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910004652.1
2009.03.02
CN101518908A
2009.09.02
撤回
无权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B26B 19/04公开日:20090902|||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B26B19/04; B26B19/38; B26B19/28(2006.01)N
B26B19/04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村口胜美
日本国大阪府
2008.2.28 JP 2008-047093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李贵亮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剃须刀,其能够实现拉剃。在将头部(2)能够倾动地安装于手柄部(1)的前端侧,并在该头部(2)具备刀体单元(3)的电动剃须刀中,头部(2)在纵向支承手柄部(1)的状态下,能够倾动到使刀体单元(3)变为横向,并且能够通过锁定机构(6)来保持横向位置。若使头部(2)变为横向,则能够实现拉剃。
1、 一种电动剃须刀,其头部(2)能够倾动地安装于手柄部(1)的前端侧,在该头部(2)具备刀体单元(3),其特征在于,头部(2)在纵向支承手柄部(1)的状态下,能够倾动至使刀体单元(3)变为横向,并且能够通过锁定机构(6)保持于横向位置。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剃须刀,其特征在于,手柄部呈轴状形成,头部(2)侧大致呈T字形扩大,在扩大部两端突出设有托架臂(11、11),在该托架臂(11、11)之间安装头部(2)。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剃须刀,其特征在于,头部(2)在纵向支承手柄部(1)的状态下,能够在包含作为刀体单元(3)变为大致横向的基本倾斜位置的拉剃倾斜位置和刀体单元(3)变为大致朝上的贴剃倾斜位置在内的多个倾斜位置上锁定。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剃须刀,其特征在于,头部(2)相对于手柄部(1)的轴芯(P1)通过头部(2)的延长线,在拉剃倾斜位置大致倾斜80°,在贴剃倾斜位置大致倾斜20°。5、 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剃须刀,其特征在于,在手柄部(1)前端突出有与电机连动的偏心旋转轴(16),头部(2)能够倾动地安装在突出设于手柄部(1)前端两侧的托架臂(11、11)之间,头部(2)包括:手柄部(1)侧底部向头部(2)的倾动方向弯曲而成的头主体壳(21)、可装卸地安装于该头主体壳(21)的外刀盒(30)、与游隙贯通头主体壳(21)的底板(22)的所述偏心旋转轴(16)卡合而沿与手柄部(1)垂直的方向往复运动的振动器(4)、从内侧与外刀盒(30)的外刀(32、33)滑动接触并安装于所述振动器(4)而与该振动器一体往复运动的内刀(35、35),振动器(4)具有一对平行的导向板(43、43),该一对导向板(43、43)能够滑动接触地夹着所述偏心旋转轴(16)并与振动器(4)的往复方向垂直,该导向板(43)具有沿着头主体底部的弯曲的圆弧缘(43a),在两导向板(43、43)沿着该圆弧缘(43a)朝外突出设有塞片(44),在头部(2)的底板(22)开设有避免与偏心旋转轴(16)干涉的宽度的槽孔(28),从而即使振动器(4)沿该槽孔(28)的宽度方向振动,该塞片(44)也能够堵塞槽孔(28)。6、 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剃须刀,其特征在于,在手柄部(1)为纵向、手柄部(1)上端的头部(2)为横向的状态下,在刀体单元(3)上自下依次排列有贴剃外刀(32)、粗剃外刀(33)、精剃外刀(34),各外刀(32、33、34)的外面大致对齐在同一平面(F)上,该平面(F)和手柄部(1)的轴芯(P1)所成的角度为10~20°,并且精剃外刀(34)位于相对于该轴芯(P1)的最远位置。7、 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电动剃须刀,其特征在于,在头主体壳(21)的朝向拉剃倾斜位置侧的正面安装有用于将贴剃外刀(32)向贴剃位置上推的上推把手(55),在背面安装有洗净用窗孔(51)及堵塞洗净用窗孔(51)的盖板(52)。
