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金属和由该焊接金属接合的焊接结构物.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815688 上传时间:2018-03-13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598.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80011042.5

申请日:

2010.03.25

公开号:

CN102348531A

公开日:

2012.02.0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23K 35/30申请日:20100325|||公开

IPC分类号:

B23K35/30; B23K9/23; B23K9/00; B23K9/18

主分类号:

B23K35/30

申请人: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发明人:

名古秀德; 冈崎喜臣; 山下贤; 高内英亮; 大津穰

地址:

日本兵库县

优先权:

2009.03.26 JP 2009-075493

专利代理机构: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代理人:

张宝荣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为了提供一种在焊接状态或去应力退火后仍显现出优异的强度、韧性的焊接金属,本发明的焊接金属,以质量%计,含有C:0.04~0.15%、Si:0.50%以下、Mn:1.0~1.9%、Ni:1.0~4.0%、Cr:0.10~1.0%、Mo:0.20~1.2%、Ti:0.010~0.060%、Al:0.030%以下、O:0.015~0.060%、N:0.010%以下,余量由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作为化合物含有的Ti量(%)和Si量(%)的比[化合物型Ti]/[化合物型Si]超过1.5,由下式(其中,[X]是元素X的含量(%))计算的A值为0.50以上:A=[Ti]/([O]-1.1×[Al]+0.05×[Si])。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焊接金属, 其特征在于, 以质量%计含有, C: 0.04 ~ 0.15%、 Si : 0.50%以下且大于 0%、 Mn : 1.0 ~ 1.9%、 Ni : 1.0 ~ 4.0%、 Cr : 0.10 ~ 1.0%、 Mo : 0.20 ~ 1.2%、 Ti : 0.010 ~ 0.060%、 Al : 0.030%以下且大于 0%、 O: 0.015 ~ 0.060%、 N: 0.010%以下且大于 0%, 余量由 Fe 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 以 [ 化合物型 Ti] 表示作为化合物含有的 Ti 量 (% ), 以 [ 化合物型 Si] 表示作为化 合物含有的 Si 量 (% ) 时, [ 化合物型 Ti]/[ 化合物型 Si] > 1.5 并且, 以 [Ti] 表示 Ti 的含量 (% ), 以 [O] 表示 O 的含量 (% ), 以 [Al] 表示 Al 的含 量 (% ), 以 [Si] 表示 Si 的含量 (% ) 时, 由下式计算的 A 值为 0.50 以上, A = [Ti]/([O]-1.1×[Al]+0.05×[Si])。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焊接金属, 其中, 进一步以 [Cr] 表示 Cr 的含量 (% ), 以 [Mn] 表示 Mn 的含量 (% ) 时, 由下式计算的 B 值在 0.05 以上且 0.26 以下, B = [Cr]/([Mn]+1.2)。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焊接金属, 其中, 存在于焊接金属中的碳化物之中, 当量 圆直径 200nm 以上的碳化物的平均粒径为 350nm 以下。 4. 根据权利要求 1 ~ 3 中任一项所述的焊接金属, 其中, 还含有 Cu : 0.35%以下且大于 0%。 5. 根据权利要求 1 ~ 4 中任一项所述的焊接金属, 其中, 还含有 Nb : 0.008 ~ 0.030%、 V: 0.010 ~ 0.10%的一种或两种。 6. 一种焊接结构物, 其是以 Mn-Mo-Ni 系钢材为母材进行焊接后的焊接结构物, 其焊接 部的焊接金属由权利要求 1 ~ 5 中任一项所述的焊接金属形成。
4: 0%、 Cr : 0.10 ~ 1.0%、 Mo : 0.20 ~ 1.2%、 Ti : 0.010 ~ 0.060%、 Al : 0.030%以下且大于 0%、 O: 0.015 ~ 0.060%、 N: 0.010%以下且大于 0%, 余量由 Fe 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 以 [ 化合物型 Ti] 表示作为化合物含有的 Ti 量 (% ), 以 [ 化合物型 Si] 表示作为化 合物含有的 Si 量 (% ) 时, [ 化合物型 Ti]/[ 化合物型 Si] > 1.5 并且, 以 [Ti] 表示 Ti 的含量 (% ), 以 [O] 表示 O 的含量 (% ), 以 [Al] 表示 Al 的含 量 (% ), 以 [Si] 表示 Si 的含量 (% ) 时, 由下式计算的 A 值为 0.50 以上, A = [Ti]/([O]-1.1×[Al]+0.05×[Si])。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焊接金属, 其中, 进一步以 [Cr] 表示 Cr 的含量 (% ), 以 [Mn] 表示 Mn 的含量 (% ) 时, 由下式计算的 B 值在 0.05 以上且 0.26 以下, B = [Cr]/([Mn]+1.2)。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焊接金属, 其中, 存在于焊接金属中的碳化物之中, 当量 圆直径 200nm 以上的碳化物的平均粒径为 350nm 以下。 4. 根据权利要求 1 ~ 3 中任一项所述的焊接金属, 其中, 还含有 Cu : 0.35%以下且大于 0%。
5: 根据权利要求 1 ~ 4 中任一项所述的焊接金属, 其中, 还含有 Nb : 0.008 ~ 0.030%、 V: 0.010 ~ 0.10%的一种或两种。
6: 一种焊接结构物, 其是以 Mn-Mo-Ni 系钢材为母材进行焊接后的焊接结构物, 其焊接 部的焊接金属由权利要求 1 ~ 5 中任一项所述的焊接金属形成。

