重量份鹿晗草、0.5-2重量份骨碎补。

进一步优选所述B膏的原料组分还包括0.5-2重量份马钱子、0.5-2重量份曼陀罗、0.5-2重量份当归、0.5-2重量份川芎、0.5-2重量份川乌、0.5-2重量份草乌、0.5-2重量份红花、0.5-2重量份千年健。

所述治疗痹证疼痛的贴敷膏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分别称取A膏的各原料组分,经干燥、粉碎,得到各原料细粉;将所述各原料细粉进行充分混合均匀,得到第一混合物料;

(2)向所述第一混合物料中加水进行煎煮,煎煮完成后,过滤得到煎煮液;

(3)将所述煎煮液进行浓缩,得到膏状物即为A膏,将所述A膏制成贴膏,备用;

(4)分别称取B膏的各原料组分,经干燥、粉碎,得到各原料细粉;将所述各原料细粉进行充分混合均匀,得到第二混合物料;

(5)向所述第二混合物料中加入溶媒进行调膏,即得B膏;

(6)将所述B膏贴于步骤(3)所述贴膏的中心,即得所述治疗痹证疼痛的贴敷膏药。

步骤(1)中,所述各原料细粉的粒径为80-380目;

步骤(2)中,添加水的量与所述第一混合物料的质量之比为2:1-8:1;

步骤(3)中,所述A膏的相对密度为1.1-1.3。

步骤(4)中,所述各原料细粉的粒径为80-380目;

步骤(5)中,所述溶媒为白酒、醋、蜂蜜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对本发明中的原料及药效作进一步阐述。

黄芪,味甘、性温。补气升阳,收汗固表,利尿托毒,补中益气,排脓敛疮生肌。用于脾肺气虚,中气下陷,久泻脱肛,子宫下垂,气不摄血,便血,崩漏,自汗,气虚水肿等。

当归,味甘、辛,性温。(1)补益、补血,用于血虚面色萎黄,头晕眼花,心悸等症;(2)活血止痛调经,用于妇女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跌打损伤,瘀血作痛,痹痛麻木,痈疽疮疡等症;(3)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肠燥便秘。

防风,味甘、辛,性温。(1)辛温解表、祛风解表,用于外感风寒所致的头痛、身痛,恶寒等症。(2)胜湿止痛,用于风寒湿痹,风疹瘙痒,关节疼痛,四肢挛急等症。(3)止痉,用于破伤风,角弓反张,牙关紧闭,抽搐痉挛等症。

白术,味苦、甘,性温。(1)补益,补气,健脾,用于脾气虚弱,运化失常,食少便溏,脘腹胀满,腹胀泄泻,倦怠无力。(2)燥湿利水,用于脾虚失运,水湿停留,而为痰饮眩悸,水肿。(3)固表止汗,用于脾虚气弱,肌表不固,自汗。(4)安胎,用于妊娠脾虚气弱,胎动不安。

淫羊藿,味辛、甘,性温。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用治阳痿遗精、筋骨痿软、风湿痹痛、麻木拘挛;更年期高血压。

威灵仙,味辛、咸,性温。(1)祛风除湿,通活经络,止痛,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关节屈伸不利者。(2)治骨鲠,用于诸骨鲠咽,用本品煎汤,缓缓咽下。亦可用于食管癌出现吞咽梗阻症状,或胃癌引起不全性幽门梗阻,消除粘膜水肿,乳癌和骨恶性肿瘤之疼痛。

防己,味苦,性寒。祛风除湿,止痛,利水消肿,降血压,用于湿疹疮毒,风湿痹痛,水肿,腹水,脚气浮肿,小便不利,高血压症,亦可用于肺癌,肝癌及癌性胸腹水和疼痛。防己辛能行散,苦寒降泄,既能袪风除湿止痛,又能清热。对风湿痹证湿热偏盛,肢体酸重,关节红肿疼痛,及湿热身痛者,尤为要药。

炮甲珠,味咸,性微寒。活血化瘀,通经下乳,消肿排脓,搜风通络,软坚消肿。用于乳癌,颈淋巴结肿大,鼻咽癌,肠癌,白血病;血滞经闭,症瘕痞块,风湿痹痛,关节痹痛,麻木拘挛;产后乳脉不通,乳汁不下之症;痈肿初起,或脓成未溃,瘰疬等症。临床可用于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等疾病。

红花,味辛,性温。理血活血,祛瘀通经,散瘀消肿,降血脂,止痛,补心,用于瘀血阻滞,痛经,经闭,产后瘀阻腹痛,恶露不行,症瘕积聚,跌打损伤,疮疡肿痛,瘀血肿痛,关节肿痛,冠心病,心绞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高血脂症等。亦可用于胃癌,肝癌,子宫体癌,卵巢癌,骨巨细胞瘤等证属于血瘀者。

制川乌,味辛、苦,性热。(1)祛风除湿:本品可祛风散寒、除湿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即风湿性关节炎,症见关节肿胀,怕冷疼痛,怕风,麻木重着,屈伸不利。(2)温经止痛:用于心腹冷痛,症见腹痛急暴、得温痛减,遇冷则甚,口淡不渴,小便清;本品可温经止痛,消肿散结,祛风除湿,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跌打损伤,麻醉止痛。

制草乌,味辛、苦,性热。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跌打损伤疼痛等症。主治与制川乌同。

制乳香,味辛、苦,性温。(1)理血活血化瘀,止痛,温心,用于瘀血阻滞,痛经,经闭,胃脘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疽肿痛等症。(2)消肿生肌,用于疮疡溃破久不收口者。

制没药,味苦,性平。理血活血,散瘀止痛,消肿生肌,降血脂。用于瘀血阻滞,经闭,痛经,胃脘痛,跌打损伤,痈疽肿痛或久溃不敛,高血脂症,脂肪肝。

萆薢,味苦,性平。利湿去浊,祛风除痹。用于膏淋,白浊,小便不利,遗精,湿热疮毒,风湿顽痹,关节不利,腰膝疼痛。萆薢能祛风湿,通络止痛,善治腰膝痹痛,筋脉关节屈伸不利。

白芍,味苦、酸,性微寒。(1)补益,补血,养血调经,用于妇女月经不调,经行腹痛,血虚萎黄。(2)平肝止痛,用于肝气不和,胁肋脘腹痛,或四肢拘挛作痛。(3)平抑肝阳,用于肝阳上亢,头痛眩晕。(4)敛阴止汗,用于自汗,盗汗。

炙甘草,味甘,性平。和胃,益气复脉,主治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脉结代。

根据痹症疼痛的病因病机分组用药:

(1)治病求本:痹症多经年累月,“久病必虚”、“久病必瘀”、“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治疗痹症疼痛,欲取长效,必扶正固本。故药选黄芪、当归、防风、白术、淫羊藿。

本组药由传世经方“当归补血汤”、“玉屏风散”与淫羊藿组成。具有益气补血、补肾助阳、增强免疫力之效。人体气血充足,气行则血行,“血行风自灭”,祛痹症病因之“风”于无形。

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本方药选白术、淫羊藿,自有补先天培后天之深意,是与一般治疗风湿疼痛方药大不同之处。

(2)对症治疗:

药选防己,甲珠,红花,制川乌,制草乌,乳香,没药,白芍,炙甘草。本组药专为风湿关节炎经年累月,关节肿胀,曲伸不利,风寒湿瘀疼痛较剧者而设。

威灵仙其性好走,通十二经,主诸风,历代医家公推的痛风之要药,可助二乌主腰膝冷痛,是风盛型疼痛走窜不定之“行痹”特效药。

防己既能袪风除湿止痛,又能清热,对湿热偏盛之肢体酸重,关节红肿疼痛,及湿热身痛者,其效尤显;萆薢,利湿去浊,祛风除痹,通络止痛,二药合用,对湿热偏盛之“着痹”有显效;

