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远程监护的装置和方法.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828135 上传时间:2018-03-14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92735.8

申请日:

2009.09.27

公开号:

CN101694585A

公开日:

2010.04.14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G05B 19/418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中山爱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变更后:中山爱科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528400 广东省中山市三角镇三鑫路92号变更后:528400 广东省中山市三角镇三鑫路92号|||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G05B 19/418公开日:20100414|||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5B 19/418申请日:20090927|||公开

IPC分类号:

G05B19/418; H04W84/20(2009.01)I; H04B5/02

主分类号:

G05B19/418

申请人:

中山爱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余元龙; 罗笑南; 卢林发; 叶灿才

地址:

528400 广东省中山市三角镇三鑫路9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和通讯领域的一种实现远程监护的装置或方法,该装置包括一个通讯主机、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副机、一监护策略,其特征在于:通讯主机包括调制解调模块、主处理器、低功率无线接收模块、数据存储模块、供电模块等;副机则至少包括一低功率无线发射模块;装置使用时候通讯主机接收来自副机无线信号并判断其是否在监护范围,同时通过响应副机呼叫请求并自动拨号呼救。本发明的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等特点。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实现远程监护的装置和方法,其包括一个通讯主机(1)、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副机(2)、一监护策略,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通讯主机(1)包括调制解调模块(11)、主处理器(12)、低功率无线接收模块(13)、数据存储模块(14)、供电模块(15);数据存储模块(14)、低功率无线接收模块(13)、调制解调模块(11)分别与主处理器(12)连接;供电模块(15)为各模块供电; 所述的副机(2)至少包括一低功率无线发射模块(21);一供电模块(22)与低功率无线发射模块(21)连接供电; 监护策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副机(2)由被监护人随身携带;副机(2)的低功率无线发射模块(21)向低功率无线接收模块(13)发射存在信号; 步骤二,低功率无线接收模块(13)检测或接收存在信号并形成该状态数据;主处理器(12)根据状态数据判断副机(2)是否在监护范围; 步骤三,当副机(2)不在监护范围并达到一定的时间量;主处理器(12)读取预存于通讯主机(1)的与被监护人相关的人员手机号码/电话号码,并通过调制解调模块(11)和通讯网络发送短信或自动呼叫以通知相关人员监护人已不在被监护范围。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护装置和方法,其特征在于副机(2)还具有一转换开关(23)连接低功率无线发射模块(21)以改变其发射频率/数据; 所述的监护策略还包括步骤四:当监护人在监护范围内但需要急救或帮助,监护人按下副机(2)上的转换开关(22),低功率无线发射模块(21)向通讯主机(1)发送呼叫请求信号,通讯主机(1)的主处理器(12)根据副机(2)的呼叫请求信号读取预存于通讯主机(1)的号码,并通过调制解调模块(11)和通讯网络呼叫该号码求助。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监护装置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监护策略中的自动呼叫为通讯主机(1)通过其主处理器(12)读取预存于数据存储模块(14)的音频文件进行自动拨号通话以实现通知/呼救功能。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监护装置和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讯主机包括SIM接口电路;调制解调模块(11)为无线调制解调模块。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监护装置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功率无线接收模块(13)和低功率无线发射模块(21)为采用蓝牙协议的模块。
6: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监护装置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功率无线接收模块(13)和低功率无线发射模块(21)为采用家庭射频协议的模块。
7: 如权利要求4或5或6任一所述的监护装置和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讯主机(1)还包括I/O模块(16)、显示屏(18)和操作面板(19);用户通过操作面板(19)与输入I/O模块(16)输入需要短信通知的相关手机号码和呼叫求助号码并预存储于通讯主机(1)。
8: 如权利要求4或5或6任一所述的监护装置和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讯主机(1)还设有一数据接口(20),通过该数据接口(20)实现对通讯主机(1)的包括手机号码、电话号码、音频文件在内的数据进行输入和编辑。
9: 如权利要求4或5或6任一所述的监护装置和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具有具有两台或两台以上的副机(2)。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监护装置和方法,其特征在于副机(2)的低功率无线发射模 块(21)发送的存在信号包括用以标示该副机(2)的身份标识数据,主处理器(12)根据身份标识数据形成一数据列表并使该数据列表与预存的号码形成具有映射关系的关系表。

