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方体氧化铜纳米粒子及其合成方法和用途.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827900 上传时间:2018-03-1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48.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272546.1

申请日:

2009.10.27

公开号:

CN101696027A

公开日:

2010.04.21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C01G 3/02申请日:20091027授权公告日:20111130终止日期:20141027|||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1G 3/02申请日:20091027|||公开

IPC分类号:

C01G3/02; B82B1/00; B82B3/00

主分类号:

C01G3/02

申请人:

中南民族大学

发明人:

杨汉民; 李金林; 刘浩文; 唐定国

地址: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民族大道70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武汉天力专利事务所 42208

代理人:

程祥;冯卫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立方体氧化铜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以微波为加热介质将醋酸铜水溶液、氢氧化钠三缩四乙二醇溶液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混合均匀,搅拌下微波加热至溶液颜色变为透亮的深棕色后停止微波加热,即得到立方体氧化铜纳米粒子。本发明方法实验过程简单,不需要复杂苛刻的工艺条件,得到的产品可用于制备气敏元件。

权利要求书

1: 氧化铜纳米粒子,其特征在于:氧化铜纳米粒子的形貌呈立方体。
2: 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铜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微波为加热介质,将醋酸铜水溶液、氢氧化钠三缩四乙二醇溶液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混合均匀,搅拌下微波加热至溶液颜色变为透亮的深棕色后停止微波加热,即得到立方体氧化铜纳米粒子。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醋酸铜水溶液的浓度为0.01-0.08mol.dm -3 ,氢氧化钠三缩四乙二醇溶液的浓度为0.02-0.10mol·dm -3 ,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的浓度为0.05-0.60mol·dm -3 ,所述微波加热功率为300-500瓦,加热时间为30-150s。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醋酸铜水溶液、氢氧化钠三缩四乙二醇溶液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中醋酸铜∶氢氧化钠∶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摩尔比为1~2∶2~4∶1~10。
5: 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方体氧化铜纳米粒子用于制备气敏元件。

说明书


立方体氧化铜纳米粒子及其合成方法和用途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立方体氧化铜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二、背景技术

    普通氧化铜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多功能精细无机材料,主要应用在印染、玻璃、陶瓷、医药及催化等领域。当普通氧化铜粒子的粒径达到纳米级时,将使它功能更加独特,应用更加广泛。目前普遍采用固相反应法、水热法、醇热法、沉淀法、喷雾热解法、控制双射流的液相沉淀技术、声化学法、压力-热液法、微乳液法、激光蒸凝法、微波沸腾回流法、电化学法、模板法等,但是都有很多问题尚待解决。第一,合成条件比较苛刻,温度要求比较高,需要煅烧等工艺。第二,很难合成出形状明确的氧化铜纳米粒子。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地是针对上述现状,旨在提供一种合成工艺简单易行,安全可靠,无环境污染,产物为立方体的氧化铜纳米粒子及其用途。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氧化铜纳米粒子,所述氧化铜纳米粒子的形貌呈立方体。

    上述氧化铜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以微波为加热介质将醋酸铜水溶液、氢氧化钠三缩四乙二醇溶液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水溶液混合均匀,搅拌下微波加热至溶液颜色变为透亮的深棕色后停止微波加热,即得到立方体氧化铜纳米粒子。

    所述醋酸铜水溶液的浓度为0.01-0.08mol·dm-3,氢氧化钠三缩四乙二醇溶液的浓度为0.02-0.10mol·dm-3,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的浓度为0.05-0.60mol·dm-3,所述微波加热功率为300-500瓦,加热时间为30-150s。

    上述醋酸铜水溶液、氢氧化钠三缩四乙二醇溶液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中醋酸铜∶氢氧化钠∶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摩尔比为1~2∶2~4∶1~10。

    本发明立方体氧化铜纳米粒子可用于制备气敏元件。

    本发明避免了使用高温加热的反应条件,将反应时间迅速提高到3分钟以内,没有引入任何杂质,对反应物和产物不需要任何处理,合成工艺简单易行、安全可靠,无任何危险和环境污染。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产品的X-射线衍射图;

