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癌症复发实时动态监测的智能设备.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8099997 上传时间:2020-01-05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417.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406730.6

申请日:

20150712

公开号:

CN104970806B

公开日:

2017080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B5/1473

主分类号:

A61B5/1473

申请人:

北京泱深生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杨承刚

地址:

100080 北京市海淀区善缘街1号立方庭大厦3103

优先权:

CN201510406730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癌症复发实时动态监测的智能设备,该智能设备包括体内植入组件和体外组件,体内植入组件可以将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蛋白信息转化成可传输的数字信息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传送到体外组件,体外组件对接收的蛋白信息进行分析,通过信息显示以及警报的方式通知植入式癌症复发实时监测系统的使用者注意癌症复发的危险。本发明的智能设备能够实时监测癌症复发/转移的分子标志物蛋白,在癌症复发早期即可检测到癌症复发的危险,使癌症复发的患者能够获得及时治疗。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癌症复发实时动态监测的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设备包括体内植入组件(1)和体外组件(2);所述体内植入组件(1)包括血液蛋白传感器(11)、数据处理模块(12)、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3);所述血液蛋白传感器(11)包括蛋白捕获层(111)、结合信号感应层(112)、加热模块(113)、制冷模块(114)、保护壳(115);所述蛋白捕获层(111)粘附在结合信号感应层(112)上,所述保护壳(115)覆盖在所述蛋白捕获层(111)上用于将所述蛋白捕获层(111)与血液分隔开,所述加热模块(113)用于将所述血液蛋白传感器(11)瞬间加热到56℃以上,所述制冷模块(114)用于将已加热的所述血液蛋白传感器(11)的温度瞬间降低到生理温度;所述数据处理模块(12)包括输入接口(121)、微处理器(122)、输出接口(123)、反应器(124);所述输入接口(121)接收所述血液蛋白传感器(11)输出的电化学信号并将之转化为数字信号后输入所述微处理器(122),所述微处理器(122)对数字信号进行协议转换后通过所述输出接口(123)经由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3)上传至所述体外组件(2);所述体外组件(2)包括数据接收设备(21),所述数据接收设备(21)包括控制器(211)、显示器(212)、警报器(213)、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14);所述控制器(211)接收并分析所述体内植入组件(1)上传的蛋白信号,之后将蛋白信息传送到所述显示器(212)上显示,所述控制器(211)的分析程序设置一个阈值,当蛋白的水平超过该阈值时,所述控制器(211)发出指令给所述警报器(213),所述警报器(213)发出警报,通知佩戴者注意癌症复发的危险;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14)将所述控制器(211)的控制命令传到所述体内植入组件(1)中的所述反应器(124)上,所述反应器(124)控制所述保护壳(115)的开启或关闭、控制所述加热模块(113)的启动或休眠、控制所述制冷模块(114)的启动或休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体外组件(2)还包括智能移动终端设备(22),所述数据接收设备(21)还包括第三无线通信模块(215),所述控制器(211)将蛋白信息通过所述第三无线通信模块(215)传送到所述智能移动终端设备(2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警报器(213)是振动器,通过振动的方式通知佩戴者注意癌症复发的危险。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警报器(213)是发光器,通过发光的方式通知佩戴者注意癌症复发的危险。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蛋白捕获层(111)是由与血液蛋白特异性结合的抗体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信号感应层(112)包括纳米线晶体管阵列。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3)、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14)、所述第三无线通信模块(215)采用蓝牙协议或ZigBee协议中的任意一种。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智能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癌症复发实时动态监测的智能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癌症的治愈水平还不尽如人意,全部癌症患者中大约有1/3可以得到治愈,获得长期生存的机会,但也有一半左右的癌症患者在病程中出现复发转移。癌症复发是指被控制住的癌症重新在原发器官上出现,或者癌症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血管或体腔,迁移到他处继续生长,形成与原发瘤同样类型的肿瘤。有些癌症会在首次治疗过后的几个月或几年后复发。因此对于癌症患者来说,进行术后复发转移的监测是非常必要的。癌症复发转移的迹象发现的越早,就能够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有效的抑制癌症复发转移的可能性,延长癌症患者术后的生存期。

目前病人监测癌症复发的方式主要是定期到医院复查,这种方式对于病人来说,一是不方便,耗费时间,二是复查不及时,有可能错过早期发现癌症复发的可能性。为了方便癌症病人能够及时的自查癌症的复发情况,研究一种可以实时监测癌症病人复发的设备是必要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癌症复发实时动态监测的智能设备,所述智能设备通过监测血液中肿瘤蛋白质的水平完成对癌症复发的监测。所述智能设备设置一个血液中肿瘤蛋白质的水平的阈值,当检测到血液中肿瘤蛋白质的水平达到或者超过该阈值时,所述智能设备则会通过发出警报的方式通知监测系统佩戴者癌症复发可能已经发生,癌症患者就可以及时到医院进行确诊,使病情能够早日获得控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癌症复发实时动态监测的智能设备,所述智能设备包括体内植入组件1和体外组件2;所述体内植入组件1包括血液蛋白传感器11、数据处理模块12、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3;所述血液蛋白传感器11包括蛋白捕获层111、结合信号感应层112、加热模块113、制冷模块114、保护壳115;所述蛋白捕获层111粘附在结合信号感应层112上,所述保护壳115覆盖在所述蛋白捕获层111上用于将所述蛋白捕获层111与血液分隔开,所述加热模块113用于将所述蛋白传感器11瞬间加热到56℃以上,所述制冷模块114用于将已加热的所述蛋白传感器11的温度瞬间降低到生理温度;所述数据处理模块12包括输入接口121、微处理器122、输出接口123、反应器124;所述输入接口121接收所述血液蛋白传感器11输出的电化学信号并将之转化为数字信号后输入所述微处理器122,所述微处理器122对数字信号进行协议转换后通过所述输出接口123经由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3上传至所述体外组件2;所述体外组件2包括数据接收设备21,所述数据接收设备21包括控制器211、显示器212、警报器213、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14;所述控制器211接收并分析所述体内植入组件1上传的蛋白信号,之后将蛋白信息传送到所述显示器212上显示,所述控制器211的分析程序设置一个阈值,当蛋白的水平超过该阈值时,所述控制器211发出指令给所述警报器213,所述警报器213发出警报,通知佩戴者注意癌症复发的危险;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14将所述控制器211的控制命令传到所述体内植入组件1中的所述反应器124上,所述反应器124控制所述保护壳115的开启或关闭、控制所述加热模块113的启动或休眠、控制所述制冷模块114的启动或休眠。

进一步,所述体外组件2还包括智能移动终端设备22,所述数据接收设备21还包括第三无线通信模块215,所述控制器211将肿瘤标志物蛋白信息通过所述第三无线通信模块215传送到所述智能移动终端设备22上。

所述智能移动终端设备22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或电脑。

进一步,所述警报器213是振动器,通过振动的方式通知佩戴者注意癌症复发的危险。

进一步,所述警报器213是发光器,通过发光的方式通知佩戴者注意癌症复发的危险。

进一步,所述蛋白捕获层111是由与血液蛋白特异性结合的抗体构成。

进一步,所述结合信号感应层112是由纳米线晶体管阵列构成。

本发明的所述蛋白捕获层111和所述结合信号感应层112的结合方式是将纳米线晶体管的表面覆上一层目标蛋白的抗体。

本发明的所述血液蛋白传感器11的工作原理是:当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目标蛋白质与所述蛋白捕获层111上的抗体结合后,与所述结合信号感应层112上的纳米线晶体管表层移动的电子相互作用,改变纳米线晶体管的导电性,通过比对目标蛋白质结合前后,纳米线晶体管的导电性的差异,即可获知血液中目标蛋白质的浓度信息。

