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冠心病的滴丸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8271831 上传时间:2020-03-06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856.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610113541.0

申请日:

20060930

公开号:

CN1939405A

公开日:

2007040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537,A61P9/10,A61K125/00

主分类号:

A61K36/537,A61P9/10,A61K125/00

申请人:

北京亚东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发明人:

付立家

地址:

102200北京市昌平区中关村科技园区振兴路8号

优先权:

CN200610113541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滴丸剂及其制法,该滴丸剂具有活血化瘀,镇静安神的作用,主要用于冠心病引起的心绞痛,胸闷及心悸等症。该中药滴丸剂是以丹参为原料药制备而成的。临床试验证明,该中药组合物的新制剂比原来制剂的疗效和生物利用度都有显著性提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冠心病的中药滴丸剂,按照下述方法制备而成:1)称取原料药材丹参适量;2)取步骤1)称取的丹参药材加水煎煮后,干燥,粉碎,加90%乙醇回流提取,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法提取,滤过,滤液减压浓缩成浸膏,加入浸膏一定量的常水,边加边搅拌,静置,滤过,沉淀物低温干燥,粉碎,过筛,即得丹参提取物;3)取步骤2)所得的丹参提取物置足量熔融的基质中,混匀,滴入冷却剂中,制成滴丸,即得; 2、按照权利1要求所述丹参回流提取采用的微波提取设备;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丹参原药材用4~12倍量水煎煮;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丹参原药材加水煎煮为30~90分钟;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丹参提取物的粉碎细度为100~200目;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丹参提取物的粉碎细度优选为150目;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基质可以是聚乙二醇4000(或6000)、硬脂酸钠、甘油明胶、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氢化植物油或虫蜡中的任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的任一种基质;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药粉与基质的重量比为1∶1~6;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所制得的滴丸剂活血化瘀,镇静安神。在治疗冠心病引起的心绞痛,胸闷及心悸等症方面的用途。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丹参为原料,用于冠心病引起的心绞痛,胸闷及心悸等 症的药物制剂及其制法,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冠心病由于其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严重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从而被 称作是“人类的第一杀手”。

冠心病的发病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程度也随年龄的增长而加重。有资料 表明,自40岁开始,每增加10岁,冠心病的患病率增1倍。男性50岁,女 性60岁以后,冠状动脉硬化发展比较迅速,同样心肌梗塞的危险也随着年龄 的增长而增长。

世界卫生组织对冠心病分类如下:原发性心脏骤停、心绞痛、心肌梗塞、 缺血性心脏病中的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冠心病虽在中年以后发病,但冠状动 脉的病变也可起源于童年时代,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发病的比例约为2∶1。

基于上述原因,研究一种安全、有效、快速的药物是行之有效的。目前用 于治疗此类疾病的药物也是种类繁多。各种研究报道指出,中药丹参中含有的 丹参酮、丹参素、原儿茶醛等活性成分能有效治疗冠心病引起的心绞痛、胸闷 等症。其单味药材经提取加工制成的制剂种类也非常多,如丹参冲剂、丹参膏、 丹参片、丹参滴丸、丹参酮胶囊、丹参注射液、丹参舒心胶囊等,由于各制剂 的提取方法不同,最终导致各剂型疗效差异较大。

丹参舒心胶囊收载于部颁标准第17册,其制剂工艺为取丹参提取物200g, 加淀粉88g,滑石粉10g,硬脂酸镁2g,混匀,装入胶囊,制成1000粒,即 得。其中丹参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取经水煎后的丹参,干燥,粉碎,加90%乙 醇回流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三次各1.5小时,分别滤过,合并滤液, 减压浓缩成浸膏,加入浸膏10倍量的常水,边加边搅拌,静置,滤过,沉淀物 低温干燥,粉碎,过筛,即得。采用醇提水沉的提取精致方法可以将丹参中脂 溶性有效成份充分分离,使得其疗效高于其他提取方法所制成的制剂,但制成 胶囊后并不利于有效成分在体内的快速溶解和吸收。所以提供一种能够充分发 挥该药物疗效的合理剂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安全、有效、快速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能 够有效治疗冠心病引起的心绞痛,胸闷及心悸等症。

