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嗜食牛肚型腋下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的中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嗜食牛肚型腋下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的中药.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310367480.0 (22)申请日 2013.08.22 A61K 36/896(2006.01) A61P 7/00(2006.01) A61P 31/04(2006.01) (73)专利权人 张勇 地址 250002 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 24297 号 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 专利权人 黄俊芝 戚大春 (72)发明人 张勇 黄俊芝 戚大春 安新荣 张颖 宋国英 (74)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鲁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14 代理人 孙正焰 CN 102309700 A,2012.01.11, (54) 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嗜食牛肚型腋。
2、下急性化脓性淋巴结 炎的中药 (57) 摘要 一种治疗嗜食牛肚型腋下急性化脓性淋巴结 炎的中药, 属于中药制备方法技术领域。 目前治疗 嗜食牛肚型腋下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一般采用抗 菌素及磺胺类药物, 其缺点是毒副作用大。该发 明的技术方案为 : 取虎耳草、 败酱草、 罗锅底、 金 莲花、 金盏银盘、 贯叶连翘、 珍珠草、 茶叶、 穿心莲、 桦木皮、 鸭跖草、 景天、 鹅掌金星草、 蒟蒻、 碎米柴、 辟汗草、 鲜黄连、 橄榄、 爵床、 翻白草、 八角莲、 了哥 王、 马蔺子、 天茄子、 无爷藤、 无患子、 木芙蓉花、 瓦 松、 毛莨、 凤尾草、 积雪草和甘草等, 将以上中药放 入水中浸泡, 然后。
3、文火煎制, 过滤去渣, 煎出的药 液即为治疗嗜食牛肚型腋下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 的中药。它的优点是 : 制成的中药毒副作用小, 疗 程短, 治愈率高。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翟羽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103463370 B (45)授权公告日 2015.03.18 CN 103463370 B 1/1 页 2 1. 一种治疗嗜食牛肚型腋下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的中药, 其特征是 : 取虎耳草 6 克、 败 酱草 2 克、 罗锅底 6 克、 金莲花 6 克、 金盏银盘 8 克、 贯叶连。
4、翘 6 克、 珍珠草 6 克、 茶叶 6 克、 穿心莲 2 克、 桦木皮 6 克、 鸭跖草 2 克、 景天 6 克、 鹅掌金星草 6 克、 蒟蒻 1 克、 碎米柴 6 克、 辟汗草 6 克、 鲜黄连 6 克、 橄榄 6 克、 爵床 6 克、 翻白草 6 克、 八角莲 6 克、 了哥王 6 克、 马蔺 子 2 克、 天茄子 6 克、 无爷藤 6 克、 无患子 6 克、 木芙蓉花 6 克、 瓦松 6 克、 毛莨 1 克、 凤尾草 6 克、 水蓼 2 克、 龙葵 6 克、 白蔹 6 克、 板兰根 6 克、 虎杖 6 克、 虎掌草 6 克、 明党参 6 克、 金果 榄 6 克、 金银花 5 克、 鱼腥。
