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全折叠自行车.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811783 上传时间:2018-03-13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408.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007214.6

申请日:

2008.02.19

公开号:

CN101513912A

公开日:

2009.08.26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B62K 15/00公开日:20090826|||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B62K15/00

主分类号:

B62K15/00

申请人:

郝士俊

发明人:

郝士俊

地址:

063030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23小区107-4-102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可全折叠自行车,交通工具,目前所有自行车的折叠只是局部的,单一的,意在找出一个好的折叠效果,弥补它的缺陷和不足。采用双板式车架方案构思而脱离了管式模式的创新产品,才是折叠自行车原因所在。由横把,竖把,前、后车轮,脚踏板,后座立柱所组成。其关键特征是:①双链三轴四轮(又称三连轴)传动系统,它的出现解决了速比,中介,链子不脱落,以及调整链子松紧等多项职能。达到了后车轮折叠的目的。②全折叠后的尺寸在长宽高三个方位都能变小,且折叠过程和展开过程,操作简便,不需要其他工具。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可全折叠自行车包括,车把、前叉车身、脚踏板、车座,其特点是:横把左右展开,与折叠,竖把折叠盒,前车轮折叠盒,构成前叉组合,车身弯曲主架,形成整体车身,脚踏板分别固定在中轴的轴头上,车座立柱穿过车架,空心横梁直叉入方向座,双链三轴四轮传动系统,中轴,速比折叠轴,后轴使得链条环绕在三轴四轮当中,完成旋转,折叠,中介,链子不脱落,以及调整车链子松紧等多项职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全折叠自行车其特征是:
横把有脱扣器在执行着展开、折叠,各自职能是折叠自行车的典型结构。
竖把立柱折叠盒是在横把折叠的基础上进行折叠的,它在折叠过程中顺势卧在车架空心横梁上。第四部位。
前车轮折叠盒构成前叉组合是使得前车轮往后折叠的唯一条件。
脚踏板底座嵌入在脚踏杆槽内,被弹簧轴控制。
车座立柱的折叠,便得整个车座立柱直叉过车架空心横梁进入方向座,找到了合理的位置第五部位。
双链三轴四轮传动系统,它的特别之处在于它完成了折叠,中介,链子不脱落,以及调整车链子松紧等多项职能。
双板式车身弯曲主架是构成全车身的主体,它是自行车的脊梁。