本发明蛋白捕获层111上的抗体的种类是根据抗体捕获的目标蛋白决定的。满足条件的目标蛋白是癌症复发和转移的标志物,即通过检测目标蛋白的浓度即可判断癌症是否复发或者再次发生转移。凡是癌症复发和转移的标志物蛋白对应的抗体均可用于本发明。

进一步,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3、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14、所述第三无线通信模块215采用蓝牙协议或ZigBee协议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所述数据接收设备12可以佩戴在癌症患者身体上的任意部位,优选佩戴在手腕上。另外,所述数据接收设备12也可以不佩戴在癌症患者的身体某一部位上,而是作为离体的配件使用。

进一步,所述控制器211定时实现对所述保护壳115的开启或关闭的控制、对加热模块113的启动或休眠的控制、对制冷模块114的启动或休眠的控制。控制命令下达的间隔时间在1s至1800s之间连续可调,调节步进为2s。

本发明的用于癌症复发实时动态监测的智能设备的操作方法:

(1)将所述体内植入组件1植入血液中;

(2)通过所述控制器211给所述反应器124下达命令使之控制所述保护壳115的开启,这时所述蛋白捕获层111与血液接触,目标蛋白质与抗体结合;

(3)反应一定时间后,通过所述控制器211给所述反应器124下达命令使之控制所述加热模块113启动,导致所述蛋白捕获层111和所述结合信号感应层112瞬时温度达到56℃以上,此时,已经结合的抗原和抗体分离,之后,所述控制器211给所述反应器124下达命令控制所述保护壳115关闭,使所述蛋白捕获层111与血液隔离,同时所述控制器211给所述反应器124下达命令控制制冷模块114将所述蛋白捕获层111和所述结合信号感应层112的温度降低到生理温度,从而完成一次检测。

(4)本发明的智能设备的佩戴者通过观察所述显示器212显示的信息以及警报器213的反应来获知是否已经发生了癌症复发危险;

所述加热模块113导致所述蛋白捕获层111和所述结合信号感应层112升高到56℃以上,这个过程是瞬时的,且加热后仅仅极短的时间即启动所述制冷模块114完成降温过程,因此整个过程中对血液中的成分没有任何有害的影响。

优选地,所述加热模块113导致所述蛋白捕获层111和所述结合信号感应层112升高到56℃。因为在56℃条件下,已经结合的抗原抗体分离,56℃以上也同样可以实现结合抗原抗体的分离。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用于癌症复发实时动态监测的智能设备通过检测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蛋白的水平来判断癌症患者术后是否发生复发,分子水平的诊断能够在复发早期即可发现,为有效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提供了诊断基础。

2、本发明的用于癌症复发实时动态监测的智能设备可以实现随时随地的监测,达到实时动态监测的目的,能够使癌症患者便捷的及时的掌握癌症复发转移的动态情况。

3、本发明的用于癌症复发实时动态监测的智能设备可以重复利用,该智能设备通过控制血液蛋白传感器的温度来达到抗原抗体结合体分离的目的,避免了每检测一次后需要重新植入智能设备的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显示本发明的用于癌症复发实时动态监测的智能设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本发明的用于癌症复发实时动态监测的智能设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其中,1:体内植入组件;11:血液蛋白传感器;111:蛋白捕获层;112:结合信号感应层;113:加热模块;114:制冷模块;115:保护壳;12:数据处理模块;121:输入接口、122:微处理器、123:输出接口;124:反应器;13:第一无线通信模块;2:体外组件;21:数据接收设备;211:控制器;212:显示器;213:警报器;214: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15:第三无线通信模块;22:智能移动终端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一种用于癌症复发实时动态监测的智能设备

一种用于癌症复发实时动态监测的智能设备,智能设备包括体内植入组件1和体外组件2;体内植入组件1包括血液蛋白传感器11、数据处理模块12、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3;血液蛋白传感器11包括蛋白捕获层111、结合信号感应层112、加热模块113、制冷模块114、保护壳115;蛋白捕获层111粘附在结合信号感应层112上,保护壳115覆盖在蛋白捕获层111上用于将蛋白捕获层111与血液分隔开,加热模块113用于将蛋白传感器11瞬间加热到56℃以上,制冷模块114用于将已加热的蛋白传感器11的温度瞬间降低到生理温度;数据处理模块12包括输入接口121、微处理器122、输出接口123、反应器124;输入接口121接收血液蛋白传感器11输出的电化学信号并将之转化为数字信号后输入微处理器122,微处理器122对数字信号进行协议转换后通过输出接口123经由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3上传至体外组件2;体外组件2包括数据接收设备21,数据接收设备21包括控制器211、显示器212、警报器213、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14;控制器211接收并分析体内植入组件1上传的蛋白信号,之后将蛋白信息传送到显示212上显示,控制器211的分析程序设置一个阈值,当蛋白的水平超过该阈值时,控制器211发出指令给警报器213,警报器213发出警报,通知佩戴者注意癌症复发的危险;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14将控制器211的控制命令传到体内植入组件1中的反应器124上,反应器124控制保护壳115的开启或关闭、控制加热模块113的启动或休眠、控制制冷模块114的启动或休眠。

警报器213是振动器,通过振动的方式通知佩戴者注意癌症复发的危险。

蛋白捕获层111是由与血液蛋白特异性结合的抗体构成。

结合信号感应层112是由纳米线晶体管阵列构成。

蛋白捕获层111和结合信号感应层112的结合方式是将纳米线晶体管的表面覆上一层目标蛋白的抗体。

血液蛋白传感器11的工作原理是:当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目标蛋白质与蛋白捕获层111上的抗体结合后,与结合信号感应层112上的纳米线晶体管表层移动的电子相互作用,改变纳米线晶体管的导电性,通过比对目标蛋白质结合前后,纳米线晶体管的导电性的差异,即可获知血液中目标蛋白质的浓度信息。

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3、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14采用蓝牙协议。

数据接收设备12可以佩戴在癌症患者身体上的任意部位,例如佩戴在手腕上。

控制器211定时实现对所述保护壳115的开启或关闭的控制、对加热模块113的启动或休眠的控制、对制冷模块114的启动或休眠的控制。控制命令下达的间隔时间在1s至1800s之间连续可调,调节步进为2s。

加热模块113导致蛋白捕获层111和结合信号感应层112升高到56℃以上,这个过程是瞬时的,且加热后仅仅极短的时间即启动制冷模块114完成降温过程,因此整个过程中对血液中的成分没有任何不利的影响。

用于癌症复发实时动态监测的智能设备的操作方法:

(1)将体内植入组件1植入血液中;

(2)通过控制器211给反应器124下达命令使之控制保护壳115的开启,这时蛋白捕获层111与血液接触,目标蛋白质与抗体结合;

