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益气复脉、活血化瘀益心舒注射制剂及其制备方 法,属于药品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益心舒注射制剂是由人参、麦冬、五味子、黄芪、丹参、川芎、 山楂等药材组成,具有益气复脉,活血化瘀,养阴生津的功效,用于气阴两虚, 心悸脉结代,胸闷不舒、胸痛及冠心病心绞痛等症。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是人类 最为常见的一类疾病,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已成为当今世界人口 的第一大死亡病因。在我国,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 节奏加快,饮食结构向高热、高脂化发展,人群中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血管系 统疾病也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及生命的严重疾病之一,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急剧 增加,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已达240万人以上,占到疾病死亡率的34%,且呈 上升趋势。另一方面,由于饮食结构改变,造成胆固醇摄入量过多,以及工作、 生活压力加大、运动量减少,环境污染等原因,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呈现年轻 化的趋势,三、四十岁的人患心脑血管病的比例逐年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高发 生率与死亡率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由于冠心病、心绞痛是常见的多发病之一,持续时间长,多为慢性病,需 要长期用药。目前常用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西药主要是硝酸酯类药物、β 阻滞剂、钙拮抗剂及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具有如头痛、眩晕、血压下降、心动 过速等不良反应,长期使用还会产生耐药性。在已有技术中,使用人参、麦冬、 五味子、黄芪、丹参、川芎、山楂等药材制备成益心舒胶囊来进行治疗,益心 舒胶囊的制备方法是采用人参生药粉入药,而丹参也只是提取醇溶性成分。由 于人参生药粉入药,服用后,必须先通过胶囊的崩解,生药粉才能逐渐在胃内 溶解、吸收,因而作用较慢、生物利用度较差;此外,丹参只提取醇溶性成分, 而最新的研究资料表明,丹参中的水溶性成分丹酚酸B和醇溶性成分丹参酮IIA在心脏微血管内皮细损伤胞时,均能够提高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活力,降低乳 酸脱氢酶释放,降低一氧化氮合成、内皮素释放,且配伍后的作用优于单一成 分;在心肌细胞损伤时,对心肌细胞增殖的作用丹酚酸B的作用明显强于丹参 酮IIA:丹酚酸B、丹参酮IIA配伍后减少乳酸脱氢酶释放、一氧化氮合成的 作用强于两者单独使用,对于减轻细胞的损伤程度,表现在细胞活力的增强, 乳酸脱氢酶释放的减少,也是二者配伍作用强于单独使用。由此表明,丹参的 水溶性成分丹酚酸类物质和脂溶性成分丹参酮类物质均有抗心肌缺血的作用, 虽各有侧重,但两者合用的作用强于两者单独作用。丹参中脂溶性成分和水溶 性成分协同作用,可使药效增强,而单独使用脂溶性成分,大大的减弱了该药 方的药效。如果将其全部有效成分制成胶囊剂,由于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 的物理特性,胶囊剂中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混合,相互胶着,不易崩解, 可导致作用迟缓,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如果制成注射剂,虽然能够提高生物 利用度,且迅速发挥作用,但是,采用常规方法,很难将处方中药材的有效成 分完全提取出来,因为从药材中提取出来的脂溶性成分难溶于水溶性溶媒中, 而从药材中提取出来的水溶性成分难溶于脂溶性溶媒中,使用一种溶媒或不同 比例的溶媒混合,如果比例不当,脂溶性溶媒加入量过小,脂溶性有效部位提 取物不能完全溶解,脂溶性溶媒加入量过大,脂溶性有效部位提取物虽然可以 溶解,但是,制成药物的单位体积载药量降低,不能达到最低有效浓度;在制 备注射液和注射用浓溶液的过程中,由于药物不能溶解在溶媒中,而产生沉淀, 使用时影响药物的吸收,降低药物疗效,甚至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在制备冻干 粉剂时,由于成分复杂,冷冻干燥中,若直接以药液进行冻干,由于成品疏松、 比表面积大,极易吸湿,不能成型;在制备喷雾干燥粉剂时,由于成分复杂,所 含多糖类粘性物质较多,可直接影响喷雾干燥的效果,易发生粘壁、结块现象, 且所得浸膏粉末吸湿性较大,不利于浸膏粉的收集;同时,由于脂溶性成分或 水溶性成分的难溶性,使用后会导致药物有效成分在人体内的吸收以及作用的 发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益气复脉、活血化瘀益心舒注射制 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胶囊剂中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 混合使相互胶着不易崩解,作用迟缓,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解决了由于溶媒 配比不当所致的注射剂溶解性差的问题,也解决了冻干粉剂在制备时成型差的 问题,也解决了喷雾干燥时粘壁、结块、粉末吸湿性较大的问题;本发明所说 的一种益气复脉、活血化瘀的益心舒注射制剂,按重量百分比,它是由人参15%、 麦冬15%、五味子10%、黄芪15%、丹参20%、川芎10%和山楂15%制备而成, 用这些药材提取的有效部位提取物和辅料制成;其中:药材提取的有效部位提 取物包括脂溶性有效部位提取物、水溶性有效部位提取物或者是它们的混合 物;辅料包括注射用水、甘露醇、乳糖、右旋糖酐、葡萄糖、聚乙二醇或它们 的混合物。制备的注射剂,包括注射液、注射用无菌粉末以及注射用浓溶液。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按重量百分比,取人参15%、麦冬15%、五味子10%、 黄芪15%、丹参20%、川芎10%、山楂15%粉碎成细粉;人参、五味子、丹参用 乙醇提取脂溶性有效部位提取物,药渣备用,滤液合并,减压浓缩至20℃时测 定相对密度为1.15-1.12,得脂溶性有效部位提取物,备用;药渣及麦冬、黄 芪、川芎、山楂加水煎煮,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浓缩至500ml,加入等量 的85%乙醇,充分搅拌后,静置过夜,滤去沉淀物,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80 ℃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30-1.36,得水溶性有效部位提取物;将上述二种有效 部位提取物合并后,备用;取上述有效部位提取物,作为注射剂用的活性原料, 按照如下方法制备:
(1)注射液的制备:取上述有效部位提取物加注射用水稀释至规定体积的 80%,搅拌均匀,加入上述有效部位提取物0.01-0.1倍量的聚乙二醇6000和 上述有效部位提取物0.05-0.15倍量的右旋糖酐充分溶解,加入0.1%的注射 用活性炭,加热至80℃并保温10分钟,过滤除炭,加注射用水至近全量,用 1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为7.5,用0.45μm的微孔滤膜精滤,并用0.22μm 的微孔滤膜进行除菌过滤,滤液灌封,灭菌,即得;
(2)冻干粉针的制备:取上述有效部位提取物加注射用水稀释至规定体积 的80%,搅拌均匀,加入有效部位提取物0.01-0.1倍量的聚乙二醇6000和上 述有效部位提取物0.2-0.4倍量的甘露醇充分溶解,加入0.1%的注射用活性 炭,加热至80℃并保温10分钟,过滤除炭,加注射用水至近全量,用10%的 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为7.5,用0.45μm的微孔滤膜精滤,并用0.22μm的 微孔滤膜进行除菌过滤,滤液灌装于20ml的西林瓶中,每瓶装10ml;然后置 于冷冻干燥箱中于-50℃预冻3-5小时后抽真空;冷凝温度保持不变,24小 时后,开箱,制成冻干品,压盖,贴签,即得;
