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810081582.5
2008.02.29
CN101518971A
2009.09.02
授权
有权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B32B27/06; B32B15/08; B32B27/28; H01L31/0203; H01L31/048
B32B27/06
E.I.内穆尔杜邦公司
赵若飞; 尹广军; 叶昌明
美国特拉华州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朱黎明
公开了一种叠层膜,它包括:两层相同或不同的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外层膜;和叠合在所述两层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外层膜之间的中间层,该中间层包括一层或多层选自与上述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膜不同的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膜、聚乙烯-乙酸乙烯酯膜或者金属箔。还公开了用该叠层膜作为背板制得的太阳能电池板。
1. 一种叠层膜,它包括:两层相同或不同的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外层膜;和叠合在所述两层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外层膜之间的中间层,该中间层包括一层或多层选自与上述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膜不同的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膜、聚乙烯-乙酸乙烯酯膜或者金属箔。2. 如权利要求1上述的叠层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外层膜和或作为中间层的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的结晶度为30-50%、玻璃化温度为45-70℃。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叠层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外层膜和/或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中间层的拉伸强度为60-70MPa、挠性模量为2.4-3.0GPa、切口冲击强度为40-55J/m。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叠层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外层膜和/或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中间层的比重为1300-1400kg/m3,其14天的水汽吸收性等于或小于0.15%。5. 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叠层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外层膜是美国杜邦公司商品名为的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6. 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叠层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外层膜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与其它热塑性聚酯的掺混物,按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的重量计,所述热塑性聚酯的含量低于30重量%。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叠层膜,其特征在于按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的重量计,所述热塑性聚酯的含量为5-20重量%。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叠层膜,其特征在于按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的重量计,所述热塑性聚酯的含量8-15重量%。9.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叠层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聚酯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2,6-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1,4环己二甲醇酯或者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10. 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叠层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外层薄膜的厚度相同或不同,各自为10-500微米。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叠层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外层薄膜的厚度相同或不同,各自为15-300微米。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叠层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外层薄膜的厚度相同或不同,各自为20-200微米。1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层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是与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外层膜不同的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膜,按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计,它含有0-30重量%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合物。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叠层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合物的含量为0-20重量%。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叠层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合物的含量为0-10重量%。