(3)反应一定时间后,通过控制器211给反应器124下达命令使之控制加热模块113启动,导致蛋白捕获层111和结合信号感应层112瞬时温度达到56℃,此时,已经结合的抗原和抗体分离,之后,控制器211给反应器124下达命令控制保护壳115关闭,使蛋白捕获层111与血液隔离,同时控制器211给反应器124下达命令控制制冷模块114将蛋白捕获层111和结合信号感应层112的温度降低到生理温度,从而完成一次检测;

(4)该智能设备的佩戴者通过观察显示器212显示的信息以及警报器213的反应来获知是否已经发生了癌症复发危险。

实施例2一种用于癌症复发实时动态监测的智能设备

一种用于癌症复发实时动态监测的智能设备,智能设备包括体内植入组件1和体外组件2;体内植入组件1包括血液蛋白传感器11、数据处理模块12、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3;血液蛋白传感器11包括蛋白捕获层111、结合信号感应层112、加热模块113、制冷模块114、保护壳115;蛋白捕获层111粘附在结合信号感应层112上,保护壳115覆盖在蛋白捕获层111上用于将蛋白捕获层111与血液分隔开,加热模块113用于将蛋白传感器11瞬间加热到56℃以上,制冷模块114用于将已加热的蛋白传感器11的温度瞬间降低到生理温度;数据处理模块12包括输入接口121、微处理器122、输出接口123、反应器124;输入接口121接收血液蛋白传感器11输出的电化学信号并将之转化为数字信号后输入微处理器122,微处理器122对数字信号进行协议转换后通过输出接口123经由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3上传至体外组件2;体外组件2包括数据接收设备21,数据接收设备21包括控制器211、显示器212、警报器213、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14;控制器211接收并分析体内植入组件1上传的蛋白信号,之后将蛋白信息传送到显示器212上显示,控制器211的分析程序设置一个阈值,当蛋白的水平超过该阈值时,控制器211发出指令给警报器213,警报器213发出警报,通知佩戴者注意癌症复发的危险;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14将控制器211的控制命令传到体内植入组件1中的反应器124上,反应器124控制保护壳115的开启或关闭、控制加热模块113的启动或休眠、控制制冷模块114的启动或休眠。

警报器213是发光器,通过发光的方式通知佩戴者注意癌症复发的危险。

蛋白捕获层111是由与血液蛋白特异性结合的抗体构成。

结合信号感应层112是由纳米线晶体管阵列构成。

蛋白捕获层111和结合信号感应层112的结合方式是将纳米线晶体管的表面覆上一层目标蛋白的抗体。

血液蛋白传感器11的工作原理是:当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目标蛋白质与蛋白捕获层111上的抗体结合后,与结合信号感应层112上的纳米线晶体管表层移动的电子相互作用,改变纳米线晶体管的导电性,通过比对目标蛋白质结合前后,纳米线晶体管的导电性的差异,即可获知血液中目标蛋白质的浓度信息。

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3、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14采用ZigBee协议。

数据接收设备12作为离体配件使用。

控制器211定时实现对所述保护壳115的开启或关闭的控制、对加热模块113的启动或休眠的控制、对制冷模块114的启动或休眠的控制。控制命令下达的间隔时间在1s至1800s之间连续可调,调节步进为2s。

加热模块113导致蛋白捕获层111和结合信号感应层112升高到56℃以上,这个过程是瞬时的,且加热后仅仅极短的时间即启动制冷模块114完成降温过程,因此整个过程中对血液中的成分没有任何不利的影响。

用于癌症复发实时动态监测的智能设备的操作方法:

(1)将体内植入组件1植入血液中;

(2)通过控制器211给反应器124下达命令使之控制保护壳115的开启,这时蛋白捕获层111与血液接触,目标蛋白质与抗体结合;

(3)反应一定时间后,通过控制器211给反应器124下达命令使之控制加热模块113启动,导致蛋白捕获层111和结合信号感应层112瞬时温度达到56℃,此时,已经结合的抗原和抗体分离,之后,控制器211给反应器124下达命令控制保护壳115关闭,使蛋白捕获层111与血液隔离,同时控制器211给反应器124下达命令控制制冷模块114将蛋白捕获层111和结合信号感应层112的温度降低到生理温度,从而完成一次检测;

(4)该智能设备的佩戴者通过观察显示器212显示的信息以及警报器213的反应来获知是否已经发生了癌症复发危险。

实施例3一种用于癌症复发实时动态监测的智能设备

一种用于癌症复发实时动态监测的智能设备,智能设备包括体内植入组件1和体外组件2;体内植入组件1包括血液蛋白传感器11、数据处理模块12、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3;血液蛋白传感器11包括蛋白捕获层111、结合信号感应层112、加热模块113、制冷模块114、保护壳115;蛋白捕获层111粘附在结合信号感应层112上,保护壳115覆盖在蛋白捕获层111上用于将蛋白捕获层111与血液分隔开,加热模块113用于将蛋白传感器11瞬间加热到56℃以上,制冷模块114用于将已加热的蛋白传感器11的温度瞬间降低到生理温度;数据处理模块12包括输入接口121、微处理器122、输出接口123、反应器124;输入接口121接收血液蛋白传感器11输出的电化学信号并将之转化为数字信号后输入微处理器122,微处理器122对数字信号进行协议转换后通过输出接口123经由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3上传至体外组件2;体外组件2包括数据接收设备21,数据接收设备21包括控制器211、显示器212、警报器213、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14;控制器211接收并分析体内植入组件1上传的蛋白信号,之后将蛋白信息传送到显示器212上显示,控制器211的分析程序设置一个阈值,当蛋白的水平超过该阈值时,控制器211发出指令给警报器213,警报器213发出警报,通知佩戴者注意癌症复发的危险;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14将控制器211的控制命令传到体内植入组件1中的反应器124上,反应器124控制保护壳115的开启或关闭、控制加热模块113的启动或休眠、控制制冷模块114的启动或休眠。

体外组件2还包括智能移动终端设备22,数据接收设备21还包括第三无线通信模块215,控制器211将肿瘤标志物蛋白信息通过第三无线通信模块215传送到智能移动终端设备22上。智能移动终端设备22对蛋白信息进行远程储存和分析。

智能移动终端设备22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或电脑。

数据接收设备12可以佩戴在癌症患者身体的任意部位上,例如手腕。

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3、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14、第三无线通信模块215采用蓝牙协议。

警报器213是振动器,通过振动的方式通知佩戴者注意癌症复发的危险。

蛋白捕获层111是由与血液蛋白特异性结合的抗体构成。

结合信号感应层112是由纳米线晶体管阵列构成。

蛋白捕获层111和结合信号感应层112的结合方式是将纳米线晶体管的表面覆上一层目标蛋白的抗体。

血液蛋白传感器11的工作原理是:当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目标蛋白质与蛋白捕获层111上的抗体结合后,与结合信号感应层112上的纳米线晶体管表层移动的电子相互作用,改变纳米线晶体管的导电性,通过比对目标蛋白质结合前后,纳米线晶体管的导电性的差异,即可获知血液中目标蛋白质的浓度信息。

控制器211定时实现对所述保护壳115的开启或关闭的控制、对加热模块113的启动或休眠的控制、对制冷模块114的启动或休眠的控制。控制命令下达的间隔时间在1s至1800s之间连续可调,调节步进为2s。

