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血管新生的中药组合物.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8279716 上传时间:2020-03-1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12.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407397.X

申请日:

20170602

公开号:

CN107137664A

公开日:

2017090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9066,A61P35/00,A61P9/00,A61P9/10

主分类号:

A61K36/9066,A61P35/00,A61P9/00,A61P9/10

申请人:

烟台大学

发明人:

李春梅,高永林

地址:

264005 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清泉路30号

优先权:

CN201710407397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韩飞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抑制血管新生的中药组合物,按照君、臣、佐、使进行组方,以白芷、香薷、赤芍为君药;以椿皮、厚朴、龙葵、川断为臣药;以羌活、茯苓、石斛、莪术为佐药;以辛夷、桂枝、金荞麦、蒲公英为使药;并且所述中药组合物的配比为:白芷20‑30份、香薷10‑18份、赤芍5‑12份、椿皮8‑12份、厚朴6‑12份、龙葵6‑12份、川断5‑12份、羌活5‑12份、茯苓7‑15份、石斛3‑5份、莪术4‑11份、辛夷1‑6份、桂枝3‑10份、金荞麦1‑3份、蒲公英3‑5份。本发明抑制血管新生的中药组合物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为临床抑制血管新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选择。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抑制血管新生的中药组合物,按照君、臣、佐、使进行组方,其特征在于:以白芷、香薷、赤芍为君药;以椿皮、厚朴、龙葵、川断为臣药;以羌活、茯苓、石斛、莪术为佐药;以辛夷、桂枝、金荞麦、蒲公英为使药;并且所述中药组合物的配比如下:白芷20-30份、香薷10-18份、赤芍5-12份、椿皮8-12份、厚朴6-12份、龙葵6-12份、川断5-12份、羌活5-12份、茯苓7-15份、石斛3-5份、莪术4-11份、辛夷1-6份、桂枝3-10份、金荞麦1-3份、蒲公英3-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血管新生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配比具体如下:白芷20份、香薷10份、赤芍5份、椿皮8份、厚朴6份、龙葵6份、川断5份、羌活6份、茯苓7份、石斛3份、莪术4份、辛夷1份、桂枝3份、金荞麦1份、蒲公英3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血管新生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配比具体如下:白芷30份、香薷18份、赤芍10份、椿皮10份、厚朴10份、龙葵8份、川断7份、羌活6份、茯苓7份、石斛6份、莪术11份、辛夷6份、桂枝8份、金荞麦3份、蒲公英4份。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之任一项所述的抑制血管新生的中药组合物在抑制血管新生中的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医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抑制血管新生作用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血管新生是指先前已经存在于组织的成熟血管内皮细胞通过增殖和游走以发芽或者嵌入的方式形成新的子代血管的过程。血管新生在癌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子宫内膜炎、牛皮癣、子宫平滑肌瘤、良性前列腺肥大等几十种疾病及炎症反应以及伤口愈合中都起到关键作用。正常情况下,血管新生是由血管生成促进因子和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共同调节的,在人体正常代谢中,二者平衡有序,相互调控。在特定的时期,如胚胎形成、创伤修复和月经周期等血管生成才会发生。然而,在疾病发生时,生长因子失衡,使得血管生成的促进因子表达或作用强于抑制因子,导致内皮细胞激活,血管生成表型形成,从而引起血管过度生长从而导致了病理性的血管生成,包括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中医药从络病的角度治疗与血管新生相关的疾病有着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医理论认为:“络道亢变”所致“血管新生”是肿瘤、心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的共性病理环节。抑制血管新生药物是阻断心血管疾病病变进程,“饿死肿瘤”等的重要治疗途径,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重大的现实意义。现代医学对于肿瘤、心血管疾病等过程中的血管生成,目前缺乏理想的治疗手段与药物。中药抗血管新生研究大多集中在单个靶点,对其具体的作用机制研究尚不明确。对单味药物的机制研究比较多,而复方的研究相对较少,但往往复方的疗效甚佳,既能遏制血管生长,又具备放化疗增敏效应。中药有廉价、低毒、不良反应小、提高免疫功能等特点,在抗血管新生方面有广阔的前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抑制血管新生的中药组合物。

