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仿针灸康复推拿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便携式仿针灸康复推拿器.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318503.7 (22)申请日 2017.05.08 (71)申请人 黄河科技学院 地址 450063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连云路 123号 (72)发明人 陈小伟 杨国防 陈丽花 张保丰 张洛明 刘德波 郑帅 (74)专利代理机构 青岛致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7236 代理人 庞庆芳 (51)Int.Cl. A61H 7/00(2006.01) A61H 15/00(2006.01) A61H 39/04(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便携。
2、式仿针灸康复推拿器 (57)摘要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尤其是一种便携 式仿针灸康复推拿器, 针对现有的便携式仿针灸 康复推拿器不能同时按摩脚底和小腿部的问题, 现提出如下解决方案, 包括顶部开口的安装壳, 所述安装壳的内部固定有中空的安装板, 且安装 板的内部设有内齿轮, 所述内齿轮的顶部固定有 T形块, 且T形块包括上下设置的矩形段和圆形 段, 所述安装壳的内部设有底部推拿结构, 且底 部推拿结构的外侧设有限位套和固定套, 所述限 位套位于固定套的外侧, 且限位套和固定套的底 部与安装板固定连接。 本发明通过设置的伺服电 机、 第一齿轮、 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等结构的配 合使用, 能够同。
3、时进行脚底和小腿的仿针灸推拿 按摩。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CN 107157724 A 2017.09.15 CN 107157724 A 1.一种便携式仿针灸康复推拿器, 包括顶部开口的安装壳(1),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 壳(1)的内部固定有中空的安装板(2), 且安装板(2)的内部设有内齿轮(10), 所述内齿轮 (10)的顶部固定有T形块(11), 且T形块(11)包括上下设置的矩形段和圆形段, 所述安装壳 (1)的内部设有底部推拿结构(12), 且底部推拿结构(12)的外侧设有限位套(15)和固定套 (16), 所述限位套(15)位于固定套(16)的外侧, 且限位。
4、套(15)和固定套(16)的底部与安装 板(2)固定连接, 所述安装板(2)的底部固定有位于安装壳(1)内的伺服电机(3), 且伺服电 机(3)的输出轴固定有第一齿轮(4), 所述第一齿轮(4)的外侧环绕设置有第二齿轮(5), 且 第二齿轮(5)的顶部固定有第一转轴(6), 所述第一转轴(6)的顶部固定有位于安装板(2)内 的第三齿轮(8), 且第三齿轮(8)环绕内齿轮(10)等距离分布设置, 所述第三齿轮(8)的外侧 等距离环绕设置有外齿轮(9), 且外齿轮(9)的顶部上方固定有螺杆(13), 所述螺杆(13)与 固定套(16)之间设有环绕固定套(16)设置的仿针灸结构(17), 仿针灸结构。
5、(17)沿着固定套 (16)的高度方向等距离分布设置, 且仿针灸结构(17)远离固定套(16)的一侧设有顶撑结构 (14), 所述仿针灸结构(17)包括第二针灸柱(171), 且第二针灸柱(171)的一端固定有位于 固定套(16)靠近限位套(15)一侧的顶撑块(172), 所述顶撑块(172)靠近第二针灸柱(171) 的一侧固定有位于第二针灸柱(171)两侧的第二弹簧(173), 且第二弹簧(173)远离顶撑块 (172)的一端与固定套(16)固定连接, 所述顶撑结构(14)包括限位滑块(141), 所述限位滑 块(141)滑动套接在限位套(15)与安装壳(1)之间, 且限位滑块(141)远离。
6、安装壳(1)的一端 固定有顶撑板(143), 所述顶撑板(143)设有与螺杆(13)大小适配的螺纹孔(142), 且螺杆 (13)螺纹转动套接在螺纹孔(142)的内部, 所述底部推拿结构(12)包括内部安装壳(121), 且内部安装壳(121)的的内部设有转动板(122), 所述转动板(122)的顶部延长度方向固定 有第一凸柱(123), 第一凸柱(123)为单排设置, 且第一凸柱(123)的顶部上方设有第一针灸 柱(124), 所述第一针灸柱(124)靠近第一凸柱(123)的一端固定套接有限位块(125), 且第 一针灸柱(124)的外侧设有第一弹簧(126), 所述第一弹簧(126)的顶部。
