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型LED热学特性测量温控平台.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81971 上传时间:2018-01-23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992.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41760.9

申请日:

2014.07.18

公开号:

CN104090599A

公开日:

2014.10.0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5D 23/19申请日:20140718|||公开

IPC分类号:

G05D23/19

主分类号:

G05D23/19

申请人:

厦门大学

发明人:

范贤光; 吴景林; 胡振邦; 阙靖; 王海涛; 梁骏

地址:

361005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南路42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0

代理人:

马应森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功率型LED热学特性测量温控平台,涉及功率型LED热学特性的检测。设有LED夹持装置、导热热沉、温度传感器、上下热电制冷器、隔热胶层、散热热沉、电气接口、基座和风扇;导热热沉表面设有凹台,凹台正中间设有盲孔,盲孔内设有弹簧,温度传感器放在盲孔内并位于弹簧顶部,温度传感器与电气接口连接;LED夹持装置设有左右棒,左右棒内端设有左右半凸轮,外端设有左右手动转轮;下半导体制冷器的底面与散热热沉相连,散热热沉底部与风扇相连,散热热沉和风扇固定在塑料基座上,塑料基座上安装有电气接口,电气接口设有与LED相连的电路接口、驱动上下半导体制冷器制冷或加热的驱动电流接口、温度采集接口、驱动风扇转动的电源接口。

权利要求书

1.  功率型LED热学特性测量温控平台,其特征在于设有LED夹持装置、导热热沉、温度传感器、上热电制冷器、下热电制冷器、隔热胶层、散热热沉、电气接口、基座和散热风扇;
所述导热热沉表面设有与LED外形相似的凹台,凹台的两翼底面贴有绝缘胶层,凹台的两侧面端设有螺纹孔,凹台的正中间设有盲孔,盲孔内设有弹簧,温度传感器放置在盲孔内并位于弹簧的顶部,温度传感器的2根引脚导线从设于盲孔底部的通孔穿出并与电气接口连接;凹台与LED底面的金属热沉贴合;
所述LED夹持装置设有左棒和右棒,左棒的内端设有左半凸轮,左棒的外端设有左手动转轮;右棒的内端设有右半凸轮,右棒的外端设有右手动转轮;LED夹持装置安装在凹台两侧的螺纹孔处,并通过旋转左手动转轮带动左半凸轮和旋转右手动转轮带动右半凸轮压紧LED的引脚;与左半凸轮相连的导线穿过空心左棒和左手动转轮接电气接口,与右半凸轮相连的导线穿过空心的右棒和右手动转轮接电气接口;
下半导体制冷器的底面与散热热沉相连,散热热沉底部与散热风扇相连,散热热沉和散热风扇固定在塑料基座上,塑料基座上安装有电气接口,电气接口设有与LED两个引脚相连的电路接口、驱动上半导体制冷器和下半导体制冷器制冷或加热的驱动电流接口、与温度传感器相连的温度采集接口、驱动风扇转动的电源接口。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功率型LED热学特性测量温控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热沉采用铜质梳状散热热沉。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功率型LED热学特性测量温控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热沉和散热风扇通过螺钉固定在塑料基座上。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功率型LED热学特性测量温控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半导体制冷器、下半导体制冷器与导热热沉外表面均覆盖隔热胶层,以减小周围环境温度对系统温度控制的影响。