16. 如权利要求13-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叠层膜,其特征在于中间层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薄膜和/或一层或两层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外层薄膜上各自形成有无机氧化物薄膜层。17.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叠层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氧化物选自氧化铝、二氧化硅、氧化锡或氧化镁,无机氧化物薄膜层的厚度为2nm-1000nm。18. 如权利要求13-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叠层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外层薄膜和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中间层薄膜中的至少一层还含有阻燃剂、增白剂、紫外吸收剂或者抗静电剂。19. 如权利要求13-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叠层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外层薄膜和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中间层薄膜中的至少一层还含有二氧化钛,其占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薄膜总重量的0.2%-40%。20. 如权利要求13-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叠层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薄膜的厚度为10-500微米。21.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层膜,其特征在于在两层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外层膜之间的中间层是聚乙烯-乙酸乙烯酯薄膜,所述乙烯-乙酸乙烯酯中乙酸乙烯酯的含量为3-6重量%。22. 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叠层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乙酸乙烯酯膜中间层的厚度为10-200微米。2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层膜,其特征在于叠合在两层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外层膜之间的中间层是金属薄膜。24. 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叠层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薄膜选自锡箔或者铝箔,厚度大于20微米。25. 一种太阳能电池板,它包括前板、背板和在所述背板和前板之间的太阳能电池电路,所述背板是由权利要求1—24中任一项所述叠层膜制得的。
聚酯叠层膜和使用该叠层膜的太阳能电池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改进的水汽阻隔性、挠性和翘曲度的聚合物叠层膜,还涉及用该聚合物叠层膜制得的太阳能电池板。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各国政府对节能减排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寻找新能源替代石化燃料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太阳能是一种干净无污染并且取之不尽的能源。目前太阳能的利用主要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将其转化成电能,随后用于驱动例如电热水炉、电动汽车、卫星部件等。 太阳能电池板是指从光,尤其是太阳光,直接产生电流的光电元件。现有的太阳能电池板主要包括背板、太阳能电池电路、包封材料和前板。 太阳能电池板中包封材料(例如乙烯-乙酸乙烯酯薄膜)的作用是将前板和背板结合在一起。在约150℃的层压操作中,乙烯-乙酸乙烯酯熔体会流入太阳能电池的间隙中,将太阳能电池封装。也可采用导电粘合剂将太阳能电池相互连接。 太阳能电池板中前板的作用主要是保护太阳能电池免遭机械和风化的影响。为了充分利用光线,所述前板必须在一定的光谱范围内(例如对于晶体硅电池,这一范围是400-1100nm)具有高的透光率。现有的太阳能电池板的前板主要由玻璃(通常为3-4mm厚的低铁燧石钢化玻璃)或聚合物材料组成。 太阳能电池板的背板主要用于保护太阳能电池和包封材料或导电粘合剂免遭潮气和氧化。在组装太阳能电池板的过程中也利用背板作为防止划痕等的机械保护和起绝缘作用。因此,要求所述背板具有优良的水汽阻隔性能和挠性。 常见的太阳能电池板背板是一种多层结构的粘合剂叠层膜,主要有下列三种情形: 1)TPE叠层膜:含氟聚合物(例如聚氟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含有1%-70%乙酸乙烯酯的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 2)TPT叠层膜:含氟聚合物(例如聚氟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含氟聚合物(例如聚氟乙烯) 3)PET叠层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例如,为了提供廉价且具有优异耐水解性、防界面剥离性,并通过提高隐蔽性而提高了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率的热塑性树脂薄片,JP 2006-270025A公开了一种作为太阳能电池背板的热塑性树脂薄片,该热塑性树脂是二元羧酸衍生物与二元醇衍生物的缩聚物。JP 2006-270025A给出的热塑性树脂薄片的例子有,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酯、聚2,6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1,4环己二甲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等。特别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由于价格低廉,具有非常广泛的用途。随着环保理念深入人心以及伴随环保法规的日趋严厉,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太阳能电池板代替常见的燃煤或燃油器件,因此,太阳能电池板也越来越多地在各种严酷的环境条件下使用,这对太阳能电池板的性能,例如防水汽性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虽然常规的太阳能电池板背板能提供优良的水汽阻隔性能,但是仍有改进的余地。 