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泻痢的贴剂及制作方法.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8115961 上传时间:2020-01-0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676.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610130189.1

申请日:

20061214

公开号:

CN1985968A

公开日:

2007062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899,A61K9/70,A61K47/42,A61P1/12

主分类号:

A61K36/899,A61K9/70,A61K47/42,A61P1/12

申请人:

天津市中宝制药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建民

地址:

300300天津市东丽经济开发区一经路29号

优先权:

CN200610130189A

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市宗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王义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是治疗泻痢的贴剂及制作方法。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组分组成:炒白术5-10份,辰茯苓10-16份,陈皮3-10份、炒荠菜3-10份,焦曲6-15份,焦山楂610份,玉蝴蝶6-10份,川朴花1.5-6份,煨木香2-15份,藿香4-10份,扁豆衣6-10份,扁豆花4-10份;按比例将原料混合均匀,磨碎,各成分的粒径为100-200μm;采用CO2超临界萃取,分馏塔分馏获取的所需馏分,将配方中各成分都经纳米分散设备后,配成纳米药浆,加入促进剂,压敏胶,进入涂布机,涂布后进行剪切、质检、成品包装入库;本发明以科学方法加工提取药材,贴片基质与皮肤相溶性好,药物释放缓慢,没有毒副作用,解决了口服药物和针剂对人体带来的毒副作用,避免了经口服用的毒副作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泻痢的贴剂,其特征是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组分组成:炒白术5-10份,辰茯苓10-16份,陈皮3-10份、炒荠菜3-10份,焦曲6-15份,焦山楂6-10份,玉蝴蝶6-10份,川朴花1.5-6份,煨木香2-15份,藿香4-10份,扁豆衣6-10份,扁豆花4-10份。 2、一种治疗泻痢的贴剂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以下列重量配比份的原料药按照下述方法制成的:炒白术5-10份,辰茯苓10-16份,陈皮3-10份、炒荠菜3-10份,焦曲6-15份,焦山楂6-10份,玉蝴蝶6-10份,川朴花1.5-6份,煨木香2-15份,藿香4-10份,扁豆衣6-10份,扁豆花4-10份;按比例将炒白术、辰茯苓、陈皮、炒荠菜,焦曲、焦山楂、玉蝴蝶、川朴花、煨木香、藿香、扁豆衣和扁豆花分别破碎、研磨,通过微米均质机和纳米均质机均质后各成分的粒径为100-200μm;经质检粒径后将研磨好的原料药分别投入胶体磨进行CO超临界萃取,加入β-环糊精和适量的水,原料药与β-环糊精的重量比为1∶6;胶体磨均匀研磨,保持速度为3000r/min,调节磨间距为5μm,连续缓慢滴加入适量乙醇溶解的原料药的成分,浸泡6h后,在摄氏4C°下冷藏24h,抽真空;在摄氏40C°下真空干燥,以少量的水和乙醇洗涤3次,用40C°回风进行干燥,获得包合物;脱包合法采用二氯甲烷回流提取30min;经检验确认,将各原料药按比例混合,加入敷料8-10份、表面活性剂3-6份,搅拌均匀配制成纳米药浆;在纳米药浆中添加透皮吸收促进剂0.3-0.5份和胶基质3-5份,搅拌均匀后送入盘旋式低温干燥涂布机,涂布在布或无纺布或聚乙烯片材;涂布后经干燥、灭菌、消毒、剪切、质检,成品成品包装入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泻痢的贴剂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敷料为高岭土、膨润土、氧化锌、二氧化钛,至少采用一种以上;促进剂为水杨酸甲酯、樟脑、薄荷脑,至少采用一种以上;胶基质为压敏胶、树脂胶、橡胶,至少采用一种以上。 4、一种治疗泻痢的贴剂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以下列重量配比份的原料药按照下述方法制成的:炒白术5-10份,辰茯苓10-16份,陈皮3-10份、炒荠菜3-10份,焦曲6-15份,焦山楂6-10份,玉蝴蝶6-10份,川朴花1.5-6份,煨木香2-15份,藿香4-10份,扁豆衣6-10份,扁豆花4-10份;分别把炒白术、辰茯苓、陈皮、炒荠菜、焦曲、焦山楂、玉蝴蝶、川朴花、煨木香、藿香、扁豆衣和扁豆花粉碎成粗粉,然后分别加水煎煮1-3次,每次1-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80℃时测相对密度为1.00-1.20的清膏;合并上述清膏,继续浓缩至80℃时测相对密度为1.10-1.30的清膏,然后加入敷料;敷料为:聚乙烯醇60份、明胶120份、羧甲基纤维素钠60份、甘油480份及适量蒸馏水,加入混合均匀,制备成布膏;将布膏涂布于布或无纺布或聚乙烯片材上,低温干燥,粘贴于透气胶布上,盖衬,剪切成片,质检,成品包装入库。