说明书

功率型LED热学特性测量温控平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功率型LED热学特性的检测,尤其是涉及一种功率型LED热学特性测量温控平台。
背景技术
作为照明光源,LED半导体照明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的技术水平共同决定了产品的最终性能和应用。如高效能发光材料的研制、芯片的制造工艺、器件的封装技术、生产过程中的测试技术等都构成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其中的测试技术更是直接影响了研发、设计和生产的各个过程。测试技术和测试设备的先进程度影响并间接决定了发光二极管生产的能力和水平,关系到LED照明技术的推广和发展。
当前,大功率LED作为半导体照明产品的主力军已被全面应用于生产与生活的各个方面。但受当前的材料、封装和工艺等技术水平所限,大功率LED器件输入电功率中只有大约15%~30%的能量转化为发光功率,很大部分的能量都转化为热能,因此功率型LED的散热问题非常突出,发热严重影响其整体的性能和效率,导致半导体PN结的发光特性和电学特性发生显著变化,这也是目前其在通用照明领域存在的最大技术难题。因此功率型LED的热特性参数检测异常重要。
在LED热特性检测中,如何对温度、电流、电压进行精确测量和控制,以此推算结温和热阻等热学参数并进行合理的散热设计是提高LED整体性能的关键因素,也是LED器件封装工艺和应用设计须首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热特性的测量最关键的因素之一是对温度的监测和控制,设计一个高效稳定的温度控制和监测平台,可以大大提高热特性检测的精确度。目前在对LED进行热特性检测时,通常使用恒温箱作为温控装置(肖炜,刘一兵.一种测量功率型LED热阻的方法[J].低温与超导,2011,39(6):80-82)。恒温箱虽然温度控制精确,但是其体积较大,而且需要把器件放入其中,导线连接等都操作不便。最重要的是,器件放入保温箱内就难以对其发光特性进行同步检测,具有很大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存在问题,提供体积小、操作简单、控制温度范围大,可与其他仪器或电路配合使用的一种功率型LED热学特性测量温控平台。
本发明设有LED夹持装置、导热热沉、温度传感器、上热电制冷器、下热电制冷器、隔热胶层、散热热沉、电气接口、基座和散热风扇;
所述导热热沉表面设有与LED外形相似的凹台,凹台的两翼底面贴有绝缘胶层,凹台的两侧面端设有螺纹孔,凹台的正中间设有盲孔,盲孔内设有弹簧,温度传感器放置在盲孔内并位于弹簧的顶部,温度传感器的2根引脚导线从设于盲孔底部的通孔穿出并与电气接口连接;凹台与LED底面的金属热沉贴合;
所述LED夹持装置设有左棒和右棒,左棒的内端设有左半凸轮,左棒的外端设有左手动转轮;右棒的内端设有右半凸轮,右棒的外端设有右手动转轮;LED夹持装置安装在凹台两侧的螺纹孔处,并通过旋转左手动转轮带动左半凸轮和旋转右手动转轮带动右半凸轮压紧LED的引脚;与左半凸轮相连的导线穿过空心左棒和左手动转轮接电气接口,与右半凸轮相连的导线穿过空心的右棒和右手动转轮接电气接口;
下半导体制冷器的底面与散热热沉相连,散热热沉底部与散热风扇相连,散热热沉和散热风扇固定在塑料基座上,塑料基座上安装有电气接口,电气接口设有与LED两个引脚相连的电路接口、驱动上半导体制冷器和下半导体制冷器制冷或加热的驱动电流接口、与温度传感器相连的温度采集接口、驱动风扇转动的电源接口。
所述散热热沉可采用铜质梳状散热热沉。
所述散热热沉和散热风扇可通过螺钉固定在塑料基座上。
所述上半导体制冷器、下半导体制冷器与导热热沉外表面均可覆盖隔热胶层,以减小周围环境温度对系统温度控制的影响。
本发明的功能齐全,既可以控制温度又可以测量实时温度还能够驱动LED发光进行检测。同时本发明结构简洁紧凑,体积小。温控台在LED透镜以上的光照空间内,没有任何的遮挡物,方便同时使用该平台对LED进行光功率或光照度等方面的测量。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常用大功率LED封装外形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导热热沉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导热热沉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手动转轮、半凸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5,本发明实施例设有LED夹持装置4-3、导热热沉4-4、温度传感器4-2、上热电制冷器4-5、下热电制冷器4-6、隔热胶层4-7、散热热沉4-8、电气接口4-10、基座4-9和散热风扇4-11。
