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式手术用麻醉头架.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8283536 上传时间:2020-03-17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638.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129859.6

申请日:

20170307

公开号:

CN106726325A

公开日:

2017053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G13/12,A61G13/10

主分类号:

A61G13/12,A61G13/10

申请人:

马延军

发明人:

马延军

地址:

262500 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经济开发区朱刘马村

优先权:

CN201710129859A

专利代理机构: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杨闯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升降式手术用麻醉头架,转轴上安装有多个扇叶,其中位于最下端的两个扇叶与横杆固定连接,其余扇叶在未打开时对称设置在转轴两侧,转轴两侧的扇叶均可沿转轴的旋转方向打开形成半扇面,所述伸缩杆包括弹簧、第一套管、第二套管、导向组件、连接组件、驱动连接组件、控制组件,弹簧的一端位于第二套管中且与第二套管的一端固定,第二套管的一端从所述第一套管的另一端插入到该第一套管中,所述连接组件设置于第二套管的另一端,所述弹簧的另一端的后堵穿过第二套管与连接组件连接,所述阀芯与连接组件配合,所述控制组件与连接组件连接。本发明的头架在升降后不会出现滑动的情况,具有稳固性高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

1.升降式手术用麻醉头架,包括对称设置的伸缩杆(A)和连接伸缩杆(A)的横杆(B),在横杆(B)上设置有可收缩的支撑扇面;所述的支撑扇面包括设置在横杆中部的转轴(C),转轴(C)上安装有多个扇叶(D),其中位于最下端的两个扇叶(D)与横杆(B)固定连接,其余扇叶(D)在未打开时对称设置在转轴(C)两侧,转轴(C)两侧的扇叶(D)均可沿转轴(C)的旋转方向打开形成半扇面,两个半扇面通过固定卡连接成为支撑扇面,横杆(B)上还安装有万向机构(E),万向机构(E)通过支杆(F)连接固定柱(G),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包括在升降后提供保持作用力且使用流体作为阻尼介质的弹簧(1)、第一套管(2)、第二套管(3)、导向组件、连接组件(6),驱动连接组件(6)、使弹簧(1)的阀门形成开启或闭合的控制组件(7),弹簧(1)包括外管(101)、内管(102)、活塞杆(103)、活塞(104)、阀座(105)、阀芯(106)、后堵(107)、浮动活塞(108)、密封组件(109)、后顶套(110)、具有透气孔的支座(111),支座(111)位于外管(101)内并与外管(101)紧固为一体,内管(102)位于外管(101)内,内管(102)的一端与支座(111)的一端固定,密封组件(109)设置在外管(101)内且位于支座(111)另一端的一侧,所述后顶套(110)固定在外管(101)的一端,后顶套的一端对密封组件(109)形成轴向限位,所述活塞(104)装配在活塞杆(103)的一端,活塞杆(103)装配活塞(104)的一端配合在内管(102)中将内管(102)分隔成内油腔体(102a)和内气腔体(102b),活塞杆(103)的另一端依次从支座(111)、密封组件(109)、后顶套(110)穿过后暴露在外管(101)的外部,所述浮动活塞(108)配合在外管(101)与内管(102)之间将外管(101)与内管(102)之间的空腔分隔为外油腔体(101a)和外气腔体(101b),所述阀座(105)的一端与内管(102)的另一端固定并密封,阀座(105)的另一端密封并固定在外管(101)内,阀座(105)上设有轴向的台阶孔以及径向的油孔,油孔与台阶孔形成油路通道,阀芯(106)的一端设有用于密封台阶孔孔口的环状凸缘,后堵(107)固定在外管(1)的另一端,后堵(107)的一端对阀座(105)形成轴向限位,后堵(107)的另一端暴露在外管(101)的外部,后堵(107)上设有通孔,所述阀芯(106)的另一端从依次从阀座(105)的台阶孔、后堵上的通孔穿过,所述弹簧(1)的一端位于第二套管(3)中且与第二套管(3)的一端固定,第二套管(3)的一端从所述第一套管(2)的另一端插入到该第一套管(2)中,所述导向组件设置在第一套管(2)和/或第二套管(3)上,所述连接组件(6)设置于第二套管(3)的另一端,所述弹簧(1)的另一端的后堵(107)穿过第二套管(3)与连接组件(6)连接,所述阀芯(106)与连接组件(6)配合,所述控制组件(7)与连接组件(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手术用麻醉头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106)包括阀杆(106a)、推杆(106b),阀杆(106a)的一端与推杆(106b)的一端抵顶,所述后堵(107)上的通孔为台阶孔,推杆(106b)上设有径向的凸起(106c),推杆(106b)在轴向位移时,凸起(106c)受后堵(107)上台阶孔的台阶面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手术用麻醉头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1)还包括一个隔套(112),隔套(112)位于阀座(105)上的台阶孔中,隔套(112)套在阀芯(106)上,隔套(112)的圆周面上设有孔(112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手术用麻醉头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为滚动摩擦组件(4)或者滑动摩擦组件(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升降式手术用麻醉头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摩擦组件(4)包括衬套(4a)、滚动体(4b),所述衬套(4a)上设有窗口(4c),所述滚动体(4b)设置在该窗口(4c)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升降式手术用麻醉头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体(4b)呈柱状,滚动体(4b)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轴(4d),所述衬套(4a)上设有位于窗口(4c)侧壁面上的装配槽(4e),滚动体(4b)两端的连接轴(4d)位于所述装配槽(4e)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升降式手术用麻醉头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体(4b)的周面上设有环形槽(4g),所述衬套(4a)上设有位于窗口中的挡杆(4h),滚动体(4b)安装到窗口(4c)中后,挡杆(4h)嵌入到滚动体(4b)上的环形槽(4g)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手术用麻醉头架,其特征在于,连接组件(6)包括:弹簧连接件(6a),弹簧连接件(6a)的一端设有沿该弹簧连接件(6a)径向布置第一轴孔(6b),另一端设有沿该弹簧连接件轴向布置的安装孔(6c),弹簧连接件(6a)的侧壁上设有安装槽(6d),该安装槽(6d)位于第一轴孔(6b)与安装孔(6c)之间且沿弹簧连接件(6a)径向布置,弹簧连接件(6a)的侧壁上还设有位于安装槽(6d)槽口两侧的支撑块(6e),支撑块(6e)上设有第二轴孔(6f);第一连接轴(6g),第一连接轴(6g)的两端与第二套管(3)固定,且第一连接轴(6g)从弹簧连接件(6a)上的第一轴孔(6b)穿过;拉索连接件(6h)通过第二连接轴铰接在支撑块(6e)上,拉索连接件(6h)的一端位于所述安装槽(6d)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手术用麻醉头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7)包括:驱动杠杆(7a),驱动杠杆(7a)的一端设有用于接纳拉索牵引头部的套管(7b),驱动杠杆(7a)设置套管(7b)的端面上设有弧形槽(7c);支座(7f),支座(7f)上设有导向部件(7g),所述驱动杠杆(7a)与支座(7f)铰接,所述导向部件(7g)间隙配合在驱动杠杆(7a)上的弧形槽(7c)中;拉索(7j),拉索(7j)的一端与驱动杠杆(7a)上的套管(7b)连接。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升降式手术用麻醉头架。

