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按摩器,尤其涉及一种椅式按摩器的椅子结构的旋转机 构。
背景技术
对于具有内装有对使用者进行按摩的按摩部的靠背部和坐席部的椅 式按摩器,已提出了使由坐席部和靠背部组成的椅子构造相对于设置面的 底座在水平方向上自由旋转的结构(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 在设置于椅式按摩器的状态下,由于椅子结构在水平方向上自由转动,所 以即使在椅式按摩器的前面设置了桌子或腿用按摩器等,也可使椅子构造 旋转到没有桌子等的方向,从而能落座、起立,方便使用。
[专利文献1]实开平5-70340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3-325619号公报
但是,上述具有以往的椅子结构的旋转机构的按摩器,使用者抬起按 摩器在搬运后进行设置时,会使底座周边的一部分接触设置面,有可能底 座会在设置面上翻倒。另外,因清扫等从设置场所移到其他场所、再次返 回原来的设置场所的情况下,也会有底座和底部的角度位置错开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着眼于这些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在不需转动时坐 席部和底座不会错开、提高安全性的旋转机构的按摩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按摩器,是在具有内装了对使用者进行 按摩的按摩部的靠背部和坐席部的底座并具有使由靠背部和坐席部构成 的椅子结构相对于底座在水平方向上自由转动的转动机构的椅式按摩器 上;转动机构具有在规定的转动位置上停止转动动作的定位机构。
在上述构成中,优选定位机构具有切换定位状态和转动状态的切换操 作部。
另外,优选定位机构具有第1卡合部和第2卡合部,其中,第1卡 合部,在上述转动动作一侧至少配置1个;第2卡合部,被设置于上述底 座一侧,在至少1个第1卡合部转动到规定位置时,与第1卡合部卡合; 操作部,使第2卡合部的位置在与上述第1卡合部的卡合位置和不卡合的 位置之间进行切换。
另外,优选定位机构具有对上述第2卡合部给与向与上述第1卡合部 卡合方向上的弹力的弹力部,上述第2卡合部,在上述第1卡合部转动到 规定位置时,通过上述弹力与上述第1卡合部卡合。
另外,优选第1卡合部,是在设于转动机构上的转动部的周边设置的 凹部;上述第2卡合部,是以向不同的两个方向移动而相对于上述凹部卡 合脱离的柱;上述弹力部,在上述柱移动的两个不同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 向上给与上述柱向与上述凹部卡合方向上的弹力。
另外,优选定位机构具有设置有上述柱的滑块、和支撑上述滑块自由 滑动且自由摇动的轴;上述弹力部,对于上述滑块的摇动、在上述柱与上 述凹部卡合的方向上施以弹力;上述滑块,相对于上述凹部,在与上述转 动部的转动中心轴垂直的方向上卡合脱离地摇动,当摇动到上述柱插入上 述凹部的位置时,以上述轴为中心自由摇动,当滑动到上述柱与上述凹部 的卡合解除的位置时,以上述轴为中心的摇动受到限制。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需要挪动按摩器等情况下,由于为了使椅子结构不旋 转而进行了定位,因此使用更安全。
另外,由于具有使定位机构处于定位状态和转动状态的切换操作部, 因此使用者可根据需要使用或停止椅子结构的旋转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按摩器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表示同实施例按摩器的脚部的外观图。
图3是同实施例按摩器的脚部概略侧面图。