所述导热热沉4-4表面设有与LED外形相似的凹台2-7,凹台2-7的两翼底面贴有绝缘胶层2-5,凹台2-7的两侧面端设有螺纹孔2-3,凹台2-7的正中间设有盲孔2-9,盲孔2-9内设有弹簧2-6,温度传感器4-2放置在盲孔2-9内并位于弹簧2-6的顶部,温度传感器4-2的2根引脚导线从设于盲孔2-9底部的通孔2-8穿出并与电气接口4-10连接;凹台2-7与LED底面的金属热沉1-3贴合;所述LED夹持装置4-3设有左棒3-2-1和右棒3-2-2,左棒3-2-1的内端设有左半凸轮3-3-1,左棒3-2-1的外端设有左手动转轮3-1-1;右棒3-2-2的内端设有右半凸轮3-3-2,右棒3-2-2的外端设有右手动转轮3-1-2;LED夹持装置4-3安装在凹台2-7两侧的螺纹孔2-3处,并通过旋转左手动转轮3-1-1带动左半凸轮3-3-1和旋转右手动转轮3-1-2带动右半凸轮3-3-2压紧LED的引脚;与左半凸轮3-3-1相连的导线穿过空心左棒3-2-1和左手动转轮3-1-1接电气接口4-10,与右半凸轮3-3-2相连的导线穿过空心的右棒3-2-2和右手动转轮3-1-2接电气接口4-10。
下半导体制冷器4-6的底面与散热热沉4-8相连,散热热沉4-8底部与散热风扇4-11相连,散热热沉4-8和散热风扇4-11通过螺钉4-12固定在塑料基座4-9上,塑料基座4-9上安装有电气接口4-10,电气接口4-10设有与LED两个引脚相连的电路接口、驱动上半导体制冷器4-5和下半导体制冷器4-6制冷或加热的驱动电流接口、与温度传感器4-2相连的温度采集接口、驱动风扇转动的电源接口。
目前市场上最通用的大功率LED封装标准外形如图1所示,1-1为透镜,1-2为引脚,1-3为金属热沉,LED主要通过金属热沉散热。本发明正是针对这种类型的封装所设计的温控测试台。
导热热沉4-4的剖面结构和俯视结构如图3和4所示,导热热沉4-4的材料为金属铜,表面上加工一个与LED外形相似的凹台2-7,凹台的两翼底面贴有绝缘胶2-5,两侧面端加工了螺纹孔2-3,凹台的正中间有一个盲孔2-9。盲孔内放置微型的温度传感器4-2和弹簧2-6,温度传感器4-2为毫米级尺寸的微型铂电阻。弹簧2-6的一端顶住盲孔2-9,弹簧2-6的另一端与温度 传感器4-2(微型铂电阻)通过导热胶层粘结在一起。温度传感器4-2(微型铂电阻)的两根引脚导线从底部的两个通孔2-8穿出,连到电气接口4-10。
LED夹持装置为两根凸轮棒,具体结构如图5所示,由偏心的左半凸轮3-3-1、右半凸轮3-3-2、空心的塑料螺柱3-2、左手动转轮3-1-1、右手动转轮3-1-2和内置导线组成。夹持装置安装在凹台两侧的螺纹孔处。夹持装置是通过旋转手动转轮带动凸轮压紧LED的引脚。铜质的半凸轮和引脚紧密接触。内置的导线一端与铜质半凸轮相连,另一端穿过空心的螺柱从转轮中间引出连到电气接口。
将待测LED放置在凹台内,旋转LED夹持装置,将LED的两个引脚固定住。同时LED底面的金属热沉将和导热热沉贴合在一起,温度传感器4-2(微型铂电阻)由于弹簧的弹力,将顶住LED的底部中心位置。安装好LED后如图1的上半部分所示。
导热热沉4-4的底面与上半导体制冷器4-5顶面贴合,上半导体制冷器4-5与下半导体制冷器4-6顶面贴合,由于单个的TEC制冷速度较慢,且所能控制的温度范围有限。本发明将上半导体制冷器4-5与下半导体制冷器4-6两个半导体制冷器叠加在一起使用,设电流从正端流入负端流出,则根据帕涅尔效应,上半导体制冷器4-5的顶面和下半导体制冷器4-6的顶面温度下降,两者底面面温度升高。由于制冷效率和温差有关,设上半导体制冷器4-5的顶面温度为T1,下半导体制冷器4-6的底面温度为T2,两端温差为T2-T1,流过上半导体制冷器4-5与下半导体制冷器4-6两个半导体制冷器的电流相同,则每个半导体制冷器两端温差为(T2-T1)/2,比单个半导体制冷器产生相同温差的效率更高许多,同时温度的可控制范围将增大许多。
下半导体制冷器4-6的底面与铜质的梳状散热热沉4-8相连,由大量的铜片规则叠加而成。散热热沉4-8底部与散热风扇4-11相连。散热风扇4-11鼓动空气流过散热热沉4-8的梳状铜片,进行高效的热传递。散热热沉4-8和散热风扇4-11通过螺钉4-12固定在塑料基座4-9上,塑料基座4-9上安装有电气接口4-10,电气接口4-10包括与LED两个引脚相连的电路接口、驱动上半导体制冷器4-5和下半导体制冷器4-6制冷或加热的驱动电流接口、与温度传感器4-2相连的温度采集接口、驱动风扇转动的电源接口。
上半导体制冷器4-5、下半导体制冷器4-6与导热热沉4-4外表面都覆盖隔热胶层4-7,以减小周围环境温度对系统温度控制的影响。
将待测LED底部涂抹上适量的导热膏,并置于导热热沉的凹台中心处,对齐放置好,使引脚位于凹台两翼的绝缘胶上。往下压LED同时旋转手动轮,手动轮带动凸轮转动,慢慢压紧LED的引脚,压紧后凸轮可以实现自锁。凸轮的材料为金属铜,它和空心螺柱内的导线相 连,导线就将LED的引脚和电气接口接线柱相连,通过外界加载电流或电压到接口的该接线柱上,就可以驱动LED发光。这样的夹持装置操作简单的同时即保证了LED能够被夹紧锁住,又确保了引脚导体间的紧密接触。
夹紧待测LED后,传感器被压入盲孔,由于弹簧弹力的作用,温度传感器将紧贴在LED金属热沉底部,和其直接充分接触。温度传感器两端的导线通过盲孔底部的小孔引出,连接到电气接口的温度采集接线柱上。外界通过连接该接线柱,就可以测得当前温度的值。
将电气接口上TEC驱动的接线柱和外界连接好。两个TEC的正负极同时通上电流,电流的不同方向将在TEC上下两表面产生不同的热效应。上表面将温度传给导热热沉,导热热沉温度马上随之变化。由于导热热沉和LED的底面及侧面有大范围的接触,LED的芯片温度将随之发生变化。而温度传感器和LED直接接触,不和热沉直接接触,这样热沉的温度就不会直接影响到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测得的就是真实的LED温度。这样的结构即保证了热沉温度能快速传递给LED也确保了所测得LED温度的精确性。
TEC的下表面将温度传给散热热沉,散热风扇通过电气接口接通电源后往散热热沉鼓动空气,使得散热热沉的温度尽量保持在环境温度附件。

