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分担铅服重量的活动悬挂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分担铅服重量的活动悬挂架.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313384 U (45)授权公告日 2012.07.11 CN 202313384 U *CN202313384U* (21)申请号 201120498673.6 (22)申请日 2011.11.23 A61B 6/10(2006.01) (73)专利权人 李微 地址 161000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建华区军 校街 296 号红十字中心血站 (72)发明人 孔祥军 程少芳 祁宏振 范红亮 (54) 实用新型名称 用于分担铅服重量的活动悬挂架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分担铅服重量的 活动悬挂架, 由旋转牵引架和行走支撑架构成, 旋 转牵引架包括两。
2、根间距上宽下窄的牵引杆 ; 上段 牵引杆的上端向前探出, 下段牵引杆下端固定在 旋转座的顶部, 在旋转座的前部装有调整杆。 在上 段牵引杆上装有行走由支撑杆、 行走架和连接梁 构成的支撑架, 连接梁两侧的旋转座与连接梁之 间旋转配合, 并装有棘轮棘爪锁定装置。本实用 新型的优点是能够帮助医生有效地分担铅服的重 量, 减轻医生的疲劳。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1 页 2 1. 一种用于分担铅服重量的活动悬挂架, 其特征是 : 该悬挂架。
3、由旋转牵引架 (1) 和行 走支撑架 (2) 构成, 旋转牵引架 (1) 由平行设置的上牵引杆 (4)、 下牵引杆 (5) 以及二者之 间的连接杆(6)组成 ; 两根上段牵引杆(4)的间距略大于人体肩宽的一半, 两根下段牵引杆 (5) 的间距略大于人体的肩宽 ; 上段牵引杆 (4) 上端向前探出, 下段牵引杆 (5) 下端固定在 旋转座 (7) 的顶部, 在旋转座 (7) 的前部装有一根调整杆 (8) ; 在上段牵引杆 (4) 的上端拴 有承重绳 (9) 和肩部牵引挂钩 (10) ; 在两根上段牵引杆 (4) 之间的横向支撑梁 (11) 上装 有背部牵引挂钩 (12), 在与上述活动悬挂架配套。
4、使用的铅服 (19) 肩部和背部设有悬挂环 (20) ; 行走支撑架 (2) 由左、 右两侧直立设置的支撑杆 (13), 在支撑杆 (13) 底部前后向设 置的行走架 (14) 和两根支撑杆 (13) 上端的连接梁 (15) 构成, 旋转座 (7) 活动安装在连接 梁 (15) 的两侧, 与连接梁 (15) 之间旋转配合, 并装有棘轮棘爪锁定装置 (16), 该锁定装置 (16) 的制动销控制装置 (17) 安装在调整杆 (8) 的前端 ; 在上述的上段牵引杆 (14) 和支撑 杆 (13) 上分别设有长度调节装置 (18)。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313384 U 2 1/2 页 。
5、3 用于分担铅服重量的活动悬挂架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分担铅服重量的活动悬挂架。 背景技术 0002 在大型医院里, 医生们有许多医疗手术都要是需要在 X 光下操作的, 尤其是近年 来, 采用微创介入疗法代替外科手术治疗心脏、 胆囊等其它内科疾病的应用越来越多, 由于 这种手术是在X光的监视下进行, 医生们在操作时必须要穿用铅服, 以减少X光对人本的辐 射。 由于现有铅服的重量很重, 长时间工作不仅会感到十分劳累, 而且对人体也会造成一些 慢性劳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有人曾经提出过一些设计方案, 如专利号为 03215638.3 的 实用新型专利提出的技术方案是在棚顶上。
