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转炉的炉管.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822712 上传时间:2018-03-14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2.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220680.4

申请日:

2011.08.03

公开号:

CN102353251A

公开日:

2012.02.15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F27B 7/22申请公布日:20120215|||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7B 7/22申请日:20110803|||公开

IPC分类号:

F27B7/22

主分类号:

F27B7/22

申请人:

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思志; 吴国根; 张忠健; 罗劲松; 谢英; 赵声志

地址:

412009 湖南省株洲市荷塘区钻石路28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长沙永星专利商标事务所 43001

代理人:

周咏;米中业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回转管炉的炉管,进料管、出料管、中间高温炉管同轴布置,通过均布的紧固件连为一体,中间高温炉管由若干根圆周均布的、截面呈圆形、方形、或扇形的行星管组成,第一中间法兰盘、第二中间法兰盘上设置有与行星管数量相同且相配的通孔;本发明的回转管炉的炉管不仅能保证物料充分反应,并且单炉产量高、热能利用率高、单位消耗较低。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回转管炉的炉管, 包括带有进料端法兰 (2) 的进料管 (1) , 带有出料端法兰 (8) 的出料管 (9), 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中间法兰 (4) 、 第二中间法兰 (6) 的中间高温炉管 (5) , 分别置于进料端法兰 (2) 与第一中间法兰 (4) 间、 第二中间法兰 (6) 与出料端法兰 (8) 间 的第一高温垫 (3) 与第二高温垫 (7) ; 所述进料管 (1) 、 出料管 (9)、 中间高温炉管 (5) 同轴 布置, 与第一高温垫 (3) 、 第二高温垫 (7) 一道, 通过均布的紧固件 (11) 连为一体 ; 其特征在 于: 所述中间高温炉管 (5) 由若干个圆周均布的行星管 (51) 组成 ; 所述第一中间法兰 (4)、 第二中间法兰 (6) 上设置有与所述行星管 (51) 数量相同且相配的通孔 (41) 。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回转管炉的炉管,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行星管 (51) 截面呈圆形、 方形、 或扇形。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回转管炉的炉管,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行星管 (51) 截面为扇形 时, 相邻管壁合二为一形成若干个截面呈扇形的炉管腔室。
4: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3 之一所述的回转管炉的炉管,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若干行星管 (51) 远离炉管轴线 (10) 的最外沿内壁所在圆的直径 D2 略大于进料管 (1) 的内径 D1、 且略 小于出料管 (9) 的内径 D3。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3 所述的回转管炉的炉管,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若干个行星管 (51) 为 2~9 个。

