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音速灭火装置.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82716 上传时间:2018-01-23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178439.9

申请日:

2013.05.14

公开号:

CN104147736A

公开日:

2014.11.19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A62C 35/08申请公布日:20141119|||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2C 35/08申请日:20130514|||公开

IPC分类号:

A62C35/08

主分类号:

A62C35/08

申请人:

陕西兰德森茂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方楚先; 赵红岩

地址:

710043 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纬什街新科路1号新园产业大厦7D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亿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9

代理人:

李楠;戴燕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音速灭火装置,所述超音速灭火装置包括:顶盖;壳体,与所述顶盖相连接;多孔件,容置在所述壳体内,与所述顶盖相套接,所述多孔件的顶部具有第一喷孔,用于从所述多孔件的顶部喷射超音速气体,所述多孔件的侧部具有第二喷孔,用于从所述多孔件的侧部喷射超音速气体;第一引发器,容置在所述多孔件内;第二引发器,与所述第一引发器相连接,容置在所述多孔件内;引线,与所述第一引发器相连接。因此,本发明超音速灭火器,由于使用多引发器,所以有效的提高了功率,并缓和应力过于集中的问题,而且由于第一喷孔和第二喷孔的设置可以实现无死角的喷射灭火剂,从而提高了灭火效率。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超音速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音速灭火装置包括:
顶盖;
壳体,与所述顶盖相连接;
多孔件,容置在所述壳体内,与所述顶盖相套接,所述多孔件的顶部具有第一喷孔,用于从所述多孔件的顶部喷射超音速气体,所述多孔件的侧部具有第二喷孔,用于从所述多孔件的侧部喷射超音速气体;
第一引发器,容置在所述多孔件内;
第二引发器,与所述第一引发器相连接,容置在所述多孔件内;
引线,与所述第一引发器相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音速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音速灭火装置还包括挡板,封接在所述壳体开口处。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音速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孔轴线与所述多孔件轴向的夹角为0到90度。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音速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喷孔轴线与所述多孔件轴向的夹角为45到135度。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音速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喷孔轴线与所述多孔件径向的夹角为0度。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音速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喷孔为侧喷孔。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音速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喷孔为螺旋侧喷孔。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音速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发器为多个,并且为并联和/或串联连接。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音速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引发器为多个,并且为并联和/或串联连接。