说明书

治疗泻痢的贴剂及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贴剂,尤其涉及一种治疗泻痢的贴剂及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患者患有泻痢病症时,通常采用药剂进行治疗,多为口服药物或针 剂,但口服药物和针剂均有毒副作用,会产生经过肝脏首过效应和消化道的 释淡的反应,这样就给患者带来安全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口服药物和针剂对人体带来的毒副作用,提 供一种避免了经口服用的毒副作用,也不经肝脏首过效应和消化道的释淡的 治疗泻痢的贴剂及制作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由下列重量配比组分组成:炒白术5-10份,辰茯苓10-16份,陈皮3-10 份、炒荠菜3-10份,焦曲6-15份,焦山楂6-10份,玉蝴蝶6-10份,川朴 花1.5-6份,煨木香2-15份,藿香4-10份,扁豆衣6-10份,扁豆花4-10 份。

炒白术气香,味甜微辛,略带粘液性;主要成分含挥发油1.4%,主要 成分为苍术醇、苍术酮等,并含有维生素A;根茎含挥发油约1.4%,油中 含苍术酮,尚含白术内酯甲、乙、芹烷二烯酮、β-芹油烯、桉树萜;另含 氧香豆素类、糖类及树脂等。功能主治:治脾胃气弱,不思饮食,倦怠少 气,虚胀,泻痢,痰饮,水肿,黄疸,湿痹,小便不利,头晕,自汗,胎 气不安。

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主要成分:菌核含B-茯 苓聚糖和三萜类化合物乙酰茯苓酸,茯苓酸,3B-羟基羊毛甾三烯酸。功能 主治: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哕,泻痢,遗精,淋浊,惊 悸,健忘。

陈皮辛味,温。入脾、肺经;理气,调中,燥湿,化痰。主要成分: 福橘果皮含挥发油,其中主要为柠檬烯(Limonene)。温州蜜橘(C.unshiu) 果皮亦含挥发油,油中含异丙烯基甲苯(Isopropenyltoluene),δ-榄香烯(δ -Elemene)、α-古巴苯(α-Copaene)、α-律草烯(α-Humulene)、β-律草 烯、β-倍半水芹烯(β-Sesquiphellandrene)、乙酸-α-律草烯醇酯(α -Humulenol acetate)和甜香味极佳的乙酸孟二烯-1,8-醇-10-酯(1, 8-Menthadien-10-ol acetate)。果皮中另含橙皮甙(Hesperidin)、胡萝卜素 (Carotene)1毫克%、隐黄素(Cryptoxanthin)12毫克%、维生素C150毫克%、 维生素B176微克%和果胶。各种橘皮均含挥发油,且多含黄酮甙(如橙皮 甙)等成分。功能主治:治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或疼痛,消化不良。湿浊 阻中之胸闷腹胀、纳呆便溏。痰湿壅肺之咳嗽气喘,呕吐哕逆。亦解鱼、 蟹毒。

炒荠菜性微凉,味甘、淡。化学成分含胆碱、乙酰胆碱、延胡索酸(fumaric acid)、草酸、苹果酸、精氨酸、蔗糖、山梨醇(sorbitol)、春福寿草醇(adonitol)、 芸香甙、芥子甙(sinigrin)等。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用于吐 血、便血、麻疹、肾炎水肿、尿痛尿血、乳糜尿、肠炎、痢疾。

焦曲性甘、辛,温。归脾、胃经。消食和胃,用于饮食积滞证,消食健 胃,和中止泻之功,常用治食滞脘腹胀满、食少纳呆、肠鸣腹泻者。

焦山楂性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含有机酸以枸橼酸(C6H8O7), 消食导滞,用于肉食积滞,泻痢不爽。

