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素体系不锈钢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素体系不锈钢板.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60054A43申请公布日20141119CN104160054A21申请号201380012714822申请日20130308201205326220120309JP201302341620130208JPC22C38/00200601C22C38/32200601C22C38/54200601C21D9/4620060171申请人新日铁住金不锈钢株式会社地址日本东京72发明人神野宪博滨田纯一井上宜治74专利代理机构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72002代理人周欣陈建全54发明名称铁素体系不锈钢板57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在1000附近的高温下也具有高的氧化铁皮剥离性的。
2、铁素体系不锈钢板,是含MN氧化膜形成能力及氧化铁皮剥离性优良的铁素体系不锈钢板,其特征在于含有C00010020、N00010020、SI010040、MN020100、CR160200、NB030080、MO180240、W005140、CU100250、B0000300030,上述成分进一步满足下记式1,剩余部分由铁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此外,也可以在规定的含量范围内添加N、AL、V、MG、SN、CO、ZR、HF、TA中的1种以上。35MO/3MN201。30优先权数据85PCT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4090586PCT国际申请的申请数据PCT/JP2013/056531201303。
3、0887PCT国际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13/133429JA20130912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11页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11页附图3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60054ACN104160054A1/1页21一种含MN铁素体系不锈钢板,其特征在于,以质量计含有C00010020、N00010020、SI010040、MN020100、CR160200、NB030080、MO180240、W005140、CU100250、B0000300030,进而以满足下记式1的方式含有上述成分,剩余部分由铁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35M。
4、O/3MN201这里,式1的MO、MN意味为各自的含量,单位为质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MN铁素体系不锈钢板,其特征在于,进而以满足下记式2的方式含有所述成分,2285MO25W/4MN802这里,式2的MO、MN、W意味为各自的含量,单位为质量。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含MN铁素体系不锈钢板,其特征在于,以质量计,含有选自以下第1组第4组的至少1组中的成分,第1组含有NI01010、AL00110、V001050中的1种以上、第2组含有MG00001000100、第3组含有SN001050、CO001150中的1种以上、第4组含有ZR00110、HF00110、TA00120中的1种以。