说明书

超音速灭火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音速灭火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多个引发器的超音速灭火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工作和生活的很多场合为了安全的需要都加装了灭火器,而因为某些货物的特殊原因不能用水灭火,这样就需要用到干粉灭火器,而为了增强干粉灭火器的灭火效率,出现了超音速干粉灭火器。 
现有的干粉灭火器中包括具有喷孔的多孔件和单个引发器,而如果只有一个引发器的话,功率比较低,而且应力过于集中。 
并且现有的多孔件中的喷孔的中心线是沿着圆弧形凸端的直径方向的,所以多孔件的喷孔一般是分布在弧形曲面上、其方向与轴向夹角不大于45°,也就是在多孔件的底部没有设置喷孔,导致“死角”的干粉不能得到充分的雾化,导致灭火效能很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超音速灭火装置,使用多个引发器,可以提高功率,缓和应力过于集中的问题,而且由于喷孔的设置可以实现无死角的喷射灭火剂,从而提高了灭火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音速灭火装置,所述超音速灭火装置包括: 
顶盖; 
壳体,与所述顶盖相连接; 
多孔件,容置在所述壳体内,与所述顶盖相套接,所述多孔件的顶部具有第一喷孔,用于从所述多孔件的顶部喷射超音速气体,所述多孔件的侧部具有第二喷孔,用于从所述多孔件的侧部喷射超音速气体; 
第一引发器,容置在所述多孔件内; 
第二引发器,与所述第一引发器相连接,容置在所述多孔件内; 
引线,与所述第一引发器相连接。 
所述超音速灭火装置还包括挡板,封接在所述壳体开口处。所述第一喷孔轴线与所述多孔件轴向的夹角为0到90度。所述第二喷孔轴线与所述多孔件轴向的夹角为45到135度。所述第二喷孔轴线与所述多孔件径向的夹角为0度。所述第二喷孔为侧喷孔。所述侧喷孔为螺旋侧喷孔。 
所述第一引发器为多个,并且为并联和/或串联连接。所述第二引发器为多个,并且为并联和/或串联连接。 
因此,本发明超音速灭火器,由于使用多引发器,所以有效的提高了功率,并缓和应力过于集中的问题,而且由于第一喷孔和第二喷孔的设置可以实现无死角的喷射灭火剂,从而提高了灭火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超音速灭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超音速灭火装置中引发器的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发明超音速灭火装置中引发器的示意图之二; 
图4为本发明超音速灭火装置中引发器的示意图之三; 
图5为本发明燃气发生器中多孔件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燃气发生器中第二喷孔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超音速灭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发明的超音速灭火装置具体包括:顶盖1、壳体2、多孔件3、第一引发器41、第二引发器42和引线9。 
壳体2与顶盖1相连接;多孔件3容置在壳体2内,与顶盖1相套接,多孔件3的顶部具有第一喷孔31,用于从多孔件3的顶部喷射超音速气体,多孔件3的侧部具有第二喷孔32,用于从多孔件3的侧部喷射超音速气体。 
再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灭火装置还包括挡板5。挡板5封接在壳体2的开口处。 
具体的,主引发器41和副引发器42装在顶盖1的中央,通过螺纹孔固定。顶盖1下面有一环形凸端,其上有阳螺纹。而多孔件3上部有内螺纹,与顶盖1的内螺纹连接。顶盖1的圆周上分布有若干螺纹孔,用来连接喇叭状的壳体2。壳体2下端与挡板5封接。多孔件3、壳体2、挡板5封装成一个封闭空间,内状干粉灭火剂6。引发器4、顶盖1和多孔件3组成燃气发生器,其内腔称为第一压力腔71;多孔件3外壁、壳体2和干粉层围成第二压力腔72。在超音速燃气发生器内有一层薄膜帖覆。 
第一引发器41和第二引发器42的设置有很多种可能性,可以并联也可以串联,或者同时具有串联和并联。具体如下: 
图2为本发明超音速灭火装置中引发器的示意图之一,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具有一个主引发器41和两个副引发器42,并且主引发器41和副引发器42是串联连接的,只有主引发器41和引线9相连接。也可以是一个主引发器41和一个或多个副引发器42串联连接,这样也是可以的。同理,可以是多个主引发器41和一个副引发器42串联连接。再例如也可以是多个主引发器41和多个副引发器42串联连接。并且都是只有主引发器41和引线9连接。 
图3为本发明超音速灭火装置中引发器的示意图之二,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具有一个主引发器41和两个副引发器42,并且主引发器41和副引发 器42是并联连接的,只有主引发器41和引线9相连接。也可以是一个主引发器41和一个或多个副引发器42并联连接,这样也是可以的。同理,可以是多个主引发器41和一个副引发器42并联连接。再例如也可以是多个主引发器41和多个副引发器42并联连接。并且都是只有主引发器41和引线9连接。 
图4为本发明超音速灭火装置中引发器的示意图之三,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具有多个主引发器41和多个副引发器42,这些主引发器41是并联连接,副引发器42也是并联连接,但是多个主引发器41和多个副引发器42是串联连接的。同理,也可以是主引发器41串联连接,副引发器42也是串联连接,但是多个主引发器41和多个副引发器42是并联连接的。同样都是只有主引发器41和引线9连接。 
因为只有主引发器41是和引线9连接的,所以主引发器41是被引线直接引爆的,在主引发器41被引爆的时候,诱发副引发器42。 
图5为本发明灭火装置多孔件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多孔件3的第一喷孔31分布在多孔件3的底部,第一喷孔31轴线与多孔件3轴向的夹角为0到90度。而第二喷孔32分布在多孔件3的侧部。再参见图1所示,第二喷孔32的外侧朝向由干粉6的上平面与壳体2和多孔件3外壁围成的第二压力腔72。第二喷孔32的轴线与多孔件3轴向的夹角大于45度,例如为45到135度,特别的是第二喷孔32的轴线与多孔件3轴向的夹角可以为90度,也就是第二喷孔32轴线与多孔件3径向的夹角为0度,这样的第二喷孔32可以被成为径向喷孔。 
再如图6所示的本发明灭火装置第二喷孔的示意图,第二喷孔32为侧喷孔,并且朝一个方向倾斜,称为螺旋侧喷孔。 
在静态时,第一压力腔71和第二压力腔72的压力为零。当灭火装置接收到启动电流后,引线9将电流信号传送到主引发器41,主引发器41动作,按照一定程序利用殉爆原理诱发副引发器42,主引发器41和副引发器42释 放出大量的燃气,在第一压力腔71内迅速形成高压气体产物。燃气充满第一压力腔71,并且第一压力腔71不断增压。在达到第一压力腔薄膜的抗拉极限时,薄膜被高压气流冲破,第二喷孔32被打开,高温高压气体从第二喷孔32高度喷出,并迅速充满第二压力腔72,达到第一压力腔71和第二压力腔72的压力的瞬间平衡。此时,第二压力腔72内有强烈的气流扰动,对与其接触的干粉灭火剂6进行粉碎并加速,该处的干粉得到充分的雾化,并在壳体2内扰动,活性得到提高。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第二压力腔72的出现,使得第一压力腔71内的压力可以通过侧第二喷孔32释放到第二压力腔72内,第一压力腔71内的峰值压力降低约20%--35%,直接降低了对多孔件3的材料强度要求,降低了多孔件3工难度,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工艺成本。 
由于采用多个主引发器41和副引发器42,所以可以使得燃烧继续进行,第一压力腔71、第二压力腔72内的压力不断增加,使得整个壳体2内的压力不断升高。由于干粉灭火剂6是不可压缩的,因此压力会通过干粉灭火剂6传递到挡板5处。直至达到并超过挡板5的抗拉极限时,挡板5被冲破,干粉灭火剂6在高速气流的作用下离开灭火装置射向火场。此时,在第二压力腔72周围的干粉灭火剂6也随着被第一压力腔71激活的干粉灭火剂6一起高速喷向火场,而不是现有技术一样由自由落体式掉落或者成为残留干粉。在高速惰性气流和高速干粉射流的作用下,火情被控制并被瞬间熄灭。 
因此本发明超音速灭火装置由于采用了多个主引发器和多个副引发器,所以这种组合式引发器改善了受力情况,减少了应力过于集中的问题,减少压力峰值,并且可以长时产生高压气体,有效增加了灭火面积。而由于多孔件第一喷孔和第二喷孔的设置,可以增加干粉前冲时的动能并使现有技术未能被完全利用的干粉得到充分利用,使有效保护面积扩大,灭火距离增加,提高了干粉的灭火效能。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 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超音速灭火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超音速灭火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超音速灭火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超音速灭火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音速灭火装置.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47736A43申请公布日20141119CN104147736A21申请号201310178439922申请日20130514A62C35/0820060171申请人陕西兰德森茂消防科技有限公司地址710043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纬什街新科路1号新园产业大厦7D72发明人方楚先赵红岩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亿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11309代理人李楠戴燕54发明名称超音速灭火装置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超音速灭火装置,所述超音速灭火装置包括顶盖;壳体,与所述顶盖相连接;多孔件,容置在所述壳体内,与所述顶盖相套接,所述多孔件的顶部具有第一喷孔,用于从所述多孔件的顶部喷射超音速气。

