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管式车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拖管式车架.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43868A43申请公布日20120208CN102343868ACN102343868A21申请号201010243166822申请日20100730B60R9/08200601B60R9/1020060171申请人亨叡股份有限公司地址中国台湾台南市安平工业区新乐路19号72发明人黄清树74专利代理机构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11234代理人宋义兴54发明名称拖管式车架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拖管式车架,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主架体,前述主架体可与活动架体以调整装置结合,前述主架体设中孔,且于前述主架体设定位孔;活动架体,前述活动架体设定位组件,定位组件设定位突体,得以。
2、前述活动架体之定位组件设置于前述主架体中孔上方,并以定位突体与主架体的定位孔形成初始定位效果;调整装置,设套体,套体内设活动组件,前述活动组件设前后壁,于前后壁之间形成空间;前述调整装置设启动组件,如此,即可利用前述启动组件地被操作而改变前述活动组件与前述活动架体地结合关系,调整活动架体与主架体有结合,达到展开或收合地目的,方便展收本拖管式车架。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4页附图9页CN102343887A1/2页21一种拖管式车架,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主架体,前述主架体可与活动架体以调整装置结合,前述主架体设中孔,且于前述主架体设定位孔;。
3、活动架体,前述活动架体设定位组件,定位组件设定位突体,得以前述活动架体之定位组件设置于前述主架体中孔上方,并以定位突体与主架体的定位孔形成初始定位效果;调整装置,设套体,套体内设活动组件,前述活动组件设前后壁,于前后壁之间形成空间;前述调整装置设启动组件,如此,即可利用前述启动组件地被操作而改变前述活动组件与前述活动架体地结合关系,即可调整活动架体与主架体地结合,达到展开或收合地目的。2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管式车架,其特征在于主架体下方设有固定架,得将本车架与车辆或拖动设备结合固设。3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管式车架,其特征在于主架体地两侧壁设凹入部,以为活动架体跨置于其上方。4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
4、拖管式车架,其特征在于主架体的前后壁均设定位孔。5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管式车架,其特征在于活动架体的定位组件是配合主架体的中孔形状。6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管式车架,其特征在于调整装置的套体设中孔,并于前述套体的两侧壁设凹入部,以让套体得以跨设于活动架体的定位组件外围。7依权利要求6所述的拖管式车架,其特征在于调整装置的套体的中孔并设有封闭组件,封闭组件的下方并为活动组件的弹性组件上方抵顶;前述封闭组件设下延伸面,于下延伸面两侧设孔,前述封闭组件设上延伸面,并形成有中孔。8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管式车架,其特征在于调整装置的活动组件设前后壁,于前后壁之间形成空间,得利用该空间容设活动架体的定位组件。
5、,并让调整装置的活动组件的前后壁得以与前述活动架体的定位组件前后壁结合。9依权利要求8所述的拖管式车架,其特征在于活动组件前后壁设缺槽,避开活动架体的定位组件的定位突体。10依权利要求8所述的拖管式车架,其特征在于活动组件上方设管体,管体得为弹性组件套设,前述管体设孔,以为铆合组件穿过并启动组件的盖体结合,前述管体设中孔。11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管式车架,其特征在于启动组件设基座,前述基座设下延伸面,下延伸面两侧设缺槽,前述下延伸面前后侧突缘,于突缘间设栓设孔,前述上延伸面两侧设凹入部,于基座形成有中孔。12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管式车架,其特征在于启动组件设弹性组件,前述弹性组件设套合槽,利用。