加热模块113导致蛋白捕获层111和结合信号感应层112升高到56℃以上,这个过程是瞬时的,且加热后仅仅极短的时间即启动制冷模块114完成降温过程,因此整个过程中对血液中的成分没有任何不利的影响。

用于癌症复发实时动态监测的智能设备的操作方法:

(1)将体内植入组件1植入血液中;

(2)通过控制器211给反应器124下达命令使之控制保护壳115的开启,这时蛋白捕获层111与血液接触,目标蛋白质与抗体结合;

(3)反应一定时间后,通过控制器211给反应器124下达命令使之控制加热模块113启动,导致蛋白捕获层111和结合信号感应层112瞬时温度达到56℃,此时,已经结合的抗原和抗体分离,之后,控制器211给反应器124下达命令控制保护壳115关闭,使蛋白捕获层111与血液隔离,同时控制器211给反应器124下达命令控制制冷模块114将蛋白捕获层111和结合信号感应层112的温度降低到生理温度,从而完成一次检测;

(4)该智能设备的佩戴者通过观察显示器212或者智能终端设备22显示的信息以及警报器213的反应来获知是否已经发生了癌症复发危险。

实施例4一种用于癌症复发实时动态监测的智能设备

一种用于癌症复发实时动态监测的智能设备,智能设备包括体内植入组件1和体外组件2;体内植入组件1包括血液蛋白传感器11、数据处理模块12、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3;血液蛋白传感器11包括蛋白捕获层111、结合信号感应层112、加热模块113、制冷模块114、保护壳115;蛋白捕获层111粘附在结合信号感应层112上,保护壳115覆盖在蛋白捕获层111上用于将蛋白捕获层111与血液分隔开,加热模块113用于将蛋白传感器11瞬间加热到56℃以上,制冷模块114用于将已加热的蛋白传感器11的温度瞬间降低到生理温度;数据处理模块12包括输入接口121、微处理器122、输出接口123、反应器124;输入接口121接收血液蛋白传感器11输出的电化学信号并将之转化为数字信号后输入微处理器122,微处理器122对数字信号进行协议转换后通过输出接口123经由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3上传至体外组件2;体外组件2包括数据接收设备21,数据接收设备21包括控制器211、显示器212、警报器213、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14;控制器211接收并分析体内植入组件1上传的蛋白信号,之后将蛋白信息传送到显示器212上显示,控制器211的分析程序设置一个阈值,当蛋白的水平超过该阈值时,控制器211发出指令给警报器213,警报器213发出警报,通知佩戴者注意癌症复发的危险;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14将控制器211的控制命令传到体内植入组件1中的反应器124上,反应器124控制保护壳115的开启或关闭、控制加热模块113的启动或休眠、控制制冷模块114的启动或休眠。

体外组件2还包括智能移动终端设备22,数据接收设备21还包括第三无线通信模块215,控制器211将肿瘤标志物蛋白信息通过第三无线通信模块215传送到智能移动终端设备22上。智能移动终端设备22对蛋白信息进行远程储存和分析。

智能移动终端设备22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或电脑。

数据接收设备12作为离体配件使用。

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3、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14、第三无线通信模块215采用ZigBee协议。

警报器213是发光器,通过发光的方式通知佩戴者注意癌症复发的危险。

蛋白捕获层111是由与血液蛋白特异性结合的抗体构成。

结合信号感应层112是由纳米线晶体管阵列构成。

蛋白捕获层111和结合信号感应层112的结合方式是将纳米线晶体管的表面覆上一层目标蛋白的抗体。

血液蛋白传感器11的工作原理是:当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目标蛋白质与蛋白捕获层111上的抗体结合后,与结合信号感应层112上的纳米线晶体管表层移动的电子相互作用,改变纳米线晶体管的导电性,通过比对目标蛋白质结合前后,纳米线晶体管的导电性的差异,即可获知血液中目标蛋白质的浓度信息。

控制器211定时实现对所述保护壳115的开启或关闭的控制、对加热模块113的启动或休眠的控制、对制冷模块114的启动或休眠的控制。控制命令下达的间隔时间在1s至1800s之间连续可调,调节步进为2s。

加热模块113导致蛋白捕获层111和结合信号感应层112升高到56℃以上,这个过程是瞬时的,且加热后仅仅极短的时间即启动制冷模块114完成降温过程,因此整个过程中对血液中的成分没有任何不利的影响。

用于癌症复发实时动态监测的智能设备的操作方法:

(1)将体内植入组件1植入血液中;

(2)通过控制器211给反应器124下达命令使之控制保护壳115的开启,这时蛋白捕获层111与血液接触,目标蛋白质与抗体结合;

(3)反应一定时间后,通过控制器211给反应器124下达命令使之控制加热模块113启动,导致蛋白捕获层111和结合信号感应层112瞬时温度达到56℃,此时,已经结合的抗原和抗体分离,之后,控制器211给反应器124下达命令控制保护壳115关闭,使蛋白捕获层111与血液隔离,同时控制器211给反应器124下达命令控制制冷模块114将蛋白捕获层111和结合信号感应层112的温度降低到生理温度,从而完成一次检测;

(4)该智能设备的佩戴者通过观察显示器212显示的信息以及警报器213的反应来获知是否已经发生了癌症复发危险。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一种用于癌症复发实时动态监测的智能设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一种用于癌症复发实时动态监测的智能设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一种用于癌症复发实时动态监测的智能设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用于癌症复发实时动态监测的智能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癌症复发实时动态监测的智能设备.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510406730.6 (22)申请日 2015.07.12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0497080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10.14 (73)专利权人 北京泱深生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 100080 北京市海淀区善缘街1号立方 庭大厦3103 (72)发明人 杨承刚 (51)Int.Cl. A61B 5/1473(2006.01) 审查员 孙晓彤 (54)发明名称 一种用于癌症复发实时动态监测的智能设 备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

2、了一种用于癌症复发实时动态 监测的智能设备, 该智能设备包括体内植入组件 和体外组件, 体内植入组件可以将血液中的肿瘤 标志物蛋白信息转化成可传输的数字信息通过 无线传输的方式传送到体外组件, 体外组件对接 收的蛋白信息进行分析, 通过信息显示以及警报 的方式通知植入式癌症复发实时监测系统的使 用者注意癌症复发的危险。 本发明的智能设备能 够实时监测癌症复发/转移的分子标志物蛋白, 在癌症复发早期即可检测到癌症复发的危险, 使 癌症复发的患者能够获得及时治疗。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8页 附图1页 CN 104970806 B 2017.08.04 CN 104970806 B 1.一种用于癌。

3、症复发实时动态监测的智能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智能设备包括体内 植入组件(1)和体外组件(2); 所述体内植入组件(1)包括血液蛋白传感器(11)、 数据处理模 块(12)、 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3); 所述血液蛋白传感器(11)包括蛋白捕获层(111)、 结合信 号感应层(112)、 加热模块(113)、 制冷模块(114)、 保护壳(115); 所述蛋白捕获层(111)粘附 在结合信号感应层(112)上, 所述保护壳(115)覆盖在所述蛋白捕获层(111)上用于将所述 蛋白捕获层(111)与血液分隔开, 所述加热模块(113)用于将所述血液蛋白传感器(11)瞬间 加热到56以上, 所述。