说明书


一种实现远程监护的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通过电子技术和通讯技术结合实现对老人/病人进行监护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城市,老人单独被搁在家的情况经常会出现。由于老人,特别是年迈的老人,他们由于手脚不灵活、反应比较迟缓,所以一但出现意外情况,例如病突然发作、跌倒了、发生了火灾等,老人往往很难实现呼叫求助,也就因为得不到及时的帮助或救治,本来不该发生的悲剧却发生了,本来可以避免的伤害却成了一发不可收拾。目前,大部分的家庭都按装了电话或者配备了手机,所以远程呼救并不是难事,问题在于当以外情况发生,比如老人的心脏病发作了,老人很难自己找到电话进行拨号呼救,而且即使呼叫成功,也很难清楚的说明是什么意外情况,情况发生的具体地点等,所以救护人员也很难及时到达施救。另外一种情况是,不少老人容易患老人遗忘症,他们一但离开家或社区就很容易找不到回家的路,所以如果不能对他们离开的情况及时通知其家里人,很容易发生以外情况。

    随着我国老年人的增多,不少的养老院都是满负荷运作,一个工作人员照顾十几个老人是很普遍的事情。人手的不够,不可能总有工作人员在各老人的身边,所以一旦他们需要帮助,工作人员也不能及时知道并及时采取措施。同样,一些老人独自离开了养老院,工作人员也不能及时知晓,进而引起一系列工作人员与老人家属之间的矛盾发生。

    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病人、小孩等都往往需要有人监护,所以如何通过电子技术和通讯技术结合解决对需要监护的人员进行有效远程监护,是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公开一种实现远程监护的装置或使用该装置进行远程监护的方法,该装置通过电子技术和通讯技术结合,并配以科学的监护策略,有效的解决上所述的问题,具有实用性强、能带来显著的社会效益等特点。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方案实现:

    一种实现远程监护的装置和方法,其包括一个通讯主机、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副机、一监护策略,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通讯主机包括调制解调模块、主处理器、低功率无线接收模块、数据存储模块、供电模块;数据存储模块、低功率无线接收模块、调制解调模块分别与主处理器连接;供电模块为各模块供电;

    所述的副机至少包括一低功率无线发射模块;一供电模块与低功率无线发射模块连接供电。

    监护策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副机由被监护人随身携带;副机的低功率无线发射模块向低功率无线接收模块发射存在信号;

    步骤二,低功率无线接收模块检测或接收存在信号并形成该状态数据;主处理器根据状态数据判断副机是否在监护范围;

    步骤三,当副机不在监护范围并达到一定的时间量;主处理器读取预存于通讯主机的与被监护人相关的人员手机号码/电话号码,并通过调制解调模块和通讯网络发送短信或自动呼叫以通知相关人员监护人已不在被监护范围;

    作为优化,副机还具有一转换开关连接低功率无线发射模块以改变其发射频率/数据;所述的监护策略还包括:

    步骤四,当监护人在监护范围内但需要急救或帮助,监护人按下副机上的转换开关,低功率无线发射模块向通讯主机发送呼叫请求信号,通讯主机的主处理器根据副机的呼叫请求信号读取预存于通讯主机的号码,并通过调制解调模块和通讯网络呼叫该号码求助。

    进一步,监护策略中的自动呼叫为通讯主机通过其主处理器读取预存于数据存储模块的音频文件进行自动拨号通话以实现通知/呼救功能。

    为了兼顾各种通讯网络,所述的通讯主机的调制解调模块包括有线调制解调模块和无线调制解调模块两种。当其为无线调制解调模块时,通讯主机还应具有一SIM卡接口电路,以通过安装开通了服务的SIM卡后实现与无线通讯网络如移动通讯网、联通通讯网等的连接。

    通讯主机和副机的通讯方式可以包括:

    1.它们的无线收发模块为采用蓝牙协议的模块,它们通过蓝牙协议实现通讯;

    2.它们的无线收发模块为采用家庭射频协议的模块,它们通过家庭射频协议实现通讯;

    3.它们的无线收发模块为普通的收发模块,副机不同的操作通过改变其收发的频率实现转换。

    为了实现往通讯主机预存特定的通知/呼叫号码,通讯主机还包括:

    一.内部还包括I/O模块、一显示屏和一操作面板;用户通过操作面板与输入I/O模块输入需要短信通知的相关手机号码和呼叫求助号码并预存储于通讯主机;

