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变色粉状含银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上传人:Y948****062 文档编号:81636 上传时间:2018-01-2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86.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87592.7

申请日:

2014.08.07

公开号:

CN104206418A

公开日:

2014.12.17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N 59/16申请日:20140807|||公开

IPC分类号:

A01N59/16; A01N59/20; A01P1/00; C04B41/86; C08L23/06; C08K9/12; C09D167/00; C09D5/14

主分类号:

A01N59/16

申请人:

蔡惠萍

发明人:

蔡惠萍; 田树霖

地址: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东路8号北12-252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惠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71

代理人:

孙菊梅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变色粉状含银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将锌盐或铜盐交换液分成两次交换,按锌盐或铜盐、银盐、锌盐或铜盐顺序交换,使载体晶格表层由锌盐或铜盐覆盖,降低银离子快速析出、变色的可能。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防变色粉状含银抗菌剂在树脂原料、水泥、印刷油墨、纸浆、石蜡、低温陶瓷、搪瓷、天然橡胶、洗衣粉、柔顺剂、水体保洁、防藻中的应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防变色粉状含银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备料:准备银盐以及锌盐或铜盐,银盐和锌盐或铜盐的摩尔比为0.001-0.05:0.3-5; 
(2)配备离子交换液:将银盐和锌盐或铜盐分别加水配备成银盐溶液和锌盐或铜盐溶液,再将银盐溶液和1/2锌盐或铜盐溶液混合制备成离子交换液,使得离子交换液中银盐溶液浓度为0.001-0.05mol/L,锌盐溶液或铜盐溶液浓度为0.15-2.5mol/L; 
(3)将担载抗菌金属离子载体加入离子交换液中,进行第一次离子交换,然后固液分离得到一次滤饼; 
(4)将一次滤饼加入到剩余的锌盐或铜盐溶液中,搅拌进行第二次离子交换,然后固液分离得到二次滤饼; 
(5)对二次滤饼洗涤,固液分离得到三次滤饼,研磨、烘干,制成粉状物,得到防变色粉状含银抗菌剂。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变色粉状含银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银盐是指硝酸银、硫酸银、氯化银中任意一种或几种,所述锌盐是指硝酸锌、硫酸锌、氯化锌中一种或几种,所述铜盐是指硝酸铜、硫酸铜、氯化铜中一种或几种。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变色粉状含银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配备的银盐溶液的pH值稳定在10或10以下再和锌盐或铜盐溶液混合。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变色粉状含银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配备的银盐溶液的pH值稳定在8-10再和锌盐或铜盐溶液混合。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变色粉状含银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担载抗菌金属离子载体在加入离子交换液之前进行加热、去水、扩容处理。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变色粉状含银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担载抗菌金属离子载体为硅化合物、硅铝酸盐中任意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变色粉状含银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担载抗菌金属离子载体为人造沸石、X型人造沸石、Y型人造沸石、T型人造沸石、菱沸石、丝光沸石、B型硅胶、FNG硅胶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变色粉状含银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粉状物粒径为0.1-10μm。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变色粉状含银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步骤(5)制备的防变色粉状含银抗菌剂中添加氧化锌粉,氧化锌粉的添加量为粉状物质量的5-50%,再将二者充分混合。 

10.
  利用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制备的防变色粉状含银抗菌剂在树脂原料、水泥、印刷油墨、纸浆、石蜡、低温陶瓷、搪瓷、天然橡胶、洗衣粉、柔顺剂、水体保洁、防藻中的应用。 

11.
  利用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制备的防变色粉状含银抗菌剂在附着剂中应用,所述的附着剂是指能够将各种抗菌制剂牢固且长时间地附着在人造革、金属、塑料、木器家具、陶瓷洁具、水泥、纸张、天然纤维制品基体材料上,并能释放抗菌剂的金属离子,杀抑附着的致病微生物。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附着剂原料是内墙环保乳胶 漆、洁净内墙聚酯漆、耐水洁净聚酯漆、有机硅整理剂以及抗菌整理剂。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硅整理剂是硅氧烷侧基引入活泼基因,与特定高分子预聚体合成的互穿网络共聚物,所述抗菌整理剂是异氰酸脂和丙稀酸脂的共聚物。 

14.
  利用权利要求1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防变色粉状含银抗菌剂按1~3%的质量比添加到附着剂原料中。 