电动剃须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倾动地在手柄部支承具备刀体单元的头部的电动剃须刀。 背景技术 能够倾动地在手柄部支承具备刀体单元的头部,并能够相对于手柄部改变剃须刀的角度的电动剃须刀正在被实施使用(例如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实愿昭61—6372 在上述以往的电动剃须刀中,以头部相对于手柄部的最大倾斜很小,手柄部向头部按压那样使用(以下称为“压剃”)为前提。 在压剃的情况下,刀刃会超过必要压入肌肤,留下剃痕。另外,由于无意之中会将肘部抬起至肩附近而活动手部,所以会感觉到肌肉疲劳。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问题而研发的,其目的在于,明确一种以往的电动剃须刀中无法想象的、能够如T形安全剃须刀那样拉动电动剃须刀进行剃须(以下称为“拉剃”)的电动剃须刀。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电动剃须刀,其头部(2)能够倾动地安装于手柄部(1)的前端侧,在该头部(2)具备刀体单元(3),其特征在于,头部(2)在纵向支承手柄部(1)的状态下,能够倾动至使刀体单元(3)变为横向,并且能够通过锁定机构(6)来保持横向位置。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电动剃须刀,其特征在于,手柄部(1)呈轴状形成,头部(2)侧大致呈T字状扩大,在扩大部两端突出设有托架臂(11、11),在该托架臂(11、11)之间安装头部(2)。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如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电动剃须刀,其特征在于,头部(2)在纵向支承手柄部(1)的状态下,能够在包含作为刀体单元(3)变为大致横向的基本倾斜位置的拉剃倾斜位置(引剃り傾きポジション)和刀体单元(3)变为大致朝上时的贴剃倾斜位置(際剃り傾きポジション)在内的多个倾斜位置上锁定。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如第三方面所述的电动剃须刀,其特征在于,头部(2)相对于手柄部(1)的轴芯(P1)通过头部(2)的延长线,在拉剃倾斜位置大致倾斜80°,在贴剃倾斜位置大致倾斜20°。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如第一方面~第四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电动剃须刀,其特征在于,在手柄部(1)前端突出有与电机连动的偏心旋转轴(16),头部(2)能够倾动地安装在突出设于手柄部(1)前端两侧的托架臂(11、11)之间,头部(2)包括手柄部(1)侧底部向头部(2)的倾动方向弯曲而成的头主体壳(21)、装卸地安装于该头主体壳(21)的外刀盒(30)、与游隙贯通头主体壳(21)的底板(22)的所述偏心旋转轴(16)卡合而沿与手柄部(1)垂直的方向往复运动的振动器(4)、从内侧与外刀盒(30)的外刀(32、33)滑动接触并安装于所述振动器(4)而与该振动器一体往复运动的内刀(35、35),振动器(4)具有一对平行的导向板(43、43),该一对导向板(43、43)能够滑动接触地夹着所述偏心旋转轴(16)并与振动器(4)的往复方向垂直,该导向板(43)具有沿着头主体底部的弯曲的圆弧缘(43a),在两导向板(43、43)沿着该圆弧缘(43a)朝外突出设有塞片(44),在头部(2)的底板(22)开设有避免与偏心旋转轴(16)干涉的宽度的槽孔(28),从而即使振动器(4)沿该槽孔(28)的宽度方向振动,该塞片(44)也能够堵塞槽孔(28)。 