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骨科病人抢救治疗设备.pdf

上传人:g**** 文档编号:8276979 上传时间:2020-03-10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371.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10454976.4

申请日:

20180514

公开号:

CN108814874A

公开日:

2018111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G13/00,A61G13/10

主分类号:

A61G13/00,A61G13/10

申请人:

王金华

发明人:

王金华,程香港,李丹智,李静,何倩华

地址: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江西路华通苑小区

优先权:

CN201810454976A

专利代理机构:

青岛致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李浩成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适用于骨科病人抢救治疗设备。包括躺架(1)和支撑板(2),所述躺架(1)的顶部均设有棉垫(3),所述躺架(1)底部两头均设有轴孔座(4),所述躺架(1)底部右侧的两头均设有轴杆一(5),所述轴杆一(5)与次力杆(6)的头部铰接,所述次力杆(6)的底部贯穿减震调节装置(7)并连接至减震调节装置(7)的内部,所述减震调节装置(7)的底部与衔接轴(8)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衔接轴(8)的底部与第二连接座(9)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板(2)顶部左侧的两端和顶部右侧的两端均设置有升降机构,该设备适应骨科满足病人需要的平躺卧睡的姿势的调整。同时能使顺畅高效的减震,防止设备漂移使病人摇动。该设备在医疗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适用于骨科病人抢救治疗设备,包括躺架(1)和支撑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躺架(1)的顶部均设有棉垫(3),所述躺架(1)底部两头均设有轴孔座(4),所述躺架(1)底部右侧的两头均设有轴杆一(5),所述轴杆一(5)与次力杆(6)的头部铰接,所述次力杆(6)的底部贯穿减震调节装置(7)并连接至减震调节装置(7)的内部,所述减震调节装置(7)的底部与衔接轴(8)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衔接轴(8)的底部与第二连接座(9)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板(2)顶部左侧的两端和顶部右侧的两端均设置有升降机构(10),所述升降机构(10)的构造有升降块(11),所述升降机构(10)的内部且位于升降块(11)的底部设置有压力缸(12),所述升降块(11)的顶部与升降杆(1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13)的顶部贯穿升降机构(10)并连接至升降机构(10)的上方与平衡块(15)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平衡块(15)的顶部与主力杆(16)的底部固定连接,左侧主力杆(16)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次力杆(17),两个次力杆(17)的顶部分别通过固定轴与轴孔座(4)活动连接,右侧主力杆(16)的内部均开设有仓室(18);所述仓室(18)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动力装置(19),所述动力装置(19)的顶部与力矩轴(20)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力矩轴(20)的顶部与轴套(21)活动连接,所述轴套(21)的顶部与仓室(18)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力矩轴(20)的表面套接有力臂轴(22),右侧主力杆(16)的左侧对称固定安装有定位板(23),两个定位板(23)之间设置有往复轴(24),所述往复轴(24)的表面套接有往复块(25),所述往复轴(24)的表面且位于往复块(25)的顶部套接有缓冲簧一(26),所述往复块(25)的右侧与衔接轴(27)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衔接轴(27)的右端贯穿右侧主力杆(16)并连接至右侧主力杆(16)的内部与力臂轴(22)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动力装置(19)与外部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骨科病人抢救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调节装置(7)的构造有滑件(701),所述滑件(701)的顶部与次力杆(6)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减震调节装置(7)的内部且位于次力杆(6)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凹块(702),所述次力杆(6)的左右两侧且位于减震调节装置(7)的内部均设有凸杆(703),所述凸杆(703)远离次力杆(6)的一侧与凹块(702)的凸凹活动连接,所述凹块(702)内壁的顶部与导杆(704)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导杆(704)的底部贯穿凸杆(703)并连接至凸杆(703)的底部与凹块(702)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减震调节装置(7)内部的底部设置有缓冲器(7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骨科病人抢救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器(705)的构造有盖板(70501),所述盖板(70501)的底部与缓冲簧二(7050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缓冲簧二(70502)的另一端与缓冲器(705)内部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盖板(70501)的顶部与缓冲块(7050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块(70503)的顶部贯穿缓冲器(705)并连接至缓冲器(705)的上方与滑件(70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器(705)的上端处设置有限位块(705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骨科病人抢救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块(11)的边缘设置有橡胶垫,且橡胶垫的边缘与升降机构(10)的凸凹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骨科病人抢救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10)的上端处设置有盖板(14),且盖板(14)与升降杆(13)的连接处开设有与升降杆(13)相适配的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骨科病人抢救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力臂轴(22)和力矩轴(20),且力臂轴(22)与力矩轴(20)的连接处开设有与力矩轴(20)相适配的丝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骨科病人抢救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块(25)与往复轴(24)的连接处开设有与往复轴(24)相适配的杆孔,且杆孔的内壁设置为光滑曲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骨科病人抢救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簧一(26)的一端与顶部定位板(23)的底部固定连接,且缓冲簧一(26)的另一端与往复块(25)的顶部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骨科病人抢救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右侧主力杆(16)和衔接轴(27),且右侧主力杆(16)与衔接轴(27)的连接处开设有与衔接轴(27)相适配的沟槽。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适用于骨科病人抢救治疗设备。