5、上。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含MN铁素体系不锈钢板,其特征在于,在按9001000100小时以上的条件实施热处理时,在氧化膜的最外层中生成MN、CR3O4。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含MN铁素体系不锈钢板,其特征在于,对于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铁素体系不锈钢板,在1000进行200小时的大气中连续氧化试验时的氧化铁皮剥离量为10MG/CM2以下。权利要求书CN104160054A1/11页3铁素体系不锈钢板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尤其要求耐氧化性的排气系统部件等中使用的铁素体系不锈钢板。背景技术0002汽车的排气歧管等排气系统部件由于流通从发动机排出的高温的排气气体,所以对。
6、于构成排气部件的材料要求高温强度、耐氧化性、热疲劳特性等多种特性,一直使用耐热性优良的铁素体系不锈钢。0003排气温度因车种而异,但近年来,多数为800900的范围。流通从发动机排出的高温的排气气体的排气歧管的温度达到750850的高温。因近年来环境问题的高涨,进一步强化排气限制、提高燃烧效率,其结果是,排气温度高温化到1000附近。0004作为近年使用的铁素体系不锈钢,有SUS429JIS标准,添加NBSI钢、SUS444JIS标准,添加NBMO钢,以添加NB为基本,通过添加SI、MO来提高高温强度及耐氧化性。可是,相对于排气温度趋向超过850的高温化,SUS444的高温强度及耐氧化性不足。。
7、因此,期望具有SUS444以上的高温强度及耐氧化性的铁素体系不锈钢。这里所谓的耐氧化性,以大气中连续氧化试验的氧化增量及氧化铁皮剥离量进行评价,将两者都少的一方规定为优良。由于汽车要长期使用,所以在1000下保持200小时时的耐氧化性是必要的。0005对于这样的期望,一直在开发各式各样的排气系统部件的材料。例如,专利文献14中,公开了进行复合添加CUMONBMNSI的技术。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钢中,为了提高高温强度及韧性而添加CUMO,为了提高耐氧化铁皮剥离性而添加MN。可是,关于氧化增量没有明确记载,连续氧化试验的条件也为1000100小时,对于超过100小时时的氧化铁皮剥离性没有进行研究。在。
8、专利文献2的公开中,为了提高添加CU钢的耐氧化性而相互调整各添加元素。可是,连续氧化试验的温度为950为止,实际上未进行1000的试验。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通过使SI及MN的含量最佳化而飞跃性地提高钢的重复氧化特性的方法。可是,重复氧化试验的最高温度的总热处理时间为大约133小时左右,没有进行更长时间的耐氧化性的研究。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通过调整MO及W量来提高高温强度及耐氧化性的技术,但所评价的只有氧化增量,没有评价氧化铁皮剥离量。0006发明者们在专利文献5中公开了通过复合添加NBMOCUTIB而使LAVES相及CU相微细分散、得到在850下优良的高温强度的技术。此外,在专利文献6中,公开。
9、了在NBMOCUTIB钢中通过使以NB为主相的碳氮化物微细化而抑制LAVES相的析出及粗大化、得到在950下优良的耐热性的技术。0007现有技术文献0008专利文献0009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2696584号公报0010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235555号公报0011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0156039号公报说明书CN104160054A2/11页40012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91834号公报0013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9215648号公报0014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11190468号公报发明内容0015发明要解决的问题0016判明了即使采用专利文献5、6中公开的技术,在100。