说明书


焊接金属和由该焊接金属接合的焊接结构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主要以 Mn-Mo-Ni 系钢材为母材进行焊接的焊接结构物及其焊接部的 焊接金属, 特别是涉及在焊接状态下和去应力退火后的强度、 韧性优异的焊接金属。
     背景技术 Mn-Mo-Ni 钢材为具有优异的强度、 韧性, 主要被用于原子能发电厂的压力容器 等。近年来, 随着能源需要的增加, 压力容器有大型化的倾向, 要求强度、 韧性更加优异的 Mn-Mo-Ni 钢材。随之而来的是, 在以这些钢种为母材的焊接结构物的焊接部中所形成的 Mn-Mo-Ni 系焊接金属中, 也要求强度、 韧性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另外, 在以 Mn-Mo-Ni 钢材为母材的焊接结构体中, 通常在焊接施工后, 会实施以 去应力为目的长时间的去应力退火, 但存在由于该退火导致焊接金属的强度、 韧性劣化的 情况, 从而要求通过退火难以导致强度、 韧性劣化的材料。
     针对这样的需求, 提出有各种致力于提高焊接金属的强度、 韧性 ( 以下统称为 “机 械的特性” ) 的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 1 中提出有一种技术, 其通过使 Cr、 Mo、 Cu、 Ti、 B等 合金元素最佳化, 从而改善机械的特性, 另外在专利文献 2 中提出有一种技术, 其是在粉芯 焊丝中, 同时控制金属外皮和焊剂的组成, 从而改善去应力退火后的机械的特性。另外, 从 硫化物控制的观点出发, 在专利文献 3 中提出有一种除了机械的特性之外, 焊接操作性也 优异的焊接材料。此外, 对于退火后的机械的特性的改善, 在专利文献 4 中提出控制碳化物 的方案。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 1 : 日本专利公开平 9-253886 号公报
     专利文献 2 : 日本专利公开平 5-77086 号公报
     专利文献 3 : 日本专利公开平 8-267273 号公报
     专利文献 4 : 日本专利第 3283763 号公报
     但是, 仅凭上述的技术, 去应力退火后的焊接金属的机械的特性还称不上充分, 另 外若考虑安全性, 则在焊接的状态下, 也期望具备优异的机械的特性。因此, 期望有进一步 改善焊接金属的机械的特性的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这样的问题而完成的, 其目的在于, 提供一种关于以钢材为母材经焊 接后的焊接结构物, 在焊接状态 ( 简述为 “AW” ) 或去应力退火 ( 简述为 “SR 退火” ) 后仍具 有优异的强度、 韧性的焊接金属, 和由这样的焊接金属接合的焊接结构物。
     本发明者们对于实现 AW、 SR 退火后的强度、 韧性优异的焊接金属的方法进行锐意 研究时发现, 对使微细的针状铁素体组织显现非常有效。另外, 在探求 SR 退火造成机械的 特性劣化的主要原因时发现, 这是由于粗大晶界碳化物的析出所致, 使之微细化有效。 本发明是以这样的认识为基本而完成的。
     即, 本 发 明 的 焊 接 金 属, 以质量% ( 以下仅表示为 “ %” ) 计, 含有 C : 0.04 ~ 0.15 %、 Si : 0.50 % 以 下 ( 不 含 0 % )、 Mn : 1.0 ~ 1.9 %、 Ni : 1.0 ~ 4.0 %、 Cr : 0.10 ~ 1.0%、 Mo : 0.20 ~ 1.2%、 Ti : 0.010 ~ 0.060%、 Al : 0.030%以下 ( 不含 0% )、 O: 0.015 ~ 0.060%、 N: 0.010%以下 ( 不含 0% ), 余量由 Fe 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 以 [ 化合物型 Ti] 表示作为化合物含有的 Ti 量 (% ), 以 [ 化合物型 Si] 表示作为化合物含有的 Si 量 (% ) 时,
     [ 化合物型 Ti]/[ 化合物型 Si] > 1.5
     并且, 以 [Ti] 表示 Ti 的含量 (% ), 以 [O] 表示 O 的含量 (% ), 以 [Al] 表示 Al 的含量 (% ), 以 [Si] 表示 Si 的含量 (% ) 时, 由下式计算的 A 值为 0.50 以上。
     A = [Ti]/([O]-1.1×[Al]+0.05×[Si])
     该焊接金属, 因为在规定成分之下, 使 [ 化合物型 Ti]/[ 化合物型 Si] 的比超过 1.5, 所以能够抑制阻碍针状铁素体组织显现的 Si 氧化物的生成, 促进有助于针状铁素体 组织生成的 Ti 氧化物的生成。此外, 因为使 A 值为 0.50 以上, 所以能够抑制 Si 氧化物在 Ti 氧化物的表面生成, 能够使来自 Ti 氧化物的针状铁素体的生成促进作用有效地发挥。 因 此, 能够使焊接金属中显现微细的针状铁素体组织, 能够提高 AW 或 SR 退火后的焊接金属的 强度、 韧性。 在上述焊接金属中, 还优选以 [Cr] 表示 Cr 的含量 (% ), 以 [Mn] 表示 Mn 的含量 (% ) 时, 由下式计算的 B 值在 0.05 以上、 0.26 以下。由此, 能够抑制会给 SR 退火后的机械 的特性带来不良影响的晶界碳化物的粗大化, 能够更进一步提高 SR 退火后的机械的特性。
     B = [Cr]/([Mn]+1.2)
     在上述焊接金属中, 存在于焊接金属中的碳化物之中, 作为当量圆直径, 优选 200nm 以上的碳化物的平均粒径为 350nm 以下。由此, 粗大晶界碳化物的生成得到抑制, 能 够进一步提高焊接金属的机械的特性。
     此 外, 上 述 焊 接 金 属 能 够 含 有 Cu : 0.35 % 以 下 ( 不 含 0 % ), 或 者 还 含 有 Nb : 0.008 ~ 0.030%、 V: 0.010 ~ 0.10%的一种或两种。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强度。
     另外, 本发明的焊接结构物, 是以 Mn-Mo-Ni 系钢材为母材进行焊接的焊接结构 物, 形成其焊接部的焊接金属由上述任一种焊接金属形成。如上述, 上述焊接金属 AW 或 SR 退火后的机械的特性优异, 因此在本发明的焊接结构物的焊接部, AW 或 SR 退火后的机械的 特性也优异, 焊接结构物整体上机械的特性优异, 进而耐久性优异。
     根据本发明的焊接金属, 在规定成分之下, 使 [ 化合物型 Ti]/[ 化合物型 Si] 超过 1.5, 促进有助于针状铁素体组织生成的 Ti 氧化物的生成, 此外, 将 A 值规定在 0.50 以上, 以使 Ti 氧化物的针状铁素体的生成促进作用不会因 Si 氧化物的生成而受到妨碍, 因此能 够使焊接金属中显现微细的针状铁素体组织, 能够提高焊接状态或去应力退火后的焊接金 属的强度、 韧性。另外, 本发明的焊接结构物是在其焊接部形成有上述焊接金属的结构物, 因此整体上强度和韧性优异, 进而耐久性优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焊接金属, 是在以 Mn-Mo-Ni 系钢材为母材进行焊接的焊接部所形成的焊接金属, 化学组成含有 C : 0.04 ~ 0.15%、 Si : 0.50%以下 ( 不含 0% )、 Mn : 1.0 ~ 1.9%、 Ni : 1.0 ~ 4.0%、 Cr : 0.10 ~ 1.0%、 Mo : 0.20 ~ 1.2%、 Ti : 0.010 ~ 0.060%、 Al : 0.030%以下 ( 不含 0% )、 O: 0.015 ~ 0.060%、 N: 0.010%以下 ( 不含 0% ), 余量由 Fe 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另外作为化合物含有的 Ti 量 (% )([ 化合物型 Ti]) 和作为化合 物含有的 Si 量 (% )([ 化合物型 Si]) 的比, [ 化合物型 Ti]/[ 化合物型 Si] 超过 1.5。此 外, 以 [Ti] 表示 Ti 的含量 (% ), 以 [O] 表示 O 的含量 (% ), 以 [Al] 表示 Al 的含量 (% ), 以 [Si] 表示 Si 的含量 (% ) 时, 由下式计算的 A 值为 0.50 以上。以下, 对于这些成分限定 理由进行说明。
     A = [Ti]/([O]-1.1×[Al]+0.05×[Si])
     C: 0.04 ~ 0.15%
     C 是用于确保强度的必须元素, 若比 0.04%低, 则强度不足, 另一方面, 超过 0.15 时则带来马氏体等的硬质组织的增加, 招致韧性的劣化。因此, C 量的下限为 0.04%, 优选 为 0.06%。其上限为 0.15%, 优选为 0.12%, 更优选为 0.10%。
     Si : 0.50%以下