目前滴丸剂已经成为中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药物制剂发展的方向,因为滴 丸剂具有快速发挥药效的特点,然而中药滴丸剂是很难制得的,在生产过程中 易出现拖尾现象,制得的滴丸圆整度、光滑性及成型性不理想,我们所发明的 丹参舒心滴丸制剂,药物在基质中的分散呈分子状态存在,使其溶解速度加快、 生物利用度提高、疗效更好,而且滴丸剂服用方便,更易为患者接受,再者其 制备工艺简捷,自动化程度高,使生产效率得到了提高。

本发明所制成的滴丸剂,主要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1)称取原料药材丹参适量;

2)取步骤1)称取的丹参药材加水煎煮后,干燥,粉碎,加90%乙醇适量, 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法提取,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成浸膏,加入浸膏10 倍量的常水,边加边搅拌,静置,滤过,沉淀物低温干燥,粉碎,过筛,即得 丹参提取物;

3)取步骤2)所得的丹参提取物置足量熔融的基质中,混匀,滴入冷却剂中, 制成滴丸,即得。

上述制备方法中步骤2)丹参原药材在常压下加4~12倍量水煎煮一次, 煎煮时间30~90min,优选为加8倍量水煎煮30min;步骤2)丹参提取物的粉 碎细度优选为100~200目,更优选为120~150目。步骤3)中所述基质可以 是聚乙二醇4000或6000、硬脂酸纳、甘油明胶中的任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 所述冷凝剂选自液体石蜡、植物油、甲基硅油、煤油,优选为基质是聚乙二醇 4000,冷凝液是液体石蜡。步骤3)中优选将药粉与加热熔融后的基质按1∶1~ 1∶10的重量配比范围混合在一起,更优选为按1∶2~2.5的重量配比范围混合 在一起。再有工艺步骤中密闭保温的温度为50~70℃,将冷凝液上部的温度保 持在30~35℃,冷凝液的温度控制为5~10℃。

制备工艺条件的优选:

1、丹参水煎煮工艺条件选择:

丹参原药材加水煎煮,是为了将其中的水溶性杂质成份去除,减少醇提时 的杂质。为了减少水煎时对有效成份的损失,用8倍量水煎一次,我们通过对 水煎后丹参药材中丹参酮含量的考察,以确定水煎的时间。具体方法如下:取 丹参原药材200g共9份,30、60、90分钟各三份,分别加8倍量水煎煮一次, 将丹参药材干燥,测定水煎液浓缩后浸膏(相对密度1.35)得率及丹参中丹参 酮含量,结果见下表:

                                     表1:水煎时间与水煎后浸膏得率及丹参酮含量关系考察   丹参水煎时间             10分钟             30分钟             60分钟             90分钟   浸膏得率(%)             20             30             32             33   丹参酮IIA含量(%)   0.37   0.35   0.36   0.35   0.33   0.34   0.27   0.26   0.26   0.25   0.23   0.23   平均含量(%)             0.36             0.34             0.26             0.24   水煎前药材中丹参酮   IIA含量(%)                                                                   0.37

从上表可以看出,随着煎煮时间的加长,丹参中丹参酮的含量会逐渐降低, 而水提液浓缩后浸膏得率在30min后已经趋于平衡,到60min时已开始下降。 由于对丹参进行水煎煮只是为了除去丹参中水溶性杂质成份,所以选择煎煮 30min不仅可以将药材中大部分水溶性杂质去除,而且可以较好的保留丹参中 丹参酮IIA的含量。