2、体,所述多孔件的侧部具有第二喷孔,用于从所述多孔件的侧部喷射超音速气体;第一引发器,容置在所述多孔件内;第二引发器,与所述第一引发器相连接,容置在所述多孔件内;引线,与所述第一引发器相连接。因此,本发明超音速灭火器,由于使用多引发器,所以有效的提高了功率,并缓和应力过于集中的问题,而且由于第一喷孔和第二喷孔的设置可以实现无死角的喷射灭火剂,从而提高了灭火效率。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47736ACN104147736A1/1页21一种超音速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

3、音速灭火装置包括顶盖;壳体,与所述顶盖相连接;多孔件,容置在所述壳体内,与所述顶盖相套接,所述多孔件的顶部具有第一喷孔,用于从所述多孔件的顶部喷射超音速气体,所述多孔件的侧部具有第二喷孔,用于从所述多孔件的侧部喷射超音速气体;第一引发器,容置在所述多孔件内;第二引发器,与所述第一引发器相连接,容置在所述多孔件内;引线,与所述第一引发器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音速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音速灭火装置还包括挡板,封接在所述壳体开口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音速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孔轴线与所述多孔件轴向的夹角为0到90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音速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4、述第二喷孔轴线与所述多孔件轴向的夹角为45到135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音速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喷孔轴线与所述多孔件径向的夹角为0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音速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喷孔为侧喷孔。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音速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喷孔为螺旋侧喷孔。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音速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发器为多个,并且为并联和/或串联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音速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引发器为多个,并且为并联和/或串联连接。权利要求书CN104147736A1/4页3超音速灭火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超音速灭火装置,尤其。