     Si 具有使焊接金属的强度提高的作用。从提高强度的观点出发, 极微量即可, 优 选添加 0.05%以上。另一方面, 过量添加会导致强度上升过大, 或马氏体等的硬质组织增 加, 而且氧化物的主体成为 Si 氧化物, 因此, 难以生成针状贴素体组织, 导致强度、 韧性的 劣化。为此, Si 量的上限为 0.50%, 优选为 0.40%, 更优选为 0.20%。
     Mn : 1.0 ~ 1.9%
     Mn 是对提高强度和韧性有效的元素。低于 1.0%时上述效果过小, 另一方面, 过量 添加会导致强度上升过大, 或马氏体等的硬质组织增加, 而且, 导致晶界碳化物的粗大化, 成为强度、 韧性劣化的原因。为此, Mn 量的下限为 1.0%, 优选为 1.2%, 其上限为 1.9%, 优 选为 1.8%。
     Ni : 1.0 ~ 4.0%
     Ni 是对提高强度和韧性有效的元素。低于 1.0%时上述效果过小, 另一方面, 过量 添加会导致强度上升过大, 对韧性有不良影响。为此, Ni 量的下限为 1.0%, 优选为 1.2%, 其上限为 4.0%, 优选为 3.8%, 更优选为 2.8%。
     Cr : 0.10 ~ 1.0%
     Cr 通过适量添加具有抑制碳化物的粗大化的作用。低于 0.10%时上述效果过小, 另一方面, 过量添加反而导致晶界碳化物的粗大化, 对强度、 韧性有不良影响。为此, Cr 量 的下限为 0.10%, 优选为 0.20%, 其上限为 1.0%, 优选为 0.80%, 更优选为 0.60%。
     Mo : 0.20 ~ 1.2%
     Mo 具有在 SR 退火时形成微细碳化物提高强度的作用。 为了有效发挥所述作用, Mo 量的下限为 0.20%, 优选为 0.40%, 更优选为 0.60%。 另一方面, 过量添加会导致碳化物的 粗大化, 对韧性有不良影响, 因此, Mo 量的上限为 1.2%, 优选为 1.0%, 更优选为 0.80%。
     Ti : 0.010 ~ 0.060%
     Ti 形成成为针状铁素体组织的生成核的 Ti 氧化物, 是有助于提高强度、 韧性的 重要元素。为了有效发挥所述作用, Ti 量的下限为 0.010 %, 优选为 0.015 %, 更优选为 0.020%。另一方面, 过量添加时会导致氧化物的粗大化, 对韧性有不良影响, 因此, 其上限为 0.060%, 优选为 0.050%。
     Al : 0.030%以下
     Al 具有抑制对针状铁素体组织的生成产生不良影响的 Si 氧化物的生成的作用。 为了有效发挥所述作用, 优选添加 0.005%以上。 但是, 过量添加时会导致氧化物的粗大化, 反而对韧性有不良影响, 因此, 其上限为 0.030%, 优选到 0.025%为止。
     O: 0.015 ~ 0.060%
     O 是为了和 Ti 一起形成成为针状铁素体组织的生成核的 Ti 氧化物的必要的元素, 至少为 0.015%, 优选为 0.020%。另一方面, 过量添加会导致氧化物的粗大化, 使韧性劣 化, 因此, 上限为 0.060%, 优选为 0.050%, 更优选为 0.045%。
     N: 0.010%以下
     N 与 Ti 或根据需要添加的后述的 Nb、 V 均形成碳氮化物, 具有提高强度的作用。 为 了有效地显现这样的作用, 优选添加 0.005%。但是若过剩地添加, 则作为固溶 N 带来应变 时效, 对韧性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使上限为 0.010%, 优选为 0.0080%, 更优选为 0.0075%。
     [ 化合物型 Ti]/[ 化合物型 Si] : 超过 1.5,
     本发明的焊接金属的基本组成如上述, 但是还要求作为化合物含有的 Ti( 化合物 型 Ti) 和 Si( 化合物型 Si) 的质量比, 即 [ 化合物型 Ti]/[ 化合物型 Si] 超过 1.5。所述比 率是间接性地规定对针状铁素体组织的生成造成影响的 Ti 氧化物、 Si 氧化物的生成量比 的参数, 若在 1.5 以下, 则阻碍针状铁素体组织显现的 Si 氧化物占据优势, 使强度、 韧性劣 化。因此, 所述比较超过 1.5, 优选为 2.0 以上, 更优选为 2.5 以上。 所述化合物型 Ti、 化合物型 Si 的量假设是分别作为氧化物被含有的 Ti 和 Si, 基 本上使用在焊接的状态下测量的值, 但是该值能够视为 SR 退火后的测量值。这出于以下的 理由。因 SR 退火而析出的 Ti 碳氮化物即使最大, 以当量圆直径计仍很微细, 在 0.1μm 以 下, 根据后述的测量方法 ( 电解提取残渣法 ), 作为形成碳氮化物的 Ti 所检测出的量极少。 另外, Si 是在钢中难以形成碳氮化物的元素, SR 退火带来的析出量为可以无视的程度。因 此, SR 退火后测量的 [ 化合物型 Ti]/[ 化合物型 Si] 的值, 与在焊接状态下的测量值大致 相等。
     A值: 0.50 以上
     其中, A = [Ti]/([O]-1.1×[Al]+0.05×[Si])
     A 值是表示对针状铁素体组织带来影响的氧化物的形态的参数, 即使满足上述 [ 化合物型 Ti]/[ 化合物型 Si] 的比率, Si 氧化物量得到抑制, 氧化物的主体是 Ti 氧化物, 若 A 低于 0.50, 在 Ti 氧化物的表面仍会生成 Si 氧化物, 由 Ti 氧化物带来的针状铁素体核 的生成稳定度相对地降低, 因此使针状铁素体组织的生成降低。因此, 使 A 值为 0.50 以上, 优选为 0.60 以上, 更优选为 0.80 以上。还有, A 值是控制 Si 氧化物向 Ti 氧化物的表面生 成的参数, 越高越为优选, 因此不需要设置上限。
     本发明的焊接金属, 以上述组成为基本组成, 余量由 Fe 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 P、 S 为杂质, 在旧奥氏体晶界析出, 成为韧性降低的原因, 因此以少为宜。在上述基本组成 中, 优选以如下方式调节 Cr 含量、 Mn 含量 : 以 [Cr] 表示 Cr 的含量 (% ), 以 [Mn] 表示 Mn 的含量 (% ) 时, 由下式计算出的 B 值在 0.05 以上、 0.26 以下。
     B = [Cr]/([Mn]+1.2)
     B 值是表示 SR 退火时的晶界碳化物的粗大化的参数, 低于 0.05 时, 晶界碳化物的 主体为 Mn, 晶界碳化物的生长受到扩散速度大的 Mn 的限制, 因此粗大化容易被促进。另一 方面, 在超过 0.26 时, 虽然晶界碳化物的主体是 Cr, 但是对晶界碳化物的生长造成影响的 固溶 Cr 量增加, 仍然容易促进晶界碳化物的粗大化。 因此, B 值的下限为 0.05, 优选为 0.08, 其上限为 0.26, 优选为 0.20, 更优选为 0.15。
     另外, 对于上述基本成分, 能够添加 Cu 为 0.35%以下, 或者还能够在 Nb : 0.008 ~ 0.030%、 V: 0.010 ~ 0.10%的范围添加 Nb、 V 的一种或两种。
     Cu 是对强度的提高有效的元素。 因此, 优选添加 0.01%以上。 另一方面, 若过剩地 添加, 则招致强度的过度上升, 反而对韧性造成不良影响。因此, 使 Cu 量的上限为 0.35%, 优选为 0.30%。
     Nb、 V 形成微细的碳氮化物, 具有使强度提高的作用, 但是 Nb 低于 0.008%、 V 低于 0.010%时, 这一作用过小, 另一方面, 若过剩地添加, 则招致碳氮化物的粗大化, 反而使强 度、 韧性降低。因此, Nb 量的下限为 0.008%, 其上限为 0.030%, 优选为 0.020%。另外, V 量的下限为 0.010%, 其上限为 0.10%, 优选为 0.080%。
     本发明的焊接金属的组成如上述, 但在组织上呈现出的是, 以氧化物为起点的微 细的针状铁素体组织和粗大板条状贝氏体组织细微地混合的组织。因此, 定量地评价针状 铁素体组织有困难, 但是根据借助显微镜的目视观察, 至少有 50 面积%以上存在针状铁素 体组织。 另外, SR 退火后的焊接金属中在存在粗大的碳化物的倾向, 但是关于该碳化物的 尺寸, 以当量圆直径计, 200nm 以上的碳化物的平均粒径抑制在 350nm 下, 优选抑制在 330nm 以下, 由此能够抑制会给强度、 韧性带来不良影响的粗大晶界碳化物的生成, 能够进一步提 高机械的特性。为了抑制碳化物的粗大化, 在成分上如上述, 有效的是调节 Cr 量、 Mn 量, 使 B 值为 0.05 ~ 0.26, 此外为了使碳化物的平均粒径为 350nm 以下, 优选将 B 值抑制在 0.08 以上、 低于 0.20 的程度。
     另外, 上述焊接金属的组成, 严格地说, 大致由母材的 Mn-Mo-Ni 钢的组成和熔深 量、 焊接材料 ( 焊丝 ) 的组成和熔深量、 在焊接中使用的焊剂的碱度决定, 熔深量由母材的 焊接接合部的形状决定。因为熔深量少, 所以焊接金属的组成大体上由焊接材料的组成和 焊接施工时的焊剂的碱度决定, 另一方面, 焊接材料的组成大致能够由目标的焊接金属的 组成和焊剂的碱度决定。通常, 使焊剂的碱度保持在 2.5 ~ 2.6 左右而进行焊接, 这种情 况下, 焊接材料的组成为, 使根据下式求得的 α 值为 1.2 以上, β 值为 0.04 ~ 0.29 即可。 α 值低于 1.2 时, 焊接金属的 [ 化合物型 Ti]/[ 化合物型 Si] 的比容易处于 1.5 以下, 另 外 A 值容易低于 0.50。另一方面, 通过将 β 值控制在上述范围, 使焊接金属的 B 值也满足 0.05 ~ 0.26, 此外通过将 β 值控制在 0.08 以上、 低于 0.20, 从而 200nm 以上的碳化物的平 均粒径容易处于 350nm 以下。还有, 上述 α 值、 β 值的范围, 是碱度为 2.5 ~ 2.6 左右的 情况, 如果碱度不同, 则其值的最佳范围也发生变动。 因此, 碱度不同时, 预先通过实验求得 最佳范围。