川乌草乌大辛大热,温通逐湿,散寒止痛力著,是遇寒痛重之“寒痹”疼痛特效对药;

白芍甘草系张仲景传世经方“芍药甘草汤”,治疗挛急性疼痛特效;

方中红花理血活血,祛瘀通经,散瘀消肿,合瘀血疼痛特效对药乳香没药,治年久痹症“久病必瘀”痛有定处、痛如椎刺之瘀血疼痛效卓;

(3)制弊协调。

方中白芍兹阴柔肝养血,可制“热”药伤阴,亦可防辛窜耗血;甘草调和诸药解诸毒。

(4)引径祛邪:方中萆薢,利湿去浊,祛风除痹,使病邪由小便而解,邪有去处;炮甲珠,走窜之性,无处不至,宣通脏腑,贯彻经络,通达关窍,凡血凝血聚为病,皆能开之;威灵仙,其性好走,通十二经,搜逐诸风,宣通五脏,消痰水,破坚积——甲珠、灵仙、萆薢,皆为痹证治疗最佳“引经”药。

纵观全方,针对痹症之病因病症,面面俱到,寒湿疼痛、瘀血疼痛、挛急疼痛、风盛窜痛,药症合拍,且防偏制弊,标本兼顾,组方巧妙,选药精良,故各型痹症疼痛,皆可以一方治之而取卓效。

各药既自有主用,又相互协同,针对痹证病因主症是为贴切,故与临症辨证加减之“B膏”相合,通用于风寒湿邪所致之各种痹证疼痛而效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痹证疼痛的贴敷膏药,包括A膏和B膏,A膏采用黄芪、当、防风、白术、淫羊藿、威灵仙、防己、炮甲珠、红花、制川乌、制草乌、制乳香、制没药、萆薢、白芍、炙甘草为原料并进行适当配比,作为痹证疼痛的主要病因用药;B膏采用细辛、干姜为主方,A膏与B膏结合,制备得到的所述贴敷膏药通用于风寒湿邪所致之各种痹证疼痛,针对痹症之病因病症,面面俱到,寒湿疼痛、瘀血疼痛、挛急疼痛、风盛窜痛,药症合拍,且防偏制弊,标本兼顾,组方巧妙,选药精良,故各型痹症疼痛,皆可治之而取卓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下面实施例中以1重量份代表1g。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治疗肩周炎的贴敷膏药,包括A膏和B膏;

所述A膏的原料组分包括:黄芪20重量份、当归80重量份、防风20重量份、白术80重量份、淫羊藿20重量份、威灵仙100重量份、防己20重量份、炮甲珠80重量份、红花20重量份、制川乌100重量份、制草乌40重量份、制乳香100重量份、制没药40重量份、萆薢100重量份、白芍40重量份、炙甘草100重量份;

所述B膏的原料组分包括:细辛0.5重量份、干姜5重量份。

进一步,本实施例提供所述贴敷膏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分别称取A膏的各原料组分,经干燥、粉碎,得到粒径为80目的各原料细粉;将所述各原料细粉进行充分混合均匀,得到第一混合物料;

(2)向所述第一混合物料中加2倍质量水进行煎煮,煎煮完成后,过滤得到煎煮液;

(3)将所述煎煮液进行浓缩,得到相对密度为1.1的膏状物即为A膏,将所述A膏制成贴膏,备用;

(4)分别称取B膏的各原料组分,经干燥、粉碎,得到粒径为80目的各原料细粉;将所述各原料细粉进行充分混合均匀,得到第二混合物料;

(5)向所述第二混合物料中加入白酒、醋或蜂蜜进行调膏,即得B膏;

(6)将所述B膏贴于步骤(3)所述贴膏的中心,即得所述治疗痹证疼痛的贴敷膏药。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治疗颈椎病的贴敷膏药,包括A膏和B膏;

所述A膏的原料组分包括:黄芪80重量份、当归20重量份、防风80重量份、白术20重量份、淫羊藿80重量份、威灵仙40重量份、防己80重量份、炮甲珠20重量份、红花80重量份、制川乌40重量份、制草乌100重量份、制乳香40重量份、制没药100重量份、萆薢40重量份、白芍100重量份、炙甘草40重量份;

所述B膏的原料组分包括:细辛2重量份、干姜2重量份、3重量份的葛根。

进一步,本实施例提供所述贴敷膏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分别称取A膏的各原料组分,经干燥、粉碎,得到粒径为80-380目的各原料细粉;将所述各原料细粉进行充分混合均匀,得到第一混合物料;

(2)向所述第一混合物料中加2-8倍质量水进行煎煮,煎煮完成后,过滤得到煎煮液;

(3)将所述煎煮液进行浓缩,得到相对密度为1.1-1.3的膏状物即为A膏,将所述A膏制成贴膏,备用;

(4)分别称取B膏的各原料组分,经干燥、粉碎,得到粒径为80-380目的各原料细粉;将所述各原料细粉进行充分混合均匀,得到第二混合物料;

(5)向所述第二混合物料中加入醋进行调膏,即得B膏;

(6)将所述B膏贴于步骤(3)所述贴膏的中心,即得所述治疗痹证疼痛的贴敷膏药。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治疗颈椎病的贴敷膏药,包括A膏和B膏;

所述A膏的原料组分包括:黄芪60重量份、当归40重量份、防风60重量份、白术40重量份、淫羊藿60重量份、威灵仙60重量份、防己80重量份、炮甲珠60重量份、红花80重量份、制川乌60重量份、制草乌80重量份、制乳香60重量份、制没药80重量份、萆薢60重量份、白芍80重量份、炙甘草 60重量份;

所述B膏的原料组分包括:细辛0.5重量份、干姜5重量份、1重量份的葛根。

进一步,本实施例提供所述贴敷膏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分别称取A膏的各原料组分,经干燥、粉碎,得到粒径为200目的各原料细粉;将所述各原料细粉进行充分混合均匀,得到第一混合物料;

(2)向所述第一混合物料中加4倍质量水进行煎煮,煎煮完成后,过滤得到煎煮液;

(3)将所述煎煮液进行浓缩,得到相对密度为1.2的膏状物即为A膏,将所述A膏制成贴膏,备用;

(4)分别称取B膏的各原料组分,经干燥、粉碎,得到粒径为200目的各原料细粉;将所述各原料细粉进行充分混合均匀,得到第二混合物料;

(5)向所述第二混合物料中加入醋进行调膏,即得B膏;

(6)将所述B膏贴于步骤(3)所述贴膏的中心,即得所述治疗痹证疼痛的贴敷膏药。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治疗颈肩腰腿痛的贴敷膏药,包括A膏和B膏;

所述A膏的原料组分包括:黄芪80重量份、当归20重量份、防风80重量份、白术20重量份、淫羊藿80重量份、威灵仙40重量份、防己80重量份、炮甲珠20重量份、红花80重量份、制川乌40重量份、制草乌100重量份、制乳香40重量份、制没药100重量份、萆薢40重量份、白芍100重量份、炙甘草40重量份;

所述B膏的原料组分包括:细辛2重量份、干姜2重量份、2重量份川乌、 0.5重量份草乌、2重量份羌活、0.5重量份白芷、2重量份麻黄、0.5重量份肉桂。

进一步,本实施例提供所述贴敷膏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分别称取A膏的各原料组分,经干燥、粉碎,得到粒径为80-380目的各原料细粉;将所述各原料细粉进行充分混合均匀,得到第一混合物料;

(2)向所述第一混合物料中加6倍质量水进行煎煮,煎煮完成后,过滤得到煎煮液;

(3)将所述煎煮液进行浓缩,得到相对密度为1.2的膏状物即为A膏,将所述A膏制成贴膏,备用;

(4)分别称取B膏的各原料组分,经干燥、粉碎,得到粒径为180目的各原料细粉;将所述各原料细粉进行充分混合均匀,得到第二混合物料;