(3)无菌粉末的制备:取上述有效部位提取物加注射用水稀释至规定的 体积的80%,搅拌均匀,加入上述有效部位提取物0.03-0.09倍量的聚乙二醇 6000和上述有效部位提取物0.06-0.15倍量的乳糖充分溶解,加入0.1%的注 射用活性炭,加热至80℃并维持10分钟,过滤除炭,加注射用水至近全量, 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为7.5,用0.45μm的微孔滤膜精滤,并用 0.22μm的微孔滤膜进行除菌过滤,滤液用无菌条件下的喷雾干燥塔进行喷雾, 制成无菌粉末,包装,贴签,即得;
(4)注射用浓溶液的制备:取上述有效部位提取物加注射用水稀释至规 定体积的80%,搅拌均匀,加入上述有效部位提取物0.1-0.3倍量的甘露醇和 上述有效部位提取物0.12-0.36倍量的右旋糖酐及上述有效部位提取物0.02 -0.08的葡萄糖,充分溶解,加入0.1%的注射用活性炭,加热至80℃并保温 10分钟,过滤除炭,加注射用水至近全量,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 为7.5,用0.45μm的微孔滤膜精滤,并用0.22μm的微孔滤膜进行除菌过滤, 滤液减压浓缩至适量,灌封,灭菌,即得。
人参、五味子、丹参用乙醇提取脂溶性有效部位的方法包括回流提取、渗 漉提取或者浸渍提取。回流提取是将人参、五味子、丹参用85%乙醇回流提取 2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1.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 度1.15~1.12(20℃),得脂溶性有效部位提取物;渗漉提取是将人参、五味子、 丹参照中国药典2005版附录IO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用85%乙醇浸 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至无色,合并渗漉液,滤过,药渣备用, 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2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15-1.12,得脂溶 性有效部位提取物;浸渍是将将人参、五味子、丹参照中国药典2005版附录 IN酊剂项下的浸渍法用85%乙醇浸渍3-5日,取出上清液,再加入85%乙醇 依法浸渍至有效部位充分浸出,合并浸渍液,滤过,药渣备用,滤液减压回收 乙醇,减压浓缩至2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15-1.12,得脂溶性有效部位提 取物。
本发明还可以这样来实现,按重量百分比,取人参15%、麦冬15%、五味 子10%、黄芪15%、丹参20%、川芎10%、山楂15%,粉碎,人参、五味子、丹 参、川芎分别置于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机的萃取釜中循环萃取,收集提取 物,备用;药渣及剩余麦冬、黄芪、山楂加水煎煮,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 用装有能切割5万-1000分子量超滤膜的超滤装置过滤,将膜上液与膜下液分 离,膜上液弃去,膜下液备用;膜下液用装有能切割100-300分子量的纳滤 膜的纳滤器过滤,将膜上液与膜下液分离,膜下液弃去,收集膜上液,得水溶 性提取物;将上述提取物和水溶性提取物合并,备用;取上述有效部位提取物, 按照如下方法制备:
(1)注射液的制备:取上述有效部位提取物加注射用水稀释至规定体积的 80%,搅拌均匀,加入上述有效部位提取物0.01-0.1倍量的聚乙二醇6000和 上述有效部位提取物0.05-0.15倍量的右旋糖酐充分溶解,加入0.1%的注射 用活性炭,加热至80℃并保温10分钟,过滤除炭,加注射用水至近全量,用 1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为7.5,用0.45μm的微孔滤膜精滤,并用0.22μm 的微孔滤膜进行除菌过滤,滤液灌封,灭菌,即得;
(2)冻干粉针的制备:取上述有效部位提取物加注射用水稀释至规定体积 的80%,搅拌均匀,加入有效部位提取物0.01-0.1倍量的聚乙二醇6000和上 述有效部位提取物0.3-0.9倍量的甘露醇充分溶解,加入0.1%的注射用活性 炭,加热至80℃并保温10分钟,过滤除炭,加注射用水至近全量,用10%的 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为7.5,用0.45μm的微孔滤膜精滤,并用0.22μm的 微孔滤膜进行除菌过滤,滤液灌装于20ml的西林瓶中,每瓶装10ml;然后置 于冷冻干燥箱中于-50℃预冻3-5小时后抽真空;冷凝温度保持不变,24小 时后,开箱,制成冻干品,压盖,贴签,即得;
(3)无菌粉末的制备:取上述有效部位提取物加注射用水稀释至规定体 积的80%,搅拌均匀,加入上述有效部位提取物0.03-0.09倍量的聚乙二醇 6000和上述有效部位提取物0.06-0.15倍量的乳糖充分溶解,加入0.1%的注 射用活性炭,加热至80℃并保温10分钟,过滤除炭,加注射用水至近全量, 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为7.5,用0.45μm的微孔滤膜精滤,并用 0.22μm的微孔滤膜进行除菌过滤,滤液用无菌条件下的喷雾干燥塔进行喷雾, 制成无菌粉末,包装,贴签,即得;
(1)注射用浓溶液的制备:取上述有效部位提取物加注射用水稀释至规 定体积的80%,搅拌均匀,加入上述有效部位提取物0.1-0.3倍量的聚乙二醇 6000和上述有效部位提取物0.12-0.36倍量的右旋糖酐及上述有效部位提取 物0.02-0.08的葡萄糖,充分溶解,加入0.1%的注射用活性炭,加热至80℃ 并保温10分钟,过滤除炭,加注射用水至近全量,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 节pH值为7.5,用0.45μm的微孔滤膜精滤,并用0.22μm的微孔滤膜进行除 菌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适量,灌封,灭菌,即得。
人参、丹参、五味子和川芎采用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是经过分别提取, 人参的萃取压力是25Mpa、萃取温度是55℃、萃取时间是6小时;丹参应萃 取两次,第一次使用的萃取压力是20Mpa、萃取温度是40℃、萃取时间是4 小时;第二次使用的萃取压力是35Mpa、萃取温度是65℃、萃取时间是8小 时;五味子的萃取压力是25.3Mpa、萃取温度是60℃、萃取时间是6小时; 川芎应萃取两次,第一次使用的萃取压力是25.3Mpa、萃取温度是60℃、萃 取时间5小时、第二次使用的萃取压力是30Mpa、萃取温度是65℃、萃取时 间是6小时。
本发明具有益气复脉,活血化瘀,养阴生津之功效,用于气阴两虚,心悸 脉结代,胸闷不舒、胸痛及冠心病心绞痛见有上述症状者。在本发明的处方诸 味药材提取的有效成分中,富含人参皂苷、丹参酚酸B、丹参酮IIA、五味子素、 川芎嗪、山楂黄酮、黄芪苷等生物活性因子,对于心血管疾病有比较好的治疗 效果;本发明解决了制备注射剂时药物中脂溶性有效部位、水溶性有效部位与 溶媒难以相互混溶的问题,解决了冻干过程中单一使用有效部位提取物影响冻 干成形的问题,也解决了喷雾干燥时粘壁、结块、吸湿的问题,提高了药材中 提取的脂溶性有效部位或水溶性有效部位在溶媒中的溶解性,提高了药物的生 物利用度,使疗效更快、作用更强。
