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积全息光记录介质、体积全息记录层形成用组合物、体积全息记录材料及体积全息光记录方法.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808720 上传时间:2018-03-13 格式:PDF 页数:33 大小:1.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780030082.2

申请日:

2007.09.03

公开号:

CN101501579A

公开日:

2009.08.05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G03H 1/02公开日:20090805|||公开

IPC分类号:

G03H1/02; G11B7/244

主分类号:

G03H1/02

申请人: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发明人:

三木康彰; 伊东秀明

地址:

日本国东京都

优先权:

2006.9.5 JP 240368/2006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刘香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吸湿性低的记录层的体积全息光记录介质。所述体积全息光记录介质由具有透明基板和记录层的多层结构构成,记录层含有树脂基质(A)及/或树脂基质(B)、和光活性化合物(C),树脂基质(A)是由聚异氰酸酯(A1)和具有-(C=O)O-基及/或-O(C=O)O-基的多元醇(A2)反应而得到的树脂基质,树脂基质(B)是由1分子具有2个以上的环氧基的环氧化合物(B1)和硬化剂(B2)反应而得到的树脂基质,并且所涉及的记录层的吸湿率在1.5重量%以下。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体积全息光记录介质,所述体积全息光记录介质由至少具有透明基板和记录层的多层结构构成,所述记录层含有合成树脂而构成,通过由于多束可干涉性光的照射而形成于该记录层内的干涉条纹,可进行三维的信息记录,其特征在于,
所形成的所述记录层的吸湿率在1.5重量%以下。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积全息光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层含有树脂基质(A)及/或树脂基质(B)、和光活性化合物(C),
所述树脂基质(A)是由聚异氰酸酯(A1)和具有-(C=O)O-基及/或-O(C=O)O-基的多元醇(A2)反应而得到的树脂基质,
所述树脂基质(B)是由1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的环氧基的环氧化合物(B1)和硬化剂(B2)反应而得到的树脂基质。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体积全息光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1分子所述聚异氰酸酯(A1)中具有3个以上的异氰酸酯基。

4.
  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体积全息光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化合物(B1)具有碳原子数4以上、10以下的烯化氧。

5.
  如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体积全息光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化剂(B2)是选自胺类、酸酐、硫醇类、阴离子聚合引发剂及阳离子聚合引发剂中的至少一种。

6.
  如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体积全息光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活性化合物(C)是自由基聚合性单体。

7.
  如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体积全息光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活性化合物(C)的比例是相对于所述树脂基质(A)或所述树脂基质(B)100重量份,或者相对于所述树脂基质(A)与所述树脂基质(B)之和((A)+(B))100重量份,在0.5重量份以上、100重量份以下。

8.
  一种体积全息记录层形成用组合物,所述体积全息记录层形成用组合物用于体积全息光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含有100重量份的由树脂基质(A)及/或树脂基质(B)构成的合成树脂、和0.5重量份~100重量份的光活性化合物(C),
所述树脂基质(A)是由聚异氰酸酯(A1)和具有-(C=O)O-基及/或-O(C=O)O-基的多元醇(A2)反应而得到的树脂基质,
所述树脂基质(B)是由1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环氧基的环氧化合物(B1)和硬化剂(B2)反应而得到的树脂基质。

9.
  一种体积全息记录材料,其特征在于,至少含有权利要求8所述的体积全息记录层形成用组合物。

10.
  一种体积全息光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积全息光记录介质的所述记录层照射激发光及参照光,通过所述激发光和所述参照光的干涉,在所述记录层进行体积全息记录。

