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气床垫.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充气床垫.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806040.4 (22)申请日 2017.07.05 (73)专利权人 洪素千 地址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镇海路 55号 (72)发明人 洪素千 耿国军 (74)专利代理机构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 有限公司 35204 代理人 连耀忠 林燕玲 (51)Int.Cl. A61G 13/1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充气床垫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充气床垫, 包括床垫主 体, 还包括设置在床垫主体上段以避免腋神经受 压的肩垫。
2、、 设置在床垫主体上段以辅助侧躺防止 坠床的阻挡气垫、 设置在床垫主体中段以辅助固 定人体下半身的第一支撑气垫, 床垫主体下段设 有抬高人体腿部的两气囊, 该床垫主体、 肩垫、 阻 挡气垫、 第一支撑气垫和两气囊均连接有充放气 控制机构。 本实用新型设计人性化, 使病人被摆 置各种手术体位均能达到生理上的舒适, 且能大 幅减轻护士繁琐的摆置体位步骤, 减轻护士的工 作量。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07979946 U 2018.10.19 CN 207979946 U 1.一种充气床垫, 包括床垫主体,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设置在床垫主体上段以避免腋神 经受压的肩垫、 设。
3、置在床垫主体上段以辅助侧躺防止坠床的阻挡气垫、 设置在床垫主体中 段以辅助固定人体下半身的第一支撑气垫, 床垫主体下段设有抬高人体腿部的两气囊, 该 床垫主体、 肩垫、 阻挡气垫、 第一支撑气垫和两气囊均连接有充放气控制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床垫,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挡气垫包括两间隔设置在 所述床垫主体上段两侧且竖直延伸的第一阻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床垫,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气垫包括两间隔相 对设置在所述床垫主体中段的支撑组, 该支撑组包括多个向内弯曲且竖直延伸的弧形支撑 块, 多个弧形支撑块横向并排布置, 各弧形支撑块独立充放气。 4.根据权利要。
4、求2所述的一种充气床垫,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设置在两所述第一阻挡块 之间用于支撑人体腰部的第二支撑气垫, 第二支撑气垫连接有充放气控制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充气床垫, 其特征在于: 所述肩垫设置在两所述第一阻挡 块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床垫,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床垫主体上段 头部位置的头部支撑气垫, 头部支撑气垫连接有充放气控制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床垫,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床垫主体包括上层气垫和下 层气垫, 上、 下层气垫均为矩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充气床垫,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层气垫由多个横向充气条 构成。 权 。
5、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7979946 U 2 一种充气床垫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气床垫。 背景技术 0002 外科手术为了充分暴露手术区域, 又要保证患者的安全舒适, 保证呼吸循环通畅, 避免神经血管受压, 同时要预防摆置不当导致压疮、 坠床, 一个手术体位常需要各种各样不 同规格的体位垫来支持, 手术结束还需从手术床卸下进行整理分类, 既增加护士的工作量, 又影响了手术间的整洁。 因为术中不可避免的因素导致手术时间延长, 久卧不动易造成骶 尾部的压红从而产生压疮。 现临床多数使用的充气床垫为整体充放气的, 无法满足手术过 程中的特殊需求, 例如病人需要。
6、90 侧卧时, 由于充气床垫上没有设置防止病人从病床上掉 落的阻挡部件, 存在安全隐患; 病人侧卧时, 腿部的舒适度较差, 经常需要护士用其他垫衬 物踮起病人腿部等, 现有的充气床垫设计不够人性化, 无法达到手术所要求的体位。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出一种充气床垫, 设计人性化, 使病 人摆置任何体位均能感觉舒适, 无需使用其他垫衬即能防止压疮、 坠床现象的发生, 大幅减 少护士的工作量。 0004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 一种充气床垫, 还包括设置在床垫主体上段以避免腋神经受压的肩垫、 设置在床 垫主体上段以辅助侧躺防止坠床的阻。