说明书

一种防变色粉状含银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银抗菌剂,特别涉及防变色粉状含银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自上一世纪八十年代起,日本及后来的国内一些机构,先后开发并生产出含银无机抗菌剂(或称银系列抗菌剂),已应用到塑料等多个行业,制成了大批空前的、具有自动杀抑附着产品表面的致病微生物的全新产品,受到了广泛欢迎。但是,国内外提出的发明专利及其技术方法,都存在一些缺陷。其中,抗菌剂中银离子遇光或遇热变色,致使使用了抗菌剂的产品无法呈现白色或鲜艳的彩色。一定时间后,抗菌产品变黑、泛黄,丧失了商品价值;还由于银氧化而导致抗菌功能丧失。这是含银抗菌剂多年来制约其发展的最大难题,长期困扰着研发人员和厂家,成为国内外同行多方下功夫解决的最多课题。
众所周知:银离子活性极强,不稳定(这也是它能有效杀菌的主要原因),在一定的光和热的条件下,银离子容易游离、溶出、氧化,并且容易和硫醇基、磺基、苯酚羟基等有机物发生反应;大多数的银化合物都具有热敏、光敏特性,通过紫外线照射后,银离子会还原、变色。作为含银抗菌剂原料载体沸石的含水量多少、颗粒的大小,同样会影响抗菌剂的变色。沸石中含铝量也会致使其变色;银离子和载体沸石进行离子交换过程中,其与沸石中的钠离子交换数量有关。交换比例越大,沸石中的银离子越多,被沸石晶格被覆的越好,暴露的越少,变色的可能性越低。若沸石中钠离子含量达到2-8%,会大大减少变色的机会。抗菌剂加工时的离子交换液的酸碱度直接影响钠离子的交换数量。交 换液呈酸性时交换量少,呈碱性时交换量大,制成的抗菌剂的使用技术可以左右变色程度。含银抗菌剂颗粒小,用量低、分散均匀,也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材料变色的可能,或者用部分非银抗菌剂替代含银抗菌剂,便可降低变色机会。
下面是多年来为解决此类抗菌剂变色本领域同行所试验的部分方法:如在交换溶液中添加硝酸或氢氧化钙、硝酸铵(浓度=0.2-2.5M)、氨水(约28%左右)等,将交换用的硝酸盐溶液的PH值,由偏酸性,调节成碱性,减少变色可能。如将经过加工制成的抗菌剂成品,用300-1200℃的高温再烧制1-5小时后,重新研磨制粉。不仅抗菌剂不致变色,添加使用到各种原料中,也不易变色。使用抗菌剂时添加各种助剂。助剂有:液体石蜡、聚乙烯蜡、硬脂酸、硬脂酸钙、聚硅油紫外线吸收剂、稳定剂、抗氧化剂、草酸、聚氨酯、二甲基硅氧烷、含氟丙烯酸酯等被覆抗菌剂以防变色。如为了防止因光学反应银成分的变色,要将银成分和钛和、锆组合使用。这是因为钛和锆等能起到紫外线吸收剂作用,具有防止银成分变色的效果。
上述防变色技术五花八门,说明含银抗菌剂的变色问题确实困扰许多同行,也确实难以使用某一种方法就能轻易地解决,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其中很多方法不仅要添加设备、修改工艺、提高了成本。而且这种含银抗菌剂用途极其广泛,每种原料型号繁多,很难弄清那一种防变色添加剂不会在生产加工、长期存放等环节产生更严重的问题,使抗菌剂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因素,在人身安全、抗菌剂用量等方面,使用者难以掌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成本低、工艺简单、在使用过程中可有效防变色的粉状含银抗菌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变色粉状含银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备料:准备银盐以及锌盐或铜盐,银盐和锌盐或铜盐的摩尔比为0.001-0.05:0.3-5;
(2)配备离子交换液:将银盐和锌盐或铜盐分别加水配备成银盐溶液和锌盐或铜盐溶液,再将银盐溶液和1/2锌盐或铜盐溶液混合制备成离子交换液,使得离子交换液中银盐溶液浓度为0.001-0.05mol/L,锌盐溶液或铜盐溶液浓度为0.15-2.5mol/L;
(3)将担载抗菌金属离子载体加入离子交换液中,进行第一次离子交换,然后固液分离得到一次滤饼;
(4)将一次滤饼加入到剩余的锌盐或铜盐溶液中,搅拌进行第二次离子交换,然后固液分离得到二次滤饼;
(5)对二次滤饼洗涤,固液分离得到三次滤饼,研磨、烘干,制成粉状物,得到防变色粉状含银抗菌剂。
所述步骤(1)中银盐是指硝酸银、硫酸银、氯化银中任意一种或几种,所述锌盐是指硝酸锌、硫酸锌、氯化锌中一种或几种,所述铜盐是指硝酸铜、硫酸铜、氯化铜中一种或几种。
所述步骤(2)中配备的银盐溶液的pH值稳定在10或10以下再和部分锌盐溶液混合,优选pH值为8-10,具体是先将银盐加水置放一定时间,可调节溶液的酸碱度到8-10以便有效避免银离子遇光变色。
所述步骤(3)中担载抗菌金属离子载体在加入离子交换液之前进行加热、去水、扩容处理,以最大限度地增加担载量,相对减少浮在表面的银离子,进而降低因此变色的可能。具体处理步骤可以是利用烘干箱等烘干设备,以 100-150℃对其加热,或以300-1200℃高温烧制,以去除其中的结晶水,或以800℃的蒸气处理沸石,以使之脱铝、去水、扩容,可确保将尽量多的金属离子担载到载体晶格内。
上述担载抗菌金属离子载体指硅化合物及硅铝酸盐。即市售的人造沸石(金属离子最大担载量7meq/g)、X型人造沸石(金属离子最大担载量6.4meq/g)、Y型人造沸石(金属离子最大担载量5.0meq/g)、T型人造沸石(金属离子最大担载量3.4meq/g)、菱沸石(金属离子最大担载量5meq/g)、丝光沸石(金属离子最大担载量2.6meq/g)或B型硅胶、FNG硅胶等。其中人造沸石从载体晶格内的孔径、担载金属离子的数量以及释放速度上,均符合长效抗菌要求。用作金属离子载体的硅化合物及硅铝酸盐及沸石的质量浓度为30-70%,优选为40%-60%。
所述步骤(5)中粉状物粒径为0.1-10μm。
本发明还可以在步骤(5)制备的防变色粉状含银抗菌剂中添加氧化锌粉,氧化锌粉的粒径为0.1-10μm,优选为0.1μm,氧化锌粉的添加量为粉状物质量的5-50%,再将二者充分混合。
在本发明的方法中,可适当增加交换时间,最大限度地使载体沸石中的钠离子析出水中,使形成变色的原因之一的钠离子在沸石中的残存量低于10%以下;充分降低银离子在载体内的活性,减低其溶出的速度,避免银离子过早、过快接触光和热而变色。
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制备的防变色粉状含银抗菌剂在树脂原料、水泥、印刷油墨、纸浆、石蜡、低温陶瓷、搪瓷、天然橡胶、洗衣粉、柔顺剂、水体保洁、防藻中的应用。