说明书

体积全息光记录介质、体积全息记录层形成用组合物、体积全息记录材料及体积全息光记录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体积全息光记录介质等,更详细地涉及这样一种体积全息光记录介质等,其通过多束可干涉性光的照射,可进行三维信息记录。
背景技术
近几年,朝着光记录介质的更大容量化,更高密度化,在开发一种体积全息方式的光记录介质,其根据由光的干涉引起的光强度的分布,使记录层的折射率发生变化,全息记录信息。
有关全息制作的一般原理在几篇文献或专业书籍(参见非专利文献1)等中有记载。根据这些文献,将2光束的相干激光的其中一束照射在记录对象物上,在接受该光的位置放置感光性的全息记录材料。
除了来自对象物的光的照射之外,另一束相干光不照射到对象物上,而是直接照射到全息记录材料上。来自对象物的光叫做物体光,直接照射在记录材料上的光叫做参照光。将参照光和物体光的干涉条纹作为图象信息记录在全息记录材料上。接着,若将与参照光相同的光(再生照明光)照射在经过处理的记录材料上,则在记录时,通过全息进行衍射,使得来自对象物的最初到达记录材料的反射光的波阵面再现。结果可以观察到三维的与对象物的实像大致相同的物像。
在这里,将参照光和物体光从相同方向入射到全息记录材料而形成的全息叫做透过型全息,将参照光和物体光从相反侧入射而形成的全息叫做反射型全息。
将膜厚相对于干涉条纹间隔十分厚(通常,该厚度为干涉条纹间隔的5倍以上,或者1μm以上左右)的全息叫做体积型全息。体积型全息由于在可在膜厚方向进行记录,所以膜厚大的可进行高密度的记录。
作为公知的体积位相型全息记录材料的例子,有不需要湿式处理或漂白处理的一次写入型形式。其成分一般是将树脂基质与光活性化合物相溶而成的物质。例如,举例有组合树脂基质与可自由基聚合或可阳离子聚合的单体的光聚合物方式(参见专利文献1~4等)。
记录信息时,用物体光和参照光一起对记录层进行照射,使物体光和参照光在记录层中进行干涉。此时,干涉光使记录层内的光活性化合物发生变化。例如,光活性化合物是聚合性单体时,开始聚合,随之产生光活性化合物的浓度梯度,光活性化合物发生从光弱的部分向光强的部分的扩散移动。
结果,由于记录层内的光活性化合物的浓度的疏密而在记录层内产生折射率差,记录层内所记录的干涉条纹被作为全息记录下来。因为记录层内的折射率差越大衍射效率越大,因此为了产生折射率差,而设法在树脂基质或光活性化合物的任一种中使用具有芳香环、杂环、氯、溴等的化合物等。
非专利文献1:内顺平编,“ホログラフイツクデイスプレイ”(全息显示)第2章,产业图书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737306号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3645480号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05-43862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特表2005-502918号公报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用于全息记录的装置的概要的图。
符号说明
S 样品,M1、M2、M3镜,PBS  偏振光分光器,L1 记录光用激光光源,
L2 再生光用激光光源,PD1、PD2  光电检测器。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树脂基质的形成方法举例有各种各样的方法。例如,举例有异氰酸酯-羟基分段聚合(形成聚氨酯)、异氰酸酯-胺分段聚合(形成尿素)、阳离子环氧聚合、阳离子乙烯醚聚合、阳离子链烯醚聚合、环氧-胺分段聚合、环氧-硫醇分段聚合等。
出于树脂基质与光反应前的光活性化合物的相溶性或树脂基质与由光反应后的光活性化合物得到的聚合物之间的相溶性的观点等,在该树脂基质中经常使用含有聚醚骨架的合成树脂。尤其,如专利文献1的实施例所述,实际上大多数是主要成份为具有碳原子数C1~C3的烯化氧的结构的合成树脂。还有,其后申请的专利文献2记载了该树脂基质在保管中有吸湿的倾向,存在材料膨胀,折射率空间不均一地变化,储存寿命被限定的问题。
因此,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将记录层包装在密闭的玻璃板内,用防湿性的密封剂密封四周的方法,但没有记载对记录层的材料的改良。
在光信息记录介质中,长期保管介质时的信息的记录特性(Shelf Life)、记录的信息的保存稳定性(ArchivaI Life)是特别重要的问题,但是有关这些从记录层的材料的角度的还没有具体的记载。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做成的。
也就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全息光记录介质,具有吸湿性低的记录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全息记录层形成用组合物,其吸湿性低,保存稳定性优良,并且与其他成分的相溶性优良。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全息记录材料。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全息光记录方法。
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专心地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发现所形成的记录层的吸湿率在1.5重量%以下时,可以得到保存稳定性优良并且与其他成分的相溶性也优良的体积全息光记录介质。
理由如下,所形成的记录层的吸湿率在1.5重量%以下时,由于混入基质的水分少,所以不易发生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下降,也不易发生形态学变化。因此,光活性化合物均一地相溶分散在树脂基质中,维持着初期状态,即使长期地保管介质,也可以高灵敏度且精度好地记录信息。
又,由于记录后光活性化合物的移动也少,因此所记录的信息的保存稳定性也变得良好。并且吸湿率低的情况下,由于记录层本身的膨胀也小,因此不易发生空间性的折射率变化,保持均一的状态,不损坏光学质量。又,对可见光聚合引发剂的影响也小,以高灵敏度进行记录。
发现为了要得到这样的体积全息光记录介质,可以通过以下的策略完成,即在记录层中含有树脂基质(A)及/或树脂基质(B)和光活性化合物(C),进一步含有添加物等,该添加物降低记录层所含的亲水性官能团等的浓度,具有疏水性结构。
在这里,树脂基质(A)是使聚异氰酸酯(A1)和多元醇(A2)反应而得到的树脂基质,该多元醇(A2)具有-(C=O)O-基及/或-O(C=O)O-基。又,树脂基质(B)是使环氧化合物(B1)及硬化剂(B2)反应而得到的树脂基质,上述环氧化合物(B1)的1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的环氧基。
即,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体积全息光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体积全息光记录介质由至少具有透明基板和记录层的多层结构构成,所述记录层含有合成树脂而构成,通过由于多束可干涉性光的照射而形成于记录层内的干涉条纹,可进行三维的信息记录,所形成的记录层的吸湿率在1.5重量%以下。
在这里,在适用本发明的体积全息光记录介质中,理想的是,记录层含有树脂基质(A)及/或树脂基质(B)、光活性化合物(C),树脂基质(A)是由聚异氰酸酯(A1)和具有-(C=O)O-基及/或-O(C=O)O-基的多元醇(A2)反应而得到的树脂基质,树脂基质(B)是使1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的环氧基的环氧化合物(B1)和硬化剂(B2)反应而得到的树脂基质。
又,理想的是,在树脂基质(A)中,聚异氰酸酯(A1)是1分子中具有3个以上的异氰酸酯基的聚异氰酸酯。
又,理想的是,在树脂基质(B)中,环氧化合物(B1)是具有碳原子数4以上、10以下的烯化氧的环氧化合物。
又,理想的是,在树脂基质(B)中,硬化剂(B2)是选自胺类、酸酐、硫醇类、阴离子聚合引发剂及阳离子聚合引发剂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理想的是,光活性化合物(C)是自由基聚合性单体。
在这里,理想的是,光活性化合物(C)的比例是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树脂基质(A)或树脂基质(B),或者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树脂基质(A)与树脂基质(B)之和((A)+(B)),在0.5重量份以上、100重量份以下。
接着,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体积全息光记录介质的体积全息记录层形成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体积全息记录层形成用组合物含有100重量份的由树脂基质(A)及/或树脂基质(B)构成的合成树脂、0.5重量份~100重量份的光活性化合物(C),树脂基质(A)是由聚异氰酸酯(A1)和具有-(C=O)O-基及/或-O(C=O)O-基的多元醇(A2)反应而得到的树脂基质,树脂基质(B)是由1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的环氧基的环氧化合物(B1)和硬化剂(B2)反应而得到的树脂基质。
又,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体积全息记录材料,其特征在于,至少含有权利要求8所述的体积全息记录层形成用组合物。
又,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体积全息光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体积全息光记录介质的记录层照射激发光及参照光,通过激发光和参照光的干涉,在记录层进行体积全息记录。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得到具有吸湿性低、保存稳定性优良的记录层的体积全息光记录介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形态(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还有,以下的说明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个例子,本发明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在其要点的范围中可以做各种变形进行实施。并且,使用的图是为了说明本实施方式而使用的,不代表实际的大小。
适用本实施方式的体积全息光记录介质由至少具有透明基板和记录层的多层结构构成,所述记录层由含有合成树脂而构成,所形成的记录层的吸湿率在1.5重量%以下。
在这里,对本实施方式中所形成的记录层的吸湿率的评价是在从基板上剥离后的厚度500μm的薄膜的状态下进行的。吸湿率(%)通过以下的式算出,将刚制作完记录层之后即吸湿前的记录层的重量设为W1(23℃、50%RH),将在60℃、90%RH的环境下放置24小时后测定的记录层的重量设为W2。
吸湿率(%)=[((W2)-(W1))/W1]×100(单位:%)
还有,在本条件下形成的记录层的水分量达到饱和状态。使用本评价方法时的吸湿率超过1.5重量%时,长期保管介质时的信息的记录特性(Shelf Life)或记录的信息的保存稳定性(ArchivaI Life)经时地恶化。在1.5重量%以下时,作为全息记录介质具有优良的性能。
在以下的记载中,“这些衍生物”是指通过将例示的化合物的结构的一部分在不违反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取代成别的结构而得到的化合物。