2、水煎后丹参提取工艺的选择

将丹参按优选工艺水煎后,干燥,粉碎,我们将丹参分别采用超临界CO2提取、90%乙醇为溶剂用微波辅助提取、乙醇回流提取,将提取物加水沉淀, 将沉淀物干燥,比较各提取方法对有效成份的影响,以丹参酮IIA的含量为考 察指标。结果见表2:

                 表2:不同提取方法对丹参酮IIA的含量的考察

可以从上表看出,采用乙醇回流提取丹参酮IIA含量明显低于使用微波辅 助提取法和CO2超临界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和CO2超临界提取法相比较,使 用CO2超临界提取法操作技术难度大,要求具有一定的压力,才能使CO2液化达 到提取的目的,设备精密度要求高,生产费用高,而且提取时间是微波辅助提 取的2~3倍;而微波辅助提取方法由于其提取时间短只需20~30min就能将 有效成份充分提出,这样不仅可以避免丹参酮IIA因为加热时间的延长而逐渐 分解、含量降低的问题,而且节省能源,操作简单,且提取效率高,所以优选 的提取方法为微波辅助提取法。

3、对丹参提取物的粉碎细度及基质的加入量进行了考察,具体试验如下:

取丹参提取物200g,共三份,粉碎至不同目数,加入等量基质,考察其在 基质中的分散状况,结果见表3:

               表3:提取物粉碎度与加入基质量关系考察

试验结果表明,粉碎粒度越大,药物在基质中的沉降速度越快,这样制剂 中药物含量的均匀性会受到很大影响,不利于制剂的稳定性;而基质的加入量 越多,药物与其混合的均匀度越好,但确会减少制剂的含药量,增加服用剂量, 还会增加成本;粉碎在粒度大于150目以上,会使药物中部分分子遭到破坏, 降低药物的疗效,所以我们选择药物粉碎粒度为120~150目,基质加入量为 药粉的2倍。

4、滴制滴丸时药液保温的温度、冷凝液上部的温度、冷凝液的温度选择

按照上述各优选工艺步骤,将药物与基质混合后,保温,制成滴丸,通过 考察所制备滴丸的光滑性、圆整性、成形性,来确定制备此滴丸所需要的药液 保温的温度、冷凝液上部的温度、冷凝液的温度,结果见表4:

       表4:药液保温的温度、冷凝液上部的温度、冷凝液的温度试验考察

从上表可以看出,药液保温的温度为60℃、冷凝液上部的温度为30~35℃、冷 凝液的温度为5~10℃时制得的滴丸圆整性、光滑性及成形性均良好。

5、通过该发明优选工艺所制备的3批丹参舒心滴丸,根据滴丸剂检查方法及 相关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了稳定性加速试验考察,考察结果见表5。

                  表5:药物稳定性加速试验考察

“+”表示符合规定。“-”表示不符合规定。

从上表可以充分看出,本发明所制备的丹参舒心滴丸,工艺合理、质量稳定。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丹参原药材加水煎煮后,干燥,粉碎,加90%乙醇用微波辅助 回流25min,提取液回收乙醇,干燥,粉碎至150目,取丹参提取物200g,置 2倍量的熔融的聚乙二醇4000中,混匀,保温(60℃),滴入(5~10℃)的液 体石蜡中,制成滴丸,即得。

〔实施例2〕丹参原药材加水煎煮后,干燥,粉碎,加90%乙醇用微波辅助 回流25min,提取液回收乙醇,干燥,粉碎至150目,取丹参提取物200g,置 3倍量的熔融的聚乙二醇4000中,混匀,保温(60℃),滴入(5~10℃)的液 体石蜡中,制成滴丸,即得。

〔实施例3〕丹参原药材加水煎煮后,干燥,粉碎,加90%乙醇回流提取三次, 第一次2小时,第二、三次各1.5小时,提取液回收乙醇,干燥,粉碎至150 目,取丹参提取物200g,置2倍量的熔融的聚乙二醇4000中,混匀,保温(60 ℃),滴入(5~10℃)的液体石蜡中,制成滴丸,即得。