功率型LED热学特性测量温控平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功率型LED热学特性测量温控平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功率型LED热学特性测量温控平台.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功率型LED热学特性测量温控平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功率型LED热学特性测量温控平台.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90599A43申请公布日20141008CN104090599A21申请号201410341760922申请日20140718G05D23/1920060171申请人厦门大学地址361005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南路422号72发明人范贤光吴景林胡振邦阙靖王海涛梁骏74专利代理机构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5200代理人马应森54发明名称功率型LED热学特性测量温控平台57摘要功率型LED热学特性测量温控平台,涉及功率型LED热学特性的检测。设有LED夹持装置、导热热沉、温度传感器、上下热电制冷器、隔热胶层、散热热沉、电气接口、基座和风扇;导热热沉表面设有凹台,凹台。

2、正中间设有盲孔,盲孔内设有弹簧,温度传感器放在盲孔内并位于弹簧顶部,温度传感器与电气接口连接;LED夹持装置设有左右棒,左右棒内端设有左右半凸轮,外端设有左右手动转轮;下半导体制冷器的底面与散热热沉相连,散热热沉底部与风扇相连,散热热沉和风扇固定在塑料基座上,塑料基座上安装有电气接口,电气接口设有与LED相连的电路接口、驱动上下半导体制冷器制冷或加热的驱动电流接口、温度采集接口、驱动风扇转动的电源接口。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90599ACN104090599A1/1。

3、页21功率型LED热学特性测量温控平台,其特征在于设有LED夹持装置、导热热沉、温度传感器、上热电制冷器、下热电制冷器、隔热胶层、散热热沉、电气接口、基座和散热风扇;所述导热热沉表面设有与LED外形相似的凹台,凹台的两翼底面贴有绝缘胶层,凹台的两侧面端设有螺纹孔,凹台的正中间设有盲孔,盲孔内设有弹簧,温度传感器放置在盲孔内并位于弹簧的顶部,温度传感器的2根引脚导线从设于盲孔底部的通孔穿出并与电气接口连接;凹台与LED底面的金属热沉贴合;所述LED夹持装置设有左棒和右棒,左棒的内端设有左半凸轮,左棒的外端设有左手动转轮;右棒的内端设有右半凸轮,右棒的外端设有右手动转轮;LED夹持装置安装在凹台两。