图4是表示同实施例按摩器的脚部和底座的概略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为说明同实施例按摩器的定位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表示同实施例按摩器的定位机构的锁定时的截面图。
图7表示同实施例按摩器的定位机构的解除锁定时的截面图。
图8是同实施例按摩器的底座的罩和操作把手的外观图。
图中:1-按摩器,2-靠背部,3-坐席部,4-扶手部,5-脚部,6 -底座,7-定位机构,10-按摩部,20-靠背部基架,21-靠背罩,30 -坐席基架,31-坐席罩,40-扶手基架,41-扶手罩,51-脚,52,53, 55-凸缘,54-转动部,60-管状框架,61-外框架,62-内框架,63 -平板,64-罩,71-基座平板,72-轴,73-滑块,74-操作把手,75 -弹簧,76-筒状衬垫,531-卡合凹部,731-长孔,732-柱,736-长 孔,741-凹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
图1是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按摩器1的外观立体图。按摩器1由靠背 部2、坐席部3、左右一对的扶手部4,4、脚部5及底座6组成。靠背部 2相对于坐席部3的后端可以向后方随意改变角度地倾斜以及向前方折 叠,左右一对的扶手4,4设置在坐席部3的左右两侧。脚部5的上端固 定在坐席部3的底面,下端被安装在底座6的上面并可自由旋转。
靠背部2由靠背基架20及覆盖在靠背基架20的前面并可装卸地安装 的靠背罩21构成。靠背基架20是由硬质的合成树脂等所形成, 在其内部,内装有为驱动对使用者进行按摩的按摩头的按摩部10。靠背 罩21是由合成纤维等材料制成的表皮包裹由氨基甲酸乙酯泡沫等材料制 成的缓冲垫所形成。内装的缓冲垫是沿着背面与靠背基架20的接触面形 成弯曲形状。另外,在与靠背基架20的、与使用者接触的一侧的面上设 有的开口(在靠背罩21的内侧)相接触部分只是表皮,其以外部分是表 皮包裹缓冲垫所形成。在靠背基架20的前面和靠背罩21的背面,分别在 其周边附近设有图上未示出的多个拉链或按扣。通过使这些拉链或按扣相 互结合,可将靠背罩21紧密地装在靠背基架20上。
按摩部10在靠背基架20内设置为可自由升降,且具有按既定的轨迹 驱动按摩头的机构。按摩头从靠背基架20的开口突出,为覆盖开口而在 其周边用螺钉固定的开口罩及靠背罩21与使用者接触。用于驱动按摩部 10的升降及按摩头的的机构,使用公知技术即可,在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通过对按摩头沿使用者从肩到腰上下、前后、左右的驱动,对使用者进行 揉搓按摩、敲打按摩、指压按摩及舒展背部筋骨的按摩。
坐席部3是由坐席基架30和为覆盖坐席架30上面而设置的、可装卸 安装坐席罩31构成。坐席基架30由硬质合成树脂等构成,其内部设有为 驱动及控制按摩部10的控制电路。坐席基架30,其上面的左右两侧向上 方弯曲,弯曲部分构成扶手部4,4的扶手基架40,40。即,本实施例的 按摩器1,是坐席基架30与扶手基架40,40一体形成的结构。扶手部4, 4由扶手基架40,40和扶手罩41,41构成。坐席基架30和坐席罩以及 扶手基架40,40和扶手罩41,41,同靠背部2一样设有图上未示出的多 个拉链或按扣,通过使这些拉链或按扣相互结合,可将各罩紧密地装在各 架上。
图2是脚部5的外观。图3是脚部5的侧面图。脚部5在圆筒形的脚 51的上下两侧形成凸缘52,53,上端的凸缘52用螺钉固定在坐席部3的 底面上。在下端的凸缘53的外侧(下侧)构成与脚51的中心轴可同轴自 由转动的转动部54。转动部54可以在规定的范围内转动。在转动部54 的外侧(下侧)设有凸缘55,用螺钉将其固定在后述的底座6的管状框 架60上面的平板63上。这样的构成,可使坐席部3相对于底座6在规定 的角度范围内作水平方向的转动。