6、设置一个悬挂环, 铅服通过滑轮吊在悬挂环上。 这种设计严重限制了医生的活动空间。专利号为 201020109418.3 的实用新型专利则设置 了一个铅罩和行走架, 医生通过设在铅罩上观察孔和孔进行操作。 这种装置过于简单, 在使 用中显然会遇到许多不便。专利号为 200920091668.6 的实用新型则提供了一种固定式的 悬挂结构, 不能适应医生在操作中的动态变化。上述现有技术的共同不足都是偏重了静态 的减负, 而对于医生们操作中的动态需求考虑得很不到位。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分担铅服重量的活动悬挂架, 通 过该装置不仅能够帮助医生分担铅服的大部分重。
7、量, 而且还不影响医生在各种体位下的正 常操作。 0004 本发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该悬挂架由旋转牵引架和行走支撑架构成, 旋 转牵引架由平行设置的上牵引杆、 下牵引杆以及二者之间的连接杆组成 ; 两根上段牵引杆 的间距略大于人体肩宽的一半, 两根下段牵引杆的间距略大于人体的肩宽 ; 上段牵引杆上 端向前探出, 下段牵引杆下端固定在旋转座的顶部, 在旋转座的前部装有调整杆 ; 在上段牵 引杆的上端拴有承重绳和肩部牵引挂钩 ; 在两根上段牵引杆之间的横向支撑梁上装有背部 牵引挂钩, 在与上述活动悬挂架配套使用的铅服肩部和背部设有悬挂环 ; 行走支撑架由左、 右两侧直立设置的支撑杆, 在。
8、支撑杆底部前后向设置的行走架和两根支撑杆上端的连接梁 构成, 旋转座活动安装在连接梁的两侧, 与连接梁之间旋转配合, 并装有棘轮棘爪锁定装 置, 该锁定装置的制动销控制装置安装在调整杆的前端 ; 在上述的上段牵引杆和支撑杆上 分别设有长度调节装置。 0005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首先能够帮助医生有效地分担铅服的重量, 减轻医生的疲 劳。第二是的活动悬挂架能够伴随医生在室内任意移动, 医生的操作活动范围不受任何限 制。 第三是能够适应医生在工作中的体位变换, 在直立、 俯身状态下都能做到服重量的有效 转移。第四是结构简单, 操作控制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说 明 书 CN 202313384 U 3。
9、 2/2 页 4 0006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详细说明。 0007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8 图中标号 : 0009 1、 旋转牵引架 2、 行走支撑架 3、 背部牵引杆 4、 上段牵引杆 0010 5、 下段牵引杆 6、 连接杆 7、 旋转座 8、 调整杆 9、 承重 绳 0011 10、 肩部牵引挂钩 11、 横向支撑梁 12、 背部牵引挂钩 13、 支撑杆 0012 14、 行走架 15、 连接梁 16、 锁定装置 17、 制动销控制装置 0013 18、 长度调节装置 19、 铅服 20、 悬挂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例 0015 如图 1 所。
10、示, 该活动悬挂架由旋转牵引架 1 和行走支撑架 2 构成。旋转牵引架 1 的主体为两根背部牵引杆 3, 由平行设置的两段上牵引杆 4、 下牵引杆 5 及二者之间的连接 杆 6 组成。两根上段牵引杆 4 之间的距离略大于人体肩宽的一半, 两根下段牵引杆 5 之间 的距离略大于人体的肩宽。上段牵引杆 4 的上端呈弧形向前探出, 下段牵引杆 5 的下端固 定在旋转座 7 的顶部。在旋转座 7 的前部装有一根调整杆 8。 0016 在上段牵引杆4的上端拴有承重绳9, 承重绳9的绳头处拴有肩部牵引挂钩10。 在 两根上段牵引杆 4 之间装有多根横向支撑梁 11, 其上布有背部牵引挂钩 12, 在与本发明配 套使用的铅服 19 肩部和背部处设有悬挂环 20。 0017 行走支撑架2由左右两侧直立设置的支撑杆13, 在支撑杆13底部前后向设置的行 走架 14, 和两根支撑杆 13 上端的连接梁 15 构成, 旋转座 7 安装在连接梁 15 的两侧。旋转 座 7 与连接梁 15 之间旋转连接, 并装有棘轮棘爪锁定装置 16, 该锁定装置的制动销控制装 置 17 安装在调整杆 8 的前端。 0018 在上述的上段牵引杆 14 和支撑杆 13 上分别设有长度调节装置 18。 说 明 书 CN 202313384 U 4 1/1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313384 U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