10、0前后的温度区域长时间使用时,有时也不能稳定地实现耐氧化性及氧化铁皮剥离性。0017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尤其在排气气体的最高温度达到1000左右的环境化中,具有比以往技术高的耐氧化性的铁素体系不锈钢。0018再者,以下的任何的记载的宗旨都不是限定本发明。0019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0020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者们反复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结果是发现在添加SIMNNBMOWCU钢中,在添加MO量达到180以上时,如果增加MN添加量,再以满足下述式135MO/3MN201的方式控制MO及MN的平衡,则1000长时间使用时的氧化增量及氧化铁皮剥离量小,氧化膜的长期稳定性优异。此外,判明在含有TI时。
11、,氧化铁皮剥离性劣化。0021发明者们熔炼了多种组成的添加SIMNNBMOWCU钢,试制板材,切出试验片,评价了1000长时间使用时的氧化增量及氧化铁皮剥离量。由上述评价结果发现2、3种组成的添加SIMNNBMOWCU钢的氧化膜的长期稳定性优异。通过从所述钢中选择氧化膜的长期稳定性最优良的钢,弄清楚了1000长时间使用时的氧化增量及氧化铁皮剥离量与化学组成的关系。0022即,作为上述氧化膜的长期稳定性优异的钢即添加SIMNNBMOWCU钢,使用了00050008C00090013N169175CR013019SI003118MN049055NB214294MO067080W140155CU00。
12、00300006B钢。图1中示出在1000进行200小时的大气中连续氧化试验时的氧化铁皮剥离量的研究结果。得知在MN的添加量为020以上的钢种中,氧化铁皮剥离量减少,如果达到030以上,则氧化铁皮剥离量大致为0。此外,图2中示出将上述结果代入MO/MN比指式1的中间部分的5MO/3MN时的关系。判明在MO/MN比满足20以下时,氧化铁皮剥离量为10MG/CM2以下,可得到优良的氧化铁皮剥离性。认为添加MN使得氧化膜的长期稳定性优异的理由是因为,在本发明钢的成分组成中,含MN氧化膜的形成能力优良。通过长时间暴露在高温下,生成在最外层中生成的MN、CR3O4作为氧化膜,生成具有厚度的氧化铁皮。其结。
13、果是,可推测抑制了容易升华的MOO3的生成及升华,变得难以在氧化铁皮中产生缺陷,氧化铁皮难剥离。为了确认该含MN氧化膜的存在,可对热处理后的截面用EPMA进行元素测绘,通过MN是否在最外层中浓化而判断。0023再者,在本发明中,在按9001000100200小时的条件实施热处理时,能够确认在氧化膜的最外层中生成MN、CR3O4。将氧化的进展显著、且排除了异常氧化的影响的热处理条件作为评价基准的热处理。0024此外,发现如果再以满足式22285MO25W/4MN802的方说明书CN104160054A3/11页5式控制添加W量,则1000长时间使用时的氧化增量及氧化铁皮剥离量更小,氧化膜的长期稳。
14、定性更优异,也就是说,W对耐氧化铁皮剥离性的影响为MO添加量的1/2。0025另外,图3中示出作为所述氧化膜的长期稳定性优良而选择的钢在大气中连续氧化试验的结果。也就是说,是使用00050007C000100012N174178CR013015SI003118MN049056NB181215MO035070W140153CU0000400005B钢,将在1000下进行200小时的大气中连续氧化试验时的氧化铁皮剥离量代入MOW/MN比指式2的中间部分5MO25W/4MN时的关系。在图3中,黑圆圈表示式1合格,白圆圈表示超出了式1。得知在式1合格的数据中,如果式2的中间部分再达到80以下,则大致没。
15、有氧化铁皮剥离。其理由与MO同样,是因为通过具有MN、CR3O4的氧化铁皮,可抑制容易升华的WO3的生成及所述升华。因此,推测在氧化铁皮中难以形成缺陷,难以产生氧化铁皮剥离。0026本发明的要点如下。00271一种含MN铁素体系不锈钢板,其特征在于,以质量计含有C00010020、N00010020、SI010040、MN020100、CR160200、NB030080、MO180240、W005140、CU100250、B0000300030,进一步满足下记式1地含有上述成分,剩余部分由铁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002835MO/3MN2010029这里,式1的MO、MN意味为各自的含量质量。。