〔实施例4〕丹参原药材加水煎煮后,干燥,粉碎,用CO2超临界提取法提取 1.5h,减压回收CO2,干燥,粉碎至150目,取丹参提取物200g,置2倍量的 熔融的聚乙二醇4000中,混匀,保温(60℃),滴入(5~10℃)的液体石蜡 中,制成滴丸,即得。

〔实施例5〕丹参原药材加水煎煮后,干燥,粉碎,加90%乙醇用微波辅助回 流25min,提取液回收乙醇,干燥,粉碎至150目,取丹参提取物200g,置2 倍量的熔融的聚乙二醇6000中,混匀,保温(60℃),滴入(5~10℃)的液 体石蜡中,制成滴丸,即得。

有益效果

一、本发明药物的药效学试验研究

供试药物:按照本发明优选工艺所制备的滴丸剂。

阳性对照药物:丹参舒心胶囊,吉林省长源药业有限公司,批号20051101

1、常压耐缺氧试验小鼠36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水对照组、丹参舒心胶 囊对照组、本发明药物组,每组12只。阳性对照组及本发明药物组给相同剂 量的药物16.5g/kg,水对照组给等容量水,均灌胃给药,每日3次,共2天。 测定日给药后1小时,除水对照组外,各组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10mg/kg, 15分钟后将动物放入装有5g生石灰的250ml敞口瓶内,记录每一动物放入至 死亡的时间。结果见表6,提示本发明药物能延长小鼠生存时间。

 表6:各组小鼠常压耐缺氧实验结果比较   组别   n   平均死亡时间   水对照组   12   18.26±2.13   阳性对照组   12   15.99±1.33**   本发明药物组   12   11.77±1.52*△

与水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阳性对照药物组比较,△P<0.01

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可对抗大剂量异丙肾上腺素造成的心肌缺血,可使 小鼠耐缺氧时间延长,与阳性对照药丹参舒心胶囊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本发 明药物对延长小鼠耐氧时间明显优于阳性对照组。

2、异丙肾上腺素致心肌缺血保护作用大鼠24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水对 照组、阳性对照组及本发明药物组,给相同剂量的药物16.5g/kg,水对照组给 等容量水,每日灌胃3次,连续10天。测定日给药后1小时,动物固定测II 导联心电图,电压2mv,走纸速度50mm/s,心电图异常者不纳入实验。测正常 心电图后,立即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6mg/kg。记录注射后30s及1、2、5、 10、20分钟心电图变化。结果见表7,表8。提示本发明药物对异丙肾上腺素 致心肌缺血有改善作用。

表7各组大鼠异丙肾上腺素致心肌缺血结果比较(n)   组别  n   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后心   电图异常动物数   水对照组  8   8   本发明药物组  8   4   阳性对照组  8   7

                                  表8各组大鼠不同时间心电图ST段偏离电压变化比较   组别   30s   1min   2min   5min   10min   20min   水对照   组   0.06±     0.03(0.50)   0.09±     0.03(0.70)   0.07±     0.01(0.55)   0.08±     0.02(0.75)   0.06±     0.03(0.43)   0.03±     0.02(0.23)   阳性对   照组   0.04±0.01(0.21)*   0.07±     0.02(0.28)*   0.07±     0.02(0.33)   0.04±     0.03(0.28)**   0.02±     0.02(0.13)*   0.07±     0.01(0.05)*   本发明   药物组   0.04±     0.02(0.20)*   0.04±     0.03(0.10)*   0.04±     0.02(0.15)   0.02±     0.03(0.10)**  △   0.01±     0.02(0.05)**  △   0.01±     0.01(0.03)**△

注:表内()数为相应时间内ST段偏离总毫伏数

与水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阳性对照药相比△P<0.01

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能使大鼠心电图ST段偏离显著减少、恢复时间缩短。 表明其具有显著的保护心肌和抗缺氧作用,且与阳性对照药物相比具有显著性 差异,表明本发明药物对异丙肾上腺素致心肌缺血保护作用明显优于阳性对照 药。