6、该套合槽以套设于基座两侧壁的凹入部,前述弹性组件设下延伸部,下延伸部形成突出部,并让下延伸部得以穿过基座的下延伸面两侧缺槽,再穿过套体的封闭组件的孔,让前述弹性组件的下延伸部的突出部得抵顶于前述封闭组件的下延伸面下方。13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管式车架,其特征在于启动组件设盖体,前述盖体设中环壁,前述中环壁得以设置于活动组件的管体的中孔中,前述中环壁设栓设孔以与前述活动组件的管体的孔对应,为铆合组件穿过,以将盖体与前述活动组件结合成一体。14依权利要求13所述的拖管式车架,其特征在于启动组件的盖体设栓设孔,得与基座的栓设孔对应,以栓设组件自前述基座的栓设孔栓设入前述盖体的栓设孔。15依权利要求1。
7、4所述的拖管式车架,其特征在于启动组件的盖体设外环壁,外环壁权利要求书CN102343868ACN102343887A2/2页3两侧边设凹入部,以配合按钮的设置。16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管式车架,其特征在于启动组件设按钮,前述按钮设侧延伸面及突出的按压面,得以让按钮的按压面自盖体外环壁的凹入部内侧向外设置,并让前述按钮的侧延伸面得以抵设于前述盖体的外环壁内侧而被定位。权利要求书CN102343868ACN102343887A1/4页4拖管式车架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拖管式车架,尤指一种得藉由使用者操作调整装置的启动组件即可驱动活动组件的升降,改变活动架体与主架体间的结合状态,即可自调整。
8、活动架体的角度,达到收展方便的自行车携带用途的拖管式车架。背景技术0002习知的拖管式车架,如美国外观设计专利第D608723S号专利,主要是以主架体与车辆的后延伸架结合,再于主架体与活动架体之间设有活动关节,并利用该活动关节调整前述主架体与活动架体之间的结合关系,如此,将造成整体拖管式车架过于粗糙与欠缺美感,且活动关节稍不注意,即可能夹伤操作者。0003为此,本发明者基于多年相关制品的设计与制造经验,特针对目前自行车携带架的结构,加以研究,乃发明本案。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目的乃在提供一种拖管式车架,让使用者依据使用需求而快速收展主架体与活动架体间的结合关系,即可达到利用车辆或拖动设备携带。
9、自行车或其他体积较小的行动设备。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拖管式车架,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主架体,前述主架体可与活动架体以调整装置结合,前述主架体设中孔,且于前述主架体设定位孔;0006活动架体,前述活动架体设定位组件,定位组件设定位突体,得以前述活动架体之定位组件设置于前述主架体中孔上方,并以定位突体与主架体之定位孔形成初始定位效果;0007调整装置,设套体,套体内设活动组件,前述活动组件设前后壁,于前后壁之间形成空间;前述调整装置设启动组件,如此,即可利用前述启动组件之被操作而改变前述活动组件与前述活动架体之结合关系,即可调整活动架体与主架体之结合,达到展开或收合之目的。0008。
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将主架体与车辆或拖动设备结合,并利用一调整装置作为主架体与活动架体间的结合媒介,并藉由调整装置的被操作,改变主架体与活动架体间的结合关系,即可利用本拖管式车架携带自行车或小型行动设备。0009本发明的拖管式车架,主要是于活动架体被操作到与主架体之间的一定结合角度时,调整装置即会自动锁合,让活动架体与主架体完全结合,达成收合或展开的目的,操作安全可靠。附图说明0010图1是本发明的分解视图。0011图2是本发明展开状的组合视图。说明书CN102343868ACN102343887A2/4页50012图3是本发明展开状的部份视图。0013图4是本发明展开状的部份视图。0014。