16、00302根据上述1所述的含MN铁素体系不锈钢板,其特征在于,进一步满足下记式2地含有上述成分。00312285MO25W/4MN8020032这里,式2的MO、MN、W意味为各自的含量质量。00333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含MN铁素体系不锈钢板,其特征在于,以质量计,含有选自以下第1组第4组的至少1组中的成分0034第1组含有NI01010、AL00110、V001050中的1种或2种以上、0035第2组含有MG00001000100、0036第3组含有SN001050、CO001150中的1种或2种、0037第4组含有ZR00110、HF00110、TA00120中的1种或2种以上。0038。
17、4根据上述13所述的具有含MN氧化膜形成能力及氧化铁皮剥离性的铁素体系不锈钢板,其特征在于,在按9001000100200小时的条件下实施热处理时,在氧化膜的最外层中生成MN、CR3O4。00395根据上述14所述的含MN铁素体系不锈钢板,其特征在于,对于上述13中所述的铁素体系不锈钢板,在1000下进行200小时的大气中连续氧化试验时的氧化铁皮剥离量为10MG/CM2以下。0040这里,对于无下限规定的,表示以不可避免的杂质水平为止地含有。0041发明效果说明书CN104160054A4/11页60042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可得到超过SUS444的高温特性、即1000时的耐氧化性超过SUS4。
18、44的铁素体系不锈钢。特别是通过应用在汽车等的排气系统部件中,可对应排气的1000前后的高温化。附图说明0043图1是表示添加MN量和氧化铁皮剥离量的结果。0044图2是表示式1中间部分对氧化铁皮剥离量的影响的结果。0045图3是表示式2中间部分对氧化铁皮剥离量的影响的结果。具体实施方式0046以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首先,对本发明的成分限定理由进行说明。以下只要不特别说明,就意味为质量。0047C使成形性和耐蚀性劣化,促进NB碳氮化物的析出而导致高温强度的下降。其含量越少越好。基于上述理由,将上限规定为0020,优选规定为0015,更优选规定为0012。0048但是,过度的减低导致精炼成。
19、本的增加,因此将下限规定为0001,优选规定为0002,更优选规定为0003。0049N与C同样,使成形性和耐蚀性劣化,促进NB碳氮化物的析出而导致高温强度的下降。其含量越少越好,因此规定为0020以下。基于上述理由,将上限优选规定为0015,更优选规定为0012。但是,过度的减低导致精炼成本的增加,因此将下限规定为0001,优选规定为0003,更优选规定为0005。0050SI对于改善耐氧化性是非常重要的元素。此外,作为脱氧剂也是有用的元素。在SI添加量低于010时,有容易产生异常氧化的倾向,在超过040时有容易产生氧化铁皮剥离的倾向,因此规定为010040。基于上述理由,将上限优选规定为0。
20、30,更优选规定为025。可是,关于高温强度,如果设想SI在高温下促进被称为LAVES相的以FE和NB、MO及W为主体的金属间化合物的析出、降低固溶NB、MO、W量而使高温强度降低,则将下限规定为010,优选规定为012,更优选规定为015。0051MN在长时间使用中在表层部形成MN、CR3O4,是对氧化铁皮密合性及抑制异常氧化有用的非常重要的元素。在020以上时实现其效果。另一方面,超过100的过度添加使常温的加工性降低。基于上述理由,将上限优选规定为087,更优选规定为060。而且,将下限规定为020,优选规定为025,更优选规定为030。0052CR在本发明中为了确保耐氧化性是必需的元素。
21、。在本发明中,只要为160以上,就在1000下具有充分的耐氧化性,因此将下限规定为160。基于上述理由,将下限优选规定为165,更优选规定为170。另一方面,在超过200时会导致加工性的下降及韧性的劣化,因此将上限规定为200,优选规定为195,更优选规定为190。0053NB对于通过固溶强化及利用LAVES相的微细析出的析出强化来提高高温强度是必需的元素。此外,还具有以碳氮化物固定C或N、有助于制品板的耐蚀性或影响R值的再结晶织构的发达的作用。在本发明的添加SIMNNBMOWCU钢中,通过添加030以上的NB可得到固溶NB增加及析出强化。基于上述理由,将下限规定为030,优选规定为说明书CN。
