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当归的中药缓释注射用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白芍的止痛作用,最早见于《本经》,谓其“主邪气腹痛……止痛”。现代药理研究也证 实,白芍中所含的白芍总苷小鼠肌内注射呈剂量依赖性镇痛作用,芍药苦也有明显的镇痛效 果。除此以外、白芍还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如镇静、解痉、抗炎、抗应激等等,使其得 以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疼痛病症。
一直以来有关中药的注射制剂主要为冻干粉针制剂。但由于体内的半衰期较短,使得普 通的口服制剂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如临床给药次数频繁,使用不方便,患者的顺应性 (compliance)差等。
发明人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将当归、白芍等中药经适当提取后与适当辅料制成微球,可 以达到缓慢地非恒速释放,减少服用次数,提高患者顺应性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缓释、高生物利用度的注射用中药微球。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了这种注射用微球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组方为(以重量百分含量计):
当归4~9%川芎4~9%白芍2~8%熟地2~8%勾藤10~15%鸡血藤10~15%夏枯 草10~15%决明子10~15%珍珠母10~15%元胡4~9%细辛0.5~2%。
选处方配比为(以重量百分含量计):
当归6.75%川芎6.75%白芍5.4%熟地5.4%勾藤13.5%鸡血藤13.5%夏枯草13.5% 决明子13.5%珍珠母13.5%元胡6.75%细辛1.34%。
上述药物处方配比为所使用生药的重量配比,如果将其制成制剂需要对所述药材进一步 加工与适当辅料制成微球。
其中可以选择将当归、白芍、川芎药材的单独或混合提取加工制成提取物其中的提取方 法选自(但并不限于此):水提醇沉法、超声提取法、超临界萃取法等。
优选方法为白芍单独提取,将其余药材水提取,浓缩后乙醇沉淀,回收乙醇,得药物提 取物;或者将所有药材直接水提取,浓缩后乙醇沉淀,回收乙醇,得药物提取物。
为了便于理解,现将白芍、川芎以及当归三味药材的提取方法举例描述如下,但并不限 于此。
白芍超声提取法:取白芍药材,粉碎,加水超声提取,浓缩得白芍提取物。
白芍醇提取法:取白芍药材,粉碎,加乙醇回流提取,浓缩回收乙醇,继续浓缩得白芍 提取物。
当归超临界萃取法:取当归药材,适当条件下采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过滤得当归提 取物。
当归水提取加树脂法:取当归的水煮酵沉淀物加热蒸馏水溶解,用氢氧化钙饱和液调pH 值,放置过夜抽滤,滤液用硫酸调pH5-6,冰存过夜,抽滤,滤液通过阴阳离子混合树脂交 换,交换液浓缩至一定体积,加乙醇沉淀,冰存过夜抽滤,将醇沉物挥于乙醇并浓缩得当归 提取物。
当归蒸馏提取法:称取当归粉于烧瓶中,用蒸馏水进行回流浸提,然后将原料及浸液在 一定条件下,减压蒸馏,得当归馏出液,然后加入适量的NaCl静置分层,用分洒漏斗将当归 挥发油分离出,浓缩得当归提取物。
川芎乙醇加树脂法:取川芎饮片,粉碎,乙醇于索氏回流提取装置中回流提取,抽滤, 抽滤液减压浓缩至干,再加适量水,加热使溶解,滤过,滤液加到已处理好的大孔树脂柱上, 先用水洗脱,再用乙醇洗脱,回收乙醇后,继续浓缩得川芎提取物。
川芎乙醇提取法:取川芎药材,适当粉碎,加乙醇提取若干次,合并提取液,滤过,回 收乙醇,浓缩得川芎提取物。
除上述药材单独提取外,所述川芎、当归和白芍还可以混合提取,主要为:取经粉碎的 白芍、川芎和当归药材,沸水煮提,滤过,合并滤液,并将滤液适当浓缩;在浓缩液中加入 乙醇进行醇沉,静置,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成浸膏,得药材提取物。