    二.一数据接口,通过该数据接口实现对通讯主机的包括手机号码、电话号码、音频文件在内的数据进行批量输入和编辑;

    进一步优化,该监护装置具有两台或以上的副机,以实现一个装置同时对多个被监护人进行同时监护;所述的低功率无线发射模块发送的存在信号应包括用以标示该副机地身份标识数据,主处理器根据身份标识数据形成一数据列表并使该数据列表与预存的号码形成具有映射关系的关系表。当副机被触发了响应操作,通讯主机则可以根据该关系表进行相应的响应。

    综上所述的实现远程监护的装置和方法其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一.实现了当被监护人离开被监护范围,装置即自动以短信或电话通知相关人员的功能。该装置如应用于养老院的,那么只要老人家离开了养老院,工作人员便可以及时知道并采取相应措施如查找、报警等;

    二.实现了当被监护人发生了意外情况,只要按下随身携带的副机的开关即可实现自动语音呼叫/求助的功能。该装置如应用于有老人的家庭,则可以有效的解决因老人单独在家以至于发生了意外家人也发知晓的问题,保障了老人家生命安全;

    三.实现方式灵活,可远程监护;根据实际需要,通讯主机既可以要选择有线通讯网,也可以选择通过无线通讯网实现远程监护;

    四.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副机可以被监护随身携带,并且副机没有复杂的按键(一般情况只有一个按纽),更适合老人家、病人在紧急情况下呼救/求助用;

    五.实现一键式自动呼叫,通过预存于通讯主机的数据存储模块的音频文件进行语音呼叫求助,避免了呼叫人自身情况(如过于紧张、因病有气无力等)造成呼叫失败。

    六.适合“一对多”模式,即一台通讯主机对多台副机(多个监护人)的监护,适合组建局部的监护网。

    附图说明:

    图1为通讯主机整体和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副机的整体和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具有呼叫请求功能的副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副机在监护范围时的各组成的响应示意图;

    图5为副机不在监护范围时的各组成的响应示意图;

    图6为副机在监护范围但发出了呼叫请求时的各组成的响应示意图;

    图7为具有多个副机的监护装置组网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四的通讯主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四的副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四的装置应用时各组成部分可能作出的响应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四另一结构的装置应用时各组成部分的响应示意图;

    图12为具有GPS定位模块的副机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实施例五的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优选实施例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一

    参考图1到2所示,公开一种实现远程监护的装置,该装置包括一通讯主机1和一副机2。通讯主机1和副机2为具有各自外壳的两独立仪器,或者副机2为主机1的分体式附属配件。通讯主机1的作用包括:一.通过发送短信或电话通知的方式给被监护人的家属或相关人员以报告被监护人是否在被监护范围,同时负责与通讯网络的连接并进行自动拨号呼叫求助;二是检测并接收来自副机2的无线信号,同时响应其呼叫信号。副机2,则主要做为被检测的对象,同时具备向通讯主机1发出呼叫请求的功能。

    参考图1所示,为通讯主机1整体结构和内部组成。通讯主机1的内部由无线调制解调模块11、主处理器12、低功率无线接收模块13、数据存储模块14、供电模块15组成;数据存储模块14、低功率无线接收模块13、无线调制解调模块11分别与主处理器12连接;供电模块15则为各模块供电。供电模块15可以是通过外接家用交流电加变压器供电,也可以采用可充电电池供电的形式。

    由于目前大部份的通讯器都是通过SIM卡接入无线通讯网(如移动通讯网和联通通讯网),所以通讯主机1还包括一SIM卡电路17。SIM卡电路与主处理器12连接。使用时候,在SIM卡槽放置一张开通了通讯服务的SIM卡即可以与无线通讯网的连通,进而实现收发短信和拨号呼叫功能。

    由于使用时候,需要对通讯主机1进行预存与被监护人相关人员的手机号码、电话号码、以及呼叫求助号码(如120),所以通讯主机1还包括一操作面板19、一液晶显示屏18。通讯主机1内部还包括一I/O模块16,通过I/O模块16,将操作面板19的输入最后保存于数据存储模块14或SIM卡内。

    通讯主机1的数据存储模块14其作用是存储手机号码、自动拨号呼叫用的音频文件、作为主处理器12工作时的数据缓存等作用。

    参考图2所示,为本装置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即副机2。如图所示副机2内部主要由一低功率无线发射模块21和一供电模块22组成。供电模块22为低功率无线发射模块21进行供电,而供电模块22则由电池进行电源供给。