(5)向所述第二混合物料中加入白酒进行调膏,即得B膏;

(6)将所述B膏贴于步骤(3)所述贴膏的中心,即得所述治疗痹证疼痛的贴敷膏药。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治疗颈肩腰腿痛的贴敷膏药,包括A膏和B膏;

所述A膏的原料组分包括:黄芪20重量份、当归80重量份、防风20重量份、白术80重量份、淫羊藿20重量份、威灵仙100重量份、防己20重量份、炮甲珠80重量份、红花20重量份、制川乌100重量份、制草乌40重量份、制乳香100重量份、制没药40重量份、萆薢100重量份、白芍40重量份、炙甘草100重量份;

所述B膏的原料组分包括:细辛0.5重量份、干姜5重量份、0.5重量份川乌、2重量份草乌、0.5重量份羌活、2重量份白芷、0.5重量份麻黄、2重量份肉桂。

进一步,本实施例提供所述贴敷膏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分别称取A膏的各原料组分,经干燥、粉碎,得到粒径为380目的各原料细粉;将所述各原料细粉进行充分混合均匀,得到第一混合物料;

(2)向所述第一混合物料中加8倍质量水进行煎煮,煎煮完成后,过滤得到煎煮液;

(3)将所述煎煮液进行浓缩,得到相对密度为1.3的膏状物即为A膏,将所述A膏制成贴膏,备用;

(4)分别称取B膏的各原料组分,经干燥、粉碎,得到粒径为380目的各原料细粉;将所述各原料细粉进行充分混合均匀,得到第二混合物料;

(5)向所述第二混合物料中加入白酒进行调膏,即得B膏;

(6)将所述B膏贴于步骤(3)所述贴膏的中心,即得所述治疗痹证疼痛的贴敷膏药。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的贴敷膏药,包括A膏和 B膏;

所述A膏的原料组分包括:黄芪50重量份、当归50重量份、防风50重量份、白术50重量份、淫羊藿50重量份、威灵仙70重量份、防己70重量份、炮甲珠70重量份、红花70重量份、制川乌70重量份、制草乌70重量份、制乳香70重量份、制没药70重量份、萆薢70重量份、白芍70重量份、炙甘草 70重量份;

所述B膏的原料组分包括:细辛0.5重量份、干姜5重量份、0.5重量份马钱子、2重量份全蝎、0.5重量份蜈蚣、2重量份僵蚕、0.5重量份的川乌、2重量份草乌、0.5重量份桃仁、2重量份红花、0.5重量份田七、2重量份大血藤、0.5重量份威灵仙、2重量份鹿晗草、0.5重量份骨碎补。

进一步,本实施例提供所述贴敷膏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分别称取A膏的各原料组分,经干燥、粉碎,得到粒径为200目的各原料细粉;将所述各原料细粉进行充分混合均匀,得到第一混合物料;

(2)向所述第一混合物料中加6倍质量水进行煎煮,煎煮完成后,过滤得到煎煮液;

(3)将所述煎煮液进行浓缩,得到相对密度为1.2的膏状物即为A膏,将所述A膏制成贴膏,备用;

(4)分别称取B膏的各原料组分,经干燥、粉碎,得到粒径为200目的各原料细粉;将所述各原料细粉进行充分混合均匀,得到第二混合物料;

(5)向所述第二混合物料中加入白酒进行调膏,即得B膏;

(6)将所述B膏贴于步骤(3)所述贴膏的中心,即得所述治疗痹证疼痛的贴敷膏药。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的贴敷膏药,包括A膏和 B膏;

所述A膏的原料组分包括:黄芪60重量份、当归40重量份、防风60重量份、白术40重量份、淫羊藿60重量份、威灵仙60重量份、防己80重量份、炮甲珠60重量份、红花80重量份、制川乌60重量份、制草乌80重量份、制乳香60重量份、制没药80重量份、萆薢60重量份、白芍80重量份、炙甘草 60重量份;

所述B膏的原料组分包括:细辛2重量份、干姜2重量份、2重量份马钱子、0.5重量份全蝎、2重量份蜈蚣、0.5重量份僵蚕、2重量份的川乌、0.5重量份草乌、2重量份桃仁、0.5重量份红花、2重量份田七、0.5重量份大血藤、 2重量份威灵仙、0.5重量份鹿晗草、2重量份骨碎补。

进一步,本实施例提供所述贴敷膏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分别称取A膏的各原料组分,经干燥、粉碎,得到粒径为380目的各原料细粉;将所述各原料细粉进行充分混合均匀,得到第一混合物料;

(2)向所述第一混合物料中加8倍质量水进行煎煮,煎煮完成后,过滤得到煎煮液;

(3)将所述煎煮液进行浓缩,得到相对密度为1.3的膏状物即为A膏,将所述A膏制成贴膏,备用;

(4)分别称取B膏的各原料组分,经干燥、粉碎,得到粒径为380目的各原料细粉;将所述各原料细粉进行充分混合均匀,得到第二混合物料;

(5)向所述第二混合物料中加入白酒进行调膏,即得B膏;

(6)将所述B膏贴于步骤(3)所述贴膏的中心,即得所述治疗痹证疼痛的贴敷膏药。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贴敷膏药,包括A膏和B膏;

所述A膏的原料组分包括:黄芪40重量份、当归60重量份、防风40重量份、白术60重量份、淫羊藿40重量份、威灵仙80重量份、防己60重量份、炮甲珠80重量份、红花60重量份、制川乌80重量份、制草乌60重量份、制乳香80重量份、制没药60重量份、萆薢80重量份、白芍60重量份、炙甘草 80重量份;

所述B膏的原料组分包括:细辛0.5重量份、干姜5重量份、0.5重量份马钱子、2重量份曼陀罗、0.5重量份当归、2重量份川芎、0.5重量份川乌、2重量份草乌、0.5重量份红花、2重量份千年健。

进一步,本实施例提供所述贴敷膏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分别称取A膏的各原料组分,经干燥、粉碎,得到粒径为80目的各原料细粉;将所述各原料细粉进行充分混合均匀,得到第一混合物料;

(2)向所述第一混合物料中加2倍质量水进行煎煮,煎煮完成后,过滤得到煎煮液;

(3)将所述煎煮液进行浓缩,得到相对密度为1.1的膏状物即为A膏,将所述A膏制成贴膏,备用;

(4)分别称取B膏的各原料组分,经干燥、粉碎,得到粒径为80目的各原料细粉;将所述各原料细粉进行充分混合均匀,得到第二混合物料;

(5)向所述第二混合物料中加入0.02%的呋喃西林溶液进行调膏,即得B 膏;

(6)将所述B膏贴于步骤(3)所述贴膏的中心,即得所述治疗痹证疼痛的贴敷膏药。

实施例9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贴敷膏药,包括A膏和B膏;

所述A膏的原料组分包括:黄芪50重量份、当归50重量份、防风50重量份、白术50重量份、淫羊藿50重量份、威灵仙70重量份、防己70重量份、炮甲珠70重量份、红花70重量份、制川乌70重量份、制草乌70重量份、制乳香70重量份、制没药70重量份、萆薢70重量份、白芍70重量份、炙甘草 70重量份;

所述B膏的原料组分包括:细辛0.5重量份、干姜5重量份、2重量份马钱子、0.5重量份曼陀罗、2重量份当归、0.5重量份川芎、2重量份川乌、0.5 重量份草乌、2重量份红花、0.5重量份千年健。

进一步,本实施例提供所述贴敷膏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分别称取A膏的各原料组分,经干燥、粉碎,得到粒径为230目的各原料细粉;将所述各原料细粉进行充分混合均匀,得到第一混合物料;

(2)向所述第一混合物料中加5倍质量水进行煎煮,煎煮完成后,过滤得到煎煮液;