另外,在太阳能电池组件组装过程中,组件厂商经常发现背板的挠性和翘曲度对组件生产有很大的影响:太软的背板不易铺平,层压过程中容易产生皱褶;太硬的背板一旦受力弯曲会翘曲度较大,经常在组件生产中需要额外的层压机把变形的背板压平,费时而且增加了成本。而多层PET叠层膜太阳能电池背板因为PET挠性不够,翘曲度较大,也有很大的改进余地。 在上述三种背板的结构中,TPE叠层膜和TPT叠层膜机械强度、耐老化等方面较好,但是价格较贵,翘曲度较大;多层的PET叠层膜价格低廉,但是挠性较差,翘曲度也较大;这三种背板的水汽阻隔性能都有待提高。 本发明的一个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叠层膜,它除了具有适中的价格、优良的水汽阻隔性能和挠性以外,还具有较小的翘曲度。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所述叠层膜的太阳能电池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叠层膜,它包括两层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膜和叠合在所述两层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之间的中间层,该中间层包括一层或多层薄膜。这些薄膜的材料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乙烯-乙酸乙烯酯或者金属。 在本发明的一个例子中,所述中间层为镀有一层二氧化硅薄膜的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 在本发明的一个例子中,所述中间层为一层铝箔。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例子中,所述中间层为一层铝箔和一层镀有氧化铝薄膜的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的多层膜。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板,它包括前板、背板和在所述背板和前板之间的太阳能电池电路,所述背板是由本发明所述叠层膜制得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附图中: 图1是现有的常规太阳能电池板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例的太阳能电池板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例的结晶硅太阳能电池板的前板或背板第二表面上表面纹理的示意图; 图4是图3表面纹理的剖面图; 图5本发明另一个实例的结晶硅太阳能电池板的前板或背板第二表面上表面纹理的示意图; 图6是图5表面纹理的剖面图; 图7是本发明另一个实例的结晶硅太阳能电池板的前板或背板第二表面上表面纹理的示意图; 图8是图7表面纹理的剖面图;和 图9是本发明另一个实例的结晶硅太阳能电池板的前板或背板第二表面上表面纹理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膜兼有令人满意的水汽阻挡性能和较小的翘曲度。本发明就是在该基础上完成的。 在本发明中,术语“翘曲度”是指将宽为50厘米的待测热塑性薄膜样品卷成直径为50厘米卷,在室温为25℃和相对湿度为60%的环境下放置过夜。随后在直径为50厘米处取一段半周长(约78.5厘米长)的样品(长约78.5cm、宽50cm),将其凹面朝上放置在一个水平面上,测定长度方向的侧面距该水平面的距离,即为该样品的翘曲度。 本发明叠层膜包括由中间层薄膜隔开的两层以上的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膜(以下简称为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外层膜),所述两层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外层膜可相同或不同。适合于本发明的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薄膜无特别的限制,它可以是本领域已知的任何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薄膜。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使用结晶度为30-50%、玻璃化温度为45-70℃的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中,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的拉伸强度为60-70MPa、挠性模量为2.4-3.0GPa、切口冲击强度为40-55J/m。适合于本发明的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的比重可以为1300-1400kg/m3,其14天的水汽吸收性等于或小于0.15%。 适合于本发明的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可以由1,3-丙二醇与对苯二甲酸通过熔体缩聚制得,也可以从市场上购得。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使用美国杜邦公司商品名为的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 本发明叠层膜的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外层膜还可以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与其它热塑性聚酯的掺混物。适合于本发明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掺混的热塑性聚酯含有二羧酸衍生物与二醇衍生物缩合形成的聚酯树脂,按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的重量计,掺混聚酯树脂的含量一般低于30重量%,较好为5-20重量%。更好为8-15重量%。合适的热塑性聚酯树脂的例子有,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2,6-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对苯二甲酸1,4环己二甲醇酯(PC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PETG)等。 因此,在本发明中,术语“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系指含有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合物和,按该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的重量计,0-30重量%,较好5-20重量%,更好为8-15重量%的其它聚酯的掺混物。 本发明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外层薄膜的厚度可相同或不同,可各自为10-500微米,较好为15-300微米,最好为20-200微米。在本发明的一个较好实例中,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外层薄膜具有相同的厚度。 