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耳鸣的中药制剂.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8253733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63.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275620.X

申请日:

20170425

公开号:

CN108721554A

公开日:

2018110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9064,A61P27/16,A61K33/26

主分类号:

A61K36/9064,A61P27/16,A61K33/26

申请人:

郝纪涛

发明人:

郝纪涛

地址:

255200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县前街46号博山区科技开发咨询中心

优先权:

CN201710275620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耳鸣的中药制剂,各原料的重量组成为:熟地30克、山药30克、萸肉20克、泽泻15克、玄参20克、丹皮12克、炒山栀12克、磁石30克、炒酸枣仁20克、远志10克、五味子10克、菖蒲10克、龙胆草5克、竹茹20克、桔红15克、半夏12克、珍珠母30克、石决明30克、炒麦芽30克、甘草6克、砂仁5克。本发明具有有效减轻耳鸣症状的功效,具有见效快、疗效高、安全方便、无毒副作用等特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耳鸣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各中药原料的重量组成为:熟地30克、山药30克、萸肉20克、泽泻15克、玄参20克、丹皮12克、炒山栀12克、磁石30克、炒酸枣仁20克、远志10克、五味子10克、菖蒲10克、龙胆草5克、竹茹20克、桔红15克、半夏12克、珍珠母30克、石决明30克、炒麦芽30克、甘草6克、砂仁5克。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耳鸣的中药制剂,属中医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耳鸣是累及听觉系统的许多疾病不同病理变化的结果,病因复杂,机制不清,主要表现为无相应的外界声源或电刺激,而主观上在耳内或颅内有声音感觉。在临床上它既是许多疾病的伴发症状,也是一些严重疾病的首发症状(如听神经瘤)。总体说呈多样性,可单侧或双侧,也可为头鸣,可持续性存在也可间歇性出现,声音可以为各种各样,音调高低不等,有些耳鸣病人伴有听力下降,有些听力正常,但是耳鸣不会引起或加重听力下降。长期耳鸣会引起患者产生烦躁、焦虑、紧张、害怕或者抑郁的情绪,而不良的情绪状态可加重耳鸣,造成耳鸣与不良情绪之间的恶性循环,心理因素在耳鸣发病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耳鸣的中药制剂,具有疗效确切、见效快、疗效高、疗程短、安全方便等特点。

本发明治疗耳鸣的中药制剂,各中药原料的重量组成为:熟地30克、山药30克、萸肉20克、泽泻15克、玄参20克、丹皮12克、炒山栀12克、磁石30克、炒酸枣仁20克、远志10克、五味子10克、菖蒲10克、龙胆草5克、竹茹20克、桔红15克、半夏12克、珍珠母30克、石决明30克、炒麦芽30克、甘草6克、砂仁5克。

本发明中的药物机理如下:

熟地:熟地味甘微温质润,既补血滋阴,又能补精益髓.

山药:山药能益肾气,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润外相。

萸肉:其性平、味甘、酸,功能养肝肾,敛阴止汗救脱,为滋补肾阴要药,主要用于肝肾阴虚证,适用于肝肾两虚所致的腰膝酸软,眩晕耳鸣,阳痿、遗精,小便频数,虚汗不止等症。

泽泻:利水,渗湿,泄热。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呕吐,泻痢,痰饮,脚气,淋病,尿血。

玄参:温热病热和营血;身热;烦渴;舌绛;发斑;骨蒸劳嗽;虚烦不寤;津伤便秘;目涩昏花;咽喉喉肿痛;瘰疬痰核;痈疽疮毒。

丹皮:滋阴降火,解斑毒,利咽喉,通小便血滞。

炒山栀:治热病虚烦不眠,黄疸,淋病,消渴,目赤,咽痛,吐血,衄血,血痢,尿血,热毒疮疡,扭伤肿痛。

磁石:镇惊安神,平肝潜阳,聪耳明目,纳气平喘

炒酸枣仁:养肝,宁心,安神,敛汗

远志:具有安神益智、祛痰、消肿的功能,用于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多梦、健忘惊悸,神志恍惚,咳痰不爽,疮疡肿毒,乳房肿痛。