说明书


一种回转炉的炉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冶金行业用回转炉的炉管。背景技术 目前冶金行业用于还原、 煅烧的回转炉, 如 APT(或仲钼酸氨) 煅烧炉、 氧化钨 (钼) 还原炉等, 均采用同轴布置的相同直径的进料管、 中间高温炉管、 出料管来组成炉管, 为便 于进、 出料, 通常采用同轴倾斜布置, 物料通过进料管集中输入, 物料随炉管缓慢回转、 翻 落, 在中间高温炉管、 反应气氛中、 一定高温下完成还原或煅烧, 再从出料管出料。 由于物料 大多集中在炉管底部的狭窄面, 随炉回转、 翻落中并不能与反应气氛充分接触, 有一定的团 聚结块。同时, 受物料重力、 炉管内弧度、 工艺要求等影响, 物料集中在炉管底部, 且高度只 占到炉管直径的 5% 以内, 单台回转炉产量低, 热能利用率低, 能耗高, 导致生产成本高、 经 济效益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不足, 提供一种能保证物料充分反应、 单炉产量高、 热能利用率 高、 单位消耗较低的回转管炉的炉管。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 本发明回转管炉的炉管包括带有进料端法兰盘的进料管, 带 有出料端法兰盘的出料管, 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中间法兰盘、 第二中间法兰盘的中间高温 炉管, 分别置于进料端法兰盘与第一中间法兰盘间、 第二中间法兰盘与出料端法兰盘间的 第一高温垫与第二高温垫 ; 所述进料管、 出料管、 中间高温炉管同轴布置, 与第一高温垫、 第 二高温垫一道, 通过均布的紧固件连为一体 ;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中间高温炉管由若干根圆 周均布的行星管组成 ; 第一中间法兰盘、 第二中间法兰盘上设置有与行星管数量相同且相 配的通孔。
     所述行星管截面呈圆形、 方形、 或扇形。
     所述行星管截面为扇形时, 相邻管壁合二为一形成若干截面呈扇形的炉管腔室。
     作为改进, 所述若干行星管远离炉管轴线的最外沿内壁所在圆的直径 D2 略大于进 料管内径 D1、 且略小于出料管的内径 D3。
     为便于制作、 安装, 根据回转管炉整体尺寸, 所述若干个行星管为 2~9 个。
     由于位于高温反应区的中间高温炉管是由若干根圆周均布的行星管组成的, 物料 通过进料管集中输入, 再分散到中间高温炉管的各个行星管内, 物料一边随整个炉管缓慢 回转, 类似公转, 一边在行星管内翻转, 类似自转, 反应气氛也能均匀分散到各个行星管里, 使得物料与反应气氛充分接触, 反应完成再集中从出料管出料。 相对于现有技术, 行星管内 较少的物料能与更多的反应气氛接触, 还原或煅烧更为充分, 产品质量更高。 物料虽然仍集 中在各个行星管底部, 但其高度可占到了炉管直径的 15% 以上, 使得单炉产量大大提高 ; 并 且在整个炉管回转过程中, 各个行星管公转均匀受热, 最大限度地利用热能。因此, 采用本 发明的回转管炉的炉管, 能保证物料充分反应、 单炉产量高、 热能利用率高, 成本降低、 经济
     效益提高。
     进料管内径 D1、 行星管远离炉管轴线的最外沿内壁所在圆的直径 D2、 出料管内径 D3 可以相同, 但满足 D1 略小于 D2 、 D2 略小于 D3, 可以使物料顺利进出整个炉管而不堵料。 附图说明
     图 1 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 1、 进料管 ; 2、 进料端法兰 ; 3、 第一高温垫 ; 4、 第一中间法兰 ; 5 中间高温炉管 ; 51、 行 星管 ; 6、 第二中间法兰 ; 7、 第二高温垫 ; 8、 出料端法兰 ; 9、 出料管 ; 10、 炉管轴线 ; 11、 紧固 件。
     图 2 是图 1 的左视图。
     图 3 是实施例 1 中图 1 的 A-A 剖视图, 其中行星管 51 为 9 根, 截面呈圆形。
     图 4 是实施例 2 中图 1 的 A-A 剖视图, 其中行星管 51 为 9 根, 截面呈方形。
     图 5 是实施例 3 中图 1 的 A-A 剖视图, 其中行星管 51 为 6 根, 截面呈扇形。
     图 6 是实施例 4 扇形行星管相邻管壁合二为一时图 1 的 A-A 剖视图, 共 9 个小扇 形腔。
     图 7 是图 1 的 B-B 放大示意图。 图 8 是图 1 的 C-C 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 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1 : 本发明的回转管炉的炉管, 如图 1、 2 所示, 包括带有进料端法兰 2 的进 料管 1, 带有出料端法兰 8 的出料管 9, 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中间法兰 4、 第二中间法兰 6 的 中间高温炉管 5, 分别置于进料端法兰 2 与第一中间法兰 4 间、 第二中间法兰 6 与出料端法 兰 8 间的第一高温垫 3 与第二高温垫 7 ; 进料管 1、 出料管 9、 中间高温炉管 5 同轴布置, 与 第一高温垫 3、 第二高温垫 7 一道, 通过均布的紧固件 11 连为一体。轴线水平或倾斜, 倾斜 更佳。 (以下实施例均相同) 中间高温炉管 5 由 9 根沿圆周均布的、 截面呈圆形的行星管 51 组成, A-A 剖视图如图 3 所示。第一中间法兰 4、 第二中间法兰 6 上同样设置有 5 个与行星管 51 相配的通孔 41, 即 行星管 51 固定在圆形通孔 41 内。为保证炉管密封, 行星管 51 与第一中间法兰 4、 第二中间 法兰 6 间可采用过盈, 但最好是胶结或焊接方式。9 个行星管 51 在远离回转管炉的炉管轴 线 10 的最外沿内壁所在圆的直径、 即 9 个行星管 51 远离炉管轴线 10 的最外沿内壁所在圆 的直径 D2 略大于进料管 1 的内径 D1、 且略小于出料管 9 的内径 D3。这样方便物料依靠自身 重力和 / 或进料装置通过进料管 1 集中输入, 再分散到各个行星管 51 内, 再集中从出料管 9 出料, 而不发生堵料现象。
     回转炉管工作时, 物料实现从进料管 1、 中间高温炉管的行星管 51、 出料管 9 的 “集 中——分散——集中” 输送线路, 且物料在反应区——中间高温炉管段内均匀分布, 既随整 个炉管公转, 又在行星管内自转, 且物料翻转次数更多, 这样物料与更多的反应气氛充分接 触, 无团聚结块现象, 还原或煅烧更加充分, 产品质量更高, 产量更大。 (以下实施例相同) 以现有技术中炉管直径 Φ420mm、 炉管转速 8 转 /min, 以及本发明 9 根行星管的直径为130 mm, 外切圆直径 422mm、 整个炉管转速 8 转 /min 为例, 在同一个氧化钨还原生产钨粉的 生产周期内, 现有技术与本发明的对比如表 1 所示。
     表1实施例 2 : 中间高温炉管 5 由 9 根沿圆周均布的、 截面呈方形的行星管 51 组成, A-A 剖 视图见图 4。第一中间法兰 4、 第二中间法兰 6 上同样设置有 9 个与行星管 51 相配的方形 通孔 41, 即行星管 51 固定在方形通孔 41 内。9 个行星管 51 在远离回转管炉的炉管轴线 10 的最外沿内壁所在圆的直径、 即 9 个行星管 51 远离炉管轴线 10 的最外沿内壁所在圆的直 径 D2 略大于进料管 1 的内径 D1、 且略小于出料管 9 的内径 D3, 这样方便物料通过进料管集 中输入, 再分散到各个行星管内, 再集中从出料管出料。其中行星管 51 还可以旋转 90°布 置, 或以其他角度布置。
     实施例 3 : 中间高温炉管 5 由 6 根沿圆周均布的、 截面呈扇形的行星管 51 组成, A-A 剖视图见图 5。第一中间法兰 4、 第二中间法兰 6 上同样设置有 6 个与行星管 51 相配的扇 形通孔 41, 即行星管 51 固定在扇形通孔 41 内。6 个行星管 51 在远离回转管炉的炉管轴线 10 的最外沿内壁所在圆的直径、 即 6 个行星管 51 远离炉管轴线 10 的最外沿内壁所在圆的 直径 D2 略大于进料管 1 的内径 D1、 且略小于出料管 9 的内径 D3, 这样方便物料通过进料管 集中输入, 再分散到各个行星管内, 再集中从出料管出料。
     实施例 4 : 当 9 个扇形截面的行星管 51, 相邻管壁合二为一时, 形成 9 个截面呈扇 形的炉管腔室 51, A-A 剖视图见图 6。此时, 法兰盘 4 上同样设置有 9 个与扇形的炉管腔室 51 相匹配的扇形或圆形通孔 41, 扇形的炉管腔室 51 组成的中间高温炉管固定在法兰盘 4 上。这 9 个通孔 41 在远离回转管炉的炉管轴线 11 的最外沿所在圆的直径、 即 9 个通孔 41 的外切圆的直径 D2, 略大于进料管 1 的孔径 D1、 且略小于出料管 9 的孔径 D3, 这样方便物料 通过进料管集中输入, 再分散到各个行星管内, 再集中从出料管出料。
     行星管数量不少于 2 根, 根据回转管炉整体尺寸和便于制作、 安装需要, 最好不超 过 9 个。