     α = [Ti]/(0.5[Si]-0.8×[Al])
     β = [Cr]/([Mn]+1.2)
     其中, 式中的 [Ti] 是 Ti 的含量 (% ), [Al] 是 Al 的含量 (% ), [Si] 是 Si 的含量
     (% ), [Cr] 是 Cr 的含量 (% ), [Mn] 是 Mn 的含量 (% ), 均为焊接材料的元素量。
     作为前述母材的 Mn-Mo-Ni 钢, 能够使用公知的各种钢种, 例如 ASTM 规格的 A533B C1.1、 A533B C1.2、 A508C1.3、 SA533B C1.1。
     本发明的焊接金属, 在焊接的状态 (AW) 下机械的特性优异, 但是没有使碳化物 更粗大化, 能够通过实施去应力退火 (SR 退火 ) 使韧性进一步提高。SR 退火, 就下述的 3 3 Larson-Miller 参数 (MP), 在满足 18×10 ~ 20×10 左右的范围, 控制 SR 温度、 SR 时间即 可。例如 600 ~ 650℃, 10 ~ 30hr 左右即可。
     Mp = (T+273)×(20+logt)
     其中, T 为 SR 温度 (℃ ), t 为 SR 时间 (hr)。
     还有, 作为形成本发明的焊接金属的焊接方法, 没有特别限定, 只要是能够形成上 述焊接金属的焊接方法, 任何方法都可以, 但优选可以由焊剂进行组成控制的潜弧焊。
     另外, 本发明提供一种焊接部是上述焊接金属的焊接结构物, 该焊接结构物整体 上强度和韧性优异, 进而耐久性优异。
     以下, 列举实施例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 但本发明不受此实施例的限定性地解释。
     实施例 制作具有表 3 所示的组成的潜弧焊用的焊接材料 ( 焊丝 : 材料标识上附加 “W” )和 涂药电焊 ( 被覆ァ一ク溶接 ) 用的焊接材料 ( 焊条 : 材料标识上附加 “B” )。另一方面, 使 用表 1( 数值单位 : %, 余量为 Fe 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 所示的组成的 Mn-Mo-Ni 钢的母材厚 钢板, 以下述的焊接条件, 实施利用潜弧焊或涂药电焊的焊接试验。
     ·潜弧焊条件
     母材板厚 : 25mm, 坡口角度 : 10° (V 字 ), 跟部间隙 : 15mm, 焊接姿势 : 向下, 焊接电 流: 425A, 焊接电压 : 30V, 焊接速度 : 5.8mm/sec(35cpm), 预热和焊道间温度 : 180 ~ 200℃
     ·涂药电焊条件
     母材板厚 : 20mm, 坡口角度 : 20° (V 字 ), 跟部间隙 : 16mm, 焊接姿势 : 向下, 焊接电 流: 175A, 焊接电压 : 24V, 焊接速度 : 17mm/sec(100cpm), 预热和焊道间温度 : 180 ~ 200℃, 焊剂 : 不使用
     还有, 在实施的焊接试验 ( 潜弧焊和涂药电焊 ) 中, 使用 AWS 所规定中性助熔剂, 调节焊剂的碱度使之成为 2.04 或 2.55。碱度 2.04 在使用表 3 的 No.22 的焊丝的焊接试验 ( 后述的表 4、 5 的试验 No.22) 时适用, 其他的情况碱度为 2.55。还有, 碱度通过 IIW( 国际 焊接学会 :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Welding) 推荐的下式 ( 式中的氧化物表示该氧 化物的质量 ) 计算, 上述碱度的焊剂成分的代表例显示在表 2 中。
     碱度= BC/AC
     BC = CaF2+CaO+MgO+BaO+SrO+Na2O+K2O+Li2O+(MnO+FeO)/2
     AC = SiO2+(Al2O3+TiO2+ZrO2)/2
     [ 表 1]
     C 0.1 Si 0.21 Mn 1.33 P 0.008 8 S 0.003 Cu 0.03 Al 0.028102348531 A CN 102348550
     Ni 0.55
     碱度 2.55 2.04
     SiO2 15 15 Cr 0.09说Mo 0.47明V书Ti 0.004 Nb 0.0057/10 页0.005[ 表 2]Al2O3 20 25 MgO 30 25 CaF2 20 20 CaO 10 10 其他 5 5焊接后, 从焊接试验材在焊接部所形成的焊接金属的中央部提取成分分析试料, 由此调查焊接金属的组成。其结果显示在表 4( 数值单位 : %, 余量是 Fe 和不可避免的杂 质 )。另外, 使用同样从焊接金属的中央部切下的试验片, 根据电解提取残渣法测量 [ 化合 物型 Ti]、 [ 化合物型 Si], 求得 [ 化合物型 Ti]/[ 化合物型 Si] 的比。在实施电解提取残 渣法时, 使用 10%乙酰丙酮 -1%四甲基氯化铵 - 甲醇溶液, 电解试验片的基体部, 通过孔径 大小 0.1μm 的过滤器, 提取试验片中的化合物。从焊接状态的焊接金属中提取的化合物大 部分是氧化物。其结果显示在表 5 中。还有, 表 5 中还一并记述 A 值、 B 值。另外在 [ 化合 物型 Ti]/[ 化合物型 Si] 一栏中, “○” 表示未检测到化合物型 Si。
     另外, 从焊接金属的中央部, 沿焊接线方向提取拉伸试验片 (JIS Z3111A2 号 ), 测量抗拉强度 (TS)。另外, 从同部位沿着相对于焊接线垂直的方向提取摆锤冲击试验片 (JIS Z3111V 切口试验片 )。使用该试验片, 测量 -30℃下的吸收能 (n = 3), 计算其平均值 vE-30(J)。另外使用相同的摆锤冲击试验片, 基于 JIS Z2242 测量吸收能和延性断裂率, 将 延性断裂率= 100%的试验片的吸收能定义为上平台能量 USE(J)。将这些测量结果、 计算 结果一并显示在表 5 中。
     此外, 对于焊接后的焊接试验材实施 640℃ ×30hr 的去应力退火 (SR 退火 ) 后, 以 上述相同的手法, 对于焊接试验材的焊接部所形成的焊接金属, 测量抗拉强度、 韧性。 另外, 针对 SR 退火后的焊接金属, 从最终焊层中央部提取复制型 TEM 观察用试验片, 从随机选择 的 4 处拍摄 7500 倍的 TEM 图像, 使用图像分析软件 (Image Plus, Media Cybernetic 公司 制 ) 进行图像分析, 选择以当量圆直径计 200nm 以上的碳化物之后, 求得其平均粒径 d(nm)。 将这些结果一并显示在表 5 中。
     由表 5 可知, 在发明例中, 无论在焊接状态、 SR 退火后的任意一种情况下, 都能够 得到 TS 均超过 700MPa, vE-30 超过 50J, USE 超过 120J, 强度和韧性均优异的特性。不过, 试 料 No.1 ~ 3 因为 B 值和规定碳化物的平均粒径脱离优选的范围, 所以韧性降低。 另外, 试料 No.5、 7、 10 虽然 B 值处于 0.05 ~ 0.26 的范围内, 但是规定碳化物的平均粒径超过 350nm, 因此可见 SR 退火后的韧性有降低的倾向。另外, 试料 No.14 因为 Mo 量、 Al 量高, 所以虽然 强度提高, 但是 SR 韧性、 AW 韧性降低。另外, 试料 No.20 因为添加有 V, 所以强度提高, 但是 SR 韧性降低。
     另一方面, 在比较例中, 试料 No.22 虽然组成满足本发明, 但是焊接时的焊剂碱度过低, 因此焊接金属的 A 值在发明范围以外, 韧性降低。其他比较例因为焊丝的组成不适 当, 所以焊接金属的组成 ( 含 A 值等 ) 和 [ 化合物型 Ti]/[ 化合物型 Si] 的比在本发明范 围以外, 强度和韧性劣化。
     [ 表 3]
     ( 注 ) 单位 : % - 余量 : Fe 和杂质、 “-” 未添加 [ 表 4]
     ( 注 ) 单位 : % . 余量 : Fe 和杂质 [ 表 5]
     详细地并参照特定的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 但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 则能够加以各种变更, 这一点对于从业者来说很清楚。
     本申请基于 2009 年 3 月 26 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 ( 专利申请 2009-075493), 其
     内容与之参照并引入。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在制造原子能发电厂的压力容器等方面有用。12