本发明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外层薄膜之间含有中间层。所述中间层由一层或多层热塑性聚合物膜和或金属膜组成,取决于具体的用途。 适合作为中间层的热塑性聚合物膜选自与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外层薄膜不同的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薄膜、聚乙烯-乙酸乙烯酯薄膜、锡箔、铝箔等。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适合作为中间层的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的结晶度为30-50%、玻璃化温度为45-70℃。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中,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的拉伸强度为60-70MPa、挠性模量为2.4-3.0GPa、切口冲击强度为40-55J/m。适合于本发明的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的比重可以为1300-1400kg/m3,其14天的水汽吸收性等于或小于0.15%。 在本发明的一个较好的实例中,中间层除了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以外,如前面所述还可任选地含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合物。在本发明的另一个较好的实例中,按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的重量计,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合物的含量为0-30重量%,较好0-20重量%,最好0-10重量%。 本发明还可对中间层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薄膜和/或一层或两层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外层薄膜进行处理,在所述薄膜上各自形成无机氧化物薄膜层。无机氧化物薄膜层无特别的限制,可以选择氧化铝、二氧化硅、氧化锡或氧化镁等,只要能够阻隔氧气和水蒸气即可,其中以氧化铝和二氧化硅为佳。无机氧化物薄膜层的厚度一般为2nm-1000nm,较好为5nm-200nm,最好为10nm-100nm。 上述无机氧化物薄膜层可以采用常规的真空蒸镀法、反应溅射法、离子电镀法和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CVD)等方法形成,但是最好为真空蒸镀法。 本发明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外层薄膜和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中间层薄膜中的至少一层还可以根据需要任选地含有阻燃剂、增白剂、紫外吸收剂、抗静电剂、水汽阻隔增强剂等。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外层薄膜和/或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中间层薄膜含有二氧化钛,以增白和提高抗紫外老化的特性。二氧化钛可以通过原位聚合或者与熔体混合引入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二氧化钛的颗粒大小和含量无特别的限制,只要不影响氧气和水蒸气阻隔,且能够提高抗UV老化的特性即可。在本发明的一个较好的实例中,二氧化钛占该层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薄膜重量的0.2%-40%,较好为2%-20%,最好为5%-15%。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中,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外层薄膜和/或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中间层薄膜含有有机蒙托土,以提高耐热性和水汽阻隔性。有机蒙托土可以通过原位聚合或者与熔体混合引入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有机蒙托土占该层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薄膜重量的0.5%-20%,较好为1%-15%,最好为2%-10%。 本发明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外层薄膜和/或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中间层薄膜可以经过双向拉伸,以提高机械性能、阻隔性能、光学性能、热性能及厚度均匀性等。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外层薄膜和/或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中间层薄膜的拉伸比一般为2-7倍,较好为3-5倍。 本发明中间层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薄膜的厚度可以与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外层膜的厚度相同或不同,一般为10-500微米,较好为15-300微米,最好为20-200微米。 在本发明叠层膜中,叠合在两层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外层膜之间的中间层可以采用聚乙烯-乙酸乙烯酯薄膜。在这种叠层膜结构中,合适的乙烯-乙酸乙烯酯聚合物无特别的限制,它可以是任何常规的用于包封太阳能电池板的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所述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中乙酸乙烯酯的含量为3-6重量%,较好为4-5重量%。 合适的乙烯-乙酸乙烯酯薄膜中间层的厚度无特别的限制,只要它能赋予最终叠层膜以足够的强度即可。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所述乙烯-乙酸乙烯酯膜中间层的厚度为10-200微米,较好为15-150微米,更好为20-100微米。 在本发明叠层膜中,叠合在两层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外层膜之间的中间层还可以含有金属薄膜,例如锡箔或者铝箔,通常是铝薄膜。铝薄膜的厚度一般应大于20微米,以防止穿孔。 因此,本发明叠层膜可具有“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乙烯-乙酸乙烯酯聚合物/聚对苯二甲酸内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内二醇酯/铝/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铝/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锡/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或者“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锡/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等结构。