还有,以下记载中的“(甲基)丙烯酸”是指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酯的总称。“(甲基)丙烯酰胺”或“(甲基)丙烯酸酯”等的记载也一样。
[I.体积全息记录层形成用组合物]
本实施方式中的体积全息记录层形成用组合物,具有以下性质,即将使用该组合物在基板上形成的500μm厚的记录层从基板上剥离下来,在60℃、90%RH的环境下水分量饱和后的重量增加(吸湿率)相对于初期重量在1.5重量%以下。
作为这样的体积全息记录层形成用组合物,举例有至少含有在下面说明的树脂基质(A)及/或树脂基质(B)(以下,有时仅记作“树脂基质”)、光活性化合物(C)的组合物。
在这里,要使记录层的吸水率在1.5重量%以下,则理想的是在形成记录层的基质的成分中使用具有-(C=O)O-结构或-O(C=O)O-结构的显示比较疏水性的多元醇。
另外,也可以通过适当地采取以下的对策来降低记录层的吸水率,例如降低形成记录层的基质等的成分中的亲水性官能团浓度,或者在记录层中含有具有疏水性结构的添加剂等。
这种情况下,亲水性官能团的例子举例有聚氨酯键、尿素键、羟基、氨基、羧基、乙二醇残基、丙二醇残基等的官能团或结构。疏水性结构的例子举例有C4以上的环状或非环状的烷基、亚烷基等的烃基、全氟烷基结构、全氟亚烷基结构等含氟原子的结构及硅氧烷结构等。
作为降低基质中的亲水性官能团浓度的具体对策,举例有例如,使用分子量比较大的多元醇、用聚异氰酸酯形成基质的方法;通过降低多元醇、聚异氰酸酯所包含的每1分子的官能团数,结果降低基质中的聚氨酯键浓度等的方法。
又,形成基质时,也可以通过降低残留的羟基、异氰酸酯基、环氧基(或者环氧基开环而生成的羟基)等来降低基质中的亲水性官能团浓度。
例如,有时在基质中,未反应而残留的过剩的异氰酸酯基在记录层形成后与空气中的水等反应,而生成尿素键等。由于尿素键本身是亲水性高的官能团,因此这样的官能团大量存在会降低吸水率,出于以上的观点,以上的情况是不理想的。同样,未反应的羟基等大量存在记录层中也会引起吸水率的增大,因而不理想。
鉴于以上,形成基质的多元醇使用具有-(C=O)O-结构或-O(C=O)O-结构的多元醇,这对降低记录层的吸水率极其有效。通过适当地控制这些主要因素,可以将记录层的吸水率控制在1.5%以下。
还有,光活性化合物(C)的折射率通过聚合与聚合前相比进一步增大。因此,理想的是将树脂基质设计成具有比光活性化合物(C)的折射率低的折射率。因此,对于光活性化合物(C),理想的是折射率比较高的、具有芳香族环、杂环、脂环结构、溴、氯等的化合物。又,对于树脂基质,理想的是设计成不具有上述结构。树脂基质与光活性化合物(C)的折射率差越大,衍射效率越高。
[I-1.树脂基质(A)]
在本实施方式中,理想的是,体积全息记录层形成用组合物所使用的树脂基质(A)至少含有聚异氰酸酯(A1)、具有-(C=O)O-基及/或-O(C=O)O-基的多元醇(A2)。
还有,以下有时将具有-(C=O)O-基及/或-O(C=O)O-基的多元醇(A2)仅记作多元醇(A2)。
<I-1-1.聚异氰酸酯(A1)>
树脂基质(A)所使用的聚异氰酸酯(A1)只要是1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的异氰酸酯基即可,其种类没有特别的限制。
聚异氰酸酯(A1)具有的异氰酸酯基的数目通常在2以上的即可,没有特别的限制,特别理想的是在3以上。异氰酸酯基的数目过少的话,有时不能得到基质所必需的硬度。异氰酸酯基的数目过多,则有记录灵敏度提高的倾向。对异氰酸酯基的数目的上限没有特别的限制,但通常聚异氰酸酯(A1)的每个分子中的异氰酸酯基在20个以下左右。此时作为聚异氰酸酯(A1)所含的异氰酸酯基含量(NCO%)的范围,通常使用1%至80%的,优选使用3%至60%。
作为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聚异氰酸酯(A1)的例子,举例有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赖氨酸甲酯二异氰酸酯、2,4,4-三甲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等的脂肪族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4,4′-亚甲基双(环己基异氰酸酯)等的脂环族异氰酸酯;亚苄基二异氰酸酯、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苯二甲基二异氰酸酯、萘-1,5′-二异氰酸酯等的芳香族异氰酸酯;以及它们的多聚物。作为多聚物,优选是这些化合物的3~7聚体。又,也举例有与水、三羟甲基乙烷、三羟甲基丙烷等的多元醇类反应的反应物。特别理想的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多聚物或其衍生物。
又,也可以使用以下的聚异氰酸酯(预聚物)等,其是通过使上述异氰酸酯类和“分子内具有2个以上的活性氢的化合物”反应,实质上除去未反应的异氰酸酯类,具有多官能的末端异氰酸酯基的聚异氰酸酯。
作为这样的“分子内具有2个以上的活性氢的化合物”,例如可以使用乙二醇、丙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3-甲基-1,5-戊二醇、1,6-己二醇、新戊二醇、二乙二醇、1,4-环己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癸二醇、聚乙二醇、聚四亚甲基二醇、乙二胺、丙二胺、异佛尔酮二胺、4,4′-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2,2,4-三甲基己二胺、1,4-二氨基环己烷等。
又,也可以使用含有-(C=O)O-基的聚己内酯系多元醇、聚酯系多元醇、含有-(C=O)O-基的聚碳酸酯系多元醇等。
这些聚异氰酸酯是在市场出售的,例如有VESTANATH12MDI、HB2640、HT2500、T1890、T1890/100(都是Degussa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DURANATE 24A-100、TPA-100、TSA-100、THA-100、P-301-75E、D-101、D-201、50M(都是旭化成chemicals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Mondur ML、Mondur TD、Desmondur N3200(都是拜尔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cosmonate T-80、T-65、T-100、M-100、M-200,PH、LK等(都是三井化学聚氨基甲酸酯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
聚异氰酸酯的分子量优选数均分子量100以上、50,000以下,更优选150以上、10,000以下,更优选150以上、5,000以下。数均分子量过小的话,有可能由于交联密度上升而基质的硬度过高,记录速度降低。又,数均分子量过大的话,有时与其他成分的相溶性降低,或者由于交联密度下降而使基质的硬度过低,记录内容消失。
又,聚异氰酸酯(A1)在不显著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也可以包含异氰酸酯基之外的构成要素。
<I-1-2.具有-(C=O)O-基及/或-O(C=O)O-基的多元醇(A2)>
树脂基质(A)所使用的具有-(C=O)O-基及/或-O(C=O)O-基的多元醇(A2)只要是1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的羟基、并且还具有-(C=O)O-基及/或-O(C=O)O-基的多元醇即可,对其种类没有特别的限制。
具有-(C=O)O-基及/或-O(C=O)O-基的多元醇(A2)所具有的羟基的数量通常在2以上即可,没有特别的限制。羟基的数量少的话,有时不能得到作为基质所必需的硬度。
另一方面,对羟基的数量的上限没有特别的限制,通常优选在5以下。羟基大量残留在基质中的话,有时基质的吸湿性变高,影响记录的保存稳定性。
作为具有-(C=O)O-基及/或-O(C=O)O-基的多元醇(A2)的例子,举例有聚己内酯多元醇、聚酯多元醇、聚碳酸酯多元醇等。
聚己内酯多元醇可以通过内酯和二元醇或多元醇的反应得到。
内酯举例有例如α-己内酯、β-己内酯、γ-己内酯、ε-己内酯、α-甲基-ε-己内酯、β-甲基-ε-己内酯等。
二元醇或多元醇举例有例如乙二醇、丙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3-甲基-1,5-戊二醇、1,6-己二醇、新戊二醇、二乙二醇、1,4-环己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癸二醇、聚乙二醇、聚四亚甲基二醇等。
由ε-己内酯的反应得到的聚己内酯多元醇在市场出售的有例如PLACCEL 205、PLACCEL 210、PLACCEL 220、PLACCEL 230、PLACCEL 240、PLACCEL 303、PLACCEL305、PLACCEL 308、PLACCEL 312、PLACCEL 320(都是Daicel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等。
作为聚碳酸酯多元醇,举例有用二元醇类和碳酸二烷基酯(例如,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等)的脱醇缩合反应得到的化合物、用二元醇类和碳酸二苯酯类的脱苯酚缩合反应得到的化合物、用二元醇类和碳酸酯类(例如,碳酸亚乙酯、碳酸二乙酯等)的脱二元醇缩合反应得到的化合物等。
二元醇类举例有如1,6-己二醇、二乙二醇、丙二醇、1,4-丁二醇、3-甲基-1,5-戊二醇、新戊二醇等的脂肪族二元醇;1,4-环己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等的脂环二元醇。
进一步,举例有例如通过1,6-己二醇和碳酸二乙酯的缩合反应得到的聚(碳酸六亚甲基酯)多元醇;通过戊二醇和碳酸二乙酯的缩合反应得到的聚(碳酸亚戊酯);通过1,4-丁二醇和碳酸二乙酯的缩合反应得到的聚(碳酸亚丁酯)等。
作为聚碳酸酯多元醇,有在市场出售的PLACCEL CD CD 205、PLACCEL CD CD 210、PLACCEL CD CD 220(都是Daicel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等,PCDL T5651、PCDL T5652、PCDL T5650J(都是旭化成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等。
作为聚酯多元醇举例有使二羧酸或其酐和多元醇缩聚得到的聚酯多元醇。二羧酸举例有例如琥珀酸、己二酸、癸二酸、壬二酸、二聚体酸、顺丁烯二酸酐、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偏苯三酸等。
多元醇举例有如乙二醇、丙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3-甲基-1,5-戊二醇、1,6-己二醇、新戊二醇、二乙二醇、1,4-环己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癸二醇、聚乙二醇、聚四亚甲基二醇等。
作为这样的聚酯多元醇,有例如聚己二酸亚乙酯、聚己二酸亚丁酯、聚己二酸六亚甲基酯等。作为聚酯多元醇,在市场上销售的有ADEKANEWACE F系列、ADEKANEWACEY系列、ADEKA NEWACE NS系列(Adeka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等;kuraray多元醇N-2010、P-4011、P-1020(都是kuraray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等,C-1000、C-1066、U-21、U-24、U-53、U-253、U-502、U-118A(都是三井化学聚氨酯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等。