22、104160054A5/11页7035,更优选规定为040。此外,超过080的过度添加NB会促进LAVES相的粗大化,不有助于高温强度,而且还使成本增加。从上述理由及制造性及成本方面考虑,将上限规定为080,优选规定为075,更优选规定为070。0054MO对于提高耐蚀性、同时抑制高温氧化、通过利用LAVES相的微细析出的析出强化及固溶强化而提高高温强度是有效的。可是,过度的添加会促进长时间使用中的氧化铁皮剥离,促进LAVES相的粗大析出,使析出强化能力降低,此外使加工性劣化。本发明中在上述的添加SIMNNBMOWCU钢的情况下,通过添加180以上的MO,可得到1000时的高温氧化的抑制、固溶。
23、MO增加及析出强化。基于上述理由,将下限规定为180,优选规定为182,更优选规定为186。0055可是,超过240的过度的添加MO,会促进氧化铁皮的剥离,不有助于耐氧化性,且导致成本增加。基于上述理由,将上限规定为240,优选规定为235,更优选规定为230。考虑到促进LAVES相的粗大化而不有助于高温强度,且导致成本增加,优选上述为190230。0056W具有与MO同样的效果,是提高高温强度的元素,在本发明的添加SIMNNBMOWCU钢中,通过添加005以上可得到效果。基于上述理由,将下限规定为005,优选规定为008,更优选规定为010。但是,W如果过度地添加则在LAVES相中固溶,使析。
24、出物粗大化,而且使制造性及加工性劣化。基于上述理由,将上限规定为140,优选规定为135,更优选规定为130。考虑到W也与MO同样,生成升华性高的氧化物,使氧化铁皮容易剥离,优选上述为010130。0057CU对于提高高温强度向是有效的元素。这是利用CU析出而得到的析出硬化作用,通过添加100以上,可显著地发挥作用。基于上述理由,将下限规定为100,优选规定为103,更优选规定为105。0058另一方面,过度的添加会导致均匀伸长率的下降或常温屈服强度的上升,对冲压成形性产生障碍。此外,如果将CU添加250以上,则在高温区域形成奥氏体相,在表面产生异常氧化。基于上述理由,将上限规定为250,优选。
25、规定为240,更优选规定为220。考虑到制造性及氧化铁皮密合性,优选上述为105220。0059B是提高制品的冲压加工时的2次加工性的元素,通过添加00003以上可发挥其效果。基于上述理由,将下限规定为00003,优选规定为000035,更优选规定为000040。但是,过度的添加B会导致硬质化,使晶界腐蚀性劣化。考虑到所述理由及成型性或制造成本,而将上限规定为00030,优选规定为00025,更优选规定为00029。考虑到成型性或制造成本,优选B0000400020。0060如果过剩地添加MO,则生成升华性高的MOO3,成为氧化铁皮剥离的主要原因。因此,发现了为了将MO的不良影响除去,最好将其。
26、与具有抑制MOO3的效果的MN的平衡设定在35MO/3MN201的适当的范围图2。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成分系中,要提高耐氧化性,最好使上述的MO/MN比在20以下。通过满足此条件,能够使氧化铁皮剥离性成为本发明的目标值、即1000200小时的大气中连续氧化试验中的氧化铁皮剥离量在10G/CM2以下。如此一来,在使用本发明的钢作为汽车的排气系统材料时,壁厚减薄变少,能够使用。MO/MN比的上限及下限可根据MO、MN的成分范围来决定。可是,为了确保其效果,将MO/MN比的上限优选规定为15以下,更优选规定为10以下。由此,能够将说明书CN104160054A6/11页8上述试验的氧化铁皮剥离量规。
27、定为10G/CM2以下。0061再者,从确保高温强度及加工性的观点出发,将MO/MN比的下限规定为3,优选规定为4,更优选规定为5。为了大致消除氧化铁皮剥离,可以使MO/MN比在310的范围。0062另外发现为了防止W的不良影响,通过使各元素的平衡在2285MO25W/4MN802的适当的范围,能够大致消除氧化铁皮的剥离图3。基于上述理由,将上限优选规定为75,更优选规定为70。下限可根据MO、W、MN的成分范围决定,但优选规定为25,更优选规定为30。0063此外,为进一步提高高温强度等诸特性,也可以添加以下元素。0064NI是提高耐蚀性的元素,但过度的添加会在高温区域形成奥氏体相,在表面产。
28、生异常氧化及氧化铁皮剥离。基于上述理由,将上限规定为10,优选规定为08,更优选规定为06。此外,虽然其作用从NI01开始稳定地实现,但优选将下限规定为015,更优选规定为020。考虑到制造成本,NI含量优选为0206。0065AL作为脱氧元素而添加,除此以外,还是提高耐氧化性的元素。此外,对于作为固溶强化元素的强度提高也是有用的。虽从010开始稳定地实现其作用,但过度的添加会导致硬质化,使均匀伸长率显著下降,除此以外,还使韧性显著下降。基于上述理由,将上限规定为10,优选规定为060,更优选规定为030。再者,在以脱氧的目的而添加AL时,在钢中,低于010的AL作为不可避免的杂质而残存。考虑。