4、制冷模块(114)用于将已加热的所述血液蛋白传感器(11)的温度瞬 间降低到生理温度;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12)包括输入接口(121)、 微处理器(122)、 输出接口 (123)、 反应器(124); 所述输入接口(121)接收所述血液蛋白传感器(11)输出的电化学信号 并将之转化为数字信号后输入所述微处理器(122), 所述微处理器(122)对数字信号进行协 议转换后通过所述输出接口(123)经由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3)上传至所述体外组件 (2); 所述体外组件(2)包括数据接收设备(21), 所述数据接收设备(21)包括控制器(211)、 显示器(212)、 警报器(213)、 第二。

5、无线通信模块(214); 所述控制器(211)接收并分析所述体 内植入组件(1)上传的蛋白信号, 之后将蛋白信息传送到所述显示器(212)上显示, 所述控 制器(211)的分析程序设置一个阈值, 当蛋白的水平超过该阈值时, 所述控制器(211)发出 指令给所述警报器(213), 所述警报器(213)发出警报, 通知佩戴者注意癌症复发的危险; 所 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14)将所述控制器(211)的控制命令传到所述体内植入组件(1)中的 所述反应器(124)上, 所述反应器(124)控制所述保护壳(115)的开启或关闭、 控制所述加热 模块(113)的启动或休眠、 控制所述制冷模块(114)的启。

6、动或休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体外组件(2)还包括智能移动终 端设备(22), 所述数据接收设备(21)还包括第三无线通信模块(215), 所述控制器(211)将 蛋白信息通过所述第三无线通信模块(215)传送到所述智能移动终端设备(2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警报器(213)是振动器, 通过 振动的方式通知佩戴者注意癌症复发的危险。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警报器(213)是发光器, 通过 发光的方式通知佩戴者注意癌症复发的危险。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设备, 其特征在于。

7、, 所述蛋白捕获层(111)是由与血液 蛋白特异性结合的抗体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结合信号感应层(112)包括纳 米线晶体管阵列。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3)、 所述第 二无线通信模块(214)、 所述第三无线通信模块(215)采用蓝牙协议或ZigBee协议中的任意 一种。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4970806 B 2 一种用于癌症复发实时动态监测的智能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涉及一种智能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癌症复发实时 动态监测的智能设备。 。

8、背景技术 0002 目前我国癌症的治愈水平还不尽如人意, 全部癌症患者中大约有1/3可以得到治 愈, 获得长期生存的机会, 但也有一半左右的癌症患者在病程中出现复发转移。 癌症复发是 指被控制住的癌症重新在原发器官上出现, 或者癌症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血管或体腔, 迁 移到他处继续生长, 形成与原发瘤同样类型的肿瘤。 有些癌症会在首次治疗过后的几个月 或几年后复发。 因此对于癌症患者来说, 进行术后复发转移的监测是非常必要的。 癌症复发 转移的迹象发现的越早, 就能够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有效的抑制癌症复发转移的可能性, 延 长癌症患者术后的生存期。 0003 目前病人监测癌症复发的方式主要是定期。

9、到医院复查, 这种方式对于病人来说, 一是不方便, 耗费时间, 二是复查不及时, 有可能错过早期发现癌症复发的可能性。 为了方 便癌症病人能够及时的自查癌症的复发情况, 研究一种可以实时监测癌症病人复发的设备 是必要的。 发明内容 0004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癌症复发实时动态监 测的智能设备, 所述智能设备通过监测血液中肿瘤蛋白质的水平完成对癌症复发的监测。 所述智能设备设置一个血液中肿瘤蛋白质的水平的阈值, 当检测到血液中肿瘤蛋白质的水 平达到或者超过该阈值时, 所述智能设备则会通过发出警报的方式通知监测系统佩戴者癌 症复发可能已经发生, 癌症患者就可以及。

10、时到医院进行确诊, 使病情能够早日获得控制。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取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 一种用于癌症复发实时动态监测的智能设备, 所述智能设备包括体内植入组件1 和体外组件2; 所述体内植入组件1包括血液蛋白传感器11、 数据处理模块12、 第一无线通信 模块13; 所述血液蛋白传感器11包括蛋白捕获层111、 结合信号感应层112、 加热模块113、 制 冷模块114、 保护壳115; 所述蛋白捕获层111粘附在结合信号感应层112上, 所述保护壳115 覆盖在所述蛋白捕获层111上用于将所述蛋白捕获层111与血液分隔开, 所述加热模块113 用于将所述蛋白传感器。

11、11瞬间加热到56以上, 所述制冷模块114用于将已加热的所述蛋 白传感器11的温度瞬间降低到生理温度;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12包括输入接口121、 微处理器 122、 输出接口123、 反应器124; 所述输入接口121接收所述血液蛋白传感器11输出的电化学 信号并将之转化为数字信号后输入所述微处理器122, 所述微处理器122对数字信号进行协 议转换后通过所述输出接口123经由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3上传至所述体外组件2; 所述 体外组件2包括数据接收设备21, 所述数据接收设备21包括控制器211、 显示器212、 警报器 213、 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14; 所述控制器211接收并分析所述。

12、体内植入组件1上传的蛋白信 说 明 书 1/8 页 3 CN 104970806 B 3 号, 之后将蛋白信息传送到所述显示器212上显示, 所述控制器211的分析程序设置一个阈 值, 当蛋白的水平超过该阈值时, 所述控制器211发出指令给所述警报器213, 所述警报器 213发出警报, 通知佩戴者注意癌症复发的危险; 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14将所述控制器 211的控制命令传到所述体内植入组件1中的所述反应器124上, 所述反应器124控制所述保 护壳115的开启或关闭、 控制所述加热模块113的启动或休眠、 控制所述制冷模块114的启动 或休眠。 0007 进一步, 所述体外组件2还包括智。

13、能移动终端设备22, 所述数据接收设备21还包括 第三无线通信模块215, 所述控制器211将肿瘤标志物蛋白信息通过所述第三无线通信模块 215传送到所述智能移动终端设备22上。 0008 所述智能移动终端设备22可以是智能手机、 平板或电脑。 0009 进一步, 所述警报器213是振动器, 通过振动的方式通知佩戴者注意癌症复发的危 险。 0010 进一步, 所述警报器213是发光器, 通过发光的方式通知佩戴者注意癌症复发的危 险。 0011 进一步, 所述蛋白捕获层111是由与血液蛋白特异性结合的抗体构成。 0012 进一步, 所述结合信号感应层112是由纳米线晶体管阵列构成。 0013 本。

14、发明的所述蛋白捕获层111和所述结合信号感应层112的结合方式是将纳米线 晶体管的表面覆上一层目标蛋白的抗体。 0014 本发明的所述血液蛋白传感器11的工作原理是: 当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目标蛋 白质与所述蛋白捕获层111上的抗体结合后, 与所述结合信号感应层112上的纳米线晶体管 表层移动的电子相互作用, 改变纳米线晶体管的导电性, 通过比对目标蛋白质结合前后, 纳 米线晶体管的导电性的差异, 即可获知血液中目标蛋白质的浓度信息。 0015 本发明蛋白捕获层111上的抗体的种类是根据抗体捕获的目标蛋白决定的。 满足 条件的目标蛋白是癌症复发和转移的标志物, 即通过检测目标蛋白的浓度即可判断。