本发明所述注射用微球直径为1~250μm,由微球总重量0.2%~50%(w/w)的活性成分及 其衍生物和微球总重量50~99.8%(w/w)的分子量在5000~1000000道尔顿的可生物降解的高分 子药用辅料组成。其中所述的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药用辅料选自于聚丙交酯、乙交酯、聚乳 酸、聚乙醇酸、聚-3-羟基丁酸酯、聚乳酸-聚羟乙酸、聚乳酸、乙醇酸、聚邻酯、聚内酯、聚 酐、聚羟基丁酸酯-羟基戊酸酯共聚物、聚乙醇酸、聚丙烯葡聚糖、羟基乙酸、聚乳酸-聚乙 二醇、聚羟乙酸、聚乙二醇其中的一种;优选聚丙交酯-乙交酯、聚乳酸、聚乳酸、聚羟乙酸、 聚乳酸、乙醇酸、聚羟基丁酸酯-羟基戊酸酯共聚物,最佳为聚丙交酯、乙交酯,分子量为 12000~15000道尔顿;丙交酯-乙交酯的聚合比例为40∶60-60∶40。
本发明所述的微球可以采用微球的常规制备方法制得,如采用乳化分散法、喷雾干燥法 和溶剂挥发法,优选喷雾干燥法。当用乳化分散法制备本发明的微球时,用二氯甲烷、氯仿、 乙酸乙酯、二氧六环、乙醚、丙酮、四氢呋喃、冰醋酸以及由它们所组成的混合酸把石杉碱 甲或其衍生物和可生物降解的药用辅料溶解配制成有机相,其中药用辅料在有机溶剂中的重 量体积百分数为1~30%,有机相采用的乳化剂为HBL=4.5~6.0的非离子型乳化剂,用量为 有机相的0.01-12%;另外用聚乙烯醇、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甲基丙烯酸钠、聚丙烯酸钠、 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配制连续水相,其中它们在水相中的重量百分数为0.01~10.0%,水相 中的乳化剂为HLB=14.0~15.5的非离子型乳化剂,用量为水相的0.01~12%;有机相与水相的 体积比为1∶4~100;将有机相通过细管慢慢注入到连续相中,充分乳化后,过筛分离所形成 的微球,干燥即得。当采用溶剂挥发法时,是在分散相通过细管慢慢注入到连续相中充分乳 化后,减压挥发溶剂,离心分离得到所形成的微球,干燥即得。
当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微球时,是用二氯甲烷、氯仿、乙酸乙酯、二氧六环、乙醚、丙 酮、四氢呋喃、冰醋酸以及由它们所组成的混合酸把中药提取物和可生物降解的药用辅料充 分溶解配制成有机溶液;过滤,喷雾干燥制成微球。
本发明所述的微球是将制好的微球无菌粉末先在无菌的0.9%的生理盐水溶剂中混悬,均 匀后肌注来给药的。
祖国医学中对丸剂有“丸者缓也,舒缓而治之……”的记载(李杲,1180-1251)。可见我国 古代医药家早已认识到并应用了药剂学方法,来达到平稳持久疗效的目的。
传统剂型,大多数的释药过程均按一级动力学进行,其药物的血药浓度有可能低于最低 有效血药浓度和在治疗浓度内维持时间短的缺点。为达到治疗目的和降低副作用常采取多次 服药方式,这样使得患者服药的依从性下降。缓释制剂正是克服了传统制剂的不足,提供了 平稳、持久的血药浓度。
本发明中药微球采用了西药缓释制剂的设计原理在辅料选择、质量评价等方面取得了成 果,为中药缓释制剂的研究借鉴。
以下通过体外释放试验说明微球的有益效果
实验样品: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2、3所述的方法制备的微球。
实验试剂:一定PH值的缓冲溶液(4.0、5.5)。
实验仪器:恒温振荡器、离心机。
实验条件:温度:37±10℃;转速:30rp/分钟。
实验方法:精密称取实验样品约10mg置于容积为15ml的具盖塑料离心管中,加5ml释 放介质(PH=4.0和5.5磷酸缓冲溶液)置于恒温振荡器中,保持一定的温度和转速按时取样。
取样方法:3600转条件下离心50min,精取3ml溶液,再补加3ml的释放介质,取出液 用HPLC检测。具体检测指标为芍药甙,检测波长:281nm。
取样时间点(天):0、1、2、4、6、8、10、12、14、16、18、20。
试验结果:控释微球体外释放试验结果表1。