又,具有-(C=O)O-基及/或-O(C=O)O-基的多元醇(A2)的分子量,其数均分子量优选100以上、50,000以下,更优选150以上、10,000以下,更优选150以上、5,000以下。分子量过小的话,有可能由于交联密度上升而基质的硬度过高,记录速度降低。又,分子量过大的话,有时与其他成分的相溶性降低,或者由于交联密度下降而使基质的硬度过低,记录内容消失。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作为形成树脂基质(A)的成分,使用分子结构本身具有吸湿性低的-(C=O)O-基及/或-O(C=O)O-基的多元醇(A2),因此具有体积全息记录层形成用组合物的组分设计的自由度变大的优点。
在这里,形成树脂基质(A)时,使用上述多元醇成分(A2)之外的其他多元醇的话,则要将记录层的吸水率抑制在1.5重量%以下,有以下倾向,即记录层中所含的亲水性官能团浓度等受到更大的限制,体积全息记录层形成用组合物的原料选择等自然受到限制。
<I-1-3.其他>
在本实施方式中,只要不违反本发明的宗旨,树脂基质(A)中除了上述的聚异氰酸酯(A1)及多元醇(A2)之外,也可以含有其它的成分。
作为这样的其他成分,例如以改变树脂基质(A)的物性为目的,可以含有乙二醇、丙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3-甲基-1,5-戊二醇、1,6-己二醇、新戊二醇、二乙二醇、1,4-环己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癸二醇、聚乙二醇、聚四亚甲基二醇等的具有羟基的化合物。
并且,作为其它成分,例如可以混合催化剂或添加剂。
作为催化剂的例子,举例有通常的聚氨酯化反应催化剂;例如二丁基锡二月桂酸酯、二辛基锡二月桂酸酯、二丁基锡二辛酸酯等的锡系催化剂;三乙胺、三乙二胺等的叔胺系催化剂。
催化剂的使用量以相对于树脂基质(A)的比例通常在0.0001重量%以上,理想的是在0.001重量%以上。又,通常在10重量%以下,优选在5重量%以下的范围。催化剂的使用量过少的话,有时硬化过于费时。另一方面,使用量过多的话,有时对硬化反应的控制变得困难。
[I-2.树脂基质(B)]
在本实施方式中的体积全息记录层形成用组合物所使用的树脂基质(B)至少含有1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的环氧基的环氧化合物(B1)和硬化剂(B2)。
<I-2-1.环氧化合物(B1)>
树脂基质(B)所使用的环氧化合物(B1)只要是1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的环氧基的环氧化合物即可,其种类没有特别的限制。环氧基的数量少的话,有时不能得到作为基质所必需的硬度。
另一方面,对环氧基的数量的上限没有特别的限制,但通常在8以下,尤其优选在4以下。环氧基的数量过多的话,有以下情况发生,即环氧基的消耗需要很多的时间,基质的形成过于花费时间。
作为1分子中有2个以上的环氧基的环氧化合物(B1)的例子,举例有例如(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四亚甲基二醇、三羟甲基丙烷、甘油等的多元醇的聚缩水甘油醚化合物;3,4-环氧环己基甲基-3,4-环氧环己烷羧酸酯、3,4-环氧-1-甲基环己基-3,4-环氧-1-甲基己烷羧酸酯等的具有4~7元环的环状脂肪族基的脂环式环氧化合物;双酚A型环氧化合物;氢化双酚A型环氧化合物、双酚F型环氧化合物、苯酚或甲酚(线型)酚醛树脂(novolak)型环氧化合物等。
又,1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的环氧基的环氧化合物(B1)具有烯化氧时,其碳原子数通常在4以上、10以下,尤其在8以下,更理想的是在6以下的范围。碳原子数过多的话,虽然疏水性提高,但分子的极性降低,因此有时与光活性化合物、聚合引发剂、催化剂等的相溶性降低。又,玻璃化转变温度上升,容易产生结晶化,因此记录速度下降,产生光学的不均一性,有时成为全息记录时的数据错误的原因。
作为碳原子数4以上、10以下的烯化氧的例子,举例具有含有碳原子的取代基的氧杂环丁烷开环而成的烷基氧杂环丁烷、四氢呋喃开环而成的氧杂环戊烷等。其中,从疏水性和相溶性或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平衡的观点看,特别理想的是氧杂环戊烷。
又,从降低结晶化的观点看,也可以使用氧杂环戊烷与新戊二醇共聚而成的烯化氧。
烯化氧的量相对于整个环氧化合物(B1),通常在10重量%以上,优选在50重量%以上的范围。烯化氧的量少的话,基质的Tg过高,有时记录速度降低。另一方面,其上限没有特别的限制,为不足100%。
满足上述条件的环氧化合物(B1)可以用公知的方法合成。一般可使用具有碳原子数在4以上的烯化氧链的二元醇和表氯醇进行合成。
环氧化合物(B1)的数均分子量优选200以上、50,000以下,更优选300以上、20,000以下,更优选300以上、10,000以下。分子量过小的话,基质的硬度过高,有时记录速度下降。另一方面,分子量过大的话,则基质的硬度过小,有时记录内容消失。
<I-2-2.硬化剂(B2)>
树脂基质(B)所使用的硬化剂(B2)只要是具有与环氧基反应的官能团的化合物即可,其种类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从公知的化合物中进行适当地选择。
作为硬化剂(B2)的例子,举例有多官能苯酚类、胺类、酸酐、硫醇类、阴离子聚合引发剂、阳离子聚合引发剂等。
作为多官能苯酚例子,举例有双苯酚、(线型)酚醛树脂型的苯酚树脂、可溶酚醛树脂型的苯酚树脂等。
作为胺类,可以使用含有伯胺基或仲胺基的胺类。作为这样的胺类的例子,举例有乙二胺、二亚乙基三胺等或其衍生物等的脂肪族聚胺;异佛尔酮二胺、薄荷烷二胺、N-氨基乙基哌啶等或其衍生物等的脂环族聚胺;芳香族聚胺、聚酰胺、咪唑化合物等。
作为脂环族聚胺的例子,举例有异佛尔酮二胺、薄荷烷二胺、N-氨基乙基哌啶等或其衍生物等。作为芳香族聚胺的例子,举例有间苯二甲基二胺、二氨基二苯基甲烷等或其衍生物。作为聚酰胺的例子,举例有二聚体酸等的二羧酸和上述的聚胺的缩合品等。作为咪唑化合物的例子,举例有咪唑、2-甲基咪唑等或其衍生物等。作为其他聚胺的例子,举例有双氰胺、己二酸二酰肼等。
作为酸酐的例子,举例有一官能性的酸酐有邻苯二甲酸酐、四氢邻苯二甲酸酐等或其衍生物等、二官能性的酸酐等有苯均四酸酐、二苯甲酮四羧酸酐或其衍生物等。
作为硫醇类的具体例子,举例有1,3-丁烷二硫醇、1,4-丁烷二硫醇、2,3-丁烷二硫醇、1,2-苯二硫醇、1,3-苯二硫醇、1,4-苯二硫醇、1,10-癸烷二硫醇、1,2-乙烷二硫醇、1,6-己烷二硫醇、1,9-壬烷二硫醇等、或EpomateQX10(日本环氧树脂公司制造)、EpomateQX11(日本环氧树脂公司制造)等的二硫醇;蒂奥科尔(Toray Fine Chemicals公司制造)、capcure3-800(日本环氧树脂公司制造)、epicure QX40(日本环氧树脂公司制造)等的聚硫醇等的硫醇化合物。其中,epomate QX10、epomateQX11、capcure 3-800、epicure QX40等的市场上销售的速硬化性聚硫醇适合使用。
阴离子聚合引发剂通过热或活性能量线照射而产生阴离子,例子举例有胺类等。作为胺类的例子,举例有二甲基苯甲基胺、二甲基氨基甲基苯酚、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烯-7等的含氨基化合物及它们的衍生物;咪唑、2-甲基咪唑、2-乙基-4-甲基咪唑等的咪唑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等。
阳离子聚合引发剂通过热或活性能量线照射而产生阳离子,例子举例有芳香族鎓盐等。作为具体例子,举例有由阴离子成分和芳香族阳离子成分构成的化合物,该阴离子成分为SbF6-、BF4-、AsF6-、PF6-、CF3SO3-、B(C6F5)4-等,该芳香族阳离子成分含有碘、硫、氮、磷等的原子。其中,优选二芳基碘鎓盐、三芳基锍盐等。还有,三新化学株式会社制造的San-Aid SI系列也适于作为阳离子聚合引发剂使用。
尤其,硬化剂(B2)理想的是选自胺类、酸酐、硫醇类、阴离子聚合引发剂及阳离子聚合引发剂中的至少一种。这是因为他们的固化速度大,因此基质的生产率优良。
在硬化剂(B2)的使用量分硬化剂(B2)是阴离子引发剂或阳离子引发剂的情况和除了这些以外的情况而不同。
硬化剂(B2)是阴离子引发剂或阳离子引发剂之外(胺类、酸酐、硫醇类等)的化合物时,其使用量以相对于环氧基的摩尔数的比例通常为0.1当量以上,尤其理想的是在0.7当量以上,又通常在2.0当量以下,尤其理想的是在1.5当量以下的范围。硬化剂的使用量无论过少还是过多,都存在未反应的官能团数多而损害保存稳定性的情况。
另一方面,硬化剂(B2)是阴离子引发剂或阳离子引发剂时,其使用量以相对于树脂基质(B)的比例通常为0.001重量%以上,尤其理想的是在0.01重量%以上,又通常在50重量%以下,尤其理想的是在10重量%以下的范围。硬化剂的使用量过少的话,则存在因引发剂的浓度过低而聚合反应过于费时的情况。另一方面,硬化剂的使用量过多的话,存在聚合反应不发生连续的开环反应的情况。
还有,对于上述例示的各种硬化剂,可以单独使用任意一种,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以任意的组合及比例。并用两种以上的硬化剂时,它们的总量要满足上述范围。
又,关于咪唑化合物,既可作为阴离子引发剂起作用,也可作为胺类起作用。也就是,使用咪唑化合物的量在阴离子引发剂理想的范围的话,则发挥阴离子引发剂的作用,若使用的量在胺类理想的范围的话,则发挥胺类的作用。因此,考虑这一点,根据目的即功能,选择使用量即可。
<I-2-3.其他>
在本实施方式中,只要不违反本发明的宗旨,树脂基质(B)中除了上述的环氧化合物(B1)及硬化剂(B2)之外,也可以含有其它的成分。
例如,根据需要,可以在树脂基质(B)中混合各种添加剂。作为添加剂的例子,举例有硬化促进剂。
作为硬化促进剂的例子,举例有苯甲基二甲基胺等的叔胺类;2-乙基-4-甲基咪唑等的咪唑类;三苯基磷化氢等的叔磷化氢类;四丁基溴化鏻等的季鏻盐类;四甲基溴化铵等的季铵盐类等。对于这些硬化促进剂,可以单独使用任意一种,也可以以任意的组合及比例并用两种以上。
硬化促进剂的使用量以相对于树脂基质(B)的比例通常为0.0001重量%以上,尤其理想的是在0.001重量%以上,又通常在10重量%以下,尤其理想的是在5重量%以下的范围。硬化促进剂的使用量过少的话,存在硬化过于费时的情况。另一方面,固化促进剂的使用量过多的话,存在对硬化反应的控制变得困难的情况。又,并用两种以上的硬化促进剂时,它们的总量要满足上述范围。
[I-3.其它的树脂基质]
在本实施方式中,树脂基质(A)可以使用除具有-(C=O)O-基及/或-O(C=O)O-基的多元醇(A2)之外的其它的多元醇。
作为这样的其它的多元醇,举例有例如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1,4-丁二醇、聚-1,5-戊二醇、聚-3-甲基-1,5-戊二醇、聚-1,6-己二醇、聚新戊二醇、二乙二醇、聚-1,4-环己二醇、聚-1,4-环己烷二甲醇、聚癸二醇、聚四亚甲基二醇等的多元醇。
又,在本实施方式中,环氧化合物(B1)具有碳原子数4以上、10以下的烯化氧,1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的环氧基,树脂基质(B)中可以使用除了环氧化合物(B1)之外的其它的环氧化合物。
此时,需要更加注意,不要使记录层的吸湿率变高。对此有效的是,尽量降低记录层所含有的羟基、异氰酸酯基、聚氨酯键、尿素键等的亲水性官能团的浓度,或者在记录层形成用组合物中导入疏水性的添加剂等。
作为降低树脂基质中的亲水性官能团浓度的对策,举例有例如,使用比较高分子量的聚异氰酸酯、多元醇的方法;使用聚异氰酸酯、多元醇等中所含的反应性官能团的数量少的物质;或者尽量降低未反应的羟基或异氰酸酯基的方法等。
这种情况下,希望记录层中亲水性官能团浓度是,每1g的记录层重量为0.5毫当量~50毫当量,理想的是1毫当量~25毫当量,更理想的是1毫当量~20毫当量的范围。
[I-4.光活性化合物(C)]
对于本实施方式的体积全息记录层形成用组合物中所使用的光活性化合物(C)的种类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从公知的化合物中进行适当地选择。通常使用具有聚合性的单体。
作为聚合性单体的例子,举例有阳离子聚合性单体、阴离子聚合性单体、自由基聚合性单体等。
<I-4-1.阳离子聚合性单体>