实际上本发明的核心在于将具有疗效的脂溶性有效部位、水溶性有效部位 提取出来,提取工艺中采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技术,首先提取成分明确的丹 参酮IIA、人参皂苷、川芎嗪、五味子素等;制备注射剂采用复合辅料,使中 药材中有效部位提取物完全溶解在溶媒中,选用优化的复合辅料比例,通过溶 解或冷冻干燥或喷雾干燥制成注射剂。在常规的注射剂制备中,是由固体或液 体药物与溶媒相互溶解成溶液,经适当的滤器过滤或精滤,分装至容器中,或 冷冻干燥,或喷雾干燥后分装至容器中制成。我们发现:本发明采用现有的制 备方法,不能使脂溶性有效部位提取物、水溶性有效部位提取物同时完全溶解 在一种溶媒中,不能使溶液澄清,从而产生混浊而影响其吸收。众所周知,药 物要在体内溶解后才能吸收,因此,本发明药物在注射用水中加入了复合辅料, 复合辅料中的聚乙二醇6000,使脂溶性有效部位能够迅速溶解。两种不同性质 的有效部位能在一种溶媒中溶解,制备冻干粉时能有效成型、喷雾干燥时,出 粉率高、粉末形状好、不易吸潮成为本发明的关键。本发明中提取出来的脂溶 性有效部位提取物和水溶性有效部位提取物,用常规的溶媒即注射用水,虽然 可以将水溶性有效部位提取物完全溶解在注射用水中,但是,脂溶性有效部位 提取物则不能完全溶解在注射用水中,从而影响了注射剂在制备时的成形质量 和药物疗效;如果使用常规的非水溶性溶剂作为溶媒,同样,虽然可以将脂溶 性有效部位提取物完全溶解在该溶媒中,但是,水溶性有效部位提取物不能完 全溶解在该溶剂中,也影响了注射剂的质量和疗效;通过实验选择,我们发现 本发明使用的复合辅料能使水溶性有效部位提取物与脂溶性有效部位提取物 增加在注射用水中的溶解度,两种溶解性各异的有效部位提取物,具有相差较 大的极性和介电常数,使用复合辅料,可相互调节成与药物相近的极性和介电 常数,从而增加药物的溶解度,起到提高溶解度的作用,达到充分溶解的目的。 本发明解决了这个问题,在制备注射剂过程中,加入复合辅料,使难溶的脂溶 性有效部位提取物的溶解性增强,因而使药物加速溶解,吸收增多,生物利用 度提高。同时,加入复合辅料,还可使得冻干粉成型好、喷雾干燥粉无粘壁、 结块、吸湿的现象。
以下是本发明与常规方法制备注射剂使用注射用水和加入复合辅料使用 的效果比较:
表1 效果比较 普通法 本发明 制剂 溶解性 澄明度 成型性 溶解性 澄明度 成型性 注射液 冻干粉 喷雾粉 浓溶液 溶解差 溶解差 溶解差 溶解差 有浑浊 有浑浊 有浑浊 有浑浊 -- 不成型 粘壁结块 -- 溶解完全 溶解完全 溶解完全 溶解完全 澄清 澄清 澄清 澄清 -- 成型好 不粘壁呈粉状 --
从以上表中可以看出,使用本发明的复合辅料能够提高其有效部位的溶解 性,制备的注射剂溶解性好,冻干粉成型性好,喷雾干燥粉粉粒均匀无粘连。
提供的制备方法中提到的常规方法、现有技术、已有技术等是指公开的技 术、该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以查阅、实施的方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药物制剂把药材中的脂溶性有效部位、水 溶性有效部位提取出来,制备成注射剂,使剂型最优化,效果更迅速。采用复 合辅料,把脂溶性有效部位、水溶性有效部位的提取物完全溶解在注射用水中, 在采用过滤技术,将溶液过滤或精滤,有效部位提取物在注射用水中呈分子状 态高度分散在溶液里,能够迅速释放药物,药物直接吸收,从而使得药物的作 用更快、更强,提高了生物利用度;改变了现有胶囊剂因人参药材全药材粉末 入药生物利用度低的缺点,增加了丹参中丹参酚酸、川芎中川芎嗪等成分的提 取、使药效更强,解决了用常规方法制备冻干粉成型不好、喷雾干燥时粘壁、 结块、吸潮等现象,以及脂溶性成分溶解不完全而造成的吸收慢、疗效差的问 题,充分发挥了该处方的药理作用。本发明提供的注射制剂,给药后能够迅速 到达冠状动脉,使血管弹性增加,疏通清理血管内淤积的栓塞物,及时控制因 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绞痛、心肌梗死。
下面是二种剂型的对比情况,从对比结果看:本发明提供的产品更加合理、 优点明显。
表2 胶囊剂与本发明的注射剂性能比较 剂型 性质 使用量 作用时间及生物利用度 胶 囊 剂 辅料量少,生药量大,单 位体积含药物有效成分 少,仅含丹参脂溶性成分。 单次使用量 大,服用次数 多,作用降低, 使用方便; 崩解慢,30分钟时以内。 难吸收,起效慢。 注 射 剂 辅料量少,单位体积含药 物有效成分多,富含人参 皂苷、丹参酚酸、川芎嗪。 单次使用量 小,使用次数 少,药效强。 易溶解,易吸收,起效 快。
为了证实本发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发明人进行了该处方相关制剂的毒 性试验和药理作用比较,证明这种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采用益心舒注射剂 (冻干粉为例)与益心舒胶囊进行主要药效实验对照,从多个方面研究本发明 制备的冻干粉剂的部分药理作用。
益心舒冻干粉毒性试验
1.急性毒性试验
昆明种小鼠,19-22g,♀♂各半,每组♀♂小鼠各10只,实验前禁食6 小时,不禁水,静脉(iv)给药,给药后1小时喂食。
I组:iv10%溶液0.4ml/10g,观察14天。
结果:给药后动物无明显症状,给药后1小时即进食,观察期间无死亡,体重 增加4-6g。
II组:iv15%溶液0.4ml/10g,观察14天。
结果:给药后动物活动略多,药后1小时即进食,观察期间无1只死亡, 体重增加4-6g。
III组:iv20%溶液0.4ml/10g,观察14天。
结果:给药后小鼠活动增加,4-5分钟后小鼠出现肌僵直现象,少动或不 动,24小时恢复活动并进食,但活动仍少,呈疲倦状,48小时恢复给药前状 况,观察期间无1只死亡,体重增加3-5g。
故:益心舒冻干粉♀♂小鼠最大耐受量均>8g/kg
2.长期毒性试验
2.1方法
Wistar大鼠60只,体重140-160g,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各 半。将益心舒冻干粉用注射用水溶解成0.4g/ml的溶液,对照组药物混合在饲 料中进食。给药量,药I组iv4ml/kg·d,药II组2ml/kg·d,对照组喂普通 饲料,共32天。第33天将各组半数动物取尾血查血象,取颈动脉血查生化指 标。解剖动物,对心、肝、脾、肺、肾、胃、肠、睾丸、子宫、卵巢、等器官 作大体观察。然后取药I组和对照组动物的心、肝、脾、肺、肾、睾丸、子宫 作病理学镜检。二周后处死另一半动物,检查以上指标。
2.2结果
2.2.1动物一般状况 给药及停药期间,各组大鼠均无异常表现,毛光滑,行 为活泼,饮食如常。
2.2.2实验期间,各组动物体重持续增长,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见表3)
2.2.3血象 结果列于表4,各组大鼠血象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组间无显著 性差异。
2.2.4生化指标 结果列于表5,各组大鼠所有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组间无 显著性差异。
2.2.5脏器系数 结果列于表6,各组大鼠脏器系数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2.2.6病理检查 大体观察,各组均有少数动物肺脏有局部阏血现象,其他器 官无明显病变。病理切片镜检,各组鼠器官均未发现明显病变,未见与药物有 关的病理变化。
2.3结论:益心舒冻干粉给药32天试验,二个组大鼠生长发育、血象、生化指 标,脏器系数,病理检查等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表现益心 舒冻干粉对大鼠无明显毒性作用。停药2周,亦未见迟发性不良反应。
表3 益心舒冻于粉长期毒性试验——体重(g)增长情况(n=10,46天后n=5, X±s) 组别 ♂ 药前 药后8 16 24 32 46(天) I II 对照 150.0±8.4 150.6±8.7 150.2±7.5 175.9±12.6 181.8±14.9 176.9±18.4 219.3±10.5 218.3±25.5 208.1±18.4 259.9±19.4 249.0±37.3 231.0±29.3 278.5±10.0 272.6±27.9 283.1±15.6 302.0±22.8 294.4±31.8 306.8±15.0 组别 ♀ 药前 药后8 16 24 32 46(天) I II 对照 148.4±7.0 150.0±6.9 149.4±6.7 173.5±9.3 175.9±12.3 171.8±7.9 205.1±22.9 213.6±21.7 194.8±8.5 227.3±21.9 238.5±22.8 212.8±12.2 255.3±17.2 260.7±24.0 241.8±13.6 283.6±18.8 279.2±23.1 284.0±15.5
表4 益心舒冻干粉长期毒性试验——血象测定结果(n=10, X±s) 组别 血红蛋白 (g/L) 红细胞 (×1012/L) 血小板 (×109/L) 白细胞 (×109/L) 给药 32天 I II 对照 143.87±8.23 144.18±7.54 144.87±8.78 5.86±0.32 5.60±0.38 5.53±0.35 539.7±14.49 549.4±22.70 541.5±11.75 14.80±0.78 13.90±1.16 13.90±0.90 停药 14天 I II 对照 146.35±10.23 145.24±10.39 147.27±10.12 5.71±0.34 5.91±0.27 5.61±0.38 559.1±22.42 559.8±24.43 559.4±26.58 13.41±2.04 12.52±1.56 12.97±1.50