背景技术

病床的定义是指供患者修养康复的床,同时也供医护人员对病人进行护理诊治的床。从世界上第一张真正意义上病床的诞生至今已经近两百年的时间,从最初单一的功能种类,发展至今已经达到十几个个种类,骨科用抢救医疗设备是骨科常用的医疗用具之一,在抢救或转运病人时需要使用到抢救设备,现有的骨科用抢救治疗设备大多数都是固定式,缺少根据需要调节,致使无法快速上或下挪动病人来抢救,另外现有的骨科抢救医疗设备减震效果较差,在转运病人的过程中,由于骨科用抢救治疗设备减震效果较差,容易造成病人的病情加重,给使用者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同时现有的骨科病人的疗养床无法根据病人所需调整躺卧姿势,阻碍了骨科病人快速恢复,综上所述,现有骨科病人的抢救治疗床在先进性和实效性方面需突破性改善,以能解决上述提到的之一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包括躺架和支撑板,所述躺架的顶部均设有棉垫,所述躺架底部两头均设有轴孔座,所述躺架底部右侧的两头均设有轴杆一,所述轴杆一与次力杆的头部铰接,所述次力杆的底部贯穿减震调节装置并连接至减震调节装置的内部,所述减震调节装置的底部与衔接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衔接轴的底部与第二连接座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板顶部左侧的两端和顶部右侧的两端均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构造有升降块,所述升降机构的内部且位于升降块的底部设置有压力缸,所述升降块的顶部与升降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的顶部贯穿升降机构并连接至升降机构的上方与平衡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平衡块的顶部与主力杆的底部固定连接,左侧主力杆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次力杆,两个次力杆的顶部分别通过固定轴与轴孔座活动连接,右侧主力杆的内部均开设有仓室;所述仓室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的顶部与力矩轴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力矩轴的顶部与轴套活动连接,所述轴套的顶部与仓室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力矩轴的表面套接有力臂轴,右侧主力杆的左侧对称固定安装有定位板,两个定位板之间设置有往复轴,所述往复轴的表面套接有往复块,所述往复轴的表面且位于往复块的顶部套接有缓冲簧一,所述往复块的右侧与衔接轴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衔接轴的右端贯穿右侧主力杆并连接至右侧主力杆的内部与力臂轴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动力装置与外部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调节装置的构造有滑件,所述滑件的顶部与次力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减震调节装置的内部且位于次力杆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凹块,所述次力杆的左右两侧且位于减震调节装置的内部均设有凸杆,所述凸杆远离次力杆的一侧与凹块的凸凹活动连接,所述凹块内壁的顶部与导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导杆的底部贯穿凸杆并连接至凸杆的底部与凹块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减震调节装置内部的底部设置有缓冲器。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器的构造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底部与缓冲簧二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缓冲簧二的另一端与缓冲器内部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盖板的顶部与缓冲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块的顶部贯穿缓冲器并连接至缓冲器的上方与滑件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器的上端处设置有限位块。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块的边缘设置有橡胶垫,且橡胶垫的边缘与升降机构的凸凹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的上端处设置有盖板,且盖板与升降杆的连接处开设有与升降杆相适配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力臂轴和力矩轴,且力臂轴与力矩轴的连接处开设有与力矩轴相适配的丝口。

进一步地,所述往复块与往复轴的连接处开设有与往复轴相适配的杆孔,且杆孔的内壁设置为光滑曲面。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簧一的一端与顶部定位板的底部固定连接,且缓冲簧一的另一端与往复块的顶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右侧主力杆和衔接轴,且右侧主力杆与衔接轴的连接处开设有与衔接轴相适配的沟槽。

(二)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骨科病人抢救治疗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适用于骨科病人抢救治疗设备,通过设置的顶部与轴杆一活动连接且底部连接至减震调节装置内部的次力杆以及顶部与减震调节装置底部固定连接且底部与第二连接座活动连接的衔接轴,并通过设置的套接在往复轴表面的往复块和缓冲簧一以及位于仓室内部的动力装置,同时通过设置的套接在力矩轴表面且通过衔接轴与往复块固定连接的力臂轴,从而根据需要,通过动力装置带动力矩轴转动,便于带动往复块沿着往复轴表面移动,使得次力杆带动躺架通过固定轴进行高度和方向调节,方便骨科病人上下挪动,适应骨科病人需要的平躺卧睡的姿势。

2、该适用于骨科病人抢救治疗设备,通过设置的位于减震调节装置内部的且与次力杆固定连接的滑件以及开设在减震调节装置内部的凹块,并通过设置的位于次力杆左右两侧且与凹块凸凹活动连接的凸杆,同时通过设置的位于凹块内部且贯穿凸杆的导杆,从而通过凸杆沿着导杆表面滑动,有效提高次力杆活动轨迹的规律可控,能使顺畅高效的减震,防止次力杆漂移使病人摇动。

3、该适用于骨科病人抢救治疗设备,通过设置的位于缓冲器内部的缓冲簧二和与缓冲块固定连接的盖板,并通过设置的与缓冲块顶部固定连接的滑件以及设置的位于缓冲器上端处的限位块,从而当滑件带动缓冲块动作,使得缓冲块带动盖板对缓冲簧二进行动作,有效对滑件进行缓冲。

4、该适用于骨科病人抢救治疗设备,通过设置的位于主力杆底部的平衡块以及位于平衡块下方的升降机构,并通过设置的位于升降机构内部的压力缸和与升降杆底部固定连接的升降块,从而当主力杆受到外界震动,使得升降杆带动升降块对压力缸进行动作,通过压力缸的回调作用,便于对主力杆受到的震动进行缓冲。