表1、微球中芍药甙体外释放结果 样 品 PH 值 取值 方式 释放百分数(%) 0 1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实 施 例 4.0 当天 0 26.6 4.0 0 1.5 1.13 14.0 12.00 3.0 0 6.5 累积 0 26.6 30.6 30.6 33.6 35.9 64.0 90.8 93.8 93.8 106.8 106.8 例 1 5.5 当天 0 28.0 2.0 2.0 1.5 1.7 29.5 16.4 1.0 0 0.5 累积 0 28.0 30.0 30.0 33 36.4 95.4 128.2 130.2 130.2 131.2 131.2 实 施 例 2 4.0 当天 0 28.3 0.3 0.3 1.1 2.1 9.0 11.35 4.8 2.8 0.85 0.5 累积 0 28.3 28.6 28.6 32.7 36.9 54.9 79.6 89.2 94.8 96.5 97.5 5.5 当天 0 18.1 0.9 0.9 0.05 2.65 8.6 10.5 12.7 2.05 1.2 0.6 累积 0 18.1 19.0 19.0 26.1 31.4 48.6 69.6 95.0 99.1 101.5 102.7 实 施 例 3 4.0 当天 0 33.8 2.1 2.1 2.5 3.0 5.95 11.65 5.05 1.2 0.45 0.35 累积 0 33.8 35.9 35.9 42.5 49.5 61.4 84.7 94.8 97.2 98.1 98.8 5.5 当天 0 31.7 1.7 1.7 1.3 2.35 17.65 4.2 5.75 1.15 0.55 0.2 累积 0 31.7 33.4 33.4 39.9 44.6 79.9 88.3 99.8 102.1 103.2 103.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下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对本发明 没有限制。
实施例1
取下述药材:当归80g,川芎80g,白芍80g,熟地80g,勾藤120g,鸡血藤120g, 夏枯草120g,决明子120g,珍珠母120g,元胡70g,细辛10g;
白芍的提取:取上述白芍药材80g,粉碎过筛,加水超声提取2次,第一次加水量体积 为生药量的10倍,超声频率为5MHz,时间为50min,第二次提取为生药量的8倍,超声频 率为5Mhz,时间为40min,合并提取液,浓缩,得白芍提取物。
其它药材的提取:上述其它药材混合均匀,加水提取2次,第一次加水量为生药的8倍, 提取时间2小时,第二次为生药量的6倍,提取时间1.5小时,合并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 度为1.10(W/W),得药材提取物。
微球的制备:将上述100mg提取物、200mg聚丙交酯-乙交酯溶于3ml二氯甲烷中,用 针筒在激烈搅拌下将其滴至装有300ml内含3.5Ghlb=14乳化剂的10%PVA的三颈瓶中,充分 乳化1小时后,在30℃0.03MPa的压力下,挥发溶剂1.5小时,离心分离,用蒸馏水洗反应 物三次,在30℃真空烘箱内烘干,用环氧乙烷在30℃灭菌48小时,确保残留环氧乙烷含量 在5ppm以下,灌装。
实施例2
取下述药材:当归80g,川芎80g,白芍80g,熟地80g,勾藤120g,鸡血藤120g, 夏枯草120g,决明子120g,珍珠母120g,元胡70g,细辛10g;
白芍药材的提取:取白芍生药,粉碎,过120目筛,加入80%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第一次 为生药量的8倍,第二次为生药量5倍,分别提取2小时和1小时,合并提取液,静置过夜,滤 过,离心(12000r/min)后过滤,回收乙醇,继续浓缩得到白芍提取物。
其它药材的提取:上述其它药材混合均匀,加水提取2次,第一次加水量为生药的8倍, 提取时间2小时,第二次为生药量的6倍,提取时间1.5小时,合并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 度为1.10(W/W),得药材提取物。