表5 益心舒冻干粉长期毒性试验——血液生化指标测定结果(n=10, X±s) 组别 尿素氮 (Moml/L) 肌酐 (μmol/L) 丙氨酸氨 基转移酶 总蛋白 (g/L) 白蛋白 (g/L) 球蛋白 (g/L) 给药 32天 I II 对照 7.65±0.68 7.13±0.42 6.93±0.62 73.02±25.02 75.57±12.33 71.58±15.80 33.11±14.23 37.90±4.59 39.80±11.15 75.50±3.84 73.70±4.37 74.10±8.37 36.4±2.84 36.1±3.84 37.2±2.49 39.1±4.09 37.6±3.24 38.8±3.01 停药 14天 I II 对照 6.89±0.50 6.58±0.53 5.99±0.56 64.53±10.27 65.42±11.20 63.64±10.09 47.80±9.78 49.85±3.52 50.15±8.64 76.00±3.53 74.20±3.52 76.10±2.77 37.1±2.85 36.4±2.41 37.5±2.72 37.0±3.76 37.8±3.36 38.6±2.91
表6 益心舒冻干粉长期毒性试验-内脏器系数(脏器(g)/体重100g,n=10,睾丸、子宫n=5) 组别 心 肝 脾 肺 肾 睾丸 子宫 给药 32天 I II 对照 0.36±0.04 0.39±0.04 0.38±0.01 4.88±0.44 5.15±0.72 5.00±0.52 0.54±0.18 0.68±0.21 0.66±0.22 0.80±0.16 0.83±0.21 0.81±0.14 0.84±0.09 0.86±0.11 0.86±0.11 0.97±0.08 1.01±0.11 1.03±0.10 0.15±0.05 0.35±0.16 0.26±0.06 停药 14天 I II 对照 0.35±0.05 0.37±0.08 0.39±0.05 4.77±1.05 4.65±0.84 4.73±0.42 0.50±0.17 0.52±0.13 0.68±0.24 0.72±0.13 0.71±0.13 0.84±0.25 0.76±0.13 0.75±0.12 0.79±0.07 1.01±0.11 1.01±0.11 1.05±0.59 0.18±0.08 0.18±0.05 0.23±0.07
益心舒冻干粉主要药效学试验
1.实验材料
1.1药物:益心舒冻干粉,临用时配制成0.4g/ml的溶液,由贵州信邦制药股 份有限公司提供;复方丹参片,水杨酸钠,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胶原蛋白- 肾上腺素混合诱导剂:按常规用大鼠脱毛皮肤制作匀浆,离心,用去沉淀离心 液与肾上腺素按225∶9比例混合,临用现配。血府逐瘀汤水煎醇沉液,以下 简称“血府逐瘀汤”(当归10g,生地10g,桃仁12g,红花10g,枳壳6g,赤 芍6g,柴胡3g,桔梗5g,川芎5g,牛膝10g,甘草3g,共煎成45ml,每ml 相当于原生药材2g)
1.2动物:昆明种小鼠,wistar大鼠、豚鼠,由贵阳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2.方法与结果
2.1对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
取体重18-20g,雌、雄各半的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按表7每日静 脉给药(其它对照组为ig给药,以下同。),连续5天。末次给药后30分钟, 腹腔注射0.6%醋酸0.2ml/只,观察每只小鼠15分钟扭体次数。结果见表7, 可见益心舒冻干粉高、低剂量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明该药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有明显抑制作用。
表7 益心舒冻干粉对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 组别 N 剂量(g/kg) 扭体次数(X+SD) P值 益心舒组 生理盐水组 水杨酸钠组 10 10 10 10 4 1 0.5 17.18±7.02 18.18±7.03 27.64±9.27 17.45±6.40 <0.05 <0.05 <0.05
2.2对热板法中小鼠痛阈值的影响
取体重18-20g雌性小鼠于实验前在55±0.5℃的热板上测每鼠痛阈,进 行筛选。取40只筛选合格的小鼠,随机分为4组,重复测其正常痛阈值。取 两次正常痛阈平均值作为该鼠给药前痛阈值。按表8静脉给药,各组均在给药 1小时后,将小鼠置于55±0.5℃热板上,记录小鼠自放入到舔后足的时间, 超过60秒者按60秒计算。结果见表8,可见各组动物给药前痛阈之间均无显 著性差异,给药后,高剂量组可显著提高小鼠痛阈值,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显 著差异(P<0.05)。
表8 益心舒冻干粉对热板法中小鼠痛阈值的影响 组别 N 剂量 (g/kg) 给药前痛阈(S) ( X±SD) 给药后痛阈(S) ( X±SD) P值 益心舒组 生理盐水组 水杨酸钠组 10 10 10 10 4 1 0.5 18.91±6.39 18.82±6.48 17.36±5.79 17.73±5.80 27.55±9.61 24.55±8.94 18.27±6.27 27.27±9.37 <0.05 >0.05 <0.05
2.3对胶原蛋白-肾上腺素诱发小鼠体内血栓形成的影响
取25-30g雄性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按表9每日静脉给药,连续 一周。末次给药后30分钟,尾静脉注射胶原蛋白(225μg/只)与肾上腺素(9 μg/只)的混合诱导剂,注射后即观察5分钟内小鼠死亡数及15分钟内小鼠 偏瘫的未恢复数,计算该药对小鼠脑血栓的保护率,并进行X2检验结果见表9, 可见该药对胶原蛋白-肾上腺素诱导小鼠体内血栓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表9 益心舒冻干粉对胶原蛋白-肾上腺素诱发小鼠体内血栓形成的影响 组别 N 剂量 (g/kg) 5分钟内死亡数 (只) 15分钟内恢复数 (只) 恢复率 (%) P值 益心舒组 生理盐水组 水杨酸钠组 10 10 10 10 4 1 0.5 3 3 6 2 4 3 0 5 57.14 42.86 0 62.5 <0.05 <0.05
2.4益心舒冻干粉对离体豚鼠心脏灌流的影响
每只豚鼠心脏固定在灌流装置上后,按表10用新鲜蒸馏水配制的任洛氏液 灌流10-15分钟,记录冠脉流量和心率,结果见表10,可见该药高、低剂量 组均可使冠脉流量增加;增加率分别为26.3、23.05,均明显高于给药前 (P<0.05);心率有所减慢,但与给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表10 益心舒冻干粉对离体豚鼠心脏灌流的影响:( X±SD;n=10) 组别 剂量 冠脉流量(ml/min) 心率(次/min) 流量 增减率 心率 增减率 益心舒组 3ml(3%) 前8.94±3.21 后11.47±3.67 +28.30 104.82±34.00 96.73±31.15 -8.09 1ml(3%) 前9.11±3.36 后11.21±3.86 +23.05 104.82±34.14 98.45±32.00 -6.37 复方丹参 片组 2ml(3%) 前8.44±3.15 后11.41±3.67 +35.19 105.36±34.01 97.73±31.51 -7.63 异丙肾上 腺素组 1.25μg 前8.41±3.34 后11.62±3.97 +38.17 102.64±33.26 126.27±40.54 +23.63
2.5益心舒冻干粉对常压缺氧小鼠生存时间的影响
取体重18-20g雌雄各半小鼠,随机分为5组,按表11每日静脉给药, 连续10天,末次给药后30分钟,放入内装7.5g钠石灰广口瓶(体积250ml) 中,凡士林密封,记录各组小鼠存活时间,结果见表11,可见该药高、中剂量 组能显著延长常压缺氧小鼠存活时间,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表明该药可明显延长心肌及脑缺氧的耐受时间。
表11 益心舒冻干粉对常压缺氧小鼠生存时间的影响: 组别 N 剂量(g/kg) 存活时间(min)( X±SD) P值 益心舒组 生理盐水组 心得安组 10 10 10 10 10 4 1.5 0.5 0.2 20.00±6.94 19.64±6.67 17.18±6.06 13.73±4.83 21.73±7.24 <0.05 <0.05 >0.05 <0.05
2.6益心舒冻干粉对垂体后叶素所致大鼠在体急性心肌缺血的影响