作为阳离子聚合性单体的例子,可以举例有(1)具有环氧乙烷环的化合物、(2)苯乙烯及其衍生物、(3)乙烯基萘及其衍生物、(4)乙烯基醚类、(5)N-乙烯基化合物、(6)具有氧杂环丁烷环的化合物等。
尤其,理想的是使用至少具有氧杂环丁烷环的化合物,进一步理想的是使用具有氧杂环丁烷环的化合物的同时,使用具有环氧乙烷环的化合物。
作为(1)具有环氧乙烷环的化合物,可以举例有1分子内含有2个以上的环氧乙烷环的预聚合物。作为这样的预聚合物的例子,举例有脂环式聚环氧类、多价酸的聚缩水甘油酯类、多价醇的聚缩水甘油醚类、聚羟基亚烷基二醇的聚缩水甘油醚类、芳香族多元醇的聚缩水甘油醚类、芳香族多元醇的聚缩水甘油醚类的加氢化合物类、聚氨酯聚环氧化合物及环氧化聚丁二烯类等。对于这些预聚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任意一种,也可以以任意的组合及比例并用两种以上。
作为(2)苯乙烯及其衍生物的例子,举例有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对甲氧基苯乙烯、β-甲基苯乙烯、对甲基-β-甲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对甲氧基-β-甲基苯乙烯、二乙烯基苯等。
作为(3)乙烯基萘及其衍生物的例子,举例有1-乙烯基萘、α-甲基-1-乙烯基萘、β-甲基-1-乙烯基萘、4-甲基-1-乙烯基萘、4-甲氧基-1-乙烯基萘等。
作为(4)乙烯基醚类的例子,举例有异丁基醚、乙基乙烯基醚、苯基乙烯基醚、对甲基苯基乙烯基醚、对甲氧基苯基乙烯基醚、α-甲基苯基乙烯基醚、β-甲基异丁基乙烯基醚、β-氯异丁基乙烯基醚等。
作为(5)N-乙烯基化合物的例子,举例有N-乙烯基咔唑、N-乙烯基吡咯烷酮、N-乙烯基吲哚、N-乙烯基吡咯、N-乙烯基吩噻嗪、N-乙烯基乙酰苯胺、N-乙烯基乙基乙酰胺、N-乙烯基琥珀酰亚胺基、N-乙烯基酞酰亚胺、N-乙烯基己内酰胺、N-乙烯基咪唑等。
作为(6)具有氧杂环丁烷环的化合物的例子,举例有例如日本专利特开2001-220526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开2001-310937号公报等中记载的公知的各种氧杂环丁烷化合物。
对于上述例示的阳离子聚合性单体,可以单独使用任意一种,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以任意的组合及比例。
<I-4-2.阴离子聚合性单体>
作为阴离子聚合性单体的例子,举例有烃单体、极性单体等。作为烃单体的例子,举例有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丁二烯、异戊二烯、乙烯基吡啶、乙烯基蒽及它们的衍生物等。
作为极性单体的例子,举例有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等的甲基丙烯酸酯类;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等的丙烯酸酯类;甲基乙烯基甲酮、异丙基乙烯基甲酮、环己基乙烯基甲酮、苯基乙烯基甲酮等的乙烯基甲酮类;甲基异丙烯基甲酮、苯基异丙烯基甲酮等的异丙烯基甲酮类;丙烯腈、丙烯酰胺、硝基乙烯、丙二酸亚甲酯、丙烯酸氰基酯、偏二氰乙烯等的其它极性单体等。
对于上述例示的阴离子聚合性单体,可以单独使用任意一种,也可以以任意的组合及比例并用两种以上。
<I-4-3.自由基聚合性单体>
自由基聚合性单体是指1分子中具有1个以上的乙烯性不饱和双键的化合物,作为例子举例有(甲基)丙烯酸酯类、(甲基)丙烯酰胺类、乙烯酯类、苯乙烯类等。
作为(甲基)丙烯酸酯类的例子,举例有(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或异)丙酯、(甲基)丙烯酸(正、异、仲或叔)丁酯、(甲基)丙烯酸戊酯、(甲基)丙烯酸金刚烷基酯、(甲基)丙烯酸氯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戊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烯丙酯、三羟甲基丙烷单(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单(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苯甲酯、(甲基)丙烯酸甲氧基苯甲酯、(甲基)丙烯酸氯苯甲酯、(甲基)丙烯酸羟基苯甲酯、(甲基)丙烯酸羟基苯乙酯、(甲基)丙烯酸二羟基苯乙酯、(甲基)丙烯酸糠酯、(甲基)丙烯酸四氢糠酯、(甲基)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羟基苯酯、(甲基)丙烯酸氯苯酯、(甲基)丙烯酸氨磺酰苯酯、(甲基)丙烯酸2-苯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苯基碳酰氧基)乙酯、苯酚EO改性丙烯酸酯、仲枯基苯酚EO改性丙烯酸酯、壬基苯酚EO改性丙烯酸酯、N-丙烯酰氧基乙基六氢酞酰亚胺、双苯酚FEO改性二丙烯酸酯、双苯酚AEO改性二丙烯酸酯、丙烯酸三溴苯酯、丙烯酸二环戊烯基氧基乙酯、丙烯酸二环戊酯、三环癸烷二羟甲基二丙烯酸酯、双苯氧基乙醇芴二丙烯酸酯等。
作为(甲基)丙烯酰胺类的例子,举例有(甲基)丙烯酰胺、N-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乙基(甲基)丙烯酰胺、N-丙基(甲基)丙烯酰胺、N-丁基(甲基)丙烯酰胺、N-苯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羟基乙基(甲基)丙烯酰胺、N-苯基(甲基)丙烯酰胺、N-甲苯基(甲基)丙烯酰胺、N-(羟基苯基)(甲基)丙烯酰胺、N-(氨磺酰苯基)(甲基)丙烯酰胺、N-(苯基磺酰)(甲基)丙烯酰胺、N-(甲苯基磺酰)(甲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甲基-N-苯基(甲基)丙烯酰胺、N-羟乙基-N-甲基(甲基)丙烯酰胺等。
作为乙烯酯类的例子,举例有乙酸乙烯酯、丁酸乙烯酯、苯甲酸乙烯酯、安息香酸乙烯酯、叔丁基安息香酸乙烯酯、氯安息香酸乙烯酯、4-乙氧基安息香酸乙烯酯、4-乙基安息香酸乙烯酯、4-甲基安息香酸乙烯酯、3-甲基安息香酸乙烯酯、2-甲基安息香酸乙烯酯、4-苯基安息香酸乙烯酯、特戊酸乙烯酯等。
作为苯乙烯类的例子,举例有苯乙烯、对乙酰基苯乙烯、对苯甲酰苯乙烯、2-丁氧基甲基苯乙烯、4-丁基苯乙烯、4-叔丁基苯乙烯、4-叔丁基苯乙烯、2-氯苯乙烯、3-氯苯乙烯、4-氯苯乙烯、二氯苯乙烯、2,4-二异丙基苯乙烯、二甲基苯乙烯、对乙氧基苯乙烯、2-乙基苯乙烯、2-甲氧基苯乙烯、4-甲氧基苯乙烯、2-甲基苯乙烯、3-甲基苯乙烯、4-甲基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对苯氧基苯乙烯、对苯基苯乙烯等。
对于上述例示的自由基聚合性单体,可以单独使用任意一种,也可以以任意的组合及比例并用两种以上。
<I-4-4.其它>
对于上述例示的阳离子聚合性单体、阴离子聚合性单体、自由基聚合性单体,可以使用任意一种,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但是,出于不易阻碍形成基质的树脂的反应的理由,作为光活性化合物(C),理想的是使用自由基聚合性单体。
[I-5.构成成分的混合比]
对于形成树脂基质(A)的异氰酸酯(A1)和多元醇(A2)的NCO/OH比没有特别的限制。理想的是使其成当量地进行反应。在这里,NCO是异氰酸酯基浓度。OH是羟基浓度。
又,光活性化合物(C)相对于树脂基质(A)及/或树脂基质(B)100重量份在0.5重量份以上、100重量份以下,尤其理想的是在1重量份以上、50重量份以下。光活性化合物的使用量过少的话,则存在折射率的变化小而记录效率低的情况。另一方面,光活性化合物的使用量过多的话,则存在下述情况,即未反应的光活性化合物较多剩余,成为作成记录材料时渗出的原因。
<I-6.其他的成分>
只要不违反本发明的宗旨,在本实施方式中的体积全息记录层形成用组合物除了含有上述树脂基质(A)、树脂基质(B)及光活性化合物(C)之外,还可以含有其它的成分。
例如,在本实施方式的体积全息记录材料用组合物中,根据控制敏化体的激发波长或激发能量、控制反应、改良特性等的需要,可以混合任意的添加剂。作为添加剂的例子,举例有以下的化合物。
作为控制敏化体的激发的化合物的例子,举例有敏化辅助剂等。
作为用于控制反应的化合物的例子,举例有聚合引发剂、链转移剂、聚合抑制剂、相溶化剂、反应辅助剂等。
作为其它的改良特性所需要的添加剂的例子,举例有分散剂、消泡剂、增塑剂、防腐剂、稳定剂、抗氧剂等。
对于这些添加剂,可以单独使用任意一种,也可以以任意的组合及比例并用两种以上。
添加剂的使用量以相对于本发明的体积全息记录层形成用组合物的比例通常为0.001重量%以上,尤其理想的是在0.01重量%以上,又通常在30重量%以下,尤其理想的是在10重量%以下的范围。并用两种以上的添加剂时,它们的总量要满足上述范围。
尤其,光活性化合物(C)是自由基聚合性单体时特别适合的添加剂的例子举例有聚合引发剂及敏化剂。下面,对此进行详细地叙述。
<I-6-1.聚合引发剂>
聚合引发剂可使用公知的光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任意一种。作为例子,使用偶氮系化合物、叠氮系化合物、有机过氧化物、有机硼酸盐、鎓盐类、双咪唑衍生物、二茂钛化合物、碘鎓盐类、有机硫醇化合物、卤代烃衍生物等。对于这些,可以单独使用任意一种,也可以以任意的组合及比例并用两种以上。尤其,作为聚合引发剂,出于在可见光区域发生聚合反应的理由,理想的是二茂钛化合物、酰基氧化膦化合物等。
聚合引发剂使用二茂钛化合物时,对其种类没有特别的限定,但例如可以从日本专利特开昭59-152396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开昭61-151197号公报所记载的各种二茂钛化合物中适当地选择使用。
作为二茂钛化合物的具体例子,举例有二环戊二烯炔烃基-Ti-二氯化物、二环戊二烯炔烃基-Ti-双苯基、二环戊二烯炔烃基-Ti-双-2,3,4,5,6-五氟苯-1-某基、二环戊二烯炔烃基-Ti-双-2,3,5,6-四氟苯-1-某基、二环戊二烯炔烃基-Ti-双-2,4,6-三氟苯-1-某基、二环戊二烯炔烃基-Ti-双-2,6-二氟苯-1-某基、二环戊二烯炔烃基-Ti-双-2,4-二氟苯-1-某基、二甲基环戊二烯炔烃基-Ti-双-2,3,4,5,6-五氟苯-1-某基、二甲基环戊二烯炔烃基-Ti-双-2,3,5,6-四氟苯-1-某基、二甲基环戊二烯炔烃基-Ti-双-2,6-二氟苯-1-某基、二环戊二烯炔烃基-Ti-双-2,6-二氟-3-(吡咯-1-某基)-苯-1-某基等。
尤其,二环戊二烯炔烃基-Ti-双-2,6-二氟-3-(吡咯-1-某基)-苯-1-某基因为在大约550nm附近为止都有吸收,所以光源可以使用氩气离子激光(488nm)或FD-Nd/YAG激光(532nm),因其通用性高,可作为聚合引发剂使用理想。
酰基氧化膦化合物的具体例子举例有1分子中只具有一处由光引起的开裂点的单官能引发剂、1分子中具有两处由光引起的开裂点的二官能性引发剂。
这样的单官能引发剂举例有如三苯基氧化膦、2,4,6-三甲基苯甲酰-二苯基氧化膦、2,6-二氯苯甲酰-二苯基氧化膦等。
二官能性引发剂举例有如双(2,4,6-三甲基苯甲酰)-苯基氧化膦、双(2,6-二甲氧基苯甲酰)-2,4,4-三甲基戊基氧化膦、双(2,6-二氯苯甲酰)-4-丙基苯基氧化膦、双(2,6-二氯苯甲酰)-2,5-二甲基苯基氧化膦等。对于上述各种聚合引发剂,可以单独使用任意一种,也可以以任意的组合及比例并用两种以上。
聚合引发剂的使用量以相对于体积全息记录材料用组合物的全部固态成分的比例理想的是,通常在0.1重量%以上,尤其在0.5重量%以上,又通常在10重量%以下,尤其在5重量%以下的范围。聚合引发剂的使用量过少,则存在下述情况,即由于自由基产生的量变少,而使光聚合的速度变慢,全息记录灵敏度变低。另一方面,聚合引发剂的使用量过多,则存在下述情况,即通过光照射产生的自由基彼此之间再键合,产生不均化,而对光聚合的贡献变少,仍然减低了全息记录灵敏度。并用两种以上的聚合引发剂时,它们的总量要满足上述范围。
<I-6-2.敏化剂>
敏化剂可以从公知的各种敏化剂中任意选择进行使用。对于敏化剂,根据记录所使用的激光的波长,适当地选择使用的引发剂的种类。