本发明的第六方面如第一方面~第五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电动剃须刀,其特征在于,在手柄部(1)为纵向、手柄部(1)上端的头部(2)为横向的状态下,在刀体单元(3)上自下依次排列有贴剃外刀(32)、粗剃外刀(33)、精剃外刀(34),各外刀(32、33、34)的外面大致对齐在同一平面(F)上,该平面(F)和手柄部(1)的轴芯(P1)所成的角度为10~20°,并且精剃外刀(34)位于相对于该轴芯(P1)的最远位置。 本发明第七方面提供如第四方面或第五方面所述的电动剃须刀,其特征在于,在头主体壳(21)的朝向拉剃倾斜位置侧的正面安装有用于将贴剃外刀(32)向贴剃位置上推的上推把手(55),在背面安装有洗净用窗孔(51)和堵塞洗净用窗孔(51)的盖板(52)。 [发明效果] 根据第一方面的电动剃须刀,若相对于手柄部(1)形成大致横向,则能够拉动手柄部(1)而使头部(2)在脸上滑移,进行剃须。 在拉剃的情况下,刀面不会压入肌肤必要以上,能够防止肌肤受损而刺痛。另外,不会施加必要以上的力,而且能够不用将肘部抬起至肩附近来进行剃须,从而能够减轻肌肉负担。 头部(2)由于通过锁定机构(6)能够将其倾斜固定,所以在使用中,头部(2)的角度不会改变,从而能够安全使用。 根据第二方面的电动剃须刀,由于手柄部(1)为轴状,所以在从下向上对图18所示的下颚的剃须和图19所示的络腮的剃须进行拉剃时,能够以手持以往的T形安全剃须刀的间隔来手持电动剃须刀,从而易于使用。 根据第三方面的电动剃须刀,若头部(2)位于图2c所示的贴剃倾斜位置,则与以往的电动剃须刀同样地,能够进行鬓角等的贴剃。 第四方面的电动剃须刀起到与第三方面同样的效果。 根据第五方面的电动剃须刀,由于振动器(4)利用平行导向板(43、43)能够滑动接触地夹着偏心旋转轴(16),该导向板(43、43)使沿头部(2)的旋转方向弯曲的圆弧缘(43a)从内侧与头主体壳(21)的底板(22)相对,在该底板(22)开设防止与偏心旋转轴(16)干涉的槽孔(28),所以对头部(2)的倾动没有任何阻碍。 即使振动器(4)沿槽孔(28)的宽度方向振动,由于朝向外侧突出设于振动器(4)的导向板(43、43)的塞片(44、44)覆盖槽孔(28),所以能够防止胡茬等异物出入槽孔(28)。另外,塞片(44、44)起到导向板(43、43)的加强肋的作用,从而能够有助于导向板(43、43)的薄壁化。 根据第六方面的电动剃须刀,在拉剃时,首先,由贴剃外刀(32)将具有鬈曲的长须剃掉,由粗剃外刀(33)大致剃掉普通延伸的胡须,由精剃外刀(34)进行精剃,所以能够进行残余胡须少的有效的剃须。 另外,贴剃外刀(32)、粗剃外刀(33)、精剃外刀(34)的外面大致对齐在同一平面内,且该同一平面F相对于手柄部(1)的轴(P1)为10~20°,精剃外刀(34)相对于该轴芯(P1)倾斜呈最高,因此,在拉剃时,不用有意活动手,即能够使全部的刀刃自动接触肌肤,从而实现有效的剃须。 根据第七方面的电动剃须刀,如图20所示,打开头主体壳(21)的洗净用窗孔(51),从上方向头主体壳(21)注入流水,从朝向侧方的刀刃之间排水,从而能够有效地洗净。 贴剃外刀(32)比粗剃外刀(33)和精剃外刀(34)的刀孔粗。洗净用窗孔(51)由于设于头主体壳(21)的背面侧、即离刀孔最粗糙的贴剃外刀(32)远的位置上,所以注入头主体壳(21)的流水流遍头主体壳(21)内而充分洗净,然后从各刀孔和其他间隙排出。因此,能够仅通过流水的注入来实现有效的洗净。 使头部(2)处于贴剃倾斜位置,使手柄部(1)正面朝向来握住该手柄部时,洗净用窗孔(51)变为朝上,各外刀(32、33、34)变为横向,因此,洗净排水向远离手柄部(1)的侧方向流出,从而能够防止水飞散到手柄部(1)或手上。 附图说明 图1是从电动剃须刀的正面侧看到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头部的倾斜位置的图,a图为拉剃倾斜位置,b图为中间倾斜位置,c图为贴剃倾斜位置。 图3为电动剃须刀的头部背面侧的立体图。 图4为头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5中,a图为头部的平面图,b图为手柄部的上部正面图。 图6中,a图为头部的侧面图,b图为手柄部的上部侧面图。 图7为手柄部侧锁定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8为头部的下部侧分解立体图。 图9为刀体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10为外刀盒的分解立体图。 