29、到表面缺陷的发生及焊接性、制造性,将下限规定为001,优选规定为003,更优选规定为010。0066V与NB一同形成微细的碳氮化物,产生析出强化作用,有助于提高高温强度。但是,如果添加超过050,则NB及V碳氮化物粗大化,高温强度降低,加工性下降。基于上述理由,将上限规定为050,优选规定为030,更优选规定为020。考虑到制造成本及耐氧化性,使下限为001,优选为003,更优选为005。0067MG是改善2次加工性的元素。但是,如果添加超过00100则加工性显著劣化。基于上述理由,将上限规定为00100,优选规定为00050,更优选规定为00010。另外,考虑到成本及表面品位,使下限为000。
30、01,优选为00003,更优选为00004。0068SN因原子半径大,因此是通过固溶强化而有助于高温强度的有效的元素。此外,不会使常温的机械特性太劣化。但是,如果添加超过050,则使制造性及加工性显著劣化。基于上述理由,将上限规定为050,优选规定为030,更优选规定为020。此外,考虑到耐氧化性等,将下限规定为005,优选规定为003,更优选规定为001。0069CO是提高高温强度的元素。但是,如果添加超过150,则使制造性及加工性显著劣化。基于上述理由,将上限规定为150,优选规定为100,更优选规定为050。另外,考虑到成本,将下限规定为001,优选规定为003,更优选规定为005。00。
31、70ZR是改善耐氧化性的元素。但是,如果添加超过10,则粗大的LAVES相析出,使制造性及加工性显著劣化。基于上述理由,将上限规定为10,优选规定为080,更优选规定为050。另外,考虑到成本及表面品位,将下限规定为001,优选规定为003,更优选规定为005。0071HF与ZR同样,是改善耐氧化性的元素。但是,如果添加超过10,则粗大的LAVES相析出,使制造性及加工性显著劣化。基于上述理由,将上限规定为10,优选规定为080,更优选规定为050。另外,考虑到成本及表面品位,将下限规定为001,优选说明书CN104160054A7/11页9规定为003,更优选规定为005。0072TA与ZR。
32、及HF同样,是改善耐氧化性的元素。但是,超过20的添加会使粗大的LAVES相析出,使制造性及加工性显著劣化。基于上述理由,将上限规定为20,优选规定为150,更优选规定为100。另外,考虑到成本及表面品位,而将下限规定为001,优选规定为003,更优选规定为005。0073本发明的铁素体系不锈钢板的特征在于当在9001000的范围的温度下按100小时以上的条件实施热处理时,在氧化膜的最外层中生成MN、CR3O4。也就是说,由此能够确认具有含MN氧化膜形成能力。此外,其特征在于在1000进行20010/10小时的大气中连续氧化试验时的氧化铁皮剥离量为10MG/CM2以下。也就是说,由此能够确认氧。
33、化铁皮剥离性优良。0074本发明的钢板的制造方法能够采用一般的铁素体系不锈钢的制造方法。例如,可通过以下工序制造钢板,将具有本发明范围的组成的铁素体系不锈钢熔化,制造板坯,在加热至10001200后,在1100700的范围进行热轧,制造板厚为46MM的热轧板,然后在8001100下退火后进行酸洗,对该退火酸洗板进行冷轧,制造板厚为1525MM的冷轧板,然后在9001100进行了成品退火后进行酸洗。但是,在最终退火后的冷却速度中,在冷却速度慢时,由于LAVES相等的析出物大量析出,所以有高温强度下降、常温延展性等加工性劣化的可能性。因此,优选将从最终退火温度到600为止的平均冷却速度控制在5/S。
34、EC以上。此外,可以适宜选择热轧板热轧条件、热轧板厚、热轧板退火的有无、冷轧条件、热轧板及冷轧板退火温度、气氛等。此外,也可以多次反复进行冷轧及退火,或在冷轧及退火后附加调质轧制及张力平整。另外,关于制品板厚,只要根据所要求的部件的厚度选择即可。0075实施例0076试样制作方法0077熔炼具有表1、表2所示的成分组成的钢,铸造成50KG的板坯,在1100700对板坯进行热轧,形成板厚为5MM的热轧板。然后,在9001000对热轧板进行了退火后实施酸洗,冷轧到板厚为2MM,实施退火及酸洗,形成制品板。将冷轧板的退火温度控制在10001200,将从退火温度到600为止的冷却速度控制在5/SEC以。