其中,“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铝/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和“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两种组合是较好的结构。 为了满足不同用途的要求,例如为了提高太阳能电池板背板的光反射率从而防止光子从太阳能电池板内部逃逸,可对本发明叠层膜的至少一个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外层膜的表面进行表面处理。 适合的叠层膜表面处理方法无特别的限制,只要能满足用途要求(例如提高太阳能电池板背板的光反射率从而防止光子从太阳能电池板内部逃逸)即可。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所述叠层膜的表面处理包括对叠层膜的主表面(即一层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外层膜的主表面)进行压纹,形成凸起微结构。所述凸起微结构包括连续的或者离散的棱锥、棱台、圆锥、圆台、半球等。 所述凸起微结构的高度一般为500nm-500μm,较好为2-50μm;高宽比一般为4:1-1:10,较好为1:1-1:4。 在本发明中术语“凸起微结构的高度”是指一个微结构的底面中心至该微结构的顶点(棱锥或圆锥的情形)、上表面(棱台或圆台的情形)或者最高点(半球的情形)之间的距离。 如上所述,本发明叠层膜可包括连续的或者离散的微结构。在本发明的一个较好的实例中,所述叠层膜的一个主表面上包括离散的凸起微结构,所述凸起微结构在该主表面上均匀分布,其密度为1-108个/cm2,较好为104-107个/cm2。 在本发明的一个较好的实例中,所述叠层膜的一个主表面上包括离散的凸起微结构,所述凸起微结构在该主表面上形成多个离散的岛,在每个岛上所述凸起微结构是连续分布的。 在本发明的一个较好的实例中,所述叠层膜的一个主表面上包括离散的凸起微结构,所述凸起微结构在该主表面上形成多个离散的岛,在每个岛上所述凸起微结构是均匀地离散分布的,其密度为1-108个/cm2,较好为104-107个/cm2。 可采用任何常规的方法制得所述凸起微结构。例如,可采用带有所需阴纹理的模板(例如轧花辊)在叠层膜上用压纹的方法压制微结构。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将中空的玻璃微球涂覆在聚合物片的表面上形成凸起的微结构。 本发明叠层膜的制造方法无特别的限制,它可以是任何常规的方法,例如可采用导电粘合剂将各层膜粘合在一起,或者采用热压、挤出贴面等方法将其叠合在一起。常用的粘合剂包括乙烯-乙酸乙烯酯聚合物和聚氨酯系列粘合剂。 本发明叠层膜的总厚度为20-1000微米,较好为50-800微米,更好为100-500微米。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板,它包括前板、背板和在所述背板和前板之间的太阳能电池电路,所述背板是由本发明上述叠层膜制得的。 如附图1所示,现有的太阳能电池板包括由叠层膜制成的背板1、包封材料层2和4、太阳能电池电路3和由玻璃制成的前板5。所述叠层膜背板1通常由叠层组成,它可依此具有“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铝/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或者“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的结构。虽然现有技术的叠层膜太阳能电池板背板获得了较好的水汽阻隔性,但是用本发明叠层膜代替现有技术的叠层膜可进一步改进太阳能电池板的水汽阻隔性,而且具有适中的价格和优良的挠性,并且还还可获得较小的翘曲度从而便于制造太阳能电池板。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例的太阳能电池板的示意图,它包括本发明叠层膜背板1、包封材料层2和4、太阳能电池电路3和由玻璃或塑料制成的前板6。在本发明中,术语太阳能电池板的“背板”是指在位于太阳能电池非受光一侧的表面上的外层表面板。 在本发明中,术语太阳能电池板的“前板”是指在位于太阳能电池受光一侧表面上的外层表面板,所述前板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前板的第一表面是一个受光表面,使用时它面朝太阳的方向;所述前板的第二表面邻近太阳能电池的太阳能电池电路放置。 在本发明中,术语“邻近太阳能电池电路放置”并不意味着所述前板和/或背板的第二表面与太阳能电池电路直接接触,在太阳能电池电路和前板和/或背板的第二表面之间还可包括例如一层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包封层或导电粘合剂。 在本发明中,术语用于构成前板的“塑料”是指任何法向透光度(对于波长为350-1150nm的光线)大于88%,较好大于92%,更好大于96%的聚合物材料。这种聚合物材料的非限定性例子有例如含氟聚合物,如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偏二氟乙烯共聚物、聚偏二氟乙烯、聚三氟氯乙烯、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液晶聚合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甲基丙烯酸酯,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乙酯;聚碳酸酯;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聚氨酯等以及它们的两种或多种形成的层压物。 在本发明中,术语用于构成背板的“塑料”是指本发明叠层膜。 在本发明中,术语“太阳能电池板”包括受光照能产生电流的各种电池或电池模块,可根据具体用途的要求对多块所述太阳能电池模块进行组合以获得所需的电功率、电压、电流等。本发明太阳能电池板的非限定性例子有例如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纳米硅太阳能电池、非晶体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铜铟稼硒薄膜太阳能电池和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等。 在本发明中,术语“光俘获性能”是指提高光子向太阳能电池板内入射的量并减少入射的光子从太阳能电池板内逃逸的量的性能。 在本发明中,术语“具有能提高光俘获性能的表面纹理”是指对塑料或玻璃表面进行表面处理以在塑料或玻璃表面上形成许多表面微结构,所述表面微结构能使入射在该表面上的光线发生反射、散射,从而将其保留在太阳能电池板的内部。所述表面处理包括例如压纹、微球涂覆、模制等。 1.背板 本发明太阳能电池板使用上述本发明叠层膜作为背板,它用于保护太阳能电池和包封材料或导电粘合剂免遭潮气和氧化。在组装太阳能电池板的过程中也利用背板作为防止划痕等的机械保护和起绝缘作用。