7、挡气垫、 设置在床垫主体中段以辅助固定人体下半身 的第一支撑气垫, 床垫主体下段设有抬高人体腿部的两气囊, 该床垫主体、 肩垫、 阻挡气垫、 第一支撑气垫和两气囊均连接有充放气控制机构。 0006 进一步的, 所述阻挡气垫包括两间隔设置在所述床垫主体上段两侧且竖直延伸的 第一阻挡块。 0007 进一步的, 所述第一支撑气垫包括两间隔相对设置在所述床垫主体中段的支撑 组, 该支撑组包括多个向内弯曲且竖直延伸的弧形支撑块, 多个弧形支撑块横向并排布置, 各弧形支撑块独立充放气。 0008 进一步的, 还包括设置在两所述第一阻挡块之间用于支撑人体腰部的第二支撑气 垫, 第二支撑气垫连接有充放气控制机。
8、构。 0009 进一步的, 所述肩垫设置在两所述第一阻挡块之间。 0010 进一步的, 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床垫主体上段头部位置的头部支撑气垫, 头部支撑 气垫连接有充放气控制机构。 0011 进一步的, 所述床垫主体包括上层气垫和下层气垫, 上、 下层气垫均为矩形。 0012 进一步的, 所述上层气垫由多个横向充气条构成。 0013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 1、 本实用新型的肩垫能够支撑在病人腋下以避免病人腋神经受到压迫; 阻挡气垫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7979946 U 3 能够辅助病人侧躺, 防止病人从充气床垫上掉落, 消除病人掉落造成二次伤害的安全隐患; 。
9、第二支撑气垫能够支撑病人腰部, 从而避免病人形成压疮; 第一支撑气垫能够辅助固定病 人下半身, 防止病人从充气床垫上掉落; 当病人侧卧时, 将病人侧卧朝向的一气囊充气, 将 病人位于上方的腿置于该气囊上, 无需其他的垫衬物垫衬; 床垫主体、 肩垫、 阻挡气垫、 第 一、 第二支撑气垫、 两气囊均连接有充放气控制机构, 能够独立充放气, 设计人性化, 使病人 摆置任何体位均能感觉舒适, 无需使用其他垫衬即能防止压疮、 坠床现象的发生, 减轻护士 繁琐的摆置体位步骤, 大幅减少护士的工作量。 0015 2、 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组包括多个横向并排布置的弧形支撑块, 能够根据病人的体 形对合适的弧形支撑。
10、块进行充气, 使充气床垫适用于多种体形的病人。 0016 3、 本实用新型的上层气垫由多个横向充气条构成, 能够防止病人在充气床垫上滑 动。 附图说明 0017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如图1和图所示, 充气床垫包括床垫主体1、 头部支撑气垫2、 肩垫7、 阻挡气垫、 第一 支撑气垫、 第二支撑气垫6、 两气囊, 床垫主体1包括上层气垫11和下层气垫12, 上层气垫11 和下层气垫12均为矩形, 头部支撑气垫2设置在上层气垫11上段头部位置, 肩垫7。
11、设置在上 层气垫11上段以支撑病人腋下, 避免病人腋神经受到压迫, 阻挡气垫设置在上层气垫11上 段以辅助病人侧躺防止坠床, 第一支撑气垫设置在床垫主体1中段以辅助固定病人下半身, 第二支撑气垫6设置在上层气垫11中段以支撑病人腰部, 防止病人产生压疮, 上层气垫11下 段设有抬高人体腿部的两气囊, 床垫主体1、 头部支撑气垫2、 肩垫7、 阻挡气垫、 第一支撑气 垫、 第二支撑气垫6和两气囊均连接有充放气控制机构(附图中未画出), 能够独立充放气。 0021 阻挡气垫包括两间隔设置在上层气垫11上段两侧的第一阻挡块3, 第一阻挡块3竖 直延伸, 即沿上层气垫11长度方向延伸。 第一支撑气垫包。
12、括两间隔相对设置在上层气垫11 中段的支撑组, 在本实施例中, 该支撑组包括两个向内弯曲且竖直延伸的弧形支撑块4, 两 弧形支撑块4横向并排布置, 各弧形支撑块4由充放气控制机构控制独立充放气, 在病人侧 卧时, 根据病人的体形选择合适的弧形支撑块4充气, 使病人下半身定位在两支撑组之间的 间隔内。 0022 肩垫7设置在两第一阻挡块3之间, 位于病人肩部位置, 病人侧躺时, 肩垫7支撑在 病人的腋下, 防止病人的腋神经受到压迫; 第二支撑气垫6设置在两第一阻挡块3之间, 位于 病人腰部位置, 病人平躺时, 第二支撑气垫6使病人腰部与上层气垫11之间存在一定的间 隙, 既防止病人形成压疮, 又。
13、增加病人的舒适度。 0023 两气囊包括横向并排设置的左气囊51和右气囊52, 两气囊单独充放气, 当病人平 躺时, 两气囊可根据病人舒适度选择充气或者放气, 病人的双腿抬高置于两气囊上, 当病人 朝左侧卧时, 左气囊51充气, 使病人右腿抬高放置在左气囊51上, 避免病人右腿压在左腿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7979946 U 4 上, 增加病人舒适度, 且无需其他的垫衬物垫衬在右腿下。 0024 在另一实施例中, 如图2所示, 上层气垫11由多个横向充气条13构成, 能够增加上 层气垫11的摩擦力, 以防止病人在充气床垫上滑动。 0025 以上所述, 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 的范围, 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 皆应仍属本 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7979946 U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6 CN 207979946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