7、与内部安装壳(121) 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 且第一弹簧(126)的底部与限位块(125)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仿针灸康复推拿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部安装壳 (121)的底部设有与T形块(11)的圆形段直径适配的第一圆孔, 且T形块(11)的圆形段转动 套接在第一圆孔, 且内部安装壳(121)的顶部设有多组与第一针灸柱(124)大小适配的第二 圆孔, 且第二圆孔环绕内部安装壳(121)的顶部中心等距离设置, 且第一针灸柱(124)滑动 套接在第二圆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仿针灸康复推拿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板 (122)的底部设有与T形块(1。
8、1)的矩形段大小适配的矩形槽, 且T形块(11)的矩形段套接在 矩形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仿针灸康复推拿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套(16) 的外侧设有与第二针灸柱(171)大小适配且位置对应的通孔, 且第二针灸柱(171)滑动套接 在通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仿针灸康复推拿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齿轮 (8)和外齿轮(9)均位于安装板(2)的内部, 且第三齿轮(8)与外齿轮(9)和内齿轮(10)均适 配, 且第三齿轮(8)与外齿轮(9)和内齿轮(10)均啮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仿针灸康复推拿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齿轮 权。
9、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07157724 A 2 (5)的两侧设有限位柱(7), 且限位柱(7)的顶部与安装板(2)固定连接, 且限位柱(7)的底部 位于第二齿轮(5)的顶部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仿针灸康复推拿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套(15) 沿着高度方向开设有滑槽, 且螺纹孔(142)滑动套接在滑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仿针灸康复推拿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齿轮 (4)与第二齿轮(5)适配, 且第一齿轮(4)与第二齿轮(5)啮合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仿针灸康复推拿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针灸柱 (124。
10、)、 第一凸柱(123)、 第二针灸柱(171)、 顶撑板(143)和顶撑块(172)均设有弧形接触段。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仿针灸康复推拿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壳(1) 的两侧设有扶手, 且内部安装壳(121)的顶部设有拉环。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07157724 A 3 一种便携式仿针灸康复推拿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仿针灸康复推拿器。 背景技术 0002 针灸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 它是一种 “内病外治” 的医术。 是通过经 络、 腧穴的传导作用, 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 来治疗全身疾。
