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基本家具构件的方法及其模块.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808413 上传时间:2018-03-13 格式:PDF 页数:32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071294.1

申请日:

2008.06.24

公开号:

CN101498331A

公开日:

2009.08.05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F16B 12/10申请日:20080624授权公告日:20111026终止日期:20120624|||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F16B12/10

主分类号:

F16B12/10

申请人:

龙岩学院

发明人:

刘喜明; 林乙煌; 马景蕃

地址:

364012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东肖路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潘国庆;张松亭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构筑基本家具构件的方法及其模块,涉及一种组合式家具的制造方法和组合式家具构件。本发明的方法包含:制造尺度在1cm-10cm之间并开有榫槽的模块以及对应的榫条;将两个模块对接,并在对应的榫槽中插入榫条,使相邻的两个模块连接成一个整体;或者至少三个模块向一个方向连续扩展组合,由榫条插入相应的榫槽,使这些模块连接成条状体;或者至少四个模块向两个方向连续扩展组合,由榫条分别插入相应的榫槽,使这些模块连接成板状体;或者至少四个模块向三个方向连续扩展组合,由榫条分别插入相应的榫槽,使这些模块连接成三维空间形体。解决各种家具零部件专用性强,缺乏互换性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

1.  构筑基本家具构件的方法,包含:
步骤A,制造至少一种尺度在1cm—10cm之间并开有榫槽的模块以及至少一种与上述榫槽对应的榫条;
步骤B,将两个模块的相邻面对接,并在这两个模块对应的榫槽中插入榫条,使相邻的两个模块连接成一个整体或者下述三种情形中的一种:第一种情形,至少三个模块向一个方向连续扩展组合,由至少一根榫条插入这些模块相应的榫槽,使这些模块在该方向连接成一个条状体;第二种情形,至少四个模块向两个方向连续扩展组合,由至少两根榫条分别插入这些模块相应的榫槽,使这些模块在这两个方向上连接成一个板状体;第三种情形,至少四个模块向三个方向连续扩展组合,由至少三根榫条分别插入这些模块相应的榫槽,使这些模块在这三个方向上连接成一个三维空间形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筑基本家具构件的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模块为具有六个矩形侧面的矩形体,该模块的尺度在1cm—10cm之间,该模块至少一个侧面上开有榫槽并配置通过该榫槽与相邻模块连接的对应榫条。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构筑基本家具构件的模块,其特征在于:相互连接的两个模块位于对接面上的榫槽相并列且由一条具有双榫棱的榫条的两条榫棱分别设置于这两个榫槽中将这两个模块连接成一体。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构筑基本家具构件的模块,其特征在于:相互连接的两个模块位于与对接面相邻的侧面上的榫槽相连通且由一条具有单榫棱的榫条贯穿这两个榫槽将这两个模块连接成一体。

5.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构筑基本家具构件的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上至少有一个侧面开有相互垂直的两条榫槽。

6.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构筑基本家具构件的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榫槽贯穿所在侧面两个相对的边。

7.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构筑基本家具构件的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榫槽从所在侧面的一个边开始并终止于该侧面内。

8.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构筑基本家具构件的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榫槽偏离所在侧面的中线。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构筑基本家具构件的方法及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块为正方体,各榫槽位于所在侧面上与该榫槽平行的两条边之间五分之二的位置。

