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射用抗生素药物,属于药物、药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抗生素药物是一大类药物,有着广泛的应用,注射用抗生素药物是抗生素药物的一大 种类。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注射用美洛西林钠具有较好的疗效,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用 于防治大肠杆菌、肠杆菌属、变形杆菌等革兰氏阴性杆菌中敏感菌珠所致的呼吸系统、泌 尿系统、消化系统、妇科和生殖感染。对于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腹膜炎、骨髓炎、皮 肤及软组织感染,对眼科及耳、鼻、喉科感染症均有较好的疗效。但其对产酶菌引起的感 染几乎无效,其抗菌活性及抗菌谱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以美洛西林钠为主料的注射用抗生素药物, 美洛西林钠的抗菌活性强,抗菌谱广,药物疗效好。
本发明所述的注射用抗生素药物,其配料重量组成为:
美洛西林钠比他唑巴坦钠=(1~16)∶1。
最佳配料重量组成范围为:美洛西林钠比他唑巴坦钠=(4~12)∶1。
最佳配料重量组成为:美洛西林钠比他唑巴坦钠=8∶1。
细菌由质粒传递而产生β-内酰胺酶,使一些β-内酰胺抗生素水解而失效,这是细 菌对该类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最主要方式。抗生素作为酶作用的底物,β-内酰胺抑制剂与 底物竞争与酶结合,使抗生素免遭破坏从而保持了本身原有的较强的抗菌作用。
我们曾试验,以美洛西林钠与他唑巴坦钠(即β-内酰胺酶抑制剂)1∶1、2∶1、3.5∶1、 4∶1、5∶1、6∶1、7∶1、8∶1、9∶1、10∶1、12∶1、14∶1、16∶1的重量比例配伍做对比试验, 对160株产β-内酰胺酶的耐药菌株进行体外抑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单用注射用他唑 巴坦钠无抗菌活性,注射用他唑巴坦钠与注射用美洛西林钠联合应用能明显提高注射用美 洛西林钠的抗菌活性。在上述配比中,通过160株细菌的敏感性分布及对各菌株的最低抑 菌浓度(MIC)分析出美洛西林钠与他唑巴坦钠以8∶1的配比效果明显优于其他配比,分 别比单用注射用美洛西林钠增效2-40倍。试验结果表明,在美洛西林钠与他唑巴坦钠各配 比中,比例为8∶1时,其体外作用活性最佳。
药物制备工艺按照常规制药操作工艺进行即可。如:将模制抗菌素瓶和丁基胶塞洗净, 经干燥灭菌处理,备用。将检验合格的美洛西林钠和他唑巴坦钠,在混料器中按比例混合 均匀。计算平均装量,于洁净条件下(局部100级),用洁净的、干燥灭菌的模制抗菌素 瓶和丁基胶塞进行分装,上塞、压盖、贴签,质量检验合格后,经包装得本发明药物成品。
适应症:用于治疗产酶葡萄球菌、肺炎球菌、肠球菌、化脓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 淋球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白杆菌、变形杆菌、枸橼酸杆菌、肠杆菌属、沙门氏菌属、 志贺氏菌属等所致的中重度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耳鼻喉科感染、腹腔感染、 皮肤软组织感染、妇科感染及败血症等。
本发明注射用抗生素药物,抗菌活性强,抗菌谱广,疗效好,可广泛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对于本发明所述的注射用抗生素药物,我们试验过的美洛西林钠与他唑巴坦钠配料重 量比例分别有:1∶1、2.5∶1、3∶1、4∶1、4.5∶1、5∶1、6∶1、7∶1、8∶1、8.5∶1、9∶1、10∶1、 10.5∶1、12∶1、14∶1、15∶1、16∶1,分别获得不同程度的增强效果,以8∶1比例的效果最 显著。
制备方法:将模制抗菌素瓶和丁基胶塞洗净,经干燥灭菌处理,备用。将美洛西林钠 和他唑巴坦钠,在混料器中分别按比例混合均匀,计量分装,得本发明药物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