使用绿色激光系时,作为理想的敏化剂的具体例子,举例有日本专利特开平5-241338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开平2-69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公平2-55446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公平2-30321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开平6-116313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开昭47-2528号公报等所记载的化合物。
使用蓝色激光系时,举例有日本专利特开2000-10277号公报,日本专利特愿2002-362326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开2004-198446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开2004-252421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开2004-212958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开2002-169282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开2004-191938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开2002-268239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开2005-162415号公报等所记载的化合物。对于上述例示的各种敏化剂,可以单独使用任意一种,也可以以任意的组合及比例并用两种以上。
又,一般作为敏化剂,为了吸收可见及紫外的激光,使用如上所述的色素等的有色化合物的情况多,但最终的全息光记录介质要求无色透明性时,敏化剂理想的是使用花青苷系色素。
由于花青苷系色素一般通过光容易分解,进行后曝光,即通过在室内光或太阳光下放置数小时到数日,体积全息记录材料中的花青苷系色素被分解而在可见区域没有吸收,从而得到无色透明的全息光记录介质。
敏化剂的量需要根据含有本发明的体积全息记录材料的层的厚度进行增减,但以相对于聚合引发剂的比例理想的是,通常为0.01重量%以上,尤其理想的是在0.1重量%以上,又通常在10重量%以下,尤其理想的是在5重量%以下的范围。敏化剂的使用量过少的话,则存在以下的情况,即引发剂效率下降,记录需要很多的时间。另一方面,敏化剂的使用量过多的话,则存在以下情况,即记录或再生使用的光的吸收变大,光不易到达深度方向。并用两种以上的敏化剂时,它们的总量要满足上述范围。
<I-6-3.其它添加剂>
作为上述之外的添加剂,也可以混合为了提高反应效率或调整记录层物性而添加的增塑剂等、以及混合用于控制记录层的吸水率等的添加剂等。
作为增塑剂的例子,举例有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邻苯二甲酸十一烷酯等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己二酸双(2-乙基己基)酯、己二酸二异壬酯、己二酸二正丁酯等的己二酸酯类;癸二酸二辛酯、癸二酸二丁酯等的癸二酸酯类;磷酸三甲苯酯等的磷酸酯类;乙酰基柠檬酸三丁酯等的柠檬酸酯类;偏苯三酸三辛酯等的偏苯三酸酯类;环氧化大豆油、氯化石蜡、乙酰氧基甲氧基丙烷等的烷氧化(聚)亚烷基二醇酯;二甲氧基聚乙二醇等的末端烷氧化聚亚烷基二醇等。
作为降低吸水率用的添加剂,理想的是具有疏水性结构的化合物。作为这样的例子,举例有如以1H-全氟癸烷、全氟十二碳烷、全氟庚烷、1H-全氟庚烷、全氟己烷、1H-全氟己烷、全氟辛烷、全氟-2,11-二甲基十二碳烷、全氟-2,7-二甲基辛烷、全氟-3,7-二甲基辛酸、全氟十氢萘、全氟-1,10-癸烷二羧酸等的全氟化合物为代表的含氟化合物;聚醚改性聚硅氧烷、甲基苯乙烯基改性聚硅氧烷、烷基改性聚硅氧烷、脂肪酸酯改性聚硅氧烷、烷氧改性聚硅氧烷、氟改性聚硅氧烷等的聚硅氧烷化合物、氨基苯基改性聚硅氧烷等的聚硅氧烷化合物等。
这些添加剂的使用量在以下的范围使用,即以相对于体积全息记录层形成用组合物的全部固态成分的比例通常为0.01重量%以上、50重量%以下,理想的是在0.05重量%以上、20重量%以下的范围。添加量过少的话,存在吸水率不会充分降低的可能性。添加量若过多,则存在记录层的透明性降低、或添加剂渗出变显著的倾向。
<I-7.其它>
本实施方式的体积全息记录层形成用组合物用于体积全息记录材料的用途。据此,可以有效地活用本实施方式的体积全息记录层形成用组合物具有的特性(例如吸湿性低,保存稳定性优良,相溶性优良等的特性)。以下,将使用本实施方式的体积全息记录层形成用组合物的体积全息记录材料称作“本实施方式的体积全息记录材料”。
本实施方式的体积全息记录材料可以只由本实施方式的体积全息记录层形成用组合物构成,也可以含有其它成分。对其它的成分没有特别的限制,作为例子举例有光分散剂、色材等的各种添加剂。其它成分的含量为任意,只要在不显著地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
[II.体积全息光记录介质]
本实施方式的体积全息光记录介质至少具有透明基板和由含有合成树脂而构成的记录层构成。对本实施方式的体积全息光记录介质中的其它的具体构成没有限制,为任意。下面,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体积全息光记录介质(有时称其为“本实施方式的光记录介质)进行详细地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体积全息光记录介质至少具有透明基板和记录层而构成,该记录层使用上述的本实施方式中的体积全息记录材料而形成。还有,本实施方式的光记录介质根据需要具有其它层而构成。
[II-1.记录层]
记录层是记录信息的层。信息通常作为全息被记录。对于记录层的厚度没有特别的限制,考虑记录方法等适当地确定即可,一般通常在1μm以上,优选在10μm以上,又通常在1cm以下,优选在2000μm以下的范围。记录层过厚的话,有时在光记录介质中进行多重记录时,各全息的选择性降低,多重记录的程度降低。又,记录层过薄的话,则难以均一地成形整个记录层,有时不易进行各全息的衍射效率均一且S/N比高的多重记录。
[II-2.透明基板]
通常,光记录介质具有透明基板,记录层或其它层层压在该透明基板上而构成光记录介质。
透明基板具有必要的强度以及耐久性即可,对其具体情况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任意的透明基板。具体地,对透明基板的形状没有限制,但通常形成为平板状或膜状。
作为透明基板的材料,举例有丙烯酸(アクリル)、聚对苯二酸乙二酯、聚萘甲酸乙二酯、聚碳酸酯、聚乙烯、聚丙烯、非晶形聚烯、聚苯乙烯、醋酸纤维素等的有机材料;玻璃、硅、石英等的无机材料。其中,理想的是聚碳酸酯、丙烯酸、聚酯、非晶形聚烯、玻璃等,尤其更理想的是聚碳酸酯、丙烯酸、非晶形聚烯、玻璃。
还有,可以在透明基板上涂覆金、银、铝等的金属或氟化镁、氧化锆等的电介质。
对透明基板的厚度没有特别的限制,但通常理想的是在0.1mm以上、1mm以下的范围。透明基板过薄的话,则有时光记录介质的机械强度不够,基板翘曲,过厚的话,则有时光的透过量减少,成本进一步提高。
又,可以对透明基板的表面进行表面处理。该表面处理通常是为了提高透明基板和记录层之间的粘结性而做的。作为表面处理的例子举例有在透明基板进行电晕处理,或者在透明基板上预先形成涂覆底层。在这里,作为涂覆底层的组合物,举例有卤化苯酚或部分水解的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聚氨酯树脂等。
进一步,出于除了提高粘结性之外的目的也可以进行表面处理。作为例子,举例有如形成原材料为金、银、铝等的金属的反射涂层的反射涂层处理;形成氟化镁或氧化锆等的电介质层的电介质涂层处理等。又,这些层可以单层形成,也可以形成2层以上。
又,可以出于控制基板的气体或水分的透过性的目的来设置这些表面处理。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降低记录层的吸水率,提高介质的保存稳定性等,但通过使夹着记录层的透明基板也具有抑制气体或水分的透过性的功能,可进一步提高介质的可靠性。
又,透明基板可以只设置在本实施方式的光记录介质的记录层的上侧及下侧的任何一侧,也可以设置在两侧。
在记录层的一侧或两侧具有透明基板的光记录介质,可记录透过型或反射型的全息。又,使用一侧具有反射特性的透明基板时,可记录反射型的全息。
还可以在透明基板设置数据地址用的图案形成。对于图案形成方法没有限制,例如可在透明基板本身形成凹凸,也可以在反射层(后述)形成图案,也可以通过组合上述方法形成。
[II-3.其它层]
本实施方式的光记录介质中除了设置上述的记录层以及透明基板之外,还可以设置其它层。作为其他层的例子,举例有保护层、反射层、防止反射层(防止反射膜)等。
保护层是用于防止由氧或水分引起的灵敏度下降或保存稳定性的恶化等的不良影响的层。对保护层的具体构成没有限制,可任意应用公知的物质。例如,可以形成由水溶性聚合物、有机/无机材料等构成的层作为保护层。
又,在光记录介质的结构为反射型时,形成反射层。反射型的光记录介质的情况,反射层可以形成在透明基板与记录层之间,也可以形成在透明基板的外侧面,但通常理想的是在透明基板和记录层之间。
进一步,无论是透过型还是反射型的光记录介质,可以在物体光及读出光入射及出射侧或者在记录层和透明基板之间设置防止反射膜。防止反射膜的作用是提高光的利用效率,并且抑制双重图像的产生。
[II-4.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
对本实施方式的体积全息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制,可用任意的方法进行制造。作为例子,可以将本实施方式的体积全息记录材料在没用溶剂的情况下涂布在透明基板上形成记录层来进行制造。此时,涂布方法可以使用任意的方法。举具体例子的话,有喷雾法、旋涂法、环棒式涂布(ワイヤ—バ—)法、浸渍法、空气刮板涂布法、辊式涂布法及刮刀涂布法、刮刀辊式涂布法等。
又,尤其在形成膜厚较厚的记录层时,也可以使用以下方法等形成记录层,即将本实施方式的体积全息记录材料放入模具而成型的方法;涂在脱模膜上再冲压模具的方法等。
又,也可以将上述的本实施方式的体积全息记录材料与溶剂混合,调制成涂布液,将该涂布液涂布在透明基板上,进行干燥,从而形成记录层。此时,涂布方法可以使用任意的方法。作为例子,举例有与上述涂布方法同样的方法。
又,对溶剂的种类没有特别的限制。通常,理想的是使用相对于使用成分具有充分的溶解度的、给予良好的涂膜性且不侵害透明基板的溶剂。
举溶剂的例子的话,举例有丙酮、甲基乙基甲酮、甲基异丁基甲酮、环己酮、甲基戊基甲酮等的酮系溶剂;甲苯、二甲苯等的芳香族系溶剂;甲醇、乙醇、1-丙醇、正丁醇等的醇系溶剂;二丙酮醇、3-羟基-3-甲基-2-丁酮等的乙酮醇系溶剂;四氢呋喃、二噁烷等的醚系溶剂;二氯甲烷、二氯乙烷、氯仿等的卤素系溶剂;甲基溶纤剂、乙基溶纤剂、丁基溶纤剂、甲基溶纤剂乙酸酯、乙基溶纤剂乙酸酯等的溶纤剂系溶剂;丙二醇单甲基醚、丙二醇单乙基醚、丙二醇单丁基醚、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等的丙二醇系溶剂;醋酸乙酯、醋酸丁酯、醋酸戊酯、醋酸丁酯的酯系溶剂;四氟丙醇、八氟戊醇、六氟丁醇等的全氟烷基醇系溶剂;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亚砜等的高极性溶剂;正己烷、正辛烷等的链状烃系溶剂;环己烷、甲基环己烷等的环状烃系溶剂;或它们的混合溶剂等。
又,对于这些溶剂,可以单独使用任意一种,也可以以任意的组合及比例并用两种以上。
又,对溶剂的使用量也没有特别的限制。其中,从涂布效率或处理性等方面考虑,理想的是调整溶剂的使用量,使得涂布液的固态成分浓度在1重量%以上、1,000重量%以下左右。
进一步,本实施方式的体积全息记录材料中挥发性成分少的场合,可以将本实施方式的体积全息记录材料通过例如注射模塑成形法或热压法等进行成形制造。此时,在成形体具有充分的厚度、刚性、强度等的情况下,可以将该成形体直接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光记录介质。