背景技术

在手术准备麻醉过程中,需要用到许多麻醉药品、器械,而手术节奏往往非常紧凑,分秒必争,为了便于操作,有时医生会将消毒巾铺在患者身上,而将麻醉诱导时所用药品放置盘和全麻时的相关器材(如:气管插管等)放在消毒巾上,一方面这种操作不符合规范(有悖爱伤观念及医学无菌操作原则),另一方面托盘也不易放置平稳。

对于部分插入气管插管的患者,需要呼吸机通过螺纹软管即时进行供养,而呼吸机一般设置在患者头部前方的手术床旁边,螺纹管需要穿过手术敷巾以连接气管插管,但手术敷巾部分重量被承担在螺纹管上,目前尚无专用器具对于螺纹管上端进行固定,因此当螺纹管由于手术操作而晃动时,会给予螺纹管上端及表面更大的压力,而可能出现管路纠缠,甚至可能出现气管插管被拖出的情况,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不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为了解决上述安全隐患的问题,公开号为CN 204319187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升降式手术用麻醉头架,该头架包括对称设置的伸缩杆和连接伸缩杆的横杆,在横杆上设置有可收缩的支撑扇面;横杆上还安装有万向机构,万向机构通过支杆连接固定柱,固定柱上设置有软卡,所述的支撑扇面包括设置在横杆中部的转轴,转轴上安装有多个大小相同的扇叶,其中位于最下端的两个扇叶与横杆固定连接,其余扇叶在未打开时对称设置在转轴两侧,转轴两侧的扇叶均可沿转轴的旋转方向打开形成半扇面,两个半扇面通过固定卡连接成为支撑扇面。当支撑扇面撑开后,在扇面上构成放置空间,主要能起到两个作用:

第一,手术敷巾是需要从头架上绕过的,因此当支撑扇面撑开后,再进行手术敷巾的放置,那么由于支撑扇面的作用,将会在支撑扇面下方,即患者面布位置撑开一个相对较宽的空间,使患者面布不会由于下垂的敷巾边缘遮挡,保持空气流通和呼吸顺畅,也便于呼吸机管路的设置;第二,当敷巾盖在支撑扇面上后,可继而在其上铺设消毒巾后,放置手术托盘;头架的设置位置决定了其较靠近手术部位,因而将手术托盘放置后,更加便于手术中药品、器械的取拿过程。

上述扇面的高度离患者的面部之间的间距需要通过伸缩杆来调节,通过该专利的图示可以看出,伸缩杆由外管和一端插入到外管中的内管组成,对内管的定位为一个螺纹连接在外管管壁面上的旋钮,当内管的高度调整到合适位置时,通过旋钮在径向方向对内管施加压力而将内管的定位。上述通过旋钮的定位方式会造成内管的定位不可靠,其原因在于,旋钮与内管外圆周面的接触虽然是面接触,但两者之间接触的面积较小,这种定位方式的显然不可靠,加上当扇面上放置药品、器械等物品后,这些物品对内管施以轴向的压力,更容易造成内管向下滑动,这样一来,最终的结果是药品、器械等物品落到患者头部或身上,对患者造成危害,因此,有必要考虑对这种麻醉头架的伸缩杆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升降式手术用麻醉头架,本发明的头架在进行升降后,不会出现滑动的情况,具有稳固性高的优点。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升降式手术用麻醉头架,包括对称设置的伸缩杆和连接伸缩杆的横杆,在横杆上设置有可收缩的支撑扇面;所述的支撑扇面包括设置在横杆中部的转轴,转轴上安装有多个扇叶,其中位于最下端的两个扇叶与横杆固定连接,其余扇叶在未打开时对称设置在转轴两侧,转轴两侧的扇叶均可沿转轴的旋转方向打开形成半扇面,两个半扇面通过固定卡连接成为支撑扇面,横杆上还安装有万向机构,万向机构通过支杆连接固定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包括在升降后提供保持作用力且使用流体作为阻尼介质的弹簧、第一套管、第二套管、导向组件、连接组件,驱动连接组件、使弹簧的阀门形成开启或闭合的控制组件,弹簧包括外管、内管、活塞杆、活塞、阀座、阀芯、后堵、浮动活塞、密封组件、后顶套、具有透气孔的支座,支座位于外管内并与外管紧固为一体,内管位于外管内,内管的一端与支座的一端固定,密封组件设置在外管内且位于支座另一端的一侧,所述后顶套固定在外管的一端,后顶套的一端对密封组件形成轴向限位,所述活塞装配在活塞杆的一端,活塞杆装配活塞的一端配合在内管中将内管分隔成内油腔体和内气腔体,活塞杆的另一端依次从支座、密封组件、后顶套穿过后暴露在外管的外部,所述浮动活塞配合在外管与内管之间将外管与内管之间的空腔分隔为外油腔体和外气腔体,所述阀座的一端与内管的另一端固定并密封,阀座的另一端密封并固定在外管内,阀座上设有轴向的台阶孔以及径向的油孔,油孔与台阶孔形成油路通道,阀芯的一端设有用于密封台阶孔孔口的环状凸缘,后堵固定在外管的另一端,后堵的一端对阀座形成轴向限位,后堵的另一端暴露在外管的外部,后堵上设有通孔,所述阀芯的另一端从依次从阀座的台阶孔、后堵上的通孔穿过,所述弹簧的一端位于第二套管中且与第二套管的一端固定,第二套管的一端从所述第一套管的另一端插入到该第一套管中,所述导向组件设置在第一套管和/或第二套管上,所述连接组件设置于第二套管的另一端,所述弹簧的另一端的后堵穿过第二套管与连接组件连接,所述阀芯与连接组件配合,所述控制组件与连接组件连接。

本发明的优点如下:在需要调节时,操作者通过操作控制组件,使与控制组件连接的连接组件顶动阀芯的推杆位移,推杆推动阀杆,从而使阀座上被阀芯密封的台阶孔孔口被打开,在外力的作用下推动活塞杆或外管,使油在内油腔体和外油腔体之间流动,以使气体在外气腔体和内气腔体之间流动,从而改变活塞杆的伸出长度,达到调整的目的,活塞杆在伸缩的过程中带动第二套管进行伸缩,第二套管带动横杆升降,从而使头架升降。

另在,在第二套管上设置了导向组件后,既填充了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之间的间隙,防止第二套管发生摆动,避免头架上的物品因摆动所产生的晃动造成物品下落而对患者造成伤害,而且,在伸缩杆的升降过程中,对第二套管形成了导向作用,也进一步地增加了头架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升降式手术用麻醉头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的伸缩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弹簧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二套管的示意图;