玉蝴蝶性苦,寒,入肺、脾、胃经。功用主治:润肺,舒肝,和胃,生 肌。治咳嗽,喉痹,音哑,肝胃气痛,疮口不敛。

川朴花性味苦,性微温;有理气化湿的功能,用于胸脘痞闷胀满,纳 谷不香等症。

煨木香性辛苦、温。归胃、脾、肝、大肠经,含挥发油(主为木香内酯、 木香酸、木香醇)、去木香碱、菊糟等。败毒抗癌,行气止痛、医疮消肿。

藿香有香气,味微苦。主要成分:含挥发油,含微量鞣质及苦味质。功能 主治:治感冒暑湿,寒熟,头痛,胸胺痞闷,呕吐泻痢,疟疾,痢疾,口臭。

扁豆衣气味皆弱。功用主治:健脾,化湿。治痢疾,腹泻,脚气浮肿。

扁豆花性平,味甘淡,无毒。功用主治:健脾和胃,消暑化湿。治痢疾, 泻痢,赤白带下。

治疗泻痢的贴剂的制作方法是以下列重量配比份的原料药按照下述方法 制成的:炒白术5-10份,辰茯苓10-16份,陈皮3-10份、炒荠菜3-10份,焦 曲6-15份,焦山楂6-10份,玉蝴蝶6-10份,川朴花1.5-6份,煨木香2-15 份,藿香4-10份,扁豆衣6-10份,扁豆花4-10份;按比例将炒白术、辰茯 苓、陈皮、炒荠菜,焦曲、焦山楂、玉蝴蝶、川朴花、煨木香、藿香、扁豆 衣和扁豆花分别破碎、研磨,通过微米均质机和纳米均质机均质后各成分的 粒径为100-200μm。

经质检粒径后将研磨好的原料药分别投入胶体磨进行CO2超临界萃取, 加入β-环糊精和适量的水,原料药与β-环糊精的重量比为1∶6。胶体磨均 匀研磨,保持速度为3000r/min,调节磨间距为5μm,连续缓慢滴加入适量 乙醇溶解的原料药的成分,浸泡6h后,在摄氏4℃下冷藏24h,抽真空。在 摄氏40℃下真空干燥,以少量的水和乙醇洗涤3次,用40℃回风进行干燥, 获得包合物;脱包合法采用二氯甲烷回流提取30min。

通过锥形转齿与定齿之间的相对运动,使物料通过可调节的间隙时受到 剪切、搅拌、研磨等作用,使包合客体装进β-环糊精空腔,从而达到包合效 果。采用胶体磨法制备β-环糊精包合物包合时间短、能耗低、产品得率高, 工艺条件易控制,适合大规模生产。

经检验确认,将各原料药按比例混合,加入敷料8-10份、表面活性剂3-6 份,搅拌均匀配制成纳米药浆。

在纳米药浆中添加透皮吸收促进剂0.3-0.5份和胶基质3-5份,搅拌均匀 后送入盘旋式低温干燥涂布机,涂布在布或无纺布或聚乙烯片材;涂布后经 干燥、灭菌、消毒、剪切、质检,成品包装入库。

敷料为高岭土、膨润土、氧化锌、二氧化钛,至少采用一种以上。促进 剂为水杨酸甲酯、樟脑、薄荷脑,至少采用一种以上。胶基质为压敏胶、树 脂胶、橡胶,至少采用一种以上。

治疗泻痢的贴剂及制作方法是以下列重量配比份的原料药按照下述方法 制成的:炒白术5-10份,辰茯苓10-16份,陈皮3-10份、炒荠菜3-10份,焦 曲6-15份,焦山楂6-10份,玉蝴蝶6-10份,川朴花1.5-6份,煨木香2-15 份,藿香4-10份,扁豆衣6-10份,扁豆花4-10份;分别把炒白术、辰茯苓、 陈皮、炒荠菜、焦曲、焦山楂、玉蝴蝶、川朴花、煨木香、藿香、扁豆衣和 扁豆花粉碎成粗粉,然后分别加水煎煮1-3次,每次1-3小时,合并煎液, 滤过,滤液浓缩至80℃时测相对密度为1.00-1.20的清膏。