取体重160-180g,雌雄各半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在清醒状态下, 用胸前导联记录心电图。按表12静脉给药1h后,iv垂体后叶素注射0.5u/kg, 约15s注射完毕,描记给药前后3min心电图的变化,出现下列指征之一者, 即为心肌缺血阳性:T波低平(降低原T波高度50%以上),双向倒置,ST水平 下移0.5mv,心律不齐。比较各组阳性率的差异,结果见表12,可见益心舒冻 干粉对垂体后叶素所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有明显的拮抗作用。
表12 益心舒冻干粉对垂体后叶素引起大鼠心肌缺血的影响(n=10) 组别 剂量(g/kg) 心肌缺血情况 P值 阳性率(%) 阴性率(%) 益心舒组 生理盐水组 复方丹参片组 3 1 2 40 50 90 40 60 50 10 60 <0.05* >0.05 <0.05
2.7益心舒冻干粉对小鼠耳廓微循环的影响
取18-22g小鼠20只,雌雄兼用,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im20%乌 拉坦0.07ml/10g麻醉,用医用橡皮膏轻轻拉去耳廓毛,俯位固定于小鼠观察 台,令小鼠耳廓平展于耳托上,在耳廓上滴1滴液体石蜡,用50-100倍镜观 察小鼠耳廓微循环,然后按表13iv给药,观察给药后15min时的微循环,用 给药前后差值作组间t检验,与生理盐水组比较,结果见表13。可见益心舒冻 干粉高、低剂量组对小鼠耳廓毛细血管有明显的扩张作用,耳廓毛细血管开放 数量明显增多,血流由线粒流变为线流,血流速度明显加快,可见益心舒冻干 粉有明显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3.结语
实验表明,益心舒冻干粉能明显抑制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提高热板法 中小鼠痛阈值,对胶原蛋白-肾上腺素诱发小鼠体内血栓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可使离体豚鼠心脏冠脉血流量增加,明显拮抗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大鼠心肌缺 血,明显延长小鼠心肌及脑缺氧的耐受时间,并且具有明显改善小鼠耳廓微循 环的作用,这些都提示其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等功能,这就为该药临床用于胸 闷不舒、胸痛等症提供了一定药理学依据。
表13 益心舒冻干粉对小鼠耳廓微循环的影响( X±SD) 组别 剂量 (g/kg) A口径(μm) V口径(μm) 毛细血管开放量(μm) 给药前 给药后 差值 给药前 给药后 差值 给药前 给药后 差值 益心舒组 生理盐水组 血府逐瘀汤 1 0.25 9.6±2.07 8.0±1.58 8.8±1.04 9.4±1.95 14.0±2.00 11.2±0.84 9.0±1.22 12.2±1.64 4.4±1.14※※ 3.2±1.30※ 0.6±0.55 2.8±0.84※※ 18.0±3.08 17.0±1.58 18.0±1.58 18.6±3.13 25.4±2.07 22.4±1.14 18.2±1.79 23.2±2.77 7.4±1.67※※ 5.4±1.82※※ 0.6±0.89 4.6±1.34※※ 3.8±1.48 3.6±1.14 3.6±0.89 3.8±0.84 6.8±1.30 5.8±1.30 3.8±0.84 5.8±0.84 3.0±1.00 2.2±0.84※ 0.2±0.45 2.0±0.71※※
※P<0.05 ※※P<0.01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一、
1.取人参150g、麦冬150g、五味子100g、黄芪150g、丹参200g、川芎 100g、山楂150g,粉碎,人参、五味子、丹参用乙醇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3 小时,第二次1.5小时,药渣备用,滤液合并,减压浓缩至20℃时测定相对密 度为1.15-1.12,得醇溶性有效部位提取物,备用;
2.药渣及麦冬、黄芪、川芎、山楂,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2.5小时,第 二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约500ml,加入等量的85%乙醇, 充分搅拌后,静置过夜,滤去沉淀物,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80℃时测定相对 密度为1.30-1.36,得水溶性有效部位提取物。
3.将上述二种提取物合并后,备用;
4.取上述有效部位提取物加注射用水稀释至规定的体积的80%,搅拌均匀, 加入上述有效部位提取物0.05倍量的聚乙二醇6000和上述有效部位提取物0.1 倍量的右旋糖酐充分溶解,加入0.1%的注射用活性炭,加热至80℃并维持10 分钟,过滤除炭,加注射用水至近全量,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为7.5, 用0.45μm的微孔滤膜精滤,并用0.22μm的微孔滤膜进行除菌过滤,滤液灌封, 灭菌,即得。
本发明的实施例二、
1.取人参150g、麦冬150g、五味子100g、黄芪150g、丹参200g、川芎 100g、山楂150g粉碎成细粉,人参、五味子、丹参照中国药典2005版附录IO 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用85%乙醇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收集渗漉 液至无色,合并渗漉液,滤过,药渣备用,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20 ℃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15-1.12,得醇溶性有效部位提取物,备用;
2.药渣及麦冬、黄芪、川芎、山楂,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2.5小时,第 二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约500ml,加入等量的85%乙醇, 充分搅拌后,静置过夜,滤去沉淀物,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80℃时测定相对 密度为1.30-1.36,得水溶性有效部位提取物。
3.将上述二种提取物合并后,备用;
4.取上述有效部位提取物加注射用水稀释至规定体积的80%,搅拌均匀, 加入上述有效部位提取物0.1倍量的聚乙二醇6000和上述有效部位提取物0.15 倍量的右旋糖酐充分溶解,加入0.1%的注射用活性炭,加热至80℃并保温10 分钟,过滤除炭,加注射用水至近全量,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为7.5, 用0.45μm的微孔滤膜精滤,并用0.22μm的微孔滤膜进行除菌过滤,滤液灌封, 灭菌,即得。
本发明的实施例三、
1.取人参150g、麦冬150g、五味子100g、黄芪150g、丹参200g、川芎 100g、山楂150g粉碎成细粉,人参、五味子、丹参照中国药典2005版附录IN 酊剂项下的浸渍法用85%乙醇浸渍5日,取出上清液,再加入85%乙醇依法浸渍 至有效部位充发浸出,合并浸渍液,滤过,药渣备用,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减 压浓缩至2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15-1.12,得醇溶性有效部位提取物,备用;
2.药渣及麦冬、黄芪、川芎、山楂,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2.5小时,第 二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约500ml,加入等量的85%乙醇, 充分搅拌后,静置过夜,滤去沉淀物,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80℃时测定相对 密度为1.30-1.36,得水溶性有效部位提取物。
3.将上述二种提取物合并后,备用;