图5为滚动摩擦组件的示意图;

图6为滚动摩擦组件中的衬套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连接组件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弹簧连接件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拉索连接件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控制组件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中驱动杠杆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中支座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升降式手术用麻醉头架,升降式手术用麻醉头架,包括对称设置的伸缩杆A和连接伸缩杆的横杆B,在横杆B上设置有可收缩的支撑扇面;所述的支撑扇面包括设置在横杆中部的转轴C,转轴C上安装有多个扇叶D,其中位于最下端的两个扇叶C与横杆D固定连接,其余扇叶D在未打开时对称设置在转轴C两侧,转轴C两侧的扇叶D均可沿转轴的旋转方向打开形成半扇面,两个半扇面通过固定卡连接成为支撑扇面,横杆B上还安装有万向机构E,万向机构E通过支杆F连接固定柱G。

如图2所示,所述伸缩杆包括在升降后提供保持作用力且使用流体作为阻尼介质的弹簧1、第一套管2、第二套管3、导向组件、连接组件6,驱动连接组件6、使弹簧1的阀门形成开启或闭合的控制组件7,下面对伸缩杆的各个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3所示,所述弹簧1的一端位于第二套管3中且与第二套管3的一端固定,弹簧1包括外管101、内管102、活塞杆103、活塞104、阀座105、阀芯106、后堵107、浮动活塞108、密封组件109、后顶套110、具有透气孔的支座111,支座111位于外管101内并与外管101紧固为一体,内管102位于外管101内,内管102的一端与支座111的一端固定,支座111与内管102连接的端部设有凸起部111a,该凸起部111a插入到内管102中。设置了凸起部111a后,支座111呈T字形,优选地,支座111与外管101过盈配合,凸起部111a与内管102过盈配合,这样,通过支座111把外管101和内管102的一端紧固在一起。密封组件109设置在外管101内且位于支座111另一端的一侧,即密封组件109与支座111之间具有间隔,这样,由外管101、密封组件109、支座111围成一个透气腔体,由于支座111上设置了透气孔,这个透气腔体与透气孔以及外管和内腔形成了一个供压缩气体流动的通道。密封组件109由支架和密封圈组成,密封圈包覆并固定在支架上。所述后顶套110固定在外管101的一端,后顶套的一端对密封组件109形成轴向限位,后顶套110过盈配合在外管101中,所述外管101的端部经弯折形成挡圈,后顶套110的另一端通过该挡圈轴向限位。所述活塞104装配在活塞杆103的一端,活塞杆103装配活塞104的一端配合在内管102中将内管102分隔成内油腔体102a和内气腔体102b,活塞杆103的另一端依次从支座111、密封组件109、后顶套110穿过后暴露在外管101的外部,所述浮动活塞108配合在外管101与内管102之间将外管101与内管102之间的空腔分隔为外油腔体101a和外气腔体101b,在外油腔体101a和内油腔体102a中充有油,在外气腔体101b和内气腔体102b中充有压缩气体,活塞杆103与支座111间隙配合,因此,压缩气体可以经过活塞杆103与支座111之间的间隙、透气腔体、透气孔,在内气腔体102b和外气腔体101b之间来回流动。所述阀座105的一端与内管102的另一端固定并密封,阀座105的另一端密封并固定在外管101内,阀座105上设有轴向的台阶孔以及径向的油孔,油孔与台阶孔形成油路通道,油可以经过油孔5b、台阶孔5a,在外油腔体1a和内油腔体2a之间来回流动。阀芯106的一端设有用于密封台阶孔孔口的环状凸缘,后堵107固定在外管1的另一端,后堵107的一端对阀座105形成轴向限位,后堵107的另一端暴露在外管101的外部,后堵107上设有通孔,所述阀芯106的另一端从依次从阀座105的台阶孔105a、后堵107上的通孔穿过。所述阀芯106包括阀杆106a、推杆106b,阀杆106a的一端与推杆106b的一端抵顶,所述后堵107上的通孔为台阶孔,推杆106b上设有径向的凸起106c,推杆106b在轴向位移时,凸起106c受后堵107上台阶孔的台阶面限位。隔套112位于阀座105上的台阶孔中,隔套112套在阀芯106上,具体地,隔套112套在阀杆106a上,隔套112的圆周面上设有孔112a,该孔112a与油孔105b以及台阶孔105a一同形成油路的通道。

第二套管3的一端从所述第一套管2的另一端插入到该第一套管2中,第二套管3与横杆B固定连接。所述导向组件设置在第一套管2和/或第二套管3上。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套管3上连接的是滚动摩擦组件4。关于滚动摩擦组件和滑动摩擦组件的具体结构如下:

如图1、图2、图4至图6所示,所述滚动摩擦组件4包括衬套4a、滚动体4b,所述衬套4a的材质优先选用塑料,由于第一套管2和第二套管3均为方形管,因此,衬套4a的形状为与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相适配的方形。所述衬套4a上设有窗口4c,优选地,在衬套4a的四个侧壁面上均设有多个窗口4c,所述滚动体4b设置在该窗口4c中。优选地,所述滚动体4b呈柱状,滚动体4b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轴4d,所述衬套4a上设有位于窗口侧壁面上的装配槽4e,滚动体4b两端的连接轴4d位于所述装配槽4e中,而在装配槽4e的口部设有凸起4f,当连接轴4d嵌入到装配槽4e中以后,凸起4f可以对连接轴4d形成限位,限制连接轴4d侧向滑出。所述滚动体4b的周面上设有环形槽4g,所述衬套4a上设有位于窗口中的挡杆4h,滚动体4b安装到窗口4c中后,挡杆4h嵌入到滚动体4b上的环形槽4g中,环形槽4g位于滚动体的中部,这样,滚动体4b的中间部位受到支撑作用力,当第二套管3在升降过程中,滚动体4b沿第一套管的内壁面滚动,通过滚动体与第一套管的这种接触,既对第二套管形成了导向,对减小了摩擦作用力。滚动摩擦组件4连接于第二套管3的插入到第一套管2中的端部,两者的具体连接结构为:在第二方管3a的侧壁面上设置第二连接孔3d,所述衬套4a的一端设有所述导向套的侧壁上设有槽,衬套4a上设有位于所述槽中的弹片4i,该弹片4i的一端与衬套4a固定为一体,弹片4i的另一端为自由端,该自由端上设有齿4j。衬套4a插入到第二方管3a中,在插入过程中,弹片4i的自由端上的齿4j受挤压而使弹片4i整体向内侧倾斜,当齿4j与第二连接孔3d对应时,第二连接孔为齿4j让出空间,这时,在弹性回复作用力下,齿4j进入到第二连接孔3d中,使衬套4a与第二方管3a形成扣接。