另外,由于本发明叠层膜具有优良的翘曲度,因此使用上述叠层膜作为太阳能电池板的背板无需额外的压平步骤就可将其直接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板,从而简化加工步骤,降低制造成本。 为了提高光线的俘获性能,可使用一个主表面经表面处理的叠层膜。使用时将该经表面处理的叠层膜邻近太阳能电池电路放置,从而提高背板的反射性能,放置光线从太阳能电池板的背板逃逸。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例的结晶硅太阳能电池板的背板第二表面上表面纹理的示意图。由其剖面图(图4)可见,该背板第二表面上的表面纹理是许多规则的槽沟,其剖面呈三角形。 图5本发明另一个实例的结晶硅太阳能电池板的背板第二表面上表面纹理的示意图;由其剖面图(图6)可更清楚地看到其表面纹理由许多规则的棱锥组成,所述棱锥均匀地分布在整个背板的第二表面上,这些棱锥较好是四棱锥。 图7是本发明另一个实例的结晶硅太阳能电池板的背板第二表面上表面纹理的示意图;由其剖面图(图8)可见,其表面纹理由许多规则的半球组成,所述半球均匀地分布在整个背板的第二表面上。 图9是本发明另一个实例的结晶硅太阳能电池板的背板第二表面上表面纹理的立体示意图,由图可以看出,其由许多涂敷的空心透明微球组成的。 2.前板 本发明采用玻璃或聚合物材料作为太阳能电池板的前板,但是最好是玻璃,以提供塑料背板所难以提供的组件机械强度。前板的主要作用是让太阳光透过太阳能电池板的同时保护太阳能电池电路免遭例如划痕等的影响。 前板的厚度无特别的限制,只要能最大限度地透过太阳光并且保护太阳能电池电路免遭例如冰雹的冲击即可。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所述前板是由塑料材料制成的,其厚度为20-500微米。适合作为本发明太阳能电池板前板的玻璃或塑料材料可选自具有高透光度的材料。它对350-1150nm波长范围内光线的透射率一般大于88%,较好大于92%,更好大于96%。这种塑料材料的非限定性例子有例如含氟聚合物如聚全氟乙丙烯共聚物、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偏二氟乙烯共聚物、聚偏氟乙烯、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和聚三氟氯乙烯等;液晶聚合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聚碳酸酯;聚氨酯等;或者它们中的两种或多种形成的层压物。 为了提高太阳能电池板的光线入射率,可在前板的第一表面上增加减反射膜或者叫增透膜,增加太阳光线的入射。 适合的增透膜没有特别的限制。如果前板材料是塑料,适合和增透膜材料可以是比前板材料的折射率更低的高透光率材料。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前板材料用聚偏氟乙烯,增透膜材料用聚全氟乙丙烯共聚物。如果前板材料是塑料,适合的增透膜材料可以是比玻璃的折射率更低的高透光率材料。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中,前板材料用玻璃,增透膜材料用氟化镁和二氧化硅,这层增透膜可以用熔胶-凝胶法,蒸镀,热喷涂或者磁控溅射镀膜的工艺制造,这样制成的玻璃的透光率可以由92%提高到94%-96%以上。 为了提高太阳能电池板的光线俘获效率,从而提高其整体输出功率,可对前板靠近太阳能电池电路的表面进行表面处理以提高其光反射率,减少光线从太阳能电池板内部出射的量。 适合的前板表面处理方法无特别的限制,只要能提高前板的光反射率从而防止光子从太阳能电池板内部逃逸即可。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所述前板由玻璃制成,其表面处理包括对前板靠近太阳能电池电路一侧的主表面进行压纹,形成凸起或凹陷的微结构。所述凸起微结构包括连续的或者离散的沟槽、棱锥、棱台、圆锥、圆台、半球或其两种或多种的组合等。 所述凸起微结构的高度一般为500nm-500μm,较好为2-50μm;高宽比一般为4:1-1:10,较好为1:1-1:4。 如上所述,本发明前板可包括连续的或者离散的微结构。在本发明的一个较好的实例中,所述前板在靠近太阳能电池电路的一个主表面上包括离散的凸起微结构,所述凸起微结构在该主表面上均匀分布,其密度为1-108个/cm2,较好为104-107个/cm2。 在本发明的一个较好的实例中,所述前板在靠近太阳能电池电路的一个主表面上包括离散的凸起微结构,所述凸起微结构在该主表面上形成多个离散的岛,在每个岛上所述凸起微结构是连续分布的。 在本发明的一个较好的实例中,所述前板在靠近太阳能电池电路的一个主表面上包括离散的凸起微结构,所述凸起微结构在该主表面上形成多个离散的岛,在每个岛上所述凸起微结构是均匀地离散分布的,其密度为1-108个/cm2,较好为104-107个/cm2。 所述凸起微结构可采用任何常规的方法制得。当前板由玻璃制成时,可以对玻璃前板靠近太阳能电池电路的表面(即玻璃的第二表面)进行表面处理以施加表面纹理。适合的玻璃前板表面处理方法无特别的限制,只要能提高背板的光反射率从而防止光子从太阳能电池板内部逃逸即可。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所述玻璃前板的表面处理包括将玻璃前板加热软化,随后用模板对靠近太阳能电池电路一侧的主表面(第二表面)进行压纹,形成凸起微结构。所述凸起微结构包括连续的或者离散的棱锥、棱台、圆锥、圆台、半球、或者规则或不规则的沟槽或上面两种或多种的组合。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中,可将熔融的玻璃直接浇注在模具中,形成一个主表面(第二表面)带有表面纹理的玻璃板,所述表面纹理包括连续的或者离散的棱锥、棱台、圆锥、圆台、半球、或者规则或不规则的沟槽或上面两种或多种的组合。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中,使用化学蚀刻方法在玻璃表面上形成所述表面纹理。合适的化学蚀刻玻璃的方法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 所述凸起微结构的高度一般为500nm-500μm,较好为2-50μm;高宽比一般为4:1-1:10,较好为1:1-1:4。 如上所述,本发明玻璃前板可包括连续的或者离散的微结构。在本发明的一个较好的实例中,所述玻璃前板在靠近太阳能电池电路的一个主表面上包括离散的凸起微结构,所述凸起微结构在该主表面上均匀分布,其密度为1-108个/cm2,较好为104-107个/cm2。 在本发明的一个较好的实例中,所述玻璃前板在靠近太阳能电池电路的一个主表面上包括离散的凸起微结构,所述凸起微结构在该主表面上形成多个离散的岛,在每个岛上所述凸起微结构是连续分布的。 在本发明的一个较好的实例中,所述玻璃前板在靠近太阳能电池电路的一个主表面上包括离散的凸起微结构,所述凸起微结构在该主表面上形成多个离散的岛,在每个岛上所述凸起微结构是均匀地离散分布的,其密度为1-108个/cm2,较好为104-107个/cm2。 本发明一个实例的结晶硅太阳能电池板的前板第二表面上表面纹理可以具有类似于图3所示的表面纹理。由其剖面图(图4)可见,该前板第二表面上的表面纹理是许多规则的槽沟,其剖面呈三角形。 本发明另一个实例的结晶硅太阳能电池板的前板第二表面上表面纹理可以具有类似于图5所示的表面纹理;由其剖面图(图6)可更清楚地看到其表面纹理由许多规则的棱锥组成,所述棱锥均匀地分布在整个前板的第二表面上。 本发明另一个实例的结晶硅太阳能电池板的前板第二表面上表面纹理可以具有类似于图7所示的表面纹理;由其剖面(图8)可见,其表面纹理由许多规则的半球组成,所述半球均匀地分布在整个背板的第二表面上。 本发明另一个实例的结晶硅太阳能电池板的背板第二表面上表面纹理可以具有类似于图9所示的立体表面纹理,由图可以看出,其由许多涂敷的空心透明微球组成的。 