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轿壁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梯轿壁结构.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51123A43申请公布日20120215CN102351123ACN102351123A21申请号201110309358922申请日20111013B66B11/0220060171申请人苏州富士电梯有限公司地址215122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葑亭大道718号72发明人林志海王薇戴海平许振宇刘昆彦74专利代理机构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2103代理人孙仿卫赵艳54发明名称电梯轿壁结构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电梯轿壁结构,包括内垫板、包在内垫板正面的外包板,内垫板的中间朝向背面折弯凸起,形成沿着该内垫板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加强凸部。通过折弯形成的加强凸部,显著提高内。
2、垫板的强度,无需使用“背景技术”部分提到的端部加强筋和中间加强筋,节省原材料,简化结构,降低生产成本。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2页CN102351128A1/1页21电梯轿壁结构,包括内垫板、包在所述内垫板正面的外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垫板的中间朝向背面折弯凸起,形成沿着该内垫板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加强凸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凸部从所述内垫板的一端连续延伸至另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轿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凸部有多个,多个所述加强凸部沿着所述内垫板的宽度方向相平行间隔排列。权利要求。
3、书CN102351123ACN102351128A1/2页3电梯轿壁结构0001技术领域0002本发明涉及电梯轿壁结构。背景技术0003现有的电梯轿壁结构,包括内垫板、包在内垫板正面的外包板,内垫板与外包板之间通过双面胶连接,内垫板的背面焊接有端部加强筋和中间加强筋,加强筋虽然起到加强内垫板强度的作用,但是这样使得现有的电梯轿壁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取消使用加强筋来降低生产成本并保证内垫板强度的电梯轿壁结构。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梯轿壁结构,包括内垫板、包在所述内垫板正面的外包板,所述内垫板的中间朝向背面折弯凸起,形成沿着该内垫板的长。
4、度方向延伸的加强凸部。0006优选地,所述加强凸部从所述内垫板的一端连续延伸至另一端。0007优选地,所述加强凸部有多个,多个所述加强凸部沿着所述内垫板的宽度方向相平行间隔排列。0008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通过折弯形成的加强凸部,显著提高内垫板的强度,无需使用“背景技术”部分提到的端部加强筋和中间加强筋,节省原材料,简化结构,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0009附图1为本发明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主视示意图;附图2为本发明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侧视放大示意图;附图3为附图2中A处放大图;附图4为本发明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侧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0下面结合附图来进。
5、一步阐述本发明的结构。0011参见图14所示,电梯轿壁结构,包括内垫板1、包在内垫板1正面的外包板3,外包板3与内垫板1之间通过双面胶连接,内垫板1的中间朝向背面折弯凸起,形成沿着该内垫板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加强凸部2。通过折弯形成的加强凸部2,显著提高内垫板1的强度,无需使用“背景技术”部分提到的端部加强筋和中间加强筋,节省原材料,简化结构,降低生产成本。说明书CN102351123ACN102351128A2/2页40012为了保证内垫板1的强度,加强凸部2从内垫板1的一端连续延伸至另一端,如图1所示。0013根据轿壁尺寸的不同,内垫板上加强凸部的数量也有变化,对于小尺寸的轿壁,如图12所示,内垫板1的中间通过折弯形成一个加强凸部2,对于大尺寸的轿壁,如图4所示,内垫板1的中间通过折弯形成二个加强凸部2,二个加强凸部2沿着内垫板1的宽度方向相平行间隔排列。说明书CN102351123ACN102351128A1/2页5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351123ACN102351128A2/2页6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235112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