图11为头部锁定状态的锁定机构的剖面图。 图12为头部锁定解除状态的锁定机构的剖面图。 图13为从振动器的下方看到的立体图。 图14为表示振动器头部槽孔的关系的剖面图。 图15为振动器附近的剖面图。 图16中,a图为精剃外刀的孔图案,b图为该孔图案的放大图。 图17中,a图为粗剃外刀的孔图案,b图为该孔图案的放大图。 图18是拉剃下颚的使用状态的说明图。 图19是拉剃络腮的使用状态的说明图。 图20是洗净头部内的说明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手柄部 11 托架臂 2 头部 21 头主体壳 3 刀体单元 30 外刀盒 32 贴剃外刀(際剃り) 33 粗剃外刀(荒剃り) 34 精剃外刀(仕上げ剃り) 4 振动器 5 头上部壳 51 洗净用窗孔 6 锁定机构 60 卡脱机构 61 锁定解除用按钮 66 凸部 66a 锁定轴 67 凹部 67a 锁定孔 68 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发明的电动剃须刀的结构在于,在突出设于手柄部1的前端两侧的托架臂11、11之间能够倾动地支承具备刀体单元3的头部2,并且能够通过锁定机构6将头部2锁定于多个倾斜位置。 在手柄部1的正面中央的上部设有电源开关(10)。 图2表示头部2的倾斜锁定位置,在实施例中,能够在三个倾斜位置进行锁定。 图2a表示本发明电动剃须刀的使用时的头部2的基本位置,即头部2变为大致横向的拉剃倾斜位置,图2c表示头部2变为大致朝上的贴剃倾斜位置,图2b表示两个倾斜位置的中间位置的中间倾斜位置。 如图20所示,图2c的贴剃倾斜位置如上所述,也适用于在对电动剃须刀的头部2的内部进行清洗时。 在压剃的情况下,由于不需要抬高肘部,所以适合使用中间倾斜位置。手柄部1的轴芯P1通过头部2的延长线和头部2的倾斜轴芯P2所成的角度,在拉剃倾斜位置中为大致80°,在中间倾斜位置中为大致50°,在贴剃倾斜位置中为大致20°。 所谓“手柄部1的轴芯P1”,即为手柄部的筒轴中心。 所谓“头部2的倾斜轴芯P2”,即为通过头部2的旋转中心(倾动中心)和位于后述的头部2的中央的粗剃外刀33的宽度中心的轴芯。 如图1所示,手柄部1形成为中空的轴状,头部2侧大致呈T字状扩大。手柄部1以如握笔那样的感觉进行握持而形成为细长身段且在整个圆周的范围上形成圆角。 在手柄部1的左右两侧形成有从托架臂11的基端侧朝向手柄部1的基端侧而缓缓呈圆弧状凹陷的把柄面(摘み当たり面)17。 如图18、图19所示,当从手柄部1的背面侧握住手柄部1的托架臂11侧时,一侧的把柄面17碰在第一指的指肚上,另一侧的把柄面17碰在第二指的指肚或第三指的指肚上。 在把柄面17上以防滑原材料形成、以及/或者实施凹凸的防滑加工。 对于上述手柄部1的形状而言,对图18所示的下颚的剃须、图19所示的络腮的剃须进行拉剃时,能够以手持以往的T形安全剃须刀的间隔手持电动剃须刀,从而易于使用。 手柄部1的所述托架臂11、11的上端面形成沿着头部2的旋转方向的凹形圆弧面14,在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在稍靠近手柄部背面的位置朝上突出设有偏心旋转轴16。该偏心旋转轴16偏心旋转,使后述的振动器4左右往复振动。 如图4所示,头部2包括头主体壳21、分别收纳于该头主体壳21的振动器4、内刀35、35以及外刀盒30。 头主体壳21包括被枢支在所述托架臂11、11之间并位于手柄部1侧的下部壳21a、重叠并连接在该下部壳21a上的头上部壳5。 如图8、图14所示,下部壳21a为上面开口的横长的筐体,底板22形成为以头部2的转动中心为半径中心的圆弧面,即沿着所述手柄部1的上端凹形圆弧面14而形成。在该底板22上沿着圆弧方向开设有让所述偏心旋转轴16游隙嵌合的槽孔28。 即使头部2从所述拉剃倾斜位置向贴剃倾斜位置变换姿势,槽孔28也在不与偏心旋转轴16干涉的范围延伸。 下部壳底板22内面形成有在槽孔28的孔缘的整个长度上变低的避让台阶部29。 如图8、图11所示,下部壳21a的两端被分隔为小房间27、27,在下部壳21a的两端板23的面上同心形成有圆形的凹形台阶部24、24,在凹形台阶部24的中心开设有圆形的孔25。 在孔25上,在呈180°对称的位置上设有切口25a、25a。 在凹形台阶部24上,在呈180°对称的位置上隔着孔25地开设有导向孔26、26。 在图8所示的下部壳21a内配备有与所述偏心旋转轴16连动的振动器4。 