15、癌症是 否复发或者再次发生转移。 凡是癌症复发和转移的标志物蛋白对应的抗体均可用于本发 明。 0016 进一步, 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3、 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14、 所述第三无线通 信模块215采用蓝牙协议或ZigBee协议中的任意一种。 0017 进一步, 所述数据接收设备12可以佩戴在癌症患者身体上的任意部位, 优选佩戴 在手腕上。 另外, 所述数据接收设备12也可以不佩戴在癌症患者的身体某一部位上, 而是作 为离体的配件使用。 0018 进一步, 所述控制器211定时实现对所述保护壳115的开启或关闭的控制、 对加热 模块113的启动或休眠的控制、 对制冷模块114的启动或休眠的控。

16、制。 控制命令下达的间隔 时间在1s至1800s之间连续可调, 调节步进为2s。 0019 本发明的用于癌症复发实时动态监测的智能设备的操作方法: 0020 (1)将所述体内植入组件1植入血液中; 0021 (2)通过所述控制器211给所述反应器124下达命令使之控制所述保护壳115的开 启, 这时所述蛋白捕获层111与血液接触, 目标蛋白质与抗体结合; 0022 (3)反应一定时间后, 通过所述控制器211给所述反应器124下达命令使之控制所 说 明 书 2/8 页 4 CN 104970806 B 4 述加热模块113启动, 导致所述蛋白捕获层111和所述结合信号感应层112瞬时温度达到5。

17、6 以上, 此时, 已经结合的抗原和抗体分离, 之后, 所述控制器211给所述反应器124下达命 令控制所述保护壳115关闭, 使所述蛋白捕获层111与血液隔离, 同时所述控制器211给所述 反应器124下达命令控制制冷模块114将所述蛋白捕获层111和所述结合信号感应层112的 温度降低到生理温度, 从而完成一次检测。 0023 (4)本发明的智能设备的佩戴者通过观察所述显示器212显示的信息以及警报器 213的反应来获知是否已经发生了癌症复发危险; 0024 所述加热模块113导致所述蛋白捕获层111和所述结合信号感应层112升高到56 以上, 这个过程是瞬时的, 且加热后仅仅极短的时间即。

18、启动所述制冷模块114完成降温过 程, 因此整个过程中对血液中的成分没有任何有害的影响。 0025 优选地, 所述加热模块113导致所述蛋白捕获层111和所述结合信号感应层112升 高到56。 因为在56条件下, 已经结合的抗原抗体分离, 56以上也同样可以实现结合抗 原抗体的分离。 0026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0027 1、 本发明用于癌症复发实时动态监测的智能设备通过检测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 蛋白的水平来判断癌症患者术后是否发生复发, 分子水平的诊断能够在复发早期即可发 现, 为有效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提供了诊断基础。 0028 2、 本发明的用于癌症复发实时动态监测的智能设备可。

19、以实现随时随地的监测, 达 到实时动态监测的目的, 能够使癌症患者便捷的及时的掌握癌症复发转移的动态情况。 0029 3、 本发明的用于癌症复发实时动态监测的智能设备可以重复利用, 该智能设备通 过控制血液蛋白传感器的温度来达到抗原抗体结合体分离的目的, 避免了每检测一次后需 要重新植入智能设备的操作。 附图说明 0030 图1显示本发明的用于癌症复发实时动态监测的智能设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31 图2显示本发明的用于癌症复发实时动态监测的智能设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32 其中, 1: 体内植入组件; 11: 血液蛋白传感器; 111: 蛋白捕获层; 112: 结合信号感应 层; 11。

20、3: 加热模块; 114: 制冷模块; 115: 保护壳; 12: 数据处理模块; 121: 输入接口、 122: 微处 理器、 123: 输出接口; 124: 反应器; 13: 第一无线通信模块; 2: 体外组件; 21: 数据接收设备; 211: 控制器; 212: 显示器; 213: 警报器; 214: 第二无线通信模块; 215: 第三无线通信模块; 22: 智能移动终端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 进一步阐明本发明。 应理解, 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 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34 实施例1一种用于癌症复发实时动态监测的智能设备 0035 一种用于癌。

21、症复发实时动态监测的智能设备, 智能设备包括体内植入组件1和体 外组件2; 体内植入组件1包括血液蛋白传感器11、 数据处理模块12、 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3; 血液蛋白传感器11包括蛋白捕获层111、 结合信号感应层112、 加热模块113、 制冷模块114、 说 明 书 3/8 页 5 CN 104970806 B 5 保护壳115; 蛋白捕获层111粘附在结合信号感应层112上, 保护壳115覆盖在蛋白捕获层111 上用于将蛋白捕获层111与血液分隔开, 加热模块113用于将蛋白传感器11瞬间加热到56 以上, 制冷模块114用于将已加热的蛋白传感器11的温度瞬间降低到生理温度; 数据处理。

22、模 块12包括输入接口121、 微处理器122、 输出接口123、 反应器124; 输入接口121接收血液蛋白 传感器11输出的电化学信号并将之转化为数字信号后输入微处理器122, 微处理器122对数 字信号进行协议转换后通过输出接口123经由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3上传至体外组件2; 体外 组件2包括数据接收设备21, 数据接收设备21包括控制器211、 显示器212、 警报器213、 第二 无线通信模块214; 控制器211接收并分析体内植入组件1上传的蛋白信号, 之后将蛋白信息 传送到显示212上显示, 控制器211的分析程序设置一个阈值, 当蛋白的水平超过该阈值时, 控制器211发出指令给。

23、警报器213, 警报器213发出警报, 通知佩戴者注意癌症复发的危险; 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14将控制器211的控制命令传到体内植入组件1中的反应器124上, 反应 器124控制保护壳115的开启或关闭、 控制加热模块113的启动或休眠、 控制制冷模块114的 启动或休眠。 0036 警报器213是振动器, 通过振动的方式通知佩戴者注意癌症复发的危险。 0037 蛋白捕获层111是由与血液蛋白特异性结合的抗体构成。 0038 结合信号感应层112是由纳米线晶体管阵列构成。 0039 蛋白捕获层111和结合信号感应层112的结合方式是将纳米线晶体管的表面覆上 一层目标蛋白的抗体。 0040 血液蛋。

24、白传感器11的工作原理是: 当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目标蛋白质与蛋白捕 获层111上的抗体结合后, 与结合信号感应层112上的纳米线晶体管表层移动的电子相互作 用, 改变纳米线晶体管的导电性, 通过比对目标蛋白质结合前后, 纳米线晶体管的导电性的 差异, 即可获知血液中目标蛋白质的浓度信息。 0041 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3、 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14采用蓝牙协议。 0042 数据接收设备12可以佩戴在癌症患者身体上的任意部位, 例如佩戴在手腕上。 0043 控制器211定时实现对所述保护壳115的开启或关闭的控制、 对加热模块113的启 动或休眠的控制、 对制冷模块114的启动或休眠的控制。 控制。

25、命令下达的间隔时间在1s至 1800s之间连续可调, 调节步进为2s。 0044 加热模块113导致蛋白捕获层111和结合信号感应层112升高到56以上, 这个过 程是瞬时的, 且加热后仅仅极短的时间即启动制冷模块114完成降温过程, 因此整个过程中 对血液中的成分没有任何不利的影响。 0045 用于癌症复发实时动态监测的智能设备的操作方法: 0046 (1)将体内植入组件1植入血液中; 0047 (2)通过控制器211给反应器124下达命令使之控制保护壳115的开启, 这时蛋白捕 获层111与血液接触, 目标蛋白质与抗体结合; 0048 (3)反应一定时间后, 通过控制器211给反应器124。