5、该适用于骨科病人抢救治疗设备,通过设置的套接在往复轴表面的往复块和缓冲簧一,并通过设置往复块与往复轴连接处的杆孔内壁为光滑曲面,从而有效减小往复块沿着往复轴表面滑动时的摩擦,通过缓冲簧一的弹性力作用,便于对往复块沿着往复轴表面滑动时进行缓冲,提高往复块活动轨迹的规律可控,能使顺畅高效的减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减震调节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缓冲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升降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躺架、2支撑板、3棉垫、4轴孔座、5轴杆一、6次力杆、7减震调节装置、701滑件、702凹块、703凸杆、704导杆、705缓冲器、70501盖板、70502缓冲簧二、70503缓冲块、70504限位块、8衔接轴、9第二连接座、10升降机构、11升降块、12压力缸、13升降杆、14盖板、15平衡块、16主力杆、17次力杆、18仓室、19动力装置、20力矩轴、21轴套、22力臂轴、23定位板、24往复轴、25往复块、26缓冲簧一、27衔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如图1-5所示,包括躺架1和支撑板2,躺架1的顶部均设有棉垫3,躺架1底部两头均设有轴孔座4,躺架1底部右侧的两头均设有轴杆一5,轴杆一5与次力杆6的头部铰接,次力杆6的底部贯穿减震调节装置7并连接至减震调节装置7的内部,减震调节装置7的构造有滑件701,滑件701的顶部与次力杆6的底部固定连接,减震调节装置7的内部且位于次力杆6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凹块702,次力杆6的左右两侧且位于减震调节装置7的内部均设有凸杆703,凸杆703远离次力杆6的一侧与凹块702的凸凹活动连接,凹块702内壁的顶部与导杆704的顶部固定连接,导杆704的底部贯穿凸杆703并连接至凸杆703的底部与凹块702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通过凸杆703沿着导杆704表面滑动,提高次力杆6活动轨迹的规律可控,能使顺畅高效的减震,防止次力杆6漂移使病人摇动,减震调节装置7内部的底部设置有缓冲器705,缓冲器705的构造有盖板70501,盖板70501的底部与缓冲簧二70502的一端固定连接,缓冲簧二70502的另一端与缓冲器705内部的底部固定连接,盖板70501的顶部与缓冲块70503的底部固定连接,缓冲块70503的顶部贯穿缓冲器705并连接至缓冲器705的上方与滑件701的底部固定连接,从而当滑件701带动缓冲块70503动作,使得缓冲块70503带动盖板70501对缓冲簧二70502进行动作,有效对滑件701进行缓冲,缓冲器705的上端处设置有限位块70504,不仅对缓冲块70503进行限位,而且提高缓冲块70503活动轨迹的规律可控,能使顺畅高效的减震,减震调节装置7的底部与衔接轴8的顶部固定连接,衔接轴8的底部与第二连接座9活动连接。支撑板2顶部左侧的两端和顶部右侧的两端均设置有升降机构10,升降机构用于调节高度,以方便不同骨科病人和不同环境下使用,能使病人快速上下急救车,提高了抢救效果,同时升降机构还能缓冲衰减干扰震动,减少震动伤害。升降机构10的构造有升降块11,升降机构10的内部且位于升降块11的底部设置有压力缸12,升降块11的边缘设置有橡胶垫,且橡胶垫的边缘与升降机构10的活动密封连接,有效防止压力缸12通过升降块11与升降机构10内壁间的密封不严而影响升降机构10的升降滑动,升降块11的顶部与升降杆13的底部固定连接,升降杆13的顶部贯穿升降机构10并连接至升降机构10的上方与平衡块15的顶部固定连接,升降机构10的上端处设置有盖板14,且盖板14与升降杆13的连接处开设有与升降杆13相适配的通孔,从而不仅对升降杆13进行限位,防止升降杆13脱离升降机构10而损坏,而且提高升降杆13活动轨迹的规律可控,能使升高降低顺畅可控,平衡块15的顶部与主力杆16的底部固定连接,当主力杆16受到外界震动,使得升降杆13带动升降块11对压力缸12进行动作,通过压力缸12的回调作用,便于对主力杆16受到的震动进行缓冲,左侧主力杆16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次力杆17,两个次力杆17的顶部分别通过固定轴与轴孔座4活动连接,右侧主力杆16的内部均开设有仓室18。

仓室18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动力装置19,仓室18的四周均设有散热窗,便于动力装置19进行散热,动力装置19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动力装置19的顶部与力矩轴20的底部固定连接,力矩轴20的顶部与轴套21活动连接,轴套21的顶部与仓室18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力矩轴20的表面套接有力臂轴22,力臂轴22和力矩轴20,且力臂轴22与力矩轴20的连接处开设有与力矩轴20相适配的丝口,方便力臂轴22随着力矩轴20转动而稳定的沿着力矩轴20表面移动,右侧主力杆16的左侧对称固定安装有定位板23,两个定位板23之间设置有往复轴24,往复轴24的表面套接有往复块25,往复块25与往复轴24的连接处开设有与往复轴24相适配的杆孔,且杆孔的内壁设置为光滑曲面,减小往复块25与往复轴24间的摩擦,便于往复块25沿着往复轴24表面滑动,往复轴24的表面且位于往复块25的顶部套接有缓冲簧一26,缓冲簧一26的一端与顶部定位板23的底部固定连接,且缓冲簧一26的另一端与往复块25的顶部固定连接,通过缓冲簧一26的弹性力作用,便于对往复块25沿着往复轴24表面滑动时进行缓冲,提高往复块25活动轨迹的规律可控,能使顺畅高效的减震,往复块25的右侧与衔接轴27的左端固定连接,衔接轴27的右端贯穿右侧主力杆16并连接至右侧主力杆16的内部与力臂轴22的左侧固定连接,右侧主力杆16和衔接轴27,且右侧主力杆16与衔接轴27的连接处开设有与衔接轴27相适配的沟槽,便于衔接轴27随着动力装置19转动而稳定的沿着沟槽移动,动力装置19与外部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工作原理:使用时,根据需要,通过动力装置19带动力矩轴20转动,便于带动往复块25沿着往复轴24表面移动,使得次力杆6带动躺架1通过固定轴进行高度和方向调节,通过凸杆703沿着导杆704表面滑动,有效提高次力杆6活动轨迹的规律可控,能使顺畅高效的减震,防止次力杆6漂移使病人摇动,当滑件701带动缓冲块70503动作,使得缓冲块70503带动盖板70501对缓冲簧二70502进行动作,有效对滑件701进行缓冲,提高对躺架1角度调节时的升降滑动。