合并上述清膏,继续浓缩至80℃时测相对密度为1.10-1.30的清膏,然 后加入敷料;敷料为:聚乙烯醇60份、明胶120份、羧甲基纤维素钠60份、 甘油480份及适量蒸馏水,加入混合均匀,制备成布膏。

将布膏涂布于布或无纺布或聚乙烯片材上,低温干燥,粘贴于透气胶布 上,盖衬,剪切成片,质检,成品包装入库。

本发明是治疗泻痢的贴剂及制作方法。以科学方法加工提取药材,充载 于基质的骨架内,贴片基质与皮肤相溶性好,有利于药物分子通过,药物释 放缓慢,给药平稳,刺激性小,没有毒副作用,能迅速缓解病症,使用方便, 同时药物的价格低廉,治疗效果好,解决了口服药物和针剂对人体带来的毒 副作用,避免了经口服用的毒副作用,也不经肝脏首过效应和消化道的释淡。 可以经皮肤细胞间随血液循环至病灶,比同类产品提高生物利用度10倍以上, 治疗效果有显著性改进。本发明与传工艺制备方法比较,在生物利用度的提 高和改进疗效方面,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高剂量)

重量配比每份以1kg计:

炒白术10kg,辰茯苓16kg,陈皮10kg、炒荠菜10kg,焦曲15kg, 焦山楂10kg,玉蝴蝶10kg,川朴花6kg,煨木香15kg,藿香10kg,扁 豆衣10kg,扁豆花10kg。

实施例2(低剂量)

重量配比每份以1kg计:

炒白术5kg,辰茯苓10kg,陈皮3kg、炒荠菜3kg,焦曲6kg,焦山 楂6kg,玉蝴蝶6kg,川朴花1.5kg,煨木香2kg,藿香4kg,扁豆衣6kg, 扁豆花4kg。

实施例3(中等剂量)

重量配比每份以1kg计:

炒白术7.5kg,辰茯苓13kg,陈皮6.5kg、炒荠菜6.5kg,焦曲10.5kg, 焦山楂8kg,玉蝴蝶8kg,川朴花3.75kg,煨木香8.5kg,藿香7kg,扁 豆衣8kg,扁豆花7kg。

实施例4(高剂量)

治疗泻痢的贴剂的制作方法是把原料药按重量配比每份以1kg计,按 照下述方法制成的:炒白术10kg,辰茯苓16kg,陈皮10kg、炒荠菜10kg, 焦曲15kg,焦山楂10kg,玉蝴蝶10kg,川朴花6kg,煨木香15kg,藿 香10kg,扁豆衣10kg,扁豆花10kg。

按比例将炒白术、辰茯苓、陈皮、炒荠菜、焦曲、焦山楂、玉蝴蝶、川 朴花、煨木香、藿香、扁豆衣和扁豆花分别破碎、研磨,通过微米均质机和 纳米均质机均质后各成分的粒径为100-200μm。

经质检粒径后将研磨好的原料药分别投入胶体磨进行CO2超临界萃取, 加入β-环糊精和适量的水,原料药与β-环糊精的重量比为1∶6。胶体磨均 匀研磨,保持速度为3000r/min,调节磨间距为5μm,连续缓慢滴加入适量 乙醇溶解的原料药的成分,浸泡6h后,在摄氏4℃下冷藏24h,抽真空。在 摄氏40℃下真空干燥,以少量的水和乙醇洗涤3次,用40℃回风进行干燥, 获得包合物;脱包合法采用二氯甲烷回流提取30min。

经检验确认,将各原料药按比例混合,加入敷料10kg、表面活性剂6kg, 搅拌均匀配制成纳米药浆。

在纳米药浆中添加透皮吸收促进剂0.5kg和胶基质5kg,搅拌均匀后送 入盘旋式低温干燥涂布机,涂布在布或无纺布或聚乙烯片材;涂布后经干 燥、灭菌、消毒、剪切、质检,成品包装入库。

敷料为高岭土、膨润土、氧化锌、二氧化钛,至少采用一种以上。促 进剂为水杨酸甲酯、樟脑、薄荷脑,至少采用一种以上。胶基质为压敏胶、 树脂胶、橡胶,至少采用一种以上。