五味子:敛肺,滋肾,生津,收汗,涩精。治肺虚喘咳,口干作渴,自汗,盗汗,劳伤羸瘦,梦遗滑精,久泻久痢。

菖蒲:苦、辛,温。化痰,开窍,健脾,利湿。用于癫痫,惊悸健忘,神志不清,湿滞痞胀,泄泻痢疾,风湿疼痛,痈肿疥疮。

龙胆草:龙胆草为龙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条叶龙胆等的根和茎,主产东北地区,春、秋二季均可采收,以秋采者质量为佳。根及根茎入药。味苦,性寒,功专清热燥湿。其泻肝胆实火作用甚强,并可息风止痉止痛。

竹茹:具有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的功效。用于痰热咳嗽,胆火挟痰,惊悸不宁,心烦失眠,中风痰迷,舌强不语,胃热呕吐,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桔红:理气宽中,燥湿化痰。用于咳嗽痰多,食积伤酒,呕恶痞闷。

半夏:药用植物,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生用消疖肿作用。

珍珠母:平肝潜阳,清肝明目,镇惊安神。

石决明:有清热、镇静、降血压、拟交感神经的作用。

炒麦芽:主治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虚食少,乳汗郁积,乳房胀痛,妇女断乳。

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砂仁:味辛,性温。归脾、胃、肾经。芳香行散,降中有升。

本发明以熟地、山药、萸肉、泽泻、玄参为主药,丹皮、

炒山栀、磁石、炒酸枣仁、远志、五味子、菖蒲、龙胆草、竹茹、桔红为辅助药,半夏、珍珠母、石决明、炒麦芽、甘草、砂仁为佐使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使用的中草药均符合《中华人名共和国药典》规定,根据配伍,本发明具有除痰平喘的作用。

2、本发明辩证准确、配伍合理、用药精良、审因而治、治病求本。

以下为临床试验总结:临床试验治疗耳鸣患者150例。

耳鸣的症状:

治疗方案:服用实施例丸剂,一次一袋,日服三次,60天为一疗程。

治疗结果:耳鸣患者经过一个疗程治疗后痊愈76例,占50%,好转53例,占36%,无效20例,占14%,总有效率87%。通过治疗所示,对病人无任何副作用,三大常规化验及肝肾功能检测未发现异常。

治疗标准:

耳鸣症状基本消失。

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中药原料的重量组成为:熟地30克、山药30克、萸肉20克、泽泻15克、玄参20克、丹皮12克、炒山栀12克、磁石30克、炒酸枣仁20克、远志10克、五味子10克、菖蒲10克、龙胆草5克、竹茹20克、桔红15克、半夏12克、珍珠母30克、石决明30克、炒麦芽30克、甘草6克、砂仁5克。制备方法:将上药炮制合格、称量配齐,共轧为细粉、和匀、过80—100 目细罗,用冷开水将上药粉泛为小丸、晒干、装袋(一袋10克)。口服,一次 一袋,日服三次,60天为一疗程。

病例1:患者李某某,男,57岁,因听力下降、伴随耳鸣于2010年3月在当地医院诊为耳鸣症状,口服药物治疗月余无效,于2010年5月来诊我院,给予本发明药物治疗 一个疗程后症状全部消失,随访一年未复发。

病例2:患者张某某,男,59岁,因听力下降,出现头鸣被诊为耳鸣,口服本发明药物治疗一个疗程后症状、体征全部消失。随访一年未复发。

病例3:患者王某某,男66岁,素有高血压病史,一月前听力下降发作,出现耳鸣症状,经检查确诊为耳鸣,口服本发明药物治疗一个疗程后症状全部消失,随访一年未复发。

一种治疗耳鸣的中药制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治疗耳鸣的中药制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治疗耳鸣的中药制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耳鸣的中药制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耳鸣的中药制剂.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275620.X (22)申请日 2017.04.25 (71)申请人 郝纪涛 地址 255200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县前街 46号博山区科技开发咨询中心 (72)发明人 郝纪涛 (51)Int.Cl. A61K 36/9064(2006.01) A61P 27/16(2006.01) A61K 33/26(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耳鸣的中药制剂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耳鸣的中药制剂, 各原 料的重量组成为: 熟地30克、 山药30克、 。

2、萸肉20 克、 泽泻15克、 玄参20克、 丹皮12克、 炒山栀12克、 磁石30克、 炒酸枣仁20克、 远志10克、 五味子10 克、 菖蒲10克、 龙胆草5克、 竹茹20克、 桔红15克、 半夏12克、 珍珠母30克、 石决明30克、 炒麦芽30 克、 甘草6克、 砂仁5克。 本发明具有有效减轻耳鸣 症状的功效, 具有见效快、 疗效高、 安全方便、 无 毒副作用等特点。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CN 108721554 A 2018.11.02 CN 108721554 A 1.一种治疗耳鸣的中药制剂, 其特征在于各中药原料的重量组成为: 熟地30克、 山药30 克、 萸肉20克、 泽。