综上所述,该适用于骨科病人抢救治疗设备,通过设置的顶部与轴杆一5活动连接且底部连接至减震调节装置7内部的次力杆6以及顶部与减震调节装置7底部固定连接且底部与第二连接座9活动连接的衔接轴8,并通过设置的套接在往复轴24表面的往复块25和缓冲簧一26以及位于仓室18内部的动力装置19,同时通过设置的套接在力矩轴20表面且通过衔接轴27与往复块25固定连接的力臂轴22,从而根据需要,通过动力装置19带动力矩轴20转动,便于带动往复块25沿着往复轴24表面移动,使得次力杆6带动躺架1通过固定轴进行高度和方向调节,方便骨科病人上下挪动,适应骨科病人需要的平躺卧睡的姿势。

其次,通过设置的位于减震调节装置7内部的且与次力杆6固定连接的滑件701以及开设在减震调节装置7内部的凹块702,并通过设置的位于次力杆6左右两侧且与凹块702凸凹活动连接的凸杆703,同时通过设置的位于凹块702内部且贯穿凸杆703的导杆704,从而通过凸杆703沿着导杆704表面滑动,有效提高次力杆6活动轨迹的规律可控,能使顺畅高效的减震,防止次力杆6漂移使病人摇动。

并且,通过设置的位于缓冲器705内部的缓冲簧二70502和与缓冲块70503固定连接的盖板70501,并通过设置的与缓冲块70503顶部固定连接的滑件701以及设置的位于缓冲器705上端处的限位块70504,从而当滑件701带动缓冲块70503动作,使得缓冲块70503带动盖板70501对缓冲簧二70502进行动作,有效对滑件701进行缓冲。

并且,通过设置的位于主力杆16底部的平衡块15以及位于平衡块15下方的升降机构10,并通过设置的位于升降机构10内部的压力缸12和与升降杆13底部固定连接的升降块11,从而当主力杆16受到外界震动,使得升降杆13带动升降块11对压力缸12进行动作,通过压力缸12的回调作用,便于对主力杆16受到的震动进行缓冲。

并且,通过设置的套接在往复轴24表面的往复块25和缓冲簧一26,并通过设置往复块25与往复轴24连接处的杆孔内壁为光滑曲面,从而有效减小往复块25沿着往复轴24表面滑动时的摩擦,通过缓冲簧一26的弹性力作用,便于对往复块25沿着往复轴24表面滑动时进行缓冲,提高往复块25活动轨迹的规律可控,能使顺畅高效的减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一种适用于骨科病人抢救治疗设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一种适用于骨科病人抢救治疗设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一种适用于骨科病人抢救治疗设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适用于骨科病人抢救治疗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适用于骨科病人抢救治疗设备.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454976.4 (22)申请日 2018.05.14 (71)申请人 王金华 地址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江西路 华通苑小区 (72)发明人 王金华 程香港 李丹智 李静 何倩华 (74)专利代理机构 青岛致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7236 代理人 李浩成 (51)Int.Cl. A61G 13/00(2006.01) A61G 13/1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适用于骨科病人抢救治疗设备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

2、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 适用于骨科病人抢救治疗设备。 包括躺架(1)和 支撑板(2), 所述躺架(1)的顶部均设有棉垫(3), 所述躺架(1)底部两头均设有轴孔座(4), 所述躺 架(1)底部右侧的两头均设有轴杆一(5), 所述轴 杆一(5)与次力杆(6)的头部铰接, 所述次力杆 (6)的底部贯穿减震调节装置(7)并连接至减震 调节装置(7)的内部, 所述减震调节装置(7)的底 部与衔接轴(8)的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衔接轴(8) 的底部与第二连接座(9)活动连接; 所述支撑板 (2)顶部左侧的两端和顶部右侧的两端均设置有 升降机构, 该设备适应骨科满足病人需要的平躺 卧睡的姿势的调整。 同时能使。

3、顺畅高效的减震, 防止设备漂移使病人摇动。 该设备在医疗领域具 有广泛的用途。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3页 CN 108814874 A 2018.11.16 CN 108814874 A 1.一种适用于骨科病人抢救治疗设备, 包括躺架(1)和支撑板(2), 其特征在于: 所述躺 架(1)的顶部均设有棉垫(3), 所述躺架(1)底部两头均设有轴孔座(4), 所述躺架(1)底部右 侧的两头均设有轴杆一(5), 所述轴杆一(5)与次力杆(6)的头部铰接, 所述次力杆(6)的底 部贯穿减震调节装置(7)并连接至减震调节装置(7)的内部, 所述减震调节装置(7)的底部 与衔接轴(8)的顶部固。