(3)将所述煎煮液进行浓缩,得到相对密度为1.2的膏状物即为A膏,将所述A膏制成贴膏,备用;

(4)分别称取B膏的各原料组分,经干燥、粉碎,得到粒径为230目的各原料细粉;将所述各原料细粉进行充分混合均匀,得到第二混合物料;

(5)向所述第二混合物料中加入0.02%的呋喃西林溶液进行调膏,即得B 膏;

(6)将所述B膏贴于步骤(3)所述贴膏的中心,即得所述治疗痹证疼痛的贴敷膏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一种治疗痹证疼痛的贴敷膏药及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一种治疗痹证疼痛的贴敷膏药及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一种治疗痹证疼痛的贴敷膏药及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痹证疼痛的贴敷膏药及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痹证疼痛的贴敷膏药及制备方法.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1200257.1 (22)申请日 2017.11.24 (71)申请人 曾庆荣 地址 558000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 州福泉市道坪镇道坪村场坝组 (72)发明人 曾庆荣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代理人 王金宝 (51)Int.Cl. A61K 36/9068(2006.01) A61K 9/70(2006.01) A61P 29/00(2006.01) A61K 35/36(2015.01) A61K 35/6。

2、4(2015.01) A61K 35/646(2015.01) A61K 35/648(2015.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痹证疼痛的贴敷膏药及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痹证疼痛的贴敷膏药 及其制备方法, 所述的治疗痹证疼痛的贴敷膏药 包括A膏和B膏, A膏采用黄芪、 当归、 防风、 白术、 淫羊藿、 威灵仙、 防己、 炮甲珠、 红花、 制川乌、 制 草乌、 制乳香、 制没药、 萆薢、 白芍、 炙甘草为原料 并进行适当配比, 作为痹证疼痛的主要病因用 药; B膏采用细辛、 干姜为主方, A膏与B膏结合, 制 备得到的所述贴敷膏药通用于风寒湿邪所致之 各种痹证疼痛, 针对。

3、痹症之病因病症, 面面俱到, 寒湿疼痛、 瘀血疼痛、 挛急疼痛、 风盛窜痛, 药症 合拍, 且防偏制弊, 标本兼顾, 组方巧妙, 选药精 良, 故各型痹症疼痛, 皆可治之而取卓效。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9页 CN 107982501 A 2018.05.04 CN 107982501 A 1.一种治疗痹证疼痛的贴敷膏药, 其特征在于, 包括A膏和B膏; 所述A膏的原料组分包括: 黄芪20-80重量份、 当归20-80重量份、 防风20-80重量份、 白 术20-80重量份、 淫羊藿20-80重量份、 威灵仙40-100重量份、 防己20-80重量份、 炮甲珠20- 80重量份、 红花20-8。

4、0重量份、 制川乌40-100重量份、 制草乌40-100重量份、 制乳香40-100重 量份、 制没药40-100重量份、 萆薢40-100重量份、 白芍40-100重量份、 炙甘草40-100重量份; 所述B膏的原料组分包括: 细辛0.5-2重量份、 干姜2-5重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痹证疼痛的贴敷膏药, 其特征在于, 所述A膏的原料组分 包括: 黄芪40-60重量份、 当归40-60重量份、 防风40-60重量份、 白术40-60重量份、 淫羊藿 40-60重量份、 威灵仙60-80重量份、 防己60-80重量份、 炮甲珠60-80重量份、 红花60-80重量 份、 制川乌。

5、60-80重量份、 制草乌60-80重量份、 制乳香60-80重量份、 制没药60-80重量份、 萆 薢60-80重量份、 白芍60-80重量份、 炙甘草60-80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痹证疼痛的贴敷膏药, 其特征在于, 所述A膏的原料组分 包括: 黄芪50重量份、 当归50重量份、 防风50重量份、 白术50重量份、 淫羊藿50重量份、 威灵仙 70重量份、 防己70重量份、 炮甲珠70重量份、 红花70重量份、 制川乌70重量份、 制草乌70重量 份、 制乳香70重量份、 制没药70重量份、 萆薢70重量份、 白芍70重量份、 炙甘草70重量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

6、疗痹证疼痛的贴敷膏药, 其特征在于, 所述B膏的原料组分 还包括1-3重量份的葛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痹证疼痛的贴敷膏药, 其特征在于, 所述B膏的原料组分 还包括0.5-2重量份川乌、 0.5-2重量份草乌、 0.5-2重量份羌活、 0.5-2重量份白芷、 0.5-2重 量份麻黄、 0.5-2重量份肉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痹证疼痛的贴敷膏药, 其特征在于, 所述B膏的原料组分 还包括0.5-2重量份马钱子、 0.5-2重量份全蝎、 0.5-2重量份蜈蚣、 0.5-2重量份僵蚕、 0.5-2 重量份的川乌、 0.5-2重量份草乌、 0.5-2重量份桃仁、 0.5-2重量。

7、份红花、 0.5-2重量份田七、 0.5-2重量份大血藤、 0.5-2重量份威灵仙、 0.5-2重量份鹿晗草、 0.5-2重量份骨碎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痹证疼痛的贴敷膏药, 其特征在于, 所述B膏的原料组分 还包括0.5-2重量份马钱子、 0.5-2重量份曼陀罗、 0.5-2重量份当归、 0.5-2重量份川芎、 0.5-2重量份川乌、 0.5-2重量份草乌、 0.5-2重量份红花、 0.5-2重量份千年健。 8.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治疗痹证疼痛的贴敷膏药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 下步骤: (1)分别称取A膏的各原料组分, 经干燥、 粉碎, 得到各原料细粉; 将所述各。

8、原料细粉进 行充分混合均匀, 得到第一混合物料; (2)向所述第一混合物料中加水进行煎煮, 煎煮完成后, 过滤得到煎煮液; (3)将所述煎煮液进行浓缩, 得到膏状物即为A膏, 将所述A膏制成贴膏, 备用; (4)分别称取B膏的各原料组分, 经干燥、 粉碎, 得到各原料细粉; 将所述各原料细粉进 行充分混合均匀, 得到第二混合物料; (5)向所述第二混合物料中加入溶媒进行调膏, 即得B膏; (6)将所述B膏贴于步骤(3)所述贴膏的中心, 即得所述治疗痹证疼痛的贴敷膏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治疗痹证疼痛的贴敷膏药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

9、N 107982501 A 2 所述各原料细粉的粒径为80-380目; 步骤(2)中, 添加水的量与所述第一混合物料的质量之比为2:1-8:1; 步骤(3)中, 所述A膏的相对密度为1.1-1.3。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治疗痹证疼痛的贴敷膏药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4) 中, 所述各原料细粉的粒径为80-380目; 步骤(5)中, 所述溶媒为白酒、 醋、 蜂蜜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07982501 A 3 一种治疗痹证疼痛的贴敷膏药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药物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痹证疼痛的贴敷膏药及其制备方。

10、 法。 背景技术 0002 穴位贴敷疗法即传统中医外治疗法, 是祖国医学中最宝贵的疗法之一。 它萌芽于 原始社会, 奠基于先秦, 发展于汉唐, 丰富于宋金元, 成熟于明清, 普及于当今。 0003 古人虽已认识到 “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 外治之药亦内治之药, 所异者法尔” 、“膏 药能治病, 无殊汤药” , 但由于其历史的、 社会的、 科学技术的等因素, 未能普及推广, 以致于 中医治病仍然以内服汤剂为主。 中药汤剂口服, 煎煮不便, 气味难闻, 味道难服, 携带不便, 服用不便等, 不利于中医中药的发展。 0004 人的胃肠环境和皮肤表层虽不一样, 在胃肠能被人体吸收而起治疗作用的药, 在 。