说明书

构筑基本家具构件的方法及其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具的制造方法和家具构件,特别是涉及一种组合式家具的制造方法和组合式家具构件。
背景技术
现有家具的设计和生产方法都是以具有矩形表面的条、板、枋为基本素材设计制作出各种专门用途或式样的家具零部件,然后再通过粘接或使用连接件将这些零部件连接成为家具。现有的组合家具,其实是零部件的组合或是摆放位置的组合。现有家具的不足之处主要有:(1),各种家具零部件尺寸和形状多种多样,不利于大规模生产。(2),需要使用的生产设备繁多,生产工艺复杂,使产品的设计和生产成本居高不下。(3),由于零部件的专用性强,缺乏互换性;经常因为个别零部件的损坏而不得不将整件家具报废掉,造成巨大的浪费。(4),消费者不能对家具的造型及尺寸进行修改。家具生产出来后,尺寸和形状都相对固定,消费者不能对家具的造型进行随意修改,也无法根据自身和室内实际尺寸及生活习惯进行修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构筑基本家具构件的方法及其模块;该方法便于重组或修改家具的结构;该模块通用性强、可重复使用并适于快速组装。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构筑基本家具构件的方法,包含:
步骤A,制造至少一种尺度在1cm—10cm之间并开有榫槽的模块以及至少一种与上述榫槽对应的榫条;
步骤B,将两个模块的相邻面对接,并在这两个模块对应的榫槽中插入榫条,使相邻的两个模块连接成一个整体或者下述三种情形中的一种:第一种情形,至少三个模块向一个方向连续扩展组合,由至少一根榫条插入这些模块相应的榫槽,使这些模块在该方向连接成一个条状体;第二种情形,至少四个模块向两个方向连续扩展组合,由至少两根榫条分别插入这些模块相应的榫槽,使这些模块在这两个方向上连接成一个板状体;第三种情形,至少四个模块向三个方向连续扩展组合,由至少三根榫条分别插入这些模块相应的榫槽,使这些模块在这三个方向上连接成一个三维空间形体。
构筑基本家具构件的模块,该模块为具有六个矩形侧面的矩形体,该模块的尺度在1cm—10cm之间,该模块至少一个侧面上开有榫槽并配置通过该榫槽与相邻模块连接的对应榫条。模块采用具有六个矩形侧面的矩形体,因其构造的规范性易于拼装成条、柱、板、三维空间形体等基本家具构件。模块的尺度范围在1cm—10cm之间,适当地兼顾了实用性和牢固性。采用榫条与模块上的榫槽配合,模块连接快速简便、容易操作,并且榫条和模块上的榫槽容易加工制造。
该模块的一种典型的连接方式是用具有双榫棱的榫条在两个模块的对接面连接这两个相邻的模块:相互连接的两个模块位于对接面上的榫槽相并列且由一条具有双榫棱的榫条的两条榫棱分别设置于这两个榫槽中将这两个模块连接成一体。
该模块的另一种典型的连接方式是用具有单榫棱的榫条在两个模块上各自与对接面相邻的侧面连接这两个相邻的模块:相互连接的两个模块位于与对接面相邻的侧面上的榫槽相连通且由一条具有单榫棱的榫条贯穿这两个榫槽将这两个模块连接成一体。
为了便于连接相邻的模块:所述模块上至少有一个侧面开有相互垂直的两条榫槽。
为了便于设置长榫条连接多个模块:所述的榫槽贯穿所在侧面两个相对的边。
为了兼顾边缘处的模块某些侧面的完整性,其相邻侧面的榫槽不作贯穿处理:所述的榫槽从所在侧面的一个边开始并终止于该侧面内。
为增加模块应用的灵活性:所述的榫槽偏离所在侧面的中线。
特别是一种优化的实施例:所述的模块为正方体,各榫槽位于所在侧面上与该榫槽平行的两条边之间五分之二的位置。这种模块进行组合的灵活性最强。
本发明构筑基本家具构件的方法,打破传统的设计和生产品种繁多、式样复杂的家具零部件,再使用多种连接件将各家具零部件连接成家具的模式。转而生产品种数量少、式样简单但组合变化多样的开有榫槽的模块,再使用标准化程度很高的榫条,快速地将各模块拼装成条、柱、板、三维空间形体等基本家具构件,进而使用榫条将这些基本家具构件拼装成家具。通过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模块,生产企业将不必生产家具零部件,而是直接生产组成家具所需的积木式“基本单元”——模块。规定各模块的尺度范围在1cm—10cm之间,尺寸太大则不实用,尺寸太小则不牢固。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模块具有以下优点:(1),模块的种类相对固定,尺寸和形状变化少,但每一品种的需求量大,有利于大规模生产。(2),模块组合方式灵活,可以重复拆装、自由组合。(3),只需要少数的生产设备就可以进行生产各种模块,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极易于投入生产,开发前景十分广阔。(4),当家具中的某个模块不幸被破坏时,只需要拆开相关的基本家具构件将相应的模块进行更换即可,而不必将整件家具报废,大大提高了家具的使用效率和寿命。(5),模块的品种少,使用方式易于掌握。这样一来就可把家具设计的权利交给消费者,可以由消费者根据房间和自身的实际尺寸自由组合家具的尺寸和形状,增加了家具使用的灵活性,为消费者提供了创新的乐趣。(6),可以充分利用小径级木材,甚至是灌木来生产模块,充分提高现有材料的利用率。(7),可以生产不同材料(如木材、玻璃、石材、树脂)和不同颜色的模块,以及可以在模块的外露面上涂饰图案,如同地面砖一样拼出图案或花纹增强美观。(8),被组合的模块之间连接紧密,不会发生错位和移动,组合过程中不使用其它的连接件和胶粘剂,组合方法简单且不会污染环境。