焊接金属和由该焊接金属接合的焊接结构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焊接金属和由该焊接金属接合的焊接结构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焊接金属和由该焊接金属接合的焊接结构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焊接金属和由该焊接金属接合的焊接结构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焊接金属和由该焊接金属接合的焊接结构物.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48531A43申请公布日20120208CN102348531ACN102348531A21申请号201080011042522申请日20100325200907549320090326JPB23K35/30200601B23K9/23200601B23K9/00200601B23K9/1820060171申请人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地址日本兵库县72发明人名古秀德冈崎喜臣山下贤高内英亮大津穰74专利代理机构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21代理人张宝荣54发明名称焊接金属和由该焊接金属接合的焊接结构物57摘要为了提供一种在焊接状态或去应力退火后仍显现出优异的强度、。

2、韧性的焊接金属,本发明的焊接金属,以质量计,含有C004015、SI050以下、MN1019、NI1040、CR01010、MO02012、TI00100060、AL0030以下、O00150060、N0010以下,余量由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作为化合物含有的TI量和SI量的比化合物型TI/化合物型SI超过15,由下式其中,X是元素X的含量计算的A值为050以上ATI/O11AL005SI。30优先权数据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10908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PCT/JP2010/05526820100325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10/110387JA20100930。

3、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10页CN102348550A1/1页21一种焊接金属,其特征在于,以质量计含有,C004015、SI050以下且大于0、MN1019、NI1040、CR01010、MO02012、TI00100060、AL0030以下且大于0、O00150060、N0010以下且大于0,余量由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以化合物型TI表示作为化合物含有的TI量,以化合物型SI表示作为化合物含有的SI量时,化合物型TI/化合物型SI15并且,以TI表示TI的含量,以O表示O的含量,以AL表示AL的含量,以SI表示SI的含量时,由下。

4、式计算的A值为050以上,ATI/O11AL005SI。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金属,其中,进一步以CR表示CR的含量,以MN表示MN的含量时,由下式计算的B值在005以上且026以下,BCR/MN1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焊接金属,其中,存在于焊接金属中的碳化物之中,当量圆直径200NM以上的碳化物的平均粒径为350NM以下。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焊接金属,其中,还含有CU035以下且大于0。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焊接金属,其中,还含有NB00080030、V0010010的一种或两种。6一种焊接结构物,其是以MNMONI系钢材为母材进行焊接后的焊接结构物,其焊接。