11、皮肤给药也同样能吸收而达到治疗效果。 其治疗原理: 经络穴位、 皮肤吸收: (1)皮肤隔而毛 窍通, 皮肤吸收药物由表层而真皮而微血管进入循环起治疗作用。 药物通过皮肤角质层转 运(包括细胞内扩散、 细胞间质扩散)和表皮深层、 真皮转运而被皮肤乳头层中的毛细血管 网吸收, 从而进入血液循环起治疗作用。 (2)穴位对药物吸收的作用。 与别处皮肤相比, 穴位 处皮肤阻抗低、 电容大、 电位高, 有利于药物渗透吸收。 (3)水合作用: 角质层的含水量为环 境相对湿度的函数。 中药外贴, 可以在局部形成一种汗水难以蒸发扩散的密闭状态, 使角质 层水量大幅度增加。 角质层经水合作用后, 可膨胀成多孔状态。

12、, 易于药物穿透, 药物的渗入 速率成倍增加。 同时还能使局部皮温增高, 加速血液循环。 发明内容 0005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痹证疼痛的贴敷膏药 及其制备方法。 所述贴敷膏药包括A膏和B膏, A膏作为痹证疼痛的主要病因用药, 与B膏结 合, 制得所述贴敷膏药通用于风寒湿邪所致之各种痹证疼痛, 针对痹症之病因病症, 面面俱 到, 寒湿疼痛、 瘀血疼痛、 挛急疼痛、 风盛窜痛, 药症合拍, 且防偏制弊, 标本兼顾, 组方巧妙, 选药精良, 故各型痹症疼痛, 皆可治之而取卓效。 0006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 一种治疗痹证疼痛的贴敷膏药, 包括A。

13、膏和B膏; 0008 所述A膏的原料组分包括: 黄芪20-80重量份、 当归20-80重量份、 防风 20-80重量 份、 白术20-80重量份、 淫羊藿20-80重量份、 威灵仙40-100重量份、 防己20-80重量份、 炮甲 珠20-80重量份、 红花20-80重量份、 制川乌40-100 重量份、 制草乌40-100重量份、 制乳香 40-100重量份、 制没药40-100重量份、 萆薢40-100重量份、 白芍40-100重量份、 炙甘草40- 100重量份; 0009 所述B膏的原料组分包括: 细辛0.5-2重量份、 干姜2-5重量份。 0010 进一步优选所述A膏的原料组分包括:。

14、 黄芪40-60重量份、 当归40-60重量份、 防风 说 明 书 1/9 页 4 CN 107982501 A 4 40-60重量份、 白术40-60重量份、 淫羊藿40-60重量份、 威灵仙 60-80重量份、 防己60-80重 量份、 炮甲珠60-80重量份、 红花60-80重量份、 制川乌60-80重量份、 制草乌60-80重量份、 制 乳香60-80重量份、 制没药60-80 重量份、 萆薢60-80重量份、 白芍60-80重量份、 炙甘草60- 80重量份。 0011 进一步优选所述A膏的原料组分包括: 0012 黄芪50重量份、 当归50重量份、 防风50重量份、 白术50重量份。

15、、 淫羊藿50重量份、 威 灵仙70重量份、 防己70重量份、 炮甲珠70重量份、 红花70 重量份、 制川乌70重量份、 制草乌 70重量份、 制乳香70重量份、 制没药70 重量份、 萆薢70重量份、 白芍70重量份、 炙甘草70重 量份。 0013 进一步优选所述B膏的原料组分还包括1-3重量份的葛根。 0014 进一步优选所述B膏的原料组分还包括0.5-2重量份川乌、 0.5-2重量份草乌、 0.5- 2重量份羌活、 0.5-2重量份白芷、 0.5-2重量份麻黄、 0.5-2重量份肉桂。 0015 进一步优选所述B膏的原料组分还包括0.5-2重量份马钱子、 0.5-2重量份全蝎、 0.。

16、5-2重量份蜈蚣、 0.5-2重量份僵蚕、 0.5-2重量份的川乌、 0.5-2重量份草乌、 0.5-2重量份 桃仁、 0.5-2重量份红花、 0.5-2重量份田七、 0.5-2重量份大血藤、 0.5-2重量份威灵仙、 0.5- 2重量份鹿晗草、 0.5-2重量份骨碎补。 0016 进一步优选所述B膏的原料组分还包括0.5-2重量份马钱子、 0.5-2重量份曼陀罗、 0.5-2重量份当归、 0.5-2重量份川芎、 0.5-2重量份川乌、 0.5-2重量份草乌、 0.5-2重量份红 花、 0.5-2重量份千年健。 0017 所述治疗痹证疼痛的贴敷膏药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0018 (1)。

17、分别称取A膏的各原料组分, 经干燥、 粉碎, 得到各原料细粉; 将所述各原料细 粉进行充分混合均匀, 得到第一混合物料; 0019 (2)向所述第一混合物料中加水进行煎煮, 煎煮完成后, 过滤得到煎煮液; 0020 (3)将所述煎煮液进行浓缩, 得到膏状物即为A膏, 将所述A膏制成贴膏, 备用; 0021 (4)分别称取B膏的各原料组分, 经干燥、 粉碎, 得到各原料细粉; 将所述各原料细 粉进行充分混合均匀, 得到第二混合物料; 0022 (5)向所述第二混合物料中加入溶媒进行调膏, 即得B膏; 0023 (6)将所述B膏贴于步骤(3)所述贴膏的中心, 即得所述治疗痹证疼痛的贴敷膏药。 00。

18、24 步骤(1)中, 所述各原料细粉的粒径为80-380目; 0025 步骤(2)中, 添加水的量与所述第一混合物料的质量之比为2:1-8:1; 0026 步骤(3)中, 所述A膏的相对密度为1.1-1.3。 0027 步骤(4)中, 所述各原料细粉的粒径为80-380目; 0028 步骤(5)中, 所述溶媒为白酒、 醋、 蜂蜜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0029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 下面对本发明中的原料及药效作进一步阐述。 0030 黄芪, 味甘、 性温。 补气升阳, 收汗固表, 利尿托毒, 补中益气, 排脓敛疮生肌。 用于 脾肺气虚, 中气下陷, 久泻脱肛, 子宫下垂, 气不摄血, 便血,。

19、 崩漏, 自汗, 气虚水肿等。 0031 当归, 味甘、 辛, 性温。 (1)补益、 补血, 用于血虚面色萎黄, 头晕眼花, 心悸等症; (2) 活血止痛调经, 用于妇女月经不调, 经闭, 痛经, 跌打损伤, 瘀血作痛, 痹痛麻木, 痈疽疮疡等 症; (3)润肠通便, 用于血虚肠燥便秘。 说 明 书 2/9 页 5 CN 107982501 A 5 0032 防风, 味甘、 辛, 性温。 (1)辛温解表、 祛风解表, 用于外感风寒所致的头痛、 身痛, 恶 寒等症。 (2)胜湿止痛, 用于风寒湿痹, 风疹瘙痒, 关节疼痛, 四肢挛急等症。 (3)止痉, 用于破 伤风, 角弓反张, 牙关紧闭, 抽。

20、搐痉挛等症。 0033 白术, 味苦、 甘, 性温。 (1)补益, 补气, 健脾, 用于脾气虚弱, 运化失常, 食少便溏, 脘 腹胀满, 腹胀泄泻, 倦怠无力。 (2)燥湿利水, 用于脾虚失运, 水湿停留, 而为痰饮眩悸, 水肿。 (3)固表止汗, 用于脾虚气弱, 肌表不固, 自汗。 (4)安胎, 用于妊娠脾虚气弱, 胎动不安。 0034 淫羊藿, 味辛、 甘, 性温。 补肾阳、 强筋骨、 祛风湿。 用治阳痿遗精、 筋骨痿软、 风湿痹 痛、 麻木拘挛; 更年期高血压。 0035 威灵仙, 味辛、 咸, 性温。 (1)祛风除湿, 通活经络, 止痛, 用于风湿痹痛, 肢体麻木, 筋脉拘挛关节屈伸不。