微球的制备:将上述100mg提取物、200mg聚丙交酯-乙交酯溶于3ml二氯甲烷中,用 针筒在激烈搅拌下将其滴至装有300ml内含3.5Ghlb=14乳化剂的10%PVA的三颈瓶中,充分 乳化1小时后,在30℃0.03MPa的压力下,挥发溶剂1.5小时,离心分离,用蒸馏水洗反应 物三次,在30℃真空烘箱内烘干,用环氧乙烷在30℃灭菌48小时,确保残留环氧乙烷含量 在5ppm以下,灌装。
实施例3
取下述药材:当归67.5g,川芎67.5g,白芍54g,熟地54g,勾藤135g,鸡血藤135g, 夏枯草135g,决明子135g,珍珠母135g,元胡67.5g,细辛14.5g;
川芎的提取:取67.5g川芎药材,用8倍70%乙醇回流提取3次,第一次和第二次为2小时, 第三次为1.5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回收乙醇,继续浓缩得川芎提取物。
其它药材的提取:上述其它药材混合均匀,加水提取2次,第一次加水量为生药的8倍, 提取时间2小时,第二次为生药量的6倍,提取时间1.5小时,合并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 度为1.10(W/W),得药材提取物。
微球的制备:称取上述得到的提取物100mg,聚丙交酯-乙交酯(丙交酯∶乙交酯=50∶50), 2.0g于小烧杯中,加二氯甲烷31.5ml,电磁搅拌至充分溶解,用微孔滤膜过滤,采用喷雾干 燥法制备微球,测得粒径5~80gm,灭菌,分装。
实施例4
取下述药材:当归67.5g,川芎67.5g,白芍54g,熟地54g,勾藤135g,鸡血藤135g, 夏枯草135g,决明子135g,珍珠母135g,元胡67.5g,细辛14.5g;
川芎药材的提取:取川芎药材67.5g,稍粉碎,用95%乙醇于索氏回流提取装且中回流提 取9小时:溶媒用量为8-10倍。提取液用布氏抽浊器抽滤,抽滤液减压浓缩至于,再加适量水, 加热使溶解,抽滤,滤液加到已处理好的大孔树脂柱(干膏和树脂的比例为1∶15)上,水洗脱, 再用7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回收乙醇,继续浓缩得川芎提取物。
其它药材的提取:上述其它药材混合均匀,加水提取2次,第一次加水量为生药的8倍, 提取时间2小时,第二次为生药量的6倍,提取时间1.5小时,合并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 度为1.10(W/W),得药材提取物。
微球的制备:称取取上述的提取物共100mg(比例为1∶1),聚丙交酯-乙交酯(丙交酯∶ 乙交酯=60∶40),4.0g于小烧杯中,加二氯甲烷41ml,电磁搅拌至充分溶解,采用喷雾干燥 法制备微球,测得粒径1~50μm,平均粒径13.26μm,灭菌,分装。
实施例5
取下述药材:当归67.5g,川芎67.5g,白芍54g,熟地54g,勾藤135g,鸡血藤135g, 夏枯草135g,决明子135g,珍珠母135g,元胡67.5g,细辛14.5g;
当归药材的提取:称取当归粉67.5g于烧瓶中,用蒸馏水预浸胀24h(室温)后,进行回流 浸提(可用电搅拌助浸),然后将原料及浸液在(50-60)℃,0.09MPa条件下,减压蒸馏,馏出 液的流速(2-3)mL/min,馏出液约为浸提液的四分之一时停止蒸馏。然后加入相当于馏出液质 量10%的NaCl静置分层,浓缩得当归提取物。
其它药材的提取:上述其它药材混合均匀,加水提取2次,第一次加水量为生药的8倍, 提取时间2小时,第二次为生药量的6倍,提取时间1.5小时,合并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 度为1.10(W/W),得药材提取物。
微球的制备:将提取物100mg,聚丙交酯-乙交酯(丙交酯∶乙交酯=50∶50)1.0g共置于小 烧杯中,加冰醋酸22ml,电磁搅拌至充分溶解,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微球,测得粒径1~100 μm,灭菌,分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