振动器4与以往的电动剃须刀同样,在内刀安装座41和该内刀安装座41的两端具备可挠性臂片42、42,并且该可挠性臂片42、42的自由端螺纹固定安装于下部壳21a上的安装突起(未图示)。 在内刀安装座41的下面突出设有一对平行的导向板43、43,该一对导向板43、43能够滑动接触地夹着所述偏心旋转轴16并与振动器4的往复方向垂直。 该导向板43、43具有沿着所述下部壳21a的底板22的弯曲的圆弧缘43a,并沿着该圆弧缘43a朝外突出设有塞片44、44。 导向板43、43的圆弧缘43a嵌入开设在所述头下部壳21a的底板22的槽孔28两侧的避让台阶部(逃げ段部)29内。 振动器4通过偏心旋转轴16的偏心旋转而左右按压导向板43、43,从而在下部壳21a的长度方向上振动。即使振动器4振动,塞片44、44也会堵塞避让台阶部29、即槽孔28,从而能够防止通过槽孔28的异物的出入。 下部壳21a的上面开口安装有堵塞该开口的振动器罩46。在该振动罩46与振动器4位置对应而开设有开口46a,在该开口上安装有橡胶盖(未图示)。 振动器4贯通上述橡胶盖而在上部具有连接部件45。 如图9所示,连接部件45具有内刀35、35安装用的两个安装脚片45a、45a和贴剃外刀32驱动用的卡合部45b。 如图9所示,刀体单元3包括:能够装卸地嵌合在上述连接部件45的安装脚片45a、45a上的两个内刀35、35;具有覆盖于该内刀35、35的两个外刀33、34以及贴剃外刀32的外刀盒30;所述下部壳21a上的头上部壳5。 内刀35是公知的技术,其具备将具有缝隙孔排的金属板以大致剖面呈倒U字状弯曲而成的刀板(例如特开2006—340938号公报)。 图9、图10所示的外刀盒30将三个横长的外刀32、33、34平行排列地收纳在上下面开口的横长框状的刀体壳31内。粗剃外刀33位于贴剃外刀32和精剃外刀34之间,各外刀32、33、34从刀体壳31上端开口探出。 所述各粗剃外刀33和精剃外刀34分别将在金属薄板上开设多个小孔的网格刀()33a、34a固定形成在上下面开口的横长的框台33b、34b上。贴剃外刀32将金属板折曲成倒L字状,在折曲部上以排状开设构成切刀的多个切口。 贴剃外刀32安装于后述的辅助部件32a。 如图4所示,在外刀盒30上能够装卸地安装有外刀保护罩20。 图16a表示精剃外刀34的切刀的孔图案,图16b放大表示一个单位的孔图案。 图17a表示粗剃外刀33的切刀的孔图案,图17b放大表示一个单位的孔图案。 粗剃外刀33、精剃外刀34的一个单位的孔图案均是以大致等间隔围绕中心的孔38、38a来配置5个孔39、39a,与粗剃外刀33的孔38a、39a相比,精剃外刀34的孔38、39更圆。 贴剃外刀32的刀孔图案与以往相同。 在对刀体壳31内注入水的情况下,精剃外刀34比粗剃外刀33和精剃外刀34的通水性好。 在刀体壳31中内置有用于将贴剃外刀32上推至贴剃高度的辅助部件32a,在该辅助部件32a上安装有贴剃外刀32。辅助部件32a由弹簧(未图示)对将贴剃外刀32向刀体壳31内没入的方向施力。 在辅助部件32a上配备有能够滑动接触贴剃外刀32的内面的贴剃内刀(未图示),该贴剃内刀经由环片56与所述连接部件45上的卡合部45b连动而往复滑动。 如图2a所示,在贴剃外刀32的下端位置上,相对于刀体壳31的上面开口31a,贴剃外刀32、粗剃外刀33、精剃外刀34其突出高度依次增大,贴剃外刀32、粗剃外刀33、精剃外刀34的各个外面大致对齐在同一平面F上。 图9所示的头上部壳5形成在上、下面开口的横长的框筐体上,将贴剃外刀32设为正面侧,从而从上面开口来收纳所述外刀盒30。在该状态下,所述内刀35、35与粗剃外刀33和精剃外刀34的内面滑动接触。头上部壳5在正面配设有沿横向能够滑动地上推把手55,该上推把手55用于将所述贴剃外刀32进行上推操作。 如图2c虚拟线所示,在贴剃所使用的情况下,与以往同样地,在上推贴剃外刀32的状态下使用。 通过将上推把手55配置于头上部壳5的正面,如图18、图19所示,在头部2向拉剃倾斜位置倾斜时,上推把手55朝向内侧,因此,在拉剃中,能够防止接触上推把手55而发生误动作。 在头上部壳5的背面开设有占据该背面的1/2以上的横长大的洗净用窗孔51,并借助盖板52来关闭。盖板52其下部两端被轴承支承,并用弹簧53向打开方向施力。 在头上部壳5的盖板52的上方能够上下滑动地安装有卡止用把手54。锁定用把手54在下位置能够将盖板52卡止于关闭状态,在上位置能够解除该卡止。 在所述手柄部1的两托架臂11的前端部外侧形成有圆形的凹台阶部12,在内侧与该凹台阶部12对应地形成有圆形的凸台阶部13。