一种回转炉的炉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一种回转炉的炉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一种回转炉的炉管.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回转炉的炉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回转炉的炉管.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53251A43申请公布日20120215CN102353251ACN102353251A21申请号201110220680422申请日20110803F27B7/2220060171申请人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地址412009湖南省株洲市荷塘区钻石路288号72发明人陈思志吴国根张忠健罗劲松谢英赵声志74专利代理机构长沙永星专利商标事务所43001代理人周咏米中业54发明名称一种回转炉的炉管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回转管炉的炉管,进料管、出料管、中间高温炉管同轴布置,通过均布的紧固件连为一体,中间高温炉管由若干根圆周均布的、截面呈圆形、方形、或扇形的行星管组成,第。

2、一中间法兰盘、第二中间法兰盘上设置有与行星管数量相同且相配的通孔;本发明的回转管炉的炉管不仅能保证物料充分反应,并且单炉产量高、热能利用率高、单位消耗较低。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7页CN102353258A1/1页21一种回转管炉的炉管,包括带有进料端法兰(2)的进料管(1),带有出料端法兰8的出料管9,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中间法兰(4)、第二中间法兰(6)的中间高温炉管(5),分别置于进料端法兰2与第一中间法兰4间、第二中间法兰6与出料端法兰8间的第一高温垫(3)与第二高温垫(7);所述进料管(1)、出料管9、中间高温炉管5同。