一种抑制血管新生的中药组合物,按照君、臣、佐、使进行组方,其特征在于:以白芷、香薷、赤芍为君药;以椿皮、厚朴、龙葵、川断为臣药;以羌活、茯苓、石斛、莪术为佐药;以辛夷、桂枝、金荞麦、蒲公英为使药;并且所述中药组合物的配比如下:

白芷20-30份、香薷10-18份、赤芍5-12份、椿皮8-12份、厚朴6-12份、龙葵6-12份、川断5-12份、羌活5-12份、茯苓7-15份、石斛3-5份、莪术 4-11份、辛夷1-6份、桂枝3-10份、金荞麦1-3份、蒲公英3-5份。

优选的,所述的抑制血管新生的中药组合物,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的配比具体如下:

白芷20份、香薷10份、赤芍5份、椿皮8份、厚朴6份、龙葵6份、川断5份、羌活6份、茯苓7份、石斛3份、莪术4份、辛夷1份、桂枝3份、金荞麦1份、蒲公英3份。

优选的,所述的抑制血管新生的中药组合物,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的配比具体如下:

白芷30份、香薷18份、赤芍10份、椿皮10份、厚朴10份、龙葵8份、川断7份、羌活6份、茯苓7份、石斛6份、莪术11份、辛夷6份、桂枝8 份、金荞麦3份、蒲公英4份。

一种抑制血管新生的中药组合物在抑制血管新生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科学配伍,简便实用,药物毒副作用小。

2)本发明抑制血管新生的药物组合物疗效显著,为临床抑制血管新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选择。

附图说明

图1为中药组合物抑制肿瘤生长,治疗过程中肿瘤体积的统计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实施例1:

一种抑制血管新生的中药组合物的配比具体如下:

白芷20份、香薷10份、赤芍5份、椿皮8份、厚朴6份、龙葵6份、川断5份、羌活6份、茯苓7份、石斛3份、莪术4份、辛夷1份、桂枝3份、金荞麦1份、蒲公英3份。

其制备方法为:

将上述药材放入砂锅内,加6倍药量的水浸泡1小时,水烧开后,用文火煎煮2小时,过滤药液,即可服用。

实施例2:

一种抑制血管新生的中药组合物的配比具体如下:

白芷30份、香薷18份、赤芍10份、椿皮10份、厚朴10份、龙葵8份、川断7份、羌活6份、茯苓7份、石斛6份、莪术11份、辛夷6份、桂枝8 份、金荞麦3份、蒲公英4份。

其制备方法为:

将上述药材放入砂锅内,加6倍药量的水浸泡1小时,水烧开后,用文火煎煮2小时,过滤药液,即可服用。

实施例3:中药组合物对鸡胚绒毛尿囊膜(CAM)血管生成的影响

含药血清的制备:SD大鼠分为中药与生理盐水灌胃组,每组20只。禁食、禁饮5h后,分别以中药组合物水煎剂、生理盐水灌胃,每次2mL,每天2次,间隔10h,连续灌胃5天。最后1天改为1次给予2mL,灌胃后2.5h,戊巴比妥钠麻醉,自大鼠腹主动脉无菌采血,室温静置2h,置5℃冰箱5h。4℃, 3000r·min-1离心40min,吸取上部淡黄色透明的血清,56℃,30min灭活。

实验过程:将种蛋60只于(38+0.5)℃孵育至第8天,在外壳上开窗,暴露尿囊膜。鸡胚随机分为2组,将明胶海绵作为载体,植于暴露的尿囊膜上,中药组合物灌胃组、生理盐水灌胃组大鼠血清,用Hanks液稀释,配成16%血清浓度,分别向载体加实验组、对照组样品40μl。加样后继续孵育,第20 天将载体及其周围的尿囊膜游离,平铺于滤纸上,放大镜观察,并计数长入载体边缘的血管数。

结果:将药物载体放在血管生成旺盛的CAM上,药物对血管生成的影响表现为,向载体方向生长的血管数目的多少。本文结果发现,实验组血管生成状况不如对照组,实验组血管生成较为稀疏,新生血管集中不明显。对照组血管生成明显向载体集中,血管排列成车辐状生长。实验组进入载体边缘的血管数为(26.3±2.6)条(n=20),明显少于对照组(38.1±2.3)条(n=30,P<0.05)。表明中药组合物对血管生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实施例4:中药组合物对血管内皮形态的影响