图2和图4的立体图及分解立体图是底座6的概略结构及脚部5的外 观。底座6由管状框架60和罩64(参照图1,图4)构成。管状框架60 由略呈长圆形的外框架61、纵横架设在外框架61内侧的多个内框架62、 和设置在内框架62上面的平板63组成。罩64以覆盖管状框架60和脚部 5的转动部54的方式设置在管状框架60上。
在位于脚部5的最下部的凸缘55上设置有定位机构7,该定位机构7 用于将由脚部5的转动部54而使坐席部3的转动固定在转动锁定位置上。 本实施例的按摩器1,上述的转动部54将可转动的角度范围的中心作为 转动锁定的位置。图5是定位机构7的构成。图6(定位状态)和图7(解 除定位状态)是定位机构7的截面图。定位机构7被设置在脚部5的前侧, 由基座平板71、轴72、滑块73、操作把手74、弹簧75、和筒状衬垫76 构成。
基座平板71是上面开口的截面为C字形的细长部件,一端713焊接 固定在脚部5的凸缘55上。在该基座平板71的两个侧板711的前端附近 插着轴72。滑块73也是上面开口的截面为C字形的形状,被设置在基座 平板71内侧并可沿基座平板71的两个侧板711滑动。在滑块73的两个 侧板737上形成有一对长孔731。该长孔731如图5所示,不与滑块73 的底板平行,而是向后方(脚部5的方向)与底板的距离逐渐加长地倾斜, 并与基座平板71一起插着轴72。
该基座平板71因由轴72和滑块73所构成,所以滑块73相对于基座 平板71的滑动范围是以设在滑块73的两个侧板737上的长孔731的前后 端接触到轴72的位置为限度。如图6所示,轴72接触到长孔731的前端 边缘的位置,成为相对于滑块73的基座平板71的滑动范围的最后端。此 时,由于轴72在长孔731上位于与滑块73的底板距离最短的位置上,所 以滑块73的底板与基座平板71的距离增大。由于此间隙增大,因此滑块 73的底板的前后的任意一端部,可在与基座平板71的底板上面接触的角 度范围内,以轴72为中心自由摇动。在从该位置使滑块73向滑动范围的 最前端滑动时,轴72就会在长孔731内相对向后方移动。如上所述,由 于滑块73的两个侧板的长孔731不与底板平行,而是向后方(脚部5的 方向)与底板的距离逐渐加长地倾斜,所以随着滑块73向前方移动,滑 块73的底板与基座平板71的底板间的间隙变窄,随之,以滑块73的轴 72为中心的摇动范围也变窄。当轴72接触到长孔731的后端边缘的位置, 即,移动到相对于滑块73的基座平板71的滑动范围的最前端时,由于轴 72在长孔731上位于与滑块73的底板距离最长的位置上,因此滑块73 的底板与基座平板71的底板间的间隙几乎消除,以滑块73的轴72为中 心的摇动几乎不可能。
另外,在底板的后端735附近,向上方突出设置了柱732。当坐席部 3在规定的转动锁定位置时,该柱732与设置在脚部5的凸缘53的前侧 中央的卡合凹部531(参照图4,图6,图7)相卡合,将坐席3的转动锁 定。
操作把手74用螺钉742安装在滑块73的前端734上。如图8所示, 操作把手74从设在底座6的罩64上的孔64a中露出一部分,在上面的前 半部分形成操作时放手指接触用的凹部741。
弹簧75是两端呈直线状延长的卷簧,被设置在轴72上。该弹簧75 由筒状衬垫76保持在滑块73的两个侧板737间的大致中央部位。另外, 弹簧75的一端751与滑块73的底面前半部分734接触,另一端752穿过 设置在滑块73的底板上的长孔736、与基座平板71的底面712接触并向 下方施以弹力。当滑块73在后方的滑动位置时,如上所述,滑块73的底 板与基座平板71的底板712间的间隙变大,滑块73是以轴72为中心可 自由摇动的状态,弹簧75给予自由摇动的滑块73以弹力,将其后端735 侧顶向上方。据此,如图6所示,在坐席部3的转动锁定位置上,柱732 保持与设置在脚部5的凸缘53上的卡合凹部531相卡合的高度,坐席部 3位于转动锁定的定位状态。