附图说明
图1—1、1—2为两种连接本发明的各模块的榫条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1—4为另两种连接本发明的各模块的榫条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1、2—2、2—3、2—4、2—5、2—6、2—7、2—8为本发明的八种正立方体模块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9为本发明的另一种正立方模块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个矩形体模块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1为本发明的一个八分之一球体模块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2为本发明的一个三角柱体模块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3为本发明的一个四分之一圆柱体模块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采用本发明的正立方体模块实施例组成的一个条状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采用本发明的正立方体模块实施例组成的一个板状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采用本发明的正立方体模块实施例组成的一个斜板状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采用本发明的正立方体模块实施例组成的一个三维空间形体中一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采用本发明的正立方体模块实施例组成的一个三维空间形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采用本发明的矩形体模块实施例组成的一个三维空间形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采用本发明的四分之一圆柱体模块和八分之一球体模块实施例组成的条状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采用本发明的正立方体模块与四分之一圆柱体模块实施例组成的板状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采用本发明的正立方体模块和三角柱体模块实施例组成的板状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采用本发明的正立方体模块实施例组成的沙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采用本发明的正立方体模块实施例组成的电脑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构筑基本家具构件的模块,应预先在1cm—10cm之间的尺度范围内选定某个尺寸作为标准尺寸,按这种标准尺寸生产每一种模块。可以生产不同材料(如木材、玻璃、石材、树脂)和不同颜色的模块,以及可以在模块的外露面上涂饰图案,如同地面砖那样可以在使用时拼出图案或花纹,以增强最终产品的美观。每种模块至少有一个侧面开有榫槽,各种模块可以通过插装在对应榫槽中的榫条牢固的连接成一体。
连接本发明各模块的一种榫条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如图1—1所示。这种榫条11的横截面111显示出它具有燕尾形的单榫棱。
连接本发明各模块的又一种榫条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如图1—2所示,这种榫条12的横截面121显示出它具有对称的双燕尾形的双榫棱。
连接本发明各模块的第三种榫条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如图1—3所示。这种榫条13的横截面131显示出它具有钥匙形的单榫棱。
连接本发明各模块的第四种榫条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如图1—4所示,这种榫条14的横截面141显示出它具有对称的双钥匙形的双榫棱。