4、侧的螺纹孔处,并通过旋转左手动转轮带动左半凸轮和旋转右手动转轮带动右半凸轮压紧LED的引脚;与左半凸轮相连的导线穿过空心左棒和左手动转轮接电气接口,与右半凸轮相连的导线穿过空心的右棒和右手动转轮接电气接口;下半导体制冷器的底面与散热热沉相连,散热热沉底部与散热风扇相连,散热热沉和散热风扇固定在塑料基座上,塑料基座上安装有电气接口,电气接口设有与LED两个引脚相连的电路接口、驱动上半导体制冷器和下半导体制冷器制冷或加热的驱动电流接口、与温度传感器相连的温度采集接口、驱动风扇转动的电源接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功率型LED热学特性测量温控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热沉采用铜质梳状散热热沉。3如权利要求。

5、1所述功率型LED热学特性测量温控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热沉和散热风扇通过螺钉固定在塑料基座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功率型LED热学特性测量温控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半导体制冷器、下半导体制冷器与导热热沉外表面均覆盖隔热胶层,以减小周围环境温度对系统温度控制的影响。权利要求书CN104090599A1/4页3功率型LED热学特性测量温控平台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功率型LED热学特性的检测,尤其是涉及一种功率型LED热学特性测量温控平台。背景技术0002作为照明光源,LED半导体照明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的技术水平共同决定了产品的最终性能和应用。如高效能发光材料的研制、芯片的制造工艺、器件的封装。

6、技术、生产过程中的测试技术等都构成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其中的测试技术更是直接影响了研发、设计和生产的各个过程。测试技术和测试设备的先进程度影响并间接决定了发光二极管生产的能力和水平,关系到LED照明技术的推广和发展。0003当前,大功率LED作为半导体照明产品的主力军已被全面应用于生产与生活的各个方面。但受当前的材料、封装和工艺等技术水平所限,大功率LED器件输入电功率中只有大约1530的能量转化为发光功率,很大部分的能量都转化为热能,因此功率型LED的散热问题非常突出,发热严重影响其整体的性能和效率,导致半导体PN结的发光特性和电学特性发生显著变化,这也是目前其在通用照明领域存在的最大技术难题。

7、。因此功率型LED的热特性参数检测异常重要。0004在LED热特性检测中,如何对温度、电流、电压进行精确测量和控制,以此推算结温和热阻等热学参数并进行合理的散热设计是提高LED整体性能的关键因素,也是LED器件封装工艺和应用设计须首要解决的核心问题。0005热特性的测量最关键的因素之一是对温度的监测和控制,设计一个高效稳定的温度控制和监测平台,可以大大提高热特性检测的精确度。目前在对LED进行热特性检测时,通常使用恒温箱作为温控装置肖炜,刘一兵一种测量功率型LED热阻的方法J低温与超导,2011,3968082。恒温箱虽然温度控制精确,但是其体积较大,而且需要把器件放入其中,导线连接等都操作不。

8、便。最重要的是,器件放入保温箱内就难以对其发光特性进行同步检测,具有很大局限性。发明内容000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存在问题,提供体积小、操作简单、控制温度范围大,可与其他仪器或电路配合使用的一种功率型LED热学特性测量温控平台。0007本发明设有LED夹持装置、导热热沉、温度传感器、上热电制冷器、下热电制冷器、隔热胶层、散热热沉、电气接口、基座和散热风扇;0008所述导热热沉表面设有与LED外形相似的凹台,凹台的两翼底面贴有绝缘胶层,凹台的两侧面端设有螺纹孔,凹台的正中间设有盲孔,盲孔内设有弹簧,温度传感器放置在盲孔内并位于弹簧的顶部,温度传感器的2根引脚导线从设于盲孔底部的。