又,通过将上述的树脂基质(A)或树脂基质(B)成形为所期望的形状之后,使光活性化合物(C)或其它添加剂等浸渍,制作由本发明的体积全息记录材料构成的记录层。
按照上述的顺序制造的本实施方式的光记录介质可以获得独立型厚片或磁盘的形态,可以用于三元图象显示装置、衍射光学元件、大容量内存等的用途。
[II-5.记录·再生方法]
对本实施方式的光记录介质进行写入(记录)及读取(再生)信息都是通过光的照射进行。
首先,记录信息时,将可使光活性化合物(C)产生化学变化例如光活性化合物(C)是聚合性单体时,可使其聚合及发生浓度变化的光,作为物体光使用。
尤其,在本实施方式的光记录介质中,由于将信息作为体积全息进行记录,所以要使物体光和参照光一起对记录层进行照射,使物体光和参照光在记录层中进行干涉。由此,该干涉光使记录层内的光活性化合物(C)发生变化(例如,光活性化合物(C)是聚合性单体时,可使其聚合及浓度变化),结果干涉条纹使在记录层内产生折射率差,通过上述记录层内所记录的干涉条纹,被作为全息记录在记录层。
另一方面,将记录在记录层的体积全息再生时,将规定的再生光(通常为参照光)照射在记录层。被照射的再生光根据上述干涉条纹产生衍射。因为该衍射光含有与上述记录层同样的信息,因此通过适当的检测手段读取上述衍射光,可以进行记录在记录层上的信息的再生。
又,对物体光、再生光及参照光的波长区域根据各自的用途任意选择,可见光区域、紫外区域都可以。这些光中,作为合适的举例有红宝石、玻璃、Nd-YAG、Nd-YVO4等的固体激光;GaAs、InGaAs、GaN等的二极管激光;氦气-氖气、氩气、氪气、激元、CO2等的气体激光;具有色素的染料激光等的单色性和指向性优良的激光等。
又,对于物体光、再生光及参照光的照射量都没有限制,只要在可进行记录及再生的范围即可,其照射量任意。只是,照射量极少的话,光活性化合物(C)的化学变化过于不完全,恐怕记录层的耐热性、机械特性不充分地显现,反之特别多的话,记录层的成分(本发明的体积全息记录材料)恐怕发生劣化。
因此,物体光、再生光以及参照光根据形成记录层所使用的本发明的体积全息记录材的组成、聚合引发剂的种类以及混合量等,通常在0.1J/cm2以上、20J/cm2以下的范围进行照射。
实施例
接着,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具体的说明,但本发明不是限定于以下的实施例的记载,只要不超出本发明的要点即可。又,以下记载中的“份”只要没有特别说明,都是指重量份。
[实施例1]
称取作为聚异氰酸酯(A1)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3聚体与2-乙基己醇加成得到的化合物(异氰酸酯基含量20.8%)5.25g、作为光活性化合物(C)的仲枯基苯酚EO改性丙烯酸酯1.11g、作为光聚合引发剂的双(η5-2,4-环戊二烯-1-某基)-双(2,6-二氟-3-(1H-吡咯-1某基)-苯基)钛0.056g,放入样品瓶1中,搅拌直到各成分溶解。
接着,称取作为多元醇(A2)的分子量500的聚己内酯三醇4.75g、二辛基锡二月桂酸酯0.004g,放入样品瓶2中,搅拌直到各成分溶解。
然后,将样品瓶1及样品瓶2放入玻璃钟罩中,在真空下脱气3小时之后,将样品瓶1及样品瓶2的液体混合在一起搅拌混合,在玻璃钟罩中在真空下脱气数分钟。
接着,玻璃载片的两侧端放着作为隔板的厚度500μm的特氟隆(注册商标)薄片,将真空脱气的液体流入该玻璃片之上,再在其上覆盖玻璃片,用夹钳固定周边,在60℃下加热15小时制作记录层。还有,全息记录用绿色激光进行。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一样,称取作为聚异氰酸酯(A1)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3聚体与2-乙基己醇加成得到的化合物(异氰酸酯基含量20.8%)5.19g、作为光活性化合物(C)的双酚FEO改性(n=2)二丙烯酸酯1.67g、作为光聚合引发剂的双(η5-2,4-环戊二烯-1-某基)-双(2,6-二氟-3-(1H-吡咯-1某基)-苯基)钛0.083g,放入样品瓶1中,搅拌直到各成分溶解。
又,称取作为多元醇(A2)的分子量800的聚碳酸酯二元醇9.81g、二辛基锡二月桂酸酯0.003g,放入样品瓶2中,搅拌直到各成分溶解。
接着,进行与实施例1一样的操作制作记录层。又,全息记录用绿色激光进行。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一样,称取作为聚异氰酸酯(A1)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2.18g、作为光活性化合物(C)的双苯氧基乙醇芴二丙烯酸酯1.11g、作为光聚合引发剂的双(η5-2,4-环戊二烯-1-某基)-双(2,6-二氟-3-(1H-吡咯-1某基)-苯基)钛0.056g,放入样品瓶1中,搅拌直到各成分溶解。
又,称取作为多元醇(A2)的分子量500的聚己内酯三醇4.50g、二辛基锡二月桂酸酯0.002g,放入样品瓶2中,搅拌直到各成分溶解。
接着,进行与实施例1一样的操作制作记录层。又,全息记录用绿色激光进行。
[实施例4]
与实施例1一样,称取作为聚异氰酸酯(A1)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3聚体与2-乙基己醇加成得到的化合物(异氰酸酯基含量20.8%)5.25g、作为光活性化合物(C)的丙烯酸三溴苯酯1.11g、作为光聚合引发剂的双(2,4,6-三甲基苯甲酰)-苯基氧化膦0.056g,放入样品瓶1中,搅拌直到各成分溶解。
又,称取作为多元醇(A2)的分子量500的聚己内酯三醇4.75g、二辛基锡二月桂酸酯0.002g,放入样品瓶2中,搅拌直到各成分溶解。
接着,与实施例1一样地制作记录层。又,全息记录用蓝色激光进行。得到的记录层在波长405nm中的透过率为63%。
[实施例5]
称取作为聚异氰酸酯(A1)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3聚体与2-乙基己醇加成得到的化合物(异氰酸酯基含量20.8%)2.64g、作为光活性化合物(C)的N-乙烯基咔唑0.22g、作为光聚合引发剂的双(2,4,6-三甲基苯甲酰)-苯基氧化膦0.022g,放入样品瓶1中,搅拌直到各成分溶解。
又,称取作为多元醇(A2)的分子量1,000的三官能聚丙三醇(ポリプロピレントリオ—ル)4.36g、聚亚烷基二醇改性聚硅氧烷SS-2802(东丽·道康宁株式会社制造)0.31g、二辛基锡二月桂酸酯0.001g,放入样品瓶2中,搅拌直到各成分溶解。
接着,将样品瓶1及样品瓶2放入玻璃钟罩中,在真空下脱气3小时之后,将样品瓶1及样品瓶2的液体混合在一起搅拌混合,在玻璃钟罩中在真空下脱气数分钟。玻璃载片的两端放着作为隔板的厚度500μm的特氟隆(注册商标)薄片,将真空脱气的液体流入该玻璃片上,再在其上覆盖玻璃片,用夹钳固定周边,在60℃下加热15小时制作记录层。还有,全息记录用蓝色激光进行。得到的记录层在波长405nm中的透过率为62%。
[实施例6]
称取作为聚异氰酸酯(A1)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3聚体与2-乙基己醇加成得到的化合物(异氰酸酯基含量20.8%)1.44g、作为光活性化合物(C)的N-乙烯基咔唑0.155g、作为光聚合引发剂的双(2,4,6-三甲基苯甲酰)-苯基氧化膦0.015g,放入样品瓶1中,搅拌直到各成分溶解。
又,称取作为多元醇(A2)的分子量1,000的聚丙二醇(2官能)3.56g、二辛基锡二月桂酸酯0.002g,放入样品瓶2中,搅拌直到各成分溶解。
接着,与实施例1一样地制作记录层。又,全息记录用蓝色激光进行。
[实施例7]
称取作为1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的环氧基的环氧化合物(B1)的、使分子量1,000的聚四亚甲基二醇与表氯醇反应得到的环氧化合物10.0g、作为硬化剂(B2)的San-Aid SI-60(三新化学株式会社制造)0.10g、作为光活性化合物(C)的仲枯基苯酚EO改性(n≒1)丙烯酸酯1.11g、作为光聚合引发剂的双(2,4,6-三甲基苯甲酰)-苯基氧化膦0.056g,放入样品瓶1中,搅拌直到各成分溶解。
接着,玻璃载片的两端放着作为隔板的厚度500μm的特氟隆(注册商标)薄片,将混合的液体流入该玻璃片上,再在其上覆盖玻璃片,用夹钳固定周边,在60℃下加热15小时制作记录层。还有,全息记录用蓝色激光进行。
[比较例1]
与实施例1一样,称取作为聚异氰酸酯(A1)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3聚体与2-乙基己醇加成得到的化合物6.96g、作为光活性化合物(C)的仲枯基苯酚EO改性(n=1)丙烯酸酯1.67g、作为光聚合引发剂的双(η5-2,4-环戊二烯-1-某基)-双(2,6-二氟-3-(1H-吡咯-1某基)-苯基)钛0.083g,放入样品瓶1中,搅拌直到各成分溶解。
又,称取作为多元醇(A2)的分子量700的聚丙二醇骨架的三醇8.04g、二辛基锡二月桂酸酯0.008g,放入样品瓶2中,搅拌直到各成分溶解。
接着,与实施例1一样地制作记录层。又,全息记录用绿色激光进行。
[比较例2]
除了在样品瓶2中混合的化合物中不使用聚硅氧烷化合物SS-2802之外,其他与实施例5进行一样的操作,制作记录层。又,全息记录用蓝色激光进行。
[比较例3]
在实施例5进行的操作中,作为1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的环氧基的环氧化合物(B1)使用分子量1,000的聚四亚甲基二醇,在本比较例中用聚丙二醇代替该聚四亚甲基二醇,除此之外,其他与实施例5进行一样的操作,制作记录层。又,全息记录用蓝色激光进行。
<吸湿率>
在氟处理过的玻璃上的两端放着作为隔板的厚度500μm的特氟隆(注册商标)薄片,如上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流入组成液,再在其上覆盖玻璃片,用夹钳固定周边,在60℃下加热15小时制作记录层。将刚加热结束得到的记录层从玻璃上剥离下来,切断成5cm×5cm之后,迅速测定其重量(W1,在23℃、50%RH条件下测定)。在60℃、90%RH的环境下放置24小时,然后迅速测定其重量(W2),从该重量(W2)根据[(W2)-(W1)/(W1)]×100(单位:%)算出吸湿率(%)。测定结果表示于表1中。
<相溶性>
根据以下的基准,目视判断所得到的记录层的透明性。
○:透明性良好
×:透明性不好
结果表示于表1中。
<全息记录>
使用上述的体积全息记录材料的样品,按以下说明的顺序进行全息记录,根据以下的基准,判定可否记录。结果表示于表1中。
○:记录写入或记录再生·良好
×:记录写入或记录再生·不好
又,对下述情况进行测定,即(i)样品刚制作完后可否记录写入,(ii)样品吸湿后(60℃、90%RH,72小时)可否记录写入(Shelf Life),(iii)样品刚制作完进行写入记录,再吸湿后(60℃、90%RH,72小时)可否记录再生(Archival Life)。
图1是表示全息记录所使用的装置的概略的图。图1中,S表示体积全息记录材料的样品,M1~M3都表示镜,PBS表示偏振光分光器,L1表示发出波长532nm的光的记录光用激光光源,L2表示发出波长633nm的光的再生光用激光光源,PD1、PD2表示光电检测器。
作为全息记录用的光源,使用以下的光源,即通过二极管激发Nd:YVO4结晶,进一步使用非线形光学结晶LBO得到532nm的绿色的激光的光源(又,使用蓝色激光时,使用了得到405nm附近的光的SONY制造的单模式激光二极管)。
如图1所示,通过偏振光分光器(图中“PBS”)对532nm的光进行分割,在记录面上交叉,使得2条光线所成的角为50.00度。此时,使得2条光线所成的角的2等分线相对于记录面垂直,进一步进行照射,使得分割所得到的2条光线电场矢量的振动面与含有交叉的2条光线的平面垂直。
全息记录后,使用由He-Ne激光得到的633nm的光的光源(Melles Griot公司制造V05-LHP151:图中“L2”),对记录面以30.19度的角度照射该光,通过使用瓦特表及检测器(NEW PORT公司制造2930-C、918-SL:图中“PD1”及“PD2”)检测衍射的光,判定全息记录是否正确地进行。全息的衍射效率用衍射的光的强度相对于入射光的强度之比表示。
表1