在本发明太阳能电池板中,前板的第二表面和背板的第二表面上的表面纹理可相同或不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其专业知识结合电池的具体要求,例如压纹的工艺要求、电池板的厚度等,可容易地确定合适的表面纹理。 3.太阳能电池电路 适用于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电路无特别的限制,可以是但是不限定于单晶硅、多晶硅、纳米硅、非晶体硅、碲化镉和铜铟稼硒等。 4.聚合物包封层 本发明太阳能电池板使用常规的聚合物包封层包封太阳能电池电路并将所述前板和背板粘附在太阳能电池电路上。合适的聚合物包封层材料的例子有例如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聚合物包封层的厚度一般为200-800微米,较好为250-750微米,更好为300-650微米。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使用导电粘合剂代替聚合物包封材料。所述导电粘合剂可以是太阳能电池领域中常用的任何导电粘合剂。 本发明太阳能电池板的制造方法可以是本领域任何常规的制造方法。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使用中国专利CN02143582.0公开的太阳能电池板的制造方法,但是用本发明经表面处理的前板和任选的经表面处理的塑料背板代替该文献提到的前板和背板。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 试验方法 1.叠层膜的水汽阻隔性能 叠层膜的水汽阻隔性能由一台Permatran-W model 700(购自美国Mocon公司)根据美国测量材料标准学会ASTM F1249-06的标准(用红外探头测量塑料薄膜水汽透过率的标准测试方法)测试获得。其特点是测试在100%相对湿度条件下的透水率。实验过程遵守等压法原理,样品的一侧设置100%相对湿度,另一侧由流动氮气吹扫,并由载气送至特制的压力调控红外传感器,传感器接收水蒸汽,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输出,适合于对水汽不敏感的高阻隔薄膜材料的测试。 2.叠层膜湿热老化测试 叠层膜湿热老化测试采用一台VC4018环境箱(购自德国Votsch公司),根据IEC 61215标准10.13款进行湿热测试。该测试的条件是85℃,85%相对湿度下将试样保持1000个小时。取出试样,随后将其与厚度为500微米的EVA热压在一起后,置入环境箱,1000小时后取出并测试其与EVA层的剥离强度,采用ASTM D1876标准。剥离强度大于40N/cm的视为合格。 3.叠层膜的挠性 叠层膜的挠性一般采用弯曲模量来表征。弯曲模量采用一台美国TA仪器公司的Q800动态力学分析仪,以三点法测量获得。测量使用的样品长10毫米,宽5毫米,样品夹具的两点之间的距离为5毫米。 4.叠层膜的翘曲度 将宽为50厘米的待测热塑性薄膜样品卷成薄膜卷,在室温为25℃和相对湿度为60%的环境下放置过夜。随后在直径为50厘米处取一段78.5厘米长的样品(宽50cm),将其凹面朝上放置在一个水平面上,稳定5分钟后测定长度方向的侧边距该水平面的距离,并将10次测量的结果的平均值作为翘曲度。一般翘曲度在5厘米以内的视为合格。 5.光线俘获性能 按照本发明描述的方法分别制备背板,以测试其光线俘获的性能,并与普通前板和背板进行比较。用美国珀金埃尔默公司的Lambda 950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含150mm积分球)分别单独测试前板和背板的光线透射率和反射率,并在波长范围400nm到1100nm做平均。在测试一个表面的反射率时,为防止另一个表面的干扰,根据其亲水与否,用市售墨汁或者油性的黑色记号笔将该另一个表面做涂黑处理。 6.太阳能电池组件湿热老化测试 太阳能电池组件封装所采用的流程包括电池片分选,单焊,串焊,叠层,层压,组件测试,装框和清洗。叠层膜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湿热测试采用一台VC4018环境箱(购自德国Votsch公司),根据IEC 61215标准10.13款进行湿热测试。该测试的条件是85℃,85%相对湿度下将待测试的太阳能组件电池保持1000个小时。取出组件后,将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包封层剥离,再用美国珀金埃尔默公司的Lambda 950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含150mm积分球)测试该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包封层的黄变指数ΔYI,该指数为零最佳。 7.太阳能电池的输出功率测试方法 太阳能电池的输出功率由3500 SLP组件测试仪(购自美国Spire公司)测试得到,并与普通前板和背板制备的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进行比较。 8.加工方法 a)形成本发明聚合物叠层膜 将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美国杜邦公司bright级透明)树脂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分别经由一台挤出流延设备制成聚合物薄膜,随后经过双向拉伸至最终薄膜厚度为200微米,150微米和15微米,分别用于最外层,中间层和最内层(相对于电池片位置)。 多层薄膜之间的复合采用一台涂布复合机,涂敷聚氨酯型工业粘合剂,然后在60℃条件下进行粘合与干燥,形成本发明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叠层膜和现有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叠层膜。 b)形成改性的本发明聚合物叠层膜 重复上面形成本发明聚合物叠层膜时采用的步骤,但是为提高薄膜的亮度、抗老化、水汽阻隔性和耐热性,对于最外层和最内层在熔融时共混添加相对于聚合物薄膜重量7%的二氧化钛和相对于聚合物薄膜重量6%的聚合物级纳米蒙脱土。对最内层15微米的薄膜真空镀一层40纳米厚的二氧化硅,以进一步提高薄膜水汽阻隔的特性。对中间层的两个表面分别用真空镀膜法镀一层40纳米厚的氧化铝薄膜。 多层薄膜之间的复合采用一台涂布复合机,涂敷聚氨酯型工业粘合剂,然后在60℃条件下进行粘合与干燥,形成本发明改性的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叠层膜和现有的改性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叠层膜。 实施例1 本实施例说明本发明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薄膜复合成的叠层膜的抗水汽渗透性、挠性和翘曲度优于多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复合形成的叠层膜,抗水汽渗透性与背板基本相当,挠性和翘曲度优于背板。 用上述方法测定上面制得的本发明叠层膜的水蒸气透过率、弯曲模量和翘曲度,结果分别为1.3g/m2/day、1553MPa和2.7厘米。 将所述叠层膜与厚度为500微米的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包封层热压在一起后,用上面方法进行叠层膜的湿热老化实验,即测试其与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包封层的附着力,结果为57N/cm。 