9、通孔穿出并与电气接口连接;凹台与LED底面的金属热沉贴合;0009所述LED夹持装置设有左棒和右棒,左棒的内端设有左半凸轮,左棒的外端设有说明书CN104090599A2/4页4左手动转轮;右棒的内端设有右半凸轮,右棒的外端设有右手动转轮;LED夹持装置安装在凹台两侧的螺纹孔处,并通过旋转左手动转轮带动左半凸轮和旋转右手动转轮带动右半凸轮压紧LED的引脚;与左半凸轮相连的导线穿过空心左棒和左手动转轮接电气接口,与右半凸轮相连的导线穿过空心的右棒和右手动转轮接电气接口;0010下半导体制冷器的底面与散热热沉相连,散热热沉底部与散热风扇相连,散热热沉和散热风扇固定在塑料基座上,塑料基座上安装有电气。

10、接口,电气接口设有与LED两个引脚相连的电路接口、驱动上半导体制冷器和下半导体制冷器制冷或加热的驱动电流接口、与温度传感器相连的温度采集接口、驱动风扇转动的电源接口。0011所述散热热沉可采用铜质梳状散热热沉。0012所述散热热沉和散热风扇可通过螺钉固定在塑料基座上。0013所述上半导体制冷器、下半导体制冷器与导热热沉外表面均可覆盖隔热胶层,以减小周围环境温度对系统温度控制的影响。0014本发明的功能齐全,既可以控制温度又可以测量实时温度还能够驱动LED发光进行检测。同时本发明结构简洁紧凑,体积小。温控台在LED透镜以上的光照空间内,没有任何的遮挡物,方便同时使用该平台对LED进行光功率或光照。

11、度等方面的测量。附图说明0015图1是现有的常用大功率LED封装外形图。0016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组成示意图。0017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导热热沉剖面结构示意图。0018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导热热沉俯视结构示意图。0019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手动转轮、半凸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0021参见图15,本发明实施例设有LED夹持装置43、导热热沉44、温度传感器42、上热电制冷器45、下热电制冷器46、隔热胶层47、散热热沉48、电气接口410、基座49和散热风扇411。0022所述导热热沉44表面设有与LED外形相似的凹台27,凹台27。

12、的两翼底面贴有绝缘胶层25,凹台27的两侧面端设有螺纹孔23,凹台27的正中间设有盲孔29,盲孔29内设有弹簧26,温度传感器42放置在盲孔29内并位于弹簧26的顶部,温度传感器42的2根引脚导线从设于盲孔29底部的通孔28穿出并与电气接口410连接;凹台27与LED底面的金属热沉13贴合;所述LED夹持装置43设有左棒321和右棒322,左棒321的内端设有左半凸轮331,左棒321的外端设有左手动转轮311;右棒322的内端设有右半凸轮332,右棒322的外端设有右手动转轮312;LED夹持装置43安装在凹台27两侧的螺纹孔23处,并通过旋转左手动转轮311带动左半凸轮331和旋转右手动转。

13、轮312带动右半凸轮332压紧LED的引脚;与左半凸轮331相连的导线穿过空心左棒321和左手动转轮311接电气接口410,与右半凸轮332相连的导线穿过空心的右棒322和右手动转轮312接电气接口410。说明书CN104090599A3/4页50023下半导体制冷器46的底面与散热热沉48相连,散热热沉48底部与散热风扇411相连,散热热沉48和散热风扇411通过螺钉412固定在塑料基座49上,塑料基座49上安装有电气接口410,电气接口410设有与LED两个引脚相连的电路接口、驱动上半导体制冷器45和下半导体制冷器46制冷或加热的驱动电流接口、与温度传感器42相连的温度采集接口、驱动风扇转。

14、动的电源接口。0024目前市场上最通用的大功率LED封装标准外形如图1所示,11为透镜,12为引脚,13为金属热沉,LED主要通过金属热沉散热。本发明正是针对这种类型的封装所设计的温控测试台。0025导热热沉44的剖面结构和俯视结构如图3和4所示,导热热沉44的材料为金属铜,表面上加工一个与LED外形相似的凹台27,凹台的两翼底面贴有绝缘胶25,两侧面端加工了螺纹孔23,凹台的正中间有一个盲孔29。盲孔内放置微型的温度传感器42和弹簧26,温度传感器42为毫米级尺寸的微型铂电阻。弹簧26的一端顶住盲孔29,弹簧26的另一端与温度传感器42微型铂电阻通过导热胶层粘结在一起。温度传感器42微型铂电。