    通讯主机1和副机2之间之间的通讯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1、副机2的低功率无线发射模块21为普通的发射模块,它向通讯主机1发射具有一定频率的无线电波如2.4GHZ,也可以为其它频率。通讯主机1的低功率无线接收模块13检测并接收来自低功率无线发射模块21的信号,如果检测到该信号则说明副机2(即被监护人)在被监护范围,否则被监护人不在被监护范围。

    2、通讯主机1的低功率无线接收模块13和副机2的低功率无线发射模块21为采用蓝牙协议的模块。蓝牙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方式,其目的是用无线方式电子设备间的电缆,使它们之间实现更方便自由的连接。通过蓝牙协议,工作时为无需申请就可使用的ISM频段(工业科学医学专用频段),其双工方式为FDD(频分双工),最大发射功率可达100mW,符号速率为1Mb/s。蓝牙可提供“点对点”或“点对多点”的连接,工作于跳频方式,通信距离在10m左右,所以副机2和通讯主机1采用本方式进行通讯,可以实现大量数据的交换,副机2可以根据需要扩展多种应用功能,同时也可以使被监护的范围限定在10m左右。

    3、通讯主机1的低功率无线接收模块13和副机2的低功率无线发射模块21为采用家庭射频协议的模块。家庭射频是一种基于无线LAN(局域网)和DECT(欧洲数字无线通信标准)技术的短距离通信方式,它也工作于无需申请就可使用的ISM频段。其帧结构是TDMA/CSMA(时分多址/载波侦听多路访问)混合多址模式,复合了DECT和无线LAN的两种帧结构,可以同时支持6个全双工话音通信或2Mb/s的数据通信。HomeRF也使用跳频方式,发射功率100mw,通信距离可达50m。对比于方式2,本方式监护的范围更广,特别适合养老院、医院等场所,实现多个副机2与一个的通讯主机1的通讯。

    在具体实施时,本发明的监护目的是通过如下策略及步骤实现的:

    1).副机2被监护人如老人、小孩、病人等随身携带;

    2).往通讯主机1预存跟被监护人相关人员(如其家人、朋友等)的手机号码或电话号码;该号码可以存储于SIM卡,也可以存储于数据存储模块14。

    3).副机2的低功率无线发射模块21向低功率无线接收模块13连续地或者具有一定时间间隔的发射存在信号;通过该存在信号,通讯主机1可以判断被监护人是否在被监护的区域;

    4).通讯主机1的低功率无线接收模块13检测或接收存在信号并形成该表示该状态的状态数据;主处理器12根据状态数据判断副机2是否在监护范围;

    6).当主处理器12可以根据状态数据判断出副机2不在可检测范围(即被监护人不在被监护范围)主处理器12计时,当时间达到一定时间量如2分钟、5分钟等,具体可以实际需要设定。通讯主机1的主处理器12读取预存于数据存储模块14或者SIM卡的与被监护人相关人员的手机号码或电话号码并通过无线调制解调模块11和通讯网络发送短信或电话通知的形式通知相关人员该被监护人已经不在被监护范围,相关人员便可通过该通知采取进一步措施如及时查找、报警等。

    自动拨号呼叫时,通讯主机1的主处理器12通过调取预存储于数据存储模块14的音频求救/求助文件进行拨号呼叫及通话。

    图中所示为实现本发明的最简结构,对于一些必要的模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实施时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在不脱离本发明方案核心的情况下,生产厂家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某些功能或功能模块如:在通讯主机1增设一USB通讯接口,用于进行对数据存储模块14的号码批量输入和编辑,对音频文件进行输入或编辑等;又如通讯主机1增加一录音模块等都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结构简单、实用;有效果的解决了老人、

    2.操作简单,被监护人需要帮助或求救的时候,只要按下副机2的转换开关22即可实现呼救。

    3.副机2可以被被监护人随身携带,轻巧方便。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对监护功能的进一步完善:即如图3所示,副机2还设有一转换开关23,转换开关23与低功率无线发射模块21连接并通过该开关可以实现改变低功率无线发射模块21的发射频率或者发射的数据内容以实现对通讯主机1的呼叫请求功能。