5、部的焊接金属由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焊接金属形成。权利要求书CN102348531ACN102348550A1/10页3焊接金属和由该焊接金属接合的焊接结构物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主要以MNMONI系钢材为母材进行焊接的焊接结构物及其焊接部的焊接金属,特别是涉及在焊接状态下和去应力退火后的强度、韧性优异的焊接金属。背景技术0002MNMONI钢材为具有优异的强度、韧性,主要被用于原子能发电厂的压力容器等。近年来,随着能源需要的增加,压力容器有大型化的倾向,要求强度、韧性更加优异的MNMONI钢材。随之而来的是,在以这些钢种为母材的焊接结构物的焊接部中所形成的MNMONI系焊接金属中,也。

6、要求强度、韧性水平的进一步提高。0003另外,在以MNMONI钢材为母材的焊接结构体中,通常在焊接施工后,会实施以去应力为目的长时间的去应力退火,但存在由于该退火导致焊接金属的强度、韧性劣化的情况,从而要求通过退火难以导致强度、韧性劣化的材料。0004针对这样的需求,提出有各种致力于提高焊接金属的强度、韧性以下统称为“机械的特性”的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有一种技术,其通过使CR、MO、CU、TI、B等合金元素最佳化,从而改善机械的特性,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有一种技术,其是在粉芯焊丝中,同时控制金属外皮和焊剂的组成,从而改善去应力退火后的机械的特性。另外,从硫化物控制的观点出发,在专利文。

7、献3中提出有一种除了机械的特性之外,焊接操作性也优异的焊接材料。此外,对于退火后的机械的特性的改善,在专利文献4中提出控制碳化物的方案。0005先行技术文献0006专利文献0007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平9253886号公报0008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平577086号公报0009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公开平8267273号公报0010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第3283763号公报0011但是,仅凭上述的技术,去应力退火后的焊接金属的机械的特性还称不上充分,另外若考虑安全性,则在焊接的状态下,也期望具备优异的机械的特性。因此,期望有进一步改善焊接金属的机械的特性的技术。发明内容0012本发明鉴于这样的问。

8、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关于以钢材为母材经焊接后的焊接结构物,在焊接状态简述为“AW”或去应力退火简述为“SR退火”后仍具有优异的强度、韧性的焊接金属,和由这样的焊接金属接合的焊接结构物。0013本发明者们对于实现AW、SR退火后的强度、韧性优异的焊接金属的方法进行锐意研究时发现,对使微细的针状铁素体组织显现非常有效。另外,在探求SR退火造成机械的特性劣化的主要原因时发现,这是由于粗大晶界碳化物的析出所致,使之微细化有效。本发说明书CN102348531ACN102348550A2/10页4明是以这样的认识为基本而完成的。0014即,本发明的焊接金属,以质量以下仅表示为“”计,含有C0。

9、04015、SI050以下不含0、MN1019、NI1040、CR01010、MO02012、TI00100060、AL0030以下不含0、O00150060、N0010以下不含0,余量由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以化合物型TI表示作为化合物含有的TI量,以化合物型SI表示作为化合物含有的SI量时,0015化合物型TI/化合物型SI150016并且,以TI表示TI的含量,以O表示O的含量,以AL表示AL的含量,以SI表示SI的含量时,由下式计算的A值为050以上。0017ATI/O11AL005SI0018该焊接金属,因为在规定成分之下,使化合物型TI/化合物型SI的比超过15,所以能够抑制阻。

10、碍针状铁素体组织显现的SI氧化物的生成,促进有助于针状铁素体组织生成的TI氧化物的生成。此外,因为使A值为050以上,所以能够抑制SI氧化物在TI氧化物的表面生成,能够使来自TI氧化物的针状铁素体的生成促进作用有效地发挥。因此,能够使焊接金属中显现微细的针状铁素体组织,能够提高AW或SR退火后的焊接金属的强度、韧性。0019在上述焊接金属中,还优选以CR表示CR的含量,以MN表示MN的含量时,由下式计算的B值在005以上、026以下。由此,能够抑制会给SR退火后的机械的特性带来不良影响的晶界碳化物的粗大化,能够更进一步提高SR退火后的机械的特性。0020BCR/MN120021在上述焊接金属中。

11、,存在于焊接金属中的碳化物之中,作为当量圆直径,优选200NM以上的碳化物的平均粒径为350NM以下。由此,粗大晶界碳化物的生成得到抑制,能够进一步提高焊接金属的机械的特性。0022此外,上述焊接金属能够含有CU035以下不含0,或者还含有NB00080030、V0010010的一种或两种。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强度。0023另外,本发明的焊接结构物,是以MNMONI系钢材为母材进行焊接的焊接结构物,形成其焊接部的焊接金属由上述任一种焊接金属形成。如上述,上述焊接金属AW或SR退火后的机械的特性优异,因此在本发明的焊接结构物的焊接部,AW或SR退火后的机械的特性也优异,焊接结构物整体上机械的特性优。

12、异,进而耐久性优异。0024根据本发明的焊接金属,在规定成分之下,使化合物型TI/化合物型SI超过15,促进有助于针状铁素体组织生成的TI氧化物的生成,此外,将A值规定在050以上,以使TI氧化物的针状铁素体的生成促进作用不会因SI氧化物的生成而受到妨碍,因此能够使焊接金属中显现微细的针状铁素体组织,能够提高焊接状态或去应力退火后的焊接金属的强度、韧性。另外,本发明的焊接结构物是在其焊接部形成有上述焊接金属的结构物,因此整体上强度和韧性优异,进而耐久性优异。具体实施方式0025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焊接金属,是在以MNMONI系钢材为母材进行焊接的焊接说明书CN102348531ACN102348。

13、550A3/10页5部所形成的焊接金属,化学组成含有C004015、SI050以下不含0、MN1019、NI1040、CR01010、MO02012、TI00100060、AL0030以下不含0、O00150060、N0010以下不含0,余量由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另外作为化合物含有的TI量化合物型TI和作为化合物含有的SI量化合物型SI的比,化合物型TI/化合物型SI超过15。此外,以TI表示TI的含量,以O表示O的含量,以AL表示AL的含量,以SI表示SI的含量时,由下式计算的A值为050以上。以下,对于这些成分限定理由进行说明。0026ATI/O11AL005SI0027C00401。

14、50028C是用于确保强度的必须元素,若比004低,则强度不足,另一方面,超过015时则带来马氏体等的硬质组织的增加,招致韧性的劣化。因此,C量的下限为004,优选为006。其上限为015,优选为012,更优选为010。0029SI050以下0030SI具有使焊接金属的强度提高的作用。从提高强度的观点出发,极微量即可,优选添加005以上。另一方面,过量添加会导致强度上升过大,或马氏体等的硬质组织增加,而且氧化物的主体成为SI氧化物,因此,难以生成针状贴素体组织,导致强度、韧性的劣化。为此,SI量的上限为050,优选为040,更优选为020。0031MN10190032MN是对提高强度和韧性有效。