21、利者。 (2)治骨鲠, 用于诸骨鲠咽, 用本品煎汤, 缓缓咽下。 亦可用于食 管癌出现吞咽梗阻症状, 或胃癌引起不全性幽门梗阻, 消除粘膜水肿, 乳癌和骨恶性肿瘤之 疼痛。 0036 防己, 味苦, 性寒。 祛风除湿, 止痛, 利水消肿, 降血压, 用于湿疹疮毒, 风湿痹痛, 水 肿, 腹水, 脚气浮肿, 小便不利, 高血压症, 亦可用于肺癌, 肝癌及癌性胸腹水和疼痛。 防己辛 能行散, 苦寒降泄, 既能袪风除湿止痛, 又能清热。 对风湿痹证湿热偏盛, 肢体酸重, 关节红 肿疼痛, 及湿热身痛者, 尤为要药。 0037 炮甲珠, 味咸, 性微寒。 活血化瘀, 通经下乳, 消肿排脓, 搜风通络,。

22、 软坚消肿。 用于 乳癌, 颈淋巴结肿大, 鼻咽癌, 肠癌, 白血病; 血滞经闭, 症瘕痞块, 风湿痹痛, 关节痹痛, 麻木 拘挛; 产后乳脉不通, 乳汁不下之症; 痈肿初起, 或脓成未溃, 瘰疬等症。 临床可用于强直性 脊柱炎、 类风湿关节炎、 骨关节炎等疾病。 0038 红花, 味辛, 性温。 理血活血, 祛瘀通经, 散瘀消肿, 降血脂, 止痛, 补心, 用于瘀血阻 滞, 痛经, 经闭, 产后瘀阻腹痛, 恶露不行, 症瘕积聚, 跌打损伤, 疮疡肿痛, 瘀血肿痛, 关节肿 痛, 冠心病, 心绞痛,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高血脂症等。 亦可用于胃癌, 肝癌, 子宫体癌, 卵巢 癌, 骨巨细胞瘤等。

23、证属于血瘀者。 0039 制川乌, 味辛、 苦, 性热。 (1)祛风除湿: 本品可祛风散寒、 除湿止痛, 用于风寒湿痹, 即风湿性关节炎, 症见关节肿胀, 怕冷疼痛, 怕风, 麻木重着, 屈伸不利。 (2)温经止痛: 用于 心腹冷痛, 症见腹痛急暴、 得温痛减, 遇冷则甚, 口淡不渴, 小便清; 本品可温经止痛, 消肿散 结, 祛风除湿, 用于风寒湿痹, 关节疼痛, 心腹冷痛, 寒疝作痛, 跌打损伤, 麻醉止痛。 0040 制草乌, 味辛、 苦, 性热。 祛风除湿, 温经止痛。 用于风寒湿痹, 关节疼痛, 心腹冷痛, 寒疝作痛, 跌打损伤疼痛等症。 主治与制川乌同。 0041 制乳香, 味辛、。

24、 苦, 性温。 (1)理血活血化瘀, 止痛, 温心, 用于瘀血阻滞, 痛经, 经闭, 胃脘痛, 风湿痹痛, 跌打损伤, 痈疽肿痛等症。 (2)消肿生肌, 用于疮疡溃破久不收口者。 0042 制没药, 味苦, 性平。 理血活血, 散瘀止痛, 消肿生肌, 降血脂。 用于瘀血阻滞, 经闭, 痛经, 胃脘痛, 跌打损伤, 痈疽肿痛或久溃不敛, 高血脂症, 脂肪肝。 0043 萆薢, 味苦, 性平。 利湿去浊, 祛风除痹。 用于膏淋, 白浊, 小便不利, 遗精, 湿热疮 毒, 风湿顽痹, 关节不利, 腰膝疼痛。 萆薢能祛风湿, 通络止痛, 善治腰膝痹痛, 筋脉关节屈伸 不利。 0044 白芍, 味苦、 。

25、酸, 性微寒。 (1)补益, 补血, 养血调经, 用于妇女月经不调, 经行腹痛, 血虚萎黄。 (2)平肝止痛, 用于肝气不和, 胁肋脘腹痛, 或四肢拘挛作痛。 (3)平抑肝阳, 用于 说 明 书 3/9 页 6 CN 107982501 A 6 肝阳上亢, 头痛眩晕。 (4)敛阴止汗, 用于自汗, 盗汗。 0045 炙甘草, 味甘, 性平。 和胃, 益气复脉, 主治脾胃虚弱, 倦怠乏力, 心悸, 脉结代。 0046 根据痹症疼痛的病因病机分组用药: 0047 (1)治病求本: 痹症多经年累月,“久病必虚” 、“久病必瘀”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 治疗痹症疼痛, 欲取长效, 必扶正固本。 故。

26、药选黄芪、 当归、 防风、 白术、 淫羊藿。 0048 本组药由传世经方 “当归补血汤” 、“玉屏风散” 与淫羊藿组成。 具有益气补血、 补肾 助阳、 增强免疫力之效。 人体气血充足, 气行则血行,“血行风自灭” , 祛痹症病因之 “风” 于无 形。 0049 肾为先天之本, 脾胃为后天之本。 本方药选白术、 淫羊藿, 自有补先天培后天之深 意, 是与一般治疗风湿疼痛方药大不同之处。 0050 (2)对症治疗: 0051 药选防己, 甲珠, 红花, 制川乌, 制草乌, 乳香, 没药, 白芍, 炙甘草。 本组药专为风湿 关节炎经年累月, 关节肿胀, 曲伸不利, 风寒湿瘀疼痛较剧者而设。 0052。

27、 威灵仙其性好走, 通十二经, 主诸风, 历代医家公推的痛风之要药, 可助二乌主腰 膝冷痛, 是风盛型疼痛走窜不定之 “行痹” 特效药。 0053 防己既能袪风除湿止痛, 又能清热, 对湿热偏盛之肢体酸重, 关节红肿疼痛, 及湿 热身痛者, 其效尤显; 萆薢, 利湿去浊, 祛风除痹, 通络止痛, 二药合用, 对湿热偏盛之 “着痹” 有显效; 0054 川乌草乌大辛大热, 温通逐湿, 散寒止痛力著, 是遇寒痛重之 “寒痹” 疼痛特效对 药; 0055 白芍甘草系张仲景传世经方 “芍药甘草汤” , 治疗挛急性疼痛特效; 0056 方中红花理血活血, 祛瘀通经, 散瘀消肿, 合瘀血疼痛特效对药乳香没。

28、药, 治年久 痹症 “久病必瘀” 痛有定处、 痛如椎刺之瘀血疼痛效卓; 0057 (3)制弊协调。 0058 方中白芍兹阴柔肝养血, 可制 “热” 药伤阴, 亦可防辛窜耗血; 甘草调和诸药解诸 毒。 0059 (4)引径祛邪: 方中萆薢, 利湿去浊, 祛风除痹, 使病邪由小便而解, 邪有去处; 炮甲 珠, 走窜之性, 无处不至, 宣通脏腑, 贯彻经络, 通达关窍, 凡血凝血聚为病, 皆能开之; 威灵 仙, 其性好走, 通十二经, 搜逐诸风, 宣通五脏, 消痰水, 破坚积甲珠、 灵仙、 萆薢, 皆为痹 证治疗最佳 “引经” 药。 0060 纵观全方, 针对痹症之病因病症, 面面俱到, 寒湿疼痛、。