实施例5(低剂量)

治疗泻痢的贴剂的制作方法是把原料药按重量配比每份以1kg计,按 照下述方法制成的:炒白术5kg,辰茯苓10kg,陈皮3kg、炒荠菜3kg, 焦曲6kg,焦山楂6kg,玉蝴蝶6kg,川朴花1.5kg,煨木香2kg,藿香4 kg,扁豆衣6kg,扁豆花4kg。

按比例将炒白术、辰茯苓、陈皮、炒荠菜、焦曲、焦山楂、玉蝴蝶、川 朴花、煨木香、藿香、扁豆衣和扁豆花分别破碎、研磨,通过微米均质机和 纳米均质机均质后各成分的粒径为100-200μm。

经质检粒径后将研磨好的原料药分别投入胶体磨进行CO2超临界萃取, 加入β-环糊精和适量的水,原料药与β-环糊精的重量比为1∶6。胶体磨均 匀研磨,保持速度为3000r/min,调节磨间距为5μm,连续缓慢滴加入适量 乙醇溶解的原料药的成分,浸泡6h后,在摄氏4℃下冷藏24h,抽真空。在 摄氏40℃下真空干燥,以少量的水和乙醇洗涤3次,用40℃回风进行干燥, 获得包合物;脱包合法采用二氯甲烷回流提取30min。

经检验确认,将各原料药按比例混合,加入敷料8kg、表面活性剂3kg, 搅拌均匀配制成纳米药浆。

在纳米药浆中添加透皮吸收促进剂0.3kg和胶基质3kg,搅拌均匀后送 入盘旋式低温干燥涂布机,涂布在布或无纺布或聚乙烯片材;涂布后经干 燥、灭菌、消毒、剪切、质检,成品包装入库。

敷料为高岭土、膨润土、氧化锌、二氧化钛,至少采用一种以上。促 进剂为水杨酸甲酯、樟脑、薄荷脑,至少采用一种以上。胶基质为压敏胶、 树脂胶、橡胶,至少采用一种以上。

实施例6(中等剂量)

治疗泻痢的贴剂的制作方法是把原料药按重量配比每份以1kg计,按 照下述方法制成的:炒白术7.5kg,辰茯苓13kg,陈皮6.5kg、炒荠菜6.5 kg,焦曲10.5kg,焦山楂8kg,玉蝴蝶8kg,川朴花3.75kg,煨木香8.5kg, 藿香7kg,扁豆衣8kg,扁豆花7kg。

按比例将炒白术、辰茯苓、陈皮、炒荠菜、焦曲、焦山楂、玉蝴蝶、川 朴花、煨木香、藿香、扁豆衣和扁豆花分别破碎、研磨,通过微米均质机和 纳米均质机均质后各成分的粒径为100-200μm。

经质检粒径后将研磨好的原料药分别投入胶体磨进行CO2超临界萃取, 加入β-环糊精和适量的水,原料药与β-环糊精的重量比为1∶6。胶体磨均 匀研磨,保持速度为3000r/min,调节磨间距为5μm,连续缓慢滴加入适量 乙醇溶解的原料药的成分,浸泡6h后,在摄氏4℃下冷藏24h,抽真空。在 摄氏40℃下真空干燥,以少量的水和乙醇洗涤3次,用40℃回风进行干燥, 获得包合物;脱包合法采用二氯甲烷回流提取30min。

经检验确认,将各原料药按比例混合,加入敷料9kg、表面活性剂4.5kg, 搅拌均匀配制成纳米药浆。

在纳米药浆中添加透皮吸收促进剂0.4kg和胶基质4kg,搅拌均匀后送 入盘旋式低温干燥涂布机,涂布在布或无纺布或聚乙烯片材;涂布后经干 燥、灭菌、消毒、剪切、质检,成品包装入库。

敷料为高岭土、膨润土、氧化锌、二氧化钛,至少采用一种以上。促 进剂为水杨酸甲酯、樟脑、薄荷脑,至少采用一种以上。胶基质为压敏胶、 树脂胶、橡胶,至少采用一种以上。

实施例7(高剂量)