由于本发明的防变色粉状含银抗菌剂pH属中性,用量有限,自身颗粒小, 可广泛用于各种原料中,使制成的产品具备长期、自动、有效杀抑附着细菌、霉菌、藻类及病毒的功能。例如:用于塑料、纤维、粘合剂、建材、涂料、粉末涂料、人造橡胶等树脂原料中,如聚烯烃树脂中的低密度聚乙烯(L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聚丙烯(PP);苯乙烯树脂中的通用聚苯乙烯(PS)、发泡聚苯乙烯、丙稀腈-丁二烯一笨共聚物(ABS)、丙稀腈-苯乙烯共聚(AS);聚丙烯酸酯中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模塑粉;聚酰胺中的尼龙6(MC)、尼龙66、尼龙1010;热塑性树脂中的聚对笨二甲酸乙二酯(涤纶、PET);聚乙烯醇缩醛中的聚乙烯醇缩甲醛(PVFO)、聚乙烯醇缩丁醛(PVB)、纤维素中的羧甲基纤维素(CMC);氨基树脂中的三聚氰胺甲醛模塑粉;双酚A型环氧树脂、酚醛环氧树脂;聚氯乙稀(PVC);聚氨酯泡沫塑料;呋喃树脂中的糠醇树脂;有机硅树脂及模塑粉。
本发明的防变色粉状含银抗菌剂还可用于水泥、印刷油墨、纸浆、石蜡、低温陶瓷(釉上)、搪瓷、天然橡胶、洗衣粉、柔顺剂、水体保洁、防藻等中。
本发明的防变色粉状含银抗菌剂含银抗菌剂的使用方法有直接添加法和母粒法。前者是将超细粉状抗菌剂按原料总重量0.5-5%的比例,直接和原料混合均匀后,再采用原有的工艺加工成抗菌产品。本方法即可作为产品的一种原料使用,亦可将抗菌剂和产品原料中的某一种或几种予混合研磨,使之充分亲和后使用。母粒法主要用于各种树脂中。可按照我国QB1648-92聚乙烯着色母料和QB1126-91聚烯烃填充母料等行业标准生产抗菌母料。抗菌母料的载体应使用熔融指数高,即分子量低的树脂。以便解决抗菌母料在产品原料中的充分分散问题。例如:生产PP、PE抗菌母料时使用熔融指数60-70的树脂。其 它可选择和产品原料一致的原料生产抗菌母粒。抗菌母粒中抗菌剂的浓度为5-40%,最好为20%。具体方法是首先以50-100℃将抗菌剂烘干、除水;将母粒的载体原料和分散剂、偶联剂及抗菌剂充分混合;使用双螺杆造粒机造粒。抗菌母粒的用量是按抗菌剂占原料总量0.5-5%的比例,在各种树脂中添加抗菌母粒。之后注塑、挤出。吹膜、熔融纺丝等技术制成成品。
本发明还公开利用上述防变色粉状含银抗菌剂在附着剂中应用,所述的附着剂是指能够将各种抗菌制剂牢固且长时间地附着在人造革、金属、塑料、木器家具、陶瓷洁具、水泥、纸张、天然纤维制品基体材料上,并能释放抗菌剂的金属离子,杀抑附着的致病微生物。
所述附着剂原料是内墙环保乳胶漆、洁净内墙聚酯漆、耐水洁净聚酯漆、有机硅整理剂以及抗菌整理剂。
所述有机硅整理剂是硅氧烷侧基引入活泼基因,与特定高分子预聚体合成的互穿网络共聚物,所述抗菌整理剂是异氰酸脂和丙稀酸脂的共聚物。
将防变色粉状含银抗菌剂按1~3%的质量比添加到附着剂原料中。
凡是需要实现抗菌要求的新旧物件(如人造革、金属、塑料、木器家具、陶瓷洁具、水泥、纸张、天然纤维制品等)均可采用喷涂或刷涂等方法,将含有抗菌剂的附着剂附着在物件表面,形成抗菌膜,随时将致病菌杀死。只要抗菌膜不脱落,就起抗菌作用,相对做到“一劳永逸”地抗菌。而且,所谓物件,既可以是刚出厂的新品,又可以是使用多年的旧品,涂上抗菌膜后,物件还可整旧如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的抗菌剂避免传统地只选用银盐,同时使用规定浓度的锌盐或 铜盐,锌也是传统的增白剂。不仅可减少银盐用量,降低成本、还可一定程度上提高抗菌效果,特别是抗霉菌效果;本发明可适当增加交换时间,最大限度地使载体如沸石中的钠离子析出水中,使形成变色的原因之一的钠离子在沸石中的残存量低于10%以下;充分降低银离子在载体内的活性,减低其溶出的速度,避免银离子过早、过快接触光和热而变色。
(2)将锌盐或铜盐交换液分成两次交换,按锌盐或铜盐、银盐、锌盐或铜盐顺序交换,使载体晶格表层由锌盐或铜盐覆盖,降低银离子快速析出、变色的可能。
(3)本发明的含银抗菌剂的防变色技术,改变了单独使用银化合物做抗菌剂原料的传统,不用添加各式各样的助剂来防变色,只在抗菌剂加工过程中,利用原料选择、原料的预处理、加工流程和顺序改变等简单、方便的技术方法,以及抗菌剂使用时的增加具有抗菌功能的氧化锌,以最大限度的避免抗菌剂本身、制成的抗菌制成品在加工、存储、使用时发生变色。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1)备料:准备硝酸银和硝酸锌,其摩尔比为0.01:0.3;
(2)配备离子交换液:将硝酸银和硝酸锌分别加水配备成溶液,再将银盐溶液和1/2硝酸锌溶液混合制备成离子交换液,使得离子交换液中硝酸银溶液浓度为0.01mol/L,硝酸锌溶液浓度为0.15mol/L;
(3)将人造沸石加热、去水、扩容处理后加入离子交换液中,进行第一次离子交换,人造沸石与离子交换液的质量比为50%,然后固液分离得到 一次滤饼;
(4)将一次滤饼加入到剩余的硝酸锌溶液中,搅拌进行第二次离子交换,然后固液分离得到二次滤饼;
(5)对二次滤饼洗涤,固液分离得到三次滤饼,研磨、烘干,制成粉状物,得到防变色粉状含银抗菌剂。
实施例2:
(1)备料:准备硝酸银和硝酸铜,其摩尔比为0.05:2;
(2)配备离子交换液:将硝酸银和硝酸铜分别加水配备成溶液,再将硝酸银溶液和1/2硝酸铜溶液混合制备成离子交换液,使得离子交换液中硝酸银溶液浓度为0.05mol/L,硝酸铜溶液浓度为1mol/L;
(3)将B型硅胶加热、去水、扩容处理后加入离子交换液中,进行第一次离子交换,B型硅胶与离子交换液的质量比为60%,然后固液分离得到一次滤饼;
(4)将一次滤饼加入到剩余的硝酸铜溶液中,搅拌进行第二次离子交换,然后固液分离得到二次滤饼;
(5)对二次滤饼洗涤,固液分离得到三次滤饼,研磨、烘干,制成粉状物,。
(6))在防变色粉状含银抗菌剂中添加氧化锌粉,氧化锌粉的添加量为粉状物质量的20%,再将二者充分混合,得到防变色粉状含银抗菌剂。
实施例3:
首先制备PE抗菌母粒。主要原料:PE 25Kg(熔融指数60~70的LDPE)。
辅料:分散剂(硬质酸)2Kg;偶联剂350g;实施例1的含银抗菌剂:6Kg,先用100-300℃烘干8-24小时(备用),以除去水分便于分散。
具体做法:将上述各种成份混合均匀后,使用双螺杆造粒机抽气造粒。参照色母料、填充母料加工标准和方法执行。
取抗菌母粒10kg,市售白色母0.5kg,PE85kg。分别烘干后,采用传统的设备和方法生产抗菌砧板。
按“消毒技术规范”取5×106-5×107菌液0.5ml,分别滴加在抗菌砧板作用下列不同时间后,用消毒棉签蘸取灭菌PBS,并将盘上的菌液分别洗下,放入10ml灭菌PBS中,做不同稀释,取1ml,在37℃下培养48小时后,做活菌试验,结果:

 活菌对照7小时抑菌数24小时抑菌数大肠杆菌6.2×10674.55%99.96%金黄色葡萄球菌6.2×10668.89%99.87%

实施例4:
制备抗菌釉。取釉浆总量2%的实施例2的含银抗菌剂,添加到稀释后的釉浆中,充分混合。按传统方法在瓷盘上挂釉、烧结,制成抗菌陶瓷餐盘。
按“消毒技术规范”取5×106-5×107菌液0.5ml,分别滴加在抗菌陶瓷餐盘上,作用下列不同时间后,用消毒棉签蘸取灭菌PBS,并将盘上的菌液分别洗下,放入10ml灭菌PBS中,做不同稀释,取1ml,在37℃下培养48小时后,做活菌试验,结果如下:
 活菌对照7小时抑菌数24小时抑菌数大肠杆菌6.2×10680.21%99.93%金黄色葡萄球菌6.2×10677.20%99.81%

实施例5:
使用环氧树脂聚合反应制成的单组分或双组分的聚酯漆。该漆耐磨、耐水性能好,在聚酯漆中,按漆料最终产品用量的2%添加实施例1的抗菌剂,再按传统方法生产具有抗菌功能的聚酯漆。该聚酯漆的具体涂装方法十分简单。无论新品或旧品,应使物件表面光滑,水份≤10%,清除表面粉尘等。若为金属则应做除锈处理。涂刷前树脂搅拌均匀,酌情用稀释剂稀释,使其便于涂刷。在上述各种新品或在用旧品上进行一次或两次喷涂、滚涂或刷涂,自然干燥即可。
检测结果表明,上述经过后处理涂刷技术加工的新旧制品,不仅具有了优异的杀抑附着致病菌的功能,且使旧品整旧如新。一些以前无法采用原料添加方式实现抗菌化的天然制品,也能简易地完成抗菌化。以前因成本过高,无法实现抗菌的一次性用品,也能用极低的成本、简单的方法实现抗菌化。
因此,凡是需要实现抗菌要求的新旧物件(如人造革、金属、塑料、木器家具、陶瓷洁具、水泥、纸张、天然纤维制品等)均可采用喷涂或刷涂等方法,将含有抗菌剂的附着剂附着在物件表面,形成抗菌膜,随时将致病菌杀死。只要抗菌膜不脱落,就起抗菌作用,相对做到“一劳永逸”地抗菌。而且,所谓物件,既可以是刚出厂的新品,又可以是使用多年的旧品,涂上抗菌膜后,物件还可整旧如新。
综上所述,尽管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上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防变色粉状含银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防变色粉状含银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防变色粉状含银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防变色粉状含银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防变色粉状含银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206418A43申请公布日20141217CN104206418A21申请号201410387592722申请日20140807A01N59/16200601A01N59/20200601A01P1/00200601C04B41/86200601C08L23/06200601C08K9/12200601C09D167/00200601C09D5/1420060171申请人蔡惠萍地址100083北京市海淀区花园东路8号北1225272发明人蔡惠萍田树霖74专利代理机构深圳市惠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44271代理人孙菊梅54发明名称一种防变色粉状含银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5。