该凸台阶部13、13能够旋转地嵌合在所述头部2的下部壳21a两端的圆形凹形台阶部24中。 使两托架臂11、11向外侧弹性变形,在托架臂11、11之间能够嵌入头部2。 在托架臂11的凹台阶部12的中心开设有圆孔18,筒轴7横跨所述下部壳21a的凹形台阶部24的中心上开设的孔25而与该偏心旋转轴16嵌合。 筒轴7在两端设有防脱片71、72,外端的防脱片72形成为突缘状,内端的防脱片71从180°的对称位置朝外突出设置。 使筒轴内端的防脱片72、72和下部壳21a的孔25的切口25a、25a的相位一致,嵌入筒轴7之后使其旋转,若使防脱片72、72和切口25a、25a相位不同,则筒轴7无法脱离。即,能够可靠地防止头部2从手柄部1脱出。 横跨托架臂11和所述头部2地形成有锁定头部2的倾倒角度的锁定机构6。图7中,锁定机构6设于两托架臂11、11,但是也可以设于任一方侧。 如图7、图11、图12所示,锁定机构6包括:通过与托架臂11基于彼此的凸部66和凹部67的卡脱机构60的卡合而能够锁定头部2的倾斜角度的锁定板65、锁定解除用按钮61。 锁定解除用按钮61嵌合在所述托架臂11的凹台阶部12中,使在中心突出设置的轴部件62能够滑动地贯通所述筒轴7,从而侵入头部2的所述小房间27中。 轴部件62由紧密与筒轴7嵌合的隔开间隔并平行设置的两个轴片63、63构成,设于各轴片63、63的前端的朝外的钩爪64钩挂于筒轴7的端面,从而实现防脱。即使存在钩爪64,通过轴片63、63的弹性变形,使轴片63、63之间变窄,也能够实现轴部件62向筒轴7的插入。 轴部件62的有效长度比相对于筒轴7能够解除卡脱机构60的卡合所需要的行程长。 实施例的锁定板65具备作为卡脱机构60的凸部66的锁定轴66a,托架臂11具备作为卡脱机构60的凹部67的锁定孔67a。 如图7所示,托架臂11在所述凹台阶部12上,三个一组的锁定孔67a在180°的对称位置上开设两组。 一组三个的锁定孔67a的间隔与所述头部2的三个倾斜位置对应。 如图11所示,锁定板65被收纳在所述头部2内的小房间27中,两个锁定轴66a能够滑动地嵌合在头部2的端板23上开设的两个导向孔26中。 锁定板65被弹簧68向锁定解除用按钮61侧施力,锁定板65始终将锁定解除用按钮61的轴部件62向外侧按压。 在头部2的角度锁定状态中,锁定轴66a贯通导向孔26而嵌合于所述托架臂11上开设的锁定孔67a中。 如图12所示,克服弹簧68而按压锁定解除用按钮61,则锁定解除用按钮61上的轴部件62将锁定板65向内侧按压,使锁定轴66a从托架臂11的锁定孔67a脱出,从而能够解除头部2的倾斜锁定。在该状态下,允许头部2以筒轴7为中心的旋转(倾斜)。使头部2倾斜,接着,能够在锁定轴66a和锁定孔67a彼此卡合的位置上可靠地锁定头部2的倾斜。 锁定解除用按钮61通过其轴部件62而直接按压锁定板65,因此能够没有损失地使按压力发挥作用。 若对锁定解除用按钮62的轴部件62的前端实施防脱处理,则能够经由锁定板65而由弹簧68使锁定解除用按钮61始终向脱出方向施力,通过对锁定解除用按钮61始终施加弹簧张力,则能够消除锁定解除用按钮61的晃动。 本发明的作用、效果已经论毕,不再重复。 上述实施例的说明仅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不是用于限定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或者缩减范围的说明。另外,本发明的各部分结构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能够在权利要求书记载的技术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
《电动剃须刀.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动剃须刀.pdf(3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剃须刀,其能够实现拉剃。在将头部(2)能够倾动地安装于手柄部(1)的前端侧,并在该头部(2)具备刀体单元(3)的电动剃须刀中,头部(2)在纵向支承手柄部(1)的状态下,能够倾动到使刀体单元(3)变为横向,并且能够通过锁定机构(6)来保持横向位置。若使头部(2)变为横向,则能够实现拉剃。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