4.取上述有效部位提取物加注射用水稀释至规定体积的80%,搅拌均匀, 加入上述有效部位提取物0.01倍量的聚乙二醇6000和上述有效部位提取物 0.05倍量的右旋糖酐充分溶解,加入0.1%的注射用活性炭,加热至80℃并维持 10分钟,过滤除炭,加注射用水至近全量,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为 7.5,用0.45μm的微孔滤膜精滤,并用0.22μm的微孔滤膜进行除菌过滤,滤液 灌封,灭菌,即得。
本发明的实施例四、
1.取人参150g、麦冬150g、五味子100g、黄芪150g、丹参200g、川芎 100g、山楂150g粉碎成细粉,人参、五味子、丹参照中国药典2005版附录IO 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用85%乙醇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收集渗漉 液至无色,合并渗漉液,滤过,药渣备用,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20 ℃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15-1.12,得醇溶性有效部位提取物,备用;
2.药渣及麦冬、黄芪、川芎、山楂,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2.5小时,第 二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约500ml,加入等量的85%乙醇, 充分搅拌后,静置过夜,滤去沉淀物,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80℃时测定相对 密度为1.30-1.36,得水溶性有效部位提取物。
3.将上述二种提取物合并后,备用;
4.取上述有效部位提取物加注射用水稀释至规定体积的80%,搅拌均匀, 加入有效部位提取物0.05倍量的聚乙二醇6000和上述有效部位提取物0.3倍 量的甘露醇充分溶解,加入0.1%的注射用活性炭,加热至80℃并保温10分钟, 过滤除炭,加注射用水至近全量,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为7.5,用 0.45μm的微孔滤膜精滤,并用0.22μm的微孔滤膜进行除菌过滤,滤液灌装于 20ml的西林瓶中,每瓶装10ml;然后置于冷冻干燥箱中于-50℃预冻3-5小时 后抽真空;冷凝温度保持不变,24小时后,开箱,制成冻干品,压盖,贴签, 即得;
本发明的实施例五、
1.取人参150g、麦冬150g、五味子100g、黄芪150g、丹参200g、川芎 100g、山楂150g粉碎成细粉,人参、五味子、丹参照中国药典2005版附录IO 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用85%乙醇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收集渗漉 液至无色,合并渗漉液,滤过,药渣备用,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20 ℃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15-1.12,得醇溶性有效部位提取物,备用;
2.药渣及麦冬、黄芪、川芎、山楂,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2.5小时,第 二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约500ml,加入等量的85%乙醇, 充分搅拌后,静置过夜,滤去沉淀物,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80℃时测定相对 密度为1.30-1.36,得水溶性有效部位提取物。
3.将上述二种提取物合并后,备用;
4.取上述有效部位提取物加注射用水稀释至规定体积的80%,搅拌均匀, 加入有效部位提取物0.1倍量的聚乙二醇6000和上述有效部位提取物0.4倍量 的甘露醇充分溶解,加入0.1%的注射用活性炭,加热至80℃并保温10分钟, 过滤除炭,加注射用水至近全量,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为7.5,用 0.45μm的微孔滤膜精滤,并用0.22μm的微孔滤膜进行除菌过滤,滤液灌装于 20ml的西林瓶中,每瓶装10ml;然后置于冷冻干燥箱中于-50℃预冻3-5小时 后抽真空;冷凝温度保持不变,24小时后,开箱,制成冻干品,压盖,贴签, 即得;
本发明的实施例六、
1.取人参150g、麦冬150g、五味子100g、黄芪150g、丹参200g、川芎 100g、山楂150g粉碎成细粉,人参、五味子、丹参照中国药典2005版附录IN 酊剂项下的浸渍法用85%乙醇浸渍5日,取出上清液,再加入85%乙醇依法浸渍 至有效部位充分浸出,合并浸渍液,滤过,药渣备用,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减 压浓缩至2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15-1.12,得醇溶性有效部位提取物,备用;
2.药渣及麦冬、黄芪、川芎、山楂,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2.5小时,第 二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约500ml,加入等量的85%乙醇, 充分搅拌后,静置过夜,滤去沉淀物,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80℃时测定相对 密度为1.30-1.36,得水溶性有效部位提取物。
3.将上述二种提取物合并后,备用;
4.取上述有效部位提取物加注射用水稀释至规定体积的80%,搅拌均匀, 加入有效部位提取物0.01倍量的聚乙二醇6000和上述有效部位提取物0.2倍 量的甘露醇充分溶解,加入0.1%的注射用活性炭,加热至80℃并保温10分钟, 过滤除炭,加注射用水至近全量,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为7.5,用 0.45μm的微孔滤膜精滤,并用0.22μm的微孔滤膜进行除菌过滤,滤液灌装于 20ml的西林瓶中,每瓶装10ml;然后置于冷冻干燥箱中于-50℃预冻3-5小时 后抽真空;冷凝温度保持不变,24小时后,开箱,制成冻干品,压盖,贴签, 即得;
本发明的实施例七、
1.取人参150g、麦冬150g、五味子100g、黄芪150g、丹参200g、川芎 100g、山楂150g粉碎成细粉,人参、五味子、丹参照中国药典2005版附录IO 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用85%乙醇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收集渗漉 液至无色,合并渗漉液,滤过,药渣备用,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20 ℃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15-1.12,得醇溶性有效部位提取物,备用;
2.药渣及麦冬、黄芪、川芎、山楂,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2.5小时,第 二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约500ml,加入等量的85%乙醇, 充分搅拌后,静置过夜,滤去沉淀物,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80℃时测定相对 密度为1.30-1.36,得水溶性有效部位提取物。
3.将上述二种提取物合并后,备用;
4.取上述有效部位提取物加注射用水稀释至规定体积的80%,搅拌均匀, 加入上述有效部位提取物0.06倍量的聚乙二醇6000和上述有效部位提取物0.1 倍量的乳糖充分溶解,加入0.1%的注射用活性炭,加热至80℃并维持10分钟, 过滤除炭,加注射用水至近全量,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为7.5,用 0.45μm的微孔滤膜精滤,并用0.22μm的微孔滤膜进行除菌过滤,滤液用无菌 条件下的喷雾干燥塔进行喷雾,制成无菌粉末,包装,贴签,即得;
本发明的实施例八、