所述连接组件6设置于第二套管3的另一端,所述弹簧1的另一端的后堵107穿过第二套管3与连接组件6连接,所述阀芯106与连接组6配合。如图1、图2、图7至图9所示,连接组件6设置于第二套管的另一端,所述弹簧1的另一端穿过第二套管3与连接组件配合。所述连接组件6包括:弹簧连接件6a、第一连接轴6g、拉索连接件6h、第二连接轴(图中未示出),弹簧连接件6a的一端设有沿该弹簧连接件径向布置第一轴孔6b,另一端设有沿该弹簧连接件轴向布置的安装孔6c,安装孔6c为螺纹孔,阀芯106上的后堵107与安装孔6c螺纹连接。弹簧连接件6a的侧壁上设有安装槽6d,该安装槽6d位于第一轴孔6b与安装孔6c之间且沿弹簧连接件6a径向布置,弹簧连接件6a的侧壁上还设有位于安装槽槽口两侧的支撑块6e,支撑块6e上设有第二轴孔6f;第一连接轴6g的两端与第二套管3固定,且第一连接轴6g从弹簧连接件上的第一轴孔6b穿过;拉索连接件6h通过第二连接轴铰接在支撑块6e上,拉索连接件6h的一端位于所述安装槽中。拉索连接件6h大致呈弓形,拉索连接件6h的一端设有连接部,该连接部包括两个具有径向缺口的圈6i,两个圈6i之间具有间隔,两个圈6i的缺口错开布置,在拉索连接件6h的中部位置设有轴孔6j,该轴孔6j用于第二连接轴穿过,以便将拉索连接件6h铰接在支撑块6e上。所述弹簧的活塞杆插入到安装孔6c中螺纹螺合或过盈配合,弹簧1的阀芯从活弹簧1的活塞杆穿过,弹簧1的阀芯控制杆穿过安装孔6c后进入到安装槽6d中后,与拉索连接件6h的另一端部6k形成抵顶。

如图1、图2、图10至图12所示,控制组件7驱动连接组件6使弹簧的阀门形成开启或闭合的,控制组件7与连接组件6连接,控制组件7安装在横杆B的下表面(从图上看)。所述控制组件包括:驱动杠杆7a、支座7f、拉索7j,驱动杠杆7a的一端设有用于接纳拉索牵引头部的套管7b,驱动杠杆7a设置套管的端面上设有弧形槽7c,在驱动杠杆7a的另一设设有把手7d,该把手7d凸出于驱动杠杆7a的表面,把手7d上设有适配于手指的适配槽,适配槽为三个,分别用于适配食指、中指和无名指。驱动杠杆7a上还设置有一个连接柱7e,该连接柱为空心的连接柱,驱动杠杆7a的一个角部设有缺口,该缺口呈圆弧形。支座7f上设有导向部件7g,支座7f上具有容纳腔体,该导向部件7g为一个圆柱,该圆柱为空心的,支座7f上还设有第一连接柱7h和第二连接柱7i,导向部件7g、第一连接柱7h和第二连接柱7i均位于支座7f的容纳腔体中,且三者的连线构成一个三个角形。所述驱动杠杆7a与支座7f铰接,具体地,支座7f与驱动杠杆7a装配时,导向部件7g穿过弧形槽7c,且导向部件7g间隙配合在驱动杠杆7a上的弧形槽7c中。连接柱7e与第一连接柱7h对应且两者通过螺钉连接,使驱动杠杆7a与支座7f形成铰接,第二连接柱7i与驱动杠杆上的弧形缺口对应。拉索7j的一端与驱动杠杆7a上的套管7b连接,拉索7j的另一端从支座7f上穿出与拉索连接件6h连接。

具体操作时,操作者的手从驱动杠杆7a上的适配槽扶住驱动杠杆7a,对驱动杠杆7a旋加作用力,驱动杠杆7a绕连接柱7e与第一连接柱7h的铰接点转动,驱动杠杆7a在转动过程中,导向部件7g对驱动杠杆进行导向,驱动杠杆带动拉索7j沿着套管的圆周方向7b进行收放,拉索7j带动拉索连接件6h旋转,拉索连接件6h顶动阀芯106的推杆106b位移,推杆106b推动阀杆106a,从而使阀座105上被阀芯106密封的台阶孔孔口被打开,在外力的作用下推动活塞杆或外管101,使油在内油腔体和外油腔体之间流动,以使气体在外气腔体和内气腔体之间流动,从而改变活塞杆的伸出长度,达到调整的目的,活塞杆103在伸缩的过程中带动第二套管103进行伸缩,第二套管103带动横杆B升降,从而使头架升降。当活塞杆103的伸出长度到合适位置时,不再对驱动杠杆7a施加作用力,在压缩气体的压力通过活塞104传递到内油腔体中的油,油将该压力传递给阀芯106,使阀芯106轴向位移而复位,阀芯106将阀座105的台阶孔孔口封闭,这样,油和气缩气体不能在所述的腔体中来回流动,活塞杆103的位置被锁定。

升降式手术用麻醉头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升降式手术用麻醉头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升降式手术用麻醉头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升降式手术用麻醉头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升降式手术用麻醉头架.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129859.6 (22)申请日 2017.03.07 (71)申请人 马延军 地址 262500 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经济开 发区朱刘马村 (72)发明人 马延军 (74)专利代理机构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普 通合伙) 32211 代理人 杨闯 (51)Int.Cl. A61G 13/12(2006.01) A61G 13/10(2006.01) (54)发明名称 升降式手术用麻醉头架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升降式手术用麻醉头架, 转 轴上安装有多个扇叶, 其。

2、中位于最下端的两个扇 叶与横杆固定连接, 其余扇叶在未打开时对称设 置在转轴两侧, 转轴两侧的扇叶均可沿转轴的旋 转方向打开形成半扇面, 所述伸缩杆包括弹簧、 第一套管、 第二套管、 导向组件、 连接组件、 驱动 连接组件、 控制组件, 弹簧的一端位于第二套管 中且与第二套管的一端固定, 第二套管的一端从 所述第一套管的另一端插入到该第一套管中, 所 述连接组件设置于第二套管的另一端, 所述弹簧 的另一端的后堵穿过第二套管与连接组件连接, 所述阀芯与连接组件配合, 所述控制组件与连接 组件连接。 本发明的头架在升降后不会出现滑动 的情况, 具有稳固性高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

3、5页 CN 106726325 A 2017.05.31 CN 106726325 A 1.升降式手术用麻醉头架, 包括对称设置的伸缩杆(A)和连接伸缩杆(A)的横杆(B), 在 横杆(B)上设置有可收缩的支撑扇面; 所述的支撑扇面包括设置在横杆中部的转轴(C), 转 轴(C)上安装有多个扇叶(D), 其中位于最下端的两个扇叶(D)与横杆(B)固定连接, 其余扇 叶(D)在未打开时对称设置在转轴(C)两侧, 转轴(C)两侧的扇叶(D)均可沿转轴(C)的旋转 方向打开形成半扇面, 两个半扇面通过固定卡连接成为支撑扇面, 横杆(B)上还安装有万向 机构(E), 万向机构(E)通过支杆(F)连接固定。