图2—1示出一种本发明的正立方体模块实施例的立体结构。该模块21为具有六个正方形侧面的正立方体。它的前、后侧面211上各开有相互垂直的两条燕尾形榫槽2111、2112;它的左、右侧面212各开有相互垂直的两条燕尾形榫槽2121、2122;它的上、下侧面213各开有相互垂直的两条燕尾形榫槽2131、2132。各榫槽2111、2112、2121、2122、2131、2132分别贯穿该榫槽所在侧面两个相对的边,并且各榫槽2111、2112、2121、2122、2131、2132分别位于该榫槽所在侧面上与该榫槽平行的两条边之间五分之二的位置。模块21没有外露面,适用于多层连接的内部结构。
图2—2示出本发明的第二种正立方体模块实施例的立体结构。该模块22的前侧面221为外露面,不开榫槽。模块22的后侧面223上开有相互垂直的两条燕尾形榫槽2231、2232;它的左、右、上、下侧面222各开有一条燕尾形榫槽2221。这四条榫槽2221相互连通。各榫槽2221、2231、2232分别贯穿该榫槽所在侧面两个相对的边,并且各榫槽2221、2231、2232分别位于该榫槽所在侧面上与该榫槽平行的两条边之间五分之二的位置。模块22有一个外露面,适用于多层连接的外部靠边的部位。
图2—3示出本发明的第三种正立方体模块实施例的立体结构,该模块23的下侧面231为外露面,不开榫槽。它的前、后、左、右侧面232虽然不是外露面,但也不开榫槽。它的上侧面233开有相互垂直的两条燕尾形榫槽2331、2332。两条榫槽2331、2332分别贯穿上侧面上两组相对的边,并且两条榫槽2331、2332分别位于该榫槽所在侧面上与该榫槽平行的两条边之间五分之二的位置。模块23有一个外露面,适用于多层连接的外部非靠边的部位。
图2—4示出本发明的第四种正立方体模块实施例的立体结构,该模块24下、后侧面241为外露面,不开榫槽。它的左、右侧面242各开有相互垂直的两条燕尾形榫槽2421、2422;两条榫槽2421、2422分别从所在侧面的一个边开始并终止于该侧面内;两条榫槽2421、2422位于所在侧面上与该榫槽平行的两条边之间五分之二的位置。模块24的上、前侧面243上各开有一条燕尾形榫槽2431,榫槽2431贯穿所在侧面两个相对的边,并位于所在侧面上与该榫槽平行的两条边之间五分之二的位置。前侧面243的榫槽2431的两端分别连接左、右侧面242上的榫槽2421;上侧面243上榫槽2431的两端分别连接左、右侧面242上的榫槽2422。模块24有两个外露面,适用于多层连接的外部边缘部位。
图2—5示出本发明的第五种正立方体模块实施例的立体结构,该模块25的左、右侧面251为外露面,不开榫槽。前、后侧面252上各开有一条燕尾形榫槽2521。上、下侧面253上各开有一条燕尾形榫槽2531。各榫槽2521、2531贯穿所在侧面两个相对的边,并位于所在侧面上与该榫槽平行的两条边之间五分之二的位置。模块25有两个相对的外露面,适用于单层连接的非边缘部位。
本发明的第六种正立方体模块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如图2—6所示。该模块26的下、后、右侧面261为外露面,不开榫槽。它的左、前、上侧面262上各开有相互垂直的两条燕尾形榫槽2621、2622;两条榫槽2621、2622分别从所在侧面的一个边开始并终止于该侧面内与另一榫槽相连通;两条榫槽2621、2622位于所在侧面上与该榫槽平行的两条边之间五分之二的位置。模块26具有三个相互垂直的外露面,适用于多层连接的角部。
图2—7示出为本发明的第七种正立方体模块实施例的立体结构,该模块27的左、右、下侧面271为外露面,不开榫槽。上侧面272开有一条燕尾形榫槽2721;榫槽2721贯穿上侧面272的前、后边,并位于上侧面272上左、右边之间五分之二的位置。模块27的前侧面273上开有一条燕尾形榫槽2731,榫槽2731从前侧面273的上边开始并终止于上侧面的中部;榫槽2731位于前侧面273上左、右边之间五分之二的位置。模块27的后侧面274开有一条燕尾形榫槽2741;榫槽2741从后侧面274的上边开始向下延伸,并终止于后侧面274的中部;榫槽2741位于后侧面274上左、右边之间五分之二的位置。模块27有两个相对的外露面及一个与它们相联接的外露面,适用于单层连接的边部。
图2—8示出本发明的第八种正立方体模块实施例的立体结构,该模块28的左、右、下、后侧面281为外露面,不开榫槽。模块28的上侧面282上开有一条燕尾形榫槽2821。榫槽2821从上侧面282的前边开始向后延伸并终止于上侧面282的中部;榫槽2821位于上侧面282上左、右边之间五分之二的位置。模块28的前侧面283上开有一条燕尾形榫槽2831。榫槽2831从前侧面283的上边开始向下延伸并终止于前侧面283的中部;榫槽2831位于前侧面283上左、右边之间五分之二的位置,并与上侧面282上的榫槽2821相连通。模块28有两个相对的外露面和两个与它们连接的外露面,适用于单层连接的角部。