样品制备:中药灌胃组、生理盐水灌胃组大鼠血清,分别配成16%血清的DMEM细胞培养基,过滤灭菌。

实验过程:血管内皮细胞以2.0×105的密度接种6孔板,常规以10%小牛血清培养基培养48h;更换为实验组、对照组培养基,继续培养24h,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的改变。

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对血管内皮细胞形态的影响没有明显差异。培养中,血管内皮细胞形态呈典型的铺路石样,看不到典型凋亡形态的改变及细胞毒性表现,表明中药组合物对血管内皮细胞没有直接的细胞毒作用。

实施例5:中药组合物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

样品制备:中药灌胃组、生理盐水灌胃组大鼠血清,分别配成16%血清的DMEM细胞培养基,过滤灭菌。

实验过程:用MTT法,血管内皮细胞以5.0×103的密度接种96孔板,常规以10%小牛血清培养基培养24h;更换为实验组、对照组培养基,继续培养48h;加入MTT溶液20uL继续培养4h,终止培养。吸弃上清液,加入 DMSO 150μl,振荡20min,490nm波长测定吸光度值,每组3个复孔,重复3次。

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测得的吸光度值分别为0.25±0.01,0.42±0.01, 2组比较发现实验组内皮细胞的增殖能力受到抑制,说明中药组合物可以抑制内皮细胞的增殖。

实施例6:中药组合物抑制血管内皮细胞迁移

样品制备:中药灌胃组、生理盐水灌胃组大鼠血清,分别配成15%血清的DMEM细胞培养基,过滤灭菌。

实验方法:血管内皮细胞以2.0×105的密度接种6孔板,常规以10%小牛血清培养基培养;待长到70%密度时,吸弃培养基。以刀片钝边竖立于孔中固定为基准线,刮去一侧细胞,无血清培养基洗涤;加实验、对照组培养基继续培养4h。观察细胞越过基准线迁移的数目,每组3个复孔,重复3次。

结果:实验组迁移超过基准线的细胞数目为(45.4±4.2)个,明显少于对照组(58.6±3.8)个(P<0.05),表明血瘤散对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实施例7:中药组合物抑制肿瘤生长

方法:裸鼠是免疫缺陷鼠,癌细胞可以逃逸免疫系统在裸鼠皮下不断的增殖形成新的肿瘤,是目前研究肿瘤生长和血管新生较为理想的模型。大鼠皮下荷瘤后用药,可以观测肿瘤的生长抑制。将一定数量的肿瘤细胞注射到大鼠皮下,等实体肿瘤长到一定体积的时候,分别对对照组和实验组灌胃不同浓度的中药组合物,同时每天测量其肿瘤体积,48天后将肿瘤剥离。

结果:实验结果见图1,48天后,将经过复方药物处理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小鼠肿瘤剥离,实验组的肿瘤体积明显减小。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抑制血管新生的中药组合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抑制血管新生的中药组合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抑制血管新生的中药组合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抑制血管新生的中药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抑制血管新生的中药组合物.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407397.X (22)申请日 2017.06.02 (71)申请人 烟台大学 地址 264005 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清泉路 30号 (72)发明人 李春梅 高永林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代理人 韩飞 (51)Int.Cl. A61K 36/9066(2006.01) A61P 35/00(2006.01) A61P 9/00(2006.01) A61P 9/10(2006.01) (54)发明名称 抑制血管。

2、新生的中药组合物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抑制血管新生的中药组合 物, 按照君、 臣、 佐、 使进行组方, 以白芷、 香薷、 赤 芍为君药; 以椿皮、 厚朴、 龙葵、 川断为臣药; 以羌 活、 茯苓、 石斛、 莪术为佐药; 以辛夷、 桂枝、 金荞 麦、 蒲公英为使药; 并且所述中药组合物的配比 为: 白芷20-30份、 香薷10-18份、 赤芍5-12份、 椿 皮8-12份、 厚朴6-12份、 龙葵6-12份、 川断5-12 份、 羌活5-12份、 茯苓7-15份、 石斛3-5份、 莪术4- 11份、 辛夷1-6份、 桂枝3-10份、 金荞麦1-3份、 蒲 公英3-5份。 本发明抑制血管新。