2、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变色粉状含银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将锌盐或铜盐交换液分成两次交换,按锌盐或铜盐、银盐、锌盐或铜盐顺序交换,使载体晶格表层由锌盐或铜盐覆盖,降低银离子快速析出、变色的可能。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防变色粉状含银抗菌剂在树脂原料、水泥、印刷油墨、纸浆、石蜡、低温陶瓷、搪瓷、天然橡胶、洗衣粉、柔顺剂、水体保洁、防藻中的应用。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6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6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206418ACN104206418A1/2页21一种防变色粉状含银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备料准备银盐以及锌盐或。

3、铜盐,银盐和锌盐或铜盐的摩尔比为0001005035;2配备离子交换液将银盐和锌盐或铜盐分别加水配备成银盐溶液和锌盐或铜盐溶液,再将银盐溶液和1/2锌盐或铜盐溶液混合制备成离子交换液,使得离子交换液中银盐溶液浓度为0001005MOL/L,锌盐溶液或铜盐溶液浓度为01525MOL/L;3将担载抗菌金属离子载体加入离子交换液中,进行第一次离子交换,然后固液分离得到一次滤饼;4将一次滤饼加入到剩余的锌盐或铜盐溶液中,搅拌进行第二次离子交换,然后固液分离得到二次滤饼;5对二次滤饼洗涤,固液分离得到三次滤饼,研磨、烘干,制成粉状物,得到防变色粉状含银抗菌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变色粉状含银抗菌剂的制。

4、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银盐是指硝酸银、硫酸银、氯化银中任意一种或几种,所述锌盐是指硝酸锌、硫酸锌、氯化锌中一种或几种,所述铜盐是指硝酸铜、硫酸铜、氯化铜中一种或几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变色粉状含银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配备的银盐溶液的PH值稳定在10或10以下再和锌盐或铜盐溶液混合。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变色粉状含银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配备的银盐溶液的PH值稳定在810再和锌盐或铜盐溶液混合。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变色粉状含银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担载抗菌金属离子载体在加入离子交换液之前进行加热、去水、扩容处理。6如权利要求1。

5、所述的防变色粉状含银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担载抗菌金属离子载体为硅化合物、硅铝酸盐中任意一种或几种混合物。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变色粉状含银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担载抗菌金属离子载体为人造沸石、X型人造沸石、Y型人造沸石、T型人造沸石、菱沸石、丝光沸石、B型硅胶、FNG硅胶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变色粉状含银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粉状物粒径为0110M。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变色粉状含银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步骤5制备的防变色粉状含银抗菌剂中添加氧化锌粉,氧化锌粉的添加量为粉状物质量的550,再将二者充分混合。10利用权。

6、利要求19任意一项制备的防变色粉状含银抗菌剂在树脂原料、水泥、印刷油墨、纸浆、石蜡、低温陶瓷、搪瓷、天然橡胶、洗衣粉、柔顺剂、水体保洁、防藻中的应用。11利用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制备的防变色粉状含银抗菌剂在附着剂中应用,所述的附着剂是指能够将各种抗菌制剂牢固且长时间地附着在人造革、金属、塑料、木器家具、陶瓷洁具、水泥、纸张、天然纤维制品基体材料上,并能释放抗菌剂的金属离子,杀抑附着的致病微生物。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附着剂原料是内墙环保乳胶漆、洁净内墙聚酯漆、耐水洁净聚酯漆、有机硅整理剂以及抗菌整理剂。权利要求书CN104206418A2/2页3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应。

7、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硅整理剂是硅氧烷侧基引入活泼基因,与特定高分子预聚体合成的互穿网络共聚物,所述抗菌整理剂是异氰酸脂和丙稀酸脂的共聚物。14利用权利要求1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防变色粉状含银抗菌剂按13的质量比添加到附着剂原料中。权利要求书CN104206418A1/6页4一种防变色粉状含银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含银抗菌剂,特别涉及防变色粉状含银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背景技术0002自上一世纪八十年代起,日本及后来的国内一些机构,先后开发并生产出含银无机抗菌剂或称银系列抗菌剂,已应用到塑料等多个行业,制成了大批空前的、具有自动杀抑附着产品表面的致病微生物。

8、的全新产品,受到了广泛欢迎。但是,国内外提出的发明专利及其技术方法,都存在一些缺陷。其中,抗菌剂中银离子遇光或遇热变色,致使使用了抗菌剂的产品无法呈现白色或鲜艳的彩色。一定时间后,抗菌产品变黑、泛黄,丧失了商品价值;还由于银氧化而导致抗菌功能丧失。这是含银抗菌剂多年来制约其发展的最大难题,长期困扰着研发人员和厂家,成为国内外同行多方下功夫解决的最多课题。0003众所周知银离子活性极强,不稳定这也是它能有效杀菌的主要原因,在一定的光和热的条件下,银离子容易游离、溶出、氧化,并且容易和硫醇基、磺基、苯酚羟基等有机物发生反应;大多数的银化合物都具有热敏、光敏特性,通过紫外线照射后,银离子会还原、变色。