图2—9示出本发明的第九种正立方体模块实施例的立体结构,该模块29的前、后侧面291上各开有相互垂直的两条钥匙形榫槽2911、2912;它的左、右侧面292各开有相互垂直的两条钥匙形榫槽2921、2922;它的上、下侧面293各开有相互垂直的两条钥匙形榫槽2931、2932。各榫槽2911、2912、2921、2922、2931、2932分别贯穿该榫槽所在侧面两个相对的边,并且各榫槽2911、2912、2921、2922、2931、2932分别位于该榫槽所在侧面上与该榫槽平行的两条边之间五分之二的位置。模块29没有外露面,适用于多层连接的内部结构。
图3示出一种本发明的矩形体模块实施例的立体结构。该模块31为具有六个矩形侧面的矩形体。它的前、后侧面313上各开有相互垂直的两条燕尾形榫槽3131、3132;它的左、右侧面311各开有相互垂直的两条燕尾形榫槽3111、3112;它的上、下侧面312各开有相互垂直的两条燕尾形榫槽3121、3122。各榫槽3111、3112、3121、3122、3131、3132分别贯穿该榫槽所在侧面两个相对的边,并且各榫槽3111、3112、3121、3122、3131、3132分别位于该榫槽所在侧面的中线位置。模块31适用组成多种形体。
本发明的一个八分之一球体模块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如图4—1所示。该模块41的外侧面411为外露的八分之一球面,不开榫槽。它的三个扇形的左、前、上侧面412上各开有两条相互垂直的燕尾形榫槽4121、4122;两条榫槽4121、4122分别从所在侧面的一个直边开始并终止于该侧面内与另一榫槽相连通;两条榫槽4121、4122位于所在直边五分之二的位置。模块41适用于边缘装饰的角部。
本发明的一个三角柱体模块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如图4—2所示。该模块42的斜侧面421为外露面,不开榫槽。它的两个相互垂直的前侧面422上开有一条燕尾形榫槽4221、下侧面422上开有一条燕尾形榫槽4231;两条榫槽4221、4231分别贯穿所在侧面的两个相对的直角边,并位于所在直角边五分之二的位置。模块42适用于边缘处的装饰。
图4—3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四分之一圆柱体模块实施例的立体结构。该模块43的外圆弧面431为外露面,不开榫槽。它的两个相互垂直的左侧面432上开有一条燕尾形榫槽4321、下侧面433上开有一条燕尾形榫槽4331;两条榫槽4321、4331分别贯穿所在侧面的两个相对的直角边,并位于所在直角边五分之二的位置。模块43适用于边缘处的装饰。
图5示出一个采用本发明的正立方体模块实施例组成的条状体的立体结构。该条状体的顶部使用了一个图2—7所示的模块27。模块27以下设置三个图2—5所示的模块25,各模块25向下方连续扩展组合。模块27具有榫槽2721的侧面272与模块25的上侧面253对接,并在这两个模块27、25对应的榫槽2731、2531中插入双榫棱的榫条12。三个模块25依次以自身的下侧面253对接下一个模块25的上侧面253。由两根单榫棱的榫条11分别插入各模块25前、后侧面的榫槽2521和模块27前、后侧面的榫槽2731、2741,使这些模块沿竖立的方向连接成一个条状体。
采用本发明的正立方体模块实施例组成的一个板状体的立体结构,如图6所示。该板状体下边的两个角部分别使用模块28,下边的中部使用两个模块27。上边的边缘使用模块27,中部使用模块25。各模块与相邻模块的对接处,每一对对应的榫槽中插入一条双榫棱的榫条12,使它们连接成一个板状的整体。
采用本发明的正立方体模块实施例组成的一个斜板状体的立体结构,如图7所示。它由三个用模块21组成的条状体依次偏移连接而成。每个条状体中四个模块21的前侧面、后侧面分别用单榫棱的榫条11串接相应的榫槽。每个条状体与相邻条状体在对接面用双榫棱的榫条12插入对应的榫槽。
图8示出一个采用本发明的正立方体模块实施例组成的三维空间形体中一层的立体结构。该层上边的角部使用模块24,从模块24向右依次为模块22和两个模块23。该层下边的左端使用模块22,向右依次使用三个模块21。各模块与相邻模块的对接处,每一对贯穿左、右侧面的榫槽中插入一条双榫棱的榫条12,使它们连接成一个板状的整体。这些榫条12沿长度方向延伸可以连接另一层相同的模块组合构成的板状体,从而组成块状的三维空间形体。
图9示出一个采用本发明的正立方体模块实施例组成的三维空间形体的立体结构。该三维空间形体有四个模块26向上下和左右两个方向连续扩展组合,由四根榫条12分别插入这些模块26相应的榫槽,使这些模块26在上下和左右两个方向上相互对接,组成正方形的板状体;另外有三个模块22向上下和左右两个方向连续扩展组合,由两根榫条12分别插入这些模块22相应的榫槽,使这些模块22在这两个方向上连接成一个“L”形的板状体;有六个模块23向上下和左右及前后三个方向连续扩展组合,由两根榫条12分别插入这些模块23相应的榫槽,使这些模块23在这三个方向上连接成一个“L”形的板状体;上述由四个模块26组成的正方形板状体、三个模块22组成的“L”形的板状体及六个模块23组成的“L”形的板状体按从后向前的顺序构成该三维空间形体,该三维空间形体前端面上的两条榫条12为上述三个形式上的形体共同拥有的长榫条12。