    图2是本发明产品的透射电镜图;其中(a)若干立方体氧化铜纳米粒子的透射电镜图(b)单个立方体氧化铜纳米粒子的透射电镜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在50ml圆底烧瓶中按照摩尔比Cu(OAc)2∶NaOH∶PVP为1~2∶2~4∶1~10条件下依次加入醋酸铜水溶液、氢氧化钠三缩四乙二醇溶液、PVP水溶液,保持总体积在15ml,混合均匀后形成均相的淡蓝色溶液,然后置入微波炉中,搅拌下以500~1000瓦的功率加热30~150s。待溶液颜色变为透亮的深棕色后停止微波加热。即得到立方体氧化铜纳米粒子。

    将得到立方体氧化铜纳米粒子置于研钵中,加去离子水充分研磨,成糊状后,涂覆在带有金电极的陶瓷管上(外径d=1.35mm,长度l=4mm),在马弗炉中500℃高温下烧结2h,然后向陶瓷管中穿入Ni-Cr合金加热丝(d=0.5mm,R=35Ω),即制作成烧结型旁热式气敏元件。

    本发明以微波为加热为辅助手段,以醋酸铜水溶液、氢氧化钠三缩四乙二醇溶液、PVP水溶液混合并控制反应时间来制备立方体氧化铜纳米粒子,没有引入任何杂质,对反应物和产物不需要任何处理,合成工艺简单易行,反应时间大大缩短,而且安全可靠,无任何危险和环境污染。本发明尤其采用氢氧化钠三缩四乙二醇溶液和PVP水溶液使得制备得氧化铜纳米粒子形貌可控。

    参照图1、2,本申请人用本发明合成的产品CuO作了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分析,证明本发明生产的产品为氧化铜纳米粒子且形状为立方体。

    下面举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

    例一、在50ml圆底烧瓶中按照摩尔比Cu(CH3COO)2∶NaOH∶PVP为1∶2∶10条件下依次加入醋酸铜水溶液、氢氧化钠三缩四乙二醇溶液、PVP水溶液,保持总体积在15ml,混合均匀后形成均相的淡蓝色溶液,然后置入微波炉中,搅拌下以800瓦功率加热20s。待溶液颜色变为透亮的深棕色后停止微波加热。即得到平均粒径为41nm的立方体氧化铜纳米粒子。

    例二、在50ml圆底烧瓶中按照摩尔比Cu(CH3COO)2∶NaOH∶PVP为1∶1∶5的条件下依次加入醋酸铜水溶液、氢氧化钠三缩四乙二醇溶液、PVP水溶液,保持总体积在15ml,混合均匀后形成均相的淡蓝色溶液,然后置入微波炉中,搅拌下以850瓦功率加热65s。待溶液颜色变为透亮的深棕色后停止微波加热。即得到平均粒径为88nm的立方体氧化铜纳米粒子。

    例三、在50ml圆底烧瓶中按照摩尔比Cu(CH3COO)2∶NaOH∶PVP为2∶1∶10的条件下依次加入醋酸铜水溶液、氢氧化钠三缩四乙二醇溶液、PVP水溶液,保持总体积在15ml,混合均匀后形成均相的淡蓝色溶液,然后置入微波炉中,搅拌下以950瓦功率加热120s。待溶液颜色变为透亮的深棕色后停止微波加热。即得到粒径为140nm的立方体氧化铜纳米粒子。

    例四、在50ml圆底烧瓶中按照摩尔比Cu(CH3COO)2∶NaOH∶PVP为1∶2∶10条件下依次加入醋酸铜水溶液、氢氧化钠三缩四乙二醇溶液、PVP水溶液,保持总体积在15ml,混合均匀后形成均相的淡蓝色溶液,然后置入微波炉中,搅拌下以1000瓦功率加热100s。待溶液颜色变为透亮的深棕色后停止微波加热。即得到平均粒径为110nm立方体形貌的氧化铜纳米粒子。