5、草 6 克、 垂盆草 6 克、 胡黄连 8 克、 鬼针草 6 克、 蚤休 6 克、 积雪草 6 克和甘草 9 克, 将以上 46 味中药放入 1800 毫升水中, 浸泡 30 分钟, 然后文火煎制 30 分钟, 过滤去渣共煎药液 390 毫升, 煎出的药液即为治疗嗜食牛肚型腋下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的 中药。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463370 B 2 1/5 页 3 一种治疗嗜食牛肚型腋下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的中药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备方法技术领域, 更具体的讲是一种治疗嗜食牛肚型腋下急性 化脓性淋巴结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治疗嗜食牛肚型腋下急性化脓性淋巴。
6、结炎, 一般采用 : 0003 1、 阿莫西林 : 偶见皮疹, 口服大量后可有恶心、 上腹部不适、 腹泻等 ; 伪膜性结肠 炎。 0004 2、 羧苄西林 : 可以出现各种类型的变态反应。 大剂量给药后可能引起神经毒反应、 肺水肿, 用药期间可能出现短暂性转氨酶升高与粒细胞减少。 0005 3、 氨苄西林 : 大量口服常出现胃肠道不适。肌注局部有疼痛。无论口服或注射均 可引起变态反应, 以皮疹为多见。用药前必须先做皮试。 0006 4、 哌拉西林 : 肌注后偶有局部疼痛, 快速静脉推注可导致暂时性恶心、 胸闷、 咳嗽、 发热、 口腔异味、 眼结膜充血, 变态反应 (皮疹、 痒感、 头晕、 麻木。
7、、 发热等) , 用药前必须注意 青霉素有无过敏史, 并做青霉素皮试。 0007 5、 头孢噻肟 : 肌注局部可有疼痛 ; 静注时可有血栓性静脉炎发生 ; 皮疹、 药物热等 变态反应。 0008 6、 青霉素 : 本品易发生变态反应, 特别是过敏性休克 (最危险的过敏性休克, 可发 生在做皮肤试验的当时, 极少数可发生在连续用药过程中, 迟发性过敏性休克) , 如不及时 抢救, 可危急生命, 故用药前、 中、 后都要提高防护, 以免发生意外。注意 : 应用前, 必须问清 有无过敏性疾病, 用青霉素后有无皮疹、 发热等变态反应出现, 务必先做青霉素皮试。 0009 7、 氨曲南 : 偶有味觉异常。
8、、 皮疹、 轻度胃肠道反应, 肌注局部疼痛, 静注可出现静脉 炎。 0010 8、 卡那霉素 : 本品对听神经和肾脏均有毒性, 前者表现为耳鸣、 听力减退、 甚至永 久性耳聋 (因以前庭损害为主, 故比较严重) , 为此对老年人、 孕妇 (可影响胎儿) 必须高度警 惕为孕 ; 后者表现为蛋白尿、 管型尿等。 0011 9、 采用磺胺甲恶唑患者有时引起胃肠道反应、 结晶尿、 血尿、 皮疹、 药热及白细胞 减少。 0012 10、 头孢哌酮 : 肌注局部可有疼痛 ; 偶见皮疹、 药物热等变态反应 ; 个别病人可出 现全血细胞减少、 一过性转氨酶升高、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或出血等。 发明内容 0013。
9、 为克服上述缺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发明一种治疗嗜食牛肚型腋下急性化脓性淋巴 结炎的中药。嗜食牛肚型腋下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 属于祖国医学 “腋痛” “夹肢痛” “夹痛” 的范畴。腋下暴肿、 灼热、 疼痛而皮色不变, 发热恶寒, 上肢举动不利, 二周成脓, 易敛。 医 宗金鉴 外科心法要诀 腋痈 云 :“腋痈暴肿生腋间, 肿硬火欣赤痛热寒, 肝脾血热兼忿怒, 说 明 书 CN 103463370 B 3 2/5 页 4 初宜清解溃补痊。 ” 0014 病因病机 : 素体蕴热, 又大量食用牛肚, 血脂增高, 脾胃功能失调, 日久化火, 火犯 腋部, 而发本病。 0015 临床表现 : 大量食用牛肚。