29、 瘀血疼痛、 挛急疼痛、 风盛 窜痛, 药症合拍, 且防偏制弊, 标本兼顾, 组方巧妙, 选药精良, 故各型痹症疼痛, 皆可以一方 治之而取卓效。 0061 各药既自有主用, 又相互协同, 针对痹证病因主症是为贴切, 故与临症辨证加减之 “B膏” 相合, 通用于风寒湿邪所致之各种痹证疼痛而效卓。 006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0063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痹证疼痛的贴敷膏药, 包括A膏和B膏, A膏采用黄芪、 当、 防风、 白术、 淫羊藿、 威灵仙、 防己、 炮甲珠、 红花、 制川乌、 制草乌、 制乳香、 制没药、 萆薢、 白芍、 炙 甘草为原料并进行适当配比, 作为痹证疼痛的主要病因用药; B。

30、膏采用细辛、 干姜为主方, A 说 明 书 4/9 页 7 CN 107982501 A 7 膏与B膏结合, 制备得到的所述贴敷膏药通用于风寒湿邪所致之各种痹证疼痛, 针对痹症之 病因病症, 面面俱到, 寒湿疼痛、 瘀血疼痛、 挛急疼痛、 风盛窜痛, 药症合拍, 且防偏制弊, 标 本兼顾, 组方巧妙, 选药精良, 故各型痹症疼痛, 皆可治之而取卓效。 具体实施方式 0064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 详细的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 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

31、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 其它实施方式, 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0065 下面实施例中以1重量份代表1g。 0066 实施例1 0067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治疗肩周炎的贴敷膏药, 包括A膏和B膏; 0068 所述A膏的原料组分包括: 黄芪20重量份、 当归80重量份、 防风20重量份、 白术80重 量份、 淫羊藿20重量份、 威灵仙100重量份、 防己20重量份、 炮甲珠80重量份、 红花20重量份、 制川乌100重量份、 制草乌40重量份、 制乳香100重量份、 制没药40重量份、 萆薢100重量份、 白芍40重量份、 炙甘草100重量份; 0069 所述B膏的原料组分包括: 细辛0.5。

32、重量份、 干姜5重量份。 0070 进一步, 本实施例提供所述贴敷膏药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0071 (1)分别称取A膏的各原料组分, 经干燥、 粉碎, 得到粒径为80目的各原料细粉; 将 所述各原料细粉进行充分混合均匀, 得到第一混合物料; 0072 (2)向所述第一混合物料中加2倍质量水进行煎煮, 煎煮完成后, 过滤得到煎煮液; 0073 (3)将所述煎煮液进行浓缩, 得到相对密度为1.1的膏状物即为A膏, 将所述A膏制 成贴膏, 备用; 0074 (4)分别称取B膏的各原料组分, 经干燥、 粉碎, 得到粒径为80目的各原料细粉; 将 所述各原料细粉进行充分混合均匀, 得到第二混合。

33、物料; 0075 (5)向所述第二混合物料中加入白酒、 醋或蜂蜜进行调膏, 即得B膏; 0076 (6)将所述B膏贴于步骤(3)所述贴膏的中心, 即得所述治疗痹证疼痛的贴敷膏药。 0077 实施例2 0078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治疗颈椎病的贴敷膏药, 包括A膏和B膏; 0079 所述A膏的原料组分包括: 黄芪80重量份、 当归20重量份、 防风80重量份、 白术20重 量份、 淫羊藿80重量份、 威灵仙40重量份、 防己80重量份、 炮甲珠20重量份、 红花80重量份、 制川乌40重量份、 制草乌100重量份、 制乳香40重量份、 制没药100重量份、 萆薢40重量份、 白 芍100重量份、 炙。

34、甘草40重量份; 0080 所述B膏的原料组分包括: 细辛2重量份、 干姜2重量份、 3重量份的葛根。 0081 进一步, 本实施例提供所述贴敷膏药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0082 (1)分别称取A膏的各原料组分, 经干燥、 粉碎, 得到粒径为80-380目的各原料细 粉; 将所述各原料细粉进行充分混合均匀, 得到第一混合物料; 0083 (2)向所述第一混合物料中加2-8倍质量水进行煎煮, 煎煮完成后, 过滤得到煎煮 液; 说 明 书 5/9 页 8 CN 107982501 A 8 0084 (3)将所述煎煮液进行浓缩, 得到相对密度为1.1-1.3的膏状物即为A膏, 将所述A 膏制。

35、成贴膏, 备用; 0085 (4)分别称取B膏的各原料组分, 经干燥、 粉碎, 得到粒径为80-380目的各原料细 粉; 将所述各原料细粉进行充分混合均匀, 得到第二混合物料; 0086 (5)向所述第二混合物料中加入醋进行调膏, 即得B膏; 0087 (6)将所述B膏贴于步骤(3)所述贴膏的中心, 即得所述治疗痹证疼痛的贴敷膏药。 0088 实施例3 0089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治疗颈椎病的贴敷膏药, 包括A膏和B膏; 0090 所述A膏的原料组分包括: 黄芪60重量份、 当归40重量份、 防风60重量份、 白术40重 量份、 淫羊藿60重量份、 威灵仙60重量份、 防己80重量份、 炮甲珠6。

36、0重量份、 红花80重量份、 制川乌60重量份、 制草乌80重量份、 制乳香60重量份、 制没药80重量份、 萆薢60重量份、 白芍 80重量份、 炙甘草 60重量份; 0091 所述B膏的原料组分包括: 细辛0.5重量份、 干姜5重量份、 1重量份的葛根。 0092 进一步, 本实施例提供所述贴敷膏药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0093 (1)分别称取A膏的各原料组分, 经干燥、 粉碎, 得到粒径为200目的各原料细粉; 将 所述各原料细粉进行充分混合均匀, 得到第一混合物料; 0094 (2)向所述第一混合物料中加4倍质量水进行煎煮, 煎煮完成后, 过滤得到煎煮液; 0095 (3)将所。

37、述煎煮液进行浓缩, 得到相对密度为1.2的膏状物即为A膏, 将所述A膏制 成贴膏, 备用; 0096 (4)分别称取B膏的各原料组分, 经干燥、 粉碎, 得到粒径为200目的各原料细粉; 将 所述各原料细粉进行充分混合均匀, 得到第二混合物料; 0097 (5)向所述第二混合物料中加入醋进行调膏, 即得B膏; 0098 (6)将所述B膏贴于步骤(3)所述贴膏的中心, 即得所述治疗痹证疼痛的贴敷膏药。 0099 实施例4 0100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治疗颈肩腰腿痛的贴敷膏药, 包括A膏和B膏; 0101 所述A膏的原料组分包括: 黄芪80重量份、 当归20重量份、 防风80重量份、 白术20重 量。

38、份、 淫羊藿80重量份、 威灵仙40重量份、 防己80重量份、 炮甲珠20重量份、 红花80重量份、 制川乌40重量份、 制草乌100重量份、 制乳香40重量份、 制没药100重量份、 萆薢40重量份、 白 芍100重量份、 炙甘草40重量份; 0102 所述B膏的原料组分包括: 细辛2重量份、 干姜2重量份、 2重量份川乌、 0.5重量份 草乌、 2重量份羌活、 0.5重量份白芷、 2重量份麻黄、 0.5重量份肉桂。 0103 进一步, 本实施例提供所述贴敷膏药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0104 (1)分别称取A膏的各原料组分, 经干燥、 粉碎, 得到粒径为80-380目的各原料细 粉;。

39、 将所述各原料细粉进行充分混合均匀, 得到第一混合物料; 0105 (2)向所述第一混合物料中加6倍质量水进行煎煮, 煎煮完成后, 过滤得到煎煮液; 0106 (3)将所述煎煮液进行浓缩, 得到相对密度为1.2的膏状物即为A膏, 将所述A膏制 成贴膏, 备用; 0107 (4)分别称取B膏的各原料组分, 经干燥、 粉碎, 得到粒径为180目的各原料细粉; 将 所述各原料细粉进行充分混合均匀, 得到第二混合物料; 说 明 书 6/9 页 9 CN 107982501 A 9 0108 (5)向所述第二混合物料中加入白酒进行调膏, 即得B膏; 0109 (6)将所述B膏贴于步骤(3)所述贴膏的中心。