4、定连接, 所述衔接轴(8)的底部与第二连接座(9)活动连接; 所述支撑 板(2)顶部左侧的两端和顶部右侧的两端均设置有升降机构(10) , 所述升降机构(10)的构 造有升降块(11), 所述升降机构(10)的内部且位于升降块(11)的底部设置有压力缸(12), 所述升降块(11)的顶部与升降杆(13)的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升降杆(13)的顶部贯穿升降机 构(10)并连接至升降机构(10)的上方与平衡块(15)的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平衡块(15)的顶 部与主力杆(16)的底部固定连接, 左侧主力杆(16)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次力杆(17), 两个 次力杆(17)的顶部分别通过固定轴与轴孔座(4)。

5、活动连接, 右侧主力杆(16)的内部均开设 有仓室(18); 所述仓室(18)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动力装置(19), 所述动力装置(19)的顶 部与力矩轴(20)的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力矩轴(20)的顶部与轴套(21)活动连接, 所述轴套 (21)的顶部与仓室(18)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力矩轴(20)的表面套接有力臂轴(22), 右侧主力杆(16)的左侧对称固定安装有定位板(23), 两个定位板(23)之间设置有往复轴 (24), 所述往复轴(24)的表面套接有往复块(25), 所述往复轴(24)的表面且位于往复块 (25)的顶部套接有缓冲簧一(26), 所述往复块(25)的右侧与衔接轴。

6、(27)的左端固定连接, 所述衔接轴(27)的右端贯穿右侧主力杆(16)并连接至右侧主力杆(16)的内部与力臂轴 (22)的左侧固定连接, 所述动力装置(19)与外部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骨科病人抢救治疗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震调 节装置(7)的构造有滑件(701), 所述滑件(701)的顶部与次力杆(6)的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 减震调节装置(7)的内部且位于次力杆(6)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凹块(702), 所述次力杆(6) 的左右两侧且位于减震调节装置(7)的内部均设有凸杆(703), 所述凸杆(703)远离次力杆 (6)的一侧与凹块(702)的凸凹活动连。

7、接, 所述凹块(702)内壁的顶部与导杆(704)的顶部固 定连接, 所述导杆(704)的底部贯穿凸杆(703)并连接至凸杆(703)的底部与凹块(702)内壁 的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减震调节装置(7)内部的底部设置有缓冲器(7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骨科病人抢救治疗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冲器 (705)的构造有盖板(70501), 所述盖板(70501)的底部与缓冲簧二(70502)的一端固定连 接, 所述缓冲簧二(70502)的另一端与缓冲器(705)内部的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盖板(70501) 的顶部与缓冲块(70503)的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缓冲块(70503。

8、)的顶部贯穿缓冲器(705)并 连接至缓冲器(705)的上方与滑件(701)的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缓冲器(705)的上端处设置 有限位块(705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骨科病人抢救治疗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块 (11)的边缘设置有橡胶垫, 且橡胶垫的边缘与升降机构(10)的凸凹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骨科病人抢救治疗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机 构(10)的上端处设置有盖板(14), 且盖板(14)与升降杆(13)的连接处开设有与升降杆(13) 相适配的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骨科病人抢救治疗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力臂。

9、轴 (22)和力矩轴(20), 且力臂轴(22)与力矩轴(20)的连接处开设有与力矩轴(20)相适配的丝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08814874 A 2 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骨科病人抢救治疗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往复块 (25)与往复轴(24)的连接处开设有与往复轴(24)相适配的杆孔, 且杆孔的内壁设置为光滑 曲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骨科病人抢救治疗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冲簧 一(26)的一端与顶部定位板(23)的底部固定连接, 且缓冲簧一(26)的另一端与往复块(25) 的顶部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

10、于骨科病人抢救治疗设备, 其特征在于: 右侧主力杆 (16)和衔接轴(27), 且右侧主力杆(16)与衔接轴(27)的连接处开设有与衔接轴(27)相适配 的沟槽。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08814874 A 3 一种适用于骨科病人抢救治疗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适用于骨科病人抢救治疗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病床的定义是指供患者修养康复的床, 同时也供医护人员对病人进行护理诊治的 床。 从世界上第一张真正意义上病床的诞生至今已经近两百年的时间, 从最初单一的功能 种类, 发展至今已经达到十几个个种类, 骨科用抢救医疗设备是骨科常。

11、用的医疗用具之一, 在抢救或转运病人时需要使用到抢救设备, 现有的骨科用抢救治疗设备大多数都是固定 式, 缺少根据需要调节, 致使无法快速上或下挪动病人来抢救, 另外现有的骨科抢救医疗设 备减震效果较差, 在转运病人的过程中, 由于骨科用抢救治疗设备减震效果较差, 容易造成 病人的病情加重, 给使用者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同时现有的骨科病人的疗养床无法 根据病人所需调整躺卧姿势, 阻碍了骨科病人快速恢复, 综上所述, 现有骨科病人的抢救治 疗床在先进性和实效性方面需突破性改善, 以能解决上述提到的之一问题。 发明内容 0003 (一) 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提供了包括。