说明书

可全折叠自行车
技术领域
交通工具
背景技术
折叠自行车,随着科技发展,人们要求的提高,市场上已有多种产品,已为社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从技术创新的角度出发进行思维,其结论是应该创新更方便携带,也方便存放的自行车,从而更大程度地满足现实人们的需求,可全折叠式自行车的创新理念便油然而生。
现有的自行车系列产品中,追求方便携带的设计方案,均是减少车轮直径及轮距,以减少其尺寸长度,车把的高度及车座的高度,采取方便拆解的方式……自行车可折叠目的是为了方便减少环节,减少存放空间,利于携带。基于此现状,提出了可全折叠式自行车为特征的创新理念。改变车架的管式结构为板式结构,使前后车轮均可拆移,车把、车座、脚踏板均可拆移。全折叠后的尺寸在长宽高三个方位上都能变小,且折叠过程和展开过程,操作简便,不需要其他工具。
发明内容
以可“全折叠式自行车”为技术创新理念,本发明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要点是:
①采用双板式车架的结构见图5,其特征是:车架上的空心横梁(4-1)为四方管型断面车身弯曲主架(4-2)为槽钢型断面焊连接。
②其传动系统采用两级链条称为双链三轴四轮(又称三连轴)传动系统见图8
③设有横把折叠盒(见图2)进行横向折叠
④设有竖把折叠盒(见图3)进行竖向折叠
⑤设有车前叉折叠盒(见图4)进行后向折叠,使前车轮折叠到规定的位置。
⑥设有脚踏板折叠盒(见图9)
⑦车座立柱的收拢机构(见图6图1图5)
⑧后轴锁(见图7)
附图说明
图1可全折叠自行车,总示意图局部部位图
图2可全折叠自行车,车横把半元扁盒结构图
图3可全折叠自行车,车竖把折叠盒结构图
图4可全折叠自行车,车前叉折叠盒结构图
图5可全折叠自行车,双板式车架结构图
图6可全折叠自行车,车座立柱结构图
图7可全折叠自行车,后轴锁结构图,
图8可全折叠自行车,双链三轴四轮(又称三连轴)传动系统结构图
图9可全折叠自行车,脚踏板部位结构图
图中标识  总示意局部部位图①半元扁盒体②前叉上折叠盒③前车轮折叠盒④车架空心横梁⑤车座立柱⑥后轴锁⑦双链三轴四轮(又称三连轴)传动系统⑧脚踏板
图2:横把半元扁盒:(1-1)半元扁盒体(1-2)方形右把端(1-3)脱口器活动轴(1-4)拉紧弹簧(1-5)右把稍轴(1-6)竖把立柱
3竖把折叠盒:(2-1)前叉芯(2-2)螺杆(2-3)稍头(2-4)扣鼻(2-5)折页
4车前叉折叠盒:(3-1)前车轮架内叉芯(3-2)前车轮架(3-3)扣鼻(3-4)折页
5双板式车架:(4-1)车架空心横梁(4-2)车身弯曲主架(4-3)车身支架(4-4)方向座
6车座立柱(5-1)车座立柱紧固螺丝(5-2)车座立柱卡箍(5-3)车座立柱(4-1)车架空心横梁
7后轴锁:(6-1)锁体(6-2)锁舌(6-3)卡轴手柄(6-4)弹簧(6-5)手柄(6-6)螺丝(6-7)弹簧(6-8)后轴
8车身:(7-1)中轴(7-2)速比折叠轴(7-3)后轴(7-4)折叠付架(7-5)链条(7-6)后轴锁
9脚踏板:(8-1)手柄(8-2)弹簧活动卡轴(8-3)脚踏板底座(8-4)弹簧轴(8-5)矩形长方管断面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用新型可全折叠自行车简捷实用,其整体尺寸可根据车轮大小而定,这里选用的车轮为14时,各需件所用的材料建议,可使用高强度、高性能轻铝合金材料,为减轻重量亦可选用高轻强质塑料等,总重量不超过8公斤为宜。
图1总示意局部部位图①半元扁盒体②前叉上折叠盒③前车轮折叠盒④车架空心横梁⑤车座立柱⑥后轴锁⑦双链三轴四轮(又称三连轴)传动系统⑧脚踏板
2横把半元扁盒:(1-1)半圆扁盒体,它是支撑左右横把主要架构(1-2)右横把含入盒体部分是正方形(1-3)是脱口器活动轴,当它被(1-4)弹簧拉紧的时候(1-3)脱口器被扣在盒体上(1-5)右把稍轴又是弹簧的支架(1-6)含入盒体部分是正方形,它是支撑整个盒体的竖把。
操作:当(1-3)将脱口器活动轴从半元扁盒体脱开,横把(右把)自动脱落折叠。反之,(1-3)脱口器活动轴扣在半元体扁盒上,便是展开。
3竖把折叠盒:(1-6)竖把立柱与(2-1)前叉芯连接处有一折叠盒,(2-1)下盒焊接在前叉芯立柱上端(1-6),上盒焊接在竖把端处(2-2)螺杆(2-3)稍头锁紧固定在前轮叉架上(2-4)扣鼻被打开(2-5)折页放下(1-6)形成90度折叠在车架空心横梁上(参阅总示意图)第四部位。反之(1-6)竖把立起,折页合上,(2-4)扣鼻扣上,即为展开。
4车前叉折叠盒:(3-1)前车轮架内叉芯与(3-2)前车轮架之间有一折叠盒,(3-1)上盒盖焊接在前车轮架内叉芯端处(3-2)下盒焊接在前车轮架上(3-3)扣鼻打开(3-4)折页放下,形成90度前车轮架往后折,即为折叠(参阅总示意图1)第三虚线部位,反之(3-2)前车轮架往前折(3-4)折页合上,(3-3)扣鼻扣上,即为展开。
5双板式车架:(4-1)车架空心横梁为方管型断面(4-2)车身弯曲主架为槽钢型断面焊接(4-3)为车身支架,起到支撑连接的作用(4-4)方向座是接受车座立柱方向的重要部件
6车座立柱(5-1)车座立柱紧固螺丝(5-2)将车座立柱卡箍螺丝一次性调好(5-3)车座立柱从车架空心横梁方向座拔出形成一字形,直叉入(4-1)车架空心横梁中(参阅总示意图1)第五部位。
7后轴锁:(6-1)是一个长高宽的扁盒锁体,将(6-2)锁舌(6-3)卡轴手柄(6-4)弹簧(6-5)手柄((6-7)弹簧各个部件分别组装在其中,使之成为一个独立的锁体,用(6-6)螺丝固定在车架后轴处,一边一把。
操作,当(6-8)后轴被(6-2)锁舌锁住之后,即完成展开。反之,(6-5)手柄推进,压紧((6-7)弹簧,同时锁舌退出,即完成一次折叠。
8车身:是车身的顶视图及双链四轮(又称三连轴)传动系统的侧视图(7-1)中轴(7-2)是速比折叠轴(7-3)后轴(7-4)折叠付架(7-5)是双链条传动系统(7-6)后轴锁
9脚踏板:是脚踏板的顶视图及折叠侧视图和展开侧视图(8-1)手柄(8-2)弹簧活动卡轴(8-3)脚踏板底座(8-4)弹簧轴(8-5)矩形长方管断面操作:(8-3)搬下被(8-2)弹簧活动轴卡住,既完成一次展开。反之(8-1)手柄打开,即完成一次折叠。
本发明新型虽大改大动,取得了一些成绩,还应该不断优化,特别是外观上仍应精心设计,如有小型轻便动力可考虑,车闸手提常规部件可自行选择。

可全折叠自行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可全折叠自行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可全折叠自行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可全折叠自行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全折叠自行车.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可全折叠自行车,交通工具,目前所有自行车的折叠只是局部的,单一的,意在找出一个好的折叠效果,弥补它的缺陷和不足。采用双板式车架方案构思而脱离了管式模式的创新产品,才是折叠自行车原因所在。由横把,竖把,前、后车轮,脚踏板,后座立柱所组成。其关键特征是:双链三轴四轮(又称三连轴)传动系统,它的出现解决了速比,中介,链子不脱落,以及调整链子松紧等多项职能。达到了后车轮折叠的目的。全折叠后的尺寸在长宽高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无轨陆用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