5、涉及一种具有多个引发器的超音速灭火装置。背景技术0002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工作和生活的很多场合为了安全的需要都加装了灭火器,而因为某些货物的特殊原因不能用水灭火,这样就需要用到干粉灭火器,而为了增强干粉灭火器的灭火效率,出现了超音速干粉灭火器。0003现有的干粉灭火器中包括具有喷孔的多孔件和单个引发器,而如果只有一个引发器的话,功率比较低,而且应力过于集中。0004并且现有的多孔件中的喷孔的中心线是沿着圆弧形凸端的直径方向的,所以多孔件的喷孔一般是分布在弧形曲面上、其方向与轴向夹角不大于45,也就是在多孔件的底部没有设置喷孔,导致“死角”的干粉不能得到充分的雾化,导致灭火效能很差。发明内容00。

6、05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超音速灭火装置,使用多个引发器,可以提高功率,缓和应力过于集中的问题,而且由于喷孔的设置可以实现无死角的喷射灭火剂,从而提高了灭火效率。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音速灭火装置,所述超音速灭火装置包括0007顶盖;0008壳体,与所述顶盖相连接;0009多孔件,容置在所述壳体内,与所述顶盖相套接,所述多孔件的顶部具有第一喷孔,用于从所述多孔件的顶部喷射超音速气体,所述多孔件的侧部具有第二喷孔,用于从所述多孔件的侧部喷射超音速气体;0010第一引发器,容置在所述多孔件内;0011第二引发器,与所述第一引发器相连接,容置在所述多孔件内;0。

7、012引线,与所述第一引发器相连接。0013所述超音速灭火装置还包括挡板,封接在所述壳体开口处。所述第一喷孔轴线与所述多孔件轴向的夹角为0到90度。所述第二喷孔轴线与所述多孔件轴向的夹角为45到135度。所述第二喷孔轴线与所述多孔件径向的夹角为0度。所述第二喷孔为侧喷孔。所述侧喷孔为螺旋侧喷孔。0014所述第一引发器为多个,并且为并联和/或串联连接。所述第二引发器为多个,并且为并联和/或串联连接。0015因此,本发明超音速灭火器,由于使用多引发器,所以有效的提高了功率,并缓和应力过于集中的问题,而且由于第一喷孔和第二喷孔的设置可以实现无死角的喷射灭火说明书CN104147736A2/4页4剂,。

8、从而提高了灭火效率。附图说明0016图1为本发明超音速灭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17图2为本发明超音速灭火装置中引发器的示意图之一;0018图3为本发明超音速灭火装置中引发器的示意图之二;0019图4为本发明超音速灭火装置中引发器的示意图之三;0020图5为本发明燃气发生器中多孔件的示意图;0021图6为本发明燃气发生器中第二喷孔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22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0023图1为本发明超音速灭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发明的超音速灭火装置具体包括顶盖1、壳体2、多孔件3、第一引发器41、第二引发器42和引线9。0024壳体2与顶盖1相。

9、连接;多孔件3容置在壳体2内,与顶盖1相套接,多孔件3的顶部具有第一喷孔31,用于从多孔件3的顶部喷射超音速气体,多孔件3的侧部具有第二喷孔32,用于从多孔件3的侧部喷射超音速气体。0025再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灭火装置还包括挡板5。挡板5封接在壳体2的开口处。0026具体的,主引发器41和副引发器42装在顶盖1的中央,通过螺纹孔固定。顶盖1下面有一环形凸端,其上有阳螺纹。而多孔件3上部有内螺纹,与顶盖1的内螺纹连接。顶盖1的圆周上分布有若干螺纹孔,用来连接喇叭状的壳体2。壳体2下端与挡板5封接。多孔件3、壳体2、挡板5封装成一个封闭空间,内状干粉灭火剂6。引发器4、顶盖1和多孔件3组成燃气发。

10、生器,其内腔称为第一压力腔71;多孔件3外壁、壳体2和干粉层围成第二压力腔72。在超音速燃气发生器内有一层薄膜帖覆。0027第一引发器41和第二引发器42的设置有很多种可能性,可以并联也可以串联,或者同时具有串联和并联。具体如下0028图2为本发明超音速灭火装置中引发器的示意图之一,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具有一个主引发器41和两个副引发器42,并且主引发器41和副引发器42是串联连接的,只有主引发器41和引线9相连接。也可以是一个主引发器41和一个或多个副引发器42串联连接,这样也是可以的。同理,可以是多个主引发器41和一个副引发器42串联连接。再例如也可以是多个主引发器41和多个副引发器42串。