12、躺架和支撑板, 所述躺架的顶部均设有棉 垫, 所述躺架底部两头均设有轴孔座, 所述躺架底部右侧的两头均设有轴杆一, 所述轴杆一 与次力杆的头部铰接, 所述次力杆的底部贯穿减震调节装置并连接至减震调节装置的内 部, 所述减震调节装置的底部与衔接轴的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衔接轴的底部与第二连接座 活动连接; 所述支撑板顶部左侧的两端和顶部右侧的两端均设置有升降机构, 所述升降机 构的构造有升降块, 所述升降机构的内部且位于升降块的底部设置有压力缸, 所述升降块 的顶部与升降杆的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升降杆的顶部贯穿升降机构并连接至升降机构的上 方与平衡块的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平衡块的顶部与主力杆的底部。

13、固定连接, 左侧主力杆的 顶部均固定安装有次力杆, 两个次力杆的顶部分别通过固定轴与轴孔座活动连接, 右侧主 力杆的内部均开设有仓室; 所述仓室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动力装置, 所述动力装置的顶 部与力矩轴的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力矩轴的顶部与轴套活动连接, 所述轴套的顶部与仓室 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力矩轴的表面套接有力臂轴, 右侧主力杆的左侧对称固定安装 有定位板, 两个定位板之间设置有往复轴, 所述往复轴的表面套接有往复块, 所述往复轴的 表面且位于往复块的顶部套接有缓冲簧一, 所述往复块的右侧与衔接轴的左端固定连接, 所述衔接轴的右端贯穿右侧主力杆并连接至右侧主力杆的内部与力臂轴的左侧。

14、固定连接, 所述动力装置与外部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0004 进一步地, 所述减震调节装置的构造有滑件, 所述滑件的顶部与次力杆的底部固 定连接, 所述减震调节装置的内部且位于次力杆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凹块, 所述次力杆的 左右两侧且位于减震调节装置的内部均设有凸杆, 所述凸杆远离次力杆的一侧与凹块的凸 凹活动连接, 所述凹块内壁的顶部与导杆的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导杆的底部贯穿凸杆并连 说 明 书 1/5 页 4 CN 108814874 A 4 接至凸杆的底部与凹块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减震调节装置内部的底部设置有缓冲 器。 0005 进一步地, 所述缓冲器的构造有盖板, 所述盖板的底部与缓。

15、冲簧二的一端固定连 接, 所述缓冲簧二的另一端与缓冲器内部的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盖板的顶部与缓冲块的底 部固定连接, 所述缓冲块的顶部贯穿缓冲器并连接至缓冲器的上方与滑件的底部固定连 接, 所述缓冲器的上端处设置有限位块。 0006 进一步地, 所述升降块的边缘设置有橡胶垫, 且橡胶垫的边缘与升降机构的凸凹 活动连接。 0007 进一步地, 所述升降机构的上端处设置有盖板, 且盖板与升降杆的连接处开设有 与升降杆相适配的通孔。 0008 进一步地, 所述力臂轴和力矩轴, 且力臂轴与力矩轴的连接处开设有与力矩轴相 适配的丝口。 0009 进一步地, 所述往复块与往复轴的连接处开设有与往复轴相适配。

16、的杆孔, 且杆孔 的内壁设置为光滑曲面。 0010 进一步地, 所述缓冲簧一的一端与顶部定位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且缓冲簧一的另 一端与往复块的顶部固定连接。 0011 进一步地, 右侧主力杆和衔接轴, 且右侧主力杆与衔接轴的连接处开设有与衔接 轴相适配的沟槽。 0012 (二)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骨科病人抢救治疗设备。 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 该适用于骨科病人抢救治疗设备, 通过设置的顶部与轴杆一活动连接且底部连接 至减震调节装置内部的次力杆以及顶部与减震调节装置底部固定连接且底部与第二连接 座活动连接的衔接轴, 并通过设置的套接在往复轴表面的往复块和缓冲簧一以及位于仓室 内部的。

17、动力装置, 同时通过设置的套接在力矩轴表面且通过衔接轴与往复块固定连接的力 臂轴, 从而根据需要, 通过动力装置带动力矩轴转动, 便于带动往复块沿着往复轴表面移 动, 使得次力杆带动躺架通过固定轴进行高度和方向调节, 方便骨科病人上下挪动, 适应骨 科病人需要的平躺卧睡的姿势。 0013 2、 该适用于骨科病人抢救治疗设备, 通过设置的位于减震调节装置内部的且与 次力杆固定连接的滑件以及开设在减震调节装置内部的凹块, 并通过设置的位于次力杆左 右两侧且与凹块凸凹活动连接的凸杆, 同时通过设置的位于凹块内部且贯穿凸杆的导杆, 从而通过凸杆沿着导杆表面滑动, 有效提高次力杆活动轨迹的规律可控, 能。

18、使顺畅高效的 减震, 防止次力杆漂移使病人摇动。 0014 3、 该适用于骨科病人抢救治疗设备, 通过设置的位于缓冲器内部的缓冲簧二和 与缓冲块固定连接的盖板, 并通过设置的与缓冲块顶部固定连接的滑件以及设置的位于缓 冲器上端处的限位块, 从而当滑件带动缓冲块动作, 使得缓冲块带动盖板对缓冲簧二进行 动作, 有效对滑件进行缓冲。 0015 4、 该适用于骨科病人抢救治疗设备, 通过设置的位于主力杆底部的平衡块以及位 于平衡块下方的升降机构, 并通过设置的位于升降机构内部的压力缸和与升降杆底部固定 连接的升降块, 从而当主力杆受到外界震动, 使得升降杆带动升降块对压力缸进行动作, 通 说 明 书。