9、。作为含银抗菌剂原料载体沸石的含水量多少、颗粒的大小,同样会影响抗菌剂的变色。沸石中含铝量也会致使其变色;银离子和载体沸石进行离子交换过程中,其与沸石中的钠离子交换数量有关。交换比例越大,沸石中的银离子越多,被沸石晶格被覆的越好,暴露的越少,变色的可能性越低。若沸石中钠离子含量达到28,会大大减少变色的机会。抗菌剂加工时的离子交换液的酸碱度直接影响钠离子的交换数量。交换液呈酸性时交换量少,呈碱性时交换量大,制成的抗菌剂的使用技术可以左右变色程度。含银抗菌剂颗粒小,用量低、分散均匀,也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材料变色的可能,或者用部分非银抗菌剂替代含银抗菌剂,便可降低变色机会。0004下面是多年来为解。

10、决此类抗菌剂变色本领域同行所试验的部分方法如在交换溶液中添加硝酸或氢氧化钙、硝酸铵浓度0225M、氨水约28左右等,将交换用的硝酸盐溶液的PH值,由偏酸性,调节成碱性,减少变色可能。如将经过加工制成的抗菌剂成品,用3001200的高温再烧制15小时后,重新研磨制粉。不仅抗菌剂不致变色,添加使用到各种原料中,也不易变色。使用抗菌剂时添加各种助剂。助剂有液体石蜡、聚乙烯蜡、硬脂酸、硬脂酸钙、聚硅油紫外线吸收剂、稳定剂、抗氧化剂、草酸、聚氨酯、二甲基硅氧烷、含氟丙烯酸酯等被覆抗菌剂以防变色。如为了防止因光学反应银成分的变色,要将银成分和钛和、锆组合使用。这是因为钛和锆等能起到紫外线吸收剂作用,具有防。

11、止银成分变色的效果。0005上述防变色技术五花八门,说明含银抗菌剂的变色问题确实困扰许多同行,也确实难以使用某一种方法就能轻易地解决,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其中很多方法不仅要添加设备、修改工艺、提高了成本。而且这种含银抗菌剂用途极其广泛,每种原料型号繁多,很难弄清那一种防变色添加剂不会在生产加工、长期存放等环节产生更严重的问题,使抗说明书CN104206418A2/6页5菌剂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因素,在人身安全、抗菌剂用量等方面,使用者难以掌控。发明内容0006本发明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成本低、工艺简单、在使用过程中可有效防变色的粉状含银抗菌剂的制备方法。0007本发明公开了。

12、一种防变色粉状含银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00081备料准备银盐以及锌盐或铜盐,银盐和锌盐或铜盐的摩尔比为0001005035;00092配备离子交换液将银盐和锌盐或铜盐分别加水配备成银盐溶液和锌盐或铜盐溶液,再将银盐溶液和1/2锌盐或铜盐溶液混合制备成离子交换液,使得离子交换液中银盐溶液浓度为0001005MOL/L,锌盐溶液或铜盐溶液浓度为01525MOL/L;00103将担载抗菌金属离子载体加入离子交换液中,进行第一次离子交换,然后固液分离得到一次滤饼;00114将一次滤饼加入到剩余的锌盐或铜盐溶液中,搅拌进行第二次离子交换,然后固液分离得到二次滤饼;00125对二次滤饼洗涤,固液。

13、分离得到三次滤饼,研磨、烘干,制成粉状物,得到防变色粉状含银抗菌剂。0013所述步骤1中银盐是指硝酸银、硫酸银、氯化银中任意一种或几种,所述锌盐是指硝酸锌、硫酸锌、氯化锌中一种或几种,所述铜盐是指硝酸铜、硫酸铜、氯化铜中一种或几种。0014所述步骤2中配备的银盐溶液的PH值稳定在10或10以下再和部分锌盐溶液混合,优选PH值为810,具体是先将银盐加水置放一定时间,可调节溶液的酸碱度到810以便有效避免银离子遇光变色。0015所述步骤3中担载抗菌金属离子载体在加入离子交换液之前进行加热、去水、扩容处理,以最大限度地增加担载量,相对减少浮在表面的银离子,进而降低因此变色的可能。具体处理步骤可以是。

14、利用烘干箱等烘干设备,以100150对其加热,或以3001200高温烧制,以去除其中的结晶水,或以800的蒸气处理沸石,以使之脱铝、去水、扩容,可确保将尽量多的金属离子担载到载体晶格内。0016上述担载抗菌金属离子载体指硅化合物及硅铝酸盐。即市售的人造沸石金属离子最大担载量7MEQ/G、X型人造沸石金属离子最大担载量64MEQ/G、Y型人造沸石金属离子最大担载量50MEQ/G、T型人造沸石金属离子最大担载量34MEQ/G、菱沸石金属离子最大担载量5MEQ/G、丝光沸石金属离子最大担载量26MEQ/G或B型硅胶、FNG硅胶等。其中人造沸石从载体晶格内的孔径、担载金属离子的数量以及释放速度上,均符。

15、合长效抗菌要求。用作金属离子载体的硅化合物及硅铝酸盐及沸石的质量浓度为3070,优选为4060。0017所述步骤5中粉状物粒径为0110M。0018本发明还可以在步骤5制备的防变色粉状含银抗菌剂中添加氧化锌粉,氧化锌粉的粒径为0110M,优选为01M,氧化锌粉的添加量为粉状物质量的550,再将二说明书CN104206418A3/6页6者充分混合。0019在本发明的方法中,可适当增加交换时间,最大限度地使载体沸石中的钠离子析出水中,使形成变色的原因之一的钠离子在沸石中的残存量低于10以下;充分降低银离子在载体内的活性,减低其溶出的速度,避免银离子过早、过快接触光和热而变色。0020本发明还公开了。