(全息记录)
(i)样品刚制作完后可否记录写入
(ii)样品吸湿后可否记录写入(Shelf Life)
(iii)样品刚制作完进行写入记录,吸湿后可否记录再生(Archival Life)
[评价结果]
如表1所示,实施例1~实施例7中制作的记录层吸湿率低,相溶性良好。
又,对具有这些记录层的体积全息光记录介质的全息记录进行以下判断,(i)样品刚制作完后可否记录写入,(ii)样品吸湿后可否记录写入(Shelf Life),(iii)样品刚制作完进行写入记录,吸湿后可否记录再生(Archival Life),明白都能够进行良好的全息记录。
另一方面,可以明白,在比较例1~比较例3中制作的具有记录层的体积全息光记录介质,虽然在(i)样品刚制作完后可否记录写入中,可以进行全息记录,但在(ii)样品吸湿后可否记录写入(Shelf Life),(iii)样品刚制作完进行写入记录,吸湿后可否记录再生(Archival Life)中,记录再生特性不好。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适用本发明的体积全息记录层形成用组合物及使用该组合物的体积全息记录材料合适用于体积全息光记录介质等的用途。

体积全息光记录介质、体积全息记录层形成用组合物、体积全息记录材料及体积全息光记录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体积全息光记录介质、体积全息记录层形成用组合物、体积全息记录材料及体积全息光记录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体积全息光记录介质、体积全息记录层形成用组合物、体积全息记录材料及体积全息光记录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积全息光记录介质、体积全息记录层形成用组合物、体积全息记录材料及体积全息光记录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积全息光记录介质、体积全息记录层形成用组合物、体积全息记录材料及体积全息光记录方法.pdf(3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吸湿性低的记录层的体积全息光记录介质。所述体积全息光记录介质由具有透明基板和记录层的多层结构构成,记录层含有树脂基质(A)及/或树脂基质(B)、和光活性化合物(C),树脂基质(A)是由聚异氰酸酯(A1)和具有-(CO)O-基及/或-O(CO)O-基的多元醇(A2)反应而得到的树脂基质,树脂基质(B)是由1分子具有2个以上的环氧基的环氧化合物(B1)和硬化剂(B2)反应而得到的树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摄影术;电影术;利用了光波以外其他波的类似技术;电记录术;全息摄影术〔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