19、 2/5 页 5 CN 108814874 A 5 过压力缸的回调作用, 便于对主力杆受到的震动进行缓冲。 0016 5、 该适用于骨科病人抢救治疗设备, 通过设置的套接在往复轴表面的往复块和缓 冲簧一, 并通过设置往复块与往复轴连接处的杆孔内壁为光滑曲面, 从而有效减小往复块 沿着往复轴表面滑动时的摩擦, 通过缓冲簧一的弹性力作用, 便于对往复块沿着往复轴表 面滑动时进行缓冲, 提高往复块活动轨迹的规律可控, 能使顺畅高效的减震。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发明结构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减震调节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缓冲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

20、发明升降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 图中: 1躺架、 2支撑板、 3棉垫、 4轴孔座、 5轴杆一、 6次力杆、 7减震调节装置、 701滑 件、 702凹块、 703凸杆、 704导杆、 705缓冲器、 70501盖板、 70502缓冲簧二、 70503缓冲块、 70504限位块、 8衔接轴、 9第二连接座、 10升降机构、 11升降块、 12压力缸、 13升降杆、 14盖板、 15平衡块、 16主力杆、 17次力杆、 18仓室、 19动力装置、 20力矩轴、 21轴套、 22力臂轴、 23定位 板、 24往复轴、 25往复块、 26缓冲簧一、 27衔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

21、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 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0 本发明实施例, 如图1-5所示, 包括躺架1和支撑板2, 躺架1的顶部均设有棉垫3, 躺 架1底部两头均设有轴孔座4, 躺架1底部右侧的两头均设有轴杆一5, 轴杆一5与次力杆6的 头部铰接, 次力杆6的底部贯穿减震调节装置7并连接至减震调节装置7的内部, 减震调节装 置7的构造有滑件701, 滑件701的顶部。

22、与次力杆6的底部固定连接, 减震调节装置7的内部且 位于次力杆6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凹块702, 次力杆6的左右两侧且位于减震调节装置7的内 部均设有凸杆703, 凸杆703远离次力杆6的一侧与凹块702的凸凹活动连接, 凹块702内壁的 顶部与导杆704的顶部固定连接, 导杆704的底部贯穿凸杆703并连接至凸杆703的底部与凹 块702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 通过凸杆703沿着导杆704表面滑动, 提高次力杆6活动轨迹的 规律可控, 能使顺畅高效的减震, 防止次力杆6漂移使病人摇动, 减震调节装置7内部的底部 设置有缓冲器705, 缓冲器705的构造有盖板70501, 盖板70501的底部与缓。

23、冲簧二70502的一 端固定连接, 缓冲簧二70502的另一端与缓冲器705内部的底部固定连接, 盖板70501的顶部 与缓冲块70503的底部固定连接, 缓冲块70503的顶部贯穿缓冲器705并连接至缓冲器705的 上方与滑件701的底部固定连接, 从而当滑件701带动缓冲块70503动作, 使得缓冲块70503 带动盖板70501对缓冲簧二70502进行动作, 有效对滑件701进行缓冲, 缓冲器705的上端处 设置有限位块70504, 不仅对缓冲块70503进行限位, 而且提高缓冲块70503活动轨迹的规律 可控, 能使顺畅高效的减震, 减震调节装置7的底部与衔接轴8的顶部固定连接, 衔接。

24、轴8的 说 明 书 3/5 页 6 CN 108814874 A 6 底部与第二连接座9活动连接。 支撑板2顶部左侧的两端和顶部右侧的两端均设置有升降机 构10, 升降机构用于调节高度, 以方便不同骨科病人和不同环境下使用, 能使病人快速上下 急救车, 提高了抢救效果, 同时升降机构还能缓冲衰减干扰震动, 减少震动伤害。 升降机构 10的构造有升降块11, 升降机构10的内部且位于升降块11的底部设置有压力缸12, 升降块 11的边缘设置有橡胶垫, 且橡胶垫的边缘与升降机构10的活动密封连接, 有效防止压力缸 12通过升降块11与升降机构10内壁间的密封不严而影响升降机构10的升降滑动, 升降。

25、块11 的顶部与升降杆13的底部固定连接, 升降杆13的顶部贯穿升降机构10并连接至升降机构10 的上方与平衡块15的顶部固定连接, 升降机构10的上端处设置有盖板14, 且盖板14与升降 杆13的连接处开设有与升降杆13相适配的通孔, 从而不仅对升降杆13进行限位, 防止升降 杆13脱离升降机构10而损坏, 而且提高升降杆13活动轨迹的规律可控, 能使升高降低顺畅 可控, 平衡块15的顶部与主力杆16的底部固定连接, 当主力杆16受到外界震动, 使得升降杆 13带动升降块11对压力缸12进行动作, 通过压力缸12的回调作用, 便于对主力杆16受到的 震动进行缓冲, 左侧主力杆16的顶部均固定。

26、安装有次力杆17, 两个次力杆17的顶部分别通 过固定轴与轴孔座4活动连接, 右侧主力杆16的内部均开设有仓室18。 0021 仓室18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动力装置19, 仓室18的四周均设有散热窗, 便于动 力装置19进行散热, 动力装置19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 置, 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 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 动力装置19的顶部与 力矩轴20的底部固定连接, 力矩轴20的顶部与轴套21活动连接, 轴套21的顶部与仓室18内 壁的顶部固定连接, 力矩轴20的表面套接有力臂轴22, 力臂轴22和力矩轴20, 且力臂轴22与 力矩轴20的连接处开设。

