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外科护理用支腿 架。
背景技术
目前骨外科患者在治疗后受伤部位需要抬高以有助于伤口的愈 合,而现有的治疗架都比较大,其面积大小与治疗床相应,其面积较 大、体型笨重并固定在治疗床上,其高度无法调整,难以兼顾护理所 需的高度,患者在使用时有较强的不适感,且在护理时需要多人协助 患者才能进行护理,费时费力,给医护人员和患者都造成了诸多的不 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可以方便人们 使用的一种外科护理用支腿架。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外科护理用支腿架,包括支腿架主架,前支撑架,后支撑架, 支腿架主架上设有若干个绑带杆,绑带杆之间开有若干个透气孔,支 腿架主架两端分别设有斜面口与圆形口;支腿架主架靠近斜面口一侧 设有前支撑架,前支撑架下端设有前支撑架底座,前支撑架与支腿架 主架通过前支撑架旋转轴连接固定;支腿架主架靠近圆形口的一侧设 有后支撑架,后支撑架与支腿架主架通过后支撑架旋转轴连接固定, 后支撑架下端连接伸缩杆,伸缩杆连接后支撑架底座,所述后支撑架 上还设有后支撑架升降阀。
具体的,所述支腿架主架与斜面口、圆形口通过模具注塑一体制 成,斜面口的斜面角度为45度。
具体的,所述前支撑架底座与前支撑架、后支撑架底座与伸缩杆 分别通过焊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使用效果好, 拆装简便,方便了患者的治疗,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器械的舒适感,大 大减少了医护工作人员的护理工作量,给医护人员和患者都带来了极 大的便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外科护理用支腿架的结构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外科护理用支腿架的俯视结构图;
图中,1 支腿架主架,2 前支撑架,3 前支撑架底座,4 后支撑 架,5 伸缩杆,6 后支撑架底座,7 后支撑架旋转轴,8 后支撑架升降 阀,9 透气孔,10 绑带杆,11 前支撑架旋转轴,12 斜面口,13 圆形 口。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本实用新型一种 外科护理用支腿架,包括支腿架主架1,前支撑架2,后支撑架4, 支腿架主架1上设有若干个绑带杆10,绑带杆10之间开有若干个透 气孔9,支腿架主架1两端分别设有斜面口12与圆形口13;支腿架 主架1靠近斜面口12一侧设有前支撑架2,前支撑架2下端设有前 支撑架底座3,前支撑架2与支腿架主架1通过前支撑架旋转轴11 连接固定;支腿架主架1靠近圆形口13的一侧设有后支撑架4,后 支撑架4与支腿架主架1通过后支撑架旋转轴7连接固定,后支撑架 4下端连接伸缩杆5,伸缩杆5连接后支撑架底座6,所述后支撑架4 上还设有后支撑架升降阀8。
具体的,所述支腿架主架1与斜面口12、圆形口13通过模具注塑 一体制成,斜面口12的斜面角度为45度。
具体的,所述前支撑架底座3与前支撑架2、后支撑架底座6与 伸缩杆5分别通过焊接连接。
该实用新型一种外科护理用支腿架,使用时,将本新型置于患者 患肢下侧,根据患者的舒适度和治疗所需角度使用后支撑架升降阀8 调整后支撑架4的高度,后支撑架旋转轴7带动支腿架主体1升起; 升至适宜高度后锁死后支撑架升降阀8即可固定后支撑4的高度,患 者将患肢放在支腿架主架1上后,护理人员可用绳带缠绕在绑带杆 10上将患者的患肢进行固定,由于支腿架主架1有透气孔9设置, 所以完全可以避免患肢不透气引起患肢坏死的现象发生,斜面口12 与圆形口13主要是为方便患者的患肢在支腿架主架1上挪取方便而 设计;前支撑架底座3与后支撑架底座6为方形空心不锈钢底座,其 主要起稳定支腿架主架1的作用,使患者在使用时不会晃动。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得知在本实用新型 的启示下做出的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 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