1.取人参150g、麦冬150g、五味子100g、黄芪150g、丹参200g、川芎 100g、山楂150g粉碎成细粉,人参、五味子、丹参照中国药典2005版附录IO 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用85%乙醇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收集渗漉 液至无色,合并渗漉液,滤过,药渣备用,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20 ℃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15-1.12,得醇溶性有效部位提取物,备用;
2.药渣及麦冬、黄芪、川芎、山楂,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2.5小时,第 二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约500ml,加入等量的85%乙醇, 充分搅拌后,静置过夜,滤去沉淀物,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80℃时测定相对 密度为1.30-1.36,得水溶性有效部位提取物。
3.将上述二种提取物合并后,备用;
4.取上述有效部位提取物加注射用水稀释至规定体积的80%,搅拌均匀, 加入上述有效部位提取物0.09倍量的聚乙二醇6000和上述有效部位提取物 0.15倍量的乳糖充分溶解,加入0.1%的注射用活性炭,加热至80℃并维持10 分钟,过滤除炭,加注射用水至近全量,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为7.5, 用0.45μm的微孔滤膜精滤,并用0.22μm的微孔滤膜进行除菌过滤,滤液用 无菌条件下的喷雾干燥塔进行喷雾,制成无菌粉末,包装,贴签,即得;
本发明的实施例九、
1.取人参150g、麦冬150g、五味子100g、黄芪150g、丹参200g、川芎 100g、山楂150g粉碎成细粉,人参、五味子、丹参照中国药典2005版附录IN 酊剂项下的浸渍法用85%乙醇浸渍5日,取出上清液,再加入85%乙醇依法浸渍 至有效部位充分浸出,合并浸渍液,滤过,药渣备用,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减 压浓缩至2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15-1.12,得醇溶性有效部位提取物,备用;
2.药渣及麦冬、黄芪、川芎、山楂,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2.5小时,第 二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约500ml,加入等量的85%乙醇, 充分搅拌后,静置过夜,滤去沉淀物,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80℃时测定相对 密度为1.30-1.36,得水溶性有效部位提取物。
3.将上述二种提取物合并后,备用;
4.取上述有效部位提取物加注射用水稀释至规定体积的80%,搅拌均匀, 加入上述有效部位提取物0.03倍量的聚乙二醇6000和上述有效部位提取物 0.06倍量的乳糖充分溶解,加入0.1%的注射用活性炭,加热至80℃并保温10 分钟,过滤除炭,加注射用水至近全量,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为 7.5,用0.45μm的微孔滤膜精滤,并用0.22μm的微孔滤膜进行除菌过滤,滤 液用无菌条件下的喷雾干燥塔进行喷雾,制成无菌粉末,包装,贴签,即得;
本发明的实施例十、
1.取人参150g、麦冬150g、五味子100g、黄芪150g、丹参200g、川芎 100g、山楂150g粉碎成细粉,人参、五味子、丹参照中国药典2005版附录IO 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用85%乙醇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收集渗漉 液至无色,合并渗漉液,滤过,药渣备用,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20 ℃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15-1.12,得醇溶性有效部位提取物,备用;
2.药渣及麦冬、黄芪、川芎、山楂,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2.5小时,第 二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约500ml,加入等量的85%乙醇, 充分搅拌后,静置过夜,滤去沉淀物,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80℃时测定相对 密度为1.30-1.36,得水溶性有效部位提取物。
3.将上述二种提取物合并后,备用;
4.取上述有效部位提取物加注射用水稀释至规定体积的80%,搅拌均匀, 加入上述有效部位提取物0.2倍量的甘露醇和上述有效部位提取物0.24倍量的 右旋糖酐及上述有效部位提取物0.05的葡萄糖,充分溶解,加入0.1%的注射用 活性炭,加热至80℃并保温10分钟,过滤除炭,加注射用水至近全量,用10% 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为7.5,用0.45μm的微孔滤膜精滤,并用0.22μm的 微孔滤膜进行除菌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适量,灌封,灭菌,即得。
本发明的实施例十一、
1.取人参150g、麦冬150g、五味子100g、黄芪150g、丹参200g、川芎 100g、山楂150g粉碎成细粉,人参、五味子、丹参照中国药典2005版附录IO 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用85%乙醇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收集渗漉 液至无色,合并渗漉液,滤过,药渣备用,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20 ℃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15-1.12,得醇溶性有效部位提取物,备用;
2.药渣及麦冬、黄芪、川芎、山楂,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2.5小时,第 二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约500ml,加入等量的85%乙醇, 充分搅拌后,静置过夜,滤去沉淀物,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80℃时测定相对 密度为1.30-1.36,得水溶性有效部位提取物。
3.将上述二种提取物合并后,备用;
4.取上述有效部位提取物加注射用水稀释至规定体积的80%,搅拌均匀, 加入上述有效部位提取物0.3倍量的甘露醇和上述有效部位提取物0.36倍量的 右旋糖酐及上述有效部位提取物0.08的葡萄糖,充分溶解,加入0.1%的注射用 活性炭,加热至80℃并保温10分钟,过滤除炭,加注射用水至近全量,用10% 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为7.5,用0.45μm的微孔滤膜精滤,并用0.22μm的 微孔滤膜进行除菌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适量,灌封,灭菌,即得。
本发明的实施例十二、
1.取人参150g、麦冬150g、五味子100g、黄芪150g、丹参200g、川芎 100g、山楂150g粉碎成细粉,人参、五味子、丹参照中国药典2005版附录IN 酊剂项下的浸渍法用85%乙醇浸渍5日,取出上清液,再加入85%乙醇依法浸渍 至有效部位充分浸出,合并浸渍液,滤过,药渣备用,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减 压浓缩至2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15-1.12,得醇溶性有效部位提取物,备用;
2.药渣及麦冬、黄芪、川芎、山楂,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2.5小时,第 二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约500ml,加入等量的85%乙醇, 充分搅拌后,静置过夜,滤去沉淀物,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80℃时测定相对 密度为1.30-1.36,得水溶性有效部位提取物。