27、有与力矩轴20相适配的丝口, 方便力臂轴22随着力矩轴20转动而稳 定的沿着力矩轴20表面移动, 右侧主力杆16的左侧对称固定安装有定位板23, 两个定位板 23之间设置有往复轴24, 往复轴24的表面套接有往复块25, 往复块25与往复轴24的连接处 开设有与往复轴24相适配的杆孔, 且杆孔的内壁设置为光滑曲面, 减小往复块25与往复轴 24间的摩擦, 便于往复块25沿着往复轴24表面滑动, 往复轴24的表面且位于往复块25的顶 部套接有缓冲簧一26, 缓冲簧一26的一端与顶部定位板23的底部固定连接, 且缓冲簧一26 的另一端与往复块25的顶部固定连接, 通过缓冲簧一26的弹性力作用, 便。

28、于对往复块25沿 着往复轴24表面滑动时进行缓冲, 提高往复块25活动轨迹的规律可控, 能使顺畅高效的减 震, 往复块25的右侧与衔接轴27的左端固定连接, 衔接轴27的右端贯穿右侧主力杆16并连 接至右侧主力杆16的内部与力臂轴22的左侧固定连接, 右侧主力杆16和衔接轴27, 且右侧 主力杆16与衔接轴27的连接处开设有与衔接轴27相适配的沟槽, 便于衔接轴27随着动力装 置19转动而稳定的沿着沟槽移动, 动力装置19与外部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0022 工作原理: 使用时, 根据需要, 通过动力装置19带动力矩轴20转动, 便于带动往复 块25沿着往复轴24表面移动, 使得次力杆6带动躺架。

29、1通过固定轴进行高度和方向调节, 通 过凸杆703沿着导杆704表面滑动, 有效提高次力杆6活动轨迹的规律可控, 能使顺畅高效的 减震, 防止次力杆6漂移使病人摇动, 当滑件701带动缓冲块70503动作, 使得缓冲块70503带 动盖板70501对缓冲簧二70502进行动作, 有效对滑件701进行缓冲, 提高对躺架1角度调节 时的升降滑动。 0023 综上所述, 该适用于骨科病人抢救治疗设备, 通过设置的顶部与轴杆一5活动连接 且底部连接至减震调节装置7内部的次力杆6以及顶部与减震调节装置7底部固定连接且底 说 明 书 4/5 页 7 CN 108814874 A 7 部与第二连接座9活动连。

30、接的衔接轴8, 并通过设置的套接在往复轴24表面的往复块25和缓 冲簧一26以及位于仓室18内部的动力装置19, 同时通过设置的套接在力矩轴20表面且通过 衔接轴27与往复块25固定连接的力臂轴22, 从而根据需要, 通过动力装置19带动力矩轴20 转动, 便于带动往复块25沿着往复轴24表面移动, 使得次力杆6带动躺架1通过固定轴进行 高度和方向调节, 方便骨科病人上下挪动, 适应骨科病人需要的平躺卧睡的姿势。 0024 其次, 通过设置的位于减震调节装置7内部的且与次力杆6固定连接的滑件701以 及开设在减震调节装置7内部的凹块702, 并通过设置的位于次力杆6左右两侧且与凹块702 凸凹。

31、活动连接的凸杆703, 同时通过设置的位于凹块702内部且贯穿凸杆703的导杆704, 从 而通过凸杆703沿着导杆704表面滑动, 有效提高次力杆6活动轨迹的规律可控, 能使顺畅高 效的减震, 防止次力杆6漂移使病人摇动。 0025 并且, 通过设置的位于缓冲器705内部的缓冲簧二70502和与缓冲块70503固定连 接的盖板70501, 并通过设置的与缓冲块70503顶部固定连接的滑件701以及设置的位于缓 冲器705上端处的限位块70504, 从而当滑件701带动缓冲块70503动作, 使得缓冲块70503带 动盖板70501对缓冲簧二70502进行动作, 有效对滑件701进行缓冲。 0。

32、026 并且, 通过设置的位于主力杆16底部的平衡块15以及位于平衡块15下方的升降机 构10, 并通过设置的位于升降机构10内部的压力缸12和与升降杆13底部固定连接的升降块 11, 从而当主力杆16受到外界震动, 使得升降杆13带动升降块11对压力缸12进行动作, 通过 压力缸12的回调作用, 便于对主力杆16受到的震动进行缓冲。 0027 并且, 通过设置的套接在往复轴24表面的往复块25和缓冲簧一26, 并通过设置往 复块25与往复轴24连接处的杆孔内壁为光滑曲面, 从而有效减小往复块25沿着往复轴24表 面滑动时的摩擦, 通过缓冲簧一26的弹性力作用, 便于对往复块25沿着往复轴24。

33、表面滑动 时进行缓冲, 提高往复块25活动轨迹的规律可控, 能使顺畅高效的减震。 0028 需要说明的是, 在本文中, 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 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 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 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而且, 术语 “包括” 、“包含” 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 非排他性的包含, 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 方法、 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 素, 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 方法、 物品或者设备 所固有的要素。 0029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 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 修改、 替换 和变型, 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说 明 书 5/5 页 8 CN 108814874 A 8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9 CN 108814874 A 9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10 CN 108814874 A 10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11 CN 108814874 A 1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