10、, 形体肥胖, 气短、 口干、 心烦。1、 初期 : 初起腋下多暴肿, 皮色不变, 灼热疼痛, 同时上肢活动不利, 伴有恶寒发热, 纳呆, 苔薄, 脉滑数等症状。2、 成 脓 : 若疼痛日增, 寒热不退, 势在酿脓, 消散的很少。经 10 14 天肿块中间变软, 皮色转红, 按之波动明显时, 此为内脓已成。 0016 它的技术方案为 : 取虎耳草 6 重量份、 败酱草 2 重量份、 罗锅底 6 重量份、 金莲花 6 重量份、 金盏银盘 8 重量份、 贯叶连翘 6 重量份、 珍珠草 6 重量份、 茶叶 6 重量份、 穿心莲 2 重量份、 桦木皮 6 重量份、 鸭跖草 2 重量份、 景天 6 重量。
11、份、 鹅掌金星草 6 重量份、 蒟蒻 1 重 量份、 碎米柴 6 重量份、 辟汗草 6 重量份、 鲜黄连 6 重量份、 橄榄 6 重量份、 爵床 6 重量份、 翻 白草 6 重量份、 八角莲 6 重量份、 了哥王 6 重量份、 马蔺子 2 重量份、 天茄子 6 重量份、 无爷 藤 6 重量份、 无患子 6 重量份、 木芙蓉花 6 重量份、 瓦松 6 重量份、 毛莨 1 重量份、 凤尾草 6 重量份、 水蓼 2 重量份、 龙葵 6 重量份、 白蔹 6 重量份、 板兰根 6 重量份、 虎杖 6 重量份、 虎掌 草 6 重量份、 明党参 6 重量份、 金果榄 6 重量份、 金银花 5 重量份、 鱼腥。
12、草 6 重量份、 垂盆草 6 重量份、 胡黄连 8 重量份、 鬼针草 6 重量份、 蚤休 6 重量份、 积雪草 6 重量份和甘草 9 重量 份, 将以上 46 味中药放入 1800 毫升水中, 浸泡 30 分钟, 然后文火煎制 30 分钟, 过滤去渣共 煎药液 390 毫升, 煎出的药液即为治疗嗜食牛肚型腋下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的中药。 0017 该发明的优点是 : 本方 46 味中药, 在药店均能买到, 制作简单, 制成的中药液毒副 作用小, 疗程短, 治愈率高。 君臣佐使, 恰到好处。 应用中药的同时, 避免了西药磺胺药、 抗菌 素引起的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 虎耳草、 败酱草、 。
13、罗锅底、 金莲花、 金盏银盘、 贯叶 连翘、 珍珠草、 茶叶、 穿心莲、 桦木皮、 鸭跖草、 景天、 鹅掌金星草、 蒟蒻、 碎米柴、 辟汗草、 鲜黄 连、 橄榄、 爵床、 翻白草、 八角莲、 了哥王, 以上 22 味药具有清热解毒、 利尿通淋、 凉血止血, 利水消肿、 理气止痛、 行瘀排脓之功效。 在治疗嗜食牛肚型腋下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的过程 中, 起主要治疗作用, 故为君药。马蔺子、 天茄子、 无爷藤、 无患子、 木芙蓉花、 瓦松、 毛莨、 凤 尾草、 水蓼、 龙葵、 白蔹、 板兰根、 虎杖、 虎掌草、 明党参、 金果榄、 金银花、 鱼腥草、 垂盆草、 胡 黄连、 鬼针草、 蚤休, 以上 2。
14、2 味药具有凉血解毒, 行血通络 , 清热燥湿之功效。在治疗嗜食 牛肚型腋下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的过程中, 能辅助主药发挥治疗作用, 故为臣药。积雪草 : 苦、 辛, 寒。入心、 肺、 脾、 肝、 肾五经。清热利湿, 清热泻火, 消肿解毒, 凉血止血, 祛风化毒, 软坚散结。能率诸药直达病灶, 故为佐药。甘草 : 甘, 平。入十二经。补脾润肺, 益气复脉, 缓急止痛, 清热解毒, 调和药性。既能纠诸药之偏性, 又能缓解诸药之毒性, 故为使药。虎 耳草、 败酱草、 罗锅底、 金莲花、 金盏银盘、 贯叶连翘、 珍珠草、 茶叶、 穿心莲、 桦木皮、 鸭跖草、 景天、 鹅掌金星草、 蒟蒻、 碎米柴、 辟。
15、汗草、 鲜黄连、 橄榄、 爵床、 翻白草、 八角莲、 了哥王、 马蔺 子、 天茄子、 无爷藤、 无患子、 木芙蓉花、 瓦松、 毛莨、 凤尾草、 水蓼、 龙葵、 白蔹、 板兰根、 虎杖、 虎掌草、 明党参、 金果榄、 金银花、 鱼腥草、 垂盆草、 胡黄连、 鬼针草、 蚤休、 积雪草、 甘草, 这 46 味药配伍应用, 共同起到清热解毒、 利尿通淋、 凉血止血, 利水消肿、 理气止痛、 行瘀排脓、 凉 血解毒, 行血通络 , 清热燥湿之功效。君臣佐使, 配伍得当, 是治疗嗜食牛肚型腋下急性化 脓性淋巴结炎的最佳配方。 虎耳草 : 微苦、 辛、 寒, 有小毒。 入肺、 脾、 大肠三经。 祛风清热, 。