11、病的。 针灸疗法是祖国医学遗 产的一部分, 也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民族医疗方法。 千百年来, 对保卫健康, 繁衍民族, 有过卓 越的贡献, 直到如今, 仍然担当着这个任务, 为广大群众所信赖。 推拿按摩是当今医学领域 进行康复治疗时经常使用到的手段, 在一些, 推拿康复治疗之中也经常会配合使用针灸进 行康复治疗。 0003 但是当今的针灸和推拿往往是两种分开的治疗手段, 无法同时进行。 同时, 人工操 作针灸和推拿按摩康复的过程, 往往需要医务人员长时间的护理, 造成了医务人员的工作 量大大增加, 给医务人员带来很大的不便。 因此需要一种能够进行仿针灸推拿的推拿按摩 器, 使得使用者即使一个人, 。
12、也可进行仿针灸推拿康复。 同时, 现有的仿针灸推拿器大多是 针对于颈部, 腰部和背部的推拿器, 对于小腿部的推拿器比较少, 而那些能够用于小腿部仿 针灸推拿的推拿器, 又只能单独对小腿部使用, 无法同时对脚底和小腿部进行按摩康复, 使 用不够灵活。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便携式仿针灸康复推拿器, 解决了现有的便携式仿针灸康复推 拿器不能同时按摩脚底和小腿部的问题。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便携式仿针灸康复推拿器, 包括顶部开口的安装壳, 所述安装壳的内部固定 有中空的安装板, 且安装板的内部设有内齿轮, 所述内齿轮的顶部固定有T形块。
13、, 且T形块包 括上下设置的矩形段和圆形段, 所述安装壳的内部设有底部推拿结构, 且底部推拿结构的 外侧设有限位套和固定套, 所述限位套位于固定套的外侧, 且限位套和固定套的底部与安 装板固定连接, 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固定有位于安装壳内的伺服电机, 且伺服电机的输出轴 固定有第一齿轮, 所述第一齿轮的外侧环绕设置有第二齿轮, 且第二齿轮的顶部固定有第 一转轴, 所述第一转轴的顶部固定有位于安装板内的第三齿轮, 且第三齿轮环绕内齿轮等 距离分布设置, 所述第三齿轮的外侧等距离环绕设置有外齿轮, 且外齿轮的顶部上方固定 有螺杆, 所述螺杆与固定套之间设有环绕固定套设置的仿针灸结构, 仿针灸结构沿着固。
14、定 套的高度方向等距离分布设置, 且仿针灸结构远离固定套的一侧设有顶撑结构, 所述仿针 灸结构包括第二针灸柱, 且第二针灸柱的一端固定有位于固定套靠近限位套一侧的顶撑 块, 所述顶撑块靠近第二针灸柱的一侧固定有位于第二针灸柱两侧的第二弹簧, 且第二弹 簧远离顶撑块的一端与固定套固定连接, 所述顶撑结构包括限位滑块, 所述限位滑块滑动 套接在限位套与安装壳之间, 且限位滑块远离安装壳的一端固定有顶撑板, 所述顶撑板设 说 明 书 1/4 页 4 CN 107157724 A 4 有与螺杆大小适配的螺纹孔, 且螺杆螺纹转动套接在螺纹孔的内部, 所述底部推拿结构包 括内部安装壳, 且内部安装壳的的内。
15、部设有转动板, 所述转动板的顶部延长度方向固定有 第一凸柱, 第一凸柱为单排设置, 且第一凸柱的顶部上方设有第一针灸柱, 所述第一针灸柱 靠近第一凸柱的一端固定套接有限位块, 且第一针灸柱的外侧设有第一弹簧, 所述第一弹 簧的顶部与内部安装壳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 且第一弹簧的底部与限位块固定连接。 0007 优选的, 所述内部安装壳的底部设有与T形块的圆形段直径适配的第一圆孔, 且T 形块的圆形段转动套接在第一圆孔, 且内部安装壳的顶部设有多组与第一针灸柱大小适配 的第二圆孔, 且第二圆孔环绕内部安装壳的顶部中心等距离设置, 且第一针灸柱滑动套接 在第二圆孔内。 0008 优选的, 所述转动板。
16、的底部设有与T形块的矩形段大小适配的矩形槽, 且T形块的 矩形段套接在矩形槽内。 0009 优选的, 所述固定套的外侧设有与第二针灸柱大小适配且位置对应的通孔, 且第 二针灸柱滑动套接在通孔内。 0010 优选的, 所述第三齿轮和外齿轮均位于安装板的内部, 且第三齿轮与外齿轮和内 齿轮均适配, 且第三齿轮与外齿轮和内齿轮均啮合连接。 0011 优选的, 所述第二齿轮的两侧设有限位柱, 且限位柱的顶部与安装板固定连接, 且 限位柱的底部位于第二齿轮的顶部上方。 0012 优选的, 所述限位套沿着高度方向开设有滑槽, 且螺纹孔滑动套接在滑槽内。 0013 优选的, 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适配, 且。