3、生的中药组合物 疗效显著, 毒副作用小, 为临床抑制血管新生提 供了一种全新的选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CN 107137664 A 2017.09.08 CN 107137664 A 1.一种抑制血管新生的中药组合物, 按照君、 臣、 佐、 使进行组方, 其特征在于: 以白芷、 香薷、 赤芍为君药; 以椿皮、 厚朴、 龙葵、 川断为臣药; 以羌活、 茯苓、 石斛、 莪术为佐药; 以辛 夷、 桂枝、 金荞麦、 蒲公英为使药; 并且所述中药组合物的配比如下: 白芷20-30份、 香薷10-18份、 赤芍5-12份、 椿皮8-12份、 厚朴6-12份、 龙葵6-12份、 川断 。

4、5-12份、 羌活5-12份、 茯苓7-15份、 石斛3-5份、 莪术4-11份、 辛夷1-6份、 桂枝3-10份、 金荞麦 1-3份、 蒲公英3-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血管新生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 配比具体如下: 白芷20份、 香薷10份、 赤芍5份、 椿皮8份、 厚朴6份、 龙葵6份、 川断5份、 羌活6份、 茯苓7 份、 石斛3份、 莪术4份、 辛夷1份、 桂枝3份、 金荞麦1份、 蒲公英3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血管新生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 配比具体如下: 白芷30份、 香薷18份、 赤芍10份、 椿皮10份、 厚朴1。

5、0份、 龙葵8份、 川断7份、 羌活6份、 茯苓 7份、 石斛6份、 莪术11份、 辛夷6份、 桂枝8份、 金荞麦3份、 蒲公英4份。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之任一项所述的抑制血管新生的中药组合物在抑制血管新生中 的应用。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7137664 A 2 抑制血管新生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中医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抑制血管新生作用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 血管新生是指先前已经存在于组织的成熟血管内皮细胞通过增殖和游走以发芽 或者嵌入的方式形成新的子代血管的过程。 血管新生在癌症、 类风湿性关节炎、 糖尿病性视 网膜病变。

6、、 子宫内膜炎、 牛皮癣、 子宫平滑肌瘤、 良性前列腺肥大等几十种疾病及炎症反应 以及伤口愈合中都起到关键作用。 正常情况下, 血管新生是由血管生成促进因子和血管生 成抑制因子共同调节的, 在人体正常代谢中, 二者平衡有序, 相互调控。 在特定的时期, 如胚 胎形成、 创伤修复和月经周期等血管生成才会发生。 然而, 在疾病发生时, 生长因子失衡, 使 得血管生成的促进因子表达或作用强于抑制因子, 导致内皮细胞激活, 血管生成表型形成, 从而引起血管过度生长从而导致了病理性的血管生成, 包括肿瘤、 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等。 0003 中医药从络病的角度治疗与血管新生相关的疾病有着有着悠久的历史,。

7、 中医理论 认为:“络道亢变” 所致 “血管新生” 是肿瘤、 心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的共性病理环节。 抑制血 管新生药物是阻断心血管疾病病变进程,“饿死肿瘤” 等的重要治疗途径, 具有重要的科学 价值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现代医学对于肿瘤、 心血管疾病等过程中的血管生成, 目前缺乏理 想的治疗手段与药物。 中药抗血管新生研究大多集中在单个靶点, 对其具体的作用机制研 究尚不明确。 对单味药物的机制研究比较多, 而复方的研究相对较少, 但往往复方的疗效甚 佳, 既能遏制血管生长, 又具备放化疗增敏效应。 中药有廉价、 低毒、 不良反应小、 提高免疫 功能等特点, 在抗血管新生方面有广阔的前景 发明内。