二、本发明滴丸剂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试验

(一)一般资料

共选择冠心病心绞痛患者397例,均为验证组。

1、性别:本组患者中男性179例,女性200例,男∶女=1∶1.12

2、年龄:年龄最小42岁,最大65岁,平均年龄56.61±6.07岁。其中 ≤45岁31例,46~59岁210例,≥60岁156例。

3、病情分级:本组病情轻度140例,中度257例。

4、病程:病程最短1月,最长60个月,平均病程14.79±14.61月,其 中1~3月109例,3-6月39例,≥6月249例。

(二)受试对象选择

1、中医诊断标准

(1)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

(2)轻者仅感胸闷憋气,呼吸不畅。

(3)心电图检查有缺血性改变或运动试验阳性。

(三)西医诊断标准(依据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 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报告《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

1、劳累性心绞痛

增加心肌需氧量的情况所诱发的短暂胸痛发作,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 疼痛常可迅速消失。劳累性心绞痛可分为三类:a.初步劳累性心绞痛;劳累性 心绞痛病程在1个月以内。B.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劳累性心绞痛病程稳定在 1个月以上。C.恶化型劳累性心绞痛:同等程度劳累所诱发的次数,严重程度 及持续时间突然加重。

2、自发性心绞痛

自发性心绞痛的特征是胸痛发作与心肌需氧量的增加无明显关系。与劳累 性心绞痛相比,这种疼痛一般持续时间较长,程度较重,且不易为硝酸甘油缓 解。本型未见酶变化,心电图常出现某些暂时性S-T段压低或T波改变。自发 性心绞痛可单独发生或与劳累性心绞痛合并存在。

自发性心绞痛患者的疼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疼痛程度可有不同的临床 表现,有时患者可有持续较大的胸痛发作,类似心肌梗塞,但没有心电图及酶 的特征性变化。

某些自发性心绞痛的患者在发作时出现暂时性的S-T段抬高,常称为变异 型心绞痛。但在心肌梗塞早期记录到这一心电图图型时,不能就用这一名称。 初发劳累性心绞痛、恶化型心绞痛及自发性心绞痛常称为“不稳定型心绞痛”。

(四)病例选择标准

1、纳入病例标准

(1)符合中医诊断标准者;

(2)胸痹分级标准属轻度、中度、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患者;

(3)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病程持续1个月以上,日常生活中或运动后诱发 的心绞痛发作每周两次以上,每次发作持续3分钟以上。

(4)静息心电图正常,心绞痛发作时或负荷试验后出现缺血性ST改变或 静息呈缺血性心电图异常者。

以上四条必须同时具备。

2、排除病例标准(包括不适应症或剔除标准)

(1)经检查证实为冠心病心肌梗塞,及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2)胸痹分级标准属较重、重度的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患者;

(3)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症候群、颈椎病心脏瓣膜病变及心肌梗所致痛;

(4)合并中度以上高血压,重度心肺功能不全,重度心律失常,肝、肾、 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

(5)18岁以下,65岁以上,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对本药过敏者;

(6)6个月内有心肌梗塞或即将有发作心肌梗塞的可能性者;

(7)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 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

(五)胸痹轻重分极标准(依据1979年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 心律失常座谈会《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

1、轻度:有较典型的心绞痛发作,每次持续时间数分钟,每周疼痛至少 发作2~3次,或每日发作1~3次,但疼痛不重,有时需口含硝酸甘油。

2、中度:每天有数次较典型的心绞痛发作,每次持续时间数分钟到10分 钟,绞痛较重,一般都需口含硝酸甘油。

3、较重度:每天有多次典型的心绞痛发作,影响日常生活活动(如大便、 穿衣等)。每次发作持续时间较长,需多次口含硝酸甘油。

4、重度疼痛发作次数及程度,均比较重度为重。

(六)临床症状分度标准(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规定)