图10示出一个采用本发明的矩形体模块实施例组成的三维空间形体的立体结构。该三维空间形体由六个矩形模块31向上下和左右及前后三个方向连续扩展组合,由两根较长的榫条12分别插入这些矩形模块31长对接面处相应的榫槽,并使用三根较短的榫条12分别插入这些矩形模块31短对接面处相应的榫槽,使这些矩形模块31在这三个方向上连接成一个“L”形的板状体。
图11示出一个采用本发明的四分之一圆柱体模块和八分之一球体模块实施例组成的条状体的立体结构。该条状体中四分之一圆柱体模块43的一个扇形端面433与八分之一球体模块41的一个扇形端面412对接;两根单榫棱的榫条11分别插入模块43对接面433两侧矩形端面432上的榫槽4321及模块43对接面两侧扇形端面412上的榫槽4121,使它们连接成一个整体。
图12示出一个采用本发明的正立方体模块与四分之一圆柱体模块实施例组成的板状体的立体结构。该板状体中两个四分之一圆柱体43的矩形侧面432对接,形成半圆形的块状物;两个正立方体模块22对接,形成矩形的块状物;该半圆形块状物的矩形侧面与矩形块状物的矩形侧面对接。该板状体中各模块43、22的对接面处相应的榫槽4321、2221、2232中插入双榫棱的榫条12,使它们构成完整的一体化结构。
图13示出一个采用本发明的正立方体模块和三角柱体模块实施例组成的板状体的立体结构。该板状体中两个三角柱体42的直边侧面422对接,形成三角形的块状物;两个正立方体模块22对接,形成矩形的块状物;该三角形块状物的长矩形侧面与矩形块状物的矩形侧面对接。该板状体中各模块42、22的对接面处相应的榫槽4221、2221、2232中插入双榫棱的榫条12,构成完整的一体化结构。
将图2—9与图2—1对比,不难发现:该模块29与模块21除榫槽的横截面形状不同外,其它都一样。模块29适合与图1—3所示的具有钥匙形横截面131的单榫棱榫条13以及与图1—4所示的具有双钥匙形横截面141的双榫棱榫条14配合使用。根据同样的道理,图2—2、图2—3、图2—4、图2—5、图2—6、图2—7及图2—8所示的各种模块的燕尾形榫槽也可改为钥匙形榫槽,与榫条13及榫条14配合使用。这里不一一赘述。
归纳起来,采用上述模块构筑基本家具构件的方法,包含:
步骤A,制造至少一种尺度在1cm—10cm之间并开有榫槽的模块以及至少一种与上述榫槽对应的榫条;
步骤B,将两个模块的相邻面对接,并在这两个模块对应的榫槽中插入榫条,使相邻的两个模块连接成一个整体或者下述三种情形中的一种:第一种情形,至少三个模块向一个方向连续扩展组合,由至少一根榫条插入这些模块相应的榫槽,使这些模块在该方向连接成一个条状体;第二种情形,至少四个模块向两个方向连续扩展组合,由至少两根榫条分别插入这些模块相应的榫槽,使这些模块在这两个方向上连接成一个板状体;第三种情形,至少四个模块向三个方向连续扩展组合,由至少三根榫条分别插入这些模块相应的榫槽,使这些模块在这三个方向上连接成一个三维空间形体。
采用本发明构筑基本家具构件的模块及构筑基本家具构件的方法,可以构成各种各样的家具构件及家具,图14示出一个采用本发明的正立方体模块实施例组成的沙发的立体结构。图15示出一个采用本发明的正立方体模块实施例组成的电脑桌的立体结构。其它种种变化恕不一一枚举。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并不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依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属于本发明涵盖的范围。

构筑基本家具构件的方法及其模块.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构筑基本家具构件的方法及其模块.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构筑基本家具构件的方法及其模块.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构筑基本家具构件的方法及其模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筑基本家具构件的方法及其模块.pdf(3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构筑基本家具构件的方法及其模块,涉及一种组合式家具的制造方法和组合式家具构件。本发明的方法包含:制造尺度在1cm-10cm之间并开有榫槽的模块以及对应的榫条;将两个模块对接,并在对应的榫槽中插入榫条,使相邻的两个模块连接成一个整体;或者至少三个模块向一个方向连续扩展组合,由榫条插入相应的榫槽,使这些模块连接成条状体;或者至少四个模块向两个方向连续扩展组合,由榫条分别插入相应的榫槽,使这些模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工程元件或部件;为产生和保持机器或设备的有效运行的一般措施;一般绝热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