16、解 毒消肿, 凉血止血。败酱草 : 辛、 苦, 微寒。入胃、 大肠、 肝三经。清热解毒, 消痈化脓, 祛瘀止 说 明 书 CN 103463370 B 4 3/5 页 5 痛, 凉血止血, 杀虫止痒。罗锅底 : 苦, 寒, 有毒。入胃、 大肠二经。清热解毒, 祛风利湿, 凉血 止血, 消肿止痛。金莲花 : 苦, 寒, 无毒。入心、 肝二经。清热解毒, 清肝明目, 辟秽解毒。金 盏银盘 : 苦、 甘、 淡, 平。入肺、 大肠、 脾、 胃四经。疏风清热, 清热解毒, 活血化瘀, 消食化积。 贯叶连翘 : 辛、 涩、 微苦, 平。入肺、 大肠、 胃三经。清热解毒, 收涩止血, 祛风利湿, 疏利通乳。。
17、 珍珠草 : 甘、 苦, 凉。入肝、 肺二经。清热利尿, 清热解毒, 健脾消疳, 平肝明目。茶叶 : 苦、 甘、 辛, 寒。入心、 肺、 胃、 肠、 肝、 肾六经。清利头目, 除烦止渴, 利尿, 清热解毒, 下气消食, 化痰。 穿心莲 : 苦, 寒。入心、 肺二经。清热解毒, 清化湿热, 凉血消肿, 解蛇毒。桦木皮 : 苦, 寒。入 肺、 胃二经。 清热燥湿, 解毒消痈, 肺风毒疮, 祛痰平喘, 染发黑须。 鸭跖草 : 甘, 寒。 入心、 肝、 胆、 脾、 大肠五经。 清热解毒, 清热利湿, 利尿消肿, 凉血止血。 景天 : 苦、 酸, 寒。 入心、 肝、 肾、 大肠四经。清热解毒, 凉血止血。
18、。鹅掌金星草 : 苦, 凉。入肺、 肝、 肾三经。清热解毒, 凉血 通淋。蒟蒻 : 辛、 甘, 寒, 有毒。入肺、 脾、 胃三经。清热解毒, 消肿散结, 治疗消渴。碎米柴 : 甘、 苦, 凉。入脾、 胃、 心、 肾四经。清热解毒, 健脾利湿, 清热利湿。辟汗草 : 辛、 苦, 凉, 无毒。 入肝、 脾、 胃三经。清热解毒, 清热燥湿, 利尿通淋。鲜黄连 : 苦, 寒。入心、 肝、 胃、 大肠四经。 清热解毒, 凉血止血, 湿热泄泻。橄榄 : 甘、 涩、 酸, 平。入肺、 胃二经。清肺止咳, 清热解毒 利咽, 生津止渴, 解毒止痢, 平肝镇惊, 解鳖毒。爵床 : 咸、 微辛、 微苦, 寒。入肝、。
19、 胆、 脾三经。 清热解毒, 利湿消滞, 活血止痛。翻白草 : 甘、 微苦, 平 (偏凉) 。入肝、 胃、 大肠三经。清热解 毒, 凉血止血。八角莲 : 苦、 辛, 平。入心、 肺、 肾三经。清热解毒, 祛瘀消肿, 止咳化痰, 益肾 防劳。了哥王 : 苦、 辛, 寒, 有毒。入心、 肺、 小肠三经。清热解毒, 消毒散结, 止咳化痰, 泻下 通便, 祛风除痹。马蔺子 : 甘, 平。入脾、 胃、 肺三经。清热利湿, 解毒消肿, 凉血止血, 祛湿通 痹, 健脾和胃。天茄子 : 苦, 寒。入肺、 胃二经。清热泻火, 祛风止痛。无爷藤 : 甘、 苦, 寒。入 肝、 肾二经。清热利湿, 凉血解毒。无患子 。
20、: 苦、 微辛, 寒, 有小毒。入心、 肺二经。清热解毒, 止咳化痰, 消积杀虫, 燥湿束带。木芙蓉花 : 辛、 苦、 甘, 平。入肝、 肺二经。清热解毒, 凉血止 血, 消肿止痛。瓦松 : 酸、 苦、 凉。入肝、 肺二经。清热解毒, 凉血止血, 清热利湿。毛莨 : 辛, 温, 有毒。入肝、 胆、 心、 胃四经。利湿退黄, 温寒止痛, 散寒通滞。凤尾草 : 甘、 淡、 微苦, 寒。 入大肠、 肾、 心、 肝四经。清热利湿, 凉血止血, 消肿解毒。水蓼 : 辛, 温。入心经。祛湿止泻, 散瘀止痛, 解毒消肿, 杀虫疗疮。龙葵 : 甘、 微甘, 寒 ; 有小毒。入肺、 肝、 胃三经。清热解毒, 活。
21、血消肿, 化痰解痉, 清肝明目, 祛风止痒。白蔹 : 苦、 甘、 辛, 微寒。入心、 肝、 胃三经。消热 解毒, 理气散结, 凉血止血, 熄风止惊, 生肌止痛。板兰根 : 苦, 寒。入肝、 胃、 心三经。清热解 毒, 凉血止血, 利咽。虎杖 : 苦, 微寒。入肝、 胆、 肺三经。活血祛痰, 清热利湿, 化痰生咳, 解 毒止痛, 凉血止血, 泻热通便。虎掌草 : 苦、 辛, 平, 有毒。入肺、 胃、 肝三经。清热解毒, 活血 舒筋, 和胃止痛, 截疟。明党参 : 甘、 微苦, 微寒。入肺、 脾、 肝三经。清肺化痰, 平肝止眩, 健 脾和胃, 清热解毒。金果榄 : 苦, 寒。入肺、 脾、 肝三经。。