4、柱(G),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伸缩杆包括在升降后 提供保持作用力且使用流体作为阻尼介质的弹簧(1)、 第一套管(2)、 第二套管(3)、 导向组 件、 连接组件(6), 驱动连接组件(6)、 使弹簧(1)的阀门形成开启或闭合的控制组件(7), 弹 簧(1)包括外管(101)、 内管(102)、 活塞杆(103)、 活塞(104)、 阀座(105)、 阀芯(106)、 后堵 (107)、 浮动活塞(108)、 密封组件(109)、 后顶套(110)、 具有透气孔的支座(111),支座(111) 位于外管(101)内并与外管(101)紧固为一体, 内管(102)位于外管(101)内, 内管(102。

5、)的一 端与支座(111)的一端固定, 密封组件(109)设置在外管(101)内且位于支座(111)另一端的 一侧, 所述后顶套(110)固定在外管(101)的一端, 后顶套的一端对密封组件(109)形成轴向 限位, 所述活塞(104)装配在活塞杆(103)的一端, 活塞杆(103)装配活塞(104)的一端配合 在内管(102)中将内管(102)分隔成内油腔体(102a)和内气腔体(102b), 活塞杆(103)的另 一端依次从支座(111)、 密封组件(109)、 后顶套(110)穿过后暴露在外管(101)的外部, 所述 浮动活塞(108)配合在外管(101)与内管(102)之间将外管(10。

6、1)与内管(102)之间的空腔分 隔为外油腔体(101a)和外气腔体(101b), 所述阀座(105)的一端与内管(102)的另一端固定 并密封, 阀座(105)的另一端密封并固定在外管(101)内, 阀座(105)上设有轴向的台阶孔以 及径向的油孔, 油孔与台阶孔形成油路通道, 阀芯(106)的一端设有用于密封台阶孔孔口的 环状凸缘, 后堵(107)固定在外管(1)的另一端, 后堵(107)的一端对阀座(105)形成轴向限 位, 后堵(107)的另一端暴露在外管(101)的外部, 后堵(107)上设有通孔, 所述阀芯(106)的 另一端从依次从阀座(105)的台阶孔、 后堵上的通孔穿过, 所。

7、述弹簧(1)的一端位于第二套 管(3)中且与第二套管(3)的一端固定, 第二套管(3)的一端从所述第一套管(2)的另一端插 入到该第一套管(2)中, 所述导向组件设置在第一套管(2)和/或第二套管(3)上, 所述连接 组件(6)设置于第二套管(3)的另一端, 所述弹簧(1)的另一端的后堵(107)穿过第二套管 (3)与连接组件(6)连接, 所述阀芯(106)与连接组件(6)配合, 所述控制组件(7)与连接组件 (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手术用麻醉头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芯(106)包括阀 杆(106a)、 推杆(106b),阀杆(106a)的一端与推杆(106b)的一端抵。

8、顶, 所述后堵(107)上的 通孔为台阶孔, 推杆(106b)上设有径向的凸起(106c), 推杆(106b)在轴向位移时, 凸起 (106c)受后堵(107)上台阶孔的台阶面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手术用麻醉头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簧(1)还包括一 个隔套(112), 隔套(112)位于阀座(105)上的台阶孔中, 隔套(112)套在阀芯(106)上, 隔套 (112)的圆周面上设有孔(112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手术用麻醉头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组件为滚动摩 擦组件(4)或者滑动摩擦组件(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升降式手术用麻醉头架, 其特征。

9、在于, 所述滚动摩擦组件(4) 包括衬套(4a)、 滚动体(4b), 所述衬套(4a)上设有窗口(4c), 所述滚动体(4b)设置在该窗口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06726325 A 2 (4c)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升降式手术用麻醉头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滚动体(4b)呈柱 状, 滚动体(4b)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轴(4d), 所述衬套(4a)上设有位于窗口(4c)侧壁面上 的装配槽(4e), 滚动体(4b)两端的连接轴(4d)位于所述装配槽(4e)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升降式手术用麻醉头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滚动体(4b)的周面 上设有环形槽(4g)。

10、, 所述衬套(4a)上设有位于窗口中的挡杆(4h), 滚动体(4b)安装到窗口 (4c)中后, 挡杆(4h)嵌入到滚动体(4b)上的环形槽(4g)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手术用麻醉头架, 其特征在于, 连接组件(6)包括: 弹簧连接件(6a), 弹簧连接件(6a)的一端设有沿该弹簧连接件(6a)径向布置第一轴孔 (6b), 另一端设有沿该弹簧连接件轴向布置的安装孔(6c), 弹簧连接件(6a)的侧壁上设有 安装槽(6d), 该安装槽(6d)位于第一轴孔(6b)与安装孔(6c)之间且沿弹簧连接件(6a)径向 布置, 弹簧连接件(6a)的侧壁上还设有位于安装槽(6d)槽口两侧的支撑块(。

11、6e), 支撑块 (6e)上设有第二轴孔(6f); 第一连接轴(6g), 第一连接轴(6g)的两端与第二套管(3)固定, 且第一连接轴(6g)从弹 簧连接件(6a)上的第一轴孔(6b)穿过; 拉索连接件(6h)通过第二连接轴铰接在支撑块(6e)上, 拉索连接件(6h)的一端位于所 述安装槽(6d)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手术用麻醉头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组件(7)包括: 驱动杠杆(7a), 驱动杠杆(7a)的一端设有用于接纳拉索牵引头部的套管(7b), 驱动杠 杆(7a)设置套管(7b)的端面上设有弧形槽(7c); 支座(7f), 支座(7f)上设有导向部件(7g), 所述驱。

12、动杠杆(7a)与支座(7f)铰接, 所述导 向部件(7g)间隙配合在驱动杠杆(7a)上的弧形槽(7c)中; 拉索(7j), 拉索(7j)的一端与驱动杠杆(7a)上的套管(7b)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06726325 A 3 升降式手术用麻醉头架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升降式手术用麻醉头架。 背景技术 0002 在手术准备麻醉过程中, 需要用到许多麻醉药品、 器械, 而手术节奏往往非常紧 凑, 分秒必争, 为了便于操作, 有时医生会将消毒巾铺在患者身上, 而将麻醉诱导时所用药 品放置盘和全麻时的相关器材(如: 气管插管等)放在消毒巾上, 一方面这种操作不。