17、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 0014 优选的, 所述第一针灸柱、 第一凸柱、 第二针灸柱、 顶撑板和顶撑块均设有弧形接 触段。 0015 优选的, 所述安装壳的两侧设有扶手, 且内部安装壳的顶部设有拉环。 0016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7 1、 本发明中通过安装壳两侧设置的扶手, 方便使用者携带和移动, 同时, 通过内部 安装壳顶部设置的拉环, 使得人力可以取出内部安装壳, 使用灵活。 0018 2、 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的伺服电机、 第一齿轮、 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等结构的配合 使用, 能够同时驱动外齿轮和内齿轮转动, 驱动方式灵活, 只需一个伺服电机即可同时进行 脚底。
18、和小腿的仿针灸推拿按摩, 操作简单, 一个人即可完成。 0019 3、 本发明中通过设置外齿轮、 螺杆、 限位滑块、 顶撑板、 顶撑块和第二弹簧等结构 的配合使用, 使得第二针灸柱能够不断的撞击小腿部皮肤, 进而取到类似针灸推拿的作用, 可以加快血液循环, 使病人腿部康复更快, 正常人长期使用可以使小腿部皮肤变得更加紧 致。 0020 4、 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的内齿轮、 T形块、 转动板、 第一凸柱和第一弹簧等结构的配 合使用, 使得第一针灸柱能够不断地撞击脚底皮肤, 进而刺激脚底皮肤和穴道, 取到类似针 灸推拿的效果, 有益于身体康复和健康。 附图说明 0021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便携式仿。
19、针灸康复推拿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便携式仿针灸康复推拿器的底部推拿结构示意图; 说 明 书 2/4 页 5 CN 107157724 A 5 0023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便携式仿针灸康复推拿器的第二针灸柱俯视布置示意 图; 0024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便携式仿针灸康复推拿器的顶撑结构俯视示意图; 0025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便携式仿针灸康复推拿器的防针灸结构示意图; 0026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便携式仿针灸康复推拿器的第一针灸柱布置示意图。 0027 图中: 1安装壳、 2安装板、 3伺服电机、 4第一齿轮、 5第二齿轮、 6第一转轴、 7限位柱。
20、、 8第三齿轮、 9外齿轮、 10内齿轮、 11T 形块、 12底部推拿结构、 121内部安装壳、 122转动板、 123第一凸柱、 124第一针灸柱、 125限位块、 126第一弹簧、 13螺杆、 14顶撑结构、 141限位滑 块、 142螺纹孔、 143顶撑板、 15限位套、 16固定套、 17仿针灸结构、 171第二针灸柱、 172顶撑 块、 173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 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9 参照图1-6, 一种便携式仿针灸康复。
21、推拿器, 包括顶部开口的安装壳1, 安装壳1的 内部固定有中空的安装板2, 且安装板2的内部设有内齿轮10, 内齿轮10的顶部固定有T形块 11, 且T形块11 包括上下设置的矩形段和圆形段, 安装壳1的内部设有底部推拿结构 12, 且 底部推拿结构12的外侧设有限位套15和固定套16, 限位套 15位于固定套16的外侧, 且限位 套15和固定套16的底部与安装板 2固定连接, 安装板2的底部固定有位于安装壳1内的伺服 电机3, 且伺服电机3的输出轴固定有第一齿轮4, 第一齿轮4的外侧环绕设置有第二齿轮5, 且第二齿轮5的顶部固定有第一转轴6, 第一转轴 6的顶部固定有位于安装板2内的第三齿 。
22、轮8, 且第三齿轮8环绕内齿轮10等距离分布设置, 第三齿轮8的外侧等距离环绕设置有外齿 轮9, 且外齿轮9的顶部上方固定有螺杆13, 螺杆13与固定套16之间设有环绕固定套16设置 的仿针灸结构17; 0030 仿针灸结构17沿着固定套16的高度方向等距离分布设置, 且仿针灸结构17远离固 定套16的一侧设有顶撑结构14, 仿针灸结构17 包括第二针灸柱171, 且第二针灸柱171的一 端固定有位于固定套16 靠近限位套15一侧的顶撑块172, 顶撑块172靠近第二针灸柱171 的一侧固定有位于第二针灸柱171两侧的第二弹簧173, 且第二弹簧 173远离顶撑块172的 一端与固定套16固定。