22、清热解毒, 清肝明目, 清热止嗽。金 银花 : 甘, 寒。入肺、 胃、 心、 脾四经。辛凉解表, 清热解毒, 凉血止痢。鱼腥草 : 辛, 寒。入肝、 肺二经。清热解毒, 解毒消痈, 利尿消肿。垂盆草 : 甘、 淡、 微酸, 凉。入肝、 胆、 心、 小肠四经。 清热解毒, 消肿排脓, 治疗缠腰火舟, 虫蛇咬伤, 烧伤烫伤。胡黄连 : 苦, 寒。入心、 肝、 胃、 大 肠、 胆、 脾六经。清退虚热, 凉血止血, 清热燥湿, 清热解毒, 杀虫消疳。鬼针草 : 苦, 平, 无毒。 入肺、 胃、 大肠、 胆四经。散瘀消肿, 截疟退热, 止泻除痢, 清热退黄, 清热消肿, 解虫蛇毒。蚤 休 : 辛、 苦,。
23、 寒。有小毒。入心、 肝、 肺三经。清热解毒, 消肿治痈, 凉肝熄风, 止咳平喘, 解蛇 毒。积雪草 : 苦、 辛, 寒。入心、 肺、 脾、 肝、 肾五经。清热利湿, 清热泻火, 消肿解毒, 凉血止 说 明 书 CN 103463370 B 5 4/5 页 6 血, 祛风化毒, 软坚散结。甘草 : 甘, 平。入十二经。补脾润肺, 益气复脉, 缓急止痛, 清热解 毒, 调和药性。 0018 具体实施方式 : 0019 取虎耳草 6g、 败酱草 2g、 罗锅底 6g、 金莲花 6g、 金盏银盘 8g、 贯叶连翘 6g、 珍珠草 6g、 茶叶 6g、 穿心莲 2g、 桦木皮 6g、 鸭跖草 2g、 。
24、景天 6g、 鹅掌金星草 6g、 蒟蒻 1g、 碎米柴 6g、 辟汗草 6g、 鲜黄连 6g、 橄榄 6g、 爵床 6g、 翻白草 6g、 八角莲 6g、 了哥王 6g、 马蔺子 2g、 天茄子 6g、 无爷藤 6g、 无患子 6g、 木芙蓉花 6g、 瓦松 6g、 毛莨 1g、 凤尾草 6g、 水蓼 2g、 龙葵 6g、 白蔹 6g、 板兰根 6g、 虎杖 6g、 虎掌草 6g、 明党参 6g、 金果榄 6g、 金银花 5g、 鱼腥草 6g、 垂盆草 6g、 胡黄连 8g、 鬼针草 6g、 蚤休 6g、 积雪草 6g 和甘草 9g, 将以上 46 味药一起放入 1800 毫升水 中, 浸泡3。
25、0分钟, 然后文火煎制30分钟, 过滤去渣, 煎出的药液即为治疗嗜食牛肚型腋下急 性化脓性淋巴结炎的中药。共煎药液 390 毫升, 当嗜食牛肚型腋下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的 病人需要治疗时, 使药液温度为 35, 每次 130 毫升, 口服, 每日三次, 二日为一疗程, 若症 状仍存, 再服第二疗程, 以至痊愈。 0020 383 例嗜食牛肚型腋下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患者中, 男性 217 例, 占 56.7% ; 女性 166 例, 占 43.3%。男性多于女性。 0021 表一、 383 例嗜食牛肚型腋下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患者的年龄范围 年龄 (岁)2730 3140 4150 5163 例数1722313112 百分比4.4%58.2%34.2%3.2% 0022 表二、 383 例嗜食牛肚型腋下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患者疗效表 疗效治愈好转 无效 例数3803无 百分比 99.2% 0.8% 无 0023 表三、 383 例嗜食牛肚型腋下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患者疗程表 治疗天数3 5 6 910 14 15 27 例数1124711213 百分比2.9% 64.5%29.2%3.4% 0024 表四、 383 例嗜食牛肚型腋下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患者治疗前后情况表 0025 说 明 书 CN 103463370 B 6 5/5 页 7 说 明 书 CN 103463370 B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