    其中通讯主机1和副机2之间之间的通讯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1.副机2的低功率无线发射模块21为普通的发射模块,它向通讯主机1发射具有一定频率的无线电波如2.4GHZ,也可以为其它频率。转换开关23则用于改变低功率无线发射模块21的发射频率。通讯主机1的低功率无线接收模块13检测并接收来自低功率无线发射模块21的信号,如果检测到该信号则说明副机2(即被监护人)在被监护范围,同时如果检测到为另一种频率则说明转换开关23被按下,副机2发出呼叫求助请求。这种方式,其好处是技术简单,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并适合与通讯主机1和副机2“一对一”的通讯。

    2.通讯主机1的低功率无线接收模块13和副机2的低功率无线发射模块21为采用蓝牙协议的模块。通讯主机1和副机2通过蓝牙协议进行数据交换以实现副机2的存在信号的发与收、副机2的呼叫请求数据的发与收。本方式好处是可提供“点对点”或“点对多点”的连接,副机2和通讯主机1可以实现大量数据的交换,副机2的可以根据需要扩展多种应用功能,但是由于通信距离在10m左右,所以只适合通讯主机1对副机2较短距离的监测。

    3.通讯主机1的低功率无线接收模块13和副机2的低功率无线发射模块21为采用家庭射频协议的模块。通过家庭射频协议,通讯主机1和副机2的的通信距离可达50m。对比于方式2,本方式通讯主机1对副机2检测范围更广,故特别适合养老院、医院等场所,以实现一个的通讯主机1对多个副机2的监测与通讯。

    本实施例的实施策略包括如下步骤:

    1).副机2被监护人,如老人、小孩、病人等随身携带;

    2).往通讯主机1预存与被监护人相关人员(如其家人、朋友等)的手机号码/电话号码;该号码可以存储于SIM卡,也可以存储于数据存储模块14。存储的时候可以通过操作面板19输入,也可以通过通讯主机1的数据接口对数据存储模块14内的数据进行编辑实现;

    3).往通讯主机1预存求救时呼叫的号码如120、被监护人的某一亲戚的手机号码等;存储的时候可以通过操作面板19输入,也可以通过通讯主机1的数据接口对数据存储模块14内的数据进行编辑实现;

    4).副机2的低功率无线发射模块21向低功率无线接收模块13连续地或者具有一定时间间隔的发射存在信号,通过该存在信号可以使通讯主机1判断被监护人是否在被监护的区域(如图4所示);

    5).通讯主机1的低功率无线接收模块13检测或接收存在信号并形成表示该状态的状态数据;主处理器12根据状态数据判断副机2是否在监护范围;

    6).当通讯主机1的主处理器12根据状态数据判断出副机2不在可检测范围(即被监护人不在被监护范围)主处理器12计时,当时间达到一定时间量如2分钟、5分钟等,具体可以实际需要设定,主处理器12读取预存于数据存储模块14或者SIM卡内的与被监护人相关人员的手机号码/电话号码并通过无线调制解调模块11和通讯网络以发送短信或电话通知的形式通知相关人员该被监护人已经不在被监护范围,相关人员便可采取进一步措施如查找、报警等(如图5所示)。

    7).当监护人在监护范围内但出现意外情况需要急救或帮助,被监护人按下副机2上的转换开关22,低功率无线发射模块22向通讯主机1发送呼叫请求信号;通讯主机1的主处理器12根据副机2的呼叫请求信号读取预存于数据存储模块14或SIM卡的号码,通讯主机1自动拨号呼叫该号码进行求助(如图6所示);

    步骤6自动呼叫通知和步骤7的自动呼叫求助都是通讯主机1的主处理器12调取预存储于数据存储模块14的音频文件进行自动拨号及呼叫通话。

    实施例三

    参考图7所示,给出了本发明的另一方案。对比于实施例二,区别在于远程监护装置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副机2;通讯主机1和副机2的硬件结构和实施例一相同,使用时通过如下策略及步骤实现监护功能:

    1).各副机2分别被各监护人,如老人、小孩、病人等随身携带;

    2).往通讯主机1预存与各被监护人相关人员(如其家人、朋友等)的手机号码或电话号码;用以标识各副机2身份的身份标识数据如ID数据等与各被监护人相关人员手机号码/电话号码形成一对应的关系列表A并存储于数据存储模块14;

    3).往通讯主机1预存各被监护人员需要帮助或求救时呼叫的号码如120、某人的手机号码等,用以标识各副机2身份的身份标识数据如ID数据等与该号码形成一对应的关系列表B并存储于数据存储模块14;