35、上。表1中的NO123为本发明例,表2中的NO2449为比较例。在表2中,对不符合本发明范围的数值附加下划线。在表1、2中,“”意味着不积极添加,为不可避免的杂质水平。此外用粗体字表示式2的中间部分为优选范围外的数值。0078耐氧化性试验方法0079由如此得到的制品板中制作20MM20MM、原板厚的氧化试验片,在大气中在1000下进行20010/10小时的连续氧化试验,评价有无发生异常氧化和氧化铁皮剥离按照JISZ2281。只要氧化增量为40MG/CM2以下,就作为无异常氧化规定为B适合,将其以外的情况作为有异常氧化而规定为C不适合。此外,只要氧化铁皮剥离量为10MG/CM2以下就规定为B适合。
36、,只要无氧化铁皮剥离就规定为A优良,将其以外的情况作为有氧化铁皮剥离而规定为C不适合。0080含MN氧化膜的确认方法0081对按耐氧化性试验方法进行了连续氧化试验的试验片的截面,在用树脂埋没后进说明书CN104160054A8/11页10行镜面研磨,用EPMA对研磨过的试验片进行元素测绘,确认MN在最外层是否浓化。以2000倍对氧化铁皮最表层部进行FE、CR、MN、SI、O的元素测绘,只要在最外层MN浓化到8质量以上,就作为具有含MN氧化膜而规定为B适合,将其以外的情况作为没有而规定为C不适合。0082高温拉伸试验方法0083由制品板制作将轧制方向作为长度方向的长度为100MM的高温拉伸试验片。
37、,进行1000拉伸试验,测定了02屈服强度按照JISG0567。这里,将1000的02屈服强度为11MPA以上的情况规定为B适合,将低于11MPA的情况规定为C不适合。0084常温的加工性评价方法0085按照JISZ2201制作了将与轧制方向平行的方向作为长度方向的JIS13B号试验片。采用这些试验片进行拉伸试验,测定了断裂伸长率按照JISZ2241。这里,只要常温下的断裂伸长率为30以上,就可加工成一般的排气部件,因此将具有30以上的断裂伸长率的情况规定为B适合,将低于30的情况规定为C不适合。0086说明书CN104160054A109/11页110087说明书CN104160054A11。
38、10/11页120088评价结果0089从表1、表2可明确得知具有本发明所规定的成分组成的钢与比较例相比,说明书CN104160054A1211/11页131000时的氧化增量及氧化铁皮剥离量小,高温屈服强度优良。此外得知满足式2的本发明例的NO1、5、6、8、9、12、17、18、19的氧化铁皮剥离量评价结果都为A优良,与只满足式1的其它本发明例氧化铁皮剥离量评价结果为B适合相比,氧化铁皮剥离量大致为零。通过将MN、MO、W以外的成分为同等的本发明例的NO20和NO21进行比较,得知满足式1及2的NO20与只满足式1的NO21相比,耐氧化铁皮剥离量更优良。另外得知本发明例中,在常温下的机械性。
39、质方面,断裂延展性良好,具有为比较例同等以上的加工性。0090在NO24、25钢中,C、N分别超出上限,因此与本发明例相比,1000的屈服强度及常温延展性低。关于NO24钢,SI超出下限,与本发明例相比氧化增量高。关于NO27钢,SI超出上限,与本发明例相比氧化铁皮剥离量高,高温屈服强度也差。关于NO28及30钢,MN及CR分别超出下限,与本发明例相比,氧化增量及氧化铁皮剥离量高。关于NO29钢,过剩地添加MN,常温时的延展性低。关于NO31钢,CR超出上限,尽管氧化增量及氧化铁皮剥离量小,但是常温延展性低。关于NO32、34、36及38钢,NB、MO、W及CU分别超出下限,1000的屈服强度。
40、低。关于NO33及37钢,NB及W分别超出上限,尽管氧化增量及氧化铁皮剥离量小,但是常温延展性低。关于NO35钢,MO超出上限,另外没有满足式1,因此氧化铁皮剥离量高,常温延展性低。关于NO39钢,CU超出上限,氧化增量高,常温延展性也差。关于NO40钢,B超出上限,尽管氧化增量及氧化铁皮剥离量小,但是常温延展性低。关于NO41钢,NI超出上限,氧化增量及氧化铁皮剥离量高。关于NO4249,AL、V、MG、SN、CO、ZR、HF、TA分别超出上限,尽管氧化增量及氧化铁皮剥离量小,但是常温延展性低。0091工业上的可利用性0092本发明的铁素体系不锈钢由于耐热性优良,所以除了汽车排气系统部件的加工品以外,还可作为发电厂的废气通路部件使用。另外,由于添加了对提高耐蚀性有效的MO,所以还能够在要求耐蚀性的用途中使用。说明书CN104160054A131/3页14图1说明书附图CN104160054A142/3页15图2说明书附图CN104160054A153/3页16图3说明书附图CN104160054A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