23、连接; 0031 顶撑结构14包括限位滑块141, 限位滑块141滑动套接在限位套15与安装壳1之间, 且限位滑块141远离安装壳1的一端固定有顶撑板143, 顶撑板143设有与螺杆13大小适配的 螺纹孔142, 且螺杆13螺纹转动套接在螺纹孔142的内部; 0032 底部推拿结构12包括内部安装壳121, 且内部安装壳121的的内部设有转动板122, 转动板122的顶部延长度方向固定有第一凸柱 123, 第一凸柱123为单排设置, 且第一凸柱 123的顶部上方设有第一针灸柱124, 第一针灸柱124靠近第一凸柱123的一端固定套接有限 位块125, 且第一针灸柱124的外侧设有第一弹簧126。
24、, 第一弹簧 126的顶部与内部安装壳 121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 且第一弹簧126 的底部与限位块125固定连接, 内部安装壳121的 底部设有与T形块 11的圆形段直径适配的第一圆孔, 且T形块11的圆形段转动套接在第一 圆孔, 且内部安装壳121的顶部设有多组与第一针灸柱124大小适配的第二圆孔, 且第二圆 说 明 书 3/4 页 6 CN 107157724 A 6 孔环绕内部安装壳121的顶部中心等距离设置, 且第一针灸柱124滑动套接在第二圆孔内; 0033 转动板122的底部设有与T形块11的矩形段大小适配的矩形槽, 且T形块11的矩形 段套接在矩形槽内, 固定套16的外侧设有与。
25、第二针灸柱171大小适配且位置对应的通孔, 且 第二针灸柱171滑动套接在通孔内, 第三齿轮8和外齿轮9均位于安装板2的内部, 且第三齿 轮8与外齿轮9和内齿轮10均适配, 且第三齿轮8与外齿轮9和内齿轮10均啮合连接, 第二齿 轮5的两侧设有限位柱7, 且限位柱7 的顶部与安装板2固定连接, 且限位柱7的底部位于第 二齿轮5的顶部上方, 限位套15沿着高度方向开设有滑槽, 且螺纹孔142滑动套接在滑槽内, 第一齿轮4与第二齿轮5适配, 且第一齿轮4与第二齿轮5啮合连接, 第一针灸柱124、 第一凸 柱123、 第二针灸柱171、 顶撑板143和顶撑块172均设有弧形接触段, 安装壳1的两侧设。
26、有扶 手, 且内部安装壳121的顶部设有拉环。 0034 本发明中, 通过安装壳1的两侧的扶手, 方便携带, 同时, 通过内部安装壳121的顶 部的拉环, 可以很方便的取出安装壳121。 本发明在使用时, 将脚部放置在安装壳1内, 并置 于固定套16内侧, 通过设置的伺服电机3可以驱动第一齿轮4转动, 第一齿轮4转动将驱动第 二齿轮5转动, 第二齿轮5转动可以通过第一转轴6带动第三齿轮8转动, 第三齿轮8转动将带 动外齿轮9和内齿轮10转动。 设置的外齿轮9转动可以带动螺杆13转动, 由于限位滑块141的 限制作用, 使得动螺杆13转动时, 顶撑板143只能上下运动, 进而不断的与顶撑块172。
27、接触并 挤压顶撑块172, 使得第二针灸柱171不断的撞击小腿部皮肤, 取到针灸的作用, 可以加快血 液循环, 长期使用可以使小腿部皮肤变得更加紧致。 设置的内齿轮10转动转动, 可以带动 T 形块11转动, T形块11矩形段可以带动转动板122转动, 进而使得第一凸柱123不断的与第一 针灸柱124接触, 并挤压第一针灸柱 124, 第一针灸柱124受到挤压将不断地撞击脚底皮肤, 进而刺激脚底皮肤和穴道, 同时, 取到类似针灸的效果, 有益于身体健康。 0035 以上所述, 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 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 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4/4 页 7 CN 107157724 A 7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8 CN 107157724 A 8 图3 图4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9 CN 107157724 A 9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10 CN 107157724 A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