    4).各副机2的低功率无线发射模块21向低功率无线接收模块13连续地或者具有一定时间间隔的发射存在信号,通过该存在信号可以判断各被监护人是否在被监护的区域;

    5).通讯主机1的低功率无线接收模块13检测或接收各副机2的存在信号并形成该表示该状态的状态列表数据同时提取其中的身份标识数据;主处理器12根据状态列表数据和身份标识数据判断哪个副机在监护范围,哪个副机不在监护范围;

    6).当主处理器12根据状态列表数据判断出某个或多个副机2不在可检测范围时候(即该副机2对应的被监护人不在被监护范围)主处理器12计时,当时间达到一定时间量如2分钟、5分钟等,具体可以实际需要设定,主处理器12读取预存于数据存储模块14的关系列表A,同时读取存储于数据存储模块14或者SIM卡的与被监护人相关人员的手机号码/电话号码并通过无线调制解调模块11和通讯网络发送短信或电话通知的形式通知相关人员被监护人已不在被监护范围,相关人员便可采取进一步措施如查找、报警等。

    7).当监护人在监护范围内但出现意外情况需要急救或帮助,被监护人按下副机2上的转换开关22,低功率无线发射模块22向通讯主机1发送呼叫请求信号;通讯主机1的主处理器12根据副机2的呼叫请求信号读取预存于数据存储模块14的关系列表B,根据关系列表B调出预存于数据存储模块14或SIM卡的号码,通讯主机1自动拨号呼叫求助;

    步骤6自动呼叫通知和步骤7的自动呼叫求助都是通讯主机1的通过其主处理器12调取预存储于数据存储模块14的音频文件进行自动拨号及呼叫通话。

    实施例四

    参考图7到8所示,公开一种实现远程监护的装置,该装置包括一通讯主机1和一副机2。通讯主机1和副机2为具有各自外壳的两独立仪器,或者副机2为主机1的分体式附属配件。通讯主机1的作用包括:一.通过发送短信或电话通知的方式给被监护人的家属或相关人员以报告被监护人是否在被监护范围,同时负责与通讯网络的连接并进行自动拨号呼叫求助;二是检测并接收来自副机2的无线信号,同时响应其呼叫信号。副机2,则主要做为被检测的对象,同时具备向通讯主机1发出呼叫请求的功能。

    参考图8所示,为通讯主机1整体机构和内部组成。其中通讯主机1的内部由有线调制解调模块11、主处理器12、低功率无线接收模块13、数据存储模块14、供电模块15组成;数据存储模块14、低功率无线接收模块13、有线调制解调模块11分别与主处理器12连接;供电模块15则为各模块供电。供电模块15可以是通过外接家用交流电加变压器供电,也可以采用可充电电池供电的形式。

    有线调制解调模块11是实现通讯主机1与有线通讯网连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有线调制解调模块11对有线通讯网的接入变可实现短信提醒/电话通知提醒和远程呼叫求助服务。

    如图8所示,通讯主机1还包括一个数据接口20;数据接口20数据接口类型有多种,可以优先选用USB接口以方便与电家用电脑的通讯,并通过电脑直接编辑通讯主机1内数据存储模块14的预存的短信通知号码/电话通知号码、呼叫求助号码、自动呼叫用的音频文件以及内部存储的各种文件。

    通讯主机1的数据存储模块14其作用是存储手机号码、音频文件、主处理器12工作时的数据缓存等作用。

    参考图9所示,为本装置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即副机2。如图所示副机2内部主要由一低功率无线发射模块21和一供电模块22组成。供电模块22为低功率无线发射模块21进行供电,而供电模块22则由电池进行电源供给。副机2外壳则还具有一转换开关23,通过该开关可以实现改变低功率无线发射模块21的发射状态或者发射的数据内容以实现通讯主机1对呼叫请求功能。

    通讯主机1和副机2之间的通讯方式与实施例二和三近似,可参考对比实现。

    在具体实施时,本发明监护目的是通过如下策略及步骤实现的:

    1).副机2被监护人,如老人、小孩、病人等随身携带;

    2).往通讯主机1预存跟被监护人相关人员(如其家人、朋友等)的手机号码/电话号码;该号码可以存储于SIM卡,也可以存储于数据存储模块14。存储的时候通过通讯主机1的数据接口对数据存储模块14内的数据进行编辑实现;