3、泻15克、 玄参20克、 丹皮12克、 炒山栀12克、 磁石30克、 炒酸枣仁20克、 远志 10克、 五味子10克、 菖蒲10克、 龙胆草5克、 竹茹20克、 桔红15克、 半夏12克、 珍珠母30克、 石决 明30克、 炒麦芽30克、 甘草6克、 砂仁5克。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8721554 A 2 一种治疗耳鸣的中药制剂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耳鸣的中药制剂, 属中医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耳鸣是累及听觉系统的许多疾病不同病理变化的结果, 病因复杂, 机制不清, 主要 表现为无相应的外界声源或电刺激, 而主观上在耳内或颅内有声音感觉。

4、。 在临床上它既是 许多疾病的伴发症状, 也是一些严重疾病的首发症状 (如听神经瘤) 。 总体说呈多样性, 可单 侧或双侧, 也可为头鸣, 可持续性存在也可间歇性出现, 声音可以为各种各样, 音调高低不 等, 有些耳鸣病人伴有听力下降, 有些听力正常, 但是耳鸣不会引起或加重听力下降。 长期 耳鸣会引起患者产生烦躁、 焦虑、 紧张、 害怕或者抑郁的情绪, 而不良的情绪状态可加重耳 鸣, 造成耳鸣与不良情绪之间的恶性循环, 心理因素在耳鸣发病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耳鸣的中药制剂, 具有疗效确切、 见效快、 疗效高、 疗程短、 安全方便等特点。 000。

5、4 本发明治疗耳鸣的中药制剂, 各中药原料的重量组成为: 熟地30克、 山药30克、 萸 肉20克、 泽泻15克、 玄参20克、 丹皮12克、 炒山栀12克、 磁石30克、 炒酸枣仁20克、 远志10克、 五味子10克、 菖蒲10克、 龙胆草5克、 竹茹20克、 桔红15克、 半夏12克、 珍珠母30克、 石决明30 克、 炒麦芽30克、 甘草6克、 砂仁5克。 0005 本发明中的药物机理如下: 熟地: 熟地味甘微温质润, 既补血滋阴, 又能补精益髓. 山药: 山药能益肾气, 健脾胃, 止泄痢, 化痰涎, 润外相。 0006 萸肉: 其性平、 味甘、 酸, 功能养肝肾, 敛阴止汗救脱, 为滋。

6、补肾阴要药, 主要用于肝 肾阴虚证, 适用于肝肾两虚所致的腰膝酸软, 眩晕耳鸣, 阳痿、 遗精, 小便频数, 虚汗不止等 症。 0007 泽泻: 利水, 渗湿, 泄热。 治小便不利, 水肿胀满, 呕吐, 泻痢, 痰饮, 脚气, 淋病, 尿 血。 0008 玄参: 温热病热和营血; 身热; 烦渴; 舌绛; 发斑; 骨蒸劳嗽; 虚烦不寤; 津伤便秘; 目 涩昏花; 咽喉喉肿痛; 瘰疬痰核; 痈疽疮毒。 0009 丹皮: 滋阴降火, 解斑毒, 利咽喉, 通小便血滞。 0010 炒山栀: 治热病虚烦不眠, 黄疸, 淋病, 消渴, 目赤, 咽痛, 吐血, 衄血, 血痢, 尿血, 热 毒疮疡, 扭伤肿痛。。

7、 0011 磁石: 镇惊安神, 平肝潜阳, 聪耳明目, 纳气平喘 炒酸枣仁: 养肝, 宁心, 安神, 敛汗 远志: 具有安神益智、 祛痰、 消肿的功能, 用于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多梦、 健忘惊悸, 神 志恍惚, 咳痰不爽, 疮疡肿毒, 乳房肿痛。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8721554 A 3 0012 五味子: 敛肺, 滋肾, 生津, 收汗, 涩精。 治肺虚喘咳, 口干作渴, 自汗, 盗汗, 劳伤羸 瘦, 梦遗滑精, 久泻久痢。 0013 菖蒲: 苦、 辛, 温。 化痰, 开窍, 健脾, 利湿。 用于癫痫, 惊悸健忘, 神志不清, 湿滞痞 胀, 泄泻痢疾, 风湿疼痛, 痈肿疥疮。。