8、容 0004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抑制血管新生的中药组合物。 0005 一种抑制血管新生的中药组合物, 按照君、 臣、 佐、 使进行组方, 其特征在于: 以白 芷、 香薷、 赤芍为君药; 以椿皮、 厚朴、 龙葵、 川断为臣药; 以羌活、 茯苓、 石斛、 莪术为佐药; 以 辛夷、 桂枝、 金荞麦、 蒲公英为使药; 并且所述中药组合物的配比如下: 0006 白芷20-30份、 香薷10-18份、 赤芍5-12份、 椿皮8-12份、 厚朴6-12份、 龙葵6-12份、 川断5-12份、 羌活5-12份、 茯苓7-15份、 石斛3-5份、 莪术 4-11份、 辛夷1-6份、 。

9、桂枝3-10份、 金荞麦1-3份、 蒲公英3-5份。 0007 优选的, 所述的抑制血管新生的中药组合物, 其中, 所述中药组合物的配比具体如 下: 0008 白芷20份、 香薷10份、 赤芍5份、 椿皮8份、 厚朴6份、 龙葵6份、 川断5份、 羌活6份、 茯 苓7份、 石斛3份、 莪术4份、 辛夷1份、 桂枝3份、 金荞麦1份、 蒲公英3份。 0009 优选的, 所述的抑制血管新生的中药组合物, 其中, 所述中药组合物的配比具体如 下: 0010 白芷30份、 香薷18份、 赤芍10份、 椿皮10份、 厚朴10份、 龙葵8份、 川断7份、 羌活6份、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

10、7137664 A 3 茯苓7份、 石斛6份、 莪术11份、 辛夷6份、 桂枝8 份、 金荞麦3份、 蒲公英4份。 0011 一种抑制血管新生的中药组合物在抑制血管新生中的应用。 001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3 1)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科学配伍, 简便实用, 药物毒副作用小。 0014 2)本发明抑制血管新生的药物组合物疗效显著, 为临床抑制血管新生提供了一种 全新的选择。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中药组合物抑制肿瘤生长, 治疗过程中肿瘤体积的统计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 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001。

11、7 实施例1: 0018 一种抑制血管新生的中药组合物的配比具体如下: 0019 白芷20份、 香薷10份、 赤芍5份、 椿皮8份、 厚朴6份、 龙葵6份、 川断5份、 羌活6份、 茯 苓7份、 石斛3份、 莪术4份、 辛夷1份、 桂枝3份、 金荞麦1份、 蒲公英3份。 0020 其制备方法为: 0021 将上述药材放入砂锅内, 加6倍药量的水浸泡1小时, 水烧开后, 用文火煎煮2小时, 过滤药液, 即可服用。 0022 实施例2: 0023 一种抑制血管新生的中药组合物的配比具体如下: 0024 白芷30份、 香薷18份、 赤芍10份、 椿皮10份、 厚朴10份、 龙葵8份、 川断7份、 羌。

12、活6份、 茯苓7份、 石斛6份、 莪术11份、 辛夷6份、 桂枝8 份、 金荞麦3份、 蒲公英4份。 0025 其制备方法为: 0026 将上述药材放入砂锅内, 加6倍药量的水浸泡1小时, 水烧开后, 用文火煎煮2小时, 过滤药液, 即可服用。 0027 实施例3: 中药组合物对鸡胚绒毛尿囊膜(CAM)血管生成的影响 0028 含药血清的制备: SD大鼠分为中药与生理盐水灌胃组, 每组20只。 禁食、 禁饮5h后, 分别以中药组合物水煎剂、 生理盐水灌胃, 每次2mL, 每天2次, 间隔10h, 连续灌胃5天。 最后1 天改为1次给予2mL, 灌胃后2.5h, 戊巴比妥钠麻醉, 自大鼠腹主动脉。

13、无菌采血, 室温静置2h, 置5冰箱5h。 4, 3000rmin-1离心40min, 吸取上部淡黄色透明的血清, 56, 30min灭 活。 0029 实验过程: 将种蛋60只于(38+0.5)孵育至第8天, 在外壳上开窗, 暴露尿囊膜。 鸡 胚随机分为2组, 将明胶海绵作为载体, 植于暴露的尿囊膜上, 中药组合物灌胃组、 生理盐水 灌胃组大鼠血清, 用Hanks液稀释, 配成16血清浓度, 分别向载体加实验组、 对照组样品40 l。 加样后继续孵育, 第20 天将载体及其周围的尿囊膜游离, 平铺于滤纸上, 放大镜观察, 并计数长入载体边缘的血管数。 0030 结果: 将药物载体放在血管生成。