    3).往通讯主机1预存求救时呼叫的号码如120、被监护人的某一亲戚的手机号码等;存储的时候通过通讯主机1的数据接口对数据存储模块14内的数据进行编辑实现;

    4).副机2的低功率无线发射模块21向低功率无线接收模块13连续地或者具有一定时间间隔的发射存在信号,通过该存在信号可以使通讯主机1判断被监护人是否在被监护的区域;

    5).通讯主机1的低功率无线接收模块13检测或接收存在信号并形成该表示该状态的状态数据;主处理器12根据状态数据判断副机2是否在监护范围;

    6).当通讯主机1的主处理器12根据状态数据判断出副机2不在可检测范围(即被监护人不在被监护范围)主处理器12计时,当时间达到一定时间量如2分钟、5分钟等,具体可以实际需要设定,主处理器12读取预存于数据存储模块14或者SIM卡的与被监护人相关人员的手机号码/电话号码并通过有线调制解调模块11和有线通讯网络以发送短信或电话通知的形式通知相关人员该被监护人已经不在被监护范围,相关人员便可采取进一步措施如查找、报警等(如图10所示)。

    7).当监护人在监护范围内但出现意外情况需要急救或帮助,被监护人按下副机2上的转换开关22,低功率无线发射模块22向通讯主机1发送呼叫请求信号;通讯主机1的主处理器12根据副机2的呼叫请求信号读取预存于数据存储模块14或SIM卡的号码,通讯主机1自动拨号呼叫该号码进行求助(如图10所示);

    步骤6自动呼叫通知和步骤7的自动呼叫求助都是通讯主机1的主处理器12调取预存储于数据存储模块14的音频文件进行自动拨号及呼叫通话。

    参考图11,为具有多个副机2的远程监护装置,其工作原理与实施例3近似,即每个副机2具有用以标识其身份的身份标识数据如ID号等,该身份标识数据隐含于副机2所发射的存在信号里。通讯主机1的主处理器12根据关系表A和B调取相应号码进行发短信、自动拨号通知、自动拨号求助等。

    实施例五

    参考图12,一种实现远程监护的装置,它是以实施例一至四任一为基础,对副机2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如图所示,副机2还具有一处理器24和一GPS模块25,同时副机2还具有一GPS定位系统的软件支持。使用时,当被监护人不在被监护范围时,相关人员可以通过该GPS模块对被监护人进行定位并及时找到该被监护人,以防止以外事故的发生。

    实施例六

    参考图13,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本远程监护的装置是通过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对副机2做的进一步优化,即副机2还具有一处理器24、一语音交换模块26、一用于实现副机2与通讯主机1通话的开关27;语音交换模块26与处理器24连接,当被监护人按下开关27时,副机2的低功率无线发射模块21向通讯主机1发送人工呼叫请求助,通讯主机1响应,并自动拨号呼叫预存于通讯主机1的号码,连通了通讯网后以通讯主机1为中继实现副机2与被呼叫对象的通话。

    对比于实施例二的监护策略,本实施例的被监护人可以选择按下转换开关23进行自动语音呼叫求助也可以选择按下开关27人工通话呼叫。

    综上所述,为本发明几个的优选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案。为了更好的再现本发明的方案,下面对实施例二和五的使用作进一步说明:

    假设实施例二的监护装置被应用于某一家庭,并且假设该家庭被监护的对象为爷爷甲,其患有心脏病并很少外出、容易迷路;乙、丙、丁分别为甲的儿子、媳妇、孙子;某天乙、丙、丁要外出;则本发明装置使用方法为:

    1.往通讯主机1预存乙、丙、丁的手机号码;

    2.往通讯主机1预存呼救中心号码,即120;

    3.往通讯主机1存放或录制音频文件,该音频文件包含有“XXX患的心脏病发”、甲的住居地址、甲的姓名等信息;

    4.副机2被甲随身携带;

    5.乙、丙、丁都离开;

    6.本装置工作过程中,假设甲因不明原因离开了其住居的地方,即通讯主机1长时间检测不到副机2的存在信号;通讯主机1读取乙、丙、丁的手机号码,并通过无线通讯网络以短信方式通知乙、丙、丁“XXX已经离开家......”乙、丙、丁觉得异常,采取相应措施,如电话联系甲、呼叫邻居帮助寻找甲等;