3、轴布置,与第一高温垫(3)、第二高温垫(7)一道,通过均布的紧固件(11)连为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高温炉管(5由若干个圆周均布的行星管(51)组成;所述第一中间法兰4、第二中间法兰6上设置有与所述行星管51数量相同且相配的通孔(4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管炉的炉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管(51)截面呈圆形、方形、或扇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转管炉的炉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管51截面为扇形时,相邻管壁合二为一形成若干个截面呈扇形的炉管腔室。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回转管炉的炉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行星管51远离炉管轴线10的最外沿内壁所在圆的直径D2略大于进料管1的内径D1、。

4、且略小于出料管9的内径D3。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回转管炉的炉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行星管(51)为29个。权利要求书CN102353251ACN102353258A1/3页3一种回转炉的炉管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冶金行业用回转炉的炉管。背景技术0002目前冶金行业用于还原、煅烧的回转炉,如APT(或仲钼酸氨)煅烧炉、氧化钨(钼)还原炉等,均采用同轴布置的相同直径的进料管、中间高温炉管、出料管来组成炉管,为便于进、出料,通常采用同轴倾斜布置,物料通过进料管集中输入,物料随炉管缓慢回转、翻落,在中间高温炉管、反应气氛中、一定高温下完成还原或煅烧,再从出料管出料。由于物料大。

5、多集中在炉管底部的狭窄面,随炉回转、翻落中并不能与反应气氛充分接触,有一定的团聚结块。同时,受物料重力、炉管内弧度、工艺要求等影响,物料集中在炉管底部,且高度只占到炉管直径的5以内,单台回转炉产量低,热能利用率低,能耗高,导致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低下。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能保证物料充分反应、单炉产量高、热能利用率高、单位消耗较低的回转管炉的炉管。0004为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回转管炉的炉管包括带有进料端法兰盘的进料管,带有出料端法兰盘的出料管,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中间法兰盘、第二中间法兰盘的中间高温炉管,分别置于进料端法兰盘与第一中间法兰盘间、第二中间法兰盘与出料端法兰。

6、盘间的第一高温垫与第二高温垫;所述进料管、出料管、中间高温炉管同轴布置,与第一高温垫、第二高温垫一道,通过均布的紧固件连为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高温炉管由若干根圆周均布的行星管组成;第一中间法兰盘、第二中间法兰盘上设置有与行星管数量相同且相配的通孔。0005所述行星管截面呈圆形、方形、或扇形。0006所述行星管截面为扇形时,相邻管壁合二为一形成若干截面呈扇形的炉管腔室。0007作为改进,所述若干行星管远离炉管轴线的最外沿内壁所在圆的直径D2略大于进料管内径D1、且略小于出料管的内径D3。0008为便于制作、安装,根据回转管炉整体尺寸,所述若干个行星管为29个。0009由于位于高温反应区的中间。

7、高温炉管是由若干根圆周均布的行星管组成的,物料通过进料管集中输入,再分散到中间高温炉管的各个行星管内,物料一边随整个炉管缓慢回转,类似公转,一边在行星管内翻转,类似自转,反应气氛也能均匀分散到各个行星管里,使得物料与反应气氛充分接触,反应完成再集中从出料管出料。相对于现有技术,行星管内较少的物料能与更多的反应气氛接触,还原或煅烧更为充分,产品质量更高。物料虽然仍集中在各个行星管底部,但其高度可占到了炉管直径的15以上,使得单炉产量大大提高;并且在整个炉管回转过程中,各个行星管公转均匀受热,最大限度地利用热能。因此,采用本发明的回转管炉的炉管,能保证物料充分反应、单炉产量高、热能利用率高,成本降。

8、低、经济说明书CN102353251ACN102353258A2/3页4效益提高。0010进料管内径D1、行星管远离炉管轴线的最外沿内壁所在圆的直径D2、出料管内径D3可以相同,但满足D1略小于D2、D2略小于D3,可以使物料顺利进出整个炉管而不堵料。附图说明0011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进料管;2、进料端法兰;3、第一高温垫;4、第一中间法兰;5中间高温炉管;51、行星管;6、第二中间法兰;7、第二高温垫;8、出料端法兰;9、出料管;10、炉管轴线;11、紧固件。0012图2是图1的左视图。0013图3是实施例1中图1的AA剖视图,其中行星管51为9根,截面呈圆形。0014图4是。

9、实施例2中图1的AA剖视图,其中行星管51为9根,截面呈方形。0015图5是实施例3中图1的AA剖视图,其中行星管51为6根,截面呈扇形。0016图6是实施例4扇形行星管相邻管壁合二为一时图1的AA剖视图,共9个小扇形腔。0017图7是图1的BB放大示意图。0018图8是图1的CC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0020实施例1本发明的回转管炉的炉管,如图1、2所示,包括带有进料端法兰2的进料管1,带有出料端法兰8的出料管9,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中间法兰4、第二中间法兰6的中间高温炉管5,分别置于进料端法兰2与第一中间法兰4间、第二中间法兰6与出。