15、阻的两根引脚导线从底部的两个通孔28穿出,连到电气接口410。0026LED夹持装置为两根凸轮棒,具体结构如图5所示,由偏心的左半凸轮331、右半凸轮332、空心的塑料螺柱32、左手动转轮311、右手动转轮312和内置导线组成。夹持装置安装在凹台两侧的螺纹孔处。夹持装置是通过旋转手动转轮带动凸轮压紧LED的引脚。铜质的半凸轮和引脚紧密接触。内置的导线一端与铜质半凸轮相连,另一端穿过空心的螺柱从转轮中间引出连到电气接口。0027将待测LED放置在凹台内,旋转LED夹持装置,将LED的两个引脚固定住。同时LED底面的金属热沉将和导热热沉贴合在一起,温度传感器42微型铂电阻由于弹簧的弹力,将顶住LE。

16、D的底部中心位置。安装好LED后如图1的上半部分所示。0028导热热沉44的底面与上半导体制冷器45顶面贴合,上半导体制冷器45与下半导体制冷器46顶面贴合,由于单个的TEC制冷速度较慢,且所能控制的温度范围有限。本发明将上半导体制冷器45与下半导体制冷器46两个半导体制冷器叠加在一起使用,设电流从正端流入负端流出,则根据帕涅尔效应,上半导体制冷器45的顶面和下半导体制冷器46的顶面温度下降,两者底面面温度升高。由于制冷效率和温差有关,设上半导体制冷器45的顶面温度为T1,下半导体制冷器46的底面温度为T2,两端温差为T2T1,流过上半导体制冷器45与下半导体制冷器46两个半导体制冷器的电流相。

17、同,则每个半导体制冷器两端温差为T2T1/2,比单个半导体制冷器产生相同温差的效率更高许多,同时温度的可控制范围将增大许多。0029下半导体制冷器46的底面与铜质的梳状散热热沉48相连,由大量的铜片规则叠加而成。散热热沉48底部与散热风扇411相连。散热风扇411鼓动空气流过散热热沉48的梳状铜片,进行高效的热传递。散热热沉48和散热风扇411通过螺钉412固定在塑料基座49上,塑料基座49上安装有电气接口410,电气接口410包括与LED两个引脚相连的电路接口、驱动上半导体制冷器45和下半导体制冷器46制冷或加热的驱动电流接口、与温度传感器42相连的温度采集接口、驱动风扇转动的电源接口。00。

18、30上半导体制冷器45、下半导体制冷器46与导热热沉44外表面都覆盖隔热胶层47,以减小周围环境温度对系统温度控制的影响。说明书CN104090599A4/4页60031将待测LED底部涂抹上适量的导热膏,并置于导热热沉的凹台中心处,对齐放置好,使引脚位于凹台两翼的绝缘胶上。往下压LED同时旋转手动轮,手动轮带动凸轮转动,慢慢压紧LED的引脚,压紧后凸轮可以实现自锁。凸轮的材料为金属铜,它和空心螺柱内的导线相连,导线就将LED的引脚和电气接口接线柱相连,通过外界加载电流或电压到接口的该接线柱上,就可以驱动LED发光。这样的夹持装置操作简单的同时即保证了LED能够被夹紧锁住,又确保了引脚导体间的。

19、紧密接触。0032夹紧待测LED后,传感器被压入盲孔,由于弹簧弹力的作用,温度传感器将紧贴在LED金属热沉底部,和其直接充分接触。温度传感器两端的导线通过盲孔底部的小孔引出,连接到电气接口的温度采集接线柱上。外界通过连接该接线柱,就可以测得当前温度的值。0033将电气接口上TEC驱动的接线柱和外界连接好。两个TEC的正负极同时通上电流,电流的不同方向将在TEC上下两表面产生不同的热效应。上表面将温度传给导热热沉,导热热沉温度马上随之变化。由于导热热沉和LED的底面及侧面有大范围的接触,LED的芯片温度将随之发生变化。而温度传感器和LED直接接触,不和热沉直接接触,这样热沉的温度就不会直接影响到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测得的就是真实的LED温度。这样的结构即保证了热沉温度能快速传递给LED也确保了所测得LED温度的精确性。0034TEC的下表面将温度传给散热热沉,散热风扇通过电气接口接通电源后往散热热沉鼓动空气,使得散热热沉的温度尽量保持在环境温度附件。说明书CN104090599A1/2页7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090599A2/2页8图3图4图5说明书附图CN104090599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控制;调节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