40、, 即得所述治疗痹证疼痛的贴敷膏药。 0110 实施例5 011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治疗颈肩腰腿痛的贴敷膏药, 包括A膏和B膏; 0112 所述A膏的原料组分包括: 黄芪20重量份、 当归80重量份、 防风20重量份、 白术80重 量份、 淫羊藿20重量份、 威灵仙100重量份、 防己20重量份、 炮甲珠80重量份、 红花20重量份、 制川乌100重量份、 制草乌40重量份、 制乳香100重量份、 制没药40重量份、 萆薢100重量份、 白芍40重量份、 炙甘草100重量份; 0113 所述B膏的原料组分包括: 细辛0.5重量份、 干姜5重量份、 0.5重量份川乌、 2重量份 草乌、 0.5重。

41、量份羌活、 2重量份白芷、 0.5重量份麻黄、 2重量份肉桂。 0114 进一步, 本实施例提供所述贴敷膏药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0115 (1)分别称取A膏的各原料组分, 经干燥、 粉碎, 得到粒径为380目的各原料细粉; 将 所述各原料细粉进行充分混合均匀, 得到第一混合物料; 0116 (2)向所述第一混合物料中加8倍质量水进行煎煮, 煎煮完成后, 过滤得到煎煮液; 0117 (3)将所述煎煮液进行浓缩, 得到相对密度为1.3的膏状物即为A膏, 将所述A膏制 成贴膏, 备用; 0118 (4)分别称取B膏的各原料组分, 经干燥、 粉碎, 得到粒径为380目的各原料细粉; 将 所述。

42、各原料细粉进行充分混合均匀, 得到第二混合物料; 0119 (5)向所述第二混合物料中加入白酒进行调膏, 即得B膏; 0120 (6)将所述B膏贴于步骤(3)所述贴膏的中心, 即得所述治疗痹证疼痛的贴敷膏药。 0121 实施例6 012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 腰肌劳损的贴敷膏药, 包括A膏和 B膏; 0123 所述A膏的原料组分包括: 黄芪50重量份、 当归50重量份、 防风50重量份、 白术50重 量份、 淫羊藿50重量份、 威灵仙70重量份、 防己70重量份、 炮甲珠70重量份、 红花70重量份、 制川乌70重量份、 制草乌70重量份、 制乳香70重量份、 制没药70重量份。

43、、 萆薢70重量份、 白芍 70重量份、 炙甘草 70重量份; 0124 所述B膏的原料组分包括: 细辛0.5重量份、 干姜5重量份、 0.5重量份马钱子、 2重量 份全蝎、 0.5重量份蜈蚣、 2重量份僵蚕、 0.5重量份的川乌、 2重量份草乌、 0.5重量份桃仁、 2 重量份红花、 0.5重量份田七、 2重量份大血藤、 0.5重量份威灵仙、 2重量份鹿晗草、 0.5重量 份骨碎补。 0125 进一步, 本实施例提供所述贴敷膏药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0126 (1)分别称取A膏的各原料组分, 经干燥、 粉碎, 得到粒径为200目的各原料细粉; 将 所述各原料细粉进行充分混合均匀, 得。

44、到第一混合物料; 0127 (2)向所述第一混合物料中加6倍质量水进行煎煮, 煎煮完成后, 过滤得到煎煮液; 0128 (3)将所述煎煮液进行浓缩, 得到相对密度为1.2的膏状物即为A膏, 将所述A膏制 成贴膏, 备用; 0129 (4)分别称取B膏的各原料组分, 经干燥、 粉碎, 得到粒径为200目的各原料细粉; 将 所述各原料细粉进行充分混合均匀, 得到第二混合物料; 0130 (5)向所述第二混合物料中加入白酒进行调膏, 即得B膏; 说 明 书 7/9 页 10 CN 107982501 A 10 0131 (6)将所述B膏贴于步骤(3)所述贴膏的中心, 即得所述治疗痹证疼痛的贴敷膏药。。

45、 0132 实施例7 013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 腰肌劳损的贴敷膏药, 包括A膏和 B膏; 0134 所述A膏的原料组分包括: 黄芪60重量份、 当归40重量份、 防风60重量份、 白术40重 量份、 淫羊藿60重量份、 威灵仙60重量份、 防己80重量份、 炮甲珠60重量份、 红花80重量份、 制川乌60重量份、 制草乌80重量份、 制乳香60重量份、 制没药80重量份、 萆薢60重量份、 白芍 80重量份、 炙甘草 60重量份; 0135 所述B膏的原料组分包括: 细辛2重量份、 干姜2重量份、 2重量份马钱子、 0.5重量份 全蝎、 2重量份蜈蚣、 0.5重量份僵蚕、 。

46、2重量份的川乌、 0.5重量份草乌、 2重量份桃仁、 0.5重 量份红花、 2重量份田七、 0.5重量份大血藤、 2重量份威灵仙、 0.5重量份鹿晗草、 2重量份骨 碎补。 0136 进一步, 本实施例提供所述贴敷膏药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0137 (1)分别称取A膏的各原料组分, 经干燥、 粉碎, 得到粒径为380目的各原料细粉; 将 所述各原料细粉进行充分混合均匀, 得到第一混合物料; 0138 (2)向所述第一混合物料中加8倍质量水进行煎煮, 煎煮完成后, 过滤得到煎煮液; 0139 (3)将所述煎煮液进行浓缩, 得到相对密度为1.3的膏状物即为A膏, 将所述A膏制 成贴膏, 备。

47、用; 0140 (4)分别称取B膏的各原料组分, 经干燥、 粉碎, 得到粒径为380目的各原料细粉; 将 所述各原料细粉进行充分混合均匀, 得到第二混合物料; 0141 (5)向所述第二混合物料中加入白酒进行调膏, 即得B膏; 0142 (6)将所述B膏贴于步骤(3)所述贴膏的中心, 即得所述治疗痹证疼痛的贴敷膏药。 0143 实施例8 014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贴敷膏药, 包括A膏和B膏; 0145 所述A膏的原料组分包括: 黄芪40重量份、 当归60重量份、 防风40重量份、 白术60重 量份、 淫羊藿40重量份、 威灵仙80重量份、 防己60重量份、 炮甲珠80重量份、 。

48、红花60重量份、 制川乌80重量份、 制草乌60重量份、 制乳香80重量份、 制没药60重量份、 萆薢80重量份、 白芍 60重量份、 炙甘草 80重量份; 0146 所述B膏的原料组分包括: 细辛0.5重量份、 干姜5重量份、 0.5重量份马钱子、 2重量 份曼陀罗、 0.5重量份当归、 2重量份川芎、 0.5重量份川乌、 2重量份草乌、 0.5重量份红花、 2 重量份千年健。 0147 进一步, 本实施例提供所述贴敷膏药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0148 (1)分别称取A膏的各原料组分, 经干燥、 粉碎, 得到粒径为80目的各原料细粉; 将 所述各原料细粉进行充分混合均匀, 得到第一混合物料; 0149 (2)向所述第一混合物料中加2倍质量水进行煎煮, 煎煮完成后, 过滤得到煎煮液; 0150 (3)将所述煎煮液进行浓缩, 得到相对密度为1.1的膏状物即为A膏, 将所述A膏制 成贴膏, 备用; 0151 (4)分别称取B膏的各原料组分, 经干燥、 粉碎, 得到粒径为80目的各原料细粉; 将 所述各原料细粉进行充分混合均匀, 得到第二混合物料; 0152 (5)向所述第二混合物料中加入0.02的呋喃西林溶液进行调膏, 即得B 膏; 说 明 书 8/9 页 11 CN 107982501 A 11 0153 (6)将所述B膏贴于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