16、上述制备的防变色粉状含银抗菌剂在树脂原料、水泥、印刷油墨、纸浆、石蜡、低温陶瓷、搪瓷、天然橡胶、洗衣粉、柔顺剂、水体保洁、防藻中的应用。0021由于本发明的防变色粉状含银抗菌剂PH属中性,用量有限,自身颗粒小,可广泛用于各种原料中,使制成的产品具备长期、自动、有效杀抑附着细菌、霉菌、藻类及病毒的功能。例如用于塑料、纤维、粘合剂、建材、涂料、粉末涂料、人造橡胶等树脂原料中,如聚烯烃树脂中的低密度聚乙烯L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聚丙烯PP;苯乙烯树脂中的通用聚苯乙烯PS、发泡聚苯乙烯、丙稀腈丁二烯一笨共聚物ABS、丙稀腈苯乙烯共聚AS;聚。

17、丙烯酸酯中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模塑粉;聚酰胺中的尼龙6MC、尼龙66、尼龙1010;热塑性树脂中的聚对笨二甲酸乙二酯涤纶、PET;聚乙烯醇缩醛中的聚乙烯醇缩甲醛PVFO、聚乙烯醇缩丁醛PVB、纤维素中的羧甲基纤维素CMC;氨基树脂中的三聚氰胺甲醛模塑粉;双酚A型环氧树脂、酚醛环氧树脂;聚氯乙稀PVC;聚氨酯泡沫塑料;呋喃树脂中的糠醇树脂;有机硅树脂及模塑粉。0022本发明的防变色粉状含银抗菌剂还可用于水泥、印刷油墨、纸浆、石蜡、低温陶瓷釉上、搪瓷、天然橡胶、洗衣粉、柔顺剂、水体保洁、防藻等中。0023本发明的防变色粉状含银抗菌剂含银抗菌剂的使用方法有直接添加法和母粒法。前者是将超细粉状抗菌剂按原。

18、料总重量055的比例,直接和原料混合均匀后,再采用原有的工艺加工成抗菌产品。本方法即可作为产品的一种原料使用,亦可将抗菌剂和产品原料中的某一种或几种予混合研磨,使之充分亲和后使用。母粒法主要用于各种树脂中。可按照我国QB164892聚乙烯着色母料和QB112691聚烯烃填充母料等行业标准生产抗菌母料。抗菌母料的载体应使用熔融指数高,即分子量低的树脂。以便解决抗菌母料在产品原料中的充分分散问题。例如生产PP、PE抗菌母料时使用熔融指数6070的树脂。其它可选择和产品原料一致的原料生产抗菌母粒。抗菌母粒中抗菌剂的浓度为540,最好为20。具体方法是首先以50100将抗菌剂烘干、除水;将母粒的载体原。

19、料和分散剂、偶联剂及抗菌剂充分混合;使用双螺杆造粒机造粒。抗菌母粒的用量是按抗菌剂占原料总量055的比例,在各种树脂中添加抗菌母粒。之后注塑、挤出。吹膜、熔融纺丝等技术制成成品。0024本发明还公开利用上述防变色粉状含银抗菌剂在附着剂中应用,所述的附着剂是指能够将各种抗菌制剂牢固且长时间地附着在人造革、金属、塑料、木器家具、陶瓷洁具、水泥、纸张、天然纤维制品基体材料上,并能释放抗菌剂的金属离子,杀抑附着的致病微生物。0025所述附着剂原料是内墙环保乳胶漆、洁净内墙聚酯漆、耐水洁净聚酯漆、有机硅整理剂以及抗菌整理剂。0026所述有机硅整理剂是硅氧烷侧基引入活泼基因,与特定高分子预聚体合成的互穿网。

20、络共聚物,所述抗菌整理剂是异氰酸脂和丙稀酸脂的共聚物。0027将防变色粉状含银抗菌剂按13的质量比添加到附着剂原料中。说明书CN104206418A4/6页70028凡是需要实现抗菌要求的新旧物件如人造革、金属、塑料、木器家具、陶瓷洁具、水泥、纸张、天然纤维制品等均可采用喷涂或刷涂等方法,将含有抗菌剂的附着剂附着在物件表面,形成抗菌膜,随时将致病菌杀死。只要抗菌膜不脱落,就起抗菌作用,相对做到“一劳永逸”地抗菌。而且,所谓物件,既可以是刚出厂的新品,又可以是使用多年的旧品,涂上抗菌膜后,物件还可整旧如新。002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00301本发明的抗菌剂避免传统地只选用银盐,同时使用规定浓度。

21、的锌盐或铜盐,锌也是传统的增白剂。不仅可减少银盐用量,降低成本、还可一定程度上提高抗菌效果,特别是抗霉菌效果;本发明可适当增加交换时间,最大限度地使载体如沸石中的钠离子析出水中,使形成变色的原因之一的钠离子在沸石中的残存量低于10以下;充分降低银离子在载体内的活性,减低其溶出的速度,避免银离子过早、过快接触光和热而变色。00312将锌盐或铜盐交换液分成两次交换,按锌盐或铜盐、银盐、锌盐或铜盐顺序交换,使载体晶格表层由锌盐或铜盐覆盖,降低银离子快速析出、变色的可能。00323本发明的含银抗菌剂的防变色技术,改变了单独使用银化合物做抗菌剂原料的传统,不用添加各式各样的助剂来防变色,只在抗菌剂加工过。