提供一种玻璃(钢化超白玻璃,购自东莞南玻太阳能玻璃有限公司,3.2mm厚),用热压的方法在该玻璃表面上压制均匀的四方锥表面纹理,该表面纹理均匀分布在所述玻璃板的整个表面上,分布密度为1.0×106g/cm2,单个四方锥的高度为5.0微米,底边长为10微米,两个四方锥顶点之间的距离为10微米。 将所述玻璃(1574毫米×801毫米)作为前板,上述叠层膜(1584毫米×810毫米)作为背板,上述EVA(1584毫米×810毫米)作为封装胶膜和72片125毫米的单晶硅电池片(单片电池额定功率2.4瓦,购自河北晶澳太阳能有限公司),经真空层压形成太阳能电池板,其中前板带纹理的一侧邻近太阳能电池片放置。 用上述方法测定电池组件的输出功率,结果为179瓦。 用上述方法进行电池组件的湿热老化实验,老化后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包封层黄变指数为2.2。 实施例2 同实施例1,只是叠层膜是由上面方法制得的本发明改性的聚合物叠层膜。用上述方法测定该聚合物叠层膜的水蒸气透过率、弯曲模量和翘曲度,结果分别为0.9g/m2/day、1896MPa和3.0厘米。 将该改性的聚合物叠层膜与厚度为500微米的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包封层热压在一起后,用上面方法进行叠层膜的湿热老化实验,即测试其与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包封层的附着力,结果为52N/cm。 用上述同样方法制备电池后,输出功率为179瓦。 用上述方法进行电池组件的湿热老化实验,老化后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包封层黄变指数为1.8。 实施例3 本实施例说明本发明另一种叠层膜的抗水汽渗透性、挠性和翘曲度优于多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复合形成的叠层膜,抗水汽渗透性与背板基本相当,挠性和翘曲度优于背板。 同实施例2,只是叠层膜的中间层采用厚度为25微米的铝箔。用上述方法测定其水汽阻隔性能、弯曲模量和翘曲度,结果分别为0.01g/m2/day、1537MPa和2.7厘米。 将该叠层膜与厚度为500微米的EVA热压在一起后进行叠层膜的湿热老化实验,即用上述方法测试其与EVA层的附着力,结果为52N/cm。 用上述同样方法制备电池后,输出功率为179瓦。 用上述方法进行电池组件的湿热老化实验,老化后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包封层黄变指数ΔYI为零。 实施例4 本实施例说明本发明另一种叠层膜的抗水汽渗透性、挠性和翘曲度优于多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复合形成的叠层膜,抗水汽渗透性与背板基本相当,挠性和翘曲度优于背板。 同实施例2,只是叠层膜的中间层采用厚度为200微米的EVA。用上述方法测定其水汽阻隔性能、弯曲模量和翘曲度,结果分别为1.2g/m2/day、1624MPa和2.3厘米。 将该叠层膜与厚度为500微米的EVA热压在一起后进行叠层膜的湿热老化实验,即用上述方法测试其与EVA层的附着力,结果为52N/cm。 用上述同样方法制备电池后,输出功率为179瓦。 用上述方法进行电池组件的湿热老化实验,老化后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包封层黄变指数ΔYI为2.9。 实施例5 本实施例说明使用本发明叠层膜的太阳能电池具有高输出功率 同实施例2,但在未与EVA热压前将叠层膜在140℃时经过轧花辊(美国BGE公司),在其一个表面上形成四方锥形的表面纹理,该表面纹理均匀分布在所述共聚物板的整个表面上,分布密度为1.0×106g/cm2,单个四方锥的高度为5.0微米,底边长为10微米,两个四方锥顶点之间的距离为10微米。与EVA热压后进行叠层膜的湿热老化实验,即用上述方法测试其与EVA层的附着力,结果为54N/cm。 用上述同样方法制备电池后,输出功率为183瓦。 用上述方法进行电池组件的湿热老化实验,老化后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包封层黄变指数ΔYI为1.8。 实施例6 本实施例说明包含本发明另一种叠层膜的太阳能电池具有高输出功率 同实施例3,但在未与EVA热压前将叠层膜在140℃时经过轧花辊(美国BGE公司),在其一个表面上形成半球的表面纹理,该表面纹理均匀分布在所述共聚物板的整个表面上,分布密度为1.0×106个/cm2,单个半球的高度为5.0微米,底边直径为10微米,两个相邻半球顶点之间的距离为10微米。与EVA热压后进行叠层膜的湿热老化实验,即用上述方法测试其与EVA层的附着力,结果为54N/cm。 用上述同样方法制备电池后,输出功率为183瓦。 用上述方法进行电池组件的湿热老化实验,老化后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包封层黄变指数ΔYI为零。 比较例1 同实施例2,只是背板是由三层厚度分别为15微米、150微米和200微米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复合形成的叠层膜(即上述现有的经改性的聚合物叠层膜)。其水蒸气透过率、弯曲模量和翘曲度,结果分别为1.3g/m2/day、2370MPa和7厘米。 将该叠层膜与厚度为500微米的EVA热压在一起后进行叠层膜的湿热老化实验,即用上述方法测试其与EVA层的附着力,结果为60N/cm。 用上述同样方法制备电池后,输出功率为179瓦。 用上述方法进行电池组件的湿热老化实验,老化后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包封层黄变指数ΔYI为5。 比较例2 同实施例2,只是TPT背板购自奥地利Isovolta公司(厚度分别为37.5/250/37.5微米,其中是美国杜邦公司PV2001),检测结果,其水蒸气透过率、弯曲模量和翘曲度,结果分别为1.0g/m2/day、3440MPa和8.8厘米。 将该叠层膜与厚度为500微米的EVA热压在一起后进行叠层膜的湿热老化实验,即用上述方法测试其与EVA层的附着力,结果为60N/cm。 用上述同样方法制备电池后,输出功率为179瓦。 用上述方法进行电池组件的湿热老化实验,老化后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包封层黄变指数ΔYI为1.8。
《聚酯叠层膜和使用该叠层膜的太阳能电池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聚酯叠层膜和使用该叠层膜的太阳能电池板.pdf(2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公开了一种叠层膜,它包括:两层相同或不同的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外层膜;和叠合在所述两层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外层膜之间的中间层,该中间层包括一层或多层选自与上述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膜不同的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膜、聚乙烯-乙酸乙烯酯膜或者金属箔。还公开了用该叠层膜作为背板制得的太阳能电池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