    7.本装置工作过程中,假设甲心脏病发,并且难以说话;甲按下副机2上的开关23,副机2即向通讯主机1发出呼叫请求;通讯主机1响应呼叫请求,并自动拨号呼叫120,同时接通后通讯主机1通过预存的音频文件进行通话求救;呼叫完毕,通讯主机1读取乙、丙、丁的手机号码的并发短信(如“XXX心脏病发,速回”),乙、丙、丁采取措施,呼救中心派人上门等;

    8.正常情况,通讯主机1检测并接收副机2的存在信号;

    上所述为应用中的一些步骤并非全部,其它情况可参考对比实施。

    假设实施例五的监护装置被应用于某一养老院,该养老院有20位老人需要被监护,即”H1、H2、H3...H20”;养老院有工作人员甲、乙在值班,丙、丁为该院工作人员,但不在值班;

    则本发明装置使用方法为:

    1.本装置配备一台通讯主机1和20台副机2;20台副机2分别具有标识其身份的ID号;

    2. 通过数据接口和电脑往通讯主机1预存甲、乙、丙、丁的手机号码;

    3.通过数据接口和电脑往通讯主机1预存呼叫求助号码,即甲手机号码、乙手机号码、120等;

    4.根据老人”H1、H2、H3...H20”常见的需要帮助的问题进行录制音频文件,音频文件应包括相关信息例如H1患心脏病,一但发作需要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则与H1对应的音频文件应包括“XXX患的心脏病发”、养老院地址等信息;H2有腿伤,走动时候经常需要工作人员甲搀扶;H3经常需要在工作人员乙帮助下吃药等,各自对应的音频文件应包括各自需要求助的内容等信息。

    5.通过数据接口和电脑将音频文件存储于通讯主机1的数据存储模块14;并编辑数据存储模块的关系列表,即使代表不同老人的身份的ID(副机的ID)与音频文件、呼叫求助对象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列表;

    6.本装置工作过程中,假设老人H6因不明原因离开了养老院,通讯主机1长时间检测不到H6副机的存在信号,通讯主机1读取甲、乙、丙、丁的手机号码,并以短信形式通知“请注意,XXX离开了养老院,请查找......”甲、乙、丙、丁采取相应措施;

    7.本装置工作过程中,假设老人H1心脏病发,H1按下随身的副机上的求救开关23,通讯主机1根据其内预存的关系列表判断其求救呼叫对象为120,则通讯主机1自动拨号120,接通后以预存于数据存储模块的相应音频文件进行通话求救;救护中心派医生上门;

    8.本装置工作过程中,假设老人H2需要甲帮助下去养老院内的某个地方;老人H2按下随身的副机上的求助开关23,通讯主机1根据其内预存的关系列表自动拨号呼叫甲,并通过数据存储模块的对应音频文件说明求助的事情。甲得知,找到老人H2并施与帮助;

    9.本装置工作过程中,假设老人H3需要乙帮助下吃药,老人H3按下随身的副机上的求助开关23,通讯主机1根据其内预存的关系列表自动拨号呼叫乙,并通过数据存储模块的对应音频文件说明求助的事情。乙得知,找到老人H3并施与帮助;

    10.本装置工作过程中,假设老人H4需要某些帮助,但内容预先不可确定;则老人H4可按下随身的副机上的人工呼叫开关27;通讯主机1根据其内预存的关系列表自动拨号甲,老人H4用副机与甲直接对话告知需要帮助的内容,甲采取相应措施;

    11.正常情况,通讯主机1才用分时检测和接收并接收20副机的存在信号;

    综上所述的实施例二和五使用方法说明可知,监护人可以实现对多个被监护人同时的监护,并且不必时刻守侯在监护人身边,有效的保护了老人、病人等的生命安全,同时也大大的减轻了监护人的工作量,具有显著的社会效果。

一种实现远程监护的装置和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一种实现远程监护的装置和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一种实现远程监护的装置和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实现远程监护的装置和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实现远程监护的装置和方法.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和通讯领域的一种实现远程监护的装置或方法,该装置包括一个通讯主机、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副机、一监护策略,其特征在于:通讯主机包括调制解调模块、主处理器、低功率无线接收模块、数据存储模块、供电模块等;副机则至少包括一低功率无线发射模块;装置使用时候通讯主机接收来自副机无线信号并判断其是否在监护范围,同时通过响应副机呼叫请求并自动拨号呼救。本发明的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控制;调节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