22、程中,利用原料选择、原料的预处理、加工流程和顺序改变等简单、方便的技术方法,以及抗菌剂使用时的增加具有抗菌功能的氧化锌,以最大限度的避免抗菌剂本身、制成的抗菌制成品在加工、存储、使用时发生变色。具体实施方式0033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0034实施例100351备料准备硝酸银和硝酸锌,其摩尔比为00103;00362配备离子交换液将硝酸银和硝酸锌分别加水配备成溶液,再将银盐溶液和1/2硝酸锌溶液混合制备成离子交换液,使得离子交换液中硝酸银溶液浓度为001MOL/L,硝酸锌溶液浓度为015MOL/L;00373将人造沸石加热、去水、扩容处理后加入离子交换液中,进行第一次离子交。

23、换,人造沸石与离子交换液的质量比为50,然后固液分离得到一次滤饼;00384将一次滤饼加入到剩余的硝酸锌溶液中,搅拌进行第二次离子交换,然后固液分离得到二次滤饼;00395对二次滤饼洗涤,固液分离得到三次滤饼,研磨、烘干,制成粉状物,得到防变色粉状含银抗菌剂。0040实施例200411备料准备硝酸银和硝酸铜,其摩尔比为0052;00422配备离子交换液将硝酸银和硝酸铜分别加水配备成溶液,再将硝酸银溶液和1/2硝酸铜溶液混合制备成离子交换液,使得离子交换液中硝酸银溶液浓度为005MOL/L,硝酸铜溶液浓度为1MOL/L;00433将B型硅胶加热、去水、扩容处理后加入离子交换液中,进行第一次离子交。

24、换,说明书CN104206418A5/6页8B型硅胶与离子交换液的质量比为60,然后固液分离得到一次滤饼;00444将一次滤饼加入到剩余的硝酸铜溶液中,搅拌进行第二次离子交换,然后固液分离得到二次滤饼;00455对二次滤饼洗涤,固液分离得到三次滤饼,研磨、烘干,制成粉状物,。00466在防变色粉状含银抗菌剂中添加氧化锌粉,氧化锌粉的添加量为粉状物质量的20,再将二者充分混合,得到防变色粉状含银抗菌剂。0047实施例30048首先制备PE抗菌母粒。主要原料PE25KG熔融指数6070的LDPE。0049辅料分散剂硬质酸2KG;偶联剂350G;实施例1的含银抗菌剂6KG,先用100300烘干824。

25、小时备用,以除去水分便于分散。0050具体做法将上述各种成份混合均匀后,使用双螺杆造粒机抽气造粒。参照色母料、填充母料加工标准和方法执行。0051取抗菌母粒10KG,市售白色母05KG,PE85KG。分别烘干后,采用传统的设备和方法生产抗菌砧板。0052按“消毒技术规范”取51065107菌液05ML,分别滴加在抗菌砧板作用下列不同时间后,用消毒棉签蘸取灭菌PBS,并将盘上的菌液分别洗下,放入10ML灭菌PBS中,做不同稀释,取1ML,在37下培养48小时后,做活菌试验,结果0053活菌对照7小时抑菌数24小时抑菌数大肠杆菌6210674559996金黄色葡萄球菌621066889998700。

26、54实施例40055制备抗菌釉。取釉浆总量2的实施例2的含银抗菌剂,添加到稀释后的釉浆中,充分混合。按传统方法在瓷盘上挂釉、烧结,制成抗菌陶瓷餐盘。0056按“消毒技术规范”取51065107菌液05ML,分别滴加在抗菌陶瓷餐盘上,作用下列不同时间后,用消毒棉签蘸取灭菌PBS,并将盘上的菌液分别洗下,放入10ML灭菌PBS中,做不同稀释,取1ML,在37下培养48小时后,做活菌试验,结果如下0057活菌对照7小时抑菌数24小时抑菌数大肠杆菌6210680219993金黄色葡萄球菌62106772099810058实施例50059使用环氧树脂聚合反应制成的单组分或双组分的聚酯漆。该漆耐磨、耐水性。

27、能好,在聚酯漆中,按漆料最终产品用量的2添加实施例1的抗菌剂,再按传统方法生产具有抗菌功能的聚酯漆。该聚酯漆的具体涂装方法十分简单。无论新品或旧品,应使物件表面光说明书CN104206418A6/6页9滑,水份10,清除表面粉尘等。若为金属则应做除锈处理。涂刷前树脂搅拌均匀,酌情用稀释剂稀释,使其便于涂刷。在上述各种新品或在用旧品上进行一次或两次喷涂、滚涂或刷涂,自然干燥即可。0060检测结果表明,上述经过后处理涂刷技术加工的新旧制品,不仅具有了优异的杀抑附着致病菌的功能,且使旧品整旧如新。一些以前无法采用原料添加方式实现抗菌化的天然制品,也能简易地完成抗菌化。以前因成本过高,无法实现抗菌的一。

28、次性用品,也能用极低的成本、简单的方法实现抗菌化。0061因此,凡是需要实现抗菌要求的新旧物件如人造革、金属、塑料、木器家具、陶瓷洁具、水泥、纸张、天然纤维制品等均可采用喷涂或刷涂等方法,将含有抗菌剂的附着剂附着在物件表面,形成抗菌膜,随时将致病菌杀死。只要抗菌膜不脱落,就起抗菌作用,相对做到“一劳永逸”地抗菌。而且,所谓物件,既可以是刚出厂的新品,又可以是使用多年的旧品,涂上抗菌膜后,物件还可整旧如新。0062综上所述,尽管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上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说明书CN104206418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