13、符合规 范(有悖爱伤观念及医学无菌操作原则), 另一方面托盘也不易放置平稳。 0003 对于部分插入气管插管的患者, 需要呼吸机通过螺纹软管即时进行供养, 而呼吸 机一般设置在患者头部前方的手术床旁边, 螺纹管需要穿过手术敷巾以连接气管插管, 但 手术敷巾部分重量被承担在螺纹管上, 目前尚无专用器具对于螺纹管上端进行固定, 因此 当螺纹管由于手术操作而晃动时, 会给予螺纹管上端及表面更大的压力, 而可能出现管路 纠缠, 甚至可能出现气管插管被拖出的情况, 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 不利于手术的顺利进 行。 0004 为了解决上述安全隐患的问题, 公开号为CN 204319187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

14、一 种升降式手术用麻醉头架, 该头架包括对称设置的伸缩杆和连接伸缩杆的横杆, 在横杆上 设置有可收缩的支撑扇面; 横杆上还安装有万向机构, 万向机构通过支杆连接固定柱, 固定 柱上设置有软卡, 所述的支撑扇面包括设置在横杆中部的转轴, 转轴上安装有多个大小相 同的扇叶, 其中位于最下端的两个扇叶与横杆固定连接, 其余扇叶在未打开时对称设置在 转轴两侧, 转轴两侧的扇叶均可沿转轴的旋转方向打开形成半扇面, 两个半扇面通过固定 卡连接成为支撑扇面。 当支撑扇面撑开后, 在扇面上构成放置空间, 主要能起到两个作用: 0005 第一, 手术敷巾是需要从头架上绕过的, 因此当支撑扇面撑开后, 再进行手术。

15、敷巾 的放置, 那么由于支撑扇面的作用, 将会在支撑扇面下方, 即患者面布位置撑开一个相对较 宽的空间, 使患者面布不会由于下垂的敷巾边缘遮挡, 保持空气流通和呼吸顺畅, 也便于呼 吸机管路的设置; 第二, 当敷巾盖在支撑扇面上后, 可继而在其上铺设消毒巾后, 放置手术 托盘; 头架的设置位置决定了其较靠近手术部位, 因而将手术托盘放置后, 更加便于手术中 药品、 器械的取拿过程。 0006 上述扇面的高度离患者的面部之间的间距需要通过伸缩杆来调节, 通过该专利的 图示可以看出, 伸缩杆由外管和一端插入到外管中的内管组成, 对内管的定位为一个螺纹 连接在外管管壁面上的旋钮, 当内管的高度调整到。

16、合适位置时, 通过旋钮在径向方向对内 管施加压力而将内管的定位。 上述通过旋钮的定位方式会造成内管的定位不可靠, 其原因 在于, 旋钮与内管外圆周面的接触虽然是面接触, 但两者之间接触的面积较小, 这种定位方 式的显然不可靠, 加上当扇面上放置药品、 器械等物品后, 这些物品对内管施以轴向的压 力, 更容易造成内管向下滑动, 这样一来, 最终的结果是药品、 器械等物品落到患者头部或 身上, 对患者造成危害, 因此, 有必要考虑对这种麻醉头架的伸缩杆进行改进。 说 明 书 1/5 页 4 CN 106726325 A 4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升降式手术用麻醉头架, 本发明的。

17、头架在进行升降后, 不会出现滑动的情况, 具有稳固性高的优点。 0008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9 升降式手术用麻醉头架, 包括对称设置的伸缩杆和连接伸缩杆的横杆, 在横杆上 设置有可收缩的支撑扇面; 所述的支撑扇面包括设置在横杆中部的转轴, 转轴上安装有多 个扇叶, 其中位于最下端的两个扇叶与横杆固定连接, 其余扇叶在未打开时对称设置在转 轴两侧, 转轴两侧的扇叶均可沿转轴的旋转方向打开形成半扇面, 两个半扇面通过固定卡 连接成为支撑扇面, 横杆上还安装有万向机构, 万向机构通过支杆连接固定柱, 其特征在 于: 所述伸缩杆包括在升降后提供保持作用力且使用流体作为阻尼介质的弹。

18、簧、 第一套管、 第二套管、 导向组件、 连接组件, 驱动连接组件、 使弹簧的阀门形成开启或闭合的控制组件, 弹簧包括外管、 内管、 活塞杆、 活塞、 阀座、 阀芯、 后堵、 浮动活塞、 密封组件、 后顶套、 具有透 气孔的支座,支座位于外管内并与外管紧固为一体, 内管位于外管内, 内管的一端与支座的 一端固定, 密封组件设置在外管内且位于支座另一端的一侧, 所述后顶套固定在外管的一 端, 后顶套的一端对密封组件形成轴向限位, 所述活塞装配在活塞杆的一端, 活塞杆装配活 塞的一端配合在内管中将内管分隔成内油腔体和内气腔体, 活塞杆的另一端依次从支座、 密封组件、 后顶套穿过后暴露在外管的外部,。

19、 所述浮动活塞配合在外管与内管之间将外管 与内管之间的空腔分隔为外油腔体和外气腔体, 所述阀座的一端与内管的另一端固定并密 封, 阀座的另一端密封并固定在外管内, 阀座上设有轴向的台阶孔以及径向的油孔, 油孔与 台阶孔形成油路通道, 阀芯的一端设有用于密封台阶孔孔口的环状凸缘, 后堵固定在外管 的另一端, 后堵的一端对阀座形成轴向限位, 后堵的另一端暴露在外管的外部, 后堵上设有 通孔, 所述阀芯的另一端从依次从阀座的台阶孔、 后堵上的通孔穿过, 所述弹簧的一端位于 第二套管中且与第二套管的一端固定, 第二套管的一端从所述第一套管的另一端插入到该 第一套管中, 所述导向组件设置在第一套管和/或。

20、第二套管上, 所述连接组件设置于第二套 管的另一端, 所述弹簧的另一端的后堵穿过第二套管与连接组件连接, 所述阀芯与连接组 件配合, 所述控制组件与连接组件连接。 0010 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在需要调节时, 操作者通过操作控制组件, 使与控制组件连接 的连接组件顶动阀芯的推杆位移, 推杆推动阀杆, 从而使阀座上被阀芯密封的台阶孔孔口 被打开, 在外力的作用下推动活塞杆或外管, 使油在内油腔体和外油腔体之间流动, 以使气 体在外气腔体和内气腔体之间流动, 从而改变活塞杆的伸出长度, 达到调整的目的, 活塞杆 在伸缩的过程中带动第二套管进行伸缩, 第二套管带动横杆升降, 从而使头架升降。 001。

21、1 另在, 在第二套管上设置了导向组件后, 既填充了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之间的间 隙, 防止第二套管发生摆动, 避免头架上的物品因摆动所产生的晃动造成物品下落而对患 者造成伤害, 而且, 在伸缩杆的升降过程中, 对第二套管形成了导向作用, 也进一步地增加 了头架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发明的升降式手术用麻醉头架的示意图; 说 明 书 2/5 页 5 CN 106726325 A 5 0013 图2为本发明中的伸缩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4 图3为本发明中弹簧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5 图4为第二套管的示意图; 0016 图5为滚动摩擦组件的示意图; 0017 图6为滚动摩擦。