15、的元素。低于10时上述效果过小,另一方面,过量添加会导致强度上升过大,或马氏体等的硬质组织增加,而且,导致晶界碳化物的粗大化,成为强度、韧性劣化的原因。为此,MN量的下限为10,优选为12,其上限为19,优选为18。0033NI10400034NI是对提高强度和韧性有效的元素。低于10时上述效果过小,另一方面,过量添加会导致强度上升过大,对韧性有不良影响。为此,NI量的下限为10,优选为12,其上限为40,优选为38,更优选为28。0035CR010100036CR通过适量添加具有抑制碳化物的粗大化的作用。低于010时上述效果过小,另一方面,过量添加反而导致晶界碳化物的粗大化,对强度、韧性有不。

16、良影响。为此,CR量的下限为010,优选为020,其上限为10,优选为080,更优选为060。0037MO020120038MO具有在SR退火时形成微细碳化物提高强度的作用。为了有效发挥所述作用,MO量的下限为020,优选为040,更优选为060。另一方面,过量添加会导致碳化物的粗大化,对韧性有不良影响,因此,MO量的上限为12,优选为10,更优选为080。0039TI001000600040TI形成成为针状铁素体组织的生成核的TI氧化物,是有助于提高强度、韧性的重要元素。为了有效发挥所述作用,TI量的下限为0010,优选为0015,更优选为0020。另一方面,过量添加时会导致氧化物的粗大化,。

17、对韧性有不良影响,因此,其上限说明书CN102348531ACN102348550A4/10页6为0060,优选为0050。0041AL0030以下0042AL具有抑制对针状铁素体组织的生成产生不良影响的SI氧化物的生成的作用。为了有效发挥所述作用,优选添加0005以上。但是,过量添加时会导致氧化物的粗大化,反而对韧性有不良影响,因此,其上限为0030,优选到0025为止。0043O001500600044O是为了和TI一起形成成为针状铁素体组织的生成核的TI氧化物的必要的元素,至少为0015,优选为0020。另一方面,过量添加会导致氧化物的粗大化,使韧性劣化,因此,上限为0060,优选为00。

18、50,更优选为0045。0045N0010以下0046N与TI或根据需要添加的后述的NB、V均形成碳氮化物,具有提高强度的作用。为了有效地显现这样的作用,优选添加0005。但是若过剩地添加,则作为固溶N带来应变时效,对韧性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使上限为0010,优选为00080,更优选为00075。0047化合物型TI/化合物型SI超过15,0048本发明的焊接金属的基本组成如上述,但是还要求作为化合物含有的TI化合物型TI和SI化合物型SI的质量比,即化合物型TI/化合物型SI超过15。所述比率是间接性地规定对针状铁素体组织的生成造成影响的TI氧化物、SI氧化物的生成量比的参数,若在15以下,则。

19、阻碍针状铁素体组织显现的SI氧化物占据优势,使强度、韧性劣化。因此,所述比较超过15,优选为20以上,更优选为25以上。0049所述化合物型TI、化合物型SI的量假设是分别作为氧化物被含有的TI和SI,基本上使用在焊接的状态下测量的值,但是该值能够视为SR退火后的测量值。这出于以下的理由。因SR退火而析出的TI碳氮化物即使最大,以当量圆直径计仍很微细,在01M以下,根据后述的测量方法电解提取残渣法,作为形成碳氮化物的TI所检测出的量极少。另外,SI是在钢中难以形成碳氮化物的元素,SR退火带来的析出量为可以无视的程度。因此,SR退火后测量的化合物型TI/化合物型SI的值,与在焊接状态下的测量值大。

20、致相等。0050A值050以上0051其中,ATI/O11AL005SI0052A值是表示对针状铁素体组织带来影响的氧化物的形态的参数,即使满足上述化合物型TI/化合物型SI的比率,SI氧化物量得到抑制,氧化物的主体是TI氧化物,若A低于050,在TI氧化物的表面仍会生成SI氧化物,由TI氧化物带来的针状铁素体核的生成稳定度相对地降低,因此使针状铁素体组织的生成降低。因此,使A值为050以上,优选为060以上,更优选为080以上。还有,A值是控制SI氧化物向TI氧化物的表面生成的参数,越高越为优选,因此不需要设置上限。0053本发明的焊接金属,以上述组成为基本组成,余量由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

21、成。P、S为杂质,在旧奥氏体晶界析出,成为韧性降低的原因,因此以少为宜。在上述基本组成中,优选以如下方式调节CR含量、MN含量以CR表示CR的含量,以MN表示MN的含量时,由下式计算出的B值在005以上、026以下。0054BCR/MN12说明书CN102348531ACN102348550A5/10页70055B值是表示SR退火时的晶界碳化物的粗大化的参数,低于005时,晶界碳化物的主体为MN,晶界碳化物的生长受到扩散速度大的MN的限制,因此粗大化容易被促进。另一方面,在超过026时,虽然晶界碳化物的主体是CR,但是对晶界碳化物的生长造成影响的固溶CR量增加,仍然容易促进晶界碳化物的粗大化。。

22、因此,B值的下限为005,优选为008,其上限为026,优选为020,更优选为015。0056另外,对于上述基本成分,能够添加CU为035以下,或者还能够在NB00080030、V0010010的范围添加NB、V的一种或两种。0057CU是对强度的提高有效的元素。因此,优选添加001以上。另一方面,若过剩地添加,则招致强度的过度上升,反而对韧性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使CU量的上限为035,优选为030。0058NB、V形成微细的碳氮化物,具有使强度提高的作用,但是NB低于0008、V低于0010时,这一作用过小,另一方面,若过剩地添加,则招致碳氮化物的粗大化,反而使强度、韧性降低。因此,NB量的。

23、下限为0008,其上限为0030,优选为0020。另外,V量的下限为0010,其上限为010,优选为0080。0059本发明的焊接金属的组成如上述,但在组织上呈现出的是,以氧化物为起点的微细的针状铁素体组织和粗大板条状贝氏体组织细微地混合的组织。因此,定量地评价针状铁素体组织有困难,但是根据借助显微镜的目视观察,至少有50面积以上存在针状铁素体组织。0060另外,SR退火后的焊接金属中在存在粗大的碳化物的倾向,但是关于该碳化物的尺寸,以当量圆直径计,200NM以上的碳化物的平均粒径抑制在350NM下,优选抑制在330NM以下,由此能够抑制会给强度、韧性带来不良影响的粗大晶界碳化物的生成,能够进。

24、一步提高机械的特性。为了抑制碳化物的粗大化,在成分上如上述,有效的是调节CR量、MN量,使B值为005026,此外为了使碳化物的平均粒径为350NM以下,优选将B值抑制在008以上、低于020的程度。0061另外,上述焊接金属的组成,严格地说,大致由母材的MNMONI钢的组成和熔深量、焊接材料焊丝的组成和熔深量、在焊接中使用的焊剂的碱度决定,熔深量由母材的焊接接合部的形状决定。因为熔深量少,所以焊接金属的组成大体上由焊接材料的组成和焊接施工时的焊剂的碱度决定,另一方面,焊接材料的组成大致能够由目标的焊接金属的组成和焊剂的碱度决定。通常,使焊剂的碱度保持在2526左右而进行焊接,这种情况下,焊接。