11、图5是图3的AA音视图。0015图6是图5的部份剖视放大图。0016图7是图3的BB剖视图。0017图8是图7的部份剖视放大图。0018图9是本发明收合第一动作剖视图。0019图10是本发明收合第二二动作剖视图。0020图11本发明收合第三动作剖视图。0021图12本发明收合第四动作剖视图。0022图13是本发明收合动作视图。0023图14是本发明收合完成后的视图。0024主要组件符号说明0025主架体1、固定架10、中孔11、0026两侧壁12、凹入部120、前后壁13、0027定位孔130、栓设孔1310028活动架体2、定位组件20、定位突体210029调整装置3、0030套体30、前后。
12、壁300、栓设孔301、0031栓设组件302、中孔303、两侧壁304、0032凹入部305、0033活动组件31、前后壁310、空间311、0034缺槽312、管体313、弹性组件314、0035孔315、中孔316、0036封闭组件32、下延伸面320、孔321、0037上延伸面322、中孔323、0038基座33、下延伸面330、缺槽331、0039突缘332、栓设孔333、上延伸面334、0040凹入部335、中孔336、0041弹性组件34、套合槽340、下延伸部341、0042突出部342、0043盖体35、中环壁350、栓设孔351、0044铆合组件352、栓设孔353、栓设组。
13、件354、0045外环壁355、凹入部356、0046按钮36、侧延伸面360、按压面361、0047弹性组件37具体实施方式0048如此,为使贵审查员可以充分了解本发明,兹依附图示解说如下;如图14示,本说明书CN102343868ACN102343887A3/4页6发明之拖管式车架,至少包含0049主架体1,为直立设置,主架体1并可与活动架体2以调整装置3结合,于前述主架体1的下方并设有固定架10,利用该固定架10得与车辆或其他拖动设备结合固设,即可利用本拖管式车架携带自行车或小型行动设备;0050前述主架体1并为方型管体,或其他几何形状的管体,亦无妨,其中主架体1设中孔11;前述主架体1。
14、的两侧壁12并设凹入部120,以为活动架体2跨置其上,于前后壁13设定位孔130,定位孔130得为方型或其他几何形状,亦无妨;前述主架体1的前后壁13均设栓设孔131,前后栓设孔131为不同形状。0051活动架体2,得与前述主架体1以调整装置3结合,并藉由调整装置3以调整主架体1与活动架体2间的结合关系;前述活动架体2设定位组件20,前述定位组件20是配合前述主架体1的中孔11形状较理想,及前述定位组件20的一侧设定位突体21,定位突体21的宽度较前述定位组件20的宽度小,如此,当活动架体2的定位组件20与主架体1的中孔11结合时,可利用前述定位突体21与前述主架体1的定位孔130形成暂时性的。
15、结合定位如图7或11,即可将主架体1与活动架体2形成第一阶段的定位效果;0052调整装置3,设套体30,套体30的前后壁300设栓设孔301,前后栓设孔301为不同形状,以配合栓设组件302的构造,并配合前述主架体1的栓设孔131的形状,即可利用栓设组件302自前述套体30的前栓设孔301穿过主架体1的前栓设孔131,再穿过主架体1的后栓设孔131并穿过套体30的后栓设孔301即可将套体30与主架体1完全结合,确保主架体1与套体30间的结合绝对不会转动,前述套体30中孔303,中孔303为方型或其他几何形状,亦无妨,及前述套体30的两侧壁304并设凹入部305,凹入部305可为拱形,以跨设于前。
16、述活动架体2,并包覆于前述活动架体2设定位组件20的外围如图5、7及9,但并不与前述活动架体2设定位组件20结合;前述套体30的中孔303的内部接近上方并设封闭组件32,封闭组件32与前述套体固设,前述封闭组件32设下延伸面320,于下延伸面320的两侧设孔321,及前述封闭组件32设上延伸面322,并形成有中孔323;0053前述调整装置3设活动组件31,如图1、58所示,前述活动组件31并设前后壁310,于前后壁310之间并形成空间311,得利用该空间311容设前述活动架体2的定位组件20,并让调整装置3的活动组件31的前后壁310得以与前述活动架体2的定位组件20的前后壁结合如图7及12。
17、,前述活动组件31的前后壁310并设缺槽312,以避开前述活动架体2的定位组件20的定位突体21如图7及12,避免影响前述活动架体2的定位组件20的定位突体21的动作,前述活动组件31的上方设管体313,管体313得为弹性元件314套设,弹性组件314得为压缩弹簧构成,让前述弹性组件314的上端得以抵顶于前述套体的封闭组件32下方如图6,前述管体313设孔315,以为铆合组件352穿过并启动组件的盖体35结合,管体313并设中孔316;0054前述调整装置3的启动组件发基座33,如图1、58所示,基座33设下延伸面330,于下延伸面330的两侧设缺槽331,及前述基座33的下延伸面330的前后。