26、下达命令使之控制加热模块113 启动, 导致蛋白捕获层111和结合信号感应层112瞬时温度达到56, 此时, 已经结合的抗原 和抗体分离, 之后, 控制器211给反应器124下达命令控制保护壳115关闭, 使蛋白捕获层111 与血液隔离, 同时控制器211给反应器124下达命令控制制冷模块114将蛋白捕获层111和结 合信号感应层112的温度降低到生理温度, 从而完成一次检测; 说 明 书 4/8 页 6 CN 104970806 B 6 0049 (4)该智能设备的佩戴者通过观察显示器212显示的信息以及警报器213的反应来 获知是否已经发生了癌症复发危险。 0050 实施例2一种用于癌症复。

27、发实时动态监测的智能设备 0051 一种用于癌症复发实时动态监测的智能设备, 智能设备包括体内植入组件1和体 外组件2; 体内植入组件1包括血液蛋白传感器11、 数据处理模块12、 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3; 血液蛋白传感器11包括蛋白捕获层111、 结合信号感应层112、 加热模块113、 制冷模块114、 保护壳115; 蛋白捕获层111粘附在结合信号感应层112上, 保护壳115覆盖在蛋白捕获层111 上用于将蛋白捕获层111与血液分隔开, 加热模块113用于将蛋白传感器11瞬间加热到56 以上, 制冷模块114用于将已加热的蛋白传感器11的温度瞬间降低到生理温度; 数据处理模 块12包括输。

28、入接口121、 微处理器122、 输出接口123、 反应器124; 输入接口121接收血液蛋白 传感器11输出的电化学信号并将之转化为数字信号后输入微处理器122, 微处理器122对数 字信号进行协议转换后通过输出接口123经由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3上传至体外组件2; 体外 组件2包括数据接收设备21, 数据接收设备21包括控制器211、 显示器212、 警报器213、 第二 无线通信模块214; 控制器211接收并分析体内植入组件1上传的蛋白信号, 之后将蛋白信息 传送到显示器212上显示, 控制器211的分析程序设置一个阈值, 当蛋白的水平超过该阈值 时, 控制器211发出指令给警报器213。

29、, 警报器213发出警报, 通知佩戴者注意癌症复发的危 险; 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14将控制器211的控制命令传到体内植入组件1中的反应器124上, 反应器124控制保护壳115的开启或关闭、 控制加热模块113的启动或休眠、 控制制冷模块 114的启动或休眠。 0052 警报器213是发光器, 通过发光的方式通知佩戴者注意癌症复发的危险。 0053 蛋白捕获层111是由与血液蛋白特异性结合的抗体构成。 0054 结合信号感应层112是由纳米线晶体管阵列构成。 0055 蛋白捕获层111和结合信号感应层112的结合方式是将纳米线晶体管的表面覆上 一层目标蛋白的抗体。 0056 血液蛋白传感器11。

30、的工作原理是: 当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目标蛋白质与蛋白捕 获层111上的抗体结合后, 与结合信号感应层112上的纳米线晶体管表层移动的电子相互作 用, 改变纳米线晶体管的导电性, 通过比对目标蛋白质结合前后, 纳米线晶体管的导电性的 差异, 即可获知血液中目标蛋白质的浓度信息。 0057 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3、 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14采用ZigBee协议。 0058 数据接收设备12作为离体配件使用。 0059 控制器211定时实现对所述保护壳115的开启或关闭的控制、 对加热模块113的启 动或休眠的控制、 对制冷模块114的启动或休眠的控制。 控制命令下达的间隔时间在1s至 1800s之间。

31、连续可调, 调节步进为2s。 0060 加热模块113导致蛋白捕获层111和结合信号感应层112升高到56以上, 这个过 程是瞬时的, 且加热后仅仅极短的时间即启动制冷模块114完成降温过程, 因此整个过程中 对血液中的成分没有任何不利的影响。 0061 用于癌症复发实时动态监测的智能设备的操作方法: 0062 (1)将体内植入组件1植入血液中; 0063 (2)通过控制器211给反应器124下达命令使之控制保护壳115的开启, 这时蛋白捕 说 明 书 5/8 页 7 CN 104970806 B 7 获层111与血液接触, 目标蛋白质与抗体结合; 0064 (3)反应一定时间后, 通过控制器。

32、211给反应器124下达命令使之控制加热模块113 启动, 导致蛋白捕获层111和结合信号感应层112瞬时温度达到56, 此时, 已经结合的抗原 和抗体分离, 之后, 控制器211给反应器124下达命令控制保护壳115关闭, 使蛋白捕获层111 与血液隔离, 同时控制器211给反应器124下达命令控制制冷模块114将蛋白捕获层111和结 合信号感应层112的温度降低到生理温度, 从而完成一次检测; 0065 (4)该智能设备的佩戴者通过观察显示器212显示的信息以及警报器213的反应来 获知是否已经发生了癌症复发危险。 0066 实施例3一种用于癌症复发实时动态监测的智能设备 0067 一种用。

33、于癌症复发实时动态监测的智能设备, 智能设备包括体内植入组件1和体 外组件2; 体内植入组件1包括血液蛋白传感器11、 数据处理模块12、 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3; 血液蛋白传感器11包括蛋白捕获层111、 结合信号感应层112、 加热模块113、 制冷模块114、 保护壳115; 蛋白捕获层111粘附在结合信号感应层112上, 保护壳115覆盖在蛋白捕获层111 上用于将蛋白捕获层111与血液分隔开, 加热模块113用于将蛋白传感器11瞬间加热到56 以上, 制冷模块114用于将已加热的蛋白传感器11的温度瞬间降低到生理温度; 数据处理模 块12包括输入接口121、 微处理器122、 输出接口。

34、123、 反应器124; 输入接口121接收血液蛋白 传感器11输出的电化学信号并将之转化为数字信号后输入微处理器122, 微处理器122对数 字信号进行协议转换后通过输出接口123经由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3上传至体外组件2; 体外 组件2包括数据接收设备21, 数据接收设备21包括控制器211、 显示器212、 警报器213、 第二 无线通信模块214; 控制器211接收并分析体内植入组件1上传的蛋白信号, 之后将蛋白信息 传送到显示器212上显示, 控制器211的分析程序设置一个阈值, 当蛋白的水平超过该阈值 时, 控制器211发出指令给警报器213, 警报器213发出警报, 通知佩戴者注意。

35、癌症复发的危 险; 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14将控制器211的控制命令传到体内植入组件1中的反应器124上, 反应器124控制保护壳115的开启或关闭、 控制加热模块113的启动或休眠、 控制制冷模块 114的启动或休眠。 0068 体外组件2还包括智能移动终端设备22, 数据接收设备21还包括第三无线通信模 块215, 控制器211将肿瘤标志物蛋白信息通过第三无线通信模块215传送到智能移动终端 设备22上。 智能移动终端设备22对蛋白信息进行远程储存和分析。 0069 智能移动终端设备22可以是智能手机、 平板或电脑。 0070 数据接收设备12可以佩戴在癌症患者身体的任意部位上, 例如手腕。。