1、胸闷气短

轻度:偶尔发生,仅在劳累时,感胸闷气短,休息后即可缓解。

中度:时有发生,轻微活动时即感胸闷气短,长时间休息才可缓解,有时 需服药物。

重度:经常发生,静息时也有发生胸闷气短,需服药物才可缓解。

2、心悸不宁

轻度:偶尔发生,在登楼或体力活动后出现;

中度:时有发生,行路或轻微体力活动后即出现;

重度:经常发生,静息时即出现。

(七)验证方法

1、治疗方法:将397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其中试验组205 例,对照组192例。

试验组: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备的滴丸剂

对照组:服用丹参舒心胶囊(购自吉林省长源药业有限公司,批号 20051101)

两组均记录疼痛持续及消失的时间,并于用药后30分钟描记心电图一次。

两组病例至少观察五次心绞痛发作用药前后情况。用药同时不准使用其它 速效止痛药物。

2、观察指标

2.1安全性观测

2.1.1一般体检项目:血压、心率、心律、体重。

2.1.2血、尿、便常规化验。

2.1.3肝、肾功能检查。

2.2疗效性观测

2.2.1中医症状,舌、脉的变化观察。

2.2.2心绞痛发作时间、次数、程度、持续时间、减轻或消失时间、诱发 原因。

2.2.3心电图检查。

2.2.4根据需要选做动态心电图检查或运动心电图。

(八)记录要求

1、按设计要求填写统一表格,作出详细记录,注意观察不良反应或未预 料到的不良反应,并追踪观察。

2、各观察医院于观察结束后,分析结论、总结后写出观察小结,连同原 始观察表送交临床观察负责单位。

3、统计学处理要求:计数资料用x2检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 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等级资料用Ridit检验。

(九)验证结果

1、疗效判定标准

1.1胸痛症状疗效判定标准(依据《中药治疗胸痹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显效:用药后3分钟以内(含3分钟)疼痛消失。

有效:用药后3~5分钟(含5分钟)疼痛消失。

无效:用药后5分钟以上疼痛才消失。

加重:用药后疼痛未消失或疼痛加重者。

1.2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依据《中药治疗胸痹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显效:休息时心电图恢复至正常(或大致正常)。

有效:S-T段降低者,治疗后回升0.05mv以上,但未恢复到正常;在主要 导联倒置T波变浅(达25%以上者);或T波由平坦变直立;房室或室内传导 阻滞改善者。

无效:心电图基本与治疗前相同。

加重:S-T段较治疗前降低0.05mv以上,在主要导联T波加深(达25% 以上),或直立T波变平坦,平坦T波变倒置,以及出现异位心律,房室传导 阻滞或室内传导阻滞。

1.3心脉瘀热证疗效判定标准

按《临床症状分度标准》将症状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其胸痛、胸闷气 短、心悸不宁、舌诊等四症相应按2分、4分、6分及烦热躁动、口干咽燥等 症相应按1分、2分、3分计入,统计其总积分,根据“中医证候计分法”。

显效:治疗后证候积分值下降≥2/3。

有效:治疗后证候积分值下降1/3~2/3之间。

无效:治疗后证候积分值下降≤1/3。

2、疗效分析

2.1心绞痛(胸痹)疗效:1)试验组:共观察205例次,其中显效76例 次,有效110例次,无效19例次,总有效率90.7%。2)对照组:共观察192 例次,其中显效47例次,有效102例次,无效43例次,总有效率为77.6%。 可以看出,试验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

2.2心绞痛持续时间及消失时间:1)试验组:共观察205例次,心绞痛平 均持续时间6.55±2.4min,用药后平均消失时间4.04±1.6min。2)对照组: 共观察192例次,心绞痛平均持续时间6.72±1.8min,用药后平均消失时间 5.43±6.6min。试验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