3.将上述二种提取物合并后,备用;
4.取上述有效部位提取物加注射用水稀释至规定体积的80%,搅拌均匀, 加入上述有效部位提取物0.1倍量的甘露醇和上述有效部位提取物0.12倍量的 右旋糖酐及上述有效部位提取物0.02倍量的葡萄糖,充分溶解,加入0.1%的注 射用活性炭,加热至80℃并保温10分钟,过滤除炭,加注射用水至近全量, 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为7.5,用0.45μm的微孔滤膜精滤,并用 0.22μm的微孔滤膜进行除菌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适量,灌封,灭菌,即得。
本发明的实施例十三、
1.取人参150g、麦冬150g、五味子100g、黄芪150g、丹参200g、川芎 100g、山楂150g粉碎成细粉,人参、五味子、丹参、川芎分别置于二氧化碳超 临界流体萃取机的萃取釜中,按下表设定的条件调节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 取时间,收集提取物,备用;
超临界流体萃取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表 物质 萃取压力(MPa) 萃取温度(℃) 萃取时间(小时) 人参 25 55 6 丹参 先用 35 65 4 再用 20 40 8 五味子 25.3 60 6 川芎 先用 30 65 5 再用 25.3 60 6
2.药渣及剩余麦冬、黄芪、山楂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2.5小时,第二次 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用装有能切割2.5万分子量超滤膜的超滤装置 过滤,将膜上液与膜下液分离,膜上液弃去,膜下液备用;膜下液用装有能切割 150分子量的纳滤膜的纳滤器过滤,将膜上液与膜下液分离,膜下液弃去,收集 膜上液,得水溶性有效部位提取物;
3.将上述提取物与水溶性有效部位提取物合并,备用;
4.取上述有效部位提取物加注射用水稀释至规定体积的80%,搅拌均匀, 加入上述有效部位提取物0.05倍量的聚乙二醇6000和上述有效部位提取物0.1 倍量的右旋糖酐充分溶解,加入0.1%的注射用活性炭,加热至80℃并保温10 分钟,过滤除炭,加注射用水至近全量,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为7.5, 用0.45μm的微孔滤膜精滤,并用0.22μm的微孔滤膜进行除菌过滤,滤液灌封, 灭菌,即得;
本发明的实施例十四、
1.取人参150g、麦冬150g、五味子100g、黄芪150g、丹参200g、川芎 100g、山楂150g粉碎成细粉,人参、五味子、丹参、川芎分别置于二氧化碳超 临界流体萃取机的萃取釜中,按下表设定的条件调节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 取时间,收集提取物,备用;
超临界流体萃取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表 物质 萃取压力(MPa) 萃取温度(℃) 萃取时间(小时) 人参 25 55 6 丹参 先用 35 65 4 再用 20 40 8 五味子 25.3 60 6 川芎 先用 30 65 5 再用 25.3 60 6
2.药渣及剩余麦冬、黄芪、山楂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2.5小时,第二次 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用装有能切割5万分子量超滤膜的超滤装置过 滤,将膜上液与膜下液分离,膜上液弃去,膜下液备用;膜下液用装有能切割300 分子量的纳滤膜的纳滤器过滤,将膜上液与膜下液分离,膜下液弃去,收集膜上 液,得水溶性有效部位提取物;
3.将上述提取物与水溶性有效部位提取物合并,备用;
4.取上述有效部位提取物加注射用水稀释至规定体积的80%,搅拌均匀, 加入有效部位提取物0.1倍量的聚乙二醇6000和上述有效部位提取物0.9倍量 的甘露醇充分溶解,加入0.1%的注射用活性炭,加热至80℃并保温10分钟, 过滤除炭,加注射用水至近全量,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为7.5,用 0.45μm的微孔滤膜精滤,并用0.22μm的微孔滤膜进行除菌过滤,滤液灌装于 20ml的西林瓶中,每瓶装10ml;然后置于冷冻干燥箱中于-50℃预冻3-5小时 后抽真空;冷凝温度保持不变,24小时后,开箱,制成冻干品,压盖,贴签, 即得;
本发明的实施例十五、
1.取人参150g、麦冬150g、五味子100g、黄芪150g、丹参200g、川芎 100g、山楂150g粉碎成细粉,人参、五味子、丹参、川芎分别置于二氧化碳超 临界流体萃取机的萃取釜中,按下表设定的条件调节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 取时间,收集提取物,备用;
超临界流体萃取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表 物质 萃取压力(MPa) 萃取温度(℃) 萃取时间(小时) 人参 25 55 6 丹参 先用 35 65 4 再用 20 40 8 五味子 25.3 60 6 川芎 先用 30 65 5 再用 25.3 60 6
2.药渣及剩余麦冬、黄芪、山楂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2.5小时,第二次 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用装有能切割1000分子量超滤膜的超滤装置 过滤,将膜上液与膜下液分离,膜上液弃去,膜下液备用;膜下液用装有能切割 100分子量的纳滤膜的纳滤器过滤,将膜上液与膜下液分离,膜下液弃去,收集 膜上液,得水溶性有效部位提取物;
3.将上述提取物与水溶性有效部位提取物合并,备用;
4.取上述有效部位提取物加注射用水稀释至规定体积的80%,搅拌均匀, 加入上述有效部位提取物0.03倍量的聚乙二醇6000和上述有效部位提取物 0.06倍量的乳糖充分溶解,加入0.1%的注射用活性炭,加热至80℃并维持10 分钟,过滤除炭,加注射用水至近全量,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为7.5, 用0.45μm的微孔滤膜精滤,并用0.22μm的微孔滤膜进行除菌过滤,滤液用 无菌条件下的喷雾干燥塔进行喷雾,制成无菌粉末,包装,贴签,即得;
本发明的实施例十六、
1.取人参150g、麦冬150g、五味子100g、黄芪150g、丹参200g、川芎 100g、山楂150g粉碎成细粉,人参、五味子、丹参、川芎分别置于二氧化碳超 临界流体萃取机的萃取釜中,按下表设定的条件调节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 取时间,收集提取物,备用;
超临界流体萃取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表 物质 萃取压力(MPa) 萃取温度(℃) 萃取时间(小时) 人参 25 55 6 丹参 先用 35 65 4 再用 20 40 8 五味子 25.3 60 6 川芎 先用 30 65 5 再用 25.3 60 6
2.药渣及剩余麦冬、黄芪、山楂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2.5小时,第二次 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用装有能切割30000分子量超滤膜的超滤装置 过滤,将膜上液与膜下液分离,膜上液弃去,膜下液备用;膜下液用装有能切割 200分子量的纳滤膜的纳滤器过滤,将膜上液与膜下液分离,膜下液弃去,收集 膜上液,得水溶性有效部位提取物;
3.将上述提取物与水溶性有效部位提取物合并,备用;
4.取上述有效部位提取物加注射用水稀释至规定体积的80%,搅拌均匀, 加入上述有效部位提取物0.2倍量的聚乙二醇6000和上述有效部位提取物0.24 倍量的右旋糖酐及上述有效部位提取物0.05倍量的葡萄糖,充分溶解,加入0.1% 的注射用活性炭,加热至80℃并保温10分钟,过滤除炭,加注射用水至近全 量,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为7.5,用0.45μm的微孔滤膜精滤,并 用0.22μm的微孔滤膜进行除菌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适量,灌封,灭菌,即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