18、侧设突缘332,且于突缘332之间设栓设孔333,前述基座33设上延伸面334,上延伸面334的两侧并设凹入部335,且于基座33并形成有中孔336;0055前述调整装置3的启动组件设弹性组件34,如图1、58所示,前述弹性组件34设套合槽340,利用该套合槽340以套设于前述基座33的上延伸面334的凹入部335,并形成说明书CN102343868ACN102343887A4/4页7定位效果,前述弹性组件34设下延伸部341,下延伸部341并形成有突出部342,并让下延伸部341得以穿过前述基座33的下延伸面330的两侧设缺槽331,再穿过封闭组件32的孔321,并让前述弹性组件34的下延伸。
19、部341的突出部342得以抵顶于前述封闭组件32的下延伸面320的下方如图5及6所示;0056前述调整装置3的启动组件设盖体35,如图1、58所示,前述盖体35设中环壁350,前述中环壁350得以设置于前述活动元件31的管体313的中孔316中,且于前述中环壁350设栓设孔351以与前述活动组件31的管体313的孔315对应,并为铆合组件352穿过,即可将盖体35与前述活动组件31结合成一体,前述盖体35设栓设孔353,得与前述基座33的栓设孔333对应,得以栓设组件354自前述基座33的栓设孔333往上栓设并栓入前述盖体35的栓设孔353,即可将前述基座33与盖体35结合成一体如图8所示,前。
20、述盖体35设外环壁355,于外环壁355的两侧边并设凹入部356,以配合按钮36的设置;0057前述调整装置3的启动组件设按钮36,如图1、58所示,前述按钮36设侧延伸面360及突出的按压面361,得以让按钮36的按压面361自前述盖体35的外环壁355的凹入部356内侧向外设置,并让前述按钮36的侧延伸面360得以抵设于前述盖体35的外环壁355内侧而被定位,并让按钮36与盖体35之间夹合有前述弹性元件34,再于对应的二按钮36之间设弹性组件37,弹性组件37并被设置于前述基座33的下延伸面330的前后侧突缘332上方,即可作为二按钮的复归弹簧。0058如此,如图25所示,本车架为展开状态。
21、,该主架体1与活动架体2之间形成垂置设置状态,得以让使用者利用活动架体2固定自行车或其他小型行动设备,此时,该调整装置3的活动组件31的前后壁310与前述活动架体2的定位组件20的前后壁结合,因此,且如前述活动架体2,是利用前述定位突体21与主架体1的位于前侧的定位孔130形成暂时性结合定位如图7或11,要让主架体1与活动架体2稳固结合,主要还是要藉由前述调整装置3的活动组件31的前后壁310与前述活动架体2之定位件20的前后壁结合,且因为调整装置与主架体完全结合,此时即可让主架体1与活动架体2之间形成完全展开状态。0059当如图13及14所示,本车架要收合时,使用者必须操作前述启动组件的按钮。
22、36如图911,并让前述按钮36得压迫前述调整装置3之启动组件的弹性组件34,让启动组件得以因使用者施以向上拉力而拉起暂时脱离前述套体30,亦同时让前述调整装置3的活动组件31的前后壁310暂时与前述活动架体2的定位组件20的前后壁分离,此时使用者即可往下扳动前述活动架体2如图11及12,直到前述活动架体2的定位突体21与主架体1的位于后方的定位孔130形成暂时性的结合定位如图11及12,即可将主架体1与活动架体2收合,前述启动组件即可自动下降,并藉由前述调整装置3的活动组件31的前后壁310与前述活动架体2的定位组件20的前后壁结合,达到自动锁合的效果,即可让主架体1与活动架体2之间形成完全。
23、收合状态,为本案的组成。说明书CN102343868ACN102343887A1/9页8图1说明书附图CN102343868ACN102343887A2/9页9图2说明书附图CN102343868ACN102343887A3/9页10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2343868ACN102343887A4/9页11图5图6说明书附图CN102343868ACN102343887A5/9页12图7图8说明书附图CN102343868ACN102343887A6/9页13图9图10说明书附图CN102343868ACN102343887A7/9页14图11图12说明书附图CN102343868ACN102343887A8/9页15图13说明书附图CN102343868ACN102343887A9/9页16图14说明书附图CN10234386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