2.3治疗5次后疗效观察,见表9、表10。

                  表9:试验组疗效观察结果   指标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胸闷气短   心悸不宁   40   41   12   13   21   20   7   8

               表10:对照组疗效观察结果   指标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胸闷气短   心悸不宁   38   40   9   10   16   18   13   12

2.4治疗5次后积分:1)试验组:治疗前后的证候积分值分别为18.88±4.44 和10.49±5.38,治疗后显著下降,P<0.01。2)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证候积分 值分别为18.47±3.44和13.41±1.12,治疗后有所下降,P<0.01。经比较。 试验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

2.5心电图疗效:1)试验组:共观察43例次心电图变化,显效10例,改 善2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6.05%。1)对照组:共观察38例次心电图变 化,显效6例,改善21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1.05%。试验组疗效明显 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

2.6对心率(HR)、收缩压(SBP)及心肌耗氧指数(RPP,即HR×SBP)的 影响:试验组结果见表11,对照组结果见表12。

                            表11:试验组观查结果   HR   SBP   RPP   治前   治后   治疗前后差值   80.05±11.76   72.12±7.72   7.92±6.67   17.27±1.73   13.73±1.62   3.55±0.98   1389.1±239.3   1268.3±182.6※    119.23±56.7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

                       表12:对照组观查结果   HR   SBP   RPP   治前   治后   治疗前后差值   81.16±8.76   79.12±8.12   2.04±0.64   17.57±2.73   16.94±1.22   0.63±1.51   1378.1±218.3   1328.3±162.6※    49.8±55.7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经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结果,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 性差异。

三、本发明药物的安全性分析

1、本发明药物对血、尿、粪常规及肝、肾功能的影响,见表13。

                 表13:本发明药物安全性观察结果   观察项目   检验例数   治前异常例数   治后异常例数   血常规Hb   WBC   50   50   0   0   0   0   尿常规   粪功能   肝功能SGPT   肾功能BUN   51   48   48   48   0   0   0   0   0   0   0   0

经以上安全性检验测指标的观察表明,本发明药物胶囊对肝、肾、血液系统 方面未见任何毒副作用,说明临床服用安全可靠.

2.不良反应(发生率,处理对策):无。

四、典型病例

徐××,男性,59岁,教师。

就诊日期:98年8月4日。患者冠心病心绞痛病史二年,近一月来发作频 繁,每周3~5次,每次持续约5~6分钟,动则心悸,胸闷憋气,烦热躁动, 自服“复方丹参滴丸”可缓解,痛甚时则需含服“硝酸甘油片”。临床诊断为 冠心病心绞痛,属心脉瘀热证,给予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备的滴丸,嘱其痛时 舌下含服,8月2日~8日11日先后服用五次,每次含服2粒,均能在2-4 分钟之间使胸痛消失,治疗后复查心电图V4-6ST段恢复,T波较为直立一平坦, 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

五、观察结论

本发明滴丸具有活血化瘀,镇静安神,用于冠心病引起的心绞痛,胸闷及 心悸等症。通过临床观察205例次,总有效率达86.34%,其临床疗效整体上 要高于阳性对照药物-丹参舒心胶囊,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有明显的缓解疼痛 作用,对缺血性心电图亦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对心脉瘀热证所致的胸闷气短、 心悸不宁症状也有一定的改善,临床观察205例未发现不良反应,治疗前后检 测肝肾功能,血、尿、便常规等安全性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

治疗冠心病的滴丸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治疗冠心病的滴丸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治疗冠心病的滴丸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治疗冠心病的滴丸剂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疗冠心病的滴丸剂及其制备方法.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滴丸剂及其制法,该滴丸剂具有活血化瘀,镇静安神的作用,主要用于冠心病引起的心绞痛,胸闷及心悸等症。该中药滴丸剂是以丹参为原料药制备而成的。临床试验证明,该中药组合物的新制剂比原来制剂的疗效和生物利用度都有显著性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