8、 0014 龙胆草: 龙胆草为龙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条叶龙胆等的根和茎, 主产东北地区, 春、 秋二季均可采收, 以秋采者质量为佳。 根及根茎入药。 味苦, 性寒, 功专清热燥湿。 其泻肝 胆实火作用甚强, 并可息风止痉止痛。 0015 竹茹: 具有清热化痰, 除烦, 止呕的功效。 用于痰热咳嗽, 胆火挟痰, 惊悸不宁, 心烦 失眠, 中风痰迷, 舌强不语, 胃热呕吐, 妊娠恶阻, 胎动不安。 0016 桔红: 理气宽中, 燥湿化痰。 用于咳嗽痰多, 食积伤酒, 呕恶痞闷。 0017 半夏: 药用植物, 具有燥湿化痰, 降逆止呕, 生用消疖肿作用。 0018 珍珠母: 平肝潜阳, 清肝明目, 镇。

9、惊安神。 0019 石决明: 有清热、 镇静、 降血压、 拟交感神经的作用。 0020 炒麦芽: 主治食积不消, 脘腹胀痛, 脾虚食少, 乳汗郁积, 乳房胀痛, 妇女断乳。 0021 甘草: 清热解毒、 调和诸药。 0022 砂仁: 味辛, 性温。 归脾、 胃、 肾经。 芳香行散, 降中有升。 0023 本发明以熟地、 山药、 萸肉、 泽泻、 玄参为主药, 丹皮、 炒山栀、 磁石、 炒酸枣仁、 远志、 五味子、 菖蒲、 龙胆草、 竹茹、 桔红为辅助药, 半夏、 珍珠 母、 石决明、 炒麦芽、 甘草、 砂仁为佐使药。 0024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 本发明所使用的中草。

10、药均符合 中华人名共和国药典 规定, 根据配伍, 本发明具有 除痰平喘的作用。 0025 2、 本发明辩证准确、 配伍合理、 用药精良、 审因而治、 治病求本。 0026 以下为临床试验总结: 临床试验治疗耳鸣患者150例。 0027 耳鸣的症状: 治疗方案: 服用实施例丸剂, 一次一袋, 日服三次, 60天为一疗程。 0028 治疗结果: 耳鸣患者经过一个疗程治疗后痊愈76例, 占50%, 好转53例, 占36%, 无效 20例, 占14%, 总有效率87%。 通过治疗所示, 对病人无任何副作用, 三大常规化验及肝肾功能 检测未发现异常。 0029 治疗标准: 耳鸣症状基本消失。 0030 。

11、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0032 中药原料的重量组成为: 熟地30克、 山药30克、 萸肉20克、 泽泻15克、 玄参20克、 丹 皮12克、 炒山栀12克、 磁石30克、 炒酸枣仁20克、 远志10克、 五味子10克、 菖蒲10克、 龙胆草5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8721554 A 4 克、 竹茹20克、 桔红15克、 半夏12克、 珍珠母30克、 石决明30克、 炒麦芽30克、 甘草6克、 砂仁5 克。 制备方法: 将上药炮制合格、 称量配齐, 共轧为细粉、 和匀、 过80100 目细罗, 用冷开。

12、水 将上药粉泛为小丸、 晒干、 装袋 (一袋10克) 。 口服, 一次 一袋, 日服三次, 60天为一疗程。 0033 病例1: 患者李某某, 男, 57岁, 因听力下降、 伴随耳鸣于2010年3月在当地医院诊为 耳鸣症状, 口服药物治疗月余无效, 于2010年5月来诊我院, 给予本发明药物治疗 一个疗程 后症状全部消失, 随访一年未复发。 0034 病例2: 患者张某某, 男, 59岁, 因听力下降, 出现头鸣被诊为耳鸣, 口服本发明药物 治疗一个疗程后症状、 体征全部消失。 随访一年未复发。 0035 病例3: 患者王某某, 男66岁, 素有高血压病史, 一月前听力下降发作, 出现耳鸣症 状, 经检查确诊为耳鸣, 口服本发明药物治疗一个疗程后症状全部消失, 随访一年未复发。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8721554 A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