22、组件中的衬套的示意图; 0018 图7为本发明中连接组件的示意图; 0019 图8为本发明中弹簧连接件的示意图; 0020 图9为本发明中拉索连接件的示意图; 0021 图10为本发明中控制组件的示意图; 0022 图11为本发明中驱动杠杆的示意图; 0023 图12为本发明中支座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如图1所示, 本发明的升降式手术用麻醉头架, 升降式手术用麻醉头架, 包括对称 设置的伸缩杆A和连接伸缩杆的横杆B, 在横杆B上设置有可收缩的支撑扇面; 所述的支撑扇 面包括设置在横杆中部的转轴C, 转轴C上安装有多个扇叶D, 其中位于最下端的两个扇叶C 与横杆D固定连接, 其余扇。

23、叶D在未打开时对称设置在转轴C两侧, 转轴C两侧的扇叶D均可沿 转轴的旋转方向打开形成半扇面, 两个半扇面通过固定卡连接成为支撑扇面, 横杆B上还安 装有万向机构E, 万向机构E通过支杆F连接固定柱G。 0025 如图2所示, 所述伸缩杆包括在升降后提供保持作用力且使用流体作为阻尼介质 的弹簧1、 第一套管2、 第二套管3、 导向组件、 连接组件6, 驱动连接组件6、 使弹簧1的阀门形 成开启或闭合的控制组件7, 下面对伸缩杆的各个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说明: 0026 如图3所示, 所述弹簧1的一端位于第二套管3中且与第二套管3的一端固定, 弹簧1 包括外管101、 内管102、 活。

24、塞杆103、 活塞104、 阀座105、 阀芯106、 后堵107、 浮动活塞108、 密 封组件109、 后顶套110、 具有透气孔的支座111,支座111位于外管101内并与外管101紧固为 一体, 内管102位于外管101内, 内管102的一端与支座111的一端固定, 支座111与内管102连 接的端部设有凸起部111a, 该凸起部111a插入到内管102中。 设置了凸起部111a后, 支座111 呈T字形, 优选地, 支座111与外管101过盈配合, 凸起部111a与内管102过盈配合, 这样, 通过 支座111把外管101和内管102的一端紧固在一起。 密封组件109设置在外管101。

25、内且位于支 座111另一端的一侧, 即密封组件109与支座111之间具有间隔, 这样, 由外管101、 密封组件 109、 支座111围成一个透气腔体, 由于支座111上设置了透气孔, 这个透气腔体与透气孔以 及外管和内腔形成了一个供压缩气体流动的通道。 密封组件109由支架和密封圈组成, 密封 圈包覆并固定在支架上。 所述后顶套110固定在外管101的一端, 后顶套的一端对密封组件 109形成轴向限位, 后顶套110过盈配合在外管101中, 所述外管101的端部经弯折形成挡圈, 后顶套110的另一端通过该挡圈轴向限位。 所述活塞104装配在活塞杆103的一端, 活塞杆 103装配活塞104的。

26、一端配合在内管102中将内管102分隔成内油腔体102a和内气腔体102b, 活塞杆103的另一端依次从支座111、 密封组件109、 后顶套110穿过后暴露在外管101的外 部, 所述浮动活塞108配合在外管101与内管102之间将外管101与内管102之间的空腔分隔 为外油腔体101a和外气腔体101b, 在外油腔体101a和内油腔体102a中充有油, 在外气腔体 说 明 书 3/5 页 6 CN 106726325 A 6 101b和内气腔体102b中充有压缩气体, 活塞杆103与支座111间隙配合, 因此, 压缩气体可以 经过活塞杆103与支座111之间的间隙、 透气腔体、 透气孔, 。

27、在内气腔体102b和外气腔体101b 之间来回流动。 所述阀座105的一端与内管102的另一端固定并密封, 阀座105的另一端密封 并固定在外管101内, 阀座105上设有轴向的台阶孔以及径向的油孔, 油孔与台阶孔形成油 路通道, 油可以经过油孔5b、 台阶孔5a, 在外油腔体1a和内油腔体2a之间来回流动。 阀芯106 的一端设有用于密封台阶孔孔口的环状凸缘, 后堵107固定在外管1的另一端, 后堵107的一 端对阀座105形成轴向限位, 后堵107的另一端暴露在外管101的外部, 后堵107上设有通孔, 所述阀芯106的另一端从依次从阀座105的台阶孔105a、 后堵107上的通孔穿过。 。

28、所述阀芯 106包括阀杆106a、 推杆106b,阀杆106a的一端与推杆106b的一端抵顶, 所述后堵107上的通 孔为台阶孔, 推杆106b上设有径向的凸起106c, 推杆106b在轴向位移时, 凸起106c受后堵 107上台阶孔的台阶面限位。 隔套112位于阀座105上的台阶孔中, 隔套112套在阀芯106上, 具体地, 隔套112套在阀杆106a上, 隔套112的圆周面上设有孔112a, 该孔112a与油孔105b以 及台阶孔105a一同形成油路的通道。 0027 第二套管3的一端从所述第一套管2的另一端插入到该第一套管2中, 第二套管3与 横杆B固定连接。 所述导向组件设置在第一套管。

29、2和/或第二套管3上。 本实施方式中, 在第二 套管3上连接的是滚动摩擦组件4。 关于滚动摩擦组件和滑动摩擦组件的具体结构如下: 0028 如图1、 图2、 图4至图6所示, 所述滚动摩擦组件4包括衬套4a、 滚动体4b, 所述衬套 4a的材质优先选用塑料, 由于第一套管2和第二套管3均为方形管, 因此, 衬套4a的形状为与 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相适配的方形。 所述衬套4a上设有窗口4c, 优选地, 在衬套4a的四个侧 壁面上均设有多个窗口4c, 所述滚动体4b设置在该窗口4c中。 优选地, 所述滚动体4b呈柱 状, 滚动体4b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轴4d, 所述衬套4a上设有位于窗口侧壁面上的装配。

30、槽4e, 滚动体4b两端的连接轴4d位于所述装配槽4e中, 而在装配槽4e的口部设有凸起4f,当连接 轴4d嵌入到装配槽4e中以后, 凸起4f可以对连接轴4d形成限位, 限制连接轴4d侧向滑出。 所 述滚动体4b的周面上设有环形槽4g, 所述衬套4a上设有位于窗口中的挡杆4h, 滚动体4b安 装到窗口4c中后, 挡杆4h嵌入到滚动体4b上的环形槽4g中, 环形槽4g位于滚动体的中部, 这 样, 滚动体4b的中间部位受到支撑作用力, 当第二套管3在升降过程中, 滚动体4b沿第一套 管的内壁面滚动, 通过滚动体与第一套管的这种接触, 既对第二套管形成了导向, 对减小了 摩擦作用力。 滚动摩擦组件4。