    例五、在50ml圆底烧瓶中按照摩尔比Cu(CH3COO)2∶NaOH∶PVP为1∶2∶8条件下依次加入醋酸铜水溶液、氢氧化钠三缩四乙二醇溶液、PVP水溶液,保持总体积在15ml,混合均匀后形成均相的淡蓝色溶液,然后置入微波炉中,搅拌下以900瓦功率加热120s。待溶液颜色变为透亮的深棕色后停止微波加热。即得到平均粒径为92nm立方体氧化铜纳米粒子。

    例六、将例一所制备立方体氧化铜纳米粒子置于研钵中,加去离子水充分研磨,成糊状后,涂覆在带有金电极的陶瓷管上(外径d=1.35mm,长度l=4mm),在马弗炉中500℃高温下烧结2h,然后向陶瓷管中穿入Ni-Cr合金加热丝(d=0.5mm,R=35Ω),即制作成烧结型旁热式气敏元件.用气敏元件特性测试仪对该元件的气敏性能进行测试。当工作电流为180mA时,甲醛气体体积分数为300×10-6时,元件的灵敏度为8.5,响应时间为10s,恢复时间为12s。

    例七、将例五所制备立方体氧化铜纳米粒子置于研钵中,加去离子水充分研磨,成糊状后,涂覆在带有金电极的陶瓷管上(外径d=1.35mm,长度l=4mm),在马弗炉中500℃高温下烧结2h,然后向陶瓷管中穿入Ni-Cr合金加热丝(d=0.5mm,R=35Ω),即制作成烧结型旁热式气敏元件.用气敏元件特性测试仪对该元件的气敏性能进行测试。当工作电流为180mA时,甲醛气体体积分数为300×10-6时,元件的灵敏度为7.4,响应时间为10s,恢复时间为10s。

    例八、将例一所制备立方体氧化铜纳米粒子置于研钵中,加去离子水充分研磨,成糊状后,涂覆在带有金电极的陶瓷管上(外径d=1.35mm,长度l=4mm),在马弗炉中500℃高温下烧结2h,然后向陶瓷管中穿入Ni-Cr合金加热丝(d=0.5mm,R=35Ω),即制作成烧结型旁热式气敏元件.用气敏元件特性测试仪对该元件的气敏性能进行测试。当工作电流为180mA时,氨气气体体积分数为300×10-6时,元件的灵敏度为3.5,响应时间为11s,恢复时间为10s。

    例九、将例一所制备立方体氧化铜纳米粒子置于研钵中,加去离子水充分研磨,成糊状后,涂覆在带有金电极的陶瓷管上(外径d=1.35mm,长度l=4mm),在马弗炉中500℃高温下烧结2h,然后向陶瓷管中穿入Ni-Cr合金加热丝(d=0.5mm,R=35Ω),即制作成烧结型旁热式气敏元件.用气敏元件特性测试仪对该元件的气敏性能进行测试。当工作电流为180mA时,一氧化碳气体体积分数为300×10-6时,元件的灵敏度为1.8,响应时间为13s,恢复时间为9s。

立方体氧化铜纳米粒子及其合成方法和用途.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立方体氧化铜纳米粒子及其合成方法和用途.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立方体氧化铜纳米粒子及其合成方法和用途.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立方体氧化铜纳米粒子及其合成方法和用途.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立方体氧化铜纳米粒子及其合成方法和用途.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立方体氧化铜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以微波为加热介质将醋酸铜水溶液、氢氧化钠三缩四乙二醇溶液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混合均匀,搅拌下微波加热至溶液颜色变为透亮的深棕色后停止微波加热,即得到立方体氧化铜纳米粒子。本发明方法实验过程简单,不需要复杂苛刻的工艺条件,得到的产品可用于制备气敏元件。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无机化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