25、材料的组成为,使根据下式求得的值为12以上,值为004029即可。值低于12时,焊接金属的化合物型TI/化合物型SI的比容易处于15以下,另外A值容易低于050。另一方面,通过将值控制在上述范围,使焊接金属的B值也满足005026,此外通过将值控制在008以上、低于020,从而200NM以上的碳化物的平均粒径容易处于350NM以下。还有,上述值、值的范围,是碱度为2526左右的情况,如果碱度不同,则其值的最佳范围也发生变动。因此,碱度不同时,预先通过实验求得最佳范围。0062TI/05SI08AL0063CR/MN120064其中,式中的TI是TI的含量,AL是AL的含量,SI是SI的含量说明。

26、书CN102348531ACN102348550A6/10页8,CR是CR的含量,MN是MN的含量,均为焊接材料的元素量。0065作为前述母材的MNMONI钢,能够使用公知的各种钢种,例如ASTM规格的A533BC11、A533BC12、A508C13、SA533BC11。0066本发明的焊接金属,在焊接的状态AW下机械的特性优异,但是没有使碳化物更粗大化,能够通过实施去应力退火SR退火使韧性进一步提高。SR退火,就下述的LARSONMILLER参数MP,在满足1810320103左右的范围,控制SR温度、SR时间即可。例如600650,1030HR左右即可。0067MPT27320LOGT0。

27、068其中,T为SR温度,T为SR时间HR。0069还有,作为形成本发明的焊接金属的焊接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只要是能够形成上述焊接金属的焊接方法,任何方法都可以,但优选可以由焊剂进行组成控制的潜弧焊。0070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焊接部是上述焊接金属的焊接结构物,该焊接结构物整体上强度和韧性优异,进而耐久性优异。0071以下,列举实施例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受此实施例的限定性地解释。0072实施例0073制作具有表3所示的组成的潜弧焊用的焊接材料焊丝材料标识上附加“W”和涂药电焊被覆一溶接用的焊接材料焊条材料标识上附加“B”。另一方面,使用表1数值单位,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示的组。

28、成的MNMONI钢的母材厚钢板,以下述的焊接条件,实施利用潜弧焊或涂药电焊的焊接试验。0074潜弧焊条件0075母材板厚25MM,坡口角度10V字,跟部间隙15MM,焊接姿势向下,焊接电流425A,焊接电压30V,焊接速度58MM/SEC35CPM,预热和焊道间温度1802000076涂药电焊条件0077母材板厚20MM,坡口角度20V字,跟部间隙16MM,焊接姿势向下,焊接电流175A,焊接电压24V,焊接速度17MM/SEC100CPM,预热和焊道间温度180200,焊剂不使用0078还有,在实施的焊接试验潜弧焊和涂药电焊中,使用AWS所规定中性助熔剂,调节焊剂的碱度使之成为204或255。

29、。碱度204在使用表3的NO22的焊丝的焊接试验后述的表4、5的试验NO22时适用,其他的情况碱度为255。还有,碱度通过IIW国际焊接学会INTERNATIONALINSTITUTEOFWELDING推荐的下式式中的氧化物表示该氧化物的质量计算,上述碱度的焊剂成分的代表例显示在表2中。0079碱度BC/AC0080BCCAF2CAOMGOBAOSRONA2OK2OLI2OMNOFEO/20081ACSIO2AL2O3TIO2ZRO2/20082表10083CSIMNPSCUAL01021133000800030030028说明书CN102348531ACN102348550A7/10页900。

30、84NICRMOVTINB0550090470005000400050085表20086碱度SIO2AL2O3MGOCAF2CAO其他25515203020105204152525201050087焊接后,从焊接试验材在焊接部所形成的焊接金属的中央部提取成分分析试料,由此调查焊接金属的组成。其结果显示在表4数值单位,余量是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另外,使用同样从焊接金属的中央部切下的试验片,根据电解提取残渣法测量化合物型TI、化合物型SI,求得化合物型TI/化合物型SI的比。在实施电解提取残渣法时,使用10乙酰丙酮1四甲基氯化铵甲醇溶液,电解试验片的基体部,通过孔径大小01M的过滤器,提取试验片。

31、中的化合物。从焊接状态的焊接金属中提取的化合物大部分是氧化物。其结果显示在表5中。还有,表5中还一并记述A值、B值。另外在化合物型TI/化合物型SI一栏中,“”表示未检测到化合物型SI。0088另外,从焊接金属的中央部,沿焊接线方向提取拉伸试验片JISZ3111A2号,测量抗拉强度TS。另外,从同部位沿着相对于焊接线垂直的方向提取摆锤冲击试验片JISZ3111V切口试验片。使用该试验片,测量30下的吸收能N3,计算其平均值VE30J。另外使用相同的摆锤冲击试验片,基于JISZ2242测量吸收能和延性断裂率,将延性断裂率100的试验片的吸收能定义为上平台能量USEJ。将这些测量结果、计算结果一并。

32、显示在表5中。0089此外,对于焊接后的焊接试验材实施64030HR的去应力退火SR退火后,以上述相同的手法,对于焊接试验材的焊接部所形成的焊接金属,测量抗拉强度、韧性。另外,针对SR退火后的焊接金属,从最终焊层中央部提取复制型TEM观察用试验片,从随机选择的4处拍摄7500倍的TEM图像,使用图像分析软件IMAGEPLUS,MEDIACYBERNETIC公司制进行图像分析,选择以当量圆直径计200NM以上的碳化物之后,求得其平均粒径DNM。将这些结果一并显示在表5中。0090由表5可知,在发明例中,无论在焊接状态、SR退火后的任意一种情况下,都能够得到TS均超过700MPA,VE30超过50。

33、J,USE超过120J,强度和韧性均优异的特性。不过,试料NO13因为B值和规定碳化物的平均粒径脱离优选的范围,所以韧性降低。另外,试料NO5、7、10虽然B值处于005026的范围内,但是规定碳化物的平均粒径超过350NM,因此可见SR退火后的韧性有降低的倾向。另外,试料NO14因为MO量、AL量高,所以虽然强度提高,但是SR韧性、AW韧性降低。另外,试料NO20因为添加有V,所以强度提高,但是SR韧性降低。0091另一方面,在比较例中,试料NO22虽然组成满足本发明,但是焊接时的焊剂碱度说明书CN102348531ACN102348550A8/10页10过低,因此焊接金属的A值在发明范围以。

34、外,韧性降低。其他比较例因为焊丝的组成不适当,所以焊接金属的组成含A值等和化合物型TI/化合物型SI的比在本发明范围以外,强度和韧性劣化。0092表300930094注单位余量FE和杂质、“”未添加0095表4说明书CN102348531ACN102348550A9/10页1100960097注单位余量FE和杂质0098表500990100详细地并参照特定的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但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则能够加以各种变更,这一点对于从业者来说很清楚。0101本申请基于2009年3月26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专利申请2009075493,其说明书CN102348531ACN102348550A10/10页12内容与之参照并引入。0102产业上的可利用性0103本发明在制造原子能发电厂的压力容器等方面有用。说明书CN102348531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机床;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金属加工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