11、联连接。并且都是只有主引发器41和引线9连接。0029图3为本发明超音速灭火装置中引发器的示意图之二,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具有一个主引发器41和两个副引发器42,并且主引发器41和副引发器42是并联连接的,只有主引发器41和引线9相连接。也可以是一个主引发器41和一个或多个副引发器42并联连接,这样也是可以的。同理,可以是多个主引发器41和一个副引发器42并联连接。再例如也可以是多个主引发器41和多个副引发器42并联连接。并且都是只有主引发器41和引线9连接。0030图4为本发明超音速灭火装置中引发器的示意图之三,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具说明书CN104147736A3/4页5有多个主引发器41。

12、和多个副引发器42,这些主引发器41是并联连接,副引发器42也是并联连接,但是多个主引发器41和多个副引发器42是串联连接的。同理,也可以是主引发器41串联连接,副引发器42也是串联连接,但是多个主引发器41和多个副引发器42是并联连接的。同样都是只有主引发器41和引线9连接。0031因为只有主引发器41是和引线9连接的,所以主引发器41是被引线直接引爆的,在主引发器41被引爆的时候,诱发副引发器42。0032图5为本发明灭火装置多孔件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多孔件3的第一喷孔31分布在多孔件3的底部,第一喷孔31轴线与多孔件3轴向的夹角为0到90度。而第二喷孔32分布在多孔件3的侧部。再参见图1。

13、所示,第二喷孔32的外侧朝向由干粉6的上平面与壳体2和多孔件3外壁围成的第二压力腔72。第二喷孔32的轴线与多孔件3轴向的夹角大于45度,例如为45到135度,特别的是第二喷孔32的轴线与多孔件3轴向的夹角可以为90度,也就是第二喷孔32轴线与多孔件3径向的夹角为0度,这样的第二喷孔32可以被成为径向喷孔。0033再如图6所示的本发明灭火装置第二喷孔的示意图,第二喷孔32为侧喷孔,并且朝一个方向倾斜,称为螺旋侧喷孔。0034在静态时,第一压力腔71和第二压力腔72的压力为零。当灭火装置接收到启动电流后,引线9将电流信号传送到主引发器41,主引发器41动作,按照一定程序利用殉爆原理诱发副引发器4。

14、2,主引发器41和副引发器42释放出大量的燃气,在第一压力腔71内迅速形成高压气体产物。燃气充满第一压力腔71,并且第一压力腔71不断增压。在达到第一压力腔薄膜的抗拉极限时,薄膜被高压气流冲破,第二喷孔32被打开,高温高压气体从第二喷孔32高度喷出,并迅速充满第二压力腔72,达到第一压力腔71和第二压力腔72的压力的瞬间平衡。此时,第二压力腔72内有强烈的气流扰动,对与其接触的干粉灭火剂6进行粉碎并加速,该处的干粉得到充分的雾化,并在壳体2内扰动,活性得到提高。0035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第二压力腔72的出现,使得第一压力腔71内的压力可以通过侧第二喷孔32释放到第二压力腔72内,第一压力腔71。

15、内的峰值压力降低约2035,直接降低了对多孔件3的材料强度要求,降低了多孔件3工难度,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工艺成本。0036由于采用多个主引发器41和副引发器42,所以可以使得燃烧继续进行,第一压力腔71、第二压力腔72内的压力不断增加,使得整个壳体2内的压力不断升高。由于干粉灭火剂6是不可压缩的,因此压力会通过干粉灭火剂6传递到挡板5处。直至达到并超过挡板5的抗拉极限时,挡板5被冲破,干粉灭火剂6在高速气流的作用下离开灭火装置射向火场。此时,在第二压力腔72周围的干粉灭火剂6也随着被第一压力腔71激活的干粉灭火剂6一起高速喷向火场,而不是现有技术一样由自由落体式掉落或者成为残留干粉。在高速惰性气。

16、流和高速干粉射流的作用下,火情被控制并被瞬间熄灭。0037因此本发明超音速灭火装置由于采用了多个主引发器和多个副引发器,所以这种组合式引发器改善了受力情况,减少了应力过于集中的问题,减少压力峰值,并且可以长时产生高压气体,有效增加了灭火面积。而由于多孔件第一喷孔和第二喷孔的设置,可以增加干粉前冲时的动能并使现有技术未能被完全利用的干粉得到充分利用,使有效保护面积扩大,灭火距离增加,提高了干粉的灭火效能。说明书CN104147736A4/4页60038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说明书CN104147736A1/2页7图1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4147736A2/2页8图4图5图6说明书附图CN104147736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救生;消防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