另外,当滑块73位于最前方的滑动位置时,如上所述,滑块73的底 板与基座平板71的底板712间的间隙几乎消除,滑块73是在以轴72为 中心的摇动几乎不可能的状态下,滑块73抵抗弹簧75的弹力,其后端 735侧保持被压向下方住的状态。据此,在如图7所示定位解除的状态下, 柱732保持在比具有凹部531的脚部5的凸缘53低的位置上,不能妨碍 坐席部3的转动。
在上述的定位状态和定位解除状态,利用操作把手74可实现使滑块 73的滑动。如图6所示,若从定位状态移到解除状态,把手指放在操作 把手74的凹部741中向前方(图6箭头A的方向)拉。由于滑块73与 倾斜的长孔731和轴72的位置关系在变化的同时滑动,伴随着其向前方 移动与基座平板71的间隙逐渐变小,以轴72为中心的摇动范围角度逐渐 变小。因此,当滑块73向前方移动时,底板的后端735及柱732一边向 前方移动也一边向下方移动。如图2和图4所示,由于卡合凹部531是在 凸缘53的周边的前方中央形成为凹状,所以只要使卡合的柱732向前方 移动就可解除双方的卡合状态。这样,使柱732与设置在脚部5的凸缘 53上的卡合凹部531的卡合在前后方向和高度方向两个方向上得到解除。 于是,如图7所示,如果直到成为定位解除状态向前方拉操作把手74, 则将柱732保持在比有凹部531的脚部5的凸缘53低的位置上,不会妨 碍坐席部3的转动。
相反,如图7所示,若从定位解除状态移到定位状态,则向后方(图 7的箭头B的方向)按入操作把手74的凹部741。随着滑块73向后方移 动,与基座平板71的间隙逐渐变大,以轴72为中心的摇动范围角度逐渐 变大。可自由摇动的滑块73,由于弹簧75的弹力,其后端735和柱732 被压向摇动范围的上限。因此,当滑块73向后方移动时,底板的后端735 及柱732一边向后方移动也一边向上方移动。此时,如果坐席部3在规定 的转动锁定的位置上,则卡合凹部531在与柱732卡合的位置上,以柱 732向后方且向上方的移动而从卡合凹部531的开口侧插入,双方就卡合 住了。如果坐席部3在规定的转动锁定的位置以外的转动状态下,则卡合 凹部531没有位于与柱732卡合的位置上,所以即使柱732向后方移动也 不能与卡合凹部531卡合。该定位机构7,为了在柱732向后方移动到凸 缘53的位置时使柱732的上面不比凸缘53的下面高,需设定各部件的尺 寸及位置关系。据此,即使当卡合凹部531不在与柱732卡合的位置时, 柱732的侧面也不与凸缘53的周边接触,可使滑块73移动到最后方。此 时,柱732抵抗由弹簧75向上方施加的弹力,成为柱732的上面与凸缘 53的下面接触的状态。于是,一旦坐席部3转动到规定的转动锁定的位 置、卡合凹部531移动到柱732的正上方,则因弹簧75向上方的弹力而 妨碍柱732向上方移动的东西消失,滑块73摇动使柱732压在与卡合凹 部531相卡合的高度,成为柱732与卡合凹部531卡合的状态。
由于实施例的按摩器1具有以上的构成,所以当坐席部3在规定的转 动锁定的位置时,由定位机构7锁定转动,抬起来进行搬运后再设置时, 底座周边的一部分与设置面接触,可以防止底座6在设置面上翻倒。另外, 由于定位机构7的操作把手74在脚部5的前侧,从设在底座6的罩64上 的孔64a中露出,所以在使用者易于操作的位置上。进而,由于对于坐席 部3的转动/定位的切换只需进行操作把手74的拉出/按进(图6的箭头A, 图7的箭头B)这样简单的操作,所以方便使用,即使错误地用脚踩了操 作把手74,由于没有向下方按下操作把手74的操作,也不会突然解除坐 席部3的定位状态。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坐席部的转动锁定位置只是水平方向的转动范围 的中央,也可增加脚部5的凸缘53上设置的孔531的数量,使转动锁定 位置变为多个。另外,也可设置螺线管或汽缸等驱动源代替操作操作把手 74的机构,控制与未图示的设有遥控等开关相连动的驱动源,来切换转 动/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