治疗泻痢的贴剂的制作方法是把原料药按重量配比每份以1kg计,按 照下述方法制成的:炒白术10kg,辰茯苓16kg,陈皮10kg、炒荠菜10kg, 焦曲15kg,焦山楂10kg,玉蝴蝶10kg,川朴花6kg,煨木香15kg,藿 香10kg,扁豆衣10kg,扁豆花10kg。

分别把炒白术、辰茯苓、陈皮、炒荠菜、焦曲、焦山楂、玉蝴蝶、川 朴花、煨木香、藿香、扁豆衣和扁豆花粉碎成粗粉,然后分别加水煎煮1-3 次,每次1-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80℃时测相对密度为 1.00-1.20的清膏。

合并上述清膏,继续浓缩至80℃时测相对密度为1.10-1.30的清膏,然 后加入敷料;敷料为:聚乙烯醇60kg、明胶120kg、羧甲基纤维素钠60kg、 甘油480份及适量蒸馏水,加入混合均匀,制备成布膏。

将布膏涂布于布或无纺布或聚乙烯片材上,低温干燥,粘贴于透气胶 布上,盖衬,剪切成片,质检,成品包装入库。

实施例8(低剂量)

治疗泻痢的贴剂的制作方法是把原料药按重量配比每份以1kg计,按 照下述方法制成的:炒白术5kg,辰茯苓10kg,陈皮3kg、炒荠菜3kg, 焦曲6kg,焦山楂6kg,玉蝴蝶6kg,川朴花1.5kg,煨木香2kg,藿香4 kg,扁豆衣6kg,扁豆花4kg。

分别把炒白术、辰茯苓、陈皮、炒荠菜、焦曲、焦山楂、玉蝴蝶、川 朴花、煨木香、藿香、扁豆衣和扁豆花粉碎成粗粉,然后分别加水煎煮1-3 次,每次1-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80℃时测相对密度为 1.00-1.20的清膏。

合并上述清膏,继续浓缩至80℃时测相对密度为1.10-1.30的清膏,然 后加入敷料;敷料为:聚乙烯醇60kg、明胶120kg、羧甲基纤维素钠60kg、 甘油480份及适量蒸馏水,加入混合均匀,制备成布膏。

将布膏涂布于布或无纺布或聚乙烯片材上,低温干燥,粘贴于透气胶 布上,盖衬,剪切成片,质检,成品包装入库。

实施例9(中等剂量)

治疗泻痢的贴剂的制作方法是把原料药按重量配比每份以1kg计,按 照下述方法制成的:炒白术7.5kg,辰茯苓13kg,陈皮6.5kg、炒荠菜6.5 kg,焦曲10.5 kg,焦山楂8kg,玉蝴蝶8kg,川朴花3.75kg,煨木香8.5kg, 藿香7kg,扁豆衣8kg,扁豆花7kg。

分别把炒白术、辰茯苓、陈皮、炒荠菜、焦曲、焦山楂、玉蝴蝶、川 朴花、煨木香、藿香、扁豆衣和扁豆花粉碎成粗粉,然后分别加水煎煮1-3 次,每次1-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80℃时测相对密度为 1.00-1.20的清膏。

合并上述清膏,继续浓缩至80℃时测相对密度为1.10-1.30的清膏,然 后加入敷料;敷料为:聚乙烯醇60kg、明胶120kg、羧甲基纤维素钠60kg、 甘油480份及适量蒸馏水,加入混合均匀,制备成布膏。

将布膏涂布于布或无纺布或聚乙烯片材上,低温干燥,粘贴于透气胶布 上,盖衬,剪切成片,质检,成品包装入库。

治疗泻痢的贴剂及制作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治疗泻痢的贴剂及制作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治疗泻痢的贴剂及制作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治疗泻痢的贴剂及制作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疗泻痢的贴剂及制作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是治疗泻痢的贴剂及制作方法。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组分组成:炒白术510份,辰茯苓1016份,陈皮310份、炒荠菜310份,焦曲615份,焦山楂610份,玉蝴蝶610份,川朴花1.56份,煨木香215份,藿香410份,扁豆衣610份,扁豆花410份;按比例将原料混合均匀,磨碎,各成分的粒径为100200m;采用CO2超临界萃取,分馏塔分馏获取的所需馏分,将配方中各成分都经纳米分散设备后,配成纳米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