14、旺盛的CAM上, 药物对血管生成的影响表现为, 向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107137664 A 4 载体方向生长的血管数目的多少。 本文结果发现, 实验组血管生成状况不如对照组, 实验组 血管生成较为稀疏, 新生血管集中不明显。 对照组血管生成明显向载体集中, 血管排列成车 辐状生长。 实验组进入载体边缘的血管数为(26.32.6)条(n20), 明显少于对照组(38.1 2.3)条(n30, P0.05)。 表明中药组合物对血管生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0031 实施例4: 中药组合物对血管内皮形态的影响 0032 样品制备: 中药灌胃组、 生理盐水灌胃组大鼠血清, 分别配成16。

15、血清的DMEM细胞 培养基, 过滤灭菌。 0033 实验过程: 血管内皮细胞以2.0105的密度接种6孔板, 常规以10小牛血清培养 基培养48h; 更换为实验组、 对照组培养基, 继续培养24h, 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 的改变。 0034 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 对血管内皮细胞形态的影响没有明显差异。 培养中, 血管内皮细胞形态呈典型的铺路石样, 看不到典型凋亡形态的改变及细胞毒性表现, 表明 中药组合物对血管内皮细胞没有直接的细胞毒作用。 0035 实施例5: 中药组合物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 0036 样品制备: 中药灌胃组、 生理盐水灌胃组大鼠血清, 分别配成16血清的DM。

16、EM细胞 培养基, 过滤灭菌。 0037 实验过程: 用MTT法, 血管内皮细胞以5.0103的密度接种96孔板, 常规以10小 牛血清培养基培养24h; 更换为实验组、 对照组培养基, 继续培养48h; 加入MTT溶液20uL继续 培养4h, 终止培养。 吸弃上清液, 加入 DMSO 150 l, 振荡20min, 490nm波长测定吸光度值, 每 组3个复孔, 重复3次。 0038 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测得的吸光度值分别为0.250.01, 0.420.01, 2组比较 发现实验组内皮细胞的增殖能力受到抑制, 说明中药组合物可以抑制内皮细胞的增殖。 0039 实施例6: 中药组合物抑制血。

17、管内皮细胞迁移 0040 样品制备: 中药灌胃组、 生理盐水灌胃组大鼠血清, 分别配成15血清的DMEM细胞 培养基, 过滤灭菌。 0041 实验方法: 血管内皮细胞以2.0105的密度接种6孔板, 常规以10小牛血清培养 基培养; 待长到70密度时, 吸弃培养基。 以刀片钝边竖立于孔中固定为基准线, 刮去一侧 细胞, 无血清培养基洗涤; 加实验、 对照组培养基继续培养4h。 观察细胞越过基准线迁移的 数目, 每组3个复孔, 重复3次。 0042 结果: 实验组迁移超过基准线的细胞数目为(45.44.2)个, 明显少于对照组 (58.63.8)个(P0.05), 表明血瘤散对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

18、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0043 实施例7: 中药组合物抑制肿瘤生长 0044 方法: 裸鼠是免疫缺陷鼠, 癌细胞可以逃逸免疫系统在裸鼠皮下不断的增殖形成 新的肿瘤, 是目前研究肿瘤生长和血管新生较为理想的模型。 大鼠皮下荷瘤后用药, 可以观 测肿瘤的生长抑制。 将一定数量的肿瘤细胞注射到大鼠皮下, 等实体肿瘤长到一定体积的 时候, 分别对对照组和实验组灌胃不同浓度的中药组合物, 同时每天测量其肿瘤体积, 48天 后将肿瘤剥离。 0045 结果: 实验结果见图1, 48天后, 将经过复方药物处理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小鼠肿 瘤剥离, 实验组的肿瘤体积明显减小。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7137664 A 5 0046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 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 运用, 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 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 可容易地 实现另外的修改, 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 本发明并不限 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7137664 A 6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7 CN 107137664 A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