36、 0071 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3、 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14、 第三无线通信模块215采用蓝牙协 议。 0072 警报器213是振动器, 通过振动的方式通知佩戴者注意癌症复发的危险。 0073 蛋白捕获层111是由与血液蛋白特异性结合的抗体构成。 0074 结合信号感应层112是由纳米线晶体管阵列构成。 0075 蛋白捕获层111和结合信号感应层112的结合方式是将纳米线晶体管的表面覆上 一层目标蛋白的抗体。 0076 血液蛋白传感器11的工作原理是: 当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目标蛋白质与蛋白捕 获层111上的抗体结合后, 与结合信号感应层112上的纳米线晶体管表层移动的电子相互作 说 明 书 6。

37、/8 页 8 CN 104970806 B 8 用, 改变纳米线晶体管的导电性, 通过比对目标蛋白质结合前后, 纳米线晶体管的导电性的 差异, 即可获知血液中目标蛋白质的浓度信息。 0077 控制器211定时实现对所述保护壳115的开启或关闭的控制、 对加热模块113的启 动或休眠的控制、 对制冷模块114的启动或休眠的控制。 控制命令下达的间隔时间在1s至 1800s之间连续可调, 调节步进为2s。 0078 加热模块113导致蛋白捕获层111和结合信号感应层112升高到56以上, 这个过 程是瞬时的, 且加热后仅仅极短的时间即启动制冷模块114完成降温过程, 因此整个过程中 对血液中的成分。

38、没有任何不利的影响。 0079 用于癌症复发实时动态监测的智能设备的操作方法: 0080 (1)将体内植入组件1植入血液中; 0081 (2)通过控制器211给反应器124下达命令使之控制保护壳115的开启, 这时蛋白捕 获层111与血液接触, 目标蛋白质与抗体结合; 0082 (3)反应一定时间后, 通过控制器211给反应器124下达命令使之控制加热模块113 启动, 导致蛋白捕获层111和结合信号感应层112瞬时温度达到56, 此时, 已经结合的抗原 和抗体分离, 之后, 控制器211给反应器124下达命令控制保护壳115关闭, 使蛋白捕获层111 与血液隔离, 同时控制器211给反应器1。

39、24下达命令控制制冷模块114将蛋白捕获层111和结 合信号感应层112的温度降低到生理温度, 从而完成一次检测; 0083 (4)该智能设备的佩戴者通过观察显示器212或者智能终端设备22显示的信息以 及警报器213的反应来获知是否已经发生了癌症复发危险。 0084 实施例4一种用于癌症复发实时动态监测的智能设备 0085 一种用于癌症复发实时动态监测的智能设备, 智能设备包括体内植入组件1和体 外组件2; 体内植入组件1包括血液蛋白传感器11、 数据处理模块12、 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3; 血液蛋白传感器11包括蛋白捕获层111、 结合信号感应层112、 加热模块113、 制冷模块114、 。

40、保护壳115; 蛋白捕获层111粘附在结合信号感应层112上, 保护壳115覆盖在蛋白捕获层111 上用于将蛋白捕获层111与血液分隔开, 加热模块113用于将蛋白传感器11瞬间加热到56 以上, 制冷模块114用于将已加热的蛋白传感器11的温度瞬间降低到生理温度; 数据处理模 块12包括输入接口121、 微处理器122、 输出接口123、 反应器124; 输入接口121接收血液蛋白 传感器11输出的电化学信号并将之转化为数字信号后输入微处理器122, 微处理器122对数 字信号进行协议转换后通过输出接口123经由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3上传至体外组件2; 体外 组件2包括数据接收设备21, 数据。

41、接收设备21包括控制器211、 显示器212、 警报器213、 第二 无线通信模块214; 控制器211接收并分析体内植入组件1上传的蛋白信号, 之后将蛋白信息 传送到显示器212上显示, 控制器211的分析程序设置一个阈值, 当蛋白的水平超过该阈值 时, 控制器211发出指令给警报器213, 警报器213发出警报, 通知佩戴者注意癌症复发的危 险; 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14将控制器211的控制命令传到体内植入组件1中的反应器124上, 反应器124控制保护壳115的开启或关闭、 控制加热模块113的启动或休眠、 控制制冷模块 114的启动或休眠。 0086 体外组件2还包括智能移动终端设备22。

42、, 数据接收设备21还包括第三无线通信模 块215, 控制器211将肿瘤标志物蛋白信息通过第三无线通信模块215传送到智能移动终端 设备22上。 智能移动终端设备22对蛋白信息进行远程储存和分析。 说 明 书 7/8 页 9 CN 104970806 B 9 0087 智能移动终端设备22可以是智能手机、 平板或电脑。 0088 数据接收设备12作为离体配件使用。 0089 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3、 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14、 第三无线通信模块215采用ZigBee 协议。 0090 警报器213是发光器, 通过发光的方式通知佩戴者注意癌症复发的危险。 0091 蛋白捕获层111是由与血液蛋白特异。

43、性结合的抗体构成。 0092 结合信号感应层112是由纳米线晶体管阵列构成。 0093 蛋白捕获层111和结合信号感应层112的结合方式是将纳米线晶体管的表面覆上 一层目标蛋白的抗体。 0094 血液蛋白传感器11的工作原理是: 当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目标蛋白质与蛋白捕 获层111上的抗体结合后, 与结合信号感应层112上的纳米线晶体管表层移动的电子相互作 用, 改变纳米线晶体管的导电性, 通过比对目标蛋白质结合前后, 纳米线晶体管的导电性的 差异, 即可获知血液中目标蛋白质的浓度信息。 0095 控制器211定时实现对所述保护壳115的开启或关闭的控制、 对加热模块113的启 动或休眠的控制。

44、、 对制冷模块114的启动或休眠的控制。 控制命令下达的间隔时间在1s至 1800s之间连续可调, 调节步进为2s。 0096 加热模块113导致蛋白捕获层111和结合信号感应层112升高到56以上, 这个过 程是瞬时的, 且加热后仅仅极短的时间即启动制冷模块114完成降温过程, 因此整个过程中 对血液中的成分没有任何不利的影响。 0097 用于癌症复发实时动态监测的智能设备的操作方法: 0098 (1)将体内植入组件1植入血液中; 0099 (2)通过控制器211给反应器124下达命令使之控制保护壳115的开启, 这时蛋白捕 获层111与血液接触, 目标蛋白质与抗体结合; 0100 (3)反。

45、应一定时间后, 通过控制器211给反应器124下达命令使之控制加热模块113 启动, 导致蛋白捕获层111和结合信号感应层112瞬时温度达到56, 此时, 已经结合的抗原 和抗体分离, 之后, 控制器211给反应器124下达命令控制保护壳115关闭, 使蛋白捕获层111 与血液隔离, 同时控制器211给反应器124下达命令控制制冷模块114将蛋白捕获层111和结 合信号感应层112的温度降低到生理温度, 从而完成一次检测; 0101 (4)该智能设备的佩戴者通过观察显示器212显示的信息以及警报器213的反应来 获知是否已经发生了癌症复发危险。 0102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 在不 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 修改、 替换和变型, 本 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说 明 书 8/8 页 10 CN 104970806 B 10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11 CN 104970806 B 1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