10、料端法兰8间的第一高温垫3与第二高温垫7;进料管1、出料管9、中间高温炉管5同轴布置,与第一高温垫3、第二高温垫7一道,通过均布的紧固件11连为一体。轴线水平或倾斜,倾斜更佳。(以下实施例均相同)中间高温炉管5由9根沿圆周均布的、截面呈圆形的行星管51组成,AA剖视图如图3所示。第一中间法兰4、第二中间法兰6上同样设置有5个与行星管51相配的通孔41,即行星管51固定在圆形通孔41内。为保证炉管密封,行星管51与第一中间法兰4、第二中间法兰6间可采用过盈,但最好是胶结或焊接方式。9个行星管51在远离回转管炉的炉管轴线10的最外沿内壁所在圆的直径、即9个行星管51远离炉管轴线10的最外沿内壁所在。

11、圆的直径D2略大于进料管1的内径D1、且略小于出料管9的内径D3。这样方便物料依靠自身重力和/或进料装置通过进料管1集中输入,再分散到各个行星管51内,再集中从出料管9出料,而不发生堵料现象。0021回转炉管工作时,物料实现从进料管1、中间高温炉管的行星管51、出料管9的“集中分散集中”输送线路,且物料在反应区中间高温炉管段内均匀分布,既随整个炉管公转,又在行星管内自转,且物料翻转次数更多,这样物料与更多的反应气氛充分接触,无团聚结块现象,还原或煅烧更加充分,产品质量更高,产量更大。(以下实施例相同)以现有技术中炉管直径420MM、炉管转速8转/MIN,以及本发明9根行星管的直径为说明书CN1。

12、02353251ACN102353258A3/3页5130MM,外切圆直径422MM、整个炉管转速8转/MIN为例,在同一个氧化钨还原生产钨粉的生产周期内,现有技术与本发明的对比如表1所示。0022表1实施例2中间高温炉管5由9根沿圆周均布的、截面呈方形的行星管51组成,AA剖视图见图4。第一中间法兰4、第二中间法兰6上同样设置有9个与行星管51相配的方形通孔41,即行星管51固定在方形通孔41内。9个行星管51在远离回转管炉的炉管轴线10的最外沿内壁所在圆的直径、即9个行星管51远离炉管轴线10的最外沿内壁所在圆的直径D2略大于进料管1的内径D1、且略小于出料管9的内径D3,这样方便物料通过。

13、进料管集中输入,再分散到各个行星管内,再集中从出料管出料。其中行星管51还可以旋转90布置,或以其他角度布置。0023实施例3中间高温炉管5由6根沿圆周均布的、截面呈扇形的行星管51组成,AA剖视图见图5。第一中间法兰4、第二中间法兰6上同样设置有6个与行星管51相配的扇形通孔41,即行星管51固定在扇形通孔41内。6个行星管51在远离回转管炉的炉管轴线10的最外沿内壁所在圆的直径、即6个行星管51远离炉管轴线10的最外沿内壁所在圆的直径D2略大于进料管1的内径D1、且略小于出料管9的内径D3,这样方便物料通过进料管集中输入,再分散到各个行星管内,再集中从出料管出料。0024实施例4当9个扇形。

14、截面的行星管51,相邻管壁合二为一时,形成9个截面呈扇形的炉管腔室51,AA剖视图见图6。此时,法兰盘4上同样设置有9个与扇形的炉管腔室51相匹配的扇形或圆形通孔41,扇形的炉管腔室51组成的中间高温炉管固定在法兰盘4上。这9个通孔41在远离回转管炉的炉管轴线11的最外沿所在圆的直径、即9个通孔41的外切圆的直径D2,略大于进料管1的孔径D1、且略小于出料管9的孔径D3,这样方便物料通过进料管集中输入,再分散到各个行星管内,再集中从出料管出料。0025行星管数量不少于2根,根据回转管炉整体尺寸和便于制作、安装需要,最好不超过9个。说明书CN102353251ACN102353258A1/7页6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353251ACN102353258A2/7页7图3说明书附图CN102353251ACN102353258A3/7页8图4说明书附图CN102353251ACN102353258A4/7页9图5说明书附图CN102353251ACN102353258A5/7页10图6说明书附图CN102353251ACN102353258A6/7页11图7说明书附图CN102353251ACN102353258A7/7页12图8说明书附图CN102353251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炉;窑;烘烤炉;蒸馏炉〔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