31、连接于第二套管3的插入到第一套管2中的端部, 两者的具体连 接结构为: 在第二方管3a的侧壁面上设置第二连接孔3d, 所述衬套4a的一端设有所述导向 套的侧壁上设有槽, 衬套4a上设有位于所述槽中的弹片4i, 该弹片4i的一端与衬套4a固定 为一体, 弹片4i的另一端为自由端, 该自由端上设有齿4j。 衬套4a插入到第二方管3a中, 在 插入过程中, 弹片4i的自由端上的齿4j受挤压而使弹片4i整体向内侧倾斜, 当齿4j与第二 连接孔3d对应时, 第二连接孔为齿4j让出空间, 这时, 在弹性回复作用力下, 齿4j进入到第 二连接孔3d中, 使衬套4a与第二方管3a形成扣接。 0029 所述连接。

32、组件6设置于第二套管3的另一端, 所述弹簧1的另一端的后堵107穿过第 二套管3与连接组件6连接, 所述阀芯106与连接组6配合。 如图1、 图2、 图7至图9所示, 连接组 件6设置于第二套管的另一端, 所述弹簧1的另一端穿过第二套管3与连接组件配合。 所述连 接组件6包括: 弹簧连接件6a、 第一连接轴6g、 拉索连接件6h、 第二连接轴(图中未示出), 弹 簧连接件6a的一端设有沿该弹簧连接件径向布置第一轴孔6b, 另一端设有沿该弹簧连接件 说 明 书 4/5 页 7 CN 106726325 A 7 轴向布置的安装孔6c, 安装孔6c为螺纹孔, 阀芯106上的后堵107与安装孔6c螺纹。

33、连接。 弹簧 连接件6a的侧壁上设有安装槽6d, 该安装槽6d位于第一轴孔6b与安装孔6c之间且沿弹簧连 接件6a径向布置, 弹簧连接件6a的侧壁上还设有位于安装槽槽口两侧的支撑块6e, 支撑块 6e上设有第二轴孔6f; 第一连接轴6g的两端与第二套管3固定, 且第一连接轴6g从弹簧连接 件上的第一轴孔6b穿过; 拉索连接件6h通过第二连接轴铰接在支撑块6e上, 拉索连接件6h 的一端位于所述安装槽中。 拉索连接件6h大致呈弓形, 拉索连接件6h的一端设有连接部, 该 连接部包括两个具有径向缺口的圈6i, 两个圈6i之间具有间隔, 两个圈6i的缺口错开布置, 在拉索连接件6h的中部位置设有轴孔。

34、6j, 该轴孔6j用于第二连接轴穿过, 以便将拉索连接 件6h铰接在支撑块6e上。 所述弹簧的活塞杆插入到安装孔6c中螺纹螺合或过盈配合, 弹簧1 的阀芯从活弹簧1的活塞杆穿过, 弹簧1的阀芯控制杆穿过安装孔6c后进入到安装槽6d中 后, 与拉索连接件6h的另一端部6k形成抵顶。 0030 如图1、 图2、 图10至图12所示, 控制组件7驱动连接组件6使弹簧的阀门形成开启或 闭合的, 控制组件7与连接组件6连接, 控制组件7安装在横杆B的下表面(从图上看)。 所述控 制组件包括: 驱动杠杆7a、 支座7f、 拉索7j, 驱动杠杆7a的一端设有用于接纳拉索牵引头部 的套管7b, 驱动杠杆7a设。

35、置套管的端面上设有弧形槽7c, 在驱动杠杆7a的另一设设有把手 7d, 该把手7d凸出于驱动杠杆7a的表面, 把手7d上设有适配于手指的适配槽, 适配槽为三 个, 分别用于适配食指、 中指和无名指。 驱动杠杆7a上还设置有一个连接柱7e, 该连接柱为 空心的连接柱, 驱动杠杆7a的一个角部设有缺口, 该缺口呈圆弧形。 支座7f上设有导向部件 7g, 支座7f上具有容纳腔体, 该导向部件7g为一个圆柱, 该圆柱为空心的, 支座7f上还设有 第一连接柱7h和第二连接柱7i, 导向部件7g、 第一连接柱7h和第二连接柱7i均位于支座7f 的容纳腔体中, 且三者的连线构成一个三个角形。 所述驱动杠杆7。

36、a与支座7f铰接, 具体地, 支座7f与驱动杠杆7a装配时, 导向部件7g穿过弧形槽7c, 且导向部件7g间隙配合在驱动杠 杆7a上的弧形槽7c中。 连接柱7e与第一连接柱7h对应且两者通过螺钉连接, 使驱动杠杆7a 与支座7f形成铰接, 第二连接柱7i与驱动杠杆上的弧形缺口对应。 拉索7j的一端与驱动杠 杆7a上的套管7b连接,拉索7j的另一端从支座7f上穿出与拉索连接件6h连接。 0031 具体操作时, 操作者的手从驱动杠杆7a上的适配槽扶住驱动杠杆7a, 对驱动杠杆 7a旋加作用力, 驱动杠杆7a绕连接柱7e与第一连接柱7h的铰接点转动, 驱动杠杆7a在转动 过程中, 导向部件7g对驱动。

37、杠杆进行导向, 驱动杠杆带动拉索7j沿着套管的圆周方向7b进 行收放, 拉索7j带动拉索连接件6h旋转, 拉索连接件6h顶动阀芯106的推杆106b位移, 推杆 106b推动阀杆106a, 从而使阀座105上被阀芯106密封的台阶孔孔口被打开, 在外力的作用 下推动活塞杆或外管101, 使油在内油腔体和外油腔体之间流动, 以使气体在外气腔体和内 气腔体之间流动, 从而改变活塞杆的伸出长度, 达到调整的目的, 活塞杆103在伸缩的过程 中带动第二套管103进行伸缩, 第二套管103带动横杆B升降, 从而使头架升降。 当活塞杆103 的伸出长度到合适位置时, 不再对驱动杠杆7a施加作用力, 在压缩。

38、气体的压力通过活塞104 传递到内油腔体中的油, 油将该压力传递给阀芯106, 使阀芯106轴向位移而复位, 阀芯106 将阀座105的台阶孔孔口封闭, 这样, 油和气缩气体不能在所述的腔体中来回流动, 活塞杆 103的位置被锁定。 说 明 书 5/5 页 8 CN 106726325 A 8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5 页 9 CN 106726325 A 9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5 页 10 CN 106726325 A 10 图4 图5 图6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 3/5 页 11 CN 106726325 A 11 图8 图9 图10 说 明 书 附 图 4/5 页 12 CN 106726325 A